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合集下载

化学 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化学 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分子、原子或离子
结构
性质
微观
符号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 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____出有用的物质。②通过对有关物质 和 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 或_____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 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 ,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踪 进行的过程。②理论化学以 为主要手段,辅以 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和提取
制造
性质
结构
性质
功能
分离
结构
化学反应
理论计算
计算机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乙醚
分离并结晶
质谱仪
C15H22O5
X射线
空间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 。1986年,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高中化学-1.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1.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定义 本质特征 外观特征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结 构不变,微粒间隔可能改 变 状态、形状、大小的变 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也 叫化学反应)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 结构变化,变成了其他 物质的微粒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例题3导学号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 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 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 解析:化学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故选项C不正确。 答案:C
12345
3.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 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 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实验是认知化学的唯一手段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位科学家运用理论和实验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这说明化学实验已经不再是研究化学的唯一手 段。 答案:A
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 律
作用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 诞生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 革命性的进展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 合物纳入一个统一 的理论体系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3.现代化学阶段 (1)世界上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 化学理论、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等。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 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必修课程
• 必修第一册 •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课 程
• 化学反应原理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课程
• 实验化学 • 化学与社会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课堂练习
1、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 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 ➢高分子化学的创立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合成生命物质
联合制碱法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制造大量氮肥促进粮食增产
侯德榜 芯片与光导纤维改变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3.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P5)
胰岛素的发现和迅速 获得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 合成人胰岛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胰岛素进行 局部改造,合成了人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及超短效的胰岛素类似物等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4)现代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质谱仪
核磁共振仪
X射线衍射仪
交流·研讨
P6
1、屠呦呦在研制新药的时候采用了哪些化学方法?
2、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历程?对你在今后的研究中会 有什么启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分子机器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领域的探索 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课堂总结 分子Fra bibliotek轮分子马达
连接氨基酸
氢键刹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2.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
课堂总结
叶绿素太阳能电池
纽扣电池
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
可燃冰 CH4·xH2O
学习目标
3.材料研制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贡献是( C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D.提出分子学说
2.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几种认识中错误的是(A )
A.化学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化学世界神奇美妙 ,化学天地广袤无垠 ,化学科学魅力无穷!进入高中 阶段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将面对哪些化学知识和方法 ,将走过怎样的 化学学习历程 ,将如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就让这套化学教材陪 伴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吧!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练一练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2.从科学的元素观到氧化学说、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再到元素周期律,这 些理论提出的过程有何共通之处?你能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理论形成的基 本流程吗?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3.现代化学的发展 ✓ 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 ✓ 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 ✓ 现代化学的发展不仅使化学科学体系自身不断完善,也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
3.目前已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 万种。且每年以几百万种的速度增长。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是指:它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n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 的威胁; n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 难以摆脱病魔; n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 --人类将不可能进入信息时代; n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 ――人类生活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 公元前8~6千年开始制陶器 ★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 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 ★ 十世纪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 成蛋白质 ★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 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 古代: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 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 价金属炼制成金。
• 近代: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 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 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是指:人们不但可以从自 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 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体现绿色奥运
你知道奥运火炬的燃料是什么吗? 为什么采用这种燃料?
北京奥运主火炬的 燃料是丙烷。
丙烷是种价格低廉的 燃料。分子式C3H8,燃 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丙烷燃烧后火焰 是亮黄色,具有较好 的可视性。
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 贝贝 妮妮 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区别它们时可用灼烧的方法, 如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纯羊毛绒 晶晶
[小结]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化学 朴素 宏观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科学 微观
(近代化学四个里程碑;我国科学家在 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 阅读教材:5~6页
组装分子器件
纳米科技-分子马达
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非常之 大的。也许,将来利用该马 达所作成的潜艇就可进入人 类的血管之中,不必藉由传 统的开刀方式,即可清除脑 血管中的血块,清理血管壁 上的沉积物质,以排除中风 的危机。这些如电影般的科 幻情节也许将一一实现!
鲁科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
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
应用的自然科学。
交流研讨: 为什么说化学是具有创造 性、实用性的科学?举例 说明
第一章 化学科学与北京奥运 认识化学科学
“火树银花不夜城” 的绚烂 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
在有机化学方面: 诺贝尔在1867年用硝化甘油制成了安全且爆炸力很强的 黄色炸药,直接应用于工业,使硝化甘油成为19世纪60 年代的分子明星。诺贝尔一生发明甚多,获专利 255项。 他还是建立跨国公司的先驱,在20多个国家建立了90座 工厂或公司。他临终将约920万美元的遗产几乎全部作 为诺贝尔奖基金。硝化甘油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是心 肌炎病人随身携带的口服良药。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心脏 病,医生曾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但被诺贝尔拒绝。 1896年,他因心脏病逝世。

