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合集下载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一、背景介绍公路在现代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公路建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不良影响,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已成为公路建设的必要条件。

本报告将就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套模板,以便各地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运用。

二、基本情况1. 项目概况描述公路项目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建设目的等。

2. 气候特点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包括降雨情况和季节变化等。

3. 土地条件介绍公路项目所涉及的土地类型、土壤特征和坡度等。

三、水土保持方案制定1. 目标确定确定公路水土保持的总体目标,例如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

2. 保护标准根据土地类型、降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标准,具体包括土壤保持率、径流控制等。

3. 方案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保护标准,选择适用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措施,如植被恢复、坡面处理和沟道建设等。

四、水土保持措施实施1. 施工前准备包括场地清理、土壤改良和施工设施设置等。

2. 技术措施详细介绍各项水土保持技术的施工步骤、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估等。

3. 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监测,评估其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经济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方案实施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等,进行经济投资的估计。

2. 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实施后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六、风险及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和施工难度等。

2. 应对措施针对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七、总结与建议对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改进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类似项目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水土保持的技术和措施。

八、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以上是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一个范本模板,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项目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公布日期】2024.06.14•【字号】桂水审批〔2024〕71号•【施行日期】2024.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行政许可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广西贵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我厅于2024年6月12日受理你公司提出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代码:2207-450000-04-01-576754)审批申请。

经审核,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决定准予行政许可。

一、水土保持总体意见(一)同意本阶段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565.79公顷(其中港北区187.47公顷,桂平市646.71公顷,容县482.21公顷,岑溪市249.40公顷)。

(二)同意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南方红壤区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三)同意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渣土防护率达到97%,表土保护率达到9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8%,林草覆盖率达到26%。

(四)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安排。

(五)基本同意弃渣场选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弃渣场设计,复核堆渣容量,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弃渣场防护措施,确保弃渣场安全。

(六)同意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为17,223,690.00元(其中港北区2,062,170.00元、桂平市7,113,810.00元、容县5,304,310.00元、岑溪市2,743,400.00元)。

二、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一次性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三、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各项要求,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加强施工组织等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前言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是xx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320国道与206国道以及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重要连系线。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和《xx省干线公路网规划(199l~2020年)》的基本要求,对完善xx省交通网络体系,缓解省道317线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xx市到上饶市的交通条件,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xx市与上饶市及周围各县市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

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170.54hm2(其中征用土地125.80hm2,租用土地34.21hm2,原有土地管辖范围10.53hm2);拆迁建筑物1.05万m2,拆迁电力、电讯线15.45km;路基土石方214.33万m3(其中土方178.61万m3,石方35.72万m3),水泥砼路面715.26千m2;大桥105.04m/1座,中小桥313.520m/7座,跨铁路桥250.080m/2座,涵洞138道,挂线5.000km,平面交叉8处,管理服务设施1处。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702.5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42.55万元。

计划于2004年1月开工建设,200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总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路线穿越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岗地、平原为主。

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沿线经过的xx市为xx省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以下是一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1. 分析环境特点:首先,需要对公路所处的环境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地形、
气候、土壤类型等因素,以了解潜在的水土流失风险。

2. 路线设计:根据环境特点,设计公路线路,考虑地形的起伏、斜坡的陡峭程度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的裸露面积。

3. 建设措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

这包括:
- 土壤保护:尽量保留原有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裸露面积。

在斜坡上采取梯田种植、草地覆盖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

- 河道调整:对于穿越河流的公路,要进行河道调整,确保道路与河流的合理交叉,并采取河道整治措施,防止水流侵蚀河岸。

- 排水设计:合理设计公路路面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在公路上积聚,导致洪水和侵蚀。

- 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土方开挖、填方、边坡爆破等工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保护。

- 后期管理:公路建设完成后,要加强对公路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及时处理路面沉陷、裂缝等问题,防止土壤侵蚀。

4. 教育宣传: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在公路
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一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具体的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一、前言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土壤免受水的侵蚀和保持地表水的稳定。

为此,本报告旨在提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方案,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地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是指对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三、水土保持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水土保持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地的退化。

另一方面,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四、分析与评价1. 地形特征分析在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公路工程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公路工程的区域地形、地下水位、植被状况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水土保持的具体方案选择。

2.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

例如,在森林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而在农田地区则需要采取农田水土保持的措施。

3. 岩土情况分析公路工程的岩土情况对水土保持方案也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岩石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岩石护坡等措施,而在土质较松散的地区需要采取土壤保持的措施。

4. 气候和降雨情况评估气候和降雨情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需要采取防雨水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

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河南省淮河流域2007年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前言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人口、耕地,2007年汛期受灾范围、水毁工程、经济损失概况,国家对灾后重建工程的重视和工作安排,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情况等。

1汛情1.1雨情全省淮河流域7月1日8时至15日8时降雨过程,流域平均降雨量,信阳、驻马店、周口主要雨区的累计降雨量,超过300mm大暴雨的笼罩范围面积,主要暴雨中心3、7天降雨量,淮干淮南、洪汝河、沙颍河重点雨区最大3、7天暴雨重现期估算。

