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一国加入联合国的条件案——联合国会员国的资格

合集下载

联合国会员国的身份获得与主权国家身份建构——以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为例

联合国会员国的身份获得与主权国家身份建构——以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为例
( .巢湖学院 , 1 安徽 巢湖 2 80 ) 30 0
摘 要 :主权 国家不仅 是 一个 由实效 性要 素所 构成 的实体 , 而且 也是 国际社会 广泛 认 同的 一种 国 际主体 身份 。联 合 国 的承认 与接 纳不仅 对 主权 国家 身份 在 国际社 会 的全 面 建 构具 有 直 接 的权 威 确认和 支 撑作 用 , 而且 也对 主 权 国家充 分 享有 其 主权 权 利 并 实 际参 与 国 际关 系有 着 十分 重 要 的作用 。 因此 ,接 纳 新会 员 国” 制 为 主权 国 家 身份 全 面 建构 提 供 了一种 特 殊 的 程 序机 制 “ 机 和博 弈平 台。 为实现 实 质性 的独 立建 国 目标 , 巴勒斯 坦 正 式 申请 加 入联 合 国。对 此 , 国际 社会 目前存在 着 明 显 的分 歧 , 并形 成 了多种 博 弈力 量 以及错 综 复杂 的博 弈格 局。
关 键词 : 巴勒 斯坦 ; 合 国 ; 联 国家身 份 ; 弈 博
中图分 类号 : F D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4—8 9— 0 2 0 )一 0 3—1 10 4 0 2 1(5 05 1
机制与博弈平 台。对此 , 在各 方 的广 泛博弈 中,


主权 国家身份建构 与入联 的制 度 和 制衡
和平 安全 , 以及 国际社 会 整体 利 益 和秩 序 的 重
大国际问题 。联 合 国的 “ 会员 国的 审查 与 接 新 纳” 机制 为这类 问题 的处理 提供 了基本 的程序
收 稿 日期 :020 -2; 订 日期 :020 -0 2 1 -32 修 2 1 -42 。
基金项 目:00年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 目“ 国政府参与全球性 治理若 干法 律问题研 究” 1B X 9 ) 21 我 ( 0 F 0 8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 赵洲 (9 9 )男 , 16 一 , 安徽巢湖人 ,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 院教授 , 法学博 士 , 主要 研究方 向: 国际法 。

《国际法》考点整理:国际组织

《国际法》考点整理:国际组织

《国际法》考点整理:国际组织(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一般制度1.国际组织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一般是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它通过政府间协议成立,具有常设的机构。

通常被赋予国际法律人格。

具体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其组织章程中。

一般地,国际组织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缔约能力;(2)派遣与接受常驻或临时的外交使团(节);(3)作出国际承认或作为国际承认的对象;(4)构成国际法中继承或被继承的主体;(5)提出国际索赔和承担国际责任;(6)召集国际会议、组织和参加国际交往,进行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7)享有某些特权和豁免;(8)其他还包括登记与保存条约,拥有自己的旗帜标志等。

2.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

(1)成员。

国际组织的成员一般可分为正式成员和非正式成员两种:①正式成员。

正式成员有时又被分为参与创建该组织的原始成员和在组织成立后的纳入成员。

正式成员通常参加组织的全部活动并拥有完全的权利。

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个别情况下,经特别约定,也可以是某些特定的非主权实体或其他的国际组织。

在这种特殊安排下,具有某个国际组织正式成员资格的参加者并不因此而获得国际法主体的地位。

②非正式成员包括准成员和观察员。

准成员也被称为联系会员,是被接受参加组织的活动,但因某些条件或原因,部分权利受到限制的成员。

准成员通常在组织的主要机构中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没有表决权。

观察员是有条件地被邀请或接受出席有关会议或参加某些活动者。

其主要职能是了解和咨询,不享有正式成员享有的表决权等权利。

观察员有时也被称为咨询会员。

有些是常设性的,但多数是每次会议时临时邀请或接受的。

(2)机构。

国际组织的机构由其职能和成员国约定而设立。

通常包括三个主要机构:①权力和决策机构。

通常称为大会、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等,一般由所有成员代表参加。

有些组织的该种会议是由成员国元首、首脑或部长组成或参加。

②执行机构。

联合国

联合国

1.联合国UN (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到2008年为止,联合国共有192个成员国。

《联合国宪章》第一章:宗旨及原则第一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第二条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一、本组织系基于备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二、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宪章所担负之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

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五、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本宪章规定而采取之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于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

