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法生产过程

合集下载

直接干燥法的原理

直接干燥法的原理

直接干燥法的原理直接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干燥方法,它通过对物质直接施加热量,将其中的水分蒸发,使物质变干。

直接干燥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加热物质、蒸发水分、排除湿气。

直接干燥法的第一步是加热物质。

通过加热物质,可以增加物质内部的能量,使其分子振动加剧。

这样一来,物质中的水分分子也会受到这种加热作用,分子运动变得更加剧烈。

加热后的物质中的水分开始蒸发。

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中水分的蒸气压也会增加,直到达到与周围环境湿度相等的饱和蒸气压。

当物质中的水分蒸气压大于周围环境的湿度时,水分分子会从物质表面逸出,使物质逐渐变干。

排除湿气是直接干燥法的最后一步。

当物质中的水分蒸发时,会产生湿气。

这些湿气必须及时排除,以保持干燥的环境。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使用通风设备或其他方法将湿气排出。

直接干燥法的原理是基于物质中水分蒸发的特性。

通过加热物质,使水分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从物质中蒸发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直接干燥法相对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加热过程可能会导致物质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物质的质量。

其次,加热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能源浪费。

此外,直接干燥法可能会产生高温,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逐渐发展了其他干燥方法,如间接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直接干燥法通过加热物质、蒸发水分和排除湿气的过程,实现了物质的干燥。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直接干燥法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干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次氯酸钠生产工艺流程

次氯酸钠生产工艺流程

次氯酸钠生产工艺流程
1 次氯酸钠的原材料及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化学品,主要由氯和盐酸结合而成,化
学结构式为NaClO。

用于漂白、杀菌、破坏核酸以及除臭等用途。

2 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2.1 直接法
直接法生产次氯酸钠最基本的原材料为硫酸,同时需要用氯气代
替空气,直接用热量加热硫酸,让其分解,产生分子量为60的半水合
次氯酸的氯气和结晶水,之后将氯气经空气继续反应,产生蒸汽和氯气,转换成气体,并联合液态次氯酸形成次氯酸钠水溶液;继而将水
溶液经冷凝和结晶,最后细粉筛选完成次氯酸钠的生产过程。

2.2 间接法
间接法生产次氯酸钠,主要原材料为氯气、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先用氯气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碳酸和氢氟酸;氢氧化钠加热下空气,同弱酸反应,产生氢氧化氯溶液;最后合成投料比例所需要的氢
氧化氯溶液和氯碳酸,再经细粉筛选完成次氯酸钠的生产过程。

3 次氯酸钠的应用
次氯酸钠的最大用途是用于漂白,如漂白布料;用于杀菌,如处理海水;用于破坏核酸,如做实验;用于除臭,次氯酸钠具有杀菌、漂白、去除气味等抗菌去臭作用,如用于除臭衣物。

4 次氯酸钠的生产安全
次氯酸钠的生产设备应该设置在室外独立的房间;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原料和成品的操作安全;必须实行常年的安全检查,保障次氯酸钠生产顺利进行;有效的防护设备是考虑到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如穿戴防护服,检测气体浓度等。

精细化工中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生产己二腈工艺技术进展

精细化工中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生产己二腈工艺技术进展

2021 引言丁二烯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种常见材料,在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原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弹性物件和橡胶品生产过程,以及在己二酸二胺和己二酸二腈等化学产品的生产上。

2 原料的分布情况2.1 丁二烯资源分布情况丁二烯是目前工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了巨大的生产需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丁二烯的生产能力。

全球丁二烯产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丁二烯产能已超过60万吨/年。

由于丁二烯的生产历史悠久,已经开发了几个阶段的醇接触分解、丁烷氧化脱氢以及蒸汽裂解,最终生产得到乙烯,通过萃取和分离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从目前丁二烯的生产水平来看,乙烯的发展是促进丁二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整个工艺中,装置也更为现金和完善。

