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栅格_未来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

合集下载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学术论坛
SC卜NCE&T}CHNOl
OGY
,器圈圆
lmoHMA
10”■U监孟盗■l■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付雅芳杨任农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
0038)
摘要:本文对战术数据链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比了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数辊链的技术特性,分析了在现在信息战争中应用
战术数据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国内我军战术数括链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息控制(包括指挥控制、预警探测、电子对抗、
打击引导等信息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
立体分布,纵横交错的信息平台,从而沟通所 有作战单元,把原来独市的各级指挥机关、战
斗部队、传感器探测平台和武器平台有机地 铰链在一起,构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并具 有统一、协调能力的作战整体。为此,世界各 军事强国竞相发展战术数据链技术。
含有通信协议和消息标准的数字化通信系统,
该系统能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数据速率及不同 的信道传输作战指挥系统的战术信息。
一,明确的定义。军事专家,战术专家,
技术专家等不同人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 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常见的定 义如下: (1)战术数据链是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是战 斗力的倍增器,是部队联合作战的“粘合 剂”。
线,数据融合技术,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等等。
(7)战术数据链是全球信息栅格(GIG)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信息 手段。 (8)战术数据链是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战
2.2点与点双向互联的实现 继LlNK4之后,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又
开发出r Linkll数据链。Linkll可以利用 各种现役的HF和UHF电台,使用轮询协议 组网,数据速率一般不高于2500bps。主要用 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目的:灭,它收敛着翅膀,正潜伏在黑暗的角落,对世界安全构成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进一步激发我们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为实现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尽到一份责任和义务,为遏制战争,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催动下,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

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

但这是机械化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

当战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战与电子战结合运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立了C4ISR系统,建立了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也就形成了。

一、信息化战争的渊源目前,对于战争形态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多种划分,有三形态、四形态、五形态、六形态、七形态等说法。

战争形态是指由主战兵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

其中,主战兵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的变化决定了不同战争形态的特性。

主战兵器决定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不尽相同的战争形态。

信息栅格:未来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栅格:未来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

述 了一 个 单 一 的信 息 栅 格 体 系 结 构 。美 国 国 防 部 体 系 结 构 框 架 1 版 (0 3 ) 一 步 勾 画 了 网络 中 心 运 作 与 战 争 NC W , 0 20 年 进 O (e cn io eao s d r e的 设 想 , 给 出 了 G G体 系 结 nt etc p rt n a waf ) — r i n r a 并 I 构 20版 开 发 指 南 。 I 体 系 结 构 20版 已经 作 为 目标 体 系 结 . GG . 构 开 发 , 点 在 网络 中 心运 作 与 战 争 的 企 业 服 务 实现 方 面 。 焦 作 为 一 个 目标 体 系 结 构 , O 描 述 了 应 如 何 引导 多层 次 的 战 NC W 争 。 支 持 NC W 的 GI 可 以 理 解 为 实现 横 跨 栅 格 的 可 用 能 O G
GUO Y—u , QI inwe i a h UJ — i a
( ot hn st e f o uigT cn lg,B in 0 0 3 hn) N r C ia ntu mp t eh oo y e i 10 8 ,C ia h I ito C n jg
A src:Ne・etc a NC )ite p cf o i n fh tr lay rnfr a dh i en ' t c r p o b tat t n iw r( W c r sh eic mb dmet te uue i r a s m e r it f su t eos p ̄ s ie o f mit t o n t g ds i a r u t u h i
在 军 事 信 息 技 术 领 域 , 格 技 术 能 极 大 地 提 高 军 事 信 息 栅 系 统 的 应 用 能 力 , 有 效 地 、 态 地 连 接 、 理 和 处 理 不 同 的 能 动 管 信 息 资 源 , 括 分 布 的地 面 战 场 数 据 , 中和 外 层 空 间 的测 绘 包 空 设 备 以及 其 它 的 传 感 器 等 。 栅 格 技 术 能 大 范 围 的动 态 共 享 、

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研究

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研究

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战场搜救战法战术的创新,必须借助先进的战争理念和前沿的科技成果。

