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战及其新技术
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

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江保根等: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一一一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江保根吴茗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要本文首先阐明了与网络中心战相关的定义和概念,分清了“网垮中心战”、“网摘络战”厦“平台中?珏战”的区剐。
接着从七个方面分析了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
最后提出了针对美军“网络中珏战”,我军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网络中心战网络战平台中心战特点战争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手段也在不断地演变,我们必须适应这个规律。
信息时代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区别予以前时代战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作战能力的提高与冲突产生环境的本质在不断地改变。
网络中心战是用来描述信息时代的部队管理与战斗组织的最恰当的词组。
.网络中心战定义美军“网络中心战”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年月公开提出的。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信息栅网将整个作战空间的各种传感器和武器,包括天基、空基、陆基和海基等传感器及武器,组成一个强大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威力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节点可获得近乎实时的全局作战态势信息。
能自动完成与全局作战的同步,从而有效贯彻指挥员的作战企图。
要寻找美军网络中心战的特点,我们首伍曲是“通过互联的传感器、先必须搞清网络中心战的定义。
网络中心战决策人员及攻击性武器系统达成共识,提高指挥决策和行动的时效性,同时增加杀伤能力、生存能力和协同能力.从而在信息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战斗力。
”从本质上讲,网络中心战是通过有效连接战场空间上的各个知识实体,从而将信息优势转变为战斗力。
它与“网络战”及”台中心战”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军认为,“网络战”是在有限的作战指挥空间指挥所、司令部或办公室内,以进攻性行为夺取和达成信息优势,从而影响、破坏敌方的信息站、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站的作战样式。
基本战法包括:计算机网络攻击、输送计算机病毒和破坏性“黑客”行为等。
“网络战”是信息条件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本工具、以网络攻击与防护为基本手段的一种全新的特殊作战样式,而且主要是针对指挥领域的作战。
网络中心战

C asn卫le T 9 ls lI r N 7 lb
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其指挥 、 控制、 通信、 计算机 、 情 报、 监视和侦察系统的优劣。“ 网络中心战 ” 作为未
来主要作战模式 , 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军事科学 家们的十分关注和青 睐。本文就 网络 中心战做进
一
步的研究和探讨… 。 1
2 网络 中心 战
“ 网络中心战” 是指 , 将军队的所有侦察探测系 统、 通信联络系统 、 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 , 组成
RA A F还 可 能 将 其 F
有互 用性 。
处理系统 , 时对所 搜集到 的信 息进行 审查 和过 随 滤, 指挥官每隔几分钟就可收到一次新的战场形势 报告。美军 的这一 网络系统联结了数 以千计 的指 挥机构 , 并存 储 了多达 700 00 G字节 的数据 信息。 据称 , 该数据库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图书馆 一 美国国
Z a in h oJa g
( ohat eer steo l t n eho g ,nhu 110 ) N res R s c I tu f e r i T nl y J zo 200 t a h ni t Ec o c c o i
A s at T epo eso eeome t fh e r e Wcwafr n q ime t i l eur s ':tew r n t df ain bt c h rcs fdvlp n ten t k ̄n i r eade up ns nal o te qlh ol a di mo ict r o wo a i Oe " d s i o aed sf td . h h iu efr n ea dpo re f en tokc nr r r ek ra i usdadterdvlp n n a . r ec pe T et nq ep r ma c rp t so t e r tewa aese e I s se i e eome te dn i c e o n e i h w e i f ℃d c n h t
基于网络中心战的精确时间同步技术

基于网络中心战的精确时间同步技术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网络中心战的特点,分析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在网络中心战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相关技术调研对传统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介绍各自的优缺点。
同时,介绍先进的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如GPS、PTP等技术的特点和原理,分析其在网络中心战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势。
3. 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详细分析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具体应用,深入探讨同步技术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4. 技术应用与实验验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对网络中心战的支持能力和实用性。
5.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评估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在网络中心战中的应用前景,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研究背景和意义当今网络中心战的迅速发展,网络参与的实体普遍化,网络中的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时间同步的需求成为网络通信中的一大难题。
