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它可以生长在食品和环境中,因此对于食品和饮料行业来说,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非常重要。
国际上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而国内也制定了具体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以供相关行业参考。
1. 国标检测方法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主要采用了生物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生物学检测主要使用平板计数法和过滤膜法,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法)。
2. 样品选择需要检测的样品包括:发酵食品、膳食补充剂、调味品、果蔬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等。
3.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前应先进行预处理。
首先采样应在保持样品原有状态的基础上进行。
对于固体样品,应采用加热处理或浸泡法进行分离;对于液体样品,应使用过滤方法或离心沉淀法进行分离。
4. 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是指直接将样品加入含有富含营养物质的寒天平板中,将平板培养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整个操作过程需要消毒操作标本及工具,取样后用无菌吸管挤压或邀约样本,点样于寒天平板上,用无菌毛细管在菌液上滴蒸馏水,最后在恰当条件下培养。
5. 过滤膜法过滤膜法将膜片放入模具上,加入样品后进行过滤,将膜片放入含营养物质的寒天平板中,使其形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膜片进行密封操作以避免空气污染。
6. PCR法PCR法是指从样品中提取DNA,并使用特定引物进行扩增,在扩增过程中计量目的DNA 的含量。
PCR方法的核心技术是产生大量DNA分子复制,以此来检测目标DNA。
7. qPCR法qPCR法是指通过PCR法产生信息荧光信号,以定量检测目标DNA的含量。
qPCR法和PCR法类似,都是通过DNA扩增并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样品是否含有目标DNA。
8. 标准限值国标GB 4789.38-2016中规定蜡样芽孢杆菌在各类食品和饮料中的限值分别为100CFU/g和10CFU/mL,不得检出则符合标准。
致病菌检验-蜡样芽孢杆菌.

V-P反应
+ + + + + + + + - - - - - - -
明胶液化
+ + + + + + + + + + + + - + +
与类似菌鉴别:
表2 蜡样芽孢杆菌与其他类似菌的鉴别
项目 过氧化氢酶 动力 硝酸盐还原 酪蛋白分解 卵黄反应 葡萄糖利用(厌氧) 甘露醇 木糖 溶血 已知致病菌特性 巨大芽 孢杆菌 + +/- - +/- - - + +/- - 蜡样芽孢 杆菌 + +/- + + + + - - + 产生肠毒素 苏云金芽孢 杆菌 + +/- + +/- + + - - + 对昆虫致病的 内毒素结晶 蕈状芽孢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 + - + +/- + + - - -/+ 假根样生长 + - + -/+ + + - - -/+ 对动物
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水杨苷,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山梨醇,木糖 H2S(-),尿素酶试验(-)卵磷脂酶(+), V-P试验(+),液化明胶。
二、致病性
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数量>106/g(mL)时常可导致食物中毒,
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产生的肠毒素 。 肠毒素类型: 耐热性肠毒素:100℃30min不能被破坏,常在米饭中形成。 不耐热肠毒素:能在各种食物中形成。
表1 蜡样芽孢杆菌生化分型
生化试验
型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柠檬酸盐利用
+ - + - - + + - - - + + - + +
硝酸盐还原
+ + + - - - - + + + + + - - -
淀粉水解
+ + - + - - + - - + + - + - +
临床症状:食物中毒,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类。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生长曲线来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和结果。
一、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特点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它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营养物质。
在适宜的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细胞。
同时,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通常采用光密度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蜡样芽孢杆菌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
2.测定光密度: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
光密度的值反映了细胞数量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绘制生长曲线。
3.绘制生长曲线:将测定到的光密度值绘制成时间的函数图像,即可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
三、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结果分析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退期。
1.潜伏期:在培养开始的早期,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2.指数期:当蜡样芽孢杆菌适应了培养条件后,它的生长速度会迅速加快,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急剧上升的趋势。