文章分别从指挥控制、搜救行动、搜救装备等几个方面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1.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1.1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架构技术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架构技术,指的是在统一的技术体制上,灵活集成各军兵种的专业功能模块,实现基于统一平台的联合指控。

传统的战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大多是围绕搜救部队本级指挥机构所定制设计的,系统内耦合性强,系统间异构性较强。

面向联合作战的需求,采用“架桥”的方式实现系统键的互联互通,但集成程度较低,系统互操作能力弱。

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战场搜救需要多军兵种共同配合,所以真正的一体化战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应当在指挥控制业务功能层面上消除军兵种的差异,只在具体的模型计算上体现军兵种的不同。

基于一套通用的指挥控制框架软件完成搜救指挥控制业务流程,在涉及不同军兵种指挥控制对象如战斗机、搜救直升机、地面侦察部队、海上舰艇的调度、计算、表现等处理时,可动态加载相应的模型、数据、算法模块。

这样一套机制是一体化的,能够在联合搜救中心指挥平台上实现跨军兵种的筹划、指挥、评估作业,相比现有系统将显著提升联合作战搜救指挥能力。

1.2战场态势实时推演预测技术战场态势实时推演预测技术指的是通过建立平行仿真推演系统,实现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对下一步可能的态势变化进行实时预测和动态分析的技术。

战场态势预测如果主要是在搜救行动筹划阶段展开,由于战争迷雾这种预测的准确度很低。

而战场搜救具体实施过程中,动态预测未来较短时期内可能的态势变化相对更加有用,能够提前告诉搜救指挥员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应当提前做好什么样的应对。

美国大力发展的“深绿”计划中,就包含了这种技术,其通过“仿真之路”提供的推演能力,动态预测未来可能的态势变化空间,分析每种态势变化的可能性,以帮助指挥所提前做准备。

数据链的综合应用

数据链的综合应用

数据链的综合应用1、概述信息化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

而在作战过程中实现信息的获取、融合、处理、传递和利用的先进手段,就是战术数据链。

战术数据链是以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为纽带,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将数字化战场上的战场感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武器系统等作战要素连接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有机信息网络系统。

现代联合作战中,传感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陆、海、空三军的作战部队、舰艇、飞机等作战单元之间需要传送海量的信息和交战指令,使各级指战员共享战场态势,实现快速准确的联合作战行动,因此,只有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数据链〞的运用,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2、战术数据链的开展现状战术数据链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是装备于地面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用于传输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的通用数据链〔CDL〕以及用于指挥、控制和监视武器系统的专用数据链等。

其中,最常用的战术数据链是美军和北约使用的是包括Link 11和Link 16等在内的Link系列数据链。

而通用数据链CDL是美军目前在战术数据链方面的研究重点,也代表了战术数据链在未来的一个开展方向。

Link 11数据链是一种自动、高速、计算机对计算机的通信系统,采用TADIL A型数据格式,在具有Link 11功能的各单元,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之间进展敌情报告等战术数据的交换。

此外,它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的作战行动。

Link 11采用轮询技术,通常由计算机、通信XX设备、数据终端、高频或特高频无线电台组成。

Link 11系统主要装备于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

目前,美国及其盟国都装备有该数据链。

Link 16数据链是一种先进的通信、导航与识别系统,采用TADIL J型数据格式,是美军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并充分发挥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的能力而研制的,具有快速、机动、无线、多用户等特点,现已成为美国国防部用于战术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的主要战术数据链。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三个发展阶段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三个发展阶段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三个发展阶段信息化战争形态的三个发展阶段研究战争形态,既要把握战争的基本形态,又要把握处于其下的战争阶段性形态,后者更具实践意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科学划分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有着越来越迫切的意义。

笔者结合现代战争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尝试将信息化战争划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并从物质基础、技术主题、组织形态、基本作战形式、支配机理等方面加以表征描述。

信息化战争初级阶段萌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海湾战争为确立标志,在科索沃战争中趋于成熟,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信息化主导下的新型机械化战争。

