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建筑规划设计一、坡地建筑六大设计要素⏹历史要素开发坡地住宅要探寻它的传统,以前的坡地住宅怎么做,人们为什么要做坡地住宅,这都对今天的坡地建筑开发有非常大的意义。

⏹建筑形态要素对于坡地建筑单体,最复杂的就是住宅和地形结合的地方接地模式。

复杂多变的接地模式是坡地单体住宅的典型特征。

⏹总体布局要素坡地建筑讲究自由的总图布局,主要是跟地形结合,有两种布局形式,一个是分散式布局,一种是集中式布局。

⏹交通要素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

⏹工程成本要素作为开发商,肯定对成本要素要非常重视。

因为在坡地上面做住宅,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成本上面。

总图规划和项目运作都跟平地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成本上。

⏹情感要素除了工程技术和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投入情感。

具体来讲就是对待土地的心态和态度。

五、坡地建筑景观设计1、坡地景观设计优势平缓错落的坡地地形比平地更容易营造立体绿化、立体园林,不会像平地营造水景必须掘地挖渠通道等,破坏原生地。

二、“三要四不”原则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其特色。

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1.三要原则(1)要显山露水不要影响到坡地山水自然的美,尽量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

(2)要依山就势依山造势,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

例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

(3)要错落有致增加景观的开阔道。

山坡建筑可以令空间更加丰富,因为错落有致,令到天际线更加多层次感。

2.四不原则(1)不随意伐木除了保护生态环境来说,具体来讲,超过15米以上的大树,或者是有价值的树种,珍贵的树种,要尽量的保留,不要砍伐,必要的时候可以移栽。

(2)不大量挖填土尽量不做大量的挖土和填土。

(3)不做太高的挡土墙认真地做总图设计,利用坡地的原件,减少很多挡土墙,挡土墙最好不要超过1.5米。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摘要: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使得坡地建筑越来越多。

坡地的地形处理是一种在新型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比平坦的地形更复杂,通过设计,探讨边坡的环境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分散的高和低的地形,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点的地形,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与建筑环境的生态原则相一致的。

关键字:坡地建筑,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引言:坡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建筑指的是建在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坡地是自然界的原生态资源,坡地建筑应该是景观建筑、原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坡地建筑的定义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

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

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

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样可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为久居喧嚣的都市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因此,坡地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3、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坡地建筑基础设计首先应分析认定设计条件。

贵州省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正文

贵州省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正文
以顺坡形成的台地为地基,其建筑形体上下呈退台状的坡地 建筑。 2. 0. 4 坡底层 bottom floor of slope
与坡底室外设计地面相连接的楼层。 2. 0. 5 坡顶层 top floor of slope
与坡顶室外设计地面相连接的楼层。 2. 0. 6 吊层 suspended ground floor of slope
·8·
4 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4. 0. 1 坡地建筑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应符合
以下规定:
4. 0. 1. 1 当坡地建筑的上段建筑分类为高层建筑时,坡顶
层室外设计地面应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当坡地
建筑的上段建筑分类为多层建筑时,坡顶层室外设计地面宜设置
消防车道。
当下段建筑与上段建筑分段界面在坡顶层以下时,坡顶层室 外设计地面到坡屋面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处或到平屋面面层 的高度为上段建筑高度,坡底层室外设计地面到坡顶层楼面面层 的高度为下段建筑高度。 3. 1. 4 作为分段界面的楼板不应开设中庭、自动扶梯、敞开楼梯或 ·4·
敞开楼梯间等使上下段楼层连通的洞口,并应符合本规范 3.3.2 条规 定。
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 公共建筑
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
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直立式坡地上、下段建筑性质不同 时的上段建筑高度、下段建筑高度

坡地低密度住宅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低密度住宅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

