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2)第二单元关爱生命 (5)第三单元建筑古迹 (8)第四单元科学精神 (11)第五单元探究人生 (14)第六单元山水诗文 (24)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本文旨在对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进行总结,简要概述该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一、内容概述该单元主要讲述了诗歌的分类和鉴赏,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 诗的形式分类:韵文诗和无韵文诗,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

2. 赏析现代诗歌:研究现代诗人的作品,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3. 朗读表演:通过朗读诗歌并进行表演,提升口语表达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熟悉诗歌的分类和特点,理解韵律对诗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节奏和语调。

三、建议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朗读表演,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义,阅读诗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内涵的发掘。

3. 加强和语文其他知识的联系,将诗歌研究与其他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应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在诗歌的分类和鉴赏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总结,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十六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

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

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

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十七奇妙的克隆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6、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一个群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7、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实验)生物顺序8、本节说明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9、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10、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1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

11、克隆技术牵涉到伦理道德问题。

12、克隆技术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 ○2挽救珍稀动物○3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拟物,强调其作用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2、语言特色:①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②多处运用了设问句③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修辞的魅力》知识点总结一、修辞手法的概念及分类修辞手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词句的修饰和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和传达作用。

修辞手法可分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反问等多种类型。

1.比喻比喻是借用某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通过比拟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表现事物之间的通联。

例如: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2.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行为和感情,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如:大地在欢迎春天的到来时,红花、绿叶向它们点头致意。

3.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程度的加强,以突出作品的效果和形象的生动性。

例如:她可是穿越了亿万年来的时间,才走到我的面前。

4.排比排比是通过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他们为了灭火,不计生命,不顾一切,不怕牺牲。

5.借代借代是借用寓意的形象,暗示某种含义,以增强作品的深刻性和意蕴。

例如:明月从云间出来,犹如一位害羞的新娘。

6.反问反问是作者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现1.增强表现力修辞手法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修饰,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丰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多姿多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增加趣味性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阅读体验。

4.引导思考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引导读者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深层次的内涵,增强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三、修辞手法在阅读中的应用1.加深理解在阅读中,应当注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2.感受语言魅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应当细心感受语言的魅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张目结舌: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典题训练
基础知识
A 题三: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风景)
B.菌中之王是鸡纵,味道鲜浓,无可方比。(比较,比得上)
C.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
西北风。(高耸在天空中)
折 ①折腾( zhē ) ②折扣( zhé ) ③折本( shé )
形似字
基础知识
栅栏(zhà)/姗姗来迟(shān) 开垦(kěn)/恳切(kěn)
茸毛(rónn)
惦记(diàn)/掂量(diān)/踮脚(diǎn)
绕道(rào)/富饶(ráo)/不折不挠(náo)
A.锁屑
交卸 游逛 旁逸斜出
B.倦怠
狼籍 濒临 张目结舌
C.牛犊
遏制 深渊 恹恹欲睡
D.辟邪
鲜腴 吆喝 坦荡如抵
【解析】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锁”应为“琐”。B项,“籍”应为“藉”。D项,“抵”应为“砥”。
基础知识
重点词语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 赋闲: 失业在家。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退败落。 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秀颀:美而高。颀,修长。 兴味:兴趣、趣味。 洗涤:冲荡;清洗。又指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砥砺(dǐ)/诋毁(dǐ)/抵挡(dǐ)
土壤(rǎnɡ)/叫嚷(rǎnɡ)/攘除(rǎnɡ)
错综(zōnɡ)/淙淙(cónɡ)/棕榈( zōnɡ lǘ)
凋谢(diāo)/调查(diào)/碉堡(diāo)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 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内容预览:1.作家作品:四文的对比表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风波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

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与白鹤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页 1 第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赊欠绽开绰号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阿谀豢养倔强 2、多音字:喏rě叹词 zhe看着ru&ograve;偌大着 zh&aacute;o着火诺言nu&ograve; zhāo高着ch&oacute;ng小种 chāo同焯页 2 第种 zh&ograve;ng种地绰绰酒zh?ng种子 chu&ograve;阔绰3、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言而喻老态龙钟富丽堂皇了如指掌耿耿于怀心有余悸略胜一畴精疲力竭漫不经心茅塞顿开鬼使神差咄咄逼人三、单元解读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要点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要点。

1. 古代文人墨客
- 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概念和特点
- 阅读相关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了解其思想和艺术风格
- 掌握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 辞章典故
- 研究一些重要的辞章典故,如“尚书”、“春秋”等
- 分析辞章典故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文字技术
- 研究古代的文字技术,如诗歌、对联、篆刻等
- 理解文字技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 尝试使用一些文字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古代诗词
- 研究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和格律
- 阅读古代诗词的经典作品,欣赏其美妙的语言和意境
- 理解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5. 词汇积累
- 复和巩固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 研究相关词语的拼音、释义以及用法
- 运用词汇积累进行词语搭配、句子构造等练
通过学习以上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掌握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孕yùn育萌méng发销声匿nì迹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 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课奇妙的克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类
分泌mì濒bīn临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臀tún 骨骼gé 铱yī潮汐xī
尘埃āi硅guī追溯sù
点拨:“臀”不要误读成dian
2.解释下列词语。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3) 致密:细致精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西莫夫是美国着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称谓)。

【第19课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扼è制
2.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

(4)藩篱: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
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

【第20课你一定会听见的】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喷嚏tì嚼jiáo饼干嘈cáo杂面颊jiá
点拨:注意多音字“嚼”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潜意识:下意识。

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2)过滤: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

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作者是桂文亚。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