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七星过客中西方大学发展大致都经历了古典大学时期、近代大学时期和现代大学时期,笔者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中西方高等教育作一概述性的论述。
古典大学时期:西方的古典大学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前387年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的成立到欧洲中世纪大学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以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为标志)到十九世纪(以1809年德国洪堡大学的诞生为标志)。
首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具有影响力便是“柏拉图学园”的诞生和发展。
“柏拉图学园”就是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
今天的大学“学院”就是从“阿加德米”这个词来的。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
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
在朋友的帮助下,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外约两公里的地方购置了一片土地,办起了一所学校。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
为纪念当地一名叫阿卡德穆(Academus)的战斗英雄,学校命名为阿卡德穆学园,只是后人为了称呼的方便,习惯上仍称之为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
由于学园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生命力,学园一直持续了900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
学园里不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
世界大学建立年表

世界大学建立年表1. 古代世界大学的兴起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称为亚里士多德学派,为后世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集合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交流。
在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崇禧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实行制度化教育的大学,为后来多所名校提供了借鉴。
2.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发展在中世纪,大学成为基督教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巴黎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府,培养了无数学者和思想家。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等迅速崛起,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飞速发展。
3. 近代世界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7世纪,哈佛大学作为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典范。
随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相继成立,丰富了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
19世纪末,德国的柏林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索邦大学的开办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发展,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
4. 现代世界大学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世界各国的大学发展蓬勃,各具特色。
例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一直被誉为世界顶级学府;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科研领域卓越;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在亚洲大学中享有盛誉。
同时,一些新兴国家的大学也崭露头角,如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印度的印度理工学院等,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研究的热门地。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的兴起,世界大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5. 未来世界大学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世界大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大学应当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鼓励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与各个领域的实践机构和产业结合,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大学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世界各国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结语:世界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章__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__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清末至民国时期,先后学习日本、欧洲、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建国以后,主要模仿苏联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注重吸取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逐渐走出了模仿的时代,形成自主特色发展的趋势。
在本章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对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叙述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部分内容中,涉猎日本和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自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为“完整的”、“全部的”,12世纪以后又含有社团、共同体、行会、协同组织、兄弟会的意义。
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中世纪后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不过,早在西方中世纪大学出现之前,古代希腊、罗马就出现过高等教育机构。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公元前387年开办了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并在此从教40多年。
后来,Academy一词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这种高等教育传统对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乃至近现代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时代背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过程性事件,很难说自哪一年开始大学就出现了;但人们从心理上还是希望有一个清晰的年代表。
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早在11-12世纪的法国,巴黎拉丁区一带有不少著名学者来讲学。
随着主教学校和僧侣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机构,也就是巴黎大学。
一般认为巴黎大学建校于1200年(一说1150-1170年),法王菲利普·奥古斯特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包括师生可以免予世俗裁判,甚至在刑事方面,也不再由主教管辖,其实直到1261年才正式使用巴黎大学这个校名。
从中西方校园历史背景探究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不同

从中西方校园历史背景探究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不同【摘要】中西方校园历史背景简介:自古以来,教育一直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中西方在校园规划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模式。
中美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教育品质和学生体验,促进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
中西方校园规划的历史演变:中西方校园规划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西方注重个性化和功能规划,而中国注重整体和文化传承。
中美校园规划的异同点:中美校园规划在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上存在差异,比如美国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中国注重传统和文化内涵。
中美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未来,中美校园规划可能会趋向于借鉴和融合对方的优点,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创新的发展。
结论: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差异将促进双方的交流和学习。
建议未来发展中应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兼顾传统和未来发展方向。
感谢各方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中西方校园历史背景、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异同点、发展趋势、特点、差异、发展建议、结尾致辞1. 引言1.1 中西方校园历史背景简介中西方校园的规划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伊拉克利翁是最早的公共学校之一,其建筑和景观规划为后世校园规划提供了启示。
而古罗马的拉斐尔学院则是西方现代大学的雏形,其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影响了后世的校园规划。
在中国,早在唐代,就有了类似现代校园的规划。
著名的大学如国子监、白马寺等都有规划精细的建筑群和景观。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变,学校规划也逐渐发展,尤以清代的大型官办学校为代表,如读书院、书院等。