相比于传统的时间同步技术,对于网络中心战的各类应用需求,精确时间同步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具有精度高、误差低、可靠性高等优势,可以满足网络中心战中对时间精确性的需求。
同时,精确时间同步技术也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数据拓扑结构以及协同作战的能力。
在网络中心战中有许多需要保证时间同步的应用场景,例如在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同步、物理设备的时间戳记录、攻防协作中的时间同步以及情报获取与网络安全监控等等。
若时间同步误差较大,这些任务就不能迅速、准确地进行,甚至可能对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可信和数据准确度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对于网络中心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结来看,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将成为网络中心战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为网络中各项应用提供极佳的技术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网络中心战的需求。
本论文将介绍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现状、原理、实践应用以及相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信息化战争教案设计

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对敌方弱点实施致命打击 。
信息化战争的指挥艺术
信息化指挥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和共享,提 高指挥效能。
灵活应变
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及时调整指挥策略和行动计划,保持对敌方 的主动权。
协同配合
加强各军兵种、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各作 战单元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战, 以整体优势对抗敌方局部优势。
精确打击思想
运用高精度武器和信息技术,对 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最大限 度减少附带损伤和提高打击效果
。
信息化战争的战术原则
快速反应原则
迅速响应战场变化,灵活调整战术行动,保持对 敌方的压力。
隐蔽突然原则
采取隐蔽行动和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敌方部署 和节奏。
作战。
无人化发展
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 无人装备,降低人员伤
亡和提高作战效能。
高超声速化发展
研发高超声速导弹、飞 行器等装备,突破传统
防御体系。
05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 术
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思想
信息优势思想
通过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形 成对敌方的信息优势,进而转化
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体系对抗思想
06 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展望
信息化战争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趋 势日益明显,对军队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息化战争教案设计
目 录
• 信息化战争概述 • 信息化战争中的关键技术 •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 • 信息化战争中的装备发展 •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 • 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展望
网络中心战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

网络中心战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网络中心战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中心战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逐渐受到广大关注。
网络中心战是指各种攻击和防御行动在网络中进行的战争活动,是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战争活动,即网络作为战争场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网络中心战还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各种攻击和防御行动的战争形态。
网络中心战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中心战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和要素,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网络中心战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战略层、运用层、技术层三个层面。
战略层是网络中心战的最高层,主要负责指导网络中心战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规划。
在网络中心战的战略层,需要制定网络中心战的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以及相应的指导政策。
在网络中心战的发展过程中,战略层需要不断适应战略目标的变化,紧密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有效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运用层是网络中心战的中间层,主要负责网络中心战的具体落地实施。
在网络中心战的运用层,需要设计和实施相应的网络中心战方案,主要包括网络攻击、网络防御、网络监测等各种技术和手段。
运用层需要根据战略层的指导,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实现网络中心战的战略目标。