课件: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1

课件: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实用技术阶段
钻木取火 : 人类接触到化学现象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实用技术阶段
炼丹术
炼金术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1661年后)

波义尔
拉瓦锡
道尔顿
门捷列夫
118676067931年年,,俄英英 法国国化化学学家家门、、拉捷物物瓦列理理锡夫学学建发家家立现道波燃元尔义烧素顿耳现周提提 象期出出 的律原化 氧,子学 化把学元 学化说素, 学为的说元近概 ,素代念使及化, 近其学标 代化的志 化合发着 学物展近 取纳奠代 得入定化了一了学革个坚的命统实诞性一的生的的基。进理础展论。。体系。
• 高一化学组 顾波涛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交流
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 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化学:
是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
研究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化学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发现和新创造物质达3500万种
1.资源利用.能源开发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1.资源利用.能源开发 2.材料研制
夜光材料
钛合金与人造骨
人造血管
如何学好化学?
学好化学要做到:
1、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2、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密切联系实际; 4、多渠道获取知识; 5、要有活跃的问题意识:质疑 6、善于总结:错误记录本
化学模块
必修 模块
化学 1(必修)
化学 2 (必修)
选修 模块
化化 化 有物实
学 与 生 活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化学成就2.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

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

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

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

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2.四种基本方法(1)观察法①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②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2)实验法①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②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

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③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来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预习导学:
1.化学是在_____ 、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____、性质、变化、___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其中性质指是____性质、____性质;变化包括____变化和____变化。

2.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____和制造_______。

3.化学的探索空间(1)化学家可以在微观曾面上操纵_____,组装____、_____和分子机器。

(2)在能源和资源方面:人类能够____、____能源和资源,既能得到充足的____,又能处理好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3)在材料科学方面:化学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______的生产成为可能。

(4)在环境科学方面:化学为解决_____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人类能够使用无害的____和______,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在医学上:在______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止措施,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4.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_________,标志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_______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________,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__________,把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5.我国古代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造等;世界闻名的中国医学家______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化学鉴定的实验方法;20世纪50年代,我国化学科学在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50年代初对抗生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结束了我国不能自己生产_____、______类抗生素的历史。

6.1959年,我国报道了_____和____的研制工作,后来有关单位成功的开发出氢氧燃料汽车;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化学结构相同、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_______________。

7.举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离子”与“粒子”的含义有何本质区别?例题解析:
[例1](07山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B。

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

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三维训练:
1.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 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3.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C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B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B 随着化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自然界的一切将以人的意志转移
C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出原子
D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出分子
5.纳米技术开辟了材料的新天地,在北京奥运场所建设中,就大量使用了我国最近研制的
一项成果——“纳米塑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纳米是长度单位
B 纳米是材料名称
C 纳米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D 纳米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比普通聚乙烯优异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C 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不一定就越好
B .混合物的性质比其中各种纯净的组分物质都好D .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
8.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 .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会发生电子转移
D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
方法不当的是
A .用木材作燃料
B 。

用液氢替代汽油
C .开发风能
D .开发地热
10.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 .发现新物质
B .合成新材料
C .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 .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1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
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
“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12. “药金”外观和金(Au )形似,常被误认为黄金。

不法分子用炉甘石(ZnCO 3)、赤铜
矿(主要成分Cu 2O )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假黄金(药金),
以牟取暴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药金”不可能是黄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一种鉴别该“药金”是假黄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 叶绿素 (蛋白质、碳水化台物、脂肪等)+O 2 CO 2 + H 2O + 微量元素(P 、N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