• 广州华南板块 雅居乐的规划
• 砌挡墙,连市政:平接市政路 行就用挡墙和盘路解决竖向 和交通问题。
• 融侨半岛大盘路 • 龙湖好望山 • 重庆棕榈泉
• 3。高差突变解决三个办法:1。特殊户型(K户型,K组团临崖户 型),2。挡墙或者放坡,3。架空车库。解决高差能力都在6米以上。 重庆高切坡需要论证的极限值:土质8米,泥岩13米,砂岩15米。尽 量不突破这个数值。用分阶挡墙消化。
横向坡度(纵向坡度的垂直方向)高差最好在6-8%以下,超过部分通过填土, 或者景观挡墙集中解决,否则道路不易走通。 就主坡,分台地的原则可以产生多方案比较:大多地形不会是连续平缓坡地,将 就高坡,低坡还是中间段的坡来改造其他部分的地形,会有多个土石方方案 比较;合理分割台地(大小合适,高差突变位置合理)可帮助把复杂地形简 单化。另外建筑基础形式和土层厚度,基岩情况有关,和土石方情况综合决 定了成本高低水平。 • 砌挡墙,连市政:解决好了上述的基本问题, 就可以确定多余高差在那个高度解决---在小 区的下部,还是几个台地之间;怎么解决---用那种高差突变形式。连接上市政道路, 规划的框架就可形成了。
• 龙湖南苑,西苑,建工未来城---随等高线 自由曲线布局。一般最高台地分布主景观 带,之外随地形起伏的次级景观,围合感, 指向型都不做强调,边界定义模糊。
绿地翠谷。融侨半岛
• 该项目会在 主要景观节 点整平地做 景观,其他 的次级景观 都是放坡加 简单绿化。 高差通过景 观放坡解决, 挡墙较少, 但是环境参 与性低。
• 3)、坡顶上建筑基础 边界距应留2-4米水平 距离(基底面与边坡 底面的高宽比不应大 于1.0),且该空间应 考虑闭水处理,尽量 不设计水景和大型乔 木; • 自然土坡,重力式挡 墙,悬臂式挡墙,锚 杆。

坡地建筑设计研究

坡地建筑设计研究

坡地建筑设计研究一、坡地建筑的定义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

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它类型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

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

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当坡度为5~10°时,为纯坡地形式,当10~25°时,地形则需要分台处理。

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样可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为久居喧嚣的都市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因此,坡地建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睐。

二、坡地建筑的特点1、有机建筑坡地建筑主张由建筑设计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居所的和谐,将建筑与周边环境很好地整合成整体、彼此相关联的组成。

有机是指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类干扰前提下保持原有生态环境。

坡地特殊的地貌环境使得坡地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周边环境原状,能够真正把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建筑。

2、坡地建筑是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坡地建筑修建在山坡上,形成依托山地的格局,能够很自然的实现与原有自然地形、通风、采光、原始水系等元素的融和,在普遍提倡节能的今天,坡地建筑能更好的发挥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在坡地建筑和环境设计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些元素,能够使坡地建筑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建筑主体和坡地上的山地风光相映成趣,获得良好的视觉层次和开阔的视野,建筑为山增色,山为建筑添光。

浅议当代坡地建筑设计

浅议当代坡地建筑设计

在本 文 中 对坡 地 、 坡 地建 筑 、 发 展 现状 以及 坡 地 建筑 的作 用 进 行 了深 入 分 析 研究 , 并 以江 苏连 云 港市 金 海 山庄项 目为具 体 实例 进行 了分析 。


坡 地 与坡地 建筑
坡 地 是一 个倾 斜 面 概念 , 它主 要 是指 具有 一 定倾 斜 度 的 自然 或 者人 工 场
四、 具体 工 程 实例 分 析
1 、 工程概 况
金 海 山庄 项 目执行 基 地位 于连 云 港市 连 岛大 沙 湾北 侧 地块 ,东侧 临 海 ,
1 世 纪金 海岸 , 西侧 为 城市 道路 一 连 岛 中路 , 北 侧 现状 为 自然 地 的 自然 形 态对 建筑 空 间进 行 丰富 的创 作 。 这样 就 使得 建 筑 与 自然 完 美 的融 其 南侧 紧邻连 岛 2 被誉 为 欧 亚 合, 从而 达 到人 与 建筑 以及 自然 和谐 共存 。使 人 们 在人 住 这 一类 建 筑 之后 可 海 岸 。连 云港 是 中 国海 岸 线 中部 一座 正在 崛起 的海 滨海 港 城市 , 地 理位 置 非常 优越 。 金 海 山庄是 一座 按 高标 准设 计 的宾 馆 , 以对 自然 景 观 以及周 围的 山山 水水 充 分感 受 。 同时 由于 坡地 建 筑独 具 特色 的 大 陆 的东 桥头 堡 , 对 提 升 连云 港 市政 务 接待 服务 空 间 形态 , 赋予 了 建筑 非 常好 的创 作 灵感 , 给建 筑 物能 够 增添 不少 生 机 。 正 是 建 成 后将 成 为连 云港 市 的一座 高 端度 假宾 馆 , 具有重要意义 , 同时该项 目的建成也必将成为连岛乃至整个连云港地 南于坡 地 建筑 的这些 亲 近 自然 的特 点 , 目前 已经 受 到 了人 们 的广 泛 亲 睐 。而 水平 , 在 对 坡 地 建 筑进 行 设 计 时 主要 会 遵 循 尊重 自然 原 则 , 系统 原 则 . 亲水原则, 择 高 原 则, 择 坡原 则 , 留顶 原 则, 占边原 则 , 经 济 原则 , 美学 原 则 。

