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一、碳酸盐岩型-云南会泽会泽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京103度、北纬25度之间。
其东临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寻甸县毗邻。
云南会泽的铅锌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铅锌矿产地之一。
矿区地表层由于震旦系组成,构成矿场的基地,其包含的上震旦与古生界组成了“两层式结构”。
其主要由灰色、红色、米黄色的白云岩及块状的硅灰岩构成。
有代表意义的断层有麒麟长等。
会泽矿床主要位于小江断裂带上,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会泽矿产成矿的地质特征:会泽矿床产生的矿产不仅受到地层、岩石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
(1)地层因素在地域上,矿产的分布同地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透视状”的矿体主要为下层的炭资源形成碳酸盐.从而形成矿产提供了前提条件。
硫化矿石的产生原因也同其沉积作用有一定联系。
(2)岩性因素会泽铅锌矿床的下层一般为白云灰岩。
中上层为灰白粗晶的白云灰岩,并伴有白云质灰岩的残留体,成过度关系。
白云灰岩有着重要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形成。
粗晶的白云灰岩比较厚,孔隙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其对岩石的遮挡作用,就容易形成脉状的矿床。
因此,岩性因素也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决定条件。
(3)构造因素。
受压扭作用产生的断流带式矿体形成的有地地区,矿体在其剖面多为梯状结构。
二、泥岩-碎屑岩-内蒙古东升庙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三贵口铅锌矿是东升庙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北东向延伸地段。
自2005年8月以来紫金矿业集团在该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通过对40~88线区域钻探施工,发现了以铅锌为主的隐伏工业矿体,该矿体主要分布在三贵口南矿段。
内蒙紫金矿业设立三贵口南矿段铅锌勘探项目是想利用实测剖面、取样进行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进步对该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圈出矿体计算出储量并展开下一轮找矿预测。
实现铅锌矿资源持续稳定的供应,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解决重大问题。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如下:1.矿床类型:云南某铅锌矿是一种层控型铅锌矿床。
主要存在于沉积岩或变质岩中,矿床形态呈层状或脉状,以脉状矿床为主。
2.地质构造:云南某铅锌矿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该矿床常出现在断裂带、褶皱带或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段。
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矿体的形成和富集起重要作用。
3.矿石性质:云南某铅锌矿的矿石主要以黄铅矿和闪锌矿为主。
黄铅矿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为铅灰色至铅黑色,硬度为2.5,密度为7.6-7.7g/cm³。
闪锌矿为半金属光泽,颜色为黑色至铜红色,硬度为2.5-3,密度为4-4.3g/cm³。
4.成矿作用:云南某铅锌矿的成矿作用主要与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有关。
热液作用是指由于地壳活动导致的地下水受热和溶液的迁移,使其含有铅锌等金属元素,通过流体运移和沉淀而形成矿体。
岩浆作用是指由于岩浆侵入到地壳中,通过热解、融化和沉淀作用形成矿体。
5.岩石类型:云南某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片麻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变质岩中。
这些岩石中含有较高的硅、铀、钨、锡等金属元素,为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基础。
6.矿床分布:云南某铅锌矿广泛分布于云南的各个地区,其中以保山、昭通、曲靖等地的矿床规模较大。
这些矿床一般呈规模较大、富集程度较高的特点。
7.矿床形成时代:云南某铅锌矿的矿床形成时代主要分布在震旦纪和古生代的地层中。
这些地层是地史上发生重要地质事件的时期,矿床形成与这些地质事件密切相关。
云南某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矿石主要以黄铅矿和闪锌矿为主。
成矿作用主要有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矿床多分布于变质岩中,以保山、昭通、曲靖等地的矿床规模较大。
