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枣庄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分析与探讨
河道治理项目施工的关键与难题应对方案

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攻克策略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管理工程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河道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攻克这些难题,提高施工质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分析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攻克策略。
二、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重点1. 施工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基础,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现场勘察、施工队伍培训等。
重点在于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河道管理工程的生命线,主要包括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工程结构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重点在于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强化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 环境保护河道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重点在于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噪声等得到有效处理。
4. 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是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
重点在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河道管理工程施工的难点1. 施工场地条件复杂河道管理工程施工场地通常位于户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水位、地质、气候等条件复杂多变,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2. 施工技术要求高河道管理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水利、土木、环保等,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对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挑战。
3. 施工协调难度大河道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当地居民等,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4. 施工资金投入大河道管理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大,资金投入和管理成为制约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四、攻克策略1. 强化施工前期准备(1)加强施工现场勘察,充分了解施工场地条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合理性。
山东枣庄地区的防洪演变与整治

山东枣庄地区的防洪演变与整治摘要:蟠龙河中段是山东枣庄地区的主干河流,直接影响着山东枣庄地区的防洪工作。
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对蟠龙河流中段的河道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蟠龙河流中段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实际情况,对枣庄地区的防洪整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演变;防洪;整治Abstract: the river is the middle height in the trunk of the river in shandong zaozhuang,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work of flood control in zaozhuang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the height of the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in the middle are studied,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bed evolution coil dragon influence factors,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the flood control regulation in zaozhuang are proposed.Keywords: evolution; Flood control; regulation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河流,蟠龙河中段对中段区域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都有深刻的影响。
蟠龙河的防洪整治需要建立在对现实状况的把握的基础上。
一、蟠龙河流中段的演变及特点(一)蟠龙河流是枣庄地区的主干河流,河床较宽,河槽最深处河水深度为7.6m。
河床上部主要是砂石地质,局部流沙现象明显。
河床高度起伏变化大,主要是由近年来频繁的人工采砂作业造成的。
河水流量呈季节性变化,流水量多、含沙量高的情况下,河床总体断面无明显变化,河床中的凹坑会被流沙淤填,河床起伏趋于平缓;流水量少、含沙量不高的情况下,流水下切冲刷河床,但河床总体断面无变化。
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分析与案例分享

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分析与案例分享洪水是自然界最具威力的灾害之一,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防洪工程的建设为减轻洪灾损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河道防洪工程是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建设的方向,并分享一些防洪工程建设的成功案例。
