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预测试题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预测试题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预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充满CO1.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1代表加入的是水

CO用NaOH溶液较合适

B.吸收2

C.AB 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D.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原因是振荡烧瓶使瓶内气体迅速反应

3.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

比较MnO2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收集氧气并测量

氧气的体积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

条件

A.A B.B C.C D.D

5.在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

C.D.

6.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Na+、Cl﹣、NO3﹣B.Na+、K+、OH﹣、SO42﹣

C.K+、Na+、CO32﹣、Cl﹣D.Ba2+、Mg2+、NO3﹣、Cl﹣

7.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用汽油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C.焊锡的熔点比锡高,常用于焊接金属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8.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

A.ZnSO4溶液B.稀盐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

9.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B.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

C.金属铝和金都耐腐蚀,是因为金属铝和金化学性质不活泼

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和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10.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用石墨制制铅笔芯

B.用硫酸溶液制叶脉书签

C.焦炭用于炼钢

D.用碳酸钙做墙体内饰材料

11.若某实验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

A.NaOH固体B.NaOH溶液C.浓硫酸D.生石灰

12.高安炒粉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粉B.青菜C.瘦猪肉D.花生油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经测定,某溶液的pH=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aNO3、NaOH、Na2SO4中的________。

14.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2)2个钠离子_______;

16.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若含有难溶性杂质,一般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清除。

(2)日常生活中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多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通过电解水能得到绿色能源氢气,并能证明水由______组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

称:①_____②_____;上述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写出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想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填字母序号);要制取较纯净的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控制制取CO2的反应速率,装置A应该如何改动_____。

18.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小丽同学进行了图①实验,小芬同学进行了图②实验,实验后她们把两支试管中残余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杯底有蓝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请你与她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②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蓝色沉

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小丽经过分析认为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有___.为了验证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芬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试剂X,根据现象得出一定含有Na2CO3,则清液中一定不含___;接着她又向其中滴中试剂Y,根据现象得出清液中一定含有NaOH,试剂Y可能为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N(NO2)3中N、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

B、该图像中,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的曲线先达到拐点。B错误;

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40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188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C 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7。D正确。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由图1可知,曲线3代表的反应最剧烈,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故曲线3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通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曲线1反应最弱,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故曲线1代表的是水,曲线1代表的是石灰水,曲线AB端呈现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注射器中的液体迅速注入烧瓶,导致气体的体积缩小,气压增大,而CD段“急速”下降的原因可能为振荡试管后,会加速反应进行,使瓶内气压急速减小。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因此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选项A正确;

B、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是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具有毒性,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具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空气体积的10%时就会使人死亡,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选项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D。

4.D

【解析】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够达到目的。

B.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因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不同,不能够达到目的。

C.收集氧气并测量

氧气的体积,因进气管太长,出水管太短,不能够达到目的。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够达到目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变弱,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

C、中和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先逐渐增加,随着反应的逐渐停止同时溶液不断向环境中散热溶,液的温度又降到常温,图象错误;

D、随着稀H2SO4的加入,溶液中的水持续增加,图象错误。

故选:A。

【点睛】

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此题注意药品的量改变,导致情况的不同。

6.D

【解析】

【分析】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详解】

A、Ag+、Cl﹣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酸性条件下,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A、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雪融化时会吸收热量的角度分析。

【详解】

A.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清除油污,故正确;

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故正确;

C.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焊锡的熔点比锡低,常用于焊接金属,故错误;D.雪融化属于液化,液化要吸收热量,由于这一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是环境温度下降,故正确。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个理化综合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理化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都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此方案不可行;

B、试剂中铜、银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铜与银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

C、试剂中锌、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锌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

D、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沙子不能;故选项错误;

C、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错误;

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质量偏小,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

【详解】

A、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铅笔芯,故A正确;

B、制叶脉书签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不使用硫酸溶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B错误;