矿床形成时代主要分布在震旦纪和古生代。
我国铅锌矿床概述

64
p064
李家堡子铅锌矿
辽宁本溪县
热液型
1.490
2.540
Ag
小
产于辽河群盖县组大理岩和片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铅锌矿
正采
65
p065
苏家沟铅锌矿
辽宁本溪县
热液型
1.870
1.810
Ag,Cd
小
产于中元古代高于庄组大理岩断裂中的脉状铅锌矿
正采
66
p066
翟家沟铅锌矿
辽宁本溪县
热液型
2.130
2.000
未采
13
p013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
黑龙江逊克县
夕卡岩型
3.300
2.430
Cd,In,Se,Te,
大
产于下泥盆统与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脉状和透镜状铁多金属矿
未采
14
p014
昆仑气铅锌矿
黑龙江伊春市
夕卡岩型
2.150
3.670
Ag,Cd
小
产于辉绿玢岩与大理岩接触带断裂中脉状铅锌矿
未采
15
p015
二股铁多金属矿
海相火山热液型
0.980
1.600
Ag
小
产于上三叠统南村组火山岩断裂中脉状金多金属矿
未采
23
p023
勃利沟铅锌矿
黑龙江鸡东县
变质热液型
0.300
1.640
矿点
产于下元古代麻山群变质陆源碎屑岩层断裂中似层状和脉状铅锌矿
未采
24
p024
大顶子铜(铅锌)矿
吉林梨树县
夕卡岩型
0.600
2.000
矿点
产于花岗细晶岩脉与大理岩接触带中的脉状和透镜状铜矿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云南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铅锌资源。
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床类型、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
云南地区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如保山、曲靖、怒江等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是石阡矿田、曲靖矿田和保山矿田。
首先,从矿床类型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为床状矿床和脉状矿床。
床状矿床是指矿石以层状或羽状产于岩层或构造面之间的矿床,一般分布在封闭古构造块中,具有规模大、容量大的特点。
脉状矿床则是指矿石以脉状、层状或肢节状产于岩脉或裂隙中的矿床,一般分布在构造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其次,从岩性特征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和变质岩中。
碳酸盐岩是铅锌矿床的主要宿主岩石,其中以云南特有的淡色和深色大理岩最为常见。
淡色大理岩是指颜色较浅的大理岩,其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而深色大理岩则是指颜色较深的大理岩,其主要由硅质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等。
变质岩则是指经过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的岩石,其中以变质岩中的大理岩和石英岩中含有较丰富的铅锌矿床。
再次,从构造特征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断裂和褶皱带附近。
断裂是指地壳中岩石断裂,导致岩块移动的地质现象。
在断裂带中,形成了了大量的断裂破碎带和矿脉富集带,为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褶皱则是指岩石由于地壳构造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褶皱带中一般会富集较多的铅锌矿床。
综上所述,云南铅锌矿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床类型、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研究对于铅锌矿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铅锌矿资源地质特征

铅锌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铅锌矿的矿床特征与成矿模式解析

开发利用铅锌矿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
提高铅锌矿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采效率
环境保护:减少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铅锌矿的科研动态与展望
实例一:某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
实例二:某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实例三:某铅锌矿床的成矿预测