3.平稳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趋于稳定,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4.衰退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环境变得不适宜时,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它会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针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蜡样芽孢杆菌简介
蜡样芽孢杆菌又称为蜡样芽孢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其孢子分布广泛,可以在空气、土壤、水、食品等各种环境中存活,甚至在高温加工食品中也可以存活。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致病微生物,能够引起急性食物中毒,这是因为它产生的毒素能够影响肠胃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我国对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了规范化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的培养及鉴定步骤进行。
1.样品采集:首先需要确定样品的种类,其次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例如在市场上购买的食品需要在废弃部位进行采集,以保障采样的准确性。
2.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清洁去除外部污染等步骤。
3.菌液制备:将采样到的食品样品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出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蜡样芽孢杆菌后进行菌液制备。
4.检测方法:采用PCR法、生物分子方法、蛋白质检测法等方式对菌液进行检测,以确认菌液中是否有蜡样芽孢杆菌存在。
5.结果判定: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蜡样芽孢杆菌,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总结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样品采集及前处理,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最后,需要将检测结果进行有效记录,以便后续参考。
腊样芽孢杆菌

二、流行病学
1、细菌分布 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 于土壤、灰尘和污水中,植物和许多生熟食品 中常见。已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出该菌,包括肉、 乳制品、蔬菜、鱼、土豆、糊、酱油、布丁、 炒米饭以及各种甜点等。 在美国,炒米饭是引发蜡样芽胞杆菌呕吐 型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在欧洲大都由甜点、 肉饼、色拉和奶、肉类食品引起;在我国主要 与受污染的米饭或淀粉类制品有关。
三、致病性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于该菌产生 肠毒素。它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代谢物,引起 腹泻型综合症的是一种大分子量蛋白;而引起 呕吐型综合症的被认为是一种小分子量、热稳 定的多肽。 致呕吐型综合症的肠毒素至今尚未提纯, 致腹泻型综合症的肠毒素已提纯,其纯化的 肠毒素分子量为55-6.0×103。致腹泻的肠毒 素能使小白鼠致死。
血琼脂平板
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平板
3、耐热性 2、培养特性 蜡杆芽胞杆菌耐热,其37℃16小时的肉汤 培养物的D80℃值(在80℃时使细菌数减少90% 所需的时间)约为10-15分钟;使肉汤中细菌 (2.4×107/mL)转为阴性需100℃20分钟。其 游离芽胞能耐受100℃30分钟,而干热灭菌需 120℃60分钟才能杀死。
3.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程序
4.操作步骤
4.1 菌数测定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 (m1),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做成 10-1-10 -5 的稀释液按GB/T4789.2测定。取各稀释液。0.1mL, 接种在两个选择性培养基-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培养基上, 用L形棒涂布于整个表面,置3 6 ℃士1 ℃培养12h -20h ,选取适 当菌落数的平板进行计数,蜡样芽胞杆菌在此培养幕上的菌落为粉 红色(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表示产生卵磷脂酶) 。计数后,从中挑取五个此种菌落做证实试验,根据证实的蜡样芽 胞杆菌的菌落数计算出该平板上的菌落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 即得每克(毫升)样品中所含蜡样芽胞杆菌数。例如:将0.1m1的104 样品稀释液涂布于MYP平板土,其可疑菌落为2 5个,取五个鉴定, 证实四个菌落为蜡样芽胞杆菌,则1g( ML ) 检样中所含蜡样芽 胞杆菌数为: 2 5 X 4 /5 X104 X10=2X106
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2021/10/28
11
实验步骤
2:样品稀释及计数:
1mL
1mL
1mL 1mL
1mL
10-1
肠
毒
素 耐 热
呕吐型 污染食品:米饭 我国多见
不 耐 热
腹泻型 污染食品:蛋白 型食品及果汁 欧美等国多见
污染途径: 泥土和灰尘 昆虫 不洁用具 不卫生的食品从业
2021/10/28
人员
5
实验目的
1、掌握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2、了解蜡样芽孢杆菌菌落特点和掌握生化反 应结果的判断方法。
2021/10/28
9
检验程序
检样 50g(mL)+450mL无菌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10-1~10-6稀释液
选择性培养基 MYP 30°C , 24h