这一阶段的战争物质基础是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含量的机械化平台、相对分立的传感器、以树状拓扑为主的C3I系统、精确制导弹药、电子战装备以及隐身飞机等少量新概念武器;军队技术变革主题是“连点成链”,即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军事体系,建立“侦—控—打—评”等重点链路、形成简单闭环并快速向网络化方向生长。

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当时美英联军已拥有了较强大的战场信息化网络,能够将侦察、监视、指挥、控制、通信等系统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实时共享各类信息资源。

但客观地讲,这一阶段栅格化信息基础设施尚未充分建立,实现网络链接的手段相对有限,信息系统还不能充分支持大量作战信息与指令的实时互联互通,系统间互操作性不强。

这一阶段,作战力量结构开始由机械化战争时期的“金字塔”型迅速向“扁平网状”结构过渡,指挥层级大幅压缩,建设数字化、模块化部队成为各国适应信息化战争趋势调整改革军事力量的基本共识。

由于美军在其担当“领头羊”的世界新军事革命中占据了先机,迅速拉开了与传统军事强国的代差,致使这一阶段的作战形成了以强凌弱“一边倒”的局面,以远程精确打击为典型战法的非线式非对称非接触的“三非”战争成为对应的阶段性战争形态。

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构建需求分析

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构建需求分析

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构建需求分析李越;刘泽亮;明月【摘要】近年来,随着军队建设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信息化为主导、整体转型为中心的军事变革,信息的获取、整合能力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

军队信息化建设热潮中,信息服务逐步展开。

在军队体制内信息服务建设初期阶段,信息服务的整体架构成了各方面专家探讨的核心问题。

文章针对信息服务的构建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

%In recent days, with the need for army building,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characteriz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leading and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as the center has been rising in the the worldwide, so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ability are becoming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With the militar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boom, information services gradually expand. In the early days of military system information services building,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discussed by various expert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services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6(000)016【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军队;信息化;信息服务;构建需求【作者】李越;刘泽亮;明月【作者单位】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正文语种】中文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既要依从于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全局,又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制约;既要反映信息化条件下履行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又要体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要取决于部队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等客观条件,主要取决于主观指导、理论建设、自觉能动性等主观条件。

战场传感器简介

战场传感器简介

战场的侦察和监视技术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侦察是指挥员或侦察人员的耳目侦察,侦察距离相当有限。

欧洲工业革命后照相机、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人们获得了对较远的目标进行侦察的技术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子、航空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无线电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航空侦察和潜艇侦察等间接侦察手段,使侦察的范围大大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航天侦察和各种遥感侦察技术,使军事侦察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从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实施侦察和监视战局。

之后,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侦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充分表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精确制导武器大量使用,武器的射程、命中精度和杀伤能力都大大提高,同时伪装、欺骗手段不断变化。

因而现代战争对侦察情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谁在信息获取技术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将赢得军事行动的主动权。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先进的军事侦察装备。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侦察中,地面侦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维。

这是因为地面侦察在复杂的地形地物条件下甚至是严密伪装的情况下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弥补光学侦察、无线电侦察和雷达侦察等现代侦察技术存在的盲区。

技术特点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被美军称为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 G S(Unattended Ground Sensor),是一种无源被动探测的侦察与监视装备,一直伴随着军事需求而发展。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最早由美国军方在越战时期推出,成功监测了胡志明小道的动向,并引导空军对其实施了封锁。

受此鼓舞,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 D e f e n s e A d v a n c e d R e s e a r c h Projects Agency)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 :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 联合资助了一系列研究计划,推动了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用户 指挥员
情报官员 陆军 空军 海军
联合指挥 情报 全域保障 特种兵力



