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发展史.ppt
合集下载
西方文学发展史

2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 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般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 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 日本文化:为追求恋爱情趣,是一种追求 风雅和唯美的审美情趣 ,欣赏肉体欲望的 坦率展现 。
• 中国:“发乎情止乎礼” “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 日本式结局:“无言的结局” • 中国式结局: •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 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 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 • -------张爱玲 • “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 -------钱钟书
• 雪国
• 悲剧性婚外恋故事
• 沉重的爱情
• 好色文学 • 汉语解释:喜欢容貌好看的人 • 好; • 色;会意字。从刀,从巴。“刀”指“切 碎”,引申指“碎粉”、“细末”。“巴 ”意为“附着”、“黏着”。“刀”与“ 巴”联合起来表示“以粉敷脸” • 本义:〈动〉以粉敷脸。〈名〉 指相貌
• • • •
• • • • • • • 一个少女 好比平果,蜜甜的、高高的 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 奇怪摘果的把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 到现在才有人去拾到。
• • • • • •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 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 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 在泥土里灭亡
古罗马文学
• 日本文化:为追求恋爱情趣,是一种追求 风雅和唯美的审美情趣 ,欣赏肉体欲望的 坦率展现 。
• 中国:“发乎情止乎礼” “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 日本式结局:“无言的结局” • 中国式结局: •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 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 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 • -------张爱玲 • “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 -------钱钟书
• 雪国
• 悲剧性婚外恋故事
• 沉重的爱情
• 好色文学 • 汉语解释:喜欢容貌好看的人 • 好; • 色;会意字。从刀,从巴。“刀”指“切 碎”,引申指“碎粉”、“细末”。“巴 ”意为“附着”、“黏着”。“刀”与“ 巴”联合起来表示“以粉敷脸” • 本义:〈动〉以粉敷脸。〈名〉 指相貌
• • • •
• • • • • • • 一个少女 好比平果,蜜甜的、高高的 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 奇怪摘果的把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 到现在才有人去拾到。
• • • • • •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 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 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 在泥土里灭亡
古罗马文学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文档资料

方 4、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文
学
5、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6、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
7、19世纪中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8、20世纪文学
5
第一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氏族公社向奴 隶社会过渡时期,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文学 样式有史诗和神话传说。 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 的形成和繁荣时期,称为黄金时期。有诗歌(抒情诗)。 第三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民主制 繁荣,也是戏剧的繁荣时期,故称古典时期。主要文学成 就有悲喜剧与散文、文艺理论。 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147年,希腊化时期,主要 文学样式是新喜剧。
公元前10世纪左右在意大利半岛形成自己的原 始村落,通过不断的战争,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取代 希腊,在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霸权,欧洲的文学也 从希腊时期转变到了罗马时期。
古希腊:海洋民族,富于浪漫的情调,具有充沛的 想象力和灵性
古罗马:农耕民族,务实,具有坚强的团结的民族 力量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
三:西方文学第一个思潮:欧洲的启明星—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 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 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 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也是欧洲长篇 小说的先驱。从古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 编纂、流传和研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产 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最新版本

中世纪与古希腊时代在文化上的不同点是“二 元对立”的普遍存在。 “有僧侣与是俗人的二元对立,拉丁与条顿的二 元对立,天国与地上王国的二元对立,灵魂与肉 体的二元对立。”——罗素
精品课件
在文学上与宗教文学形成对立的是骑士文学、英 雄史诗和市井文学。
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是对基督教禁欲 主义的反抗。在自己所钟爱的已婚妇人面前表示谦 卑并为其献身构成了“骑士风度”的重要内容。
2、标榜崇尚理性。这个理性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与后来资 产阶级启蒙的理性不同。它强调人的情感要服从于理性,特 别是爱情要服从政治的调节,即个人的情感生活要顾及国家、 顾及政权的需要。
3、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对戏剧来说,要恪守 “三一律”
三一律:一部戏剧的故事要发生在一个地点,长度不能超过 一昼夜,并且线索只能有一个。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将外国文学分为西方 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板块,西方文学又习 惯称之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由称为亚非 文学。
精品课件
六大文化源头与四大文化圈
•
精品课件
西方文学分期:
1、古希腊、罗马文学(公元前2000年——476年)
2、中世纪文学(5世纪—14世纪初)
西
3、文艺复兴(14世纪末——17世纪初)
爱的理想画面,而是一个欲望横流、道德沉降的社 会时由深沉的绝望、沮丧和颓唐同那些金钱梦、美 女梦,鲜花梦混杂在一起,构成的一股自我张扬、 自我怜悯、自我钟爱的情感浪潮。
精品课件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 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 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 件下产生的。