C、炼钢是降低含碳量,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用于炼钢,故C错误;

D、用大理石做墙体内饰,不是用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作干燥剂,可以与CO2气体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故不可用作干燥剂,而且还可以与CO2气体发生反应,可用来除去或吸收CO2,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故可用于干燥CO2气体,故符合题意;

D、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放热,故可用来作干燥剂,但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干燥剂的选择遵循的原则是:一、可以吸收水;二、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简单记为: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

12.C

【解析】A. 米粉富含淀粉。B. 青菜富含维生素。C. 瘦猪肉富含蛋白质。D. 花生油富含脂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食物的成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变红色NaOH

【解析】

【分析】

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溶液的pH等于7,呈中性。

【详解】

溶液的pH =1,小于7,故为酸性,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在酸性环境下,氢氧根离子不存在,则氢氧化钠不能存在于酸性环境里,故化学式为NaOH 。

【点睛】

324NaNO Na SO 、溶液显中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14.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成黄色;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有气泡产生;Fe+2HCl ═FeCl 2+H 2↑。

【解析】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溶解 ,形成黄色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Fe 2O 3 +6HCl=2FeCl 3 + 3H 2O 。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形成浅绿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HCl=FeCl 2 + H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除锈原理。

15.2CO 2 2Na +

【解析】

【详解】

(1)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正前方,所以2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2CO 2;

(2)每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荷数书写在离子符号右上角,正负号写在数字之后,数字1省略不写,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离子符号正前方,所以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

【点睛】

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书写微粒正前方;离子符号书写时,电荷数书写在离子符号的右上角,正负号写在数字之后,通常数字1省略不写。

16.过滤 煮沸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详解】

(1)固液分离的一般方法为过滤,过滤可以直接实现固液分离;

(2)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同时高温可以杀死细菌,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3)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后只有氢、氧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长颈漏斗 水槽 装置C 中导管伸入集气瓶太长 2KMnO 4

Δ K 2MnO 4+MnO 2+O 2↑ C a

h i e d g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解析】

【详解】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2)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是:装置C中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太长,应放置于集气瓶口;故答案为装置C中导管伸入集气瓶太长;

(3)B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Δ

2KMnO=K MnO+MnO+O↑;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42422

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Δ

2KMnO=K MnO+MnO+O↑;

42422

C;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制取较纯净的CO2,要先除杂质氯化氢气体后干燥,并且都是长进短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a h i e d g;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18.(1)2NaOH+Cu(NO3)2=2NaNO3+Cu(OH)2↓(2)Cu(OH)2 CaCO3

(3)NaNO3 、NaCl ;NaOH 、Na2CO3 、CaCl2(4)CaCl2 酚酞

【解析】

(1)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NO3)2=Cu(OH)2↓+2NaNO3;(2)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实验后她们把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滤液,通过推导可知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硝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钠是过量的,如果硝酸铜也过量的话,碳酸钠和硝酸铜也会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因此得到的蓝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O3、Cu(OH)2;(3)通过推导推导可知,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所以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钠,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NO3、NaCl;由于得到的是无色滤液,因此一定不含有硝酸铜,但其它的溶质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或氯化钙可能有剩余,因此可能含有的物质的是:NaOH、Na2CO3(或NaOH、CaCl2);(4)要检验氢氧化钠,需要先将碳酸钠屏蔽后再检验氢氧化钠,所以可以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将碳酸钠除去,然后再加入酚酞检验氢氧化钠,