精确交战 战略策划 机动作战 等


网络基础设施



域名服务 消息服务 发现服务 安全服务 全域应用 企


应用系统 信息管理 协作服务 存储服务

管理服务
服务
图 1 基于网络中心企业服务的信息栅格应用概念
NCOW 是 一 个 使 能 服 务 的 体 系 结 构 。通 过 栅 格 一 组 NCOW 服务为应用提供栅格服务。在未来 NCOW 环境下, NCES 将替代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操作环境(DII COE)。
0引言
栅 格 技 术 已 经 成 为 未 来 分 布 计 算 技 术 发 展 的 趋 势 。栅 格 技术将在科学研究、电子商务、军事信息应用等领域得到广泛 的 应 用 。 栅 格 的 作 用 是 将 分 散 在 网 络 上 的 设 备 、软 件 和 信 息 及信息存储、处理能力以合理的方式“粘合”起来,形成有机的 整 体 ,以 提 供 比 任 何 单 台 高 性 能 计 算 机 都 强 大 得 多 的 网 络 化 的“虚 拟 计 算 机”,实 现 信 息 的 高 度 融 合 和 共 享 。 发 展 栅 格 被 认为是下一代 Internet 的核心任务之一,已成为各国研究热点。
第 28 卷 第 20 期 Vol. 28 No. 20
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7 年 10 月 Oct. 2007
信息栅格:未来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
郭义华, 仇建伟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3)
摘 要:网络中心战 (NCW)是未来 军事变革的具 体体现,信息栅格 是支持网络中 心战的信息基础 设施。简 单介绍了军事 信息 格栅 技术发展状况,深入论述 了基于网络中心 企业服务 (NCES) 构建信息栅格 的方法和基本栅 格应用系统体系 结构框架,讨 论了信息栅格体系结构设想。 关键 词:栅格; 体系 结构; 全球信息 栅格; 网络中心 战; 网络中心 企业服务 中图 法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24 (2007) 20-5076-03
使 机动
配置/
精确
战略
特种
命 作战 应
调遣
交战
策划
兵力

