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监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电压监测管理制度

电压监测管理制度

电压监测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电压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电压监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电压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二、目的1. 规范电压监测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提高电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对电压监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 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与电压监测有关的工作,包括电压监测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内容。

四、基本要求1. 电压监测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2. 电压监测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采集和记录,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4.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

五、管理制度1. 电压监测设备的管理(1)设备采购: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选购电压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3)设备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对监测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1)数据采集:按照规定的频率对电压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归档和整理,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

(3)数据通报:对监测数据的异常情况和重要信息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响应。

3. 监测人员的管理(1)人员培训: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范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范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范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规模,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规范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测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目的、范围、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目的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及时发现、评估并处理系统运行中的问题,预测电力系统未来的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范围1.监测对象:包括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和装置,如发电机组、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系统等。

2.监测参数:监测系统应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历史数据用于分析。

3.监测方式:监测系统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传感器、传输线路等方式,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远程监测。

三、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内容1. 实时状态监测:监测系统应能实时获取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开关状态、电气参数的实时数值等。

2. 故障预警与处理:监测系统应能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并及时向运维人员发出警报,以便进行及时处理。

3. 运行数据分析统计:监测系统应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统计,形成报表或图形化界面,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 运行记录和报告:监测系统应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生成运行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技术要求1. 可靠性:监测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实时性: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反馈运行数据,并能够在出现故障时立即发出警报。

3. 自动化:监测系统应具备自动化的特点,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存储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

4. 可扩展性:监测系统应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扩展需求进行灵活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要求。

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气仪器仪表卷电压监测仪册)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302036-0000-00)国家电网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1 总则 (1)2 性能要求 (5)3 主要技术参数 (5)4 外观和结构要求 (5)5 电压监测装置安全防护要求 (6)6 验收及技术服务 (6)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电压监测仪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提出了对电压监测仪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采购标准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采购标准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6 本采购标准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采购标准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采购标准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采购标准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投标人提供的资格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技术参数响应表;b)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投标人技术偏差表;c)按附录A提供业绩资料;d)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填写仪器配置表;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1.3.1 本采购标准规范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中所列电压监测仪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供货和服务等技术要求。

[整理]Q-GDW 13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整理]Q-GDW 13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CS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131-2006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Technology Guidance of Power SystemReal Ti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2006-02-28发布2005-03-01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1)引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总体要求 (6)5 同步相量测量的技术要求 (7)5.1时钟同步 (7)5.2同步相量的表示 (8)6 相量测量装置技术要求 (9)6.1环境条件 (9)6.2额定电气参数 (9)6.3结构、外观及其他 (9)6.4装置的功能 (10)6.5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 (12)6.6过载能力 (15)6.7直流电源影响 (15)6.8功率消耗 (15)6.9绝缘性能 (15)6.10耐湿热性能 (15)6.11抗电气干扰性能 (15)6.12机械性能 (16)6.13连续通电 (17)7 数据集中器的功能及技术要求 (17)8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主站的功能要求 (17)9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通信要求 (18)9.1通信通道 (18)9.2主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规约 (18)9.3子站与当地监控系统互联 (18)9.4主站与SCADA/EMS的互联 (19)9.5主站与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互联 (19)9.6主站之间的互联 (19)10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数据传输信息格式 (20)10.1规约版本 (20)10.2传输的信息 (20)10.3数据帧 (21)10.4头帧 (22)10.5配置帧 (23)10.6命令帧 (25)10.7子站、主站网络通信流程 (27)11 动态数据记录文件格式 (33)附录A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34)附录B CRC16的C语言程序示例 (35)附录C 暂态数据记录 (36)附录D 离线文件传输规约 (37)附录E 子站通信带宽计算 (51)附录F 子站数据集中器和PMU的通信方式说明 (53)本规范主要参照IEEE Std 1344-1995(R2001)《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GB/T 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结合目前中国电力系统的实际要求而制定的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基本规范。