实例四:某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与预测对比分析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通过分析岩石、土壤、水等样品中的元素含量,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方法,预测矿床的位置和深度
添加标题
铅锌矿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01
02
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03
04
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铅锌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推广铅锌矿资源的替代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和技术
铅锌矿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实例:某铅锌矿床的成矿预测,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预测矿床的位置和深度,通过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提高勘探效率:通过成矿预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勘探,提高勘探效率。
降低勘探风险:成矿预测可以帮助勘探者避开高风险区域,降低勘探风险。
优化资源配置:成矿预测可以帮助勘探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勘探效益。
变质成矿模式:形成于地壳深处,由高温高压的流体携带金属元素形成矿床
试论中国铅锌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试论中国铅锌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摘要:在金属矿床中,铅锌元素因其固有的地球化学性质,在地质条件下有利于它们共生在一起,铅锌还与铜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共生,单铅矿床或单锌矿床在铅锌矿床中,储量与产量所占比例均很小,故一般常将这两种金属作为一种矿床来讨论。
世界现代工业很重要的这两种金属,大部分来自北方铅矿和闪锌矿这两种硫化物的伴生体,或者来自它们的氧化产物。
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铅锌矿床的类型以及基本特征,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中国;铅锌矿床;类型及基本特征1.我国铅锌矿床的类型分析由于铅锌矿床伴生组分复杂多变,成矿作用复杂多样,故铅锌矿床的分类原则与类型划分一直是争论的问题。
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分类方案中,有的强调成矿温度,有的强调赋矿主岩,有的则强调成矿机制,它们分别反映了同时期成矿理论的主流趋势。
考虑到任何矿床都是在特定的地质背景下成矿元素“活化”、“迁移”、“聚集”的结果,矿床的分类应尽可能的考虑制约成矿的地质背景、围岩条件、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等,突出矿床的“物源”、“热源”、“控矿构造”及矿床工业意义大小。
因此,笔者在分类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②矿床主岩的类型及性质;③矿体产状及成矿作用的主要方式;④控矿的主要地质因素;⑤矿床工业意义的大小。
基于此,笔者对我国铅锌矿床的类型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种。
1.1热液系铅锌矿床本矿系矿质来源一般以深部硅铝层同熔、重熔混合岩浆为主。
成矿作用的性质以岩浆热液作用为主。
所处大地构造环境以东南沿海褶皱系及中朝准地台南北缘的秦岭、燕山褶皱带为主,或为我国自北而南的三大东西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矿床空间分布特点是均产于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花岗岩体分布的碳酸盐类建造为主的地区。
矿床赋存的地层一般以上古生界为主,亦有部分产于下古生界或前震旦系中。
岩性以浅海相的碳酸盐岩类为主,部分为碎屑岩或变质岩中的碳酸盐类岩石夹层,多属不纯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或不同结构构造的灰岩与砂页岩互层组合。
铅、锌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层状、似层状、透镜 以大、中型为主,品 常与金、银、铜共伴 甘肃白银厂小铁山,青海锡铁山、新疆 状、扁豆状 位中等偏富 生还有硫、镉、锗、 可塔勒,四川白呷村 镓、铟、锡等
层状、似层状、巨大 大中型为主,直至 透镜状、扁豆状 超大型,品位较富 w(Pb+Zn)>7%
硫、银、镉、铊、钼 云南兰坪金顶 、锗、钴、锑、铋等
层状、似层状、透镜 大、中型为主,品位 银、金、铜、硫、镓 内蒙古东升庙,甘肃厂坝、李家沟,陕 状等 较富,w( Pt+Zn)> 铟、锗、镉等 铅洞山,银洞梁,河北高板河,浙江乌 7% ,广西泗顶厂
透镜状、扁豆状、 囊状、似层状等
以中、小型为主,品 金、银、钒、硫、锡 湖南水口山、黄沙坪,辽宁桓仁,广西 位较富 、钨、镓、铟、铊、 么 镉、锗等
脉状、复脉状、扁 豆状、透镜状