我国的大部分丁二烯都是乙烯基和聚乙烯,占总能量的91%,剩下的丁二烯生产由丁酸脱水而来。

从中期来看,乙烯基仍是丁二烯的主要来源,都是丁二烯生产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供求关系。

2010年以来,国内现代聚合物合成明显减少,近年来,丁烯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随着科学研究的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装置和设备,并应用于生产中。

中国的丁二烯需求市场在2016年底估计为3500kt/a,估计产能约为4000kt/a。

按照85%的开工率,中国国内乙二腈市场还有每年100kt的时长空缺需要填补,为国内生产丁二烯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其产能不断提升。

2.2 氢氰酸的产能情况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丙烯腈的产能基础俨然已经具备,并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从国外进口丙烯腈生产工艺中的副产品氰化氢的需求量不高。

原因是氰化氢是一种有毒化学品,毒性副作用强,在正常情况下会也很容易发生扩散,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产生副作用,远距离的运输会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在环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并不适用于长距离运输 [1]。

一旦存储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泄漏事故,安全隐患丛生。

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按法定程序可转增资本金。
“资本公积”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减少额
增加额 实有数
例:P58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900,000
贷:实收资本——新光公司 69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10,000
二、借款的核算
“短期借款”账户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借入的期
限在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到。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55,760 1,928,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327,760
原 始 凭 证
本月用银行存款交纳增值税
应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 327,760-30,26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 297,500(元)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本月的税金本月交
利润实现及其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注意重点!
一、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熟练掌握)
1、“实收资本”账户 2、“资本公积”账户 2、“短期借款”账户 3、“长期借款”账户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熟练掌握)
1、投入资金的核算 2、借入资金的核算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投资者投入资本 向银行金融机构借款
物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 (1)买价;发票价款(不含增值税) (2)运杂费;运费和杂费,单列发票运费按7%计算列 入增值税进项税额 (3)运输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采购成本确定
采购费用
由某种材料 负担
直接记入该材料 采购成本
由多种材料 共同负担
按数量、重量、体 积、买价等标准分 配记入各材料采购 成本

硬脂酸锌生产工艺

硬脂酸锌生产工艺

硬脂酸锌生产工艺硬脂酸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有机盐,用作润滑剂、助剂、防腐剂等,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硬脂酸锌的生产工艺。

硬脂酸锌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溶剂法和直接法两种方法。

溶剂法是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锌分别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两者混合反应形成硬脂酸锌。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硬脂酸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2.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氢氧化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同样搅拌均匀。

3. 缓慢地将氢氧化锌溶液加入硬脂酸溶液中,同时保持搅拌。

4. 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反应,一般反应温度为60-80℃。

5. 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通常需要2-4小时。

6.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进行过滤和洗涤,去除杂质。

7. 最后,将产物通过蒸发或其他方式进行干燥,得到硬脂酸锌产品。

直接法是将硬脂酸和氧化锌直接反应得到硬脂酸锌。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硬脂酸和氧化锌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2. 在反应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促进反应进行。

3. 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反应达到理想状态。

4.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进行过滤和洗涤,去除杂质。

5. 最后,将产物通过蒸发或其他方式进行干燥,得到硬脂酸锌产品。

无论是溶剂法还是直接法,硬脂酸锌的生产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反应条件恒定,包括温度、时间、反应物比例等。

2.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助剂,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

3. 过滤和洗涤工序要彻底,确保产物纯度。

4. 干燥过程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物受潮或过热。

以上就是硬脂酸锌的生产工艺,无论是溶剂法还是直接法,都需要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直接法氧化锌生产工艺简介

直接法氧化锌生产工艺简介

作为基础化工原料氧化锌用途非常广泛,适用于医药、电子、油漆、陶瓷和化工行业用途非常广泛。

直接法氧化锌,是将锌焙烧矿,研磨过100目筛,再将此粉与煤粉混合后放在高温反射炉高温焙烧,使矿粉与炭反应还原生成锌气,再在专用氧化室中与空气中氧化生成氧化锌。

其纯度不太好,且其它杂质偏高,不适宜橡胶制品使用。

氧化锌生产原料要求原料含锌在60%以上,含铅量在0.1%以内的锌焙砂也就是次氧化锌和无烟煤混合再加入其他结渣成分。

利用煤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次氧化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锌蒸汽,被提纯的锌蒸汽在高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