故试剂Y可能为酚酞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2:3 36.8%

【解析】

【详解】

盘山导游词讲解

盘山导游词讲解 盘山位于天津蓟县城区西北,为国家5A级景区。该景区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文化与皇家文化共融的旅游休闲胜地,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游于此,清乾隆皇帝,先后巡幸盘山32次,留下了歌咏盘山的诗作1702首,并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为必下江南的感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对于盘山导游词说解,希翼可以帮到您! 盘山导游词说解一 各位旅客大伙儿好!首先我代表天津中国青旅对大伙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姓李,大伙儿称呼我小李就能够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今天就由我们全程陪伴您遨游,在旅途中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也希翼我们之间可以积极地互相配合,在这个地方先预祝大伙儿旅途愉快,希翼大伙儿能够高兴而来中意而归。 我们的车如今行事在津围公路上,经武清,宝坻到蓟县,车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 今天我们将遨游的是有着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 古曰: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谓之盘山。 盘山古时候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盘龙山市因为它曲折盘薄,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四正山是因为一峰突起,四峰侍立四面,故名。无终山是以国命名,蓟县春秋时为无终子国。魏时,曹操北征乌桓,为其当向导的志士田畴曾在此隐居,后人为了纪念田畴,就把无终山写名为田盘山,意即田畴曾在这个地方盘桓,后简称盘山。相信它的绮丽体面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会令您留恋忘返的。 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称为三盘胜境。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翳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泻玉喷珠,是为水胜,真可谓松风水韵,潭影岚光。 好了,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盘山了,在此我要提醒大伙儿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财务,下车时请带好我们社的标志,以便大伙儿相互辨认。咱们的车是6号车,车牌是津A1234,车前有明显的盘山游标志。下午3:00整我们准时在车内集合。好了,如今请大伙儿带好随身物品,尤其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我们一同下车。 如今我们差不多来到盘山的山门了,大伙儿请看这座造型神奇、雄伟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题额京东第一山出自爱新觉罗浦仪手书,请您注意足下,让我们一同步入这黄瓦红墙的三孔山门,映入大伙儿眼帘的是三盘暮雨四个大字,这雅称的来历算是刚刚我介绍过的盘山三盘的事情。 我们如今蹬小路向北走,大伙儿请看,迎面这巨石矗立在这东西浮青岭间,上有入胜二字遒劲有力,出自清末军机大臣荣禄之手,走过这意味着我们从此就进入胜境了。 请您注意足下,随我上游,请大伙儿看这西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门径,盘山一名四正山,意为此乃通向盘山的大门。另一行是鸣驺入谷,鸣驺指豪门车马声。古时帝王,达官贵人,为了表示对佛门虔诚,进山礼佛,常銮舆随从传呼喝道,前呼后拥地进入山谷,因此称鸣驺入谷。 我们一会儿将会看到一块形似元宝的巨石,瞧,算是这块,上边刻着几个正楷文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目向北望,一幅幽美的画面呈现眼前,玉帛涧上,横着石桥一座,盘山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誉,流传乾隆也多次游历盘山,还曾与纪昀互作一关于此石桥上,传为佳话。 乾隆上联为: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记昀下联为:万岁爷爷万岁跪到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往前走我们就进入了天成寺景区,天成寺原名福善寺,有称天成法界始建于唐代,

2016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6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纸张燃烧 D.海水晒盐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河水 B.氯酸钾C.三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酒精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蔬菜 B.鸡蛋 C.玉米 D.豆油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磷矿粉B.硝酸铵C.硫酸钾D.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香色,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2018年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天然气 B. 氢气 C. 酒精 D. 乙醇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 B. 盐酸挥发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铁 B. 锌 C. 钾 D. 钙 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A B. B C. C D.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

的原因是()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尿液4.7~8.4 D. 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 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 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 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Al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 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 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 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 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 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2019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4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4页)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2019年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下列图示表示某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 A B C 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矿石粉碎 B .湿衣晒干 C .粮食酿酒 D .石蜡熔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硫酸钾 B .硝酸钾 C .碳酸钾 D .氯化钾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7.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 .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 .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 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10.在化学反应A+2B=C+2D 中,已知16g A 与64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9 B .12 C .18 D .36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 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 .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 .金刚石、石墨和60C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答-------------------- 题-------------------- 无-------------------- 效----------------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溶液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1、(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人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3. (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4. (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 (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6. (重庆B卷)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 量为80g