第五章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第五章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12
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四、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
1.坡地建筑临道路布置,主要是建筑入口与道路结合关系。 2.处理方式: 1)掉层:基地宽度不足时,局部掉层。 (图5-67) 2)吊脚:下部空间架空(图5-68) 3)天桥:基地标高低于道路时采用(图5-71) 。 4)凸出楼梯间:(图5-72) 5)连廊:当建筑山墙临道路时采用,可减少无效升降的
(三)建筑与等高线斜交(坡度>25%)
根据朝向、通风的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征调整建筑的方 位,营造特定的山地住宅聚落,适应的坡度范围很大, 实践中采用最多。
8
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三、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1.与平地住宅的区别:主要在接地层(下部层)的处理上。 1)平地住宅:对场地不做处理。 2)坡地住宅:由于随地形错落常常在建筑内部形成无用 空间,堡坎(起挡土墙作用)增多,防水 处理较麻烦 (图5-56)。
1
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
一、设计原则 二、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 三、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四、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 五、结合环境与景观设计坡地住宅
2
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坡地住宅含义:
(1)坡地住宅直观的含义:是在坡地上建造的住宅。 (2)坡地住宅广义的含义:应是一切结合地形、地物所
2.垂直组合方式: 错叠 迭落 掉层 错层
9
第三节 坡地住宅设计
(一)错叠
定义:各单元在垂直方向交错叠合而成的住宅房屋,称 为错叠式。
举例: 长外廊错叠住宅(图5-57) 梯间式错叠住宅(图5-58) L形单元错叠住宅(图5-59)
注意: 上下两层结构及设备管线的对应关系。 下层屋面可供上层住户作露台使用,并能依坡地走向 形成立体绿化和特定的景观。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各有关单位: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重庆市设计院主编的《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现批准该标准为强制性重庆市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该标准由重庆市建委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负责解释。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坡地建筑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4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5 坡地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楼层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是明确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防火设计高度并以此进行建筑分类。

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确定之后,按照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同时符合本规范要求。