1. 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现状河道防洪工程是指对水流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改善水文条件,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应对洪水、干旱、水土流失等水文灾害的一系列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洪水、山洪灾害频发,防洪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地方在建设中仅从短期利益出发,缺乏长远规划,工程兴建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另一方面,防洪工程建设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很多地方承担不起这个费用,难以投入开发。
2. 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的方向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向:(1)提高建设的科学性:在开展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全面地了解所治理流域的水文地质信息、水动力特性以及土地利用和资源状况等,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
(2)保证维护与管理:对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后的各项设施必须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防洪设施的运行维护,提高其利用寿命,有效发挥作用。
(3)加强宣传和培训:在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中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群众对防洪措施的认识和了解,增加群众的管理参与度,增强整个防洪体系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4)强化科技创新: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如遥感、GIS等技术来进行流域管理,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和防洪备灾能力。
3. 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的成功案例:(1)南京浦江沿岸防洪工程:该工程包含堤防整修、围堰加固和排涝设施等,有效地缓解了南京浦江的涝情,在高汛期实现了永久性的防洪。
(2)东莞南城塘坑河治理工程:通过对塘坑河进行全面治理,恢复了河流原有的生态景观,增加了景观价值的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治污问题和排涝问题。
枣庄市工程防汛方案

枣庄市工程防汛方案一、背景枣庄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毗邻淮河,地势较低,常年面临强降雨和河水泛滥的威胁。
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枣庄市政府制定了工程防汛方案,以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洪水灾害。
二、目标该工程防汛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2.减少洪水灾害对基础设施的损毁;3.保护农田和农作物不受洪水侵害。
三、方案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枣庄市工程防汛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河道整治通过加强对淮河和其他重要河道的整治工作,拓宽河道宽度,加深河床,增加洪水容纳能力。
此外,将加强河道清淤以确保水流的顺畅,减少河流泛滥的可能性。
2.建设抗洪大堤在枣庄市重要河流及河岸的关键地段,修建高大而坚固的抗洪大堤。
大堤将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建造,并配备抗洪开关和设备,以便在洪水来临时加强防御。
3.改造城市排水系统枣庄市将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包括清理下水道和雨水排水管道,并进行必要的扩建。
该系统将增加排水能力,确保城市在暴雨期间能够迅速排走大量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可能性。
4.建设防洪调蓄池在枣庄市的合适位置建设一系列防洪调蓄池,以储存雨水并控制洪水的流量。
这些调蓄池将在平常时期用于灌溉农田,而在洪水期间则起到缓解洪峰压力的作用。
5.加强防汛物资储备枣庄市将建立完善的防汛物资储备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抢险救灾设备、应急灯具、通讯设备等。
确保在洪灾发生时,有足够的物资和设备能够及时投入救援工作。
6.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枣庄市将完善洪水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气象、水文数据和河流水位等信息,及时预警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同时,市民将通过多种渠道接收防汛提示和救援指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工程建设与投资枣庄市工程防汛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和资金投入。
根据初步估计,该方案的建设与投资预计将达到数亿元人民币。
市政府将通过整合财力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来筹措相关资金,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方案的顺利推进。
河道治理工程的难点和对策

河道治理工程的难点和对策一、当前河道治理现状我国现有河流是由人工河流与自然河流两部分组成的,虽然人工河流并不少,但因为开挖历史悠久,其人工痕迹逐渐褪去,已拥有了自然河流的特点,所以占据大部分比例的还是自然河流。
我国现有河道污染严重,根据环境公报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就有大量水源受到污染,其中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最重,黄河、松花江等次之。
近年来,部分地区城市水灾频发与部分地区供水严重缺乏的反差越来越严重,说明了河道治理的不足。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想办法研究政策对此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加强河道的治理,保证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河道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分析(一)泄洪以及防洪治理在对河道进行构建施工的时候,因为各类建筑物众多,又不能轻易对其进行排除,就导致了没有足够空间来进行河道防洪建设。
不但如此,部分构建物因其特殊的位置或独特的构建结构会对河流走势进行改变,还会造成水流阻雍。
这些都造成防洪泄洪的问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许多城市存在洪灾问题,有些由于河道堤防未有达标整治防洪标准不够高,有些由于不能及时泄洪导致内涝,需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功能也是河道治理的难点。
(二)无法对自然风险进行管控自然环境是施工人员无法确定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进行河道治理时,也成为了一个治理难点。
自然风险包括水文气象、作业环境等。
