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扩大髓腔 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等骨折 端的髓腔封闭或缩小者,或髓腔狭窄部直 径过小、髓腔内有不规则的突起以及不在 狭窄部的骨折,都须选用与髓内针直径相 等或大0.5毫米的髓腔扩大器或用钻头将 其钻开扩大髓腔[图4 ⑵ ⑶],选用较粗 的髓内针,以增强固定效果。
术前准备: 0.8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桡骨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50~200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2~4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0.8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线(或用骨折固定器固定),术者再继续 将针锤入骨折远段的适当深度。当髓内针 尾部进入皮肤切口时,将髓内针打入器套 在髓内针尾部 上捶击[图4 ⑹ ⑺]。髓内针插入深度以其前端达髌骨上 缘为合适,髓内针尾部留骨外部分以 2.5mm为合适,拔出孔要留在骨外,以便 骨折愈合后拔针时用[图4 ⑻]。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 ⑴从骨折端逆行进针 ⑵从转子处引出髓内针 ⑶复位骨折,顺行进针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图5 右股骨骨折逆行法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髓内针的选择很重要,太长将打入关节 或在骨外残留过长,可以发生疼痛和跛行; 太短则达不到固定作用;太粗容易造成骨 的劈裂;太细则固定力弱,不能控制移位, 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扩大髓 腔可损伤骨内膜,应尽量少用。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骨折复位与固定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手术时间:YYYY年MM月DD日手术医生:XXX助理医生:XXX手术护士:XXX患者信息:姓名:XXXXXX性别:XX年龄:XX岁住院号:XXXXXX主诉:XXXXX病史:XXXXX体格检查:XXXXX辅助检查:XXXXX术前准备:1. 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全身清洁消毒。
2. 术前进行局部麻醉。
手术步骤:1. 骨折部位定位:根据术前CT或X光片,确定骨折的具体位置。
2. 切口:在骨折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切口。
3. 骨折复位:根据骨折的类型,采取适当的手法进行骨折复位。
注意避免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
4. 骨折固定:根据骨折的特点和复位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常见的固定方法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
内固定可以通过钢板、钢钉、螺钉等将骨折片固定在一起;外固定则是通过钢针等将骨折片与外部固定器相连。
5. 切口缝合:确保骨折部位完全复位并固定后,将切口进行严密缝合,注意切口血肿的处理。
6. 术后处理: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后处理方法,例如进行石膏绷带包扎或者安装外固定器。
术后观察与处理:1. 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3. 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4. 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复位和固定情况的稳定性,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术后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可以获得骨折的稳定复位,恢复相关功能的良好效果。
注意事项:1. 术后患者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2. 术后患者应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3. 术后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摔倒等导致骨折复发的情况。
以上是对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骨折复位与固定的详细操作步骤和处理要点的叙述。
这个模板可以为医生提供标准的手术记录格式,便于术后的观察和随访,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PFNA:术中所见:1、X线透下见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右下肢牵引骨折复位,股骨颈钉经股骨距进入股骨头,内固定稳定。
2、器械为施乐辉倚天钉内固定器械产品。
手术步骤:1、麻醉满意后,患者平卧位于牵引手术床,右下肢牵引复位,左髋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右股骨粗隆上方外侧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钝性分离臀中肌,找到大粗隆顶点。
3、在大粗隆顶点找到进针点,钻入导针,透视下见导针位置满意。
4、沿导针用电动钻近端扩髄后,远端分别于9mm、10mm、10.5mm、11mm、11.5mm、12mm扩髓后,体外安装好主钉及装置,植入股骨近端髓内钉(10MM直径)5、经导向器向股骨颈方向植入1枚导针,透视位置良好,测距为90mm,钻入扩髓钻头,预先设计加压0.7cm,调整好刻度后于其下方钻入另一枚加压扩髓钻,取出第一枚扩髓钻头后将头内主钉植入,透视距股骨头皮质下方约3mm左右,取出第二枚扩髓钻头,拧入加压螺钉,加压至6mm时感觉很紧,透视折端加压满意,紧密对合,骨折远端1枚螺钉锁定。
6、冲洗伤口,放置医用止血粉及止血纱,逐层缝合,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安返病房。
肱骨髁上骨折术中所见:左肘关节肿胀,X线透视下见左肱骨髁上横行骨折,骨折远端向后尺背侧移位。
术后X线透视见骨折端对线对位良好,内固定在位。
手术步骤:1.全麻生效后取仰卧位,透视骨折端如上述术中所见。
2.患肢外展位,常规消毒铺巾。
3.牵引复位纠正短缩移位,推按手法纠正骨折断侧方移位,前臂旋前位屈肘纠正骨折远端向后成角,透视见复位满意后,由肱骨外上髁外下向内上方钻入二枚1.5mm克氏针,固定对侧皮质,透视下见骨折端对位对线可,克氏针位置满意,固定稳固;活动肘关节见关节活动可,克氏针无松脱。
4.剪短克氏针尾端外露皮肤,包扎伤口。
左肘关节予行伸直110度位石膏托外固定,再次透视见骨折端复位情况满意。
