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论中西方古代神话的异同

从小我们就非常熟悉女娲、嫦娥、黄帝等神话人物,他们有的是人类的救星,有的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有的则展示了可贵的精神。
这些神话故事对我们人格的培养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后来我们又接触了西方神话,知道了西方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奥丁等众神,这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我们看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
下面,我们将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作一比较。
简单探讨研究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中国上古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它没有欧洲那样的神话巨制,现存的神话都是支离破碎的,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之中,在经、史、子、集四部里都有,并且不成系统。
然而,古希腊神话却不同。
希腊有一部长达48卷,近两万八千行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记载、加工了古希腊丰富的神话传说,并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神话传说体系。
这是由于希腊神话产生之时,曾出现若干城邦奴隶制国家,与此同时出现了相应的城邦文化,出现了史诗形式及悲剧,这些史诗和悲剧都以古神话为武库和素材,因而使得希腊上古时代的神话得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
此外,古希腊直至公元前4世纪为马其顿所吞并时,还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越长,对上古神话的保存发展才越有好处。
再有,早在荷马时代,希腊人便已基本上作为一个整体在活动了,他们的城邦以斯巴达、雅典为首,经常联合行动,于是他们中间出现了像荷马那样的人物,把分散、零碎的神话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后希腊神话一直被保存下来。
中国上古神话以“善”为美学思想的核心,神话中的神是人类的保护者,是利人者,是真、善、美的化身。
如黄帝惩恶助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这些神话歌颂的是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只有善的歌颂,没有恶的批判。
神话中反映的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情调与自我献身的精神。
中国神话越发展越强调人的力量。
越重视人的社会性,越被人的理性所掌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多与嫉妒、仇恨、惩戒、复仇、灾难相关,存有罪恶因素,这些神灵往往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的享受。
西方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对比研究

西方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对比研究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各个文明都孕育出了自己的神话。
这些神话承载着人们对于宇宙、人类存在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思考和解释。
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西方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之间的对比研究。
1. 创世和宇宙在西方神话中,希腊神话是最为著名的一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创世神话就是宙斯和其他神祇推翻了巨神族暴力统治的故事。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这两个神话都是宇宙的起源,然而,希腊神话中的神祇之间激烈的斗争与中国神话中盘古在寂静的虚无中的自我成了鸿蒙之前显现的时空界限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反映了两个文化中人们对于宇宙生成过程的不同观念。
2. 神与人的关系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喜欢和人类互动,并且在很多故事中扮演着主角。
例如,他们既是战争的旁观者又是最终的判决者。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祇通常被封存在遥远的仙境之中,他们对人间事务的关注较少。
这反映了希腊文化中神与人的亲密关系,而中国文化中人对于神明的崇拜和尊敬。
3. 英雄与神话在西方神话中,英雄们经常与神祇交战,例如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
这些英雄通过战胜神祇来证明自己的伟大和力量,同时也证明了人类在战胜自然力量方面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不太受到神祇的关注。
中国神话更加注重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而不是个体的力量。
4. 生死观念西方神话中,人类死后的去向常常与地狱和天堂有关。
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冥界还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天堂和地狱,在这些神话中,死亡的命运不由人类自己掌控。
而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观念。
人们相信灵魂可以超脱人间,成为神明或者祖先的一部分,这种与神明或先祖相融合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自然崇拜西方神话中,大自然元素常常成为神明的主题。
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象征大海,阿波罗象征太阳,而且他们拥有着自己的特殊力量。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自然崇拜更多地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有关。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摘要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
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
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中国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汉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道教的、佛教的以及远古的神话。
而西方神话传说则主要包括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
1、主题上的相似(1)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 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
如关于天地人类的起源,中国神话中盘古生于浑沌之中, 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传土作人。
古希腊神话中卡俄斯与妻子浑沌之中先创光与昼, 然后创天地,天地生神族,神塑土作人。
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的对比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弗洛伊德说“:神话是民族的梦。
”神话是人类文化最原始的表现形态之一。
就神话的产生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
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宗教信仰,给予原始时代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而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
然而,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思想、民族文化、民族气质和性格、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两者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比如说在创世神的构成方面。
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希腊神话里,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
而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几乎都是单个的神,他们之间也攀不上亲戚,构不成系统。
还有在创世方式,神人关系上。
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来比较一下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和希腊神话《神谱》的创世故事。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
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
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
天哪!这该死的地方!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
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中西方神话差异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中西方神话差异毕业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f07a99af1ffc4fff47acbf.png)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教学部名称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务处制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摘要 (1)引言 (1)一、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外形差异 (2)二、中希神话中的思想内容差异 (3)(二)人生观的差异 (4)(二)价值观的差异 (4)(三)爱情观的差异 (5)(四)命运标准的差异 (6)(五)最终结局的差异 (6)三、中希神话中的审美差异 (7)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作者简介 (9)声明 (10)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黄晴[摘要]中希神话中的神与英雄形象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希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不同造成的。