技术层是网络中心战的底层,主要负责网络中心战所涉及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层面上,网络中心战需要依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网络安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等。
技术层需要持续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以应对不断演化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法。
在网络中心战的相关技术研究中,首要的任务是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中心战的基础和保障,它涉及到网络中心战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攻击的识别和防御技术、网络通信的加密和认证技术、网络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技术等。
网络中心战

网络中心战的特点
具有广阔的兼容整合性
具有指数倍增作战效应
具有提高联合作战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的
效能
体会
网络中心战的发展
一、海军内部研讨阶段 二、全军达成共识阶段 三、全面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5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第5144.1号指令, 规定由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国防部长兼 任国防部首席信息官,负责网络中心战建没的指 导、监督与管理。 2005年3月的《美国国防战略》和2006年2月的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都重申了网络中心战的战 略地位。 2006年10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 的助理部长兼首席信息官格里姆斯,签发了《国 防部首席信息官战略计划》,标志着美军网络中 心战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网络中心战:协同作战
网络中心战的发展 一、海军内部研讨阶段 二、全军达成共识阶段 三、全面发展阶段
网络中心战的发展 一、海军内部研讨阶段 二、全军达成共识阶段 三、全面发展阶段
海军内部研讨阶段
1997年4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杰伊· 约翰逊海军 上将在美国海军学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网络中心战 理论,并称“网络中心战”是200年来军事领域 最重要的变革。 1998年1月,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院长阿瑟· 塞布罗 斯基海军中将发表题为《网络中心战:起源与未 来》的论文,成为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奠基之作。
网络中心战的发展
一、海军内部研讨阶段 二、全军达成共识阶段 三、全面发展阶段
全军达成共识阶段
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网络中心战》 报告,标志着国防部正式接受了“网络中心战” 理论。 2003年11月,美国陆、海、空三军发表《转型路 线图》,同月,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颁发 《军事转型战略途径》,首次提出网络中心战是 美军新的战争方式,确定美军应以此作为统一美 军建设和作战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4年1月,美国国防部颁布《网络中心战:创 造决定性作战优势》和《网络中心战实施纲要》, 将发展和建设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统揽军事转型 的整体框架和中心环节。
军事理论信息化战争

02
信息化战争核心技术
通信技术
01
02
03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进行远距离、高 速率、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覆盖。
移动通信
通过蜂窝网络、无线局域 网等技术,实现移动终端 设备之间的通信。
光纤通信
利用光纤传输信息,具有 传输容量大算
01
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按需付费的计算服务,实现计算资源
实时情报处理
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实时处 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信 息,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
情报共享与协同
实现侦察监视系统与其他 系统的情报共享和协同, 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火力打击系统
精确制导武器
运用精确制导技术,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和作战效果。
远程打击能力
发展远程火力打击手段,如导弹、远程火炮等,实现对敌方纵深 目标的打击。
对我军建设启示意义
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我军信息化水 平,加强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能力
。
推动武器装备升级换代
应积极推动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研发 新型智能化武器装备,提高我军作战
效能。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 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
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对现代战争影响及意义
对现代战争影响
信息化战争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和方式,使得战争更加快速、精确和残酷。同时,信息化战争也促进了军事技 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军事变革和转型。
意义
信息化战争对于提高国家安全和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研究,可以提高国家 安全和国防实力的整体水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信息化战争也促进了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 的发展和变革,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信息战中的网络战技术

核心作 战样式之一, 将 比高技术 战争中的网络 战对战争 的制胜 病毒传染途径 , 防止非 法闯入者 的窃取和破坏 ;( 3 ) 抗毒, 研 制 作用更 大。 从高技 术战争到信息化战争过 渡 的过程 中, 网络 战 病毒疫苗, 增 强网络 自身抵抗 能力。 三是网络防毁技术, 防护兵 的规模和强度将越来越大 , 作用也 日 趋明显 。
