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Web服务发现研究现状与发展
一种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途径及其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种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途径及其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信息增加,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需要查询多个不同的网站或服务来获取信息的时候。
语义Web技术是将语义概念、描述、结构和语法融入到Web资源中,从而使机器具备更好的智能和理解能力,提供更为精确的搜索结果。
基于语义Web技术实现的Web服务发现可以帮助用户更加精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提高信息和服务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并实现该方法,以解决Web服务发现面临的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提出一个多阶段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该框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分阶段筛选Web服务,减少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难度。
2.设计和实现一个语义Web服务发现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地发现Web服务,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排序、推荐和交互式搜索。
3.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的设计和实现。
该框架将服务发现分为多个阶段,并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减少用户的搜索难度。
其中,用户需求的描述和表示、Web服务发现算法的选择以及Web服务的语义挖掘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2.语义Web服务发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思想,从用户需求的获取、描述和表示、Web服务的自动发现、Web服务的语义挖掘到Web服务的推荐和交互式搜索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3.系统性能和效果的评估。
本文将在真实场景下对研究方法和实现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其性能和效果。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文献综述和调研。
首先对当前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语义Web服务发现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通过对不同的Web服务发现系统进行调研,了解不同的服务发现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
第三章 语义WEB

a new language to make information self-describing A kind of Meta-language Not only the successor of HTML Well-behaved subset of SGML designed to enable delivery over the Web SGML - -, not HTML + + Designed by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Overwhelming vendor support
用于XML显示的标准: • XHTML(采用XML对HTML的重 新定义) • SVG(有关矢量图形的) • SMIL(有关多媒体同步显示 的) • MathML(有关数学公式符号 的); 用于移动设备的标准: • CC/PP(移动设备的内容协商 与信息交换) • HDML(手持设备) • WAP(无线应用设备) • VoiceXML(通过语音进行WEB 访问);
内容:
语法: 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XML Schema; 显示: 层叠样式单CSS; 可扩展样式单语言XSL; XSLT(XSL转换);
DTD(XML Schema):文档类型描述
描述了一个XML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表,也就是 定义了文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文件的语法; 规定了一个语法分析器为了解释一个“有效 的”XML文件所需要知道的所有规则的细节。 列出所有有效的元素,例如元素、标记、属 性、实体;也可以非常复杂,指出这些元素之 间的内在联系。
核心层为XML、RDF、ONTOLOGY,这3层用于表示 Web信息的语义。
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我们越来越需要一种更加高效、准确、智能的方式来处理和利用数据。
而语义网技术就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新型数据处理技术。
本文将从语义网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前景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语义网技术的定义语义网技术,即语义网(Semantic Web),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带有语义的数据处理技术。
它能让机器理解文字和语言,并对其进行推理和应用,从而赋予数据更多的深层次的含义和价值。
语义网技术的核心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统一整合、归纳和处理,以达到复杂、多样性数据间的自动化共享和交流。
二、语义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语义网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89年提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想法。
他最初创意是为了方便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在此基础上,李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即将现有的万维网变成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平台,以减少数据匮乏、信息无效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万维网上的信息爆炸式增长,语义网技术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2001年,万维网联盟(W3C)发布了语义网指导方针,正式确立了语义网技术的标准化。
此后,每年W3C都会发布新的语义网推荐规范,不断完善和拓展语义网的功能和应用范畴。
三、语义网技术的应用前景语义网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智能家居、医疗健康、金融投资、灾害预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具体的几个应用实例:1.企业管理:语义网技术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集成的企业数据体系,实现对企业内部数据和知识的有效管理与共享。
2.电子商务:语义网技术可以将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进行语义化,方便消费者搜索和比较,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
3.智能家居:语义网技术可以将家居设备和服务进行互联化,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4.医疗健康:语义网技术可以整合医学知识和患者数据,实现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浅谈中医药语义网的智应用研究论文

浅谈中医药语义网的智应用研究论文•相关推荐浅谈中医药语义网的智应用研究论文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中医药语义网的智应用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语义网技术概述新兴的语义网(Semantic Web)技术能实现各种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全球共享,支持机器推理、知识发现和智能问答等智能方法,为实现中医药领域的智能系统提供了理想的基础设施。
语义网对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架构进行了系统性的扩展,使其支持结构性数据的发表、共享和关联,从而提升万维网的有序性和智能性。
语义网将是一个机器可理解、人与机器共享的智能信息空间。
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利用语义网技术,在万维网上发表开放性的数据集,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连通的巨型数据集,被称为“关联数据”(Linked Data)。
其核心特征是通过语义链接(Semantic Link)将数据集互联起来。
语义链接能明确表达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辅助用户对各种数据进行便捷的浏览和分析,在不同的数据集之间进行连贯的跳转。
关联数据将催生出能在互联网上进行浏览、编辑和互动的机器,它们被称为“智能代理”(IntelligentAgent )。