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

1.2水情主要骨干河道和重要支流二次洪水涨落过程,主要水文测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最高洪水位、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证水位的超高值、超保证水位持续时间等(淮干、洪汝河、沙颍河主要水文测站)。

水库:大型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及超汛限水位运行时间,7月1日至15日大型水库拦蓄水量,超汛限水位或高水位运行溢洪道泄流的中小型水库数量。

滞洪区:老王坡滞洪区分洪运用时的河道水情、分洪时间,分洪最大流量,分滞洪水量、滞洪区淹没面积。

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

2灾情2.1受灾面积及受灾人口淹没耕地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受灾乡、村数量、受灾人口。

地市行政区按淮干淮南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水系分县统计,(填附表1)。

2.2受灾程度重点洼地、淮干滩区及沿淮圩区的最大淹水深度、淹水持续时间、(列举淹水深1m以上的重点区域),灾区房屋倒塌数量(分县、乡统计),(填附表2)。

2.3受灾成因分析1)干流洪水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支流及洼地受干流水位顶托,排水困难;2)平原洼地排水沟道治理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缺乏沟口防洪排涝闸、排水涵闸提排设施不足或老化失修,形成洪水倒灌或积水难排;3)支流堤防漫溢决口;4)沿淮滩区居民村庄高程低于淮干设计行洪水位;5)沿淮圩区提排站数量少和排水标准低,形成圩区内涝(针对不同成灾类型列举实例)。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样本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样本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前言阳泉至左权公路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和晋中市境内, 跨越阳泉市的平定县和晋中市昔阳、和顺、左权三县。

项目路线全长93.477km。

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24.5m。

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 增强山西省东纵主干线运输能力, 促进区域公路、铁路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适应通道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加快区域旅游业发展, 加强国防建设和抗灾防险能力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切实加强施工期内水土保持工作,严格落实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的相关内容, 当前是雨水旺盛季节, 结合本项目部环境保护工作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范围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监理进行水土保持管理, 特此制定本方案。

1 编制依据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整理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面积总体规划和小面积实施规划。

前者指大、中流域或省、地、县级的规划( 面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平方公里) , 后者指小流域或乡、村级的规划( 面积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 。

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大, 建设时间长、扰动地表面积大、扰动形式复杂、影响范围大等特点, 在主体工程及配套设备的施工过程中, 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扰动、再塑项目区原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向, 必将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因此, 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

1.2 编制依据编制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 全面规划, 综合防治, 因地制宜, 加强管理, 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本规划通则以治理为主。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针对水土流失特点, 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提出各项措施的技术要求。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风险评估
自然风险
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加剧,需要加强监测和应急响应。
技术风险
水土保持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 ,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支持。
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实施效果不佳,需要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法律风险
可能面临环保法规的制约和处罚,需要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
05
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案
监测点设置
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多个监测点,包括坡面、排水沟、植被等区 域,以全面监测水土流失状况。
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率、土壤理化性质、降雨量等 ,以评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影响。
监测频率与周期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与周期,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项目背景 •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实施计划 •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 监测与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01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地点
02
某高速公路沿线区域
项目目标
03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
公路安全运行。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土壤侵蚀类型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 蚀
侵蚀程度
中度侵蚀至重度侵蚀
03
04
流失面积
沿线区域约XX平方公里
流失特点
以轻度流失为主,部分区域存 在中度或重度流失。
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维护土地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1 方案编制总则1.1 简介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预计2001年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发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无论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用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

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很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

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6)《土地管理法》;(7)《公路法》。

1.2.2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2.3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水利部对大纲的审查意见。

1.2.4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方案编制委托单位“河南省交通厅”关于编制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共同签订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书》。

1.3 采用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7)《防洪标准》(GB 50201-94);(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0)《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洪水暴雨洪水图集》;(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2 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概况2.1 建设项目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某高速公路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起A市东头庄,西至某峡西部陕县与灵宝交界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全程共分8个合同段。

本段公路路线布设与陇海铁路、310国道相距不远,自东而西成并行之势。

A市至渑池段,路线布设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北侧,至渑池县英豪镇连续跨过310国道和陇海铁路后,路线走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南侧,在某峡市南部再次跨越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直至某峡市西该段路线终点。

该项目主要工程量包括:路基填方2435万m3,路基挖方3328万m3,特大桥10座长10610m,大桥37座长8132m,中桥3座长285m,涵洞122道,交叉工程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88处,通道129处。

本段公路按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2×7.5m;硬路肩及土路肩分别为2×2.5m、2×0.75m,中央分割带为2m。

本项目路基占地总面积13831.8亩,养护、管理、服务设施占地共计735亩,全线征地总面积为14566.8亩。

2.2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东部多为黄土丘岭,中西部则山峦重叠,溪涧纵横。

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两个地质段:A市到新安段为黄土丘陵,多呈梁、峁地貌,局部呈黄土塬,冲沟发育,岸高达20~40m以上;新安到某峡段穿越崤山山脉,为山岭重丘区,沟谷发育,局部呈鸡爪地形。

