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周期结构讲解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Z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班级姓名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A X)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注意: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长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7个主族族副族: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与H2的化合由难到易,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ppt精选版
1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2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ppt精选版
3
一、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历程 1.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时间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__捷__列__夫__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编排原则 ①将元素按照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__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②将_化__学__性__质_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答案:C
ppt精选版
28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对主族元素,其族序数 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副族则不是;18 列构成 16 个族,其 中第Ⅷ族包含 3 列。
ppt精选版
29
3.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 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Ⅷ族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 族 D.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0 族
ppt精选版
18
4. 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形式为“第几周期第 几族”,要注意分清主族、副族、0 族、第Ⅷ族
在应用上述方法推断元素的族序数时,要特别注意第 六、七周期第ⅢB 族的锕系和镧系元素,它们的每个空格都 有 15 种元素,其后的元素需再减去 14,然后定位。
ppt精选版
19
例 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 20 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 含 95 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 4 次成功合成 4 个第 115 号元 素的原子。这 4 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 113 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一课时 周期表结构讲解

元素周期表助记词
横行叫周期,共有七周期; 三四分长短,第七不完全。 纵行称作族,共有十六族; 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 VIII族最特殊,三行是一族; 二次分主副,副后是主族。 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 锕、镧各十五,均属IIIB族。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2.已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ⅢA族元素,它们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
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D )
A.n=m+1
B.n=m+11
C.n=m+25
D.n=m+10
归纳总结:
项目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排布 呈现 1→8的周期性 变化。
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电子层数
1 2 3
最外层电子数
1→2 1→8 1→8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 最外层电子数
2
8 8
第三、四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族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思考:
以下第二周期主族元素主要化合价是否正确?
族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元素 符号
Li
Be
B
C
N
O
F
最高 正价
+1
+2
+3
+4
+5 +62 +70
最低 负价
-4 -3 -2 -1
主族元素主要化合价周期性递变图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 1、2、3 周期)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 4、5、6、7 周期)主族 7 个:ⅠA -ⅦA族: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 7 个:IB-ⅦB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过渡元素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1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 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点燃 Li 2O2Na + O 2 点燃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得构成原子 A Z X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得质子与中子得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得数值,叫质量数。