中国神话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希腊神话反应的是人与社会的斗争,以致于在神的形象的外形、思想内容和审美的方面存在差异,但又各具意义,值得我们对中希腊神话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学习借鉴。
[关键词]神话;差异;外形;审美Differences in Greek mythology in the image of God of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Program HUANG QingAbstract: In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gods and heroes are also different, this is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era. Chinese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Greek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human and social struggle, so that in the image of God, the shape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esthetic differences, but with different significance, worth of Greek mythology works in-depth analysis and learning.Key words:Myth; difference; aesthetic appearance;引言神话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瑰宝,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后面的文学形式相比,它是一种不自觉的创造。
中西方神话文献综述

中国与希腊神话比较之文献综述内容摘要:神话,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对中国和希腊两国的神话作比较研究,对于本国文化的吸收精华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两国之间的了解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和中国神话都涉及了人类起源及开天辟地的相关问题,都注重英雄形象的刻画,最后,长生不死,具有神力、法力是中、希神话中神的一个相同之处。
希腊神话中将神人化,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则缺乏“人性”而拥有更多的“神性”,这是中西神话的最大不同。
关键词:神话中国希腊文化一、引言神话,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是一个国家能够证明自己文明程度的证据和文化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寄托。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告别蛮荒时代,步入文明之际时,都创造了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都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沉淀。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显著代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均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
对中国和希腊两国的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究两国先民对自然、社会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本质内涵,以及依存于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本国文化的吸收精华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两国之间的了解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一)中国与希腊神话之同在宋玉凤的《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比较论》中指出,古希腊和中国神话都涉及了人类起源及开天辟地的相关问题。
《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它是比较古老的。
后一点儿的女娲抔黄土造人的神话始见于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之后又有女娲兄妹(或伏羲兄妹)结婚繁衍滋生人类的神话。
女娲之肠能化为十个神人,又用土造人,又能补天,她是完全具有开辟神的资格的。
希腊神话也讲述了诸神的诞生、造人等。
如,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二神曾经范土造人,使其形象像神,然后叫爱洛斯给他以生命,雅典娜给他以灵魂。
两国神话都注重英雄形象的刻画。
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

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4T09:17:38.604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第22期作者:王钇繁[导读]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各民族都形成过具有各自特色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往往凝聚了民族的集体意识或信仰,尽管神王钇繁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各民族都形成过具有各自特色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往往凝聚了民族的集体意识或信仰,尽管神话是想象力的产物,但却反映了各民族早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中西方神话深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具有指向性差异,所以中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包含了对中西方早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关键词:神魔小说;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引言中华文化中有源远流长的神话文学,从先秦两汉的故事传说到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从唐宋传奇到明清时期的神魔小说(王群,2020:102)。
中国关于神话题材的研究十分丰富,刘仲宇(1997)在《中国精怪文化》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精怪的产生、种类和繁衍,人们对于精怪的心理和态度,介绍了关于精怪文学的争论。
秦娟(2009)归纳了明清小说中妖怪的特质与特征,探讨了其文化底蕴、审美特征和文学功能。
西方神话的理论研究始于轴心时代的希腊时期。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2019)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轴心期”之说,西方圣贤先后进行一场精神运动,标志着人从神话和英雄时代过渡到人的时代,代表着人的理性启蒙。
在神话理性运动中,古希腊发起了对神话“真实性”的追问,反映出当时人们尚未在客观真实和艺术事实之间的区别,是一场人们从诗性智慧向理想智慧的进步运动(林玮生,2016:83)。
1. 中西方神话的发展1.1 中国神话的发展神话文化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于超出认知的自然现象的非现实解读,对自然的敬畏加之落后生产力催生出这一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
中国神话这一概念最早指具有政治预示意义的反常性现象,是普通人民对于时政的无奈和统治者昏庸无能而做出的“敢怒不敢言”式的变相宣泄,通过超现实形象的构建以满足暂时性逃离无助现实的愿望。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神话是不同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神话反映出不同的文化。
本文主要是通过简单介绍中西方神话及对神的比较,从各个角度分析中西方神话特征,进而对比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归纳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于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神话;中西文化;比较;差异Research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ythologyAbstract:Mythology 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o different mythology reflects different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comparison about the mythology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t also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from all the aspects which in order to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difference why it occurs, aiming to promot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Key Words:Mytholog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Comparison;Differences一、引言神话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神话(mythology)一词本来是古希腊语,原以为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
关于神话的定义有许多,鲁迅先生给神话的定义是“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长,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摘要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
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
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中国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汉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道教的、佛教的以及远古的神话。
而西方神话传说则主要包括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
1、主题上的相似(1)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 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
如关于天地人类的起源,中国神话中盘古生于浑沌之中, 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传土作人。
古希腊神话中卡俄斯与妻子浑沌之中先创光与昼, 然后创天地,天地生神族,神塑土作人。