大、中、小型均有, 银、金、铜、硫、锡 河北蔡家营,内蒙古甲乌拉,湖南桃林 品位较富,w(Pt+ 、镉、锗、铟、锑、 云南白秧坪 Zn)>9% 铋等
,云南会泽矿山厂,七零厂, ,江苏栖霞山,贵州杉树林,
升庙,甘肃厂坝、李家沟宁桓仁,广西拉
铅、锌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矿体形状 规模及品位 伴生组分 层状、似层状、透 大、中、小型均有, 银、金、铜、硫、 镜状、囊状、巢状、 品位较富,一般w( 锑、镓、铟、锗、 脉状、瓜藤状等 Pt+Zn)>8% 镉等
矿床实例 广东番口,云南会泽矿山厂,七零厂, 辽宁柴河,江苏栖霞山,贵州杉树林, 辽宁青城子
厂小铁山,青海锡铁山、新疆可 四川白呷村
营,内蒙古甲乌拉,湖南桃林,
矿床工业类型 成矿地质特征 常见的金属矿物 碳酸盐岩 型铅锌矿 产于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 方铅矿、闪锌矿、黄 不纯灰岩中,大致沿层产出 铁矿、次为黄铜矿、 辉锑矿、辰砂、淡 红银矿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 在泥岩、粉砂岩、含碳酸盐质 以黄铁矿、方铅矿、 锌矿 岩石中,大致沿层产出 闪锌矿为主,次为黄 铜矿、黝铜矿、雌黄 铁矿、毒砂、斜方硫 锑铅矿及一些含银矿 物 矽卡岩型铅锌矿 沿花岗岩类侵入体与碳酸岩接 以黄铁矿、方铅矿、 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 闪锌矿为主,次为黄 层产出 铜矿、磁铁矿、黑钨 矿、白钨矿、锡石、 磁黄铁矿及其他一些 银矿物 海相火山岩型铅锌 产于凝灰岩、熔岩、潜火山岩 以方铅矿、闪锌矿、 矿 及与碎屑岩的互层带中,沿层 为主,次为黄铁矿、 产出 黄铜矿、黝铜矿、磁 黄铁矿及一些含银矿 物 砂、砾岩型铅锌矿 产于红层中的浅色砂岩、砂砾岩 岩、砂砾 主要有方铅矿、闪锌 岩、灰质角砾岩中,基本沿层 矿、黄铁矿、白铁矿 产出 、微量黄铜矿、磁黄 铁矿、赤铁矿、硫镉 矿 各种围岩中的脉状 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火山 主要为方铅矿、闪锌 铅锌银矿 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 矿、黄铁矿、白铁矿 带的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次为黄铜矿、磁黄 铁矿、磁铁矿、赤铁 矿、辉银矿、赤铁矿 银金矿、自然银、硫 锑银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1、碳酸盐岩型-云南会泽会泽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京103度、北纬25度之间。
其东临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寻甸县毗邻。
云南会泽的铅锌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铅锌矿产地之一。
矿区地表层由于震旦系组成,构成矿场的基地,其包含的上震旦与古生界组成了“两层式结构”。
其主要由灰色、红色、米黄色的白云岩及块状的硅灰岩构成。
有代表意义的断层有麒麟长等。
会泽矿床主要位于小江断裂带上,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会泽矿产成矿的地质特征:会泽矿床产生的矿产不仅受到地层、岩石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
(1)地层因素在地域上,矿产的分布同地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透视状”的矿体主要为下层的炭资源形成碳酸盐.从而形成矿产提供了前提条件。
硫化矿石的产生原因也同其沉积作用有一定联系。
(2)岩性因素会泽铅锌矿床的下层一般为白云灰岩。
中上层为灰白粗晶的白云灰岩,并伴有白云质灰岩的残留体,成过度关系。
白云灰岩有着重要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形成。
粗晶的白云灰岩比较厚,孔隙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其对岩石的遮挡作用,就容易形成脉状的矿床。
因此,岩性因素也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决定条件。
(3)构造因素。
受压扭作用产生的断流带式矿体形成的有地地区,矿体在其剖面多为梯状结构。
2、泥岩-碎屑岩-内蒙古东升庙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三贵口铅锌矿是东升庙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北东向延伸地段。
自2005年8月以来紫金矿业集团在该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通过对40~88线区域钻探施工,发现了以铅锌为主的隐伏工业矿体,该矿体主要分布在三贵口南矿段。
内蒙紫金矿业设立三贵口南矿段铅锌勘探项目是想利用实测剖面、取样进行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进步对该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圈出矿体计算出储量并展开下一轮找矿预测。
实现铅锌矿资源持续稳定的供应,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解决重大问题。