中西方校园的规划发展在历史上有着相似的演变轨迹,都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具体的规划理念和实践上,两者仍有一些差异,这也为后来的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不同奠定了基础。
1.2 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中美校园规划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在于为学校提供了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大学的发展与演变

大学的发展与演变一、引言大学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使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的发展与演变。
二、古代大学的形成古代大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学派等都是当时的学术中心。
而在古罗马,罗马帝国的学院则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这些古代大学都强调思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中世纪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欧洲的大学开始兴起。
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
这些大学以教授神学、法学和医学为主,培养了大批的教士、法律家和医生。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强调学术自由和学问的传承。
四、近代大学的发展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德国的柏林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大学,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
近代大学注重学科的专业化和研究的深入,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成为了大学的核心价值。
五、现代大学的挑战与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现代大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一方面,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使得学科的划分变得越来越细化,大学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合作。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更加容易,大学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提供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此外,社会对大学的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大学需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实际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结语大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
从古代大学的形成,到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再到近代大学的发展,大学始终扮演着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角色。
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大学需要不断适应变化,保持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高等教育发展简史1. 西方文明古国很早就在一些城邦中建有各种博物馆和图书馆。
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P:14)2. 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P:15)3.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P:15)4. 春秋私学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它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P:15)5. 西汉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P:16)6. 中世界大学的特点:①行会性;②自治性;③国际性。
(P:18)7.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P:18)8. 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德国人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洪堡思想:大学在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研究职能。
洪堡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 2 -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即“教自由”和“学自由”。
(P:25)9. 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P:28)10. 范海斯提出高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被称作威斯康辛思想,是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9世纪以前,培养人才;19世纪初,发展科学;19世纪末,服务社会。
)(P:29)11. 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同时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P:32)12.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合拟《奏定学堂章程》,同年颁布,故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
“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在高等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第二级是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毕业者;第三级是通儒院,招收大学堂毕业者,修业五年为限,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历史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比——从历史角度来辩证看待中西方大学教育差距摘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着重从高等教育历史文化起源、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起源、现代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的差异。
在充分陈述历史过程之后,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学生本身三个角度辩证看待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欧美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史一引言在本学期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目前中国的学术和科技发展的一些现状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我很受启发。
但我作为一个刚刚进入研究生的同学,从学术的角度看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不成熟。
于是,我决定从中国大学教育入手,反思教育对于大学生和学术的影响。
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近二十年来大学一直面临这样的一个一个困境——无法产生大师。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学术人才在思维上缺少一种人文情怀,在大学里缺少这一部分的教育,这使得这些人才最后仅仅能成长为专家,而进入不了大师的层次。
针对这个观点,本文从中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以一种辩证思维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
二西方大学起源及发展过程从传统上来看,西方是科学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中心。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回顾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于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西方的科学传统和发展现状是优于东方各国。
但是,西方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对于大学、科学、以及大学的人文思考也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几个阶段。
西方科学起源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
在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代表是数学,海洋小国时代的古希腊将数学的地位放在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上,使得科学的发展脱离了功利性。
由于古希腊的特有文化特点,使得古希腊自由民主的人文气息也深深的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科学家。
希腊文化对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贡献,处于一种奠基意义地位的存在。
第一讲 导论:中国大学发展百年史

评判标准:
—— 一方面,他们并不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学校,虽然 他们取得了令后人自叹不如的学术成就,但他们的教育却始 终未能发展成永久性知识机构的组织形态,而是随着朝代的 替换走向消亡,并没有传承下来;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 大学并非受惠于此,与他们没有必然的历史渊源。
—— 从现代大学的主要特征来看,“从现代主义上讲,真正的 大学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一所永久的学习机构,聘有固定的 教学人员,提供特定的教学课程,不时施行各种考试,并授 予学生完成学业的证明,即得到普遍承认的毕业证书或学 位。”
—— 这些社会条件的变化,使原有的僧侣学校和大主教学校 再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 一些地方,师生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和法律保护,仿照 手工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行会或学生行会:教师按 所教的学科组成行会性质的“教授会”,学生按籍贯组成 “同乡会” 。由于需要,这些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结合成 学习和研究的“组合” 。