天津盘山导游词(完整版)

天津盘山导游词 天津盘山导游词 盘山位于天津蓟县城区西北,为国家5A级景区。该景区史记于汉,盛建于唐,极于清,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寺院与后家轩林共称的旅游胜地,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游于此,清乾隆皇帝,先后巡幸盘山32次,留下了歌咏盘山的诗作1366首,并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盘山导游词范例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xxx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 我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盘山,它坐落在北京正东90公里的燕山南麓,处于京、津、唐、承四角交汇地带。盘山古时候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那么盘山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说法有二:一是元朝姬志贞《云山集》所说: 古有田盘先生自齐而来,栖迟此山故名盘山。另一种是清诗僧智朴《盘山志》所说:

魏田畴隐居于此,故名田盘山。今不曰田盘而曰盘山者,亦犹匡庐之谓庐山也。 盘山素以京东第一山著称于世,有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迹。主峰挂月峰,海拔86 4.4米,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同时它尤以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而著称,合称三盘胜 境,并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誉,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览盘山,并写下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千古名句。 听了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盘山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盘山到底怎么样呢?还是请各位亲自游览后再做评价吧。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 5,车子停在停车场的左边,我们下午1点还在车上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了请大家开始下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游览区入口处,这里有一坐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为爱新觉罗.溥佐题额: 京东第一山,,背面为范润华题额: 层峦叠翠。现在咱们往里走,过了这座黄瓦红墙的三孔山门,迎面的巨石上,有三盘暮雨四个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长毛昌五所书。 我们现在沿着石梯小路向上走,大家慢一点,随我到这边来看一下这块巨石,上书入胜两个大字,字径五尺,遒劲有力,是出自清末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荣禄的手笔,入胜,入胜,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胜境了。

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1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盐酸挥发C.蜡烛融化D.白磷燃烧 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Fe C.O D.Al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C.化合物D.化合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用苹果汁和葡萄汁8.截至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元素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0.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天津中考化学酸碱盐真题

16.(6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俗称小苏打的是;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20.(7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填序号)。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右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是(填序号)。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22.(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6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4.(7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20.(5 分) (1)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最新(完美试卷版)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 氧气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4——氧气 1.(2018?广西)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3.(2018?湖南岳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5.(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6.(2018?重庆)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 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 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 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7.(2018?重庆)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 8.(2018?天津)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 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9.(2018?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0.(2018?河南)下列物质在氧 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 11.(2018?安徽)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 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13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 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 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2015年天津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天津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2分)(2015?天津)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 i C.A l D.F e 3.(2分)(2015?天津)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 4.(2分)(2015?天津)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液氮C.空气D.石油 5.(2分)(2015?天津)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7.6~8.0 页脚内容1

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 6.(2分)(2015?天津)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7.(2分)(2015?天津)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 H3B.N O C.N O2D.H NO3 8.(2分)(2015?天津)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页脚内容2