矿区地层:研究区地层包括中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其中中元古代地层占研究区的41%,中生代地层占48%,新生代地层占11%,其中中元古代地层为含矿地层。
研究区内地层分布相对集中,且有一定规律,中元古代地层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而东南部仅零星分布,新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
矿区构造:区内构造复杂纷呈,颇具特色。
不同时代、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褶皱、断裂都有发育,褶皱和断裂的有机配置,构成了不同构造旋回各自的构造群落,控制了区内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
东升庙矿区位于北部F5和南部Fl两条区域性北东向断裂之间,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本区褶皱和断裂构造格局。
岩浆岩:区内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期次和不类型的岩浆岩。
形成时代从中元古代到燕山期。
其中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其次为印支期和燕山期。
从深成侵入岩、浅成岩到喷出岩均有出露。
岩性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
产状类型也较多,有岩基、岩株、岩墙等。
以华力西期岩浆岩为例,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二云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等。
矿区变质岩:依据区内各种变质岩的地质产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特征,在充分考虑原岩建造的基础上,将狼山群的岩石划分为大理岩类、片岩类、石英岩类、变粒岩类、角闪岩类、混合岩六大类。
东升庙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及外围构造纲要图(据原化学工业部地质勘探公司内蒙古地质勘探大队(1992)和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亚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分公司(2008)资料综合编制)1:冲洪积层:2:残破积层;3:半胶结状砂砾岩;4:砖红色(舍)砂砾粘土岩;5:灰一灰白色,薄一中厚层状石英岩;6:灰一灰绿色绿泥绢云石英片岩;7:深灰一杰黑色千枚状石墨绢云片岩;8:深灰色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产2、3、4、5号矿体.9:绢云石墨片岩夹石墨白云石大理岩互层;10:灰色、中厚层状白云石大理岩;ll:灰白一浅粉色,中厚层状石英岩;12:灰一灰黑色二云石英片岩、石英岩3、矽卡岩型-湖南水口山湖南常宁水口山享有“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摇篮”等美誉,老鸦巢铅锌金矿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以南湘江之畔,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铅锌、贵金属生产基地,其开采史远可追溯到宋代。
进入新世纪后,矿山资源危机明显,如何确保老矿山长盛不衰并不断发展,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及矿山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地层: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地处南岭成矿带中段北部,邵阳一郴州北西向深断裂带北侧,株洲一江永北东向深断裂与耒阳一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上地幔隆起区(衡阳断陷盆地)南缘。
区域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上统、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沉积总厚达3000多米。
晚三叠系以前主要为浅海碳酸盐及碎屑岩建造,侏罗系一白垩系则为陆相碎屑岩建造。
构造:矿田内主要构造线为南北向。
区域为耒一临南北向褶断带北缘,属耒阳褶皱束。
自东而西有西岭背斜、盐湖复式向斜、遛水湾背斜,次级褶皱有四丘田向斜、马王塘背斜及盐湖向斜。
次级倒转背斜轴部往往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岩浆岩:水口山矿田内岩浆岩发育,共发现大小岩体(脉)72个,地表总面积约4.8 km2,属壳、幔混源岩浆,多沿深大断裂侵入或喷出,在矿区次级倒转背斜轴部或推覆构造带等有利部位定位;形成燕山中期花岗闪长岩类浅成侵入系列(143~160.7 Ma),其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燕山晚期英安质潜火山岩超浅成、喷发系列(129 Ma),主要为英安玢岩、流纹岩、火山角砾岩等,这些岩浆岩均具有侵入浅、外压低、温度高、爆发式侵入等特征,与本矿田内铅锌金银成矿较为密切。