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治理方法也不同,但是自然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所以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只能尽可能做多方面设想,防治自然风险。
(三)难以设计出完全科学的工程由于每个地方的地质有所区别,每条河流的河势流路也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创造一套能够通用的科学工程设计。
另外,河道水流是属于自然水流,流势并不稳定,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控制,加上工程配套不齐全、主流控导能力很差、也会造成防洪压力大、水流散乱等问题。
一旦因为工程设计而出了工程事故,不但危险很大,而且没有办法进行及时抢险,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浅析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与防汛措施

浅析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与防汛措施摘要:作为与民生工程息息相关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治理工程自然是现如今水利行业的发展重点。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安全施工,以及在雨季来临时进行针对性防汛工作的开展,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河道治理;施工;防汛;措施1河道防洪抗汛工程建设的目标我国河道防洪抗汛工程建设是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出现,为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并且要将预防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主题目标,在洪水出现时通过河道防洪抗汛工程可以将洪水抵挡在外。
河道防洪抗汛工程当中包含多个结构,工程结构的作用包括抵挡洪水、排水、蓄水等。
这样在洪水发生时可以及时将洪水进行排除,降低洪水水位,避免洪水冲破堤防。
总之河道防洪康讯工程建设的目标就是预防洪水、抵抗洪水,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河道治理工程现状2.1河道宽窄不适河道的修建过程都是有一定的特点的,很大一部分的河道都是在原有的自然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的。
因为要延原有的河流进行修缮,基于诸多的自然原因,导致整个工程施工变得十分复杂。
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汛期降水的具体情况无法掌握,导致河流的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导致施工难以进行,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人为因素,例如工程施工不精细以及勘测不到位等原因,都会导致河道的修建过程中的宽窄度不能满足抗洪的标准值,在降水较多的时期,可能会引起洪涝灾害,威胁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2河道清淤不到位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清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的河道治理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几乎都会存在清淤工作做的不到位的问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划不到位在对河道的治理施工的进行规划的时候,很多施工队伍只考虑眼前的效用,而忽略了长期的效用,导致规划不足。
很多施工队伍在修建河道的过程中只考虑防汛泄洪的问题,而不考虑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这就导致河道的清淤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
所以在对河道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对以后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
河道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探讨_1

河道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6-23T08:29:11.40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6期作者:梁振涛陈康[导读] 随着人们活动空间不断增大,原始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特别是未经充分规划的基建工程,肆意侵占河道防汛空间,占用河流区域堤防,导致河道防汛功能减弱,甚至还会出现断流和改道等情况,严重削弱了河道在防洪灌溉方面的功能。
本文对河道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梁振涛陈康菏泽黄河河务局东明黄河河务局山东菏泽 274500摘要:随着人们活动空间不断增大,原始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特别是未经充分规划的基建工程,肆意侵占河道防汛空间,占用河流区域堤防,导致河道防汛功能减弱,甚至还会出现断流和改道等情况,严重削弱了河道在防洪灌溉方面的功能。
本文对河道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河道防洪;防汛工程;治理措施引言:防汛工程是水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基于此,对国内河道防汛工程现状进行分析,详细探讨当前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
分析得出,目前国内在河道防汛工程上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河道安全保护措施欠缺。
通过进一步考察河道防汛工程治理问题,提出了较为全面的防汛治理措施,以期为今后河道防汛工程设计和治理提供指导,同时为河道防汛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
1河道防洪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河道防汛治理和设计情况来看,尽管人们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在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理念均遵循传统,技术措施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效果不明显。
目前,多数地区采用单一工程来治理河道,但是随着工程实施,必然会导致河道防洪功能减弱,特别是人们为了建设工程而大量开挖河道,导致河道断面地形遭到破坏,河道原本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了破坏,其观赏性和艺术性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与持续发展相违背。