智能代理将在人类主人的指令下,代表主人在语义网上活动,辅助主人解决各种问题。
它们能够根据主人预设的命令、偏好和约束,搜寻相关的信息资源,揭示各种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发现有意义的模式和规则。
近年来基础科学的进展,尤其是描述逻辑和推理等领域的突破,使得在万维网上实现智能代理成为可能。
语义网和智能代理将在机器推理、智能问答、信息抽取和知识发现等智能应用中发挥核心作用。
2.中医药智能系统的应用背景循证医学的理念是在医疗保健的决策中,以有意识、明确、严谨的方式使用现有的最佳证据,循证保健服务的成功倚重于最佳证据的可及性。
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研究综述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学习和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对外汉语词汇的学习和教学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词汇的语义理解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文旨在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的概念和特点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是指描述汉语词汇之间语义关系的网络结构。
在这个网络中,词汇之间通过不同类型的语义关系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
1. 多样性:汉语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属于关系、部分-整体关系等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词汇的语义网络非常丰富多彩。
2. 动态性: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词汇的语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词汇的语义网络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调整。
3. 跨文化性:对外汉语教学涉及到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因此词汇的语义网络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近年来,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相关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他们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1. 语义关系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的语义网络研究涉及到多种语义关系的探讨。
学者们通过对词义、搭配、义项、句法等多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关联词等不同类型的语义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语义网络体系。
2. 语义标注与语义推理:随着人工智能和语言技术的发展,语义标注和语义推理成为了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模型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对外汉语词汇的语义推理和语义标注系统,以提高语义网络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

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日益受到关注。
Web应用是指基于Web技术和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它们通常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Web应用程序的特点是跨平台、易于部署和维护、能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集成等。
本文将从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前者是指将应用程序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进行开发,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和处理;而后者则是指应用程序的全部功能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将页面展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交互。
在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功能设计、UI设计、数据库设计、性能优化等方面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考虑到Web应用程序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延迟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安全加密、负载均衡、高速缓存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关键技术1.前端技术Web应用程序的前端技术主要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
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用于描述Web页面的结构和内容;CSS则是一种标准的样式表语言,可用于控制Web页面的外观和布局;而JavaScript则是一种用于构建交互式Web应用的编程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JavaScript的框架和库,如jQuery、AngularJS、React、Vue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开发Web应用程序。
2.后端技术Web应用程序的后端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Web服务器技术、Web框架技术等。
数据库技术是指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技术,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Web服务器技术则是指用于管理Web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IIS、Nginx等;Web框架技术则是指用于简化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的框架,如Django、Flask、Spring等。
Web前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Web前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Web前端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今天,本文将分析Web前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技术的多元化今天的Web前端技术已经不再是过去的HTML、CSS和JavaScript这些基础技术的简单堆砌。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加入,Web前端所需掌握的技术范畴也变得越来越宽泛。
比如,响应式设计、组件化开发、前端框架、Node.js、移动端Web开发等等,这些已经成为了Web前端开发工程师们必备的技能。
二、框架的兴起随着前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前端框架也越来越重要。
Vue.js、React、Angular等前端框架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前端开发的难度,极大地增强了Web应用的可维护性。
这些框架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也使得Web应用的用户体验和开发人员的使用体验更加优秀。
三、代码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一直是软件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同的开发者编写出来的代码质量也会截然不同。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拆解代码成多个层次,使用模块化开发的技术,使得代码结构更加清晰。
同时,引入模板引擎也让Web应用的开发更加方便,例如jQuery模板、Underscore模板、Handlebars等。
这些模板引擎可以支持渐渐地用户界面编写,使开发人员能够将模板和具体功能分离。
代码规范也是提高代码可维护性的重要一环,例如ESlint、JSLint等代码检查工具,可以严格规定编码规范,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四、用户体验的重视随着用户对于Web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成为Web 应用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如何使用户体验更好呢?设计已成为前端开发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布局、美观的样式、统一的色彩都相当重要。
同时,Webpack和gulp等工具,帮助开发者创建并配置前端开发环境,加速开发流程,加快前端部署,从而提高Web应用的反应速度和性能。
五、移动端Web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Web应用。
语义Web服务发现研究现状与发展王珏