1.0.3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根据坡地建筑总高度划分的建筑类别进行确定。

1.0.4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于坡地地形上的高层民用建筑。

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参照执行。

1.0.5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6 对设计文件规定采用涉及消防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没有国家或地方、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组织有关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1.0.7 坡地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丹
(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 以构建滨河交通系统为规划重点,通过外部交通的梳理和慢行系统的建立进而实现古黄河基地内部景区的串联和滨水绿
廊的建立,拉近城市、人、水的尺度,实现古黄河真正意义上的“透水、透绿”。
关键词: 滨河路,慢行系统,滨水公园
中图分类号: U418. 9
摘 要: 从千岛湖清心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针对清心岛滨水坡地景观的研究现状,探寻清心岛独立式客房建筑设计的策略,并
总结出清心岛独立式客房设计的原则和特色,以指导设计实践。
关键词: 滨水坡地景观,独立式客房,建筑设计,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247
文献标识码: A
1 项目概况
3 建筑设计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郊淳安县境内,千岛湖因湖内拥 有 1 078 座翠岛而得名,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区,千岛湖水体属 国家一级水体,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秀水”,景区内碧波万顷、千岛 百态、群山叠翠、风 光 旖 旎、生 态 环 境 绝 佳。 整 个 湖 区 分 为 东 北、 东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区。
口和世界一流的城市滨水空间。
“四线架构”指的是分别通过水线、交通线、生态线、文化线形
2. 3 规划理念
成规划范围的系统骨架。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就存在于环境的滋养之中,地形地貌的随机性是清心岛滨水坡地 梳理和地方建构的朴实观念,找到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建筑融于山
东部区—“野趣”—主题为: 展古黄河风貌,推动生态旅游。
以古黄河生态为核心,通过滨河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的层次 结合地块的自然特性以及古黄河的原始地貌特征,规划农业观光 化梳理,建立完善可行的滨河道路系统骨架,串联各区域,实现城 园、古黄河湿地公园、郊野体育公园等,打造以自然为主的原生态
市滨水界面和透水廊道,使之成为彰显淮安“绿水城市”的重要窗 景观特征。
有层次的整体绿化景观。
4) 最大程度的创造丰富、奢华的生活空间。
独立式客房 设 计 极 具 家 庭 温 情,除 带 卫 生 间、客 房 外,活 动
厅、舞厅、休息厅、艺 术 展 厅、会 客 厅 以 及 酒 吧、餐 厅、林 中 泳 池 等
图 1 项目鸟瞰图
一应俱全。豪 华 套 房 还 带 有 大 储 藏 间,可 观 湖 景 的 阳 光 按 摩 浴
清心岛位于千岛湖镇西南一个伸入中心湖区的岛群的顶端, 距离镇中心约 4 500 m,108 m 登高线以上面积为 8. 17 hm2 ,其东 北侧为桃源度假村,北侧和西北侧为千岛湖中心湖区,水域辽阔, 南侧临排岭半岛内湾,水面宽度约为 700 m。地段幽静,私密性 强,周边环境优美。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 旅游) 用地,开发度 假酒店、独立式客房( 酒店) 等旅游项目。
文献标识码: A
众所周知,古 黄 河 历 史 悠 久,伴 随 其 自 然 形 态 的 演 绎 孕 育 了
1) 滩———自然的交融: 构思过程中体现“滩”的自然概念,将
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的文化。作为“母亲河”的古黄河由于受城 水体、场所、设施、绿化等元素用“滩”的概念或形式进行表达,体
市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区内部的古黄河由以往重要的航运 现自然。2) 简———空间的开合: “简”体现秩序和空间廊道,绿地
景观的重要特性,设计团队深入分析岛上的场所精神,依循地景 水环境的策略。
On exploration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ies at waterfront slopes