围岩蚀变: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角岩化、夕卡岩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局部见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
围岩蚀变具较明显的水平分带。
夕卡岩化、大理岩化、硅化与铅锌黄铁矿成矿关系密切,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
4、海相火山岩型-甘肃白银厂小铁山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
属马雅雪山一白银厂中部火山岩带的一部分,东起白银厂,向西经二道湾、石青硐至永登中堡,呈NWW狭长带状分布,长108 km,宽3—20 km,属岩石组合较为复杂,岩相变化大。
由富含钠质的中酸性一酸性及中基性一基性火山杂岩组成。
白银矿区岩相发育最为完善,基一酸性各类岩石均有分布,具有大量火山集块、角砾,显示近火山口向中心式强烈喷发的特点,在石青硐逐渐变为以酸一基性熔岩为主,具有少量细粒酸性凝灰岩,很少见到集块、角砾。
白银厂、石青硐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该火山岩带中。
地层:小铁山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寒武统白银厂变质火山岩组,进一步可分为三个岩性层:第一层为石英角斑凝灰岩层,第二层为硅质千枚岩夹石英角斑凝灰岩层,第三层为石英角斑岩夹石英角斑凝灰岩层。
石英角斑凝灰岩层,广泛出露于矿床中部,为含矿围岩,沿走向向北西及南东逐渐变窄,在Ⅸ行剖面出露宽达200m,往两端在Ⅲ行剖面及Ⅺ V行剖面仅为50m,分为中细粒灰白色蚀变石英角班凝灰岩与中粒灰绿色蚀变石英角斑凝灰岩。
硅质千枚岩夹石英角斑凝灰岩层,出露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两侧,南侧主要以硅质千枚岩为主,北侧以硅质千枚岩、硅质岩为主,夹石英角斑凝灰岩,走向相变基本与南侧一致。
石英角斑岩夹石英角斑凝灰岩层,出露在硅质岩层的两侧,南侧的石英角斑岩以微含凝灰质为特征,北侧以含角砾凝灰质成分为特征,其出露较南侧宽。
岩浆岩:区内侵入活动不发育,伴随火山喷发作用,具有喷发侵入活动及后期岩浆活动,主要的侵人岩有石英钠长斑岩:出露于矿化带下盘,地表仅在Ⅵ-Ix 行有出露,呈透镜状,断续长300m,最宽达35m,在1 854 m水平x行坑道中见岩体最厚达50m,在Ⅶ-13孔(1 780 m标高)岩体厚达70m(未穿透),岩体由上往下逐渐变大;岩体走向北600西,倾向南西,倾角700~800,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在接触面附近,互有混染现象,分析认为,该岩体属喷发侵人体(次火山岩),可能与火山喷发岩属同一岩浆源。
钠长花岗斑岩岩墙:产状有两组即北北西与北东东向,出露宽度一般2-5m,延长数百米,呈岩墙状穿插各种围岩及矿体,对矿体有破坏作用,该岩墙应与石英钠长斑岩同属一个岩浆源,在时问上略晚于主成矿期之后,属成矿末期的产物。
白银厂矿田地质构造1.石英碱长斑岩;2.强变石英碱长斑岩;3.强变含石英碱长斑岩;4.碱长斑岩;5.强变碱长斑岩;6.石英碱长粗面斑岩;7.石英钠长斑岩类为主;8.钠长斑岩类为主;9.基性、中基性次火山岩;10.千枚岩;11.钙质绿泥片岩;12.大理岩;13.花岗斑岩脉;14.块状矿体;15.侵染状矿体;16.韧性剪切带;17.实测及推测断层及编号;18.推测薄弱带;19.含矿次火山岩体编号围岩蚀变:围岩蚀变在地表不显著,仅在局部出现;深部却普遍存在,并与矿体有密切关系。
主要蚀变有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
绿泥石化在矿区比较发育,与块状黄铁矿、黄铜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矿体附近及含矿围岩中的绿泥石属铁镁绿泥石类,为热液蚀变产物,而远离矿体的绿泥石化为镁绿泥石化,属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绿泥石化一般在块状矿体顶部及其上盘围岩中发育,远离矿体绿泥石化逐渐减弱,蚀变范围从2—50 m之间,蚀变强烈者成为绿泥石岩,当伴随有白云石化、碳酸盐化、矽化时,则含矿性更好,铜铅锌较富集。
重晶石化在矿区不甚发育,但与铅锌矿的关系非常密切。
硅化在矿区内最为发育,与块状、浸染状铜铅锌矿关系密切,实践证明硅化必须伴随其他蚀变才能富集成矿,单一硅化对成矿意义不大。
绢云母化在矿区极为发育,在矿化带范围内均普遍存在,它与浸染状铅锌矿关系较为明显,它伴随硅化、黄铁矿化时则富集成浸染状铜铅锌矿。
5、砂、砾岩型-云南兰坪金顶地层: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三合洞组(T 3S),侏罗系花开左组(J2h)、坝注路组(J3b),白垩系景星组(K 1J),下第三系宝相寺组(E2 b)等。
八宝山矿床区域地质图Q一第四系;N一第三系中新统双河组;Eg一第三系古新统果朗组;Ey一第三系古新统云龙组;Kzh一止白垩统虎头寺组;Kzh一上白垩统南新组;Kj一下白垩统景星组;J3b一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zh一中侏罗统花开左组;T一上三叠统石钟山组; p一上三叠统攀天阁组;T3c一上三叠崔依比组;Tzp一中三叠统上兰组;Pz一二叠系上统板岩夹透镜体灰岩;γ6π-花岗斑岩;ηγs1 一二长花岗岩;γ53一花岗岩;Σ一超基性岩wc1 一外来体;1一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