形态观察 菌数测定
证实试验
营养琼脂 30°C , 24h
革兰染色 生长及菌落观察 鉴别试验 生化反应 肠毒素测定
2021/10/28
报告
10
实验步骤
7
产生溶血素:使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TSSB) 中的血细胞发生β溶血。
产生明胶酶:将明胶水解为多肽再水解为氨 基酸而使其由半固体转化为液态状。
触酶实验: 产生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生成 水和氧气。
动力和硝酸盐试验: 蜡样芽胞杆菌运动活泼,能 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2021/10/28
8
实验材料
•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平板 •营养琼脂培养基 •L-酪氨酸营养琼脂培养基 •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TSSB) •动力-硝酸盐生化鉴定管 •木糖-明胶生化鉴定管 •硝酸盐试剂(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0.2% α-萘胺溶 液) •3%的双氧水 •革兰染液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实验讲义-2011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实验讲义前言蜡样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在植物、许多生熟食品上均能分离到,例如乳制品、禽畜类制品、蔬菜、汤汁、淀粉类制品等。
污染食品后,在20℃~45℃,pH4.9~9.3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肠毒素。
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感官性状均无明显变化,除食品有发粘、稍有异味无明显腐败变质现象,容易被人忽视。
当一次摄入食品中细菌数量达到100万/g(ml),即可发生食物中毒。
特性:①生物学性状,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两端较平整,多数呈链状排列。
芽胞呈椭圆形,多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于一端,芽胞囊不突出菌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为周毛菌,有动力,不形成荚膜;②培养特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28 ℃~35℃,最适pH7.0~7.4,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较大,直径3mm~10mm,灰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成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不整齐,呈扩散状。
在血平板上形成浅灰色、不透明呈毛玻璃状的菌落,有草绿色溶血环或完全溶血环。
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培养基菌落为粉红色(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产生卵磷脂酶)。
在普通肉汤中呈混浊生长,常形成均膜或壁环;③生化性状,卵磷脂酶、酪蛋白酶、过氧化氢酶、青霉素酶、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
溶血。
不发酵甘露醇、木糖、阿拉伯糖。
实验安排一、稀释菌悬液的制备:二、细菌接种:不发酵甘露醇,且产生卵磷脂酶的细菌。
(在MYP培养基上呈粉红色,周围有粉红色晕的菌落。
三、菌数测定:四、形态学观察:肉汤培基、营养琼脂培基、革兰氏染色、动力。
五、生化试验:酪蛋白酶、硝酸盐还原酶、明胶酶、过氧化氢酶阳性第一部分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检样作成10-1~10-5的稀释液。
取每个稀释度0.1ml接种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培养基上,用L形棒涂布于整个表面,置于32±1℃温箱培养12~20h。
一、稀释菌悬液的制备:1. 每组取5支高压灭菌的玻璃试管,用10ml吸管吸取9ml生理盐水分别加入5支试管之中。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一、引言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其活菌数含量的测定对于粮食、食品和医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仪器与试剂- 无菌培养基- 自动培养箱- 显微镜- 十倍镜- 干燥烘箱- 无菌分注器- 离心机- 紫外灯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洗并消毒所有使用过的实验器材。
- 配制无菌培养基,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样品处理- 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无菌水中,并通过搅拌均匀。
- 取适量的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无菌分注器加入无菌培养基中。
3. 培养- 将含有待测样品的无菌培养基均匀涂布于一片无菌培养基平板上。
- 将平板放入自动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培养。
4. 菌落计数- 取出培养完毕的平板,使用显微镜和十倍镜对菌落进行观察和计数。
- 记录菌落数,得到待测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
5. 活菌数计算- 将菌落计数结果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待测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含量。
6. 结果确认- 将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四、风险提示- 操作过程需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使用紫外灯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照射眼睛和皮肤。
五、总结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是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工作。