XA Z ——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请看下列表示a b+dXc+e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阳离子 a 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 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得最小粒子;2、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得化学性质中得最小粒子;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得同一元素得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得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核外电子 Z 个中子 (A -Z)个质子 Z 个②天然存在得某种元素,不论就是游离态还就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得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就是不变得。
练习:1、法国里昂得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得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得质子数相同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得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得原子得核电荷数由大到小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 。
3、现有b X n-与aY m+两种离子,它们得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得就是( )(A)b-m-n (B) b+m+n(C)b-m+n (D) b+m-n4、某元素得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得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得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三、元素周期表得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得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2010-固体理论第一章周期性结构

a 2 a
(-1,1,1); (-1,-1,1);
a 2 a 2
(1,-1,1) (1,-1,-1)
2 (-1,1,-1); a 2 (-1,-1,-1)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有6个次近邻格点:
a (1,0,0); a (-1,0,0);
a (0,1,0); a (0,-1,0);
a (0,0,1) a (0,0,-1)
i 1
3
n i bi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一般尽可能取最短的矢量为基矢。
由不共面的三个基矢b1、b2、b3所围成的原 胞的体积为:
Ω
*
b1 ( b 2 b 3 )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一般取倒点阵中的W-S原胞为倒点阵的原胞
当倒点阵的W-S原胞的中心正好为倒空间的 原点时,倒点阵中的W-S原胞所包含的区域 为第一布里渊区(Brillouin Zone)
重合
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面 心立方格子。本图中用实心 圆点标出了倒格点。在倒空 间中画出它的第一布里渊区。 如果正格子体心立方体的边 长是a,则倒格子为边长等于 4π /a的面心立方。
主要的对称点: 2 Γ :2(0, 0);H: (1, 0) 0, ; 0,
a
a
aP:Leabharlann 2 1 1 1 ( , ,) a 2 2 2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一般尽可能取最短的矢量为基矢。
由不共面的三个基矢a1 、a2 、a3 所围成的 原胞的体积V为:
Ω a1 (a 2 a 3 )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原胞的选取原则(Bravais Rule) : 1、应充分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2、格子直角应尽可能多 ; 3、所包括的阵点数应尽可能少 ; 4、基矢应尽可能短
高中化学《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必修2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相关知识点:原子的构成、核素、同位素、质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0电子微粒、18电子微粒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相关知识点:元素周期律、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周期表结构、位-构-性关系。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元素及其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章复习和总结(含答案)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别;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原子、离子、分子中基本构成微粒间的关系;5.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6.化学键中的相关概念;7.电子式的书写。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2.几种关系(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6),F无正价例题: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ⅢA族B.I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例题: 是( ) A .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要点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 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H 2H +H 112H 13H 1、、、、要点四、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例题: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下列关于两种微粒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B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C .它们可能互为同位素D .它们可能是分子和离子 要点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要点六、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一般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就限制了晶体中只可能出现2、3、4、6次旋转轴,使晶体空间群成为有限群