电压监测技术规范

电压监测技术规范

电压监测仪系统GSM短信传输功能IC卡传输功能技术协议书一、总则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农网工程电压监测仪(设备)的主要技术功能、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及检验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本技术规范书经甲、乙双方确认后作为电压监测仪(设备)商务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商务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率。

3、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买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4、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按商务合同约定的争议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二、技术要求(执行DL/500-92 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1、正常使用条件1)环境温度:-15℃~55℃2)相对湿度:20%~90%3)大气压力:79.5~106.0Kpa4)额定工作电源电压及额定输入电压模拟量:100V、220V、380V;5)工作电压允许偏差:Un±2%6)工作电源频率:50Hz±1%7)工作电源波形:电压正弦波形总畸变率≤5%2、极限使用条件:环境温度:-35℃~65℃;温度:90%。

三、功能要求1、采样要求监测仪对监测电压采用有效值采样,其采样周期每秒至少一次,并作为预处理贮存。

1min作为一个统计单位,取1min内电压预处理值的平均值,作为代表被监测系统即时实际运行电压。

2、实时数据测量显示应能实现调显和轮显方式实时电压,实时日历时钟电压整定值,监测仪应可实施显示被监测电压,其刷新周期为2S,显示位为六位,显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0.5%。

3、累计数据记录功能应具有按月和按日统计的功能,应能储存12个月的月统计数据;能显示电压合格率及合格累计时间,电压超上限率及相应累计时间,电压超下限率及相应累计时间,总供电时间。

能储存上月、本月各项电压累计数据。

4、GSM整套电压监测仪系统应包括电压监测仪、后台管理软件、SIM卡、GSM信号接收器,应有GSM远传功能,后台管理软件具备适用IC卡两种数据采集方式的数据处理功能及GSM远程修整电压合格率数据功能。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二期项目设备及系统技术条件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05月目录1总览 (3)2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4)3前置服务技术要求 (9)4系统通信 (12)5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结构、机械及防雷抗干扰要求 (13)6硬件配置和要求综述 (14)7安装和配置 (14)8培训 (14)9技术监督与验收 (15)10技术保障 (15)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二期项目设备及系统技术条件1 总览1。

1 概述本项目是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的扩建工程,对全省范围内指定的变电站电容器组的参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当指定的监测参数超出设定条件时,系统能及时启动报警、接点动作输出功能及录波等功能。

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按结构可分为二层:第一层是分布在各变电站的监测装置,具有实时监测及快速越限报警功能;第二层是装于前置服务器的监测系统后台,用于实现对各监测装置的远程管理、实时显示监测数据、越限事件报警及录波、收集各监测装置的数据并存入前置数据库、提供历史数据查询.目前广东省电力谐波监测站已有500kV变电站电容组侧谐波监测系统(一期)在运行,它的变电站侧采用加拿大PML公司的ION7650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后台管理软件采用PML公司的ION Enterprise。

为实现监测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一期系统前置服务器将监测数据通过前置数据库导入到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PQVIEW后台数据库中,利用PQView较为完善的数据管理分析功能,实现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历史数据与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历史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查询、存储及报表制作,进一步扩大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有效监测范围。

参考上述做法,本期扩建工程要求变电站电容器组监测系统设备供应商保证PQView能准确读取、分析及存储本项目招标系统前置数据库的所有历史监测数据。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定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定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规定一、引言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发电、输电和配电进行规范管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运行可靠性,必须制定相应的监测规定。

本文将从监测目的、监测内容、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监测目的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实时了解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实时数据:监测系统负责监测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这些数据是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可以为调度员和运维人员提供及时参考。

2. 发现异常情况:监测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如电流过载、电压不稳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3. 故障诊断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对故障信息的分析,定位和诊断故障点,为故障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监测系统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对故障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三、监测内容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网负荷监测: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包括负荷大小、负荷分布等。

通过对负荷情况的监测,可以合理调度发电机组,确保供需平衡。

2. 电能质量监测:监测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如电压波动、谐波含量、电能消耗等。