按照本文档的要求进行操作,能够有效地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并为粮食、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实验结果
1 MYP平板上:粉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粉红色浑浊 圈。 2 L-酪蛋白琼脂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3 触酶试验:加入过氧化氢后30秒产生气泡。 4 TSSB平板上:菌落周围产生的β 溶血圈。(在菌落 周围出现一个大小不一的完全透明清楚的宽带)。
紫云金芽孢杆菌和蕈状芽孢杆菌呈现弱得溶血现象, 而炭疽芽胞杆菌通常不溶血。 5 动力-硝酸盐生化鉴定管: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加硝酸盐试剂后培养基变红。
实验材料
•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平板 •营养琼脂培养基 •L-酪氨酸营养琼脂培养基 •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TSSB) •动力-硝酸盐生化鉴定管 •木糖-明胶生化鉴定管 •硝酸盐试剂(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0.2% α-萘胺溶 液) •3%的双氧水 •革兰染液
检验程序
检样 50g(mL)+450mL无菌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第一次课)
蜡样芽胞杆菌概述
一 形态与染色
本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 1.0~1.2μm×3~5μm,菌 体两端钝圆,有鞭毛, 无荚膜,多成短链状排 列。
本菌生长6小时以后可以 既可以形成芽孢,形成 的芽孢小于菌体横径, 位于中心或稍偏于一端。
二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 培养基上可生长良好, 最适宜温度为28~35℃。 菌落较大,不透明,表 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蜡 状,边缘常成扩展状。
实验步骤
2:样品稀释及计数:
1mL
1mL
1mL 1mL
1mL
10-1
10-6
9mL
9mL
9mL
9mL 9mL
1 每个稀释度混匀吹打完毕 后换用另一只灭菌吸管。 2 每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
各稀释度0.1mL,L型玻棒均匀涂布 30℃ ,24h
计菌落数
MYP 琼脂平板
3 分离培养
计数后,从每个平板选取5个已计数的菌落分别接 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做纯培养,30℃培养24h,进 行形态观察和证实试验。
4 证实试验
预
菌落形态观察
实 验
革兰染色
镜检观察菌体
营
养
生
琼
化
脂
实
琼脂平
板 L-酪氨酸琼脂培养基
培
验
养
触酶实验
双氧水
基 鉴
溶血实验
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平板
别
动力与硝酸盐还原实验
试
验
动力-硝酸盐生化鉴定管
1 形态观察
本菌革兰染色阳性,呈短链或长链,芽孢位于菌体 中央或偏端,不是菌体胀大。
蕈状芽孢杆菌常常呈绒毛状生长,蜡样和紫云金芽 孢杆菌通常运动极为活泼,而炭疽芽胞杆菌则不运动。
实验结果
3 计数(表面涂布法)
1克样品中含的蜡样芽孢杆菌数:
MYP平板上的菌落数× 证实阳性菌落数 × 稀释倍数× 10 挑取的菌落数
举例:将检样10-4稀释液0.1mL涂布于MYP琼脂平板 上,生成的可疑菌落数为25个,取5个进行鉴定, 证实为蜡样芽胞杆菌的是4个,则1g样品中含的蜡 样芽孢杆菌数为(25×4/5)×104×1/0.1
产生酪蛋白酶:分解培养基中的酪蛋白,生 成L-酪氨酸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产生溶血素:使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TSSB) 中的血细胞发生β溶血。
产生明胶酶:将明胶水解为多肽再水解为氨 基酸而使其由半固体转化为液态状。
触酶实验: 产生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生 成水和氧气。
动力和硝酸盐试验: 蜡样芽胞杆菌运动活泼, 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在普通肉汤上培养基呈 浑浊生长,常形成菌膜 或壁环,震摇易乳化。
三 流行病学
蜡样芽胞杆菌
病原菌
条件致病菌
食物中毒
人或动物 非肠道传染病 eg:结膜炎
肠 毒 素
耐 热
呕吐型 污染食品:米饭 我国多见
不 耐 热
腹泻型 污染食品:蛋白 型食品及果汁 欧美等国多见
污染途径: 泥土和灰尘 昆虫 不洁用具 不卫生的食品从业
人员
实验目的
1、掌握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2、了解蜡样芽孢杆菌菌落特点和掌握生化反 应结果的判断方法。
实验原理:蜡样芽胞杆菌具有以下生化特性:
不发酵甘露醇: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 (MYP)琼脂平板上生成微粉红色菌落。
产生卵磷脂酶:分解MYP琼脂中的卵磷脂, 在菌落周围产生粉红色混浊环(沉淀环)。
10-1~10-6稀释液
选择性培养基 MYP 30°C , 24h
形态观察 菌数测定
证实试验
营养琼脂 30°C , 24h
革兰染色 生长及菌落观察 鉴别试验 生化反应 肠毒素测定
报告
实验步骤
1 样品的保存和送检 待检样品应保持在6℃以下运送并尽可能不使其冷冻。 对可疑是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取可疑食 物或病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且立刻在3小时内送检。 送达实验室后,应保存于4℃并尽快检验。
第二次课
分类
需氧芽孢杆菌根据芽孢囊膨大与否及芽孢的 形状,可将其分为3个群。第一群的芽孢不突出菌 体,形成的芽孢为椭圆形或圆柱形;第二类的芽 孢囊突出菌体,形成的芽孢为椭圆形;第三群的 芽孢囊突出菌体形成的芽孢为球形。
蜡样芽胞杆菌属于第一群。该群内细菌,根据 营养型细胞的宽度可以又分为两类,其中宽度 ≥0.9μm者称大细胞群,该群有蜡样芽胞杆菌、蕈 状芽孢杆菌、紫云金芽孢杆菌、炭疽芽胞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这几种与蜡样芽胞杆菌形态上相 似的4个菌种必须用微生物学和生化学试验进行鉴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