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霉菌毒素中毒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Porcine Mycotoxicosis)是由猪食物中摄入的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影响了猪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讨论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检查结果:1. 猪的临床表现:受感染的猪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长期受感染的猪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生殖问题。
2. 采集并检测猪食物中的霉菌和毒素:通过采集猪的食物样本,可以进行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霉菌培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器官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猪的肝脏、肾脏、肠道等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
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除受感染的食物:发现受感染的食物后,应立即将其从猪的饲料中移除,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中毒。
2. 给予解毒剂:对于已经中毒的猪,可以给予一些有效的解毒剂。
常用的解毒剂包括活性炭、亚硒酸钠、脱氧胆酸、多酚等。
这些解毒剂可以帮助猪体内的毒素排出,并保护猪的肝脏和肾脏功能。
3. 提供营养支持:中毒的猪往往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
可以通过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来补充营养,促进猪的康复。
4. 强化管理措施:为了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管理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监控饲料的质量、控制饲料的储存时间等。
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预防:1.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干燥程度,避免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猪舍和饲料样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感染的食物。
3. 营养调整:合理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防止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猪的疾病 霉菌毒素中毒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霉菌毒素中毒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
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
畜禽食入这些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产生的临床症状会因饲料中毒素的含量、饲喂的时间、其他霉菌毒素的存在与否、动物本身的物种、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二、病原:目前影响养猪生产黄曲霉毒素、猪玉米赤霉烯烔、猪T-2毒素中毒、赭曲霉毒素等,饲料中国还有两种以上的霉菌毒素,因协同或叠加作用使得低剂量的毒素也远比单一高剂量的毒性大。
三、流行病学:霉菌毒素中毒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易感动物接触被污染的谷物。
四、临床症状:1、母猪:生产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期延迟,死胎、弱仔率上升,产后不发情、假发情、延长发情期;小母猪假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配种后流脓性分泌物、久配不孕、难产率高;产后无乳、少乳,阴唇水肿,尿中带白色絮状物;后备母猪未到配种日龄外阴肿胀,呈假发情等。
种公猪性欲降低、包皮炎、睾丸萎缩、精子成活率低、无精少精死精的现象增多,出现雌化性状,大大影响繁殖率。
2、哺乳仔猪: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出现久治不愈的水样腹泻;外阴红肿、水肿;四肢无力、八字脚、异嗜;发育不良、低血糖多发;后身全身哆嗦、抽搐、昏迷。
3、育肥猪群:猪只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肥育猪上市日龄推迟;毛长粗乱、消化不良(可在粪便中见到未消化的饲料);耳根部有溃烂斑;生长缓慢、渐进性消瘦。
五、诊断鉴别:根据病史、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
确诊需要做毒物鉴定。
六、病理变化:猪感染霉菌毒素的种类不同,剖解变化也有所不同。
主要病变为贫血和出血。
猪口腔、食道和胃肠黏膜发炎、出血和坏死。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和肌肉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肝、脾肿大、出血,心肌出血;阴唇、乳头肿大,乳腺间质性水肿。
阴道黏膜水肿、坏死和上皮脱落。
子宫颈上皮细胞增生,子宫壁肌层高度增厚,子宫角增大和子宫内膜发炎。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属产生的毒素,可存在于猪只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中。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当猪只饮食中存在过多的猪霉菌毒素时,会引起猪只的胃肠炎、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此外,长期摄入猪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使得其体重增长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
2. 污染猪肉及其制品猪霉菌毒素会进入猪肉和其制品中,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猪霉菌毒素的猪肉和其制品,会导致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引起急性胃肠炎、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3. 造成经济损失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效益。
同时,因为猪肉和其制品被污染,没有市场可供销售,也会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1. 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为了避免猪霉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可以选择无霉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同时应保持饲料库房和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饲料和猪舍进行消毒,避免霉菌的生长繁殖。
2. 合理使用防霉剂在饲料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中,可以适当使用防霉剂,对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