电能质量是保障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供高质量的电能供应。

3. 环境参数监测:监测电力系统周围环境的参数,如风速、温度、湿度等。

环境参数的监测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提供参考,帮助优化发电机组的输出。

4. 故障监测: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信息,包括短路、断线等。

通过对故障信息的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扩大和蔓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技术标准电力系统运行监测需要依托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保证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规范标准)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标准)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

10kV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技术规范书批准:审核:拟制:总则1.本“规范书”明确了某城市供电公司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的技术规范。

2.本“技术规范书”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 系统概述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远,支线多、大部分是架空线和电缆线,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外破、设备故障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故障率较高。

一旦出现故障停电,首先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次给供电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再者一条线路距离较长,分支又多,呈网状结构,查找故障,非常困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主要用于中高压输配电线路上,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实时监测线路的正常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过程。

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以后给出声光和短信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主站SCADA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线路对地电场、接地尖峰电流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历史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开关位置遥信采集、开关遥控、远程无线抄表和无功补偿柜电容投切等功能。

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还可以提供瞬时性短路故障、瞬时性和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以及故障后事故分析和总结功能。

1.2 总体要求1.2.1当线路正常运行时: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并将线路负荷电流、首半波尖峰突变电流、线路对地电场等线路运行信息和太阳能充电电压、电池电压等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后发送至主站,在主站能够方便地查询有关实时信息和历史数据。

为及时掌握线路故障前的运行状态,保证线路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并为在线调整故障检测参数提供技术手段。

1.2.2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判断出短路、过流和接地故障点,并将动作信号、短路动作电流、首半波尖峰电流、线路对地电场、接地动作电流等故障信息处理后发送至主站,在主站能购方便地查询有关历史数据和故障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监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 (1)
1、概述 (2)
1.1目的 (2)
1.2范围 (2)
1.3遵循标准 (2)
1.4定义与符号 (2)
2、系统结构 (3)
2.1主站硬件结构 (4)
2.2互连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 (4)
2.3主站数据来源 (4)
2.4主站应用软件组成 (4)
3、HRJ6000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5)
3.1台帐管理功能 (5)
3.2运行数据管理功能 (5)
3.3数据处理类型 (6)
1、概述
1.1 目的
本技术协议针就供电电压监测管理系统进行说明,为各地区分公司、各县公司系统建设的提供参考协议。

1.2 范围
本技术协议规定了供电电压监测管理系统的定义、规范了系统结构、功能要求、技术性能、通信规约等。

本协议适用于供电电压监测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

1.3遵循标准
本技术协议遵循以下技术性标准和规范。

●GB/ T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DL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
1.4 定义与符号
(1)供电电压检测管理系统:基于现代通信等技术,对广泛分布的电压监测点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的系统。

(2)主站:用于接收、管理、存储、分析和上报电压监测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3)电压监测装置:具有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缓慢变化所引起的电压偏差进行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电子式仪器或仪表等装置。

包括电压监测仪、配变综合测控仪等满足电压监测管理功能和性能指标的终端设备,要求满足DL500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

(4)数据接口:主站与上一级电网公司之间、主站与子站之间、子站与其它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传输数据的接口规定。

2、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主站系统部署在局电压职能管理部门,电压监测仪或其他覆盖电压监测功能的智能装置部署在变电站、用户侧。

图1供电电压监测系统组网结构
2.1主站硬件结构
主站系统硬件结构由数据库服务器、前置采集服务器、Web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组成。

(1)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使用高性能的PC级服务器。

(2)前置采集及网关服务器:通过网络、专线、无线GPRS等通信方式实现各电压监测装置数据的完整采集。

对所有电压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综合合格率统计。

(3)Web服务器:实现全地区电压数据的应用发布、电压考核等功能。

各供电营业所、各县局、地区用户均可根据自身权限实现相关操作和应用。

(4)通信网络:对变电站电压监测装置,使用有线网络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对不满足有线通信条件的,均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