六、本组织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联合国会员国执行上述原则。

七、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但此项原则不妨碍第七章内执行办法之适用。

中国大学mooc《国际法(吉林大学)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中国大学mooc《国际法(吉林大学)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title国际法(吉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最新版content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第一章1、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国际法著作是《战争与和平法》,其作者是()A:边沁B:苏文C:格老秀斯D:孟德斯鸠答案: 格老秀斯2、下列关于国际法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C:国际法是有拘束力的,对国家或其他国际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D: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答案: 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3、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指国际法何以对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有拘束力。

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解释,其中自然法学派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A:人类法B:“协定必须遵守”这一基本规范C:自然法D:国家权力和对外政策答案: 自然法4、由于对国际法效力根据的不同认识,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国际法学派,主要有()A:自然法学派B:实在法学派C:格老秀斯法学派D:前苏联法学派答案: 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格老秀斯法学派5、关于国际法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律以主权者“平等协作”为基础B:国际法通常称为“软法”C:国际法以“势力均衡”为基础D:国际法通常称为“外交法”或“不可裁判的法”答案: 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律以主权者“平等协作”为基础 ;国际法通常称为“软法” ;国际法通常称为“外交法”或“不可裁判的法”第二章国际法的渊源第二章1、国际法渊源是指_A:国际法的表现形式B:国际法发展的过程C:国际法所的历史来源与国际交往基础D:国家立法的草案答案: 国际法的表现形式2、__所提出的七项原则标志着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趋于完善A:联合国大会B:《联合国宪章》C:安全理事会D:亚非会议答案: 《联合国宪章》3、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强行法的特征()A:国际社会全体接受B:公认为不许损抑C:条约抵触无效D:不得随意更改答案: 条约抵触无效4、司法判例和权威最高公法学家的学说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的原因是下列哪些选项()A:它是某些规则存在的证据B:它是国际惯例存在的法律证据C:它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D:它是确认法律原则的补充资料答案: 它是某些规则存在的证据;它是国际惯例存在的法律证据;它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它是确认法律原则的补充资料5、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______。

国际法自考题-20_真题-无答案

国际法自考题-20_真题-无答案

国际法自考题-20(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国际组织中是在无条约的情况下建立的是______A.北欧理事会 B.欧佩克 C.世贸组织 D.欧盟2. 国际组织的性质是______A.世界政府机构 B.超国家组织 C.国家间组织 D.隶属于会员国组织3. 以下各项中,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______A.欧洲联盟 B.国际法协会 C.国际文学艺术协会 D.国际红十字协会4. 下列国际组织中属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______A.世界卫生组织 B.国际红十字委员会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非洲统一组织5. 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美洲国家组织属于______A.专门性国际组织 B.区域性国际组织 C.非政府组织 D.一般性国际组织6. 关于国际组织责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经过多年努力,于______通过了《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

A.2001年9月 B.2003年9月 C.2005年1月 D.2006年8月7. 在国际组织中只享有有限的权利,但在主要机构中没有表决权,也不能在主要机关中任职,对组织承担较低财政义务的国际组织成员类型是______A.完全成员 B.联系成员 C.部分成员 D.附属成员8. ______是世界旅游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成员资格。

A.附属成员 B.联系成员 C.部分成员 D.完全成员9. 国际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文件草案或赞成或反对的表示方式称为______A.决议 B.表决 C.投票 D.决案10. 安理会通过非程序性事项决议的表决需要______A.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 B.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9个可决票 C.全体理事国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票 D.超过全体理事国半数的同意票11. 联合国大会对于重要问题的表决须经出席大会及投票的成员国的______同意才能通过。

A.1/2成员国B.1/3成员国C.2/3多数国D.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12. 联合国的基本文件是______A.《联合国组织条例》 B.《联合国章程》 C.《联合国宪章》 D.《国际联盟盟约》13. “联合国日”是______A.11月11日 B.10月24日 C.10月25日 D.8月15日14. 承认《联合国宪章》是“一项具有某些特殊特征的条约”的是______A.1962年“联合国的某些费用案”的咨询意见 B.1949年“执行联合国职务时遭受伤害的赔偿案”的咨询意见 C.1996年关于“一国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问题”的咨询意见 D.1989年“关于适用《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第6条第22节”的咨询意见15. 《联合国宪章》是在______A.旧金山会议上制订的 B.巴黎和会上制订的 C.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制订的 D.雅尔塔会议上制订的16.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______A.30个 B.50个 C.51个 D.60个17.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______A.英文和法文 B.中文和英文 C.俄文与西班牙文 D.俄文与法文18.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权包括______A.审议各国在裁军等方面合作的一般原则,并提出有关建议 B.促请各争端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C.调查任何争端或情势,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D.在争端或情势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在任何阶段建议适当程序或调整方法19. 目前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国有______A.9个 B.11个 C.15个 D.17个20. 联合国大会对“重要问题”进行表决的多数通过制为______A.简单多数 B.三分之二多数 C.四分之三多数 D.多数加特定成员21. 安理会主席职位由______A.联合国秘书长担任 B.本届联大主席担任 C.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轮流担任 D.安理会理事国代表轮流担任22. 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是______A.大会 B.秘书长 C.国际法院 D.安理会23. 确定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程序中的“大国一致原则”的国际文件是______A.《莫斯科协定》 B.《德黑兰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24. 确认了安理会表决程序中“弃权不妨碍通过”的国际案件是______A.1986年“尼加拉瓜案” B.1971年“纳米比亚案” C.1972年“黑九月事件” D.1886年“多恩案”25. 程序性事项以______的可决票决定。