此外,在使用防霉剂时需要注意防霉剂的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其对猪只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 加强猪只健康管理加强猪只健康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也是避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的饮食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的保持,都能提高猪只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对于已经开展养殖业的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饲料和猪肉中猪霉菌毒素的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以避免猪霉菌毒素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巨大,我们需要加强猪只健康管理,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合理使用防霉剂,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等措施,全面降低猪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风险。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猪霉饲料中毒是由霉菌产生的毒素污染饲料引起的病症。
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发育延迟、肝脏病变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猪霉饲料中毒也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了解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饲养业者十分重要。
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1. 食欲下降: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降低猪的食欲,导致猪食物摄入量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进食。
2. 腹泻: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引起猪的腹泻。
猪粪便增多,且变成稀薄的灰色或浅黄色。
3. 发育延迟: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导致猪的体重增长迟缓。
4. 肝脏病变: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导致猪的肝脏变异和肝细胞的坏死,使得肝脏失去正常的功能。
除了以上提到的临床表现外,根据不同的毒素类型,猪霉饲料中毒还会表现出其他症状,如神经系统异常,结缔组织肿胀等。
在剖检方面,受到猪霉饲料中毒的猪通常表现出肠黏膜糜烂、肝脏变形、组织霉菌菌丝阶段和空洞病变等。
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1. 去毒饲料:当发现饲料受到霉菌污染时,猪饲料应立即停用,并用其他去毒剂处理饲料。
2. 给予有效药物:当猪已经患上猪霉饲料中毒时,应该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一些有效的药物包括氯化铵、异甲巴比妥等。
3. 定期检查饲料:为了防止猪霉饲料中毒的发生,饲养业者应该定期检查饲料,确保饲料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4. 消毒环境:为了防止霉菌毒素在环境中产生和传播,应该定期消毒饲料存放的环境。
总之,猪霉饲料中毒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饲养业者应该定期检查饲料和环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猪霉饲料中毒的发生。
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及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霉菌毒素的危害性1、霉菌毒素中毒隐蔽性强有时外观正常的玉米等饲料,其实已经被霉菌所污染,不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出来,如果此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引起慢性中毒。
2、霉菌中毒的微量性实验室证明,每公斤饲料中含200微克黄曲霉毒素就会引起肝损伤;T-2毒素1微克/公斤饲料就会引起假发情症状。
3、霉菌毒素种类多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4、发病症状复杂,易与其他病症发生混淆而出现误诊。
临床症状●机型中毒表现为大量猪发病,食欲下降●发病严重,病死率高●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死精、无精●病猪一般表现体温正常●慢性中毒最常见●母猪发情不正常、假发情、返情率高。
●母猪产死胎和弱仔的比例增加●母猪产仔数明显降低,泌乳量减少●有的母猪子宫脱出●新生仔猪外阴红肿●新生仔猪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状●生长猪外阴红肿,脱肛●生长猪皮肤黄染,皮毛粗乱●中毒猪臀部皮肤出血斑●中毒猪耳部皮肤发绀、发红。
●公猪性欲减退,包皮红肿,睾丸萎缩不同阶段猪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1、仔猪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乱。
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
最近国外的科研机构还发现,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猪母猪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1)怀孕母猪:表现为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2)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3)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4)当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过5ppm时,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中毒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危害
1. 对生猪的健康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抽搐、无力、畏光、失明等症状。
2. 对猪的免疫功能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削弱猪的免疫功能,增加猪感染病毒或细菌的风险。
3. 对肉品安全的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猪肉中含有大量毒素,如果人类食用这种有毒的猪肉,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防治
1. 饲养环境管理: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霉菌滋生繁殖;猪的饲料最好不要露天存放,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长期储存的饲料;加工饲料时应控制好水分和温度,防止霉菌繁殖。
3. 使用添加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制剂或防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减少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建议饲料经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对养殖业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与治疗,保障猪的健康及肉品安全。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饲料中毒症,由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能够对猪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发病特点明显,但通过实验室检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这种中毒的发生。
一、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1. 发病症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早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呼吸急促、体重下降等。