信息
后勤
联合指
全域

优先权
保障
挥控制
保障

全域性(交叉使命域)应用
软 件
态势认知应用 办公室自动化 消息 协作工具 电子商务
从应用到共享数据的关键接口点
公共战术数据集
共享信息池

础 设
蓝军兵力 红军兵力 后勤态
情报
目标
其它

态势认知 态势认知 势认知
Grid: Infrastructure of net-centric war in future
GUO Yi-hua, QIU Jian-wei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Net-centric war (NCW) is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future military transform and the grid is the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it.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grid technology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ay to build the grid on the basis of net-centric enterprise service (NCE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grid application are dissertated, the assumption of grid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 Key words:grid; architecture; global information grid; net-centric war; net-centric enterprise services
应 用 支 撑 基 础 设 施 是 信 息 栅 格 的 实 体 层 ,为 方 便 地 构 建 基 于 栅 格 的 虚 拟 组 织 提 供 支 持 。应 用 支 撑 基 础 设 施 将 信 息 栅 格 逻 辑 实 体 转 变 成 栅 格 上 的 结 点 物 理 实 体 。虚 拟 组 织 软 件 的 开 发 和 配 置 都 需 要 应 用 支 撑 基 础 设 施 的 支 持 。应 用 支 撑 基 础 设施如下:
3 信息栅格体系结构设想
本节给出信息栅格体系结构一种初步设想— — 信息栅格 体系结构应用模型,如图 2 所示。信息栅格体系结构应用视 图 分 为 基 础 设 施 层 和 应 用 层 。基 础 设 施 主 要 由 应 用 支 持 基 础 设 施 、虚 拟 的 共 享 信 息 池 、从 应 用 到 共 享 信 息 池 的 关 键 接 口 和
收稿日期:2006-10-01 E-mail:djdkgyh@ 作者简介:郭义华 (1979-),男,山东平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Web 服务技术、信息网格技术; 仇建伟 (1962-),男,硕士,研究 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技术、基于服务和代理的 CSCW 技术、协同虚拟技术、信息网格技术等。
用 户 、组 织 、作 战 单 元 、平 台 和 软 件 在 网 络 化 栅 格 上 均 是 结点。在 NCOW 内的主要连接性是在结点和栅格之间实现。
栅 格 提 供 了 一 组 网 络 中 心 企 业 服 务 ,即 :NCES(net-centric enterprise services),这组服务对所有人都是可用的。NCES 对 所有人提供信息访问、操作和传输的能力。图 1 给出了基于 网 络 中 心 企 业 服 务 的 信 息 栅 格 应 用 概 念 ,图 中 一 个 服 务 器 可 以 主 持 多 个 服 务 ,服 务 器 配 置 主 要 由 服 务 器 的 负 载 、带 宽 和 其 它因数确定。
在 军 事 信 息 技 术 领 域 ,栅 格 技 术 能 极 大 地 提 高 军 事 信 息 系 统 的 应 用 能 力 ,能 有 效 地 、动 态 地 连 接 、管 理 和 处 理 不 同 的 信息资源,包括分布的地面战场数据,空中和外层空间的测绘 设备以及其它的传感器等。栅格技术能大范围的动态共享、 挖 掘 和 组 织 战 场 信 息 ,同 时 能 有 效 的 分 发 战 场 数 据 给 使 用 部 门 。因 此 ,网 格 技 术 在 军 事 信 息 技 术 领 域 有 广 泛 的 应 用 前 景。
NCOW 基本原则是实现改善信息共享的、鲁棒的网络化 部队,即:一个使用信息以获取共享战场空间认知的兵力,共享 战场空间认知通过虚拟集成和协作完成。共享的理解能产生增 强的作战 能力、加 快指挥速 度、提高 作战进程 和提高生 存能力 。
NCOW 引入了信息交换和结点连接(通)性的新概念。信 息被发布到栅格,用户从栅格获取信息。NCOW 信息交换采 用 任 务 、传 递 、处 理 和 使 用 模 式 (TPPU)。原 始 数 据 以 及 在 不 同 层 次 处 理 和 分 析 的 信 息 被 传 递 到 栅 格 。一 旦 被 传 递 的 数 据 变 为 可 用 ,用 户 就 能 即 刻 地 访 问 信 息 。 用 户 使 用 多 用 户 同 步 和 异步交互的利益群落(communities of interest,COI)虚拟地集成 和 协 作 。从 技 术 上 讲 ,信 息 对 所 有 用 户 都 是 可 访 问 的 ,信 息 的 可用性仅由策略限制。
1 军事信息栅格技术发展状况
1.1 全 球 信 息 栅格 (GIG)的 进 展 GIG 定义为“全球互连的、端到端的、为了按作战人员、决
策 者 和 支 持 人 员 的 需 要 收 集 、处 理 、存 储 、分 发 和 管 理 信 息 的 一组关联过程和人员的信息能力”。GIG 为网络中心战、信息 优 势 、决 策 优 势 和 最 终 全 面 主 宰 的 实 现 提 供 了 基 础 。
从 有 关 资 料 可 以 看 出 ,美 军 全 球 信 息 栅 格 已 进 入 加 速 发 展 阶 段 。 其 关 键 技 术 基 本 已 突 破 ,目 前 处 于 深 化 演 示 验 证 和 进行顶层设计的阶段。 1.2 国 外 军 用 领 域 信息 栅 格 或 栅 格 的 发展
在军用领域,以美军全球信息栅格为蓝图,美国国防部已 开 展 一 系 列 信 息 栅 格 预 研 计 划 。 比 较 重 要 的 有 :构 造 智 能 体 栅格的中间件 CoABS;构造智能体的软件工具 TASK;用于连 网智能体的标记语言 DAML。
- 5076 -
2 基于网络中心企业服务的信息栅格
美国军方正在开发 GIG 体系结构第 2 版作为基于网络中 心 运 作 与 战 争 环 境 下 的 一 个 目 标 体 系 结 构 。成 果 的 主 要 目 标 就是获得支持 NCOW 作战概念的信息技术需求的理解。GIG 体系结构版本 2 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实现。体系结构符合 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 1.0 版对产品的设计要求。美国国 防部正在持续地发展 NCOW 原则、服务和体系结构可视化 的方法。
信 息 栅 格 的 远 景 是 为 网 络 中 心 战 提 供 一 个 可 扩 充 ,可 配 置的信息和指挥控制基础设施,以便创建动态的、流动的兵力/ 指 挥 结 构 ,实 时 地 分 配 传 感 器 和 交 战 武 器 ,改 进 公 共 的 态 势 感 知 ,提 高 指 挥 的 速 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