加入联合国协议书模板

加入联合国协议书模板

加入联合国协议书模板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有意加入联合国组织,乙方作为联合国的代表,同意接纳甲方为联合国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规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目的1.1 本协议旨在明确甲方加入联合国的条件、权利和义务,以及双方在甲方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后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定义2.1 在本协议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2.1.1 “联合国”指联合国组织,包括其所有机构、附属机构和专门机构。

2.1.2 “宪章”指联合国宪章。

2.1.3 “会员国”指联合国的成员国家。

2.1.4 “国际法”指国际社会公认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3.1 甲方在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后,享有宪章所赋予的所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2 甲方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规定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等。

3.3 甲方应按时缴纳联合国会费,并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和决策过程。

第四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4.1 乙方应接纳甲方为联合国会员国,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会员国权利和义务。

4.2 乙方应确保甲方在联合国内部享有平等的权利,包括参与决策、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4.3 乙方应协助甲方了解和适应联合国的运作机制,以及履行其作为会员国的义务。

第五条争议解决5.1 双方因本协议的解释、执行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5.2 如果协商未能解决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将争议提交至国际法院进行裁决。

第六条协议的修改和终止6.1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和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6.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联 合 国

联   合    国
联 合

一、概述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Aim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四 项 宗 旨: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 (4)构成协调各国行为的中心,以达成上述 共同目的。
七原则:
(1)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 (2)所有会员国都应善意履行宪章义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5)集体协助原则。 (6)保证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7)不干涉内政原则。
②咨询管辖权 根据宪章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只有联合国大 会、安理会以及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 国其他机构和各种专门的机构有权请求国 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目前,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 会、托管理事会、大会临时委员会和联合 国行政法庭判决复核委员会,以及 十多个 联合国专门机构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 询意见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
(11)ICAO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民航组织 (12)IMO 国际海事组织 海事组织 (13)ITU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联 (14)UPU 万国邮政联盟 万国邮联
(15)WMO 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组织 (16)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知识产权组织 (17)IFAD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农发基金 (18)UNIDO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工发组织 (19)UNWTO 世界旅游组织
第二,对事管辖权(管辖事项) A自愿管辖。当事国发生争端后达成 协议,自愿向国际法院提交的一切案 件。国际法院基于当事国的自愿而取 得对当事国间案件的管辖权。 B协定管辖。这一类是《联合国宪章》 和现行条约中特别规定的事件或争端。 C任意强制管辖。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的规 定,当事国可以随时作出声明,对于与接 受同样义务的任何其他国家所发生的一切 法律争端,承认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 无需另行订立特别协议。 这类强制管辖的法律争端包括: 一是条约的解释; 二,国际法的任何问题; 三,任何事实的存在,如经确定即属违法 国际义务者; 四,因违反国际义务而应予赔偿的性质及 其范围

联合国契约组织 加入条件

联合国契约组织 加入条件

联合国契约组织加入条件
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条件
作为一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需符合以下条件:
1. 国家主权: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必须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内外政策。

2. 国际承诺: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承诺遵守并履行国际法和国际人权法等国际公约的规定,并认可联合国的宪章。

3. 和平解决争端: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同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避免使用武力或威胁武力解决问题。

4. 尊重人权: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尊重并保护人权,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5. 排除歧视: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承诺禁止一切形式的歧视,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宗教歧视等,并采取措施消除已存在的歧视。

6. 反对恐怖主义: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行为,并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7. 经济合作: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支持可持续发展和贸易自由化,并采取措施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8. 保护环境: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的国家需要致力于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它意味着国家将与其他成员国一起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权保护。