精品课件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精品课件
在文学上与宗教文学形成对立的是骑士文学、英 雄史诗和市井文学。
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是对基督教禁欲 主义的反抗。在自己所钟爱的已婚妇人面前表示谦 卑并为其献身构成了“骑士风度”的重要内容。
2、标榜崇尚理性。这个理性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与后来资 产阶级启蒙的理性不同。它强调人的情感要服从于理性,特 别是爱情要服从政治的调节,即个人的情感生活要顾及国家、 顾及政权的需要。
3、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对戏剧来说,要恪守 “三一律”
三一律:一部戏剧的故事要发生在一个地点,长度不能超过 一昼夜,并且线索只能有一个。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将外国文学分为西方 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板块,西方文学又习 惯称之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由称为亚非 文学。
精品课件
六大文化源头与四大文化圈
•
精品课件
西方文学分期:
1、古希腊、罗马文学(公元前2000年——476年)
2、中世纪文学(5世纪—14世纪初)
西
3、文艺复兴(14世纪末——17世纪初)
爱的理想画面,而是一个欲望横流、道德沉降的社 会时由深沉的绝望、沮丧和颓唐同那些金钱梦、美 女梦,鲜花梦混杂在一起,构成的一股自我张扬、 自我怜悯、自我钟爱的情感浪潮。
精品课件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 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 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 件下产生的。
精品课件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文学史 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04 现代文学
CHAPTER
现代主义文学
总结词
强调个体、主观、非理性、反传统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强调个体和主观感受, 反对传统文学的叙事和表达方式。作品多以非理性、抽象 、碎片化等形式呈现,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存在的意义。 代表作家包括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要点一
总结词
现实与奇幻的结合、神秘主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 将现实与奇幻、神秘、超自然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 独特的文学风格。作品多以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现实为 背景,融合了民间传说、神话和宗教信仰,展现出一个充 满奇幻和神秘的世界。代表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胡 安·鲁尔福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
总结词
解构传统、反权威、多元主义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对传统叙事和表达方式进行解构,反对权威和中心化的话语体系。作品 多采用多元主义视角,强调差异和多样性,探索个体和群体的复杂关系。代表作家包括唐·德里罗、伊塔洛·卡尔 维诺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
总结词
叙事实验、反叙事
和解放。
影响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总结词
代表作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 会现实为宗旨,揭示社会问题和矛盾,批 判不公和不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 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特点
影响
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为宗旨,揭 示社会问题和矛盾,批判不公和不义,注 重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西方文学发展史

西方文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下是西方文学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作品: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代表作品包括荷马史诗《伊
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戏剧作品如叙事剧《俄狄浦斯王》和悲剧《安提戈涅》等。
2.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包括诗歌作品如维吉尔的
史诗《埃涅阿斯纪》和荷马模仿作品《奥德赛漫游记》,以及戏剧作品如西尼卡的喜剧《三头小牛》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以宗教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宗教诗歌和骑士文学。
代表作品包括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的里程碑,描绘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旅程。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追求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个人和人类
的价值。
代表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5.18世纪启蒙文学:启蒙时期的文学注重理性和自由思想,代表作品包括
伏尔泰的哲学讽刺小说《卓别林》和卢梭的政治哲学著作《社会契约论》。
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个人体验,代表作品
包括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拜伦的诗歌作品。
7.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结构,代表
作品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
8.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质疑统一性和真实性,代表作品包括普
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和布尔乔亚的小说《半衰期》。
以上只是西方文学发展史的一部分,每个时期都有更多的作家和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
西方文学的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变化,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表现主义文学

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
卡夫卡独到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 悖谬与怪诞:人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全部 真理,因为作为一个认识的主体,他必 须在真理之外,而真理也就因此而不完 全了。于是悖谬和荒诞就产生了。
✓ 寓意性与多义性:由于作品本身的复杂 和作者意识的隐晦而使得人们几乎不可 能破译它,这就必然导致作品的多义性。
2024/10/6
弗内斯:表现主义的思想根源是尼采的活力论、马里内蒂的未来 主义、惠特曼的泛神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分析以及柏格森 的直觉主义。
理查德·谢帕德:与其说表现主义者是预言家,不如说他们是幻 想家——炸掉因袭而来的真实,打破在人心周围形成的硬壳,以 便给囚禁在里面的活力以不受约束的表现。
2024/10/6
表现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expressus”,具有“抛掷出去”、 “挤压出去”的意思。
作为一个现代术语,它最早出现于 1901年法语界,当时被用来指称业余 画 家 朱 利 安 ·奥 古 斯 特 ·埃 尔 维 在 巴 黎 “独立沙龙”展出的八幅作品,其总题 目就叫《表现主义》。