术毕,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肱骨髁上开放骨折术中所见:术中探查左肘部前外侧可见一长约8cm开放伤口,创缘尚整齐,创面内污染较轻,肱骨近端骨折端外露,探查见左桡神经大部断裂、断端挫伤明显,左肘部肱桡肌、肱肌断裂,患肢末端血运可。
手术讲解模板: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小腿主要以胫骨承重,胫骨上下承重关节 面与胫骨干的轴线垂直。胫骨干有任何程 度成角畸形均可使关节面倾斜,如果胫骨 干骨折在旋转或成角位畸形愈后,势必使 膝和踝功能失调,行走不便。成角和旋转 畸形均使关节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治疗 时须注意保持骨折的正确对位和对线。胫 骨中下段直接位于皮下,周围软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6.石膏固定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伤口缝合完毕应即行下肢长腿石膏托固定。 取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术中应根据骨折的实际形态,移位等选择 恰当的螺丝钉固定方式。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于骨干长轴线的垂直线和骨折平面垂直线 的角平分线上。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步骤: 5.缝合源自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尽可能用软组织覆 盖住螺丝钉头。若为开放性骨折,应放置 皮片或皮管引流。引流条出口尽可能不从 手术切口经过,而在软组织较丰厚处做切 口,以利引流口和手术切口的愈合。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胫骨干上1/3呈三棱柱形,下1/3为四方形, 中1/3是两端移行部位,较细弱。胫骨干 骨折受直接外力较多,当重物撞击或压轧 小腿时,骨折发生在外力作用部位,常合 并同水平腓骨骨折。间接外力如小腿受屈 折或扭转力,易在胫骨中下1/3交界处发 生骨折,多数是斜形或螺旋形。胫骨下 1/3直接位于皮下,该部骨折易为开放性。
手术资料: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组织少,血供不佳。一旦骨折,滋养动脉 多随之断裂,骨折远侧段血供主要依靠骨 膜动脉,血供较少骨折不易愈合。开放复 位时,由于剥离骨膜,仅有的骨膜动脉有 时也遭破坏,使骨折愈合过程缓慢,甚至 不愈合。
PFNA髓内钉手术配合

PFNA髓内钉手术配合《PFNA 髓内钉手术配合》PFNA 髓内钉手术是一种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在骨科手术中较为常见。
作为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 PFNA 髓内钉手术的配合要点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PFNA 髓内钉手术的配合过程。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等。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在物品准备方面,我们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如PFNA 髓内钉器械包、电钻、C 型臂 X 光机、牵引床等。
确保器械的完好和无菌,提前对器械进行检查和调试,以保证手术中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还要准备好各种敷料、缝线、消毒用品等。
手术室环境的准备也不能忽视。
调节好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手术间的清洁和安静。
提前将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摆放到位,确保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地操作。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我们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确保准确无误。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将患肢置于牵引床上,并固定好患者的身体,防止术中移动。
手术开始后,我们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首先是消毒和铺巾,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在手术切口的选择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通常在大转子顶点上方做一个纵向切口,然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
在扩髓和插入髓内钉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传递器械,协助医生进行操作。
医生会使用电钻和扩髓器进行扩髓,然后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 PFNA 髓内钉插入髓腔。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接下来是安装锁定螺钉。
这一步需要精确的定位和操作,我们要协助医生通过 C 型臂 X 光机确定螺钉的位置,确保螺钉的安装准确无误。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手术台的整洁和有序,及时清理手术器械上的血迹和组织碎屑。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一、适应症: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⒉合并髋臼骨折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⒌闭合复位失败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二、骨盆骨折的分型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