LI Jin-xia LIU Hui SUN Xiao-yan ( Urban and R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 Zhejiang,Hangzhou 310007,China) Abstract: From the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at Qingxindao at Thousand Island Lake,the study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ndividual guest houses at Qingxindao,and sums up the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for the design for individual guest room design at Qingxindao by discussing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for waterfront slope landscape of the island,so as to direct the practice. Key words: waterfront slope landscape,individual guest house,architectural design,features
·6·
第பைடு நூலகம்38 卷 第 19 期 2012 年7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19 Jul. 2012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2) 19-0006-02
滨水坡地建筑设计策略探索
李锦霞 刘 辉 孙晓燕
(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7)
岛上布置有酒店管理中心、普通客房和 9 幢独立式客房。酒 店管理中心及普通客房位于岛上东北角内弯山凹处。独立式客 房根据规划要求散建于岛内山脊线东南面,分散布置在岛的东侧
房、桑拿房等,使来 店 居 住 的 客 人 享 受 到 极 其 温 馨、烂 漫、尊 贵 的 绿色生活情调。在 空 间 设 计 上,强 调 公 共 空 间 的 融 合 与 流 动,减 弱交通空间与功 能 空 间 的 界 限,建 筑 室 内 外 具 有 良 好 的 沟 通,体 现出现代、自由的生活方式。
西部区—“休闲”—主题为: 保护自然环境,倡导生态休闲。 结合河心洲生态旅游休闲公园、自然观光典型滨水地块等形成淮 安近郊以自然、科普、生态、休闲为主线的功能形态。
中部区—“灵透”—主题为: 透水透绿,营造现代都市空间。 通过桃花坞、古黄河生态民俗园、生态度假村、古黄河慢节奏活动 会馆等系列景点 的 引 入,以 及 樱 花 园、古 黄 河 广 场 及 南 北 地 理 分 界线标志节点,强 调 城 市 与 滨 水 空 间 的 结 合,强 化 城 市 的 空 间 节 点效应,激发滨水区域活力,营造现代都市滨水空间。
根据规划要求,清 心 岛 被 划 分 为 禁 止 开 发 区、限 制 开 发 区 和 适宜开发区三个区域。以南北向的山脊线为界,面向大湖面的西 侧用地均为禁止开发区,东侧坡度为 30°以下用地为适宜开发区, 坡度为 30°~ 40°的用地为限制开发区。在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任何 建筑布置。单体建筑均布置在适宜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区 内道路由东面大桥 引 入,沿 山 脊 线 起 伏,枝 状 伸 展,呈“Y ”字 形。 建筑布置在车行道两侧,方便出入。
河道转变为城市内河,失去了以往生机。时至今日,伴随着城市 块面形成简面,滨河道路系统又恰如串联简面的线,使整个景观
发展,我们惊喜的发现,由于古黄河区位独特,生态特色明显,蕴 进行自然中的秩序化,实现城市的“透水、透绿”。
含了赋予城市活力的巨大能量和潜力。
2. 4 规划结构
1 项目概况
古黄河横贯淮安市东西,与里运河、大运河、盐河一起架构了 淮安“四水穿城”的城市蓝色网络,形成了中国江北城市中独具魅 力的水网城市景观格局。古黄河一直以来作为城市水源地,生态 基础较好,属于淮安市最具特色的生态河道,是构成淮安“绿水城 市”水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最大限度观赏自然的同时,积极创造中庭、院落空间。 自然景观与人工 景 观 相 融 合,远 景 与 近 景 相 呼 应,创 造 出 清
心 岛 远 离 都 市 喧 闹,清 心 淡 雅 之 中 不 乏 鸟 语 花 香 的 绝 好 生 态 环
境。同时,山体之绿 与 庭 院 绿 化 相 互 渗 透,形 成 了 连 续 不 断 且 富
项目鸟瞰图见图 1。
对地形的破坏。 2) 最大限度的隐于自然的同时,更大限度的观赏自然。 建筑由集中而分 散,削 减 了 建 筑 体 量,同 时 在 总 体 积 不 变 的
前提下,由一 个 四 面 体 分 解 为 多 个 四 面 体,建 筑 体 型 更 加 丰 富。 建筑客房与活动厅、休息厅、餐厅等主要用房被分解成小体量,并 融入优美的千岛湖山水之中。
规划范围: 西起京杭运河,东至开发大道,水道长 29. 1 km,规 划总面积约 25. 4 km2 ,其中水域面积 3. 5 km2 。
2 规划研究与定位
2. 1 规划定位
古黄河滨河路规划定位可分为两个方面: 宏观: 建构古黄河 滨河区域交通系统,强化古黄河滨河带状公园的生态特色与城市 的关系,使之成为 重 要 的 城 市 景 观 滨 水 廊 道,推 动 城 市 整 体 形 象 的提升。微观: 通过内外交通系统整合,提升古黄河景观带建设水 平,强化沿河绿地生态休闲功能,改善沿线人居生态环境,创建以人 为本、尺度宜人、生态突出、具有古黄河特色的连续滨水开放空间。
每幢独立式客房结合具体的位置环境有不同的平面布置形 式,有“一”形、“L ”形、“U”形、“工 ”形 等 形 式。为 避 免 岛 上 建 筑 景观过于单一,岛上建筑采用了 3 种建筑风格,包括现代简约风 格、现代乡土风格 和 简 欧 风 格,三 种 风 格 穿 插 布 置。 力 求 使 每 幢 建筑与环境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并通过环境将其整合成为一个 有机而丰富的整体。单体建筑设计原则: 分散建筑体量,降低建 筑高度,使建筑更 加 融 于 自 然,确 保 千 岛 湖 临 大 湖 优 美 的 自 然 景 观不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