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地理环境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风水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科学,通过对环境地理特征与自然气场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地势、风水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评估,从而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形成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的一种学问。
地理风水学认为,人居住在某个环境中,如果这个环境具有良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好的运势,从而获得幸福和富贵。
如果环境地理特征和气场特征不佳,就有可能带来灾祸和不利的影响。
地理风水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认为风水是天地之气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一定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
所谓地理特征,是指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自然气场特征是指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场,这种气场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理风水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地理特征的分析与评估地理特征包括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地形是指地面起伏形态的特征。
地形具有重要的地理特征,对地理风水的影响非常大。
地势的高低、平坦、峰险等类型地势都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貌是指地形姿势的样子,也是地理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是指水文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包括河流、湖泊、水塘、水塔等地表水体的地理特征。
水文的特征对风水影响很大。
土地是指地表的土地特征。
土地的性质对风水的影响也很大。
植被是指地表的植物种类和分布。
植被对地理风水也有很大影响。
2.气场的分析与评估气场是指风水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场。
气场包括风场、日照场、湿度场、温度场等自然气场。
这些自然气场与地理特征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大气环境,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3.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是地理风水学的中心内容。
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包括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根据这些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对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以便改善地理环境,提高自然气场特征,从而改善人们的运势和福祉。
风水学的原理

风水学的原理风水学,又称为风水地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来探讨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合理布局和方向。
风水学的原理涉及到自然地理、气象、地貌、水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墓地选择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风水学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设计、室内布局、办公环境等方面,成为一门重要的文化遗产。
风水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阴阳五行,风水学源自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组成的,而五行则是阴阳的表现形式。
风水学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进行研究,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建筑布局。
2. 地理环境,风水学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山水、气候、地势等因素。
在风水学中,山水被视为龙脉的一部分,而龙脉则是地气的流动路径,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建筑的摆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建筑布局,风水学认为建筑的布局和方向对于居住者的运势和福祉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房屋的朝向、门窗的位置、室内的摆设等都需要符合风水学的原理,才能够带来好的运势和生活品质。
4. 生活习惯,风水学也强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对于运势的影响。
比如,风水学认为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能够带来好的运势,而杂乱、脏乱的环境则会招致厄运。
总的来说,风水学的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一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学科。
在当代,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风水学的原理,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同时,我们也应当尊重和保护风水学的传统,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风水入门基础知识

风水入门基础知识风水是一门古老的中国学问,以它的神秘和奥妙而闻名于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风水这个词,但对于风水的概念和原理却知之甚少。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风水的基础知识,让大家对这门学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首先,风水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山水气场以及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风水认为,一处地方的山水气场会对人们的运气、健康和财富产生影响。
通过引导和调整山水气场,可以改变人们的命运和幸福。
风水主要依据两个重要的原则来评估和分析地理环境:一是“形势”,即山水的形状和布局;二是“气场”,即山水的能量流动方式。
形势和气场共同决定了一处地方的风水好坏。
在风水中,山水具有正反两种属性。
正山正水指的是曲线优美、起伏适度的山脉和水流。
这种山水形成了良好的气场流动,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
而反山反水则是指山脉断裂、河流弯曲等不利的地形。
这种山水形成了恶劣的气场流动,对人们的运气造成负面影响。
除了山水,环境中的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风水。
例如,道路、建筑物、树木等。
在风水中,道路承载着能量的流动,因此道路的走向和地势也会对风水产生影响。
建筑物在风水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龙穴”,也就是建筑物所在地的能量聚集点。
建筑物的布局和朝向也会影响风水。
树木在风水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护符,能够平衡环境的能量。
