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信仰 文档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下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新时代下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6页/共19页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辰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也不仅仅 为社会主义国家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 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 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83 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在伦敦逝世。1883年3月17日是马克思的下 葬日,当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人,在他生活了大半生的英国,几乎 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去!
第11页/共19页
可以说正是这些“警世衷言”的启发,凯恩斯才自觉不自觉地对经济 社会的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而罗斯福也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 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落到实处,并因 此而受到大垄断家族财团的强烈反抗和攻击,称罗斯福是“红色总统” ,是“共产主义代理人”,“偷偷摸摸地搞社会主义”。可以说,是资 本主义社会的精英“活学活用”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暂时克 服了困境,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梅开二度。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以及其他国家的债务危机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被抢 购一空,人们都渴望从这本“圣经”当中找到医治创伤的秘方和良药。
第4页/共19页
• 2、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 学总结。比如,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 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发展 变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生产关系一定适 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就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浅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浅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浅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的方法主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高校宗教管理;禁止非法宗教组织干预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

标签: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近年来,宗教文化逐渐向高校渗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熟的重要时期,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侵扰,宗教文化逐渐向高校渗透,近年来,高校信教人数有所增加。

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假宗教之名实施思想侵略。

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然而高校是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无论信教与否,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2]当前高校的宗教传播处于低水平阶段,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尊重客观规律,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的宗教学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进而促使科学、合理的宗教观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宗教管理1991年江泽民强调:“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把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作为他们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实质上是政治问题。

”经济全球化下,国内外敌对势力选择利用宗教,从事不法活动,迷惑群众,企图达到分化中国的最终目的。

不法分子利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在西方宗教文化的旗帜下,在高校从事不法活动。

更有甚者,通过利用某些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宗教宣传。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共5篇)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共5篇)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共5篇)第一篇: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我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理想信念?理想主要可以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三个方面。

因此,我们树立的理想信念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道德是做人的核心。

孔子一生的理想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将“修身”作为自己理想信念的首位,可见,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求“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承继,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具进。

因此,我们在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同时,要与道德传统相结合。

其次,生活是做人的基础。

罗兰说过“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的确,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学会发现,联合实际,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生活三大领域。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演讲稿理想信仰(3篇)

大学生演讲稿理想信仰(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理想信仰。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理想信仰,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灯塔。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力量,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对于大学生来说,理想是我们求学的动力,是我们追求卓越的目标。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信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仰,是对某种理念、原则或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坚守。

信仰,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个人信仰,它赋予我们坚定的意志,让我们在困境中不迷失方向。

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仰呢?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树立崇高理想,追求卓越品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卓越品质。

我们要立志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学习上,我们要勤奋刻苦,追求卓越;在生活中,我们要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关注社会热点,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大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五、培养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培养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信仰演讲稿大学生

信仰演讲稿大学生

信仰演讲稿大学生信仰演讲稿:大学生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信仰。

信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的一盏明灯,它给予我们力量,指引我们前行。

作为一名大学生,信仰对我来说更加重要,它在我求学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我想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一种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它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理念信仰。

对于我而言,我的信仰是对人类的无限可能性和善良的坚信。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和潜力,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坚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着善良之心,只是在面对诱惑和挫折时,我们的信仰被摧毁,而这种信仰正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所需拥有的。

其次,我想谈谈信仰在大学生活中的作用。

大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阶段,我们经历着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着诸多选择和抉择,而信仰为我们提供了决策的指南。

在学业方面,信仰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在人际交往方面,信仰教会我们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信仰赋予我们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信仰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帮助我们成长。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我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信仰对我个人的意义。

进入大学后,我面临着适应新环境和学习压力的挑战。

我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

然而,我始终坚信着自己的梦想和才能,我相信只要努力,我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所以,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和我一样,怀揣着梦想,努力追逐着。

同时,我的信仰也教给了我如何关爱他人。

在大学里,我参与了一些志愿活动,我发现通过帮助他人,我能够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快乐。

每当看到那些我帮助的人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这种关爱他人的信仰也让我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友谊,这些友谊至今仍然保持着。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500字作文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500字作文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500字作文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一、积极进取
首先,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进取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
以及充实自我,因为大学生是有成就感的一时期,就要抓住这段时间,把手边的事情做好。

只要心中有树立积极进取的理想,就能找到自己
的价值和价值最大化,从而给自己多挣一分事业上的成就感。

二、艰苦奋斗
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艰苦奋斗的信念,不断努力,坚持不懈,不断
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跟着带来工作的晋升机会,这就是艰苦奋斗的信念。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学习的乐趣,
不让日子机械单调,让自己的思想拓宽,让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三、友爱互助
再次,大学生应该树立友爱互助的信念,要有爱心去帮助他人,利用
自己优势去帮助弱势,从而给人们带去希望,跟他人一起学习,分享
彼此的进步,能够激发身边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多多相互交流,互助
支持,增进同学的友谊,让大家学习的乐趣更多。

四、坚守诚信
最后,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坚守诚信的信念,都是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不说谎话不作弊,在工作中坚持道德,以诚信包括自身,
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名誉,提升个人能力,让自己的实力跃上另一个
台阶。

总结:
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友爱互助以及坚守诚信的信念,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向,在学习上多多磨练,去实践所学的知识,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长路上有更多的选择。

只有不断的精进才能学到
能力,获得成就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和美好。

信仰的三分钟演讲稿大学(3篇)

信仰的三分钟演讲稿大学(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信仰的话题。

信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指引。

在这里,我想用三分钟的时间,和大家探讨一下信仰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信仰是人生的指南针人生如航海,信仰便是航行的指南针。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而信仰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信仰更是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信仰能够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在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众多的选择。

