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并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的绘画实践提供重要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②使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到实际的绘画中。
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分析经典作品,使学生自主探究构图的形式和作用。
②通过实践和创作,使学生深入掌握构图的方法和技巧。
③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②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以及美术评价的能力。
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构图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②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到绘画中。
③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教学难点①如何使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②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作品、画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约5分钟)①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在构图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观察到的构图特点。
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入构图的基本概念。
②教师简要介绍构图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引出课题《构图的作用》。
2.新知探究(约15分钟)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从构图的角度进行解读。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对作品构图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②教师介绍构图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几种构图形式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等。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构图是绘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对于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构图能够帮助艺术家传达自己的意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美感。
构图在绘画中起到了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布置画面元素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引导观众的视线流动,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视觉轨迹。
艺术家可以通过设置主题物体或景物的位置和大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重要的细节或主题上,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构图对于创造艺术平衡和美感也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元素和调整它们的位置,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谐的画面布局。
平衡是指画面上各个元素的相对均衡和协调,不会出现一个地方太过拥挤或空旷的情况。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比、对称、重复、比例等构图原则,使画面元素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艺术家还可以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让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构图还对于表达画家情感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可以通过布置画面元素的位置、形状和色彩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通过聚焦在一个元素上表达专注或关注,通过运用对比色彩来表达情绪的冲突等。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构图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家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良好的构图还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品质和认可度。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有表现力,吸引观众的关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良好的构图也能够使作品更具审美价值,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品质。
在人物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的把握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动作和内心世界,使作品更加真实和传神。
在风景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的选择和布置来表现出风景的壮丽和宏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构图是绘画中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绘画作品通过布局、组合和安排物体、形象和色彩等要素来构建一个具有内在意义的视觉形式。
艺术家通过构图的安排,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帮助艺术家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构图对于平衡和稳定画面起到重要作用。
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的各个元素在形式和色彩上相互补充和协调,避免视觉上的偏重或不稳定感。
通过布局和形式的合理运用,艺术家可以使画面平衡和谐,给观者以稳定和和谐的感受。
构图对于引导观者的视线和阅读顺序也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观者的目光在画面上有明确的流动路径,引导观者按照艺术家的意图进行观看。
通过形象、线条和运动的安排,艺术家可以控制观者的视线,使其在画面中的重要元素上停留,并引导观者逐步了解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构图对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和透视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透视原理和构图技巧,可以使平面的画面具有立体感,增强观者的观看体验。
透视关系的安排可以使远近的元素有层次感,给人以空间的感受,增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艺术家通过构图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不同的艺术家对构图的运用方式和观念有着各自的理解和偏好,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艺术家们通过对构图的创新和改变,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绘画风格。
构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追求,是艺术作品独特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是传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平衡和稳定画面、引导观者的视线和阅读顺序、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和透视关系以及创造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对构图的理解和运用,艺术家可以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内在意义的作品,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构图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绘画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美学效果。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提高绘画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增强观赏者的体验,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艺术家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必须重视构图的设计,以确保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构图决定了作品的整体结构。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帮助艺术家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作品更加协调和有序。
构图要考虑到画面的平衡、对称、比例和节奏等因素,使得画面整体显得和谐、统一。
构图还能够引导观赏者的目光和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在构图时需要考虑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效果,以确保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效果。