西方大学的发展历程图
中世纪大学
英国牛津、剑桥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
美国哈佛、耶鲁大学 世界各地的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第三节 中国大学发展:百年抑或千年
—— 外国人写中国大学史一般来说都是从西学东渐 说起,是一种百年叙事框架,而中国教育家、教育 史家写的关于中国大学的著作,却是千年叙事思路。 其实,这两种叙事框架之间的根本冲突就在于如何 理解“大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含义。
—— 儒家《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大学非彼大学”:现代大学与古代大学不是一回 事
现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在此
之前,无论是古代埃及、印度、中国,还是古希腊、 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大学,多数学者认 为,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真正的大学还是来 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七星过客
中西方大学发展大致都经历了古典大学时期、近代大学时期和现代大学时期,笔者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中西方高等教育作一概述性的论述。
古典大学时期:
西方的古典大学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前387年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的成立到欧洲中世纪大学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以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为标志)到十九世纪(以1809年德国洪堡大学的诞生为标志)。
首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具有影响力便是“柏拉图学园”的诞生和发展。
“柏拉图学园”就是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
今天的大学“学院”就是从“阿加德米”这个词来的。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
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
在朋友的帮助下,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外约两公里的地方购置了一片土地,办起了一所学校。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
为纪念当地一名叫阿卡德穆(Academus)的战斗英雄,学校命名为阿卡德穆学园,只是后人为了称呼的方便,习惯上仍称之为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
由于学园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生命力,学园一直持续了900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
学园里不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
在学园的大门上就赫然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
在
教学当中,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地位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在游历期间对数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更因为他在哲学上认为,数学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一个中介,在他的认识论中,数学有很高的地位。
由于强调数学,学园里产生了好几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泰阿泰德是立体几何的创始人,欧多克索是数学天文学的奠基人,美涅克漠是圆锥曲线的发现者。
此外,学园对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分类研究。
人文科学当然更加受到柏拉图推崇,在这里,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扩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像共和国、优生学、自由恋爱、妇女解放、计划生育、道德规范、财产问题、公有制制度等,在他的教学和著作中都有所涉及。
在学园期间,柏拉图写出了他一生中主要的哲学著作。
这期间,他除了去西西里两次,再也没有离开过雅典。
可以说“柏拉图学园”的诞生和发展的900余年中,其对于以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学园所涉猎的哲学和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政治、法律等)为以后大学学科的设置打下了基础,更为难得的是,学园虽然没有现代大学的组织架构,但是其功能与现代大学的功能基本相符,教学、科研和政治咨询,其中决策咨询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服务,因为他的对象是为周边国家的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提供帮助。
特别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柏拉图在哲学领域所涉猎的领域,例如共和国、优生学、自由恋爱、妇女解放、计划生育、道德规范、财产问题、公有制制度等,这些即便是现代社会还属于需要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西方古典大学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2世纪到19世纪,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第一所大学的诞生,以法学、医学为主。
随后,1180年法国巴黎大学诞生,以神学为主;1231年意大利萨莱诺大学诞生,以医学为主。
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进行求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与法兰西国王发生了争吵,英格兰国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法国的学者召回英格兰,让他们聚集于牛津进行潜心研究,1168年便诞生了牛津大学(Oxford),剑桥大学(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
中世纪末,欧洲建立了约
80所大学,中世纪大学主要的学科有文学(基础学科),法学,医学和神学,其中后面三个学科各为高级学院,学生先学完文科后才能选择后面三个高级学院进行学习。
这种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先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再到各自选择的领域进行学习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哈佛大学的前身是哈佛学院,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一所像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拨款400万英镑,由于创始人中不少来自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把哈佛大学所在的新镇命名为剑桥。
1638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
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给这所学校。
1639年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
中国的古典大学从夏、商、周到清末历时4000余年,也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夏商周到汉武帝,即公元前22世纪末到公元前140年共计2000余年是中国古典大学的形成期;第二时期:从汉武帝到清朝末,主要是以汉武帝建立的太学为标志。
近代大学时期:
西方近代大学以1809年洪堡大学的诞生为标志,洪堡大学的诞生,实现了大学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科研相结合型的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洪堡大学)(Humboldt),其大学精神“洪堡精神”为现代大学之源。
所以有“大学之母巴黎大学”,大学之父柏林大学”。
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受命创建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
他所倡导的学术和教学自由,以及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对欧洲和北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始人威廉·冯·洪堡(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
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务实型人才。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
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
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
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
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
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
包括:一、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即“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
二、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
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
三、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
大学的自由:外部自由:“国家必须彻底放弃对科学的任何干涉,国家的干涉往往会变成科研的障碍”,“国家除了供应必须的物质和选任适当的人员外,没有其他任何义务。
”内部自由: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近代大学时期的开始以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为标志,事实上,1895年诞生的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以及1896年诞生的南洋公学(现交通大学)为中国近代最早的两所大学,但因为其为私利大学,所以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开始于京师大学堂的诞生。
现代大学时期:
西方现代大学的诞生以1848年威斯康辛大学的诞生为标志,威斯康辛大学的诞生使大学的功能由教学科研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重功能。
中国现代大学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