9.(2分)(2015?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0.(2分)(2015?天津)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2分)(2015?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页脚内容3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3篇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3篇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范文1: 盘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津北,距蓟县城西北十二公里处。是当今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 盘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而奇特称绝,东联九华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怪石嶙峋,天然形成了“三盘之胜”。上盘松胜,蟋曲翳天;中盘石胜,怪异神奇;下盘水胜,溅玉喷珠。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一座皇家园林?“静寄山庄”,以“东五台山著称佛界”。 盘山山势雄伟险峻,峰峦秀丽清幽,遥望云海松涛,近观水石清奇,步步有迷人景色,风峦秀丽清幽,遥望云海松涛,近观水石清奇,步步有迷人景色,逢景有典故传说。她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寺院与皇家园林共称的胜地。清乾隆皇帝曾32余次游历盘山,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盘山在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设中,先后恢复了四大景区,三十多处景点并建起登顶盘山公路和980米的客运索道,使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盘山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游人。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范文2: 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山旧名无终、徐无、四正、盘龙。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其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教文化与皇家文化相融的旅游休闲胜地。 我很早就听说,天津市的盘山景色优美,驰名中外,有“京东第一山”的美誉。山上的五峰、八石、三盘、十三塔、七十二寺的奇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乾隆皇帝曾三十三次到此游历。今年国庆节,我终于有机会饱览了它的美景。 盘山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共有植物100多科,200多属,400多种。有哺乳类动物20多种,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20多种,昆虫类300多种。其中,有10种植物被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入红皮书,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4]。 盘山由于岩石组级垂直节理发育,具有典型“球状风化”特点,故形成奇峰林立,怪石嵯峨的独特景观。土壤类型主要为粗骨性褐土,大于750米的山地局部为山地棕壤。植被类型为油松针叶林群落,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群落。盘山景色四季各异。 盘山所在的蓟县是天津市固体矿产主要产地。能源矿产有煤;金

关于蓟县民间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

关于蓟县民间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 作者:山里人 一个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地区,往往民间文化的底蕴也是非常厚重的。蓟县的民间文化表现为多元化、多样性,这是和这个地区历史发展和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相关的。从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蓟县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红山文化的特点,周以后和燕山文化融为一体。在后来,汉唐和明清各个朝代,蓟县多处于边塞,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织,呈多元化的趋势。边塞文化、佛教文化、儒道文化、农耕文化等都影响了当地的民间文化和民俗,蓟县人历史上崇文尚武,旧时有“文宝坻武蓟县之说。”口音接近唐山,风俗多似北京。历史上蓟县口传志载了大量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大概有远古传说,比如二郎神担山赶太阳,黄帝问道广成子等。名山的传说,盘山、崆峒山、翠屏山、八仙山、黄花山、五名山等,比如,盘山的大石桥的传说、禅堂胭脂香等;人文建筑的传说,如独乐寺的传说、憋姑寺的传说、长城寡妇楼的传说等。历史人物的传说,如田畴隐居盘山的传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水浒人物在蓟州的传说,十粒金丹的传说,和珅和九十九道弯的传说、燕子李三、大刀梁英的传说等等。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在古代名著中的对蓟州传说的解读。

《水浒》、《三国演义》、《十粒金丹》等著作中都有古无终、古蓟州、古渔阳的身影。蓟州城东南有一座翠屏山,山势平缓,雅如屏风,面对古城。如今这座不太高的山已成翠屏湖的天然堤埝,那蓝色的山影和青碧的滦河水一起静静地流入津门。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山,曾被写进《水浒》一书,病关索大闹翠屏山的故事几百年来也被读书人读来读去,被瓜棚月下的百姓讲来讲去,使得一提翠屏山就像到了蓟州一样,就像进入了《水浒》之中。在过去,翠屏山下是不演《翠屏山》这出戏的,相传石秀杀嫂中的潘巧云就是翠屏山东侧十百户村人,为地名所忌讳的缘故吧。20世纪80年代,蓟县民间文学作家金振东在撰写《时迁外传》时,曾遍访翠屏山周围的村庄,竟意外发现山脚下的十百户村有潘姓大族。两位70多岁的潘姓老人曾介绍说:“老辈子的潘巧云就是我们村的,不过她不是水性杨花的人,那是写书的糟践人。”老人们还能讲出许多娓娓动听的水浒故事。在翠屏山东面火石沟中有一块巨石,上面留有两个妇女的脚印。人们说那是潘巧云上山时坠坡踩下的。正是这样,当地人多少年来不许唱《翠屏山》这出戏。据传一次翠屏山天齐庙庙会时,请来的剧团唱起《翠屏山》,呼地一阵大风把戏台给刮倒了,人们说是犯了地名。近代诗人江苏冒广生《小三吾亭诗》集中有“翠屏山”五古一首,自注:“舞鹤楼在蓟洲城内大街,相传即潘氏妆楼。”这些传说是在《水浒》成书之前,还是在成书之后?应该说都有可能。按着