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B3 :双侧B 型损伤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C1 :单侧不稳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C3 : 双侧C型2、Young-Burgess分类法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3、前后挤压伤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2.长骨一骨多处骨折,或合并全身多发性 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有困难,骨折部位 适合于髓内针固定者;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3.部位适合的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需切开复位者;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生。其缺点是:需有一定设备,操作较为 复杂。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用髓内针固定长管骨的骨折,犹如用一根 轴穿过两节竹管。如果髓内针的外径等于 长度骨的内径,这样固定作用就好,可以 稳定地保持对位、对线。在长管骨的最狭 窄段(如尺骨、桡骨中段、股骨、肱骨和 胫骨的上、中1/3交界处)发生骨折,相 应宽度的髓内针可直接紧密地嵌在髓腔周 围的皮质骨内层上,使针的横
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 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术
科室:骨科 部位:下肢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 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其优点是: 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 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 炼;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 损伤较小;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 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 避免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3.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不宜用髓内针固 定,一旦感染,将难以控制,可待软组织 愈合后再考虑施行。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髓内针的选择
髓内针图解1

图1 髓内针的内固定作用
图2 髓内针种类
⑴股骨大转子
⑵胫骨粗隆
⑶桡骨远端
⑷尺骨鹰嘴
⑸肱骨大结节
图3 髓内针固定术进针部位
⑴选定进针部位,凿除部分骨质
⑵髓腔扩大器
⑶用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
⑷在骨折近段髓腔内放入导针,指示进针方向,然后在股骨大转子部进针
⑸髓内针露出骨折端后,进行复位
⑹髓内针打入器
⑺继续进针固定
⑻拔出孔留在骨外
图4 右股骨骨折顺行法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器有伴其动脉的静脉支和异常丰富的静脉 丛(图3.5.12.1-0-8,3.5.12.1-0-9)。 后者又多围绕盆腔内壁,且相互通连。骨 盆骨折时易使邻近的血管损伤而引起大出 血,除形成盆腔血肿外,出血量大者还将 沿腹膜后间隙向上扩展,形成巨大的腹膜 后血肿,引起腹膜刺激症状。此外,骨盆 主要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再移位,此时方可拔除肢体上的钢针,否 则再用保留的钢针牵引2~3周。拆除骨盆 外固定的时间,一般是在伤 后8~10周,最不稳定的Malgaigne骨折脱 位则需固定12周。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 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术
科室:骨科 部位:盆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髂骨、 坐骨和耻骨)连接而成的坚强骨环。两侧 髂骨和骶骨构成骶髂关节。骨盆是脊柱与 下肢间的桥梁,躯干的重力通过骨盆传递 到下肢,下肢的震荡也通过骨盆上达脊柱。 骨盆并保护着盆腔内的重要脏器。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折的整复,这有利于控制出血,减轻疼痛 和促进全身情况的稳定。即便在需要施行 剖腹探查的病人,用外固定器先将骨盆骨 折固定,亦便于搬抬病人和抗治休克。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是急诊外科抢 救病人生命的治疗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 起已在欧洲和北美推广应用,目前它已被 公认为对严重骨盆创伤病人能确实稳定骨 盆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既可控制骨断 端出血,又能迅速减轻疼痛和便于翻身。 骨盆骨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骨盆环稳定性 受损害程度和有无并发伤,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定性。常见的是耻骨联合分离和一侧骶髂 关节脱位或髂骨、骶骨骨折,或者为单侧 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骨、 髂骨骨折(图3.5.12.1-0-11)。骨盆变 形因外力作用不 同而异。前后向挤压力是造成骨盆外翻外 旋和前部张开变形(分离型),侧方挤压 将使伤侧半个骨盆向中线移位和内翻内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骨盆环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承重主弓, 直立位时重力线经骶髂关节至两侧髋关节 为骶股弓(图3.5.12.1-0-1);坐位时重 力线经骶髂关节至两侧坐骨结节为骶坐弓 (图3.5.12.1-0-2~3.5.12.1-0-7)。骨 盆内血管十分丰富,盆壁动静脉支紧贴盆 壁而行并相互吻合成环。盆腔脏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量牵引整复脱位。骨折脱位整复后,安装 骨盆外固定器,用10kg左右的重量维持牵 引4~6周。对不伴有半侧骨盆脱位的前环 骨折及耻骨联 合分离,只用外固定器固定,无须做下肢 骨牵引。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1.2 2.穿针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干成70°(图 3.5.12.1-2B),外固定器在这种位置加 压,外固定力最强。但最有效的压力是在 骨盆前环,对骨盆后环的作用力相对的减 弱,不能完全控制 Malgaigne骨折脱位再度向颅侧移位,在 早期必须加用下肢骨牵引维持,待伤后 3~4周始可依赖骨盆外固定器稳定骨盆环。 加压是用第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2根伸缩连接杆, 压力一般为15~20kPa,即至第1根横杆出现可见的弯曲变形为止。 