收稿日期:2012-05-11;修回日期:2012-07-16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30204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0103)作者简介:王珏(198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Web 服务匹配(415638921@qq.com );向朝参(1987-),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SOA 架构、无线传感网;王萌(1983-),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Web 服务发现;田畅(1963-),男,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系统、无线分组网;赵文栋(1972-),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SOA 体系架构、计算机网络;代登坡(1986-),男,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Web 服务发现.语义Web 服务发现研究现状与发展*王珏1,向朝参1,王萌1,田畅1,赵文栋1,代登坡2(1.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南京210007;2.中国人民解放军78083部队,成都610011)摘要:从不同方面对语义Web 服务发现相关技术进行综述。
阐述了语义Web 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总结和分析了语义服务发现的基础———语义服务描述语言,重点从单服务匹配和服务组合匹配两个方面对语义Web 服务发现的关键问题———语义Web 服务匹配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讨论,并指出了语义Web 服务发现研究领域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面向服务架构;语义Web 服务;服务发现;服务组合;服务匹配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3695(2013)01-0007-06doi :10.3969/j.issn.1001-3695.2013.01.002Survey on semantic Web services discoveryWANG Jue 1,XIANG Chao-can 1,WANG Meng 1,TIAN Chang 1,ZHAO Wen-dong 1,DAI Deng-po 2(1.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7,China ;2.78083PLA Troops ,Chengdu 61001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state-of-the-art of semantic Web service from various aspects.First of all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 of semantic Web service.And then ,it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everal kinds of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s which were the base of service discovery.Moreover ,it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service matching as the key problem of service discovery from two aspects —single service matching and service compositionmatching.In the end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hallenge and the future work of the study on semantic Web service discovery.Key words :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emantic Web service ;service discovery ;service composition ;servicematching0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类应用系统的不断涌现,在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给IT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面向服 务架构; 语义 We b 服务; 服务发现 ; 服务组合; 服务匹配
中图分 类号 :T P 3 9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1 0 0 1 . 3 6 9 5 ( 2 0 1 3 ) 0 1 . 0 0 0 7 . 0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6 9 5 . 2 0 1 3 . 0 1 . 0 o 2
ma t c h i n g .I n t h e e n d, hi t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d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wo r k o f t h e s t u d y o n s e ma n t i c We b s e r v i c e d i s c o v e y. r
和分析 了 语 义服务发现的基础——语义服务描述语言, 重点从单服务 匹配和服务组合 匹配两个方面对语义 we b 服务发现的关键 问题——语 义 We b 服务匹配近年来的研 究, 进行 了全面的总结和讨论, 并指 出了语义 We b服务
发现研 究领 域 的挑 战 和 未来 的研 究方向 。
( 1 . f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P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fS o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g2 1 0 0 0 7 , C h i n a ; 2 . 7 8 0 8 3 P L A T r o o p s , C ,向朝参 , 王
萌 ,l i t 畅 , 赵文栋 1 , 代登坡
( 1 . 解放军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南京 2 1 0 0 0 7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 7 8 0 8 3 部 队, 成都 6 1 0 0 1 1 )
要: 从 不 同方 面对语 义 We b 服务 发现 相 关技 术 进行 综 述 。阐述 了语 义 We b服务 的基本 概 念 和特 点 , 总结
s e vi r c e ma t c h i n g a s he t k e y p r o b l e m o f s e vi r c e d i s c o v e y r f r o m t w o sp a e c t s -s i n g l e s e vi r c e ma t c h i n g nd a s e vi r c e c o mp o s i t i o n
第3 0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p l i 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o f Co mp u t e r s
Vo l _ 3 0 No . 1
J a n.2 01 3
语 义 We b服 务 发 现 研 究 现 状 与发 展
S u r v e y O B s e ma n t i c We b s e vi r c e s d i s c o v e r y
WANG J u e ,XI ANG C h a o — c a l l ,W A NG Me n g ,T I AN C h a n g ,Z HA O We n . d o n g ,D AI De n g - o2 p
6 1 O 0 1 1 ,C h i a) n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s t a t e - o f - t h e ・ a r t o f s e ma n t i c We b s e r v i c e f r o m v a r i o u s a s p e c t s .F i r s t o f a l l , t h i s p a p e r e x — p l a i n e d t h e b si a c c o n c e p t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o f s e ma n t i c We b s e r v i c e .An d he t n, i t s u mma i r z e d a n d na a l y z e d s e v e r a l k i n d s o f 8 e r -
v i c e d e s c i f p t i o n l a n g u a g e s w h i c h we r e he t b a s e o f s e vi r c e d i s c o v e r y .Mo r e o v e r r i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s u mma r i z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S O A( s e r v i c e - o r i e n t e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s e ma nt i c We b s e vi r c e ;s e vi r c e d i s c o v e y;S r e vi r c e c o m os p i t i o n ;s e vi r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