✓ 《美国》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面对的还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 《审判》中的约瑟夫·K的活动场所就缩小到大街上、走廊上和工地上了
✓ 《城堡》中的K进而被限定在客栈与村庄里
✓ 老光棍勃鲁姆费尔德便只能龟缩在自己的房间里
✓ 绝食大师更进一步,被关在铁笼里
“耗子王国”的歌手——
✓ 杂耍艺人的世界就是一根秋千
表现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卡夫卡 第三节 尤金▪奥尼尔
2
第一节 概述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盛于 20年代和30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国。表现主义最初萌 生于艺术领域,随后扩展并演变为文学运动。表现主 义艺术着重描述并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而不是自 然界的客观事实,或基于这些事实的抽象观念。表现 主义强调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主义文学在戏 剧和小说方面成就最大。
第1讲-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课件(1)

由奔放,洋溢着一种悲喜剧精神。 希腊是正常 儿童,而中国像是早熟的儿童。 马克思: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
的诗,具有永久的魅力。
罗马文学
公元前2世纪,希腊逐渐衰落而被罗马所灭亡。 古希腊是一个海洋民族,它非常富于浪漫的情调,具
有充沛的想像力和灵性。而罗马是一个农耕民族,具 有一种务实精神,一种坚强的团结的民族力量,但是 在文学方面,它的灵性和想像力远不如希腊人。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 爱神:阿佛洛狄特(希腊)——维纳斯(罗马) 天神:宙斯(希腊)——朱庇特(罗马) 天后:赫拉(希腊)——朱诺(罗马) 战神:阿瑞斯(希腊)——玛尔斯(罗马) ……
这是一个信仰断裂的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的、 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
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特征。
莎十比亚说:“我就是我。”
这个时期,很多新的东西都在孕育,都在萌发,包括 现在大家称作为现代主义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都 已纤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发现,同对干内心 世界的发现协调发展,对于外部宁宙的认识和对内心 宇宙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的内心, 就像我们看到的外部宇宙一样广阔、一样深邃、一样 神秘。
代表作家、作品
天使派:拉马丁、夏多勃里昂 恶魔派: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
梅里美
三权分立学说。
狄德罗: 主编了《百科全书》巨著,批判宗教神学的谬误,
宣扬理性,提倡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
卢梭: 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宣扬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启蒙思想的两大信条:
第一,相信在物质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 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自然法 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 的标准,凡是违理性的,都应予打倒。当然也有意 外,如卢梭就反对理性;
的诗,具有永久的魅力。
罗马文学
公元前2世纪,希腊逐渐衰落而被罗马所灭亡。 古希腊是一个海洋民族,它非常富于浪漫的情调,具
有充沛的想像力和灵性。而罗马是一个农耕民族,具 有一种务实精神,一种坚强的团结的民族力量,但是 在文学方面,它的灵性和想像力远不如希腊人。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 爱神:阿佛洛狄特(希腊)——维纳斯(罗马) 天神:宙斯(希腊)——朱庇特(罗马) 天后:赫拉(希腊)——朱诺(罗马) 战神:阿瑞斯(希腊)——玛尔斯(罗马) ……
这是一个信仰断裂的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的、 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
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特征。
莎十比亚说:“我就是我。”
这个时期,很多新的东西都在孕育,都在萌发,包括 现在大家称作为现代主义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都 已纤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发现,同对干内心 世界的发现协调发展,对于外部宁宙的认识和对内心 宇宙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的内心, 就像我们看到的外部宇宙一样广阔、一样深邃、一样 神秘。
代表作家、作品
天使派:拉马丁、夏多勃里昂 恶魔派: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
梅里美
三权分立学说。
狄德罗: 主编了《百科全书》巨著,批判宗教神学的谬误,
宣扬理性,提倡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
卢梭: 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宣扬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启蒙思想的两大信条:
第一,相信在物质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 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自然法 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 的标准,凡是违理性的,都应予打倒。当然也有意 外,如卢梭就反对理性;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和爱弥尔·左拉的《娜娜》等作 品,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 杂性。
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鸟》和皮 埃尔·加缪的《局外人》等作品, 探索了人生意义和道德问题。
雷蒙·格诺的《费加罗的婚礼》和 伊夫·蒙当的《蓝》等作品,关注 个体命运和社会变革。
德国文学
详细描述
亨利希·曼的《臣仆》和托马斯·曼 的《魔山》等作品,揭示了社会 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后来的 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主 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源泉之一。
阿拉伯文学
总结词
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语系国家文学的总称,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多种形式。
详细描述
阿拉伯文学的主题广泛,包括爱情、战争、历史等,代表作品有《一 千零一夜》、《阿拉伯之夜》等。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哲学、艺术思潮,它强调多元化、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 秩序提出了质疑。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它反对传统的小说结构和叙事方式,强调文本 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作家常常运用戏仿、拼贴、反叙述等手法,打破文本的连贯性和意 义确定性,以反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详细描述
古希腊文学以神话、史诗和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存在和命运的 思考,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注。