这需要国家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荣誉,更是一个国家履行国际责任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纳一国加入联合国的条件案
——联合国会员国的资格
〖案情〗
1946年,爱尔兰、葡萄牙和约旦先后申请加入联合国。

在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条第2款的规定,就是否推荐三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苏联均投了反对票,理由是该三国当时未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而且爱尔兰和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曾保持中立。

1947年,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和芬兰相继申请加入联合国。

苏联主张对五国申请做“一揽子”表决,以使五国被同时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但这一主张遭到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反对。

在安理会随后就是否推荐意大利和芬兰加入联合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时,苏联又投了反对票。

由于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是否推荐上述有关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安理会迟迟不能作出推荐决定。

为此,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17日请求国际法院就下述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一联合国会员国在依《宪章》第4条应邀在安理会或大会以投票方式就是否接纳一国为联合国会员国的问题发表见解时,在法律上是否有权以该条第1款明确规定的条件作为同意接纳的条件?特别是,此种国家在承认有关国家应符合该条规定的条件的同时,能否以将其他国家与该有关国家一同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作为其投赞成票的附加条件?
〖咨询意见及理由〗
1948年5月28日,国际法院就上述问题发表了咨询意见。

法院指出:提交法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以下一点:《宪章》第4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是否是详尽无疑的?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将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会员国在法律上没有权利附加《宪章》规定以外的条件以同意接纳新会员国;但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在接纳新会员国时,会员国也可以依据其他条件。

这是一个纯法律问题。

为了确定一个条约条款的含义,如在本案,关于接纳新会员国的条件是详尽的或是相反,这是一个条约的解释问题,因此只能是一个法律问题。

本法院只能以抽象的方式审查提交给它的问题,这是法院的责任。

本咨询意见毫不涉及--无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具体案件或特定的环境。

法院认为,《宪章》第4条第1款规定的接纳会员国的必要条件有五个:要求申请者必须是(1)一个国家;(2)热爱和平;(3)接受《宪章》的义务;(4)能够履行这些义务;(5)愿意履行这些义务。

所有这些条件均服从于联合国组织的判断。

《宪章》第4条第1款表明,具备上述五个条件的国家就具备了加入联合国组织的资格。

这些规定详尽无遗地阐明了加入联合国的条件,而不是仅仅以指导的或举例的方式所作的陈述。

如果要求与这些条件无关的其他条件,势必使这些规定失去意义和价值。

因此,必须视第4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为
既是必需的,也是足够的。

法院否定了下述见解:第4条所规定的接纳新会员国的各项条件,只是一种不
可缺少的最低限度的条件,而且在这种条件之上,任何会员国都有权加上它所认为适宜的政治考虑。

法院认为第4条所规定的条件是详尽的,但是,法院并不排除考虑任何可能合理的和现实的与该条所规定的条件有关的因素,其中包括政治因素。

提交法院的问题的第二部分涉及一个会员国在同意接纳一个申请国时是否可以以同时接纳其他申请国为条件。

法院认为,根据本法院在解释《宪章》第4条第1款时所采用的规则,这样一个要求显然构成了一个新条件,因为它是与第4条中所阐明的条件无关的。

它也是一个属于不同范畴的问题,因为它同意接纳新会员国不是按照要求申请国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而是依据非申请国的有关国家的外来条件。

《宪章》第4条的规定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即要求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国应该被单独地审查和投票表决,否则就不可能确定特定的申请国是否具备了加入联合国的必要条件。

以同时接纳其他申请国为条件同意接纳一个新申请国,将使联合国会员国不能在《宪章》第4条规定的条件的范围内,以完全自由的意志,在各个场合作出它们自己的判断。

这样一个要求与《宪章》第4条第1款的文字和精神都是不相符合的。

〖评析〗
国际法院在本案的咨询意见中明确否认了联合国会员国有权在《宪章》第4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之外提出新的接纳条件,包括以同时接纳其他申请国为条件,但它同时承认一联合国会员国在法律上有权根据其认为有关的政治考虑来决定是否同意接纳一申请国为会员国,只要其遵守了诚信原则,不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及《宪章》的任何规定。

这实际上给会员国在接纳新会员国时留下了自由裁量权。

当时的实践也表明,接纳新会员国是受到各种非法律因素的影响的。

这说明《宪章》第4条规定的爱好和平、接受《宪章》所载的义务等条件不可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1955年12月14日,经安理会“协商一致”,它同时推荐包括本案所涉及的8个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加入联合国,从而在政治妥协的基础上,一揽子解决了由接纳新会员国而引起的僵局。

但这种做法不符合法院关于应该对每一申请国单独审查和表决的意见。

〖问题〗
成为会员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