2018天津中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气B.氮气C.酒精D.乙醇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盐酸挥发C.冰雪融化D.瓷碗破碎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锌C.钾D.钙 4.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监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 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2.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②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③SiO2+2C高温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津蓟县导游词3篇(完整版)

天津蓟县导游词3篇 天津蓟县导游词3篇 天津蓟县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幽谷神谭,飞瀑流泉的梨木台风景区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很高兴能在这崇山峻岭中与各位相识,古语说的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希望梨木台的青山秀水能给您带来愉快的心情! 现在我简要的为您介绍一下梨木台的概况: 天津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梨木台风景区,坐落在蓟县县城东北部35公里处,总面积1000多公顷,原为国营林场,201X年9月25日正式揭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她特有的自然魅力。 景区峰兰叠翠,主要山峰80多座,其中500米以上的山峰65座,主峰梨木台。海拔997米。景区的底层岩石古老,分布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变质岩和沉积岩,经过长期的地质演化,构造变化和风化剥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梨木台景区雕塑成了类型多样、形态各异、既有观赏品味又具有科研价值的地质遗迹博物馆,现已是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一角,被船家学者称之为北方的神农架 ! 那梨木台的名称是怎么又来的呢?据说,在十里长的深山峡谷砬硼北面,四面高山耸立,唯有一块隐蔽的平台,周围生长着许多野梨树,过去老乡们打猎砍柴归来,总是来平台上小憩,野梨熟透之时,用它来解渴充饥,这些野梨树的果实不仅可以防病保健,同时也解救

了砍柴人的饥渴,后人为记住这些梨树的恩情,故命名此处为梨木台,延用至今。 景区集奇山、秀水、怪石、幽林、雄关、古长城为一体,使您能够在绿色与秀美共存、蔚蓝与清新共享的优质旅游中品味到时尚的休闲,是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度假休闲的理想境地。这里峰林峡谷雄险,森林景观秀幽,潭瀑溪水长流,藤萝攀援缠绕。被来此考查的专家学者称为北方的张家界。公园地质景观奇特,是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形成了登天缝、五指山、万卷天书、峰林岩画岭等地质景观。这里有距今大约26 35亿年的太古界岩石,古老的岩石和原始的森林把我们带入了时空的遂道! 目前,景区的旅游项目有林区观光游、生态科普游、攀岩健身游、地质考察游、深山寻宝游、休闲度假游、田园采摘游等。根据大家的要求,我们今天要走的线路是林区观光游。 来到梨木台自然风景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修筑在石英岩峰脊上的古长城,据考证建于北齐年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梨木台景区段全长5600米,有敌楼五座,城墙全部为毛石垒砌而成,全部建于500 900米的山脊上,连绵起伏,陡峭险绝,令人生畏!部分长城至今保存完好。如果哪位朋友对古长城感兴趣,可以顺着左边的石砌台阶向上走,您就看到古长城的全貌了。 如果看到古长城的一部分就已满足了,那我们继续往前走!朋友们,请顺着我的手指方向向上看,在城墙左前方的半山腰绝壁之上,自然形成了一座象形石,尤如英雄戚继光将军身披战袍,手持宝剑镇守在船舱寨口,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将军石!

2018年全国各地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汇总

专题13 综合计算 1.【2018年广州市】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 搅拌 A C 【解析】(1)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17.1g;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2)A.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收集 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 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 致污染;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100g母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x,76.4g/176.4g=x/100g x=100g×76.4g÷176.4g;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设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y, CuCl2+ Fe = FeCl2 + Cu 135 56

2018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8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2 35.5 39 40 56 64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氮气C.酒精D.乙醇汽油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盐酸挥发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锌C.钾D.钙 4.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监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 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32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