考虑到本地区的监测点数量、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等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议使用一台服务器承担上述四种服务(后期可扩展)。

2.2互连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
由于涉及无线通信,整套系统考虑部署在安全Ⅲ区,不考虑二次防护功能。

2.3主站数据来源
对各地区主站系统,其数据来源如下:
专用电压监测装置:符合DL500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的专用电压监测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上传。

上传数据包括电压实时数据、日统计数据、月统计数据等。

2.4主站应用软件组成
主站系统应用软件由地区电压监测平台、前置采集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数据统计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Web发布子系统、(数据上报子系统)等组成。

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全部采用B/S模式。

(1)主站电压监测平台:为按地区集中建设模式,支持从“县局—供电营业
所—监测点”模式进行地区电压监测点部署模型的管理,支持监测点实时数据(5分钟间隔)、日/月/季/年统计数据、综合合格率数据的存储,支持按县局、按供电营业所的电压管理和考核。

(2)前置采集子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专用电压监测装置实时数据、统计数据的完整采集和处理,同时实现装置的远程设置和维护。

(3)数据统计子系统:根据采集和获取的数据,进行监测点的季度、年度统计及ABCD各类、各供电营业所、县局综合电压合格率统计。

(4)报表管理子系统:实现各供电营业所、县局的电压实时数据、统计数据及综合报表。

(5)Web发布子系统:按供电营业所、按县局实现监测点的管理和维护,实现地区所有数据和报表的发布,实现电压数据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监测等功能。

同时支持人工抄录数据的录入功能。

3、HRJ6000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3.1台帐管理功能
(1)单位管理:县级按部门(一般为供电营业所)管理;可设置每个单位ABCD类、以及综合合格率的合格率指标。

(2)监测点管理:监测点台帐数据包括监测点名称,安装地点,电压登记,监测点类型,电压监测装置类型,装置生产厂家,监测装置型号,通信方式,电压上限下限值,监测装置投运,校验日期等数据。

能方便查询各单位已经录入监测点总数及分类总数、参与统计监测点总数及分类总数、上报监测点总数及分类总数;能方便查询符合上述条件(录入、统计、上报)的监测点清单,同时对统计、上报标志位进行设置管理。

(3)监测点管理根据权限下放到具体的电压管理单位。

3.2运行数据管理功能
电压监测管理系统运行数据管理包括电压数据的采集、存贮、查询、报表、
上报等功能。

(1)电压监测数据的采集功能
根据电压监测装置的类型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如网络、专线、无线等;具备自动定时远程抄收及操作员即时远程抄收监测点数据的功能;
(2)电压监测数据的存贮功能
电压监测点的运行数据均保存在数据库中,采用一定程度的冗余配置,确保数据存储的完整、可靠和安全。

(3)电压监测数据的查询报表分析功能
●数据查询功能强大、简洁和直观,能按监测点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各项参
数进行查询;
●能按要求对日、月度、季度、年度、累计数据等进行综合统计、查询和应用;
●根据报表格式要求,形成电压合格率报表,并具有数据导出功能;
●提供各监测点同比分析、时间段分析、超标分析等功能,为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改造提供科学依据,以切实提高电压合格率。

(4)电压合格率报表上报功能
能自动分类统计电压合格率形成汇总报表
3.3数据处理类型
对监测点、不同等级的部门综合数据,子站和主站处理功能如下表。

(1)对监测点实时数据,一般采用5分钟间隔存储。

(2)对监测点统计数据,具体数据类型如下:
●监测点合格率统计数据:合格率、超上限率、超下限率、总运行时间、超
上限时间、超下限时间等;
监测点极值数据:最大值、最大值发生时间、最小值、最小值发生时间、平均值等;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3)对综合合格率,包括ABCD各类的应测点数、实测点数、各类实测合格率、综合合格率等。

(4)对ABCD分类合格率,包括应测点数、实测点数、合格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