(1 )布里渊区(BZ)中En(k)的对称性
设晶体属于空间群 | t,则晶体的哈密顿H应与 | t对易,即H对于空间群
| t的一切操作是不变的,有对称性:
a2 a1
The primitive cells and vectors in a 2D lattice
Cell:The smallest unit in the lattice, which can serve as a building block
for the crystal structure.
k'k K n
那么 exp( i k' Rl ) exp( i k Rl )
第一布里渊区:任意两个波矢之差小于一个最短的倒格矢的区域。
限于第一布里渊区(BZ)的波矢叫简约波矢,简约区体积为*,其中有N个 不同的波矢,它们可以唯一地标记平移群的N个不可约表示。
k ai
普遍适用于周期结构中的电子、声子和自旋波等
3. 求和与积分关系
相邻k值的间距
ki
bi Ni
(i=1, 2, 3)
每一许可k值所占的体积为
k1 ( k2 k3 )
* N1N2 N3
(2 )3
N
(2 )3
V
V 为晶体体积
V k空间单位体积内的有 (2 )3 个不同的波矢
Chapter 1 Periodic Structure
1.Crystal Lattice and Reciprocal Lattic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rystals: Periodic Array of Atoms(ions, Molecules)------Lattice
波恩-卡门边界条件 严格讲,只有无限理想晶体才具有平移对称性; 实际晶体的尺寸比元胞大得多,表面效应并不重要;
边长为Na1, Na2, Na3 的有限晶体沿a1, a2, a3 三个方向首尾相接形成 循环边界条件。
波恩-卡门循环边界条件在数学上表现为:
E | Niai E | Niai 1 E | 0
N
个平移算符
E
|
Rl
组成平移群
波恩-卡门循环边界条件
(1)任意两次相继的平移仍为一平移;相继两次平移的效果与它们作用的先后次序无关。
(2)满足乘法结合律
(3)存在逆元素。
(4)存在恒等操作 E | 0
3. 布洛赫定理
对于N(N=N1N2N3)个元胞的晶体满足波恩-卡门条件时,具有平移对称性: 由于N阶平移群的每个元素本身自成一个共轭类
2 ij
2
0
(i j) (i j)
(i, j 1,2,3)
2
b1 (a2 a3 )
可求出: b2
2
(a3 a1 )
b3
2
(a1 a2 )
在倒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矢:K n n1 b1 n2b2 n3 b3 (ni为整数)
E | Rl 1E | RmE | Rl E | Rm
因此,平移群有N个不可约表示
N
n2 N
1
说明平移群的N个不可约表示都是一维的
E | a j 1(r ) ( E | a j r ) (r a j ) D( E | a j )(r )
元胞的体积:* b1 (b2 b3 )
称为倒格矢。
布里渊区 相应的W-S元胞作为倒点阵的元胞:在此多面体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可 由另一点加上一个倒格矢的平移达到。
当它的中心为原点时,W-S元胞所包含的区域称为第一布里渊区,用BZ表 示,又称简约区
倒点阵与正点阵的关系
* (2 )3
Hkuk (r) E(k)uk (r)
Hk
H
2k 2 2m
i2 m
k
相当作一 正则变换
由于 uk ( r Rl ) uk ( r )
可简化为在一正点阵的一个元胞中求解
有无穷多个分立的本证值 En (k)
因此,晶体中单电子能量是k的多值函数
每一个确定的k描述一套能级 En (k ) 和状态 n,k (r)
Any lattice point in the array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lattice vector
Rl l1 a1 l2 a 2 l3 a 3
l1, l2, l3 are arbitrary integers ,a1, a2, a3are the lattice primitive vectors(or fundamental translation vectors)
(r )d
3r
* n,k
(
r
)
H
n,k
(
r
)d
3
r
En (k)
只是属于该晶体空间群的点群操作。 在每一能带中如果把能量En(k)看作布里渊区中“位置”的函数,它便
具有点阵点群
| 0
的全部对称性,此即简单空间群中En(k)的对称
性。
例如:二维正点阵BZ为正方形,保持BZ不变的点群操作有8个,4mm标记。 对于BZ中矢量k1施于上述点群操作后,它变为k2, k3, k4, k5, k6, k7, k8. 这8个点在 同一能带中有相同的能量。
V
求和变积分:
k
(....)
(2 )3
d 3k(...)
由于晶格结构的周期性,其哈密顿量H与平移算符对易,两者具有共同
的本征函数
布洛赫函数 k (r ) uk (r ) exp( i k r )
在单电子问题中,晶体中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由布洛赫函数描述:
Hk (r) E(k)k (r)
The cell’s volume::
a1 (a2 a3)
Wigner-sietz cell(W-S cell)
它是由一个格点与最近邻格点(有时也包括次近邻格点)的连线中垂面 所围成的多面体,其中只包含一个结点。 它能更明显地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它具有所属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旋转、反射、反演操作)。
Rl
1
(r)
(r
R)
(r
l1
a1
l2
a2
l3
a3
)
3
exp2i (l j n j / N j )(r )
j1
在倒逆空间中定义一个波矢
k
3
nj
b
Nj
j1 j
E
|
Rl
1
k
(r)
k
(r
由于
n,k Kn
n,k
En (k Kn ) En (k)
在BZ外布洛赫函数无新态
k限于BZ,是取以k=0为中心的W-S元胞
由于确定n值的 En (k) 是倒点阵的周期函数,必有能量的上界和下界 不同k同一n的所有能级包括在界内,组成一能带。
不同的n代表不同的能带,它们的总体称为晶体的带结构。
( r ) 是一维表示的基函数。 D是表示一维矩阵,实际上是一个数。
D
N
j
(r)
E
|
N
j
aj
1
(r)
E
|
0
(r)
(r)
j=1,2,3
D N j 1,
由此可得:
D exp(2i n j )
Nj
其中nj =0, 1, 2, …
E
|
| 0 ---点群
| ----螺旋轴或滑移反映面
算符相乘: | t | s | s t
逆: | t 1 1 | 1t
晶体空间群的定义:包括平移群作为不变子群的 | t 元素集合
| tE | Rl | t 1 E | Rl
3
Kn Rl 2 nili 2m
i
m为整数
BZ具有晶格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
2. 平移对称性
点阵是格点在空间中的无限周期性重复排列; 点阵具有平移对称性,表现为将整体作任意正格矢的平移后,它将恢复原状; 即从空间任意一点出发,作任意正格矢的位移,必达到等效的点上
实际的晶体有界面,但体的尺寸比界面大107 ~108个数量级 因而,界面几乎不影响体的物理特性,与边界条件的选择无关。
(i=1, 2, 3) (K=0的对称多面体,W-S元胞)
固体物理学的几个关系
1. 平移群不可约表示的正交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xp[ i(k k') Rl ] N kk'
Rl
2. 平移群特征标的正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