随着病情的恶化,猪会出现粪便稀溏、黑色或带血丝,甚至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
2. 发病特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快速传播和病情恶化。
一旦猪群中出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猪之间的传染速度非常快,病情也会迅速恶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 复发性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的复发性较强,一旦猪圈中出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情况,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给猪场生产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
二、实验室检查1. 饲料样品检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主要来源是饲料中的霉变粮食,因此需要对饲料样品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通过检测饲料样品中的霉菌含量和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猪体样品检测除了饲料样品的检测,还可以通过对猪体样品的检测来了解猪群中是否存在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情况。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猪体血清、尿液、粪便等样品的检测,通过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来判断猪的健康状况。
三、防治措施1. 饲料安全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是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并定期进行饲料样品检测。
对于发现霉变的饲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清理和消毒饲料槽等设施,防止猪群中毒。
2. 加强猪群管理加强猪群的管理是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
要做好猪舍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干净。
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饲料槽等器具,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3. 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方式对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也至关重要。
要保证猪的饮水清洁,饲料新鲜,定期清理猪圈粪便,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提高猪的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霉菌毒素中毒 临床症状
序号
病理变化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皮下 和肌肉出血;肾脏、胃肠道出血、水肿;肝肿大, 脾出血,血液凝固不良等。
慢性中毒主要病变为中毒性肝炎,肝肿大, 变硬;淋巴结水肿、充血,腹腔有大量腹水等。
序号
预防措施
1、严把饲料原料的采购关:对原料的采购、贮存、运输 和加工配制等环节加以注意。 2、严控饲料的贮存关:防止雨水、虫蛀和鼠害,减少霉 菌传播,避免毒素危害。 3、严抓饲养管理关: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饲喂猪, 饲槽的剩料要及时清理。 4、饲料严重发霉应全部废弃:轻度发霉的饲料先用清水 反复冲洗3次,再用0.1%漂白粉水浸泡3小时,然后再用清 水冲洗至水无色晾晒干,每吨加入200-250g大蒜素。 5、选择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原有的毒素 以及贮藏中产生的毒素,并一定程度上进入畜体血液清除 体内内毒素。
序号
霉菌毒素中毒 临床症状
1、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 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 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消 瘦,背毛粗乱。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 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 长发育迟缓。 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 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
序号
练习题
1、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 碍、肝胆损伤、肝肾毒性、 2、怀孕母猪霉菌毒素中毒: 以及断奶后发情不稳定。
3、畜禽 、
、繁殖障 、致畸癌变。
升高,
是万病之源。
谢谢
(饲用霉变饲料可诱发繁殖呼吸综合症、断 奶崽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伪狂犬病、瘟热症、 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病、弓形 虫病等。引起小母猪假发情;怀孕母猪流产率 增加、弱仔、死胎;所产崽猪中八字脚、脱肛、 子宫内翻比率上升;保育猪死亡率增加;肥育 猪生长迟缓,上市日龄推迟;中、大猪呼吸道 疾病情况严重;种母猪发情间隔长;猪只便稀、 便软、下痢;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猪场 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施打,但猪群抗体水 平上不去。)
猪霉菌毒素中毒
序号
概述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中的一类真核生物。
是一种存在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 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 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霉 菌毒素。 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霉菌的污 染。
序号
概述
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产生:曲 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 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 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umonisin 毒素等)
序号
霉菌毒素中毒 临床症状
3、怀孕母猪:无效仔升高,以及断奶后发情不稳定。
4、哺乳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 发情周期延长,且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 5、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 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 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
6、成年公猪:表现睾丸萎缩。
(黄曲霉毒素中的B1毒紊,其毒性相当于氢化钾的10 倍,砒霜的68倍。)
序号
特点
养殖所用饲料和原粮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高 达97%以上。 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免疫抑制、繁殖障碍、 肝胆损伤、肝肾毒性、基因突变、致畸癌变。
畜禽免疫抑制、机体免疫力低下是万病之源, 这是畜禽疫病频发并引发无名高热综合症的根本 原因。
201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