统 内破译超 级用户的 口 令; 将 病毒植 入计算机 芯片, 需要时利 养一大批 既懂 网络技 术, 又懂 网络 战术 的网络战士。网络战 士 用无 线遥控 等手段将其激 活; 采用各种管理和 技术手段, 对己 是指 以丰富的计算机 网络及先进 的解码 技术知识为武 器, 采 取
方信息 网络系统严加防护。 广义 战场网络战类似于美军1 9 9 8 年 公开或隐蔽手段 , 以破坏 敌计算机 网络和保护 己方计 算机为 目 提 出的网络 中心战。 它指将军 队的所 有侦察 探测系统 、 通信联 标 的参 战个人 或群 体。网络 战士战斗在看不见的 网络战线 , 凭 络系 统、 指挥控制系统 和各种武器装 备, 组成一个 以计算机 为 借着他们高超 的技 术, 侵入 敌方庞 大的C 4 1 系统 , 随意 浏览、 窃 中心 的网络 体系, 各级部队与人员利用该 网络体系 了解 战场态 取、 删改有关数据或输入假 命令、 假情报 , 破坏其整个作 战自动
化战争的核心作战样式之一, 将比高技术战争中的网络战对战争的制胜作用更大。
关键词 : 信 息战; 网络 战 ; 网络 战技术 ; 人 才
信息战是信息时代 军事理论的核心, 是新军事革命 的重要 高效率 的无 线 网络。网络可 以随身携带, 战士 进入 战场时 自行
内容 。 建设数 字化部 队与数字 化 战场、 发 展信息化装 备、 改革 组建、自我管理 , 战士离开战场时 自动脱离 , 从而大大增强士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中心战作战系统。 1. 协 同 交 战 能 力 系 统
(CEC) 协同交战能力系统(Cooper-
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 是美国海军首要的网络中 心战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实时网 络,通过综合来自所有装备了 CEC的舰艇上的传感器的各种输 入,将它们融合成一个大覆盖范 围的高质量图像,用以对空中目 标进行精确跟踪,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作战识别。同时采用一种带 有融合处理器的宽带自动通信网 络来为各方部队指挥官提供综合 的态势,以供他们对敌方的导弹 和飞机做出快速、实时的响应。对 于海军来说,疏散部署的每一艘 舰只,通过CEC都可以获得高水 平的态势感知能力,根据动态的 入侵各自采取各种防御措施,从 而大大扩展了作战范围和极大地 提高了防御能力。
国 防 科 技 2011 年第 4 期 第 32 卷第 4 期
网络中心战及其新技术
An Ana lys is of NCW a nd Its Ne w Te c hnolog y
■ 贾华杰 鲜 明 陈永光
摘 要: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 用,正改变着新世纪的战争样式和特点,未来战争将从“平台中心战”转向 “网络中心战”,从以物质、人力消耗为基础的传统战争转向以信息、网络为 基础的信息化战争。文章研究网络中心战及其关键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信 息资源共享、战场态势实时感知和部队协同同步动作。
息优势; 在认知域和社会域,增加的信息共享优势提高了信息的
质量,也提高了共享态势感知的质量,继而转化为使协同和自 同步得以实现,增强了支持能力,提高了指挥速度;
在物理域,通过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相互结合,联 合部队作战行动实现协同和自同步,导致作战效果的极大提 高,在所有任务/冲突中获得竞争优势,继而获取全谱优势。
·46·
网络中心战及其新技术 尖端科技
使用;与16号数据链等现有数据链完全兼容,适 用于未来空中平台。
TTNT技术已于2008年7月在E- 3A预警机中 的Block40/45改进计划中得到验证。这种网络 基于IP体制,无中心组网(Ad hoc),在没有进行 网络规划的情况下,网络重组时间不大于5秒, 网络延迟小于2毫秒,带宽高达2Mbps,网络吞吐 量200个用户10秒,平台最大允许工作速度为8 马赫。
一、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
“网络中心战”是1998年由美国海军作战部 长约翰逊上将首次公开提出的,于2001年7月以 美 国 防 部 报 告 [1]的 形 式 正 式 提 出 了“ 网 络 中 心 战”理论。网络中心战是一个仍在发展完善的概 念,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正式定义,但是论述概 念的文献很多。参考有关资料提供的概念,经过 反复推敲,我们将网络中心战概念 确 [2][3][4] 定为: “网络中心战是一种信息优势使能的作战理论。 它通过网络将传感器、决策者和武器平台连接 成一个整体,获得共享感知,加快指挥速度、提 高作战节奏、增强杀伤威力、扩大生存能力,实 现一定程度的自我同步,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战 斗力。”在此概念中,网络是基础,信息是关键, 战斗力是焦点。。
图2 网络中心战获取全谱优势
二、网络中心战作战价值增长链
网络中心战的实质,是使战场上的各作战 单元和各作战职能系统网络化,特别是将各种 分散配置的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 力打击系统集合成为统一高效的信息网络体 系,使各级作战人员能共享战场态势信息、高 效率地实施指挥和作战的战争行动。网络中心 战对于作战效能提高[7][8][9]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作者简介: 贾华杰,硕士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410073 鲜 明,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410073 陈永光,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410073
·44·
网络中心战及其新技术 尖端科技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中心战内涵及其发展最 新动态,研究新型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促 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全 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阐述网络中心战的基本 概念,继而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作战价值增长 过程,重点介绍了网络中心战发展的一些最新 技术,最后谈了对我国网络中心战发展建设的 一些启示。
(U- CIFF)。它没有询问和应答信号的交互过 程,目标的真伪判定由己方直接做出。其工作过 程是:射手把在瞄准具中看到的或者经信息处 理机提取的目标特征输入电脑,与目标固有的 信息参数相对照,初步做出目标性质的判定;然 后再与数字化信息网做信息交换,做出“敌我” 性质的二次识别。