圣经中,造天地和造人的都是上帝。
这意在说明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
在《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中宗凡滟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星宿神话、惩罚神话五大类型出发,对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中西先民对世界认识异同的根源,从而发掘民族早期中西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异同之处。
在《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中周含通过“创世造人”、“大洪水的传说”、“世界中心的山”、“天堂与地狱”这几个相似的主题进行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共同之处。
在《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中王颖认为在中西神话传说中, 存在着“创世造人”、“劫后重生”、“塔树通天”、“徒劳无功”等四个共同主题。
在《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中卢沁钰把西方的创世神话, 伊甸园神话, 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的对比研究,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相似处和差异性。
在《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中江宁康从起源类型、洪水类型、太阳类型、火的类型、英雄类型五个方面阐释主题内容的同异: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 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的天帝法力失灵而人世的疏浚水利见效, 神与人君合一,西方的神族法力无边,人世仰仗神赐才得以再生;文艺受神的掌管,日神掌管艺术并给人间以光和热,文艺有激扬人心的作用;火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中国由人世实践取得了火,古希腊人相信火自天来, 非人力可为;平定人类社会的英雄,在中国是人世的君王,在西方是借助神力并最终变成神的神人之子。
(2)对自然现象的神化的解释如有名的洪水神话,中国是大禹治水、古希腊是丢卡利翁和皮拉、希伯来是诺亚方舟,还有比如,打雷了,古人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是天上的神仙在发脾气了。
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雷电的是天王宙斯,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雷公。
人们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把大自然当作神来顶礼膜拜,并演绎生成种种神奇、浪漫的神话。
例如,希腊神话中有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海神波塞冬,等等;中国的神话也有诸如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太阳神炎帝,等等。
(3)对古人原始生活的记述神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反映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壮举,记述部族起源、发展,以及部族战争的英雄神话与传说。
比如,中国的古代神话“夸父追日”,反映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精卫填海”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她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这是古人颂扬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黄帝与蚩尤战争的一个片段:“蚩尤作兵,伐黄帝。
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
遂杀蚩尤。
”这其实是原始部族战争的反映。
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众多故事实质上是历史附会神话的产物。
古希腊神话也有众多的英雄传说,比如:大力神赫拉克里斯立了十二大功,被高尔基称为“人类最早的劳动模范”;伊阿宋为了个人荣誉,率领众英雄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夺取了金羊毛;奥得修斯设计了木马计,帮助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希伯莱中的《出埃及记》等等。
关于神话起源方面,蔡恒在《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中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的有限。
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 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 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
他们认为, 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 都是一种超乎一切的神指挥着、控制着。
于是, 在他们的心目中, 一切自然力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 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的形象, 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
2、内容上差异性(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
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
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
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
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疾病、战争和死亡。
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
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
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
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
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
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
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3、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在神话观念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
众神有着凡人所有的喜怒、好恶、欲望等情感,而且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宙斯的风流、赫拉的极强嫉妒心,赫尔墨斯的虚荣等,众神并没有被塑造成抽象道德的化身。
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着凡夫俗子的种种感情欲望——恋爱、嫉妒、争斗等,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神与人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腊神话更像是“人话”。
中国神话中的“神秘”色彩则浓厚了许多。
“神”在先民的心中庄严而又肃穆。
对于“神”,他们是既恐惧又崇拜。
具体到神的形象,也与人是不同的类别,中国神话中的“神”十分奇特,通常是与“怪”相联系,甚至从中能够追寻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痕迹。
例如,创造人类的女娲是人面蛇身,神农氏是牛头人身。
这些神的形象,都是典型的鬼灵精怪,给人一种敬畏感。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像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那样具有人的情态和内涵,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恒定不变,有时还成为某种抽象道德的化身。
例如,女娲的身上始终体现的是仁慈善良的母性精神,而开天地的盘古,逐日的夸父,则被赋予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富有牺牲的精神。
总之,在中国神话中的“神”身上缺少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
在《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中李瑞仙认为中国留传下来的神话, 是产生于上古时代的“原始神话”;而希腊神话传说,则是属于“文明神话”, 是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际, 经过进一步文学加工的上古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片段散乱,而且描写粗略。
希腊神话完整, 情节丰富。
中国神话人神异形异性,多是人面兽形,或由兽形幻化而成,具有高度神圣化特点。
而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 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
神中国古代神话神都是高高在上,几无七情六欲。
希腊神话中的神外形与人多无差异,人间种种喜乐争斗也发生在诸神之间。
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由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迪特,因为后者许他以天下第一美妇。
在《简析中西神话差异》中李翠萍从中西造人神话的差异、神的形象差异、人神对立和天人统一的差异、伦理道德和个性自由的差异四个方面反映中西民族精神和风貌的差异。
在关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话体系、人生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面,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中认为,希腊神话体系表现为完备、丰富、具备逻辑性,而中国神话表现为短小、丰富、散乱。
在人物形象方面,中国神话英雄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注重品行与德操,。
古希腊神不但集中了人类外貌美的诸多优点,而且完全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
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关于中西神话差异的原因,杨则认为由地理因素、历史原因、民族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的差别这几种因素引起。
在《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中李娅菲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变异和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