详细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成为后世 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对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 动等时期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文学
总结词:德国文学在近代时期也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 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堡》写于 1920 至 1922 年间,作品不仅表现出“卡夫卡式” 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卡夫卡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探索的总结。 “城堡”这个象征物就是他一生所感到的那种与人敌对、压抑着人 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超验的力量的象征。这种存在既有“至高无上” 的强迫性,又有“不可捉摸”的隐匿性。它实际上是折磨人、摧残 人的社会机器,它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挤压人、虐待人。它随 时随地无端地强迫人出示自己的生存许可证,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自 由权利作外在说明。《城堡》所反映的绝望凄凉的人生境遇,既是 卡夫卡的个人的,也是犹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因此,它具有惊人 的普遍性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卡夫卡是以他的全部痛苦、孤独、绝 望和磨难来创作出这部经典作品的。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概述
一、象征主义文学 二、表现主义文学 三、存在主义文学 四、意识流小说 五、新小说派 六、荒诞派 七、魔幻现实主义 八、黑色幽默 九、超现实主义 十、后现实主义小说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 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 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 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 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 文学的分水岭。
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极 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 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 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多重视音乐 性和韵律感。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先驱。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 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爱伦·坡、安布鲁斯·布尔斯(1842~1914?)和H.P.洛 夫克拉夫特(1890~1937)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托马斯·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生于美国,一战后入英国籍。因为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 碑。作品以西方现代社会为中心,把神话的人类学 的、基督教的和东方宗教的意象结合在一起,用诗 的方法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精 神危机,用象征和暗示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西方现代 世界的腐朽没落和人类的精神空虚。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 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 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 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 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 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城堡》与卡夫卡其他作品一样,人物、故事、主题 都深奥难懂,作为一部表现主义作品,卡夫卡无意在此叙 述一个娓娓动听的大团圆式的故事,而是想透过作品的表 层结构表达深刻的主题意蕴。
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堡》主题内涵的三种理解:第一, 犹太人长期漂泊而寻找精神家园。第二,人类寻找上帝; 第三,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此三种理解存在着一定 的合理性,但它更是当代西方知识分子对人与荒诞境遇关 系的真实反映。《城堡》所表现的是人在世界上荒诞感、 孤独感、绝望感这一存在主义哲学命题。卡夫卡用表现主 义创作方法来处理这一主题。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世时长期担任报 刊编辑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
爱伦·坡是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鼻祖、科幻小说 (science fiction)先驱之一、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大师、 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symbolism)先驱之一,唯美 主义(aestheticism)者。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 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 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江户川乱步等。 爱伦·坡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是“效果论”。坡力图在自己的作 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他在 《怪异故事集》序中称“自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 苦心经营”。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1883 — 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出生于布 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卡夫卡由 1912 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 由此到 1922 年,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写作了三部未完 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 — 1914)、《诉讼》(1914 一 1918)和《城堡》(1922)。
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 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 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 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 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 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 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 理论基础。