整个反应过程在高温和密闭环境内进行,只有在氧化室需要充分供氧的情况下保证其氧化充分。

氧化室后面连接重力沉降室需要对高温氧化的金属进行除杂将氧化铁、二氧化硅、钙、镁进行分离。

经沉降室净化的氧化锌进入冷却管道,1280°的氧化锌在经过负压收集系统经过30米冷却系统后以200°左右的温度进入脉冲袋式除尘器。

将氧化锌成品经滤袋收集在除尘器内,废气通过烟囱有组织排放。

生产工艺这个过程占地需要3000平方左右。

洛阳丹柯锌业有限公司在物料配比,氧化室沉降除杂以及氧化温度产品性能区分和原料采购市
场销售方面认真钻研。

在整个社会中,也通过氧化锌产品将个人能力与智慧得到体现。

洛阳丹柯锌业有限公司将不遗余力将氧化锌生产和改进作为服务社会的切入点。

简答面包生产中直接法的工艺流程

简答面包生产中直接法的工艺流程

The direct method of bread production entails a systematic process of simultaneously blending all the requisite ingredients, sans any pre-ferment or sponge. The initial phase involves the gathering of essentialponents, namely flour, water, yeast, salt, and any supplementary additives such as sugar or fat. The ingredients are meticulously measured and sca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cribed recipe, ensuring precision and uniformity in the final product. Subsequently, the ingredientsare amalgamated in a capacious mixing bowl or amercial dough mixer, wherein they undergo a thorough kneading process to yield a seamless, pliable dough. This amalgamation process serve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gluten in the flour, thereby bestowing the bread with its requisite structure and texture.直接的面包生产方法需要一种系统的过程,同时混合所有必需的成分,提供任何预发酵或海绵。

生产成本分摊方法

生产成本分摊方法

生产成本分摊方法1. 简介生产成本分摊方法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各种成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以确定每个产品的成本。

通过生产成本分摊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生产成本的分类在进行生产成本分摊之前,首先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劳动力的工资、福利等费用。

•制造费用:指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

3. 生产成本分摊方法3.1 直接法直接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生产成本分摊方法。

该方法将所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直接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具体步骤如下:1.将直接材料成本与每个产品的产量相乘,得到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

2.将直接人工成本与每个产品的产量相乘,得到每个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3.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按照直接人工成本比例或者产量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4.将以上三者之和作为每个产品的总成本。

3.2 间接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生产成本无法直接与某个具体产品相关联,而是与整个生产过程相关。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间接法进行生产成本分摊。