通过对当前国内河道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摘要:在城市河道防洪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河流防洪实际情况、水环境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河道防洪治理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和水闸工程等,国家对城市河道防洪治理非常重视,要求每个城市都要有一套完善的河道防洪治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降低洪涝对人们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但是目前城市河道防洪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为此提出城市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研究。
关键词:城市河道;防洪治理;治理措施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非常强大的破坏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河流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水利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设工作,在充分发挥河道整体效益的同时,有效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1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流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河流是城市供水的水源以及排水的通道。
河流能够为居民的生活以及工厂的生产提供良好的水源保证,同时,居民生活以及工厂生产产生的各种废水也会在经过处理后,被排放到河流中,这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2)河流是交通运输通道。
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中小河流的交通运输作用正在不断衰退,但是,对于大型河流而言,它仍然具有良好的运输效能,是水上运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3)河流是娱乐休憩场所。
河流是人类、文化、环境以及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场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因此,许多当地居民都将河流作为娱乐休憩的好去处,并通过河流达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融入自然的根本目的。
(4)河流是城市形象。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流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2城市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2.1河床泥沙淤积问题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一些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较低,导致河流频繁发生断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11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12011年1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N ovem ber 2011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周生存(65),男,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关于枣庄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分析与探讨周生存(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枣庄277800)摘要:“以排涝控制挖河”所形成的河槽,只能通过低标准的排涝流量,但防洪标准的洪水只能大部分在两堤之间较宽的河道地面以上通过,洪水位一般都高出地面2m 以上。
河道用堤防来防洪,实为冒险之举。
河道的防洪,应该着眼于向地下寻求行洪能力,让河道防洪标准的洪水完全在地面以下的河槽中通过。
因此,我们应该把“深槽行洪”作为河道整治的原则。
关键词:河道防洪治理;深槽行洪原则;工程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X 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1-0162-02一、枣庄市河流的分布与特点枣庄市的河流,基本上分属两大水系,即南四湖水系的湖东支流和韩庄运河水系的沿运支流。
湖东支流多发源于枣庄市东北部的山丘区,西流入湖。
沿运支流中的运北支流发源于枣庄市东北部和中部的山丘区,向南流入韩庄运河;而运南支流则发源于枣庄市南部的山丘区,向北流入伊家河入韩庄运河。
枣庄市的河流均属小型河流,最大的湖东支流——城漷河的流域面积也只有916.4k m 2。
枣庄市河流的共同特点是:河道坡度相对较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陡落,洪水多出现在每年的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上、中旬。
洪涝灾害也多在这段时间里发生。
由于全市河道的下游均受到南四湖或韩庄运河洪水顶托的影响,所以,南四湖的湖东滨湖和韩庄运河一带的低洼地区,最易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二、枣庄市河道整治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属于淮河流域的枣庄市,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先后初步整治了韩庄运河、伊家河与十字河。
六、七十年代整治了沿运支流和其余湖东支流,基本形成了目前的河道布局。
以后的三十年,没有再进行过较大的河道整治工程。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由于年久失修和淤积,再加上管理不善和诸多人为因素(如河道修建桥梁和闸坝、造林等等),致使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每况愈下。
五十年代至今,枣庄市的河道治理,始终遵循着一个原则,叫做“以排涝(筑堤)控制挖河、两岸束堤行洪”的原则。
所谓“以排涝控制挖河”,就是以三年一遇的六小时平均流量或以五年一遇的日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排涝流量,来确定河槽开挖的断面,并原则规定河槽内的排涝水位低于河道地面0.5~1.0m ;而“以筑堤控制挖河”,就是根据筑堤所需土方量的多少确定开挖河槽断面的大小,不管河槽的过水能力如何。
枣庄市的峄城大沙河分洪道就是“以筑堤控制挖河”的典型。
1963年开挖时,它的河槽底宽只有30m ,深度2~3m ,但堤内距却很大,上游250m ,下游350m 。
八十年代扩挖时,河槽底宽才增加到60m 。
“以排涝控制挖河”所形成的河槽,只能通过低标准的排涝流量,但防洪标准的洪水只能大部分在两堤之间较宽的河道地面以上通过,洪水位一般都高出地面2m 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堤外的流域坡面洪水就无法进入河道,只能循低汇集于滨湖、沿运低洼地区淹庄渍地。
虽然洪水在河道内安全通过了,但河道两侧低洼地区的洪涝灾害难免。