是选择考研、出国深造,还是选择就业?信仰让我们在面对这些选择时,能够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某个领域的热爱而选择深造,或者因为对社会某一方面的责任感而选择投身基层工作。

其次,信仰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信仰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信仰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信仰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

信仰让我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

它让我们明白,世界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复杂的。

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坚定自己的立场。

二、信仰是心灵的守护神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心灵守护神。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信仰能够帮助我们化解这些压力,保持心灵的宁静。

首先,信仰让我们学会面对挫折。

大学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

这时,信仰能够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困境。

正如歌德所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其次,信仰让我们学会感恩。

在信仰的指引下,我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份礼物。

大学生如何应对宗教和信仰问题

大学生如何应对宗教和信仰问题

大学生如何应对宗教和信仰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宗教和信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思考的群体,他们在面对宗教和信仰问题时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与尊重、思辨与思考以及团结与和谐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应对宗教和信仰问题。

一、认知与尊重大学生在面对宗教和信仰问题时,首先要保持正确的认知和尊重的态度。

宗教和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代表着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与认同。

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宗教和信仰选择,不以自己的观点来评判他人。

无论别人的信仰背景是什么,我们都应该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干涉他人的信仰自由。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学会和谐相处。

不同宗教和信仰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他们有自己的习俗和仪式。

大学生应该尊重和欣赏这些差异,避免对他人的宗教观点进行嘲笑或歧视,保持一个和谐的社交环境。

二、思辨与思考大学生应该具备思辨和思考的能力,来应对宗教和信仰问题。

面对不同的宗教观点和信仰体系,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思考和质疑。

通过了解不同的宗教和信仰,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

在思辨和思考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注重理性思维。

宗教和信仰问题虽然涉及到个人情感和信仰,但我们不能只凭情感和信仰来判断一个问题的对错。

通过合理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和信仰的本质,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团结与和谐大学生应该以团结和和谐的态度面对宗教和信仰问题。

宗教和信仰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容易引发争议和冲突。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团结为宗旨,通过交流和沟通来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在校园中,大学生应该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宗教和信仰交流活动,为校园提供一个相互尊重和包容的氛围。

通过交流和对话,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宗教和信仰的内涵和精神,增加对宗教和信仰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大学生也应该推动宗教和信仰的和平互动,防止极端主义和宗教矛盾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参与宗教和信仰和平事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信仰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

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

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他们的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渡,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十分关键。

一、大学生信仰的现状
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所谓的“信仰危机”并不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特有的,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信仰危机”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社会主导信仰或时代精神的缺失,而是说,人们对原有的主导共同信仰的态度有所动摇、削弱,以至于诱发困惑或迷失的社会心理。

应当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不仅仅表现为各种思想、观念的平行排列,更多的是传统的、转型的、西方的各种古往今来的思想的立体交错和叠加。

信仰危机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流信仰模糊化、边缘化。

诸如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心目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他们更加青睐西方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

2、信仰功利化、世俗化。

市场经济不断刺激着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一些人的人生信念和价值取向逐渐失去了真善美,将生活中一切市场化、物质化。

另外,当代大学生也处在考研、求职等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些使大学生不得不直面事关自身前途命运的现实问题。

3、信仰的个性化、多元化。

最突出的表现是主流信仰有模糊化、边缘化、复杂化趋向。

信仰变得多元且具有个性特点。

4、信仰的非理性化、去本土化和“西化”。

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信仰非理性化明显;本土文化意识淡薄,西方文化抢滩校园。

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颇受大学生们的喜爱;与此相反,中国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则遭到冷遇。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对策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一是大学生普遍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

价值澄清法、辩论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辩论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恰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较好的方法。

(一)家庭、学校、国家和全社会形成合力
家庭、高校、国家和全社会必须通过综合的全方位的有效手段,形成科学的合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

我们应当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信仰的氛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家庭、学校、国家和全社会四者相结合的现代信仰培育新模式。

(二)发挥舆论的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
我们应当发挥舆论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典型宣传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向大学生宣传科学理论,真正使党的路线方政策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共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科学而充分说理去做好解难释疑工作,进而使大学生在释疑中确立起正确的信仰。

同时,还可以通过舆论加强正面人物的榜样熏陶作用,大力宣传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典型人物和其他感人事迹,从而营造出有益于树立正确信仰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心里健康教育
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及高校扩招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 特别
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问题不容忽视。

如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学习的积极性低
落; 自豪感和自卑感交叉互现; 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巨大压力; 巨大的就业压力等使一些学生对前途、命运感到渺茫。

对此, 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四)运用新方式、新思维
在培养大学生信仰问题上,以往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例如我们可以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方面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教育,把人文关怀同信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正确信仰。

但如果仅停留在原有的方式方法上,势必落后于时代而使教育陷于弱势。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新方法,运用新方式,开启新思维。

1、利用好网络工具和平台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易于被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所接受。

调查中“你认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最好采用哪种途径”,35.87%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大众传媒。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努力发掘它的潜力,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

2、树立正确信仰的新思维
在培养大学生正确信仰时,做到如下三者的结合:(1)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注重大学生个体信仰和社会需求的结合;(2)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3)政治性与公众性相结合。

承认个体、个性及自我实现的价值的同时,积极寻找传统文化、国家利益和个性发挥的结合点。

从而让大学生信仰成为实现个体发展和国家进步不断互动前进的精神纽带和无穷动力。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它具有激励斗志、催人奋发、增强社会凝聚力等功能,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信仰树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信仰主体对一些思想观念的自由选择和认同内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少发号施令把某种信仰和价值观强加于大
学生,而应尽可能多地告诉大学生进行信仰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在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信仰。

信息工程学院调研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