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案设计24节气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幼儿园教案《二十四节气》(篇1)一、活动主题:二十四节气——小暑二、活动目的:1.知道二十四节气——小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天气开始炎热,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2.了解小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
3.积极参与小暑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20__年7月6日前后四、活动地点:家庭、户外五、活动参与人员:老师、小朋友、家长。
六、活动流程:(一)集体活动:1.搜集小暑知识图片,拍和小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2.有关小暑古诗诵读《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晁补之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二)特色活动:1.阅读活动:有关小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2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小荷花》。
3.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小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4.手工活动:粘贴画(泥工)冰激凌、荷花、西瓜、饺子等5.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天牛。
6.亲子制作、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食新、吃荷花、水果捞、吃饺子等。
7.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晒书、晒衣服,捉蛐蛐。
幼儿园教案《二十四节气》(篇2)教学目标1.了解小暑的由来,收集小暑有关的诗句、习俗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小暑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3.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暑有关的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PPT教学环节问题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什么吗?生:小暑!师:没错,就是小暑,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预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中小暑。
(板书:小暑)课堂新授师: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标题: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气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每个节气为一个单元,包括节气的由来、特点、习俗等内容。
比如立春时,可以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到来,通过手工活动制作迎春花环;清明时节,可以讲述关于扫墓和踏青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尊重先人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节气知识。
2. 实地观察:在每个节气到来的时候,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让他们亲身体验节气的特点。
3. 手工活动:设计与节气相关的手工活动,如制作节气挂饰、画画等,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节气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节气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以故事或歌曲的形式引入新的节气主题。
2. 讲解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节气的由来、特点和习俗。
3. 实践活动:进行手工活动或游戏,让幼儿亲身参与,加深对节气的理解。
4.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完成的手工作品,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
2. 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幼儿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以上就是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标题: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受四季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传统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1. 春季篇
(1) 立春:介绍立春的意义,让孩子们画出春天的景象。
(2) 雨水:讲述雨水的由来,做“滴水成珠”的实验。
(3) 惊蛰:解释惊蛰的意思,教孩子们认识昆虫。
2. 夏季篇
(1) 立夏:讲解立夏的习俗,组织“立夏蛋”绘画活动。
(2) 小满:讨论小满的含义,带孩子们去田野里看麦穗。
(3) 芒种:理解芒种的概念,一起种植豆芽。
3. 秋季篇
(1) 立秋:学习立秋的知识,制作秋叶标本。
(2) 白露:解释白露的现象,观察露水。
(3) 秋分:介绍秋分的习俗,绘制秋天的图画。
4. 冬季篇
(1) 立冬:了解立冬的含义,制作冬季主题的手工。
(2) 大雪:解释大雪的原因,堆雪人比赛。
(3) 冬至:介绍冬至的习俗,品尝饺子。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故事讲述、实物展示、实地观察、动手实践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五、教学建议: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2. 在活动中,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教育孩子,增强亲子关系。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幼儿园教育教案设计24节气

幼儿园教育教案设计24节气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的24节气。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活动和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手工材料等。
材料:教案、与24节气相关的资料。
教学步骤
步骤一:节气介绍
教师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的24节气,解释每个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引起幼儿对节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观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和感知当前的节气特征。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或教室窗边,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例如春天的花开、秋天的落叶等。
步骤三:手工制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与节气相关的手工制作,例如制作节气标识、绘制节气画等。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节气的意义。
步骤四:活动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节气相关的活动游戏,例如春天的踏青、秋天的收获等。
通过活动游戏,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步骤五:总结分享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和分享对24节气的认识和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节气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了解和认识了中国传统的24节气,并通过活动和手工制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节气的特点和变化,让他们通过观察活动和手工制作,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节气的意义。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幼儿在总结和分享方面的进步,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节气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标题: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孩子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意义。
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孩子们理解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每个节气所代表的意义。
2. 以一年四季为线索,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和相应的节气。
比如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等,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等,秋季有立秋、处暑、白露等,冬季有立冬、小雪、大雪等。
3. 对每个节气进行深入讲解,包括该节气的气候特点、农事活动、民俗习惯等,并配合相关的歌曲、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
4. 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体验节气的变化,比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如PPT、动画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2. 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孩子们去户外观察和体验节气的变化。
3. 开展互动活动,如唱歌、做手工、玩游戏等,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记住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观察和体验节气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2. 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共同帮助孩子理解和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二十四节气》

幼儿园中班教案《二十四节气》一、活动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
2. 认识并了解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能简单描述节气的特点。
3. 感受自然界变化与节气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二十四节气歌、节气特点介绍等内容。
2. 实物道具,如小茶壶、茶杯代表春雨;柳枝、风筝代表春风。
3. 分组讨论板、马克笔等绘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幼儿跟唱,感受节奏感。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节气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六个节气的图片和简介,如春分、清明、谷雨等。
·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如春分: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扫墓祭祖;谷雨:春雨滋润,百谷生长。
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讨论这个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小组展示:每组轮流上台,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所选节气的特点。
4. 情感升华·教师总结: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指导着我们的农耕和生活。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二十四节气?”引导幼儿体会节气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记录自己感受到的节气特征。
2. 组织幼儿进行有关节气的亲子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感受春天的气息。
五、评价与反馈1. 通过幼儿的回答和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节气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在活动结束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节气的学习和兴趣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小班24节气教案优秀5篇

小班24节气教案优秀5篇只有依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所写的教案才能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匹配,一个系统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小班24节气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24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听音乐做雪花飘的动作。
2、学习走跑交替,并会听信号做相应的动作。
3、鼓励幼儿进行纸的多种玩法,体验游戏与创造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挂饰,2、废报纸折好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快慢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提问:(1)冬爷爷给我们教室里送来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谁?(小雪花)(2)小雪花,小雪花轻轻的从天空飘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小雪花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回答)(3)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一起来数一数。
(4)小雪花有六个瓣,跟着风儿跑,飘到这儿,飘到那儿,可高兴了,小朋友我们来学学小雪花飘起来好吗?(5)小雪花飘的这段音乐好听吗?一起来听一听。
小朋友这段音乐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样吗?你觉的在前面的音乐中小雪花该怎么飘?后面的音乐中小雪花又该怎么飘?(二)幼儿听节奏慢的音乐做动作提问:(1)小耳朵听的真仔细,让小雪花跟着音乐飘起来吧!(2)谁愿意把你学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做)(三)幼儿听节奏快的音乐做动作提问:(1)千朵花、万朵花,开在蓝天下,飘飘洒洒(放音乐),哎呀!大风吹来了,小雪花会怎样飘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谁愿意把大风来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3)学小雪花飘来飘去可真美,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学着小雪花飘起来吧!(完整表演音乐)(四)幼儿撕雪花提问:(1)师:小朋友学小雪花飘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朵小雪花?(2)老师介绍玩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雪花的纸片,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手来撕一斯,撕成一朵小雪花,把它带在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大家都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好吗?(幼儿撕纸,老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五)和小雪花做的游戏提问:(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准备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案24节气篇一:《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小学吉林地方教材四年级《家乡》下册篇二: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三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二十四节气含义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
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
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
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
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
夏至至是最的意思。
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
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
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
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
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
大雪降大雪的时候。
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
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篇三:1.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二十四节气含义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
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
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
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
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
夏至至是最的意思。
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
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
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
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
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
大雪降大雪的时候。
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
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
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
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
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
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
读背节气歌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
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