此为该治河原则的一大弊端。
河道用堤防来防洪,实为冒险之举。
堤防本身是很脆弱的,它受制于很多因素。
如施工质量、土壤性质、浸润线高低、洪水冲刷、生物的破坏、管护的好坏等等,都可影响堤防的安危。
哪一点出了问题,都可能酿成大祸。
1998年的九江长江大堤决口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因为堤防的施工质量出了问题。
江西、湖北段长江大堤险象环生,我们举全国之力,数万军民日夜奋战在大地上,总算躲过了一场浩劫,堪称万幸。
2010年的江西抚河唱凯堤只决口350m ,就造成了14.5万人受灾。
由此可见,河道靠堤防来防洪,是很不可靠的,估计也非经济之策。
回顾我们半个多世纪的治河史,我们所治河道,都是不折不扣地遵循了“以排涝(筑堤)控制挖河、两岸束堤行洪”的原则,所治河道无不筑堤,真可谓无堤不治河。
虽然河道治了不少,但河道的防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这样说并非否定前人,因为这个原则的形成是受到历史的局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低下,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
河道土石方工程施工,只能靠人海战术,手挖肩挑人抬,独轮车和地排车成了人们向往的先进施工机械了,生产率相当低下。
在这样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大量的深挖方,人们不敢涉足。
多占些土地,人们倒觉得理所当然。
因此,上述的治河原则就容易被政府和群众所接受采纳。
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雄厚了,工业发达了,各种大、中、小型工程机械相当普及了,深挖河槽已经不成什么难事了。
同时,国家人口增加了,土地资源已显得相当的宝贵,在当前和将来的历史背景下,上述的治河原则就不应该再继续沿用下去了。
河道的防洪,应该着眼于向地下寻求行洪能力,让河道防洪标准的洪水完全在地面以下的河槽中通过。
因此,我们应该把“深槽行洪”作为河道整治的原则。
(下转第214页)2011-08-119-214中国水运第11卷表3拱顶位移的比较(m)线性结果①非线性结果②比较(②-①)/①×100%左拱顶水平位移-2.63×10-2-2.95×10-212.0竖向位移-0.175-0.186 6.34转角位移7.07×10-47.81×10-410.4左拱顶水平位移 1.21×10-2 1.34×10-210.7竖向位移-1.46×10-1-1.53×10-1 4.8转角位移 6.92×10-47.70×10-411.27表4弯矩值比较(K N)单元线性结果①非线性结②比较(②-①)/①×100%梁墩结合处(33)-3585302-3530924-1.52拱脚(34)-4039484-40696560.75跨中(78)352441.2385178.59.3拱脚(121)-3212203-32397390.86左边墩顶(245)-248259.5-270882.59.11右边墩顶(271)-87353.26-91607.16 4.87拱脚(124)-3193534-31982000.146右跨中(166)304071.8325682.77.11拱脚(212)-3203207-32218880.58梁墩结合处(213)3625381-3632511-1.52六、结论(1)全桥非线性影响最大集中在跨中。
(2)几何非线性对拱顶位移非线性、墩顶弯矩影响很大,表明该桥的几何非线性效应不可忽略。
(3)半跨加载时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可能会比全跨加载时显著。
(4)采用曲梁单元模拟钢管拱要比直线单元模拟结果更为精确。
七、参考文献[1]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2]Timoshenko,S.P.,Gere,J.M.T heory of Elastic Stability,Mcgraw-Hill Co,New York,1961.[3]姚玲森.曲线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4]周文伟,曾庆元,贺国京.空间曲梁单元应变--位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7,15(4).[5]孙广华.曲线梁桥计算[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2.[6]彭可可.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研究生毕业论文.[7]高原.平面曲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5.(上接第162页)将河道依据“深槽行洪”原则治理后,防洪标准以下的各种洪水都可以在河槽内安全通过,什么洪灾,涝灾,全免!再也不必担心和防范堤防决口和漫溢了。
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决非权宜之策!三、关于河道“深槽行洪”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河道整治的规划和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河槽内的设计洪水位宜低于地面1m左右。
这样,可以有利于村庄、城镇排水和农田排涝。
2.关于河槽深度问题。
河槽的深度应适当。
它要根据河道的大小、下级河道和湖泊的底高程、河道地质、占地等诸多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
枣庄市河道的深度以5~8m为好。
大河深些,小河浅些。
3.河口处的河底高程一般应与下级河道底高程或湖泊底高程一致,一些小型河道也可以适当抬高,河道深度宜一次定死,以使将来河道提高标准治理时不至于再下挖。
否则,河道上的跨河建筑物又要遭一次劫难。
4.河道按“深槽行洪”治理挖出的大量土方,可以呈不连续的带状堆放于河口外,给坡水入河留有足够的通道。
堆土的内边缘到河口间,应给河槽扩大治理留有足够的宽度和一定的安全距离,这个空间可以农作,不可兴建永久设施。
堆土外缘应规整,顶部平坦。
以给庄台、修路和农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样做,就是遇到超标准洪水,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灾害。
5.河道上的跨河建筑物应尽量小阻水。
桥梁的孔跨最好不小于30m,不能13m一贯制。
桥墩必须平行水流,桥面系的底面应高出地面1.5m以上。
河口外的预留空间也应一次建桥,桥墩设计与河底部分同;拦河闸(坝)底板力争与河底齐平,当必须抬高时,不能超出0.2m。
闸孔宽度力争放大,不得小于,边墩在河底边线以外的宽度不得小于半个闸孔宽度。
闸上交通桥、检修桥的底面高出地面5以上,边墩的型式要适应接长的要求,以免扩建时造成巨大浪费;渡槽跨度、长度和槽底净空的要求与桥梁相同。
这样修建的跨河建筑物,在将来河道扩挖时免于重建和局部接长的麻烦。
设计者应该作出不少于两级扩大标准的河道设计断面,以给堆土和跨河建筑物设计提供依据。
河道设计时,应给跨河建筑物预留水头差。
6.关于影响段的处理。
湖东或沿运支流均受到南四湖或韩庄运河洪水顶托的影响,河道下游回水影响段的末端应在河道设计洪水位等于运河或南四湖的最高设计洪水位的地方。
此处到河口就应算作回水影响段的长度。
此影响段的河道两边应该筑堤,以阻挡回水外溢,堤顶高程应与河口处的运河堤防或湖东堤一致。
堤的位置与上游的堆土要求一致。
7.为防止回水段以上的流域坡面洪水汇集于回水段堤防外侧的沿运或滨湖低洼地区,应自回水段顶端向河道两侧各开挖一条与等高线小角度斜交的截水沟,截断坡面所有纵向排水沟,汇集所有坡面来水入河。
并使截水沟以下的低洼地区呈一封闭的低洼区,按涝洼地治理。
在这条截水沟以上的坡水区,也可以截水沟划分几个高低不同的小坡水区,实现高低水分排入河。
这样,回水段以上的坡水区,不再会出现什么涝洼地了。
四、结语洪灾是水灾的一种。
河槽堤防溃决所引发的洪灾在我国是极为普遍且严重的。
河道堤防的安全问题应当而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