常见的间接法包括以下几种:3.2.1 分配基数法分配基数法是一种根据某种指标来确定分摊比例的方法。

通常可以选择某项指标作为分摊基数,如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用量等。

将制造费用按照这些指标进行分摊,从而确定每个产品的制造费用。

3.2.2 直线法直线法是一种按照固定比例进行分摊的方法。

通过设定一个固定的分摊比例,将制造费用按照这个比例分摊到各个产品上。

3.2.3 基于产能利用率的方法基于产能利用率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产能利用率来确定分摊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法生产过程
直接法由氨和空气经氧化直接合成浓硝酸,生产的关键是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经历以下五个步骤:
①制一氧化氮氨和空气通过铂网催化剂,在高温下被氧化成一氧化氮,并急冷至40~50℃,使生成的水蒸气经冷凝而除去.
②制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NO2后,残余的未被氧化的NO和浓度大于98%的浓硝酸再反应,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氮:?
③分出二氧化氮在低温下用浓硝酸(>98%)吸收二氧化氮成为发烟硝酸,不能被吸收的惰性气体(N2等)排出系统另行处理.
④制纯NO2并冷凝聚合为液态四氧化二氮加热发烟硝酸,它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然后把这纯的NO2冷凝成为液态四氧化二氮:
⑤高压釜反应制浓硝酸将液态四氧化氮与稀硝酸混合(要求稀硝酸中水分与液态
N2O4成一定比例)送入高压釜,在5.0MPa压力下通入氧气,四氧化二氮与水(来自稀硝酸)和氧反应直接生成98%浓硝酸.
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加入的液态N2O4应比理论量多些,这样制得的是含大量游离二氧化氮(即发烟硝酸)的白色浓硝酸,将它放到漂白塔内,通入空气,把游离的NO2吹出,制到98%成品浓硝酸.二氧化氮经回收冷凝后再送到高压釜使用.如果氨的氧化不用空气,而采用纯氧(需加水蒸气稀释以防爆炸),制得的一氧化氮浓度可高些,这对以后的制酸操作是有利的.但需建造制氧装置和增加动力消耗.
间接法
间接法所用脱水剂有硫酸,硝酸镁,硝酸钙和硝酸锌等.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的筛选,现在几乎全部采用硝酸镁.
硝酸镁是三斜晶系的无色晶体,变成水溶液后,随浓度的不同,可以形成多种结晶水合物,当硝酸镁溶液浓度为57.8%时,其结晶温度为90℃,此时析出Mg(NO3)2·6H2O 结晶.F点为转熔点,即当硝酸镁溶液浓度为81.1%时,其结晶温度为130.9℃,此时Mg(NO3)2和Mg(NO3)2·2H2O结晶共同析出.因此在选择硝酸镁操作温度时,应该避开这些最高点,以免溶液结晶.当硝酸镁溶液浓度大于67.6%时,其结晶温度随溶液浓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溶液浓度超过81%时,则结晶温度直线上升,在此浓度下操作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硝酸镁浓度太稀脱水效果固然不好,太高则也难以操作,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64%~80%之间,即浓硝酸镁浓度不超过80%(一般为72%),加热器出口(即吸水后稀硝酸浓度)不低于64%.硝酸镁法浓缩原理如下:浓度为72%~74%的硝酸镁溶液加入稀硝酸中,便立即吸收稀硝酸中的水分,使硝酸浓度提高到68.4%以上,而硝酸镁由于吸收水分,浓度下降至65%左右,此时在硝酸和硝酸镁混合溶液的气相中HNO3浓度在80%以上,再将后者
精馏即可得到成品浓硝酸.Mg(NO3)2-HNO3-H2O三元混合物沸腾时所产生的HNO3蒸气成分可由图3-1-16求得.从而确定浓缩硝酸所需的最低硝酸镁的用量.
超共沸酸精馏法
该法由西班牙Espimdesa公司开发成功,技术关键是要求氨氧化反应后气体中水分要尽量除尽(冷凝酸浓度低于2%HNO3),使脱水后系统总物料中生成硝酸的浓度超过稀硝酸共沸点的浓度.脱水反应气在氧化塔中用共沸酸氧化,使NO转化成NO2,在超共沸酸吸收塔中吸收生成浓度80%~90%的HNO3,再进入超共沸酸精馏塔,热酸漂白塔制得98%成品酸.本法具有可大型化,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是目前最经济的方法,排出的尾气中NOx含量在200 ppm以下,故可直接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将三种浓硝酸生产方法可变成本的比较示于表3-1-10.表中⑴为超共沸酸精馏法;⑵为全压法(压力0.45MPa)制取稀硝酸,再用硝酸镁法制浓硝酸;⑶为双加压法(氧化0.45MPa,吸收1.15MPa)制稀硝酸,再用硝酸镁法制浓硝酸.由表3-1-10可见,超共沸酸精馏法可变成本最低,比全压法低118.24元/t,比双加压法低87.83元/t,对一个全年生产5万吨浓硝酸的工厂而言,超共沸酸精馏法可节约生产成本42~6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