风水是一门复杂而细致的学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然而,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家庭和工作环境的风水。
首先,保持房屋的整洁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清理房间中的杂物可以改善房间的能量流动,保持房屋的灵气。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命局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装饰品来布置房间。
根据五行学说,不同的颜色和物品具有不同的属性,可以调整房间的气场。
除了家居风水,我们也可以借助风水来改善工作环境。
例如,在办公桌上摆放一个小水景或者绿植,可以增加工作时的灵感和创造力。
另外,保持办公室的整洁和有序也是提升风水的重要方法。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
风水,又称为“术数”,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问,通过对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观察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代,人们将风水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命运和福祉。
中国古代的地理观念与风水密切相关,人们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和命运有巨大的影响。
古人将地势、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要素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例如,富饶的平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那里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可以带来丰收和繁荣。
相反,高山和荒漠被认为是不祥之地,人们认为那里的生活条件恶劣,容易导致灾难和困苦。
风水学还包括对建筑物和房屋的布局和设计的考量。
古代的建筑师和规划者会根据地形和地势选择房屋的方向和位置,以达到最佳的风水效果。
例如,房屋的主入口通常会面朝东方,因为东方被认为是吉祥的方位,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
另外,根据风水学的理念,建筑物的背后应该有山,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山是风水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人们认为它可以阻挡负面的能量,并带来稳定和安全。
另一个与地理观念有关的概念是地脉。
地脉是指土地的能量流动线,也被认为与人的命运有密切关系。
根据风水学的理念,地脉的流动与人的运势和健康状况有关,合理利用地脉可以改善人的命运。
古代的风水师会通过观察地表的山脉、水流和岩石来判断地脉的情况,并据此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建议。
人们相信,只有与地脉保持和谐,才能够获得好的运气和福利。
虽然风水和地理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争议和批评。
有些人认为风水学是迷信和伪科学,缺乏科学依据。
他们认为,人的命运不应该仅仅取决于自然环境,而是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来决定。
此外,一些人也指出,风水学的应用可能导致环境破坏,例如,在选择建筑位置时忽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尽管存在争议,中国古代的风水和地理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生活和决策。
风水知识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风水知识与环境知识点总结一、风水知识1. 风水学的基本概念风水学,又称为堪舆学,是中国古代一种注重地理和环境布局的传统文化学科。
风水学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风水学认为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命运和运势,因此提倡通过调整环境气场和布局来改善运势和生活品质。
2. 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风水学包括阴阳五行、八卦、命理、风水、阵法等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阴阳五行和八卦。
阴阳五行理论强调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阴阳五行的生成、克制规律来分析和调和环境气场。
八卦理论则是根据易经的八卦符号来进行环境布局和气场调整。
3. 风水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风水学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房屋建筑和墓地选址等方面,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人在房屋布置和办公室布局中采用风水学理论。
通过合理布局和环境调节,可以改善人的身心健康和运势,提高生活质量。
二、环境知识1. 环境与健康环境对人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的污染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环境污染中,人们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环境与社会稳定良好的环境质量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相反,环境恶化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如犯罪率的增加、社会分裂等。
因此,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3. 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
优质的环境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繁荣。
相反,环境恶化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风水知识与环境知识的关系1. 从整体观念来看,风水学和环境知识都注重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认为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命运和生活质量。
风水学注重环境气场的调整和布局,而环境知识则强调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两者在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高二地理风水知识点

高二地理风水知识点风水,是古代中国的一门宜居学问,通过布置和装饰环境来达到招财、旺运、平安的目的。
虽然风水在现代科学眼中常被质疑,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风水仍然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课程中与风水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理环境的选择与布局风水讲究环境的选择与布局,风水学家相信,环境对人的运势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地理课中,我们学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与风水的理念有所共通。
1. 山水环境与地理的关系山水环境是风水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山水对地表环境、气候等的影响。
风水学家也强调山水环境的选择,认为选择适合的地理环境可以带来好运。
2. 城市布局的影响在风水学中,城市布局和道路走向也被认为对居民的运势有重要影响。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城市规划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与风水学的理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住宅与风水布局在风水学中,住宅的布局被认为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运势。