海湾战争后美陆军已开始实施一项单兵敌 我识别系统的研究计划,据悉,其“陆地勇士作 战识别系统”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电成像 技术,使敌我识别能力大幅增加。目前,美国 TRW/马格纳沃克斯研制成功一种“战场作战识 别系统”,该系统识别正确率为99%,且具有良 好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已开始列装。另外,英国 和法国也相继研制出了新型的敌我识别系统, 新识别系统由于采用了“非协同”技术,其被截 获率几乎为零,同时与数字化通信网、数字化地 图 、武 器 火 控 系 统“ 联 动 ”,识 别 实 时 、准 确 、可 靠,大大提高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在本质上,网络中心战把信息优势转化为 决策优势和作战力量的行动优势,并最终转化 为胜果。网络中心战的强大威力主要来自其网 络体系结构,按功能可以把整个网络分为三个 互相连接的部分:以传感器为基础的探测网络、 以武器平台为基础的交战网络和以计算和通信 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其逻辑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中心战逻辑模型
其详细作战价值增长链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中心战作战价值增长链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中心战与“平台中心战”相比 具有较强的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作战节奏快,战争持续时 间短;战场“透明”,各参战部队可共享战场信息;整体协调,各 作战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行动实时,能实时发现目标、实时 指挥、实时机动、实时打击、实时保障;战争附带毁伤小,必要 破坏将减少到最低限度;地理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弱,无形作战 力量要素特别是信息起决定性作用。
从该逻辑模型可以看出,在以网络为中心 的战争中,首先是传感器网络快速产生对作战 空间的高层次了解并使这种了解与军事行动同 步,使指挥控制中心和各作战单元间建立互动 的联系,然后交战网络利用这一了解使各作战 单元能组织起来实施对目标的攻击,从而把它 转化为更强的作战能力。
概括地说,网络中心战是建立在先进的通 信、情报、监视、侦察技术手段上的作战理念的 变革,全球信息网格[5(] Global Information Grid, GIG)是它的技术基石,通过信息优势取得决策 优势,并最终转化成对战场态势的全谱优势[6] (Full Spectrum Dominance,FSO)(如图2所示)。
5. 国家网络靶场(NCR)[13][14] “国家网络靶场”(National Cyber Range, NCR)项目是美为巩固国家信息安全,实现打赢 网络战争的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美《国 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国家网络靶场”将成为美国测试各种网络研发 项目的国家级资源,为美国网络中心战能力带 来革命性飞跃。 “国家网络靶场”项目将实现以下能力:复 现大规模军用网络和政府网络的能力;复现商 用无线网络和战术无线网络及控制系统的能 力;需要使用某种特定能力、效果或设施时,连 接分布式、定制设施及资源的能力;交互式测试 组建用于设计、配置、监控、分析和释放试验资 源;鲁棒的靶场管理软件;大型异构系统(节点) 池以及快速集成新节点的能力;快速生产并集 成新机器副本的能力。“国家网络靶场”项目共 分为四个阶段,计划于2011~2012年投入使用。 6. 全球信息栅格(GIG)[5][15] 1999年9月,美国防部主管信息办公室首次 提出全球信息栅格(GIG)概念,2001年9月,美国 防部在《网络中心战》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全球
关键词:网络中心战 价值增长链 新技术 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E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547(2信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正改变 着新世纪的战争样式和特点—— —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伴随着全球经济信息 化、信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在军事领域爆发了一场从根本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 和作战方式的新军事革命,即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fare,NCW)。传统以武 器平台为中心的作战单元因在信息感知能力和武器毁伤能力方面的局限性,限制了 其在作战中的作用,信息网络可把地理上广泛分散的传感器、指挥控制中心、主战武 器平台形成完善的“网络平台”,以“网络平台”为中心,协调诸兵种的联合作战行动, 使其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未来战争将从“平台中心战”转向“网络中心战”,从以 物质、人力消耗为基础的传统战争转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
2. 战 术 瞄 准 网 络 技 术 (TTN T)[10][11]
美军正在推出的战术瞄准网 络技术 (Tactical Targeting Network Technology,TTNT) 新 型 网 络,是下一代预警机网络化特征 的首要标志。TTNT作为一种响应 型新技术,弥补了传统数据链的 信息共享能力,可在作战单元间 自动灵活地动态自组网,从而加 速信息流动,并支持对时间敏感 目标的精确打击,其等待时间是 千分之一秒,远远低于现有数据 链的几分之一秒。其技术特点是: 通信容量视战况实施配置;等待 时间短,优先信息的时间延迟最 短;采用宽带模式数据率,支持安 全视频传输;无中心点故障,易于
3. 网络中心协同瞄准系统(NCCT)[11][12] 网络中心协同瞄准系统 (Network Centric Collaborative Targeting Systems,NCCT) 是一种 新型网络化多侦察平台数据融合系统。NCCT系 统 的 核 心 设 备 主 要 包 括 :“NCCT通 信 设 备 ” (NCE)、 “NCCT网络控制器”(NNC)、“NCCT数据 融合设备”(NFE)、“数据保护器”以及“NCCT操 作接口”(NOI)等5部分。系统设备主要装在各种 侦察平台上,通过美军正在研制的MP- CDL数据 链,将多个侦察平台形成一个情报交换网络。通 过将多个侦察平台送来的各种侦察数据 (包括 图像情报、信号情报和动目标探测情报等)进行 融合,产生一副高度准确的实时战场态势图,快 速地实现对稍纵即逝的目标的实施打击,(由原 来的“数十分钟”缩短到“数秒”,并将探测识别 的时间缩短了90%以上)。 2004年夏天,NCCT系统参加了美国空军组 织的JEFX- 04演习。演习中被探测的目标模拟 了近几场局部战争难以探测的目标的特点,即 暴露时间短、且采取了有效地反侦察设施,例如 欺骗措施等。在演习中,NCCT系统通过对几种 侦察平台获得的目标数据进行融合,成功地根 据指挥员确定的地面目标威胁等级,对这些目 标进行定位和识别。这是美军第一次将多个侦 察平台的多种传感器进行实时联网作战的成功 例子,这将进一步改变美空军现役的和未来的 侦察平台识别和打击目标的作战方式。2009年 NCCT系统被确定为正式装备。 4. 非 协 同 式 数 字 化 敌 我 识 别 系 统 (U- CIFF) 为了适应数字化战场建设的需要,美军正 在研制一种“非协同式”数字化敌我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