某高速位于黄河南侧陇海铁路附近区域,沿线属我国第二台地的山地丘陵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及局部的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中元古界等组成。

(1)黄土:某峡市绝大部分为中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夹棕红色古土壤薄层,仅塬梁顶部残存少量上更新统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泥化程度高,无湿限性;但沟谷两侧垂直裂隙发育,多呈陡壁。

(2)岩石:在义马、新安县局部地段,出露有第三系砾岩、砂岩和泥岩,三叠系红色砂岩和泥岩。

在观音堂附近为二叠系灰黄色泥质砂岩及泥岩,寒武系石灰岩及泥页岩,元古界安山岩及安山玢岩。

上述岩石风化壳厚3~5m,多为残积含泥碎石土和红色粘土。

某高速沿线经过的区域多数为农田耕地,另有部分荒坡地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区,地面物质主要由农作物及林草组成。

地面植被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少量的原始次生林和天然草地,主要树种乔木有落叶松、水曲柳、栓皮栎、楠斗树等,灌木有紫穗槐、连翘、白腊条、胡枝子、杭子稍等,天然草类主要为黄倍草、白羊草、茅草、芥草等;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地和人工种草,人工林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用材林主要是松、柏、桐树、杨树、榆树、柳树、椿树、刺槐等,经济林主要是苹果、梨树、桃树、核桃、柿树、大枣等,人工种草主要为人工牧草。

2.3 项目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等情况项目通过地区具有明显的暖温带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2.6~13.9℃,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3~1.2℃),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18.8℃。

年平均降水量467~543mm,雨季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其它月份则降雨量稀少。

初霜期在每年的10月中旬,终霜期在每年的5月初,无霜期167~218天,地面最大冻结深度20~30cm。

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为过渡区,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3.5~4.0m/s。

某高速处在黄河流域,自东向西沿线穿越的主要河流有金水河、洪阳河、涧河、青龙涧河及苍龙涧河。

涧河属于洛河支流,发源于陕县北段村,汇流面积1430km2,河道长度104km。

与某高速在k76+860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集流面积42.7km2。

金水河属于涧河支流,发源于新安县正村乡上坡,经五头东入孟津及A市市郊区,汇入涧河,河道全长30km,流域面积226km2,与某高速在k11+0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19.5km,控制流域面积112.7km2。

洪阳河也为涧河支流,发源于渑池县正村乡北部的轿顶山,河道全长23km,与某高速在k41+2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度21km,控制流域面积110km2。

青龙涧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县南部的大南山、方山和三角山下,汇流面积487km2,干流长度起40km。

路河交叉位置处高速公路桩号为k113+450。

河道上游有总库容2327万m3的中小型水库6座,控制流域面积140km2。

苍龙涧河也为直接入黄河道,发源于陕县南部的甘山北坡,与高速公路在k125+452处相交,流域面积178km2,河道长度约40km。

河道上游支沟发源,并有张家河、后河、吊坡及张家坡4座小型水库。

2.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大致分为农业耕地、林地和荒地三大部分,另外还包括少量的水域和草地。

农业用地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21%~28%。

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川台地少,坡耕地多,广种薄收。

特别是在大于25°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不仅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林业用地一般占到28%左右,大多经营管理粗放,产材产果率低。

项目区内荒地面积占到29%左右。

荒地一般为荒坡荒岭,自然植被多为荒草野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整个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质部分。

第一,规划首先考虑基本农田用地。

沟台地、川地、水平梯田都尽可能发展为水浇地,坡度平缓土质较好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作为基本农田用地。

第二,林业用地主要布置在沟坡、山坡、沟头及大于25°的坡耕地上,利用退耕的土质较好坡耕地及坡度较缓的荒坡,建造经济林,发展果园。

第三,牧业用地规划。

利用退耕的部分坡耕地及原来的天然草地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利用野草丰富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野草改良,发展畜牧业。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林、牧比例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各业快速协调发展。

2.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和会经济状况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除A市、某峡两市外,沿途经过的县级城市还包括孟津、新安、义马、渑池及陕县。

A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人称“九朝古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面积15208.6km2,人口607万人。

A市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中心、国家大型骨干厂矿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34个工业部门。

其中拖拉机、轧路机、铜材、平板玻璃、水泥、单晶硅、耐火材料等支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全省及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1997年A市市工业总产值525.15亿元,占全省的9.31%,国内生产总值335.01亿元,占全省的8.21%。

某峡市位于河南西部,面积10496.6km2,人口216万人。

某峡市是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与西北五省区联系的咽喉,是晋、陕、豫三省交界三角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轻纺、电力、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1997年某峡市工业总产值176.05亿元,占全省的3.12%,国内生产总值130.93亿元,占全省的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