在地理课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住宅选址与环境的关系,这对我们理解风水布局有所帮助。
1. 住宅的朝向根据风水学的观点,住宅的朝向对运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课程也教导我们,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住宅的朝向会对居住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住宅的布局风水学中,住宅的内部布局也被认为十分重要。
地理课程则通过研究家庭生活的各种需求,以及地理条件对住宅布局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知识。
三、交通与风水在风水学中,交通也被认为与人们的运势息息相关。
在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水中交通因素的重要性。
1. 道路的走向风水学中,认为道路走向对于能量的流动和居民的运势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到了道路规划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为我们理解风水中道路走向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线索。
2. 交通枢纽在风水学中,交通枢纽的布局也被重视。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交通枢纽的选择与布局,了解了交通对于区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基本概念地理风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的山水、气候、土地等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
在古代,人们对于风水的认识主要通过观察山水地形、昼夜气温、水流走势等自然现象来总结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规律来改善生活环境、寻求吉祥和幸运。
因此,地理风水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研究来运用相关理论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原理理论地理风水将地理环境中的山水、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视为自然界的基本元素,认为这些元素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地理风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理论:1.山水地形:地理风水理论中将山水地形视为影响人类活动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中国,人们还认为山水的气势和气场会对人们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他们会选择一个有利的环境来建房居住,布局房屋内部。
另外,关于山水地形中“气”的说法,认为山水地势会直接影响地表气流的流向,改变气候环境,使得人们身处其中能享受到山水所产生的好运气。
2.阴阳五行:地理风水理论中有阴阳五行的观念,认为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是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
这些概念通过观察五行的生成、相生相克等关系来指导人们生活和活动。
例如,在家居装修、建筑布局等方面,需要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布置房屋内的装饰、家具等。
通过这样的布置可以调整室内环境的气场,为人们带来吉运。
3.方位学说:地理风水理论中方位学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风水学说的重要内容。
人们认为各个方向的地形、气候、水文状况都会对人类的生活、劳作、养生等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观察各个方位的环境,人们可以选择适宜的方位建设宅院,种植作物等。
主要观点地理风水理论确立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观点。
这些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与命运:地理风水认为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调整居住环境来改变自身的运势。
风水与地理环境探索地理地形对风水的影响

风水与地理环境探索地理地形对风水的影响风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学说,认为地理环境的地形、水流、山脉等元素会对人的命运、财富和健康产生影响。
在现代,虽然风水的观念被一些人所质疑,但其影响力依然存在。
本文将探索地理地形对风水的影响,并讨论其原理和可能的科学解释。
第一部分:地理地形与风水的关系风水学说认为地理地形会产生特定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对人类的生活和运气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风水的理论,地理地形的布局和形状会导致正财、偏财、丁财等不同种类的财运,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家庭关系。
例如,丘陵地形被认为对家居风水有利,而河流环绕的地方则有利于财富的积累。
第二部分:地理地形对风水的影响机制风水学说认为地理地形通过改变能量场和风向来影响人类的运势。
具体来说,山脉能够改变风向和气流的流动,从而带来吉祥的能量。
水流则具有财运的象征意义,因为它能将财富源源不断地引入居住地。
然而,科学界对于风水学说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理地形确实会对风向和气流产生影响,但对于能量、财运和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则存在争议。
他们主张通过研究地理学和气候学的原理来解释风水现象,而不是把其归结为神秘的能量场。
第三部分:科学解释与争议现代地理学研究认为,地理地形对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也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例如,山脉能够影响降水分布、温度变化和风向,从而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
而水流则对附近环境和植被有重要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然而,要把这些科学解释与风水学说完全对应起来并不容易。
风水学说涉及到更多精神和宗教层面的信仰,而科学解释则更侧重于客观的地理和气象原理。
这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和语境不同,因此无法完全重叠。
结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理地形确实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风水学说的能量场和财运理论在科学解释上存在一定的争议。
不过,无论信仰与否,地理环境的地形、水流和山脉等因素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有重要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与地理环境
作者:王小龙梁灿盛王改娟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20期
摘要:风水属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风水的起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风水的评判,指出风水既是一种独特民俗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有关地理环境与人的学问,加以合理的引导,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风水地理要素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b)-0243-01