骨盆外固定器也可组装成A形,组装步骤和梯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用3 根连接杆(图3.5.12.1-3)。A形固定主要用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对耻坐 骨支粉碎骨折有坚强固定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上大重量牵引,待半侧骨盆环骨折脱位已 复位,再安装骨盆外固定器。如半侧骨盆 骨折脱位难以复位,则应切开复位,骶髂 关节用2~3枚螺钉内固定,用骨盆外固 定器加压固定前环骨折或耻骨分离。单纯 用骨盆外固定器固定没有可靠的稳定力, 必须配合下肢骨牵引或结合手术治疗(图 3.5.12.1-0-12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2.X线检查 一般除拍摄正位全骨盆X线片 外,必要时应加摄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X 线片,以了解骨盆旋转、移位及骶骼关节 结构变化。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3.CT检查 应根据X线平片来判断骨折的 部位、程度,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 的性质及邻近器官的损伤程度。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经 仔细触摸确定髂嵴和髂前上棘的骨性标志。 经皮沿髂骨外侧壁插入克氏针,判明髂嵴 向下、向内的倾斜度,以便在髂骨内外板 之间穿放固定针。每侧髂嵴各穿放3根 直径3mm克氏针,各平行成一排。在髂前 上棘后方2cm处,用尖刀在进针点皮上戳 一5mm小口,经戳口在髂嵴正中穿针进入 髂骨内外板间的髓
适应证: 3.开放性骨盆骨折,骨折端外露及移位的 骨折。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严重骨质疏松者。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由于骨盆骨折损伤 较重,严重的骨盆骨折常合并有内出血及 盆腔脏器损伤,应予首先处理。必要时在 抗休克同时行数字减影,选择性栓塞损伤 的血管。在全身条件允许情况下行骨盆骨 折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主要是牵引下闭 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为适宜选择。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由松质骨构成,血液供应很丰富,骨折断 面可大量渗血,骨盆后壁骨折和骨盆的多 发骨折尤易并发大量出血。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骨盆骨折多为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需手术治 疗,只需卧床休息,依临床和X线片决定 活动时间。对于陈旧性骶髂关节脱位,并 有持续性疼痛,关节不稳定或创伤性关节 炎者,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2.骨盆环前后联合损伤,骨折移位,骨盆 变形者。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和迅速止痛的作用。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进针部位要选准,进针角度要依髂嵴内 外板的方向,深度应合适,以防针穿出或 不牢固,影响外固定器的固定效果。有条 件的可用术中X线透视定位监视下操作。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查和X线摄片证 实整复满意后再旋紧接头,形成梯形固定 (图3.5.12.1-2A)。如整复位置不满意, 则可用伸缩的横杆加压或分离来调整,骶 髂关节向后的脱位则需用手 从背部向前推挤髂后棘,同时将下肢外旋 始能矫正。若位置仍不好,则须完全放松 两根横杆重行复位。最后组装时要保持外 固定器与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骨盆骨 折的影像表现见(图3.5.12.1-0-13~3.5.12.1-0-15)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2.骨盆环单处骨折(Ⅱ型) 包括单侧耻 骨上下支骨折、髂骨体骨折、耻骨联合轻 度分离与骶髂关节半脱位(图3.5.12.10-10)。这类骨折仅在一处造成骨盆环的 连续性中断,骨盆环仍较稳定,骨折亦多 无明显移位。耻骨联合分离和骶髂关节半 脱位整复后,应用外固定器固定可早期离 床活动,减少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概述:
旋变形(压缩型),沿身体纵轴外力则造 成 伤侧骨盆向头侧移位(垂直剪切分离型)。 骨盆前环耻骨段两处断裂适用外固定器治 疗,可使前环的分离或重叠获得满意的复 位。对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或阴道、直肠 伤的开放性骨折,术后用骨外固定便于观 察和处理伤口。前后环联合骨折脱位,骨 外固定前应先做股骨髁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4.如病人情况危重,不适宜手术和外固定 架处理的情况下,可应用下肢骨牵引复位 与固定,采用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持续骨 牵引,病情稳定后再采取手术或外固定牵 引架处理。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1.1 1.骨折复位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2.连接杆的拧紧前应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 摄片证实,整复满意后,再拧紧连接杆的 接头,如不满意应进行调整。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3.术中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应密切观察,及 时采取相应措施。
手术资料: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骨折整复固定后24~48h摄骨盆X线片,若 整复位置不好,可再进行调整。术后3d内 不宜在 床上过多翻身,一般在伤后4周可带外固 定下地行走。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病人待局 部无叩击痛,在床上翻身和坐起不痛,伤 后4周可先去除牵引重量,保留肢体上的 钢针带外固定器下地行走,摄X线骨盆片 检查骨环未
概述:
强大的外力所致。严重者常并发失血性休 克、腹膜后血肿、盆腔或腹腔脏器撕裂伤 等合并伤。因此,处理这类伤势复杂和有 生命威胁的损伤,其原则是优先抢救危及 生命的合并伤,如有明显的脏器损伤或大 的血管出血,则剖腹探查。打开后腹膜间 隙是禁忌的。控制出血最好的方法是尽早 将骨折复位和用骨外固定维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