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独特的象征结构,发展 了象征派诗歌的艺术技巧。使用了大量的典故,从 而使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于 20 世纪初,是西方现代派 文学中影响较大,成就也较为突出的一个流派。发 动并掀起了一个新的艺术狂飙——表现主义运动。
表现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与 再现,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极力表现 心理上永不安宁的灾难感与恐惧感。表现主义认为 客观外在现象不可相信,人生无真实可言,真实的 惟有“自我',“本质”即自己的灵魂。作家只有 从主观自我的出发,才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来。表 现主义作品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反映与人类命运攸 关的事件,如战争、和平、劳动、自由、异化、孤 独以及人的各种境遇等等。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概述
一、象征主义文学 二、表现主义文学 三、存在主义文学 四、意识流小说 五、新小说派 六、荒诞派 七、魔幻现实主义 八、黑色幽默 九、超现实主义 十、后现实主义小说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 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 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 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 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 文学的分水岭。
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极 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 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 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多重视音乐 性和韵律感。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先驱。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 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爱伦·坡、安布鲁斯·布尔斯(1842~1914?)和H.P.洛 夫克拉夫特(1890~1937)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托马斯·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生于美国,一战后入英国籍。因为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 碑。作品以西方现代社会为中心,把神话的人类学 的、基督教的和东方宗教的意象结合在一起,用诗 的方法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精 神危机,用象征和暗示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西方现代 世界的腐朽没落和人类的精神空虚。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 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 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 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 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 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城堡》与卡夫卡其他作品一样,人物、故事、主题 都深奥难懂,作为一部表现主义作品,卡夫卡无意在此叙 述一个娓娓动听的大团圆式的故事,而是想透过作品的表 层结构表达深刻的主题意蕴。
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堡》主题内涵的三种理解:第一, 犹太人长期漂泊而寻找精神家园。第二,人类寻找上帝; 第三,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此三种理解存在着一定 的合理性,但它更是当代西方知识分子对人与荒诞境遇关 系的真实反映。《城堡》所表现的是人在世界上荒诞感、 孤独感、绝望感这一存在主义哲学命题。卡夫卡用表现主 义创作方法来处理这一主题。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世时长期担任报 刊编辑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
爱伦·坡是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鼻祖、科幻小说 (science fiction)先驱之一、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大师、 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symbolism)先驱之一,唯美 主义(aestheticism)者。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 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 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江户川乱步等。 爱伦·坡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是“效果论”。坡力图在自己的作 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他在 《怪异故事集》序中称“自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 苦心经营”。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1883 — 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出生于布 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卡夫卡由 1912 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 由此到 1922 年,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写作了三部未完 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 — 1914)、《诉讼》(1914 一 1918)和《城堡》(1922)。
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 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 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 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 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 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 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 理论基础。
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独特的象征结构,发展 了象征派诗歌的艺术技巧。使用了大量的典故,从 而使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于 20 世纪初,是西方现代派 文学中影响较大,成就也较为突出的一个流派。发 动并掀起了一个新的艺术狂飙——表现主义运动。
表现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与 再现,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极力表现 心理上永不安宁的灾难感与恐惧感。表现主义认为 客观外在现象不可相信,人生无真实可言,真实的 惟有“自我',“本质”即自己的灵魂。作家只有 从主观自我的出发,才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来。表 现主义作品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反映与人类命运攸 关的事件,如战争、和平、劳动、自由、异化、孤 独以及人的各种境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