1 风水的起源及其流派
“风水”又称“堪舆”、“地理”、“形法”、“阴阳”等等。
现在所说的“风水”,一般被认为语出晋朝郭璞所著《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1]。
元明清时期,风水术在我国已经遍及各个阶层,到清朝时期,连修建四合院时大门的方位,家中设施的安置等都讲究风水。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形法家大多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他们在给民众传播风水术时,都基于地理要素来进行,这样有意无意的推动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风水两大流派之一的理气派,以方位论吉凶,以罗盘为主要工具,不用实地考察山川地理形势,只在一个地点依靠罗盘进行推断,同时将阴阳五行、八卦、星象、神煞、奇门等几乎所有术数的理论都纳入其立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学说。
而另一学派形法派,讲究山水形态的配合,以龙、穴、砂、水、向五大要素作为选址依据,重视实地勘察。
一般认为,宋代以后,理气派才真正与形势派分离开来[2]。
理气派发展到后来愈加复杂玄奥,难以理解,其影响远不如理气派,只在浙闽粤等沿海一带传播较多。
2 “风水”与地理环境及其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1“风水”与地理环境联系紧密
风水流派中的形势派,讲究的是考察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组合。
在选择基址时,实施步骤分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
具体来讲:“觅龙”就是对山脉整体走势进行判断;“察砂”是对周围环境的群山进行考察;“观水”是对区域内水流河道形式、水质好坏进行检验;“点穴”即根据觅龙观水的结果,在区域内选定具体位置;“取向”则是对选定的位置确定其合适的朝向。
不难看出,以上几个步骤都是基于地理环境,而对地理环境进行的资源评价。
具
体来说,风水中考察的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各个方面,风水理论实际是综合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等自然科学的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3]。
2.2 风水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提及风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山水的最佳组合或者建筑、设施等的布局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按照风水的讲究去实施,这说明风水文化已经从最初的一种给予人们指导去如何选择适宜居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沉淀于大众心中的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见这一文化留下的烙印。
(1)风水与村落民居;在村落民居的选址中,讲究“负阴抱阳”,也就是宅院后有主山,左右有侧峰,山上植被发育好,宅前有弯曲水流环绕,远处有起伏的小山,总体表现出一种靠山面水的格局。
如有“江南第一风水村”之称的浙南山区武义县郭洞村,襄樊南漳县板桥村青龙寨等,都是在风水理论的引导下,修建起来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村落。
在宅院内部,对于宅内的树木、下水道、房屋之间位置、门窗、屋内陈设、宅院围墙等,也有各种各样的讲究,对于研究我国古民居,必须要考虑风水文化的影响。
(2)风水与古代城市、建筑;风水解决了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上的整体处理,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古代建筑影响非常深远。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很多城池的选址、城门设置、内部建筑规划布局等都体现着风水文化,如北京城、西安古城、晋阳古城、南京城等。
在建筑方面,以宗教建筑最能体现出风水文化的影响。
很多名山都修筑有宗教建筑,如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为佛教圣地,青城山、武当山为道教名山。
这些山上的各类建筑在选址时均讲究藏风聚气,注重与周围的山脉水流能够巧妙结合,显示出一种和谐美。
(3)风水与古代陵墓;风水在中国古代的墓葬选址及建造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这种做法浪费土地,并且带有很严重的迷信色彩,认为墓葬风水影响后人的生存发展,这是毫无根据的,但是这也体现出了一种民俗习惯。
墓葬的选址和村落民居选址类似,过去的很多陵墓,大都修建在风水中认为地形极佳的位置,如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以及有名的明十三陵,都是按照风水理论选址修建,很多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
3 风水评判
风水这种混杂地理学知识的文化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早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其在国人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但是,在科学观盛行的近代,因其夹杂的迷信因素,被国人当成糟粕。
实际上,风水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一种艺术,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人认同,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
其实风水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不一定非要向科学靠拢。
当然就其某一方面,是可以单独分离出来成为科学认识改造下的新理论。
如钱学森院士1990年提出把中国山水自然观移植到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结合中国传统风水思维,发展独特的城市发展理论[4]。
风水中的吉凶观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环境观,前人在生活中创造了风水,且流传于世,证明其在人心目中的影响之深远,我们需要正确的审视这一文化,而非解释其是否合乎现在的科学。
由此,面对风水,我们需要理性,也需要包容。
4 结语
风水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制约了人们的行为。
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
我们在论及风水时,要从弘扬古代科技的角度出发,对风水采取理性的批判,这样才能使风水有生存的意义[5]。
总而言之,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更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文化现象。
风水中的祸福吉凶论调已经在走向衰落,但是风水文化中的一些好的思想还是可以加以利用,因为这种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国人心底的一种烙印,只要加以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对我们的生态保护、城市规划、旅游开发、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等做出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沙重龙.风水学的科学认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3):286~288.
[2] 董源格.浅谈中国的风水民俗文化[J]. 东方艺术,2008(S2):50~52.
[3] 李先逵.中国山水城市的风水意蕴[J].城市住宅,2010(5):75.
[4] 张效通,钱学陶,曹永圣.应用中国环境风水原则规划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
究,2011,18(1):18~24.
[5]. 李春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文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