构图对于绘画作品的美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构图要考虑到画面的线条、形状、色彩、光影等因素,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立体。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的设计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情感变化和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有趣和具有观赏性。
构图要能够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使得他们能够深入作品的内在世界,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构图对于绘画作品的美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艺术家需要认真设计构图,以确保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绘画作品的基础,对于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
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能够引导观众
的目光,产生一种动态的美感。
构图在绘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构图在绘画中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中的主题更加突出,吸
引观众的注意力。
通过摆设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以及透视效果的运用,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
观看路径,使观众在观看绘画作品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欣赏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让画
面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种引导观众目光的效果有助于画面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情感,
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构图在绘画中能够塑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通过摆设画面中的元素,包括人物、物体、背景等的位置和比例关系,可以构建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通过放大主体的尺寸或者强调对
比关系,可以使画面更有张力和冲击力;通过主体的位置和姿态,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
感和情感氛围。
这种通过构图塑造氛围和情感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具有个性和表现力,
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画家的创作意图。
构图在绘画中还能够调节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平衡。
通过对画面中元素的位置、比例和
对比等因素的调控,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这种视觉效果的调节,能够让观
众在欣赏作品时感到舒适和愉悦,增强作品的美感。
构图也可以通过对画面元素的安排和
布局,使画面的空间感更加丰富和立体,令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使观赏作品更
加立体和生动。
构图对绘本图画创作的重要性研究

构图对绘本图画创作的重要性研究在绘本图画创作中,构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它能够决定一幅图画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进而影响读者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构图在绘本图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绘本图画创作中的表现和应用。
一、构图的概念及其意义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排布组合起来的过程。
它是绘画创作中最基础的技巧之一,既是造型的基本要素,又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核心。
正确的构图能够有效传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观点,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具有感染力。
良好的构图不仅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还可以引导观众的观看方式和文学理解,最终留下深刻的记忆。
二、构图在绘本图画创作中的表现在绘本图画创作中,构图对于表达故事情节和传达主题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构图能够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以下从绘本图画创作中常见的构图方式来阐述构图在绘本图画创作中的应用。
1. 简洁明了的画面结构绘本图画创作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儿童的观众群体是相对简单的,因此构图上需要具备观赏性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因此,在绘本图画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手法是“简洁明了”的画面结构,即将画面中的元素“一题一画”地表现出来,保持画面的干净清爽和直接有效。
2. 合理分布的画面比例画面比例指的是画面元素之间的尺寸、位置、空间大小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在绘本画面中,合理分布的画面比例是构图的基础,它能够确保画面的平衡,克服无效元素和信息过于集中引起视觉疲劳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视觉感受。
同时,画面比例也有助于提高画面的空间感,让角色更有存在感。
3. 透视、对比及对角线构图透视是利用画面成像的特性以呈现出空间感的表现手法,它能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而对比则是利用色彩、构图、线条、形状、大小等视觉元素之间相互对立,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对角线构图则是通过在画面中使用对角线排列形式,从而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感。
论构图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76论构图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梁嫣然 闫羽萌(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构图是作者画作情感表达中的一种形式,也是为画面提供抒情表现的有力的载体,更能很好地再现作者所想表达的张力和艺术思想。
本文阐述了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的运用理念。
关键词:构图;表现形式;绘画艺术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1]。
由技术与情感所结合投射、反应出绘画的形式感,是一种有机的融合,依赖于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所谓的——“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2]而在绘画的外部艺术表现形式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构图的概念剖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构图就是发现和体现一个整体中的多样化。
”从发现的角度分析,绘画创作过程因人而异,但在构图的过程中存在相对的统一性,如和谐度与秩序性的配比,是构图艺术一定意义上的基本法则;从体现的角度分析:构图也不仅局限于双眼所见,应更着眼于心中所思,从形态上把握形势而不是局限于实际物体的局部模仿,学会从眼前画面中造“画”。
“构图是一幅作品最重要、也是最为先声夺人的因素之一,是绘画的形式感而营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可以说构图是画家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一座桥梁,是显现画家艺术智慧和艺术才华最初的火花……构图对欣赏者而言,是渐入佳境的起点;对评论家来说,也是艺术批评的重要依据。
”[3]由此可见,构图这种“可视图形”是特定情感理念的具象转变,在视觉张力上起到实现情感理念传达的重要作用,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富有韵律节奏,表现目的很明确:画面最终视觉上的协调感达到最佳效果。
二、构图的意义剖析 当画作出现第一笔,这就是构图的开始。
“……绘画中,线的自身作为一种纯绘画的符号,独立构成画面,用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和情趣。
”[4]做为形式语言的第一步,绘画需要图式表现来承载情感的传托,不仅是停留在物像的主观认识,更需找到符合视觉之美的着陆点,将物像之间存在关系重新处理,从绘画基点出发,学会体察和品尝视域之界。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绘画是一门艺术,而构图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是艺术家在绘画中用来组织和安排各种元素的方式。
构图对于一幅画作的整体效果和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构图影响着画面的整体效果。
艺术家通过构图能够决定画面的主题内容、视觉重点和氛围气氛,从而决定了画作的整体效果。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吸引人,更加有力地表达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反,一个差劲的构图会使画面显得混乱、无序、乏味,缺乏吸引力。
艺术家必须在构图上下功夫,力求做到精雕细刻,才能创作出令人赞叹的画作。
构图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结构。
好的构图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在画面中得到引导和引导,从而达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境。
艺术家通过构图来决定画面的比例、大小、空间关系等因素,使得画面更加有力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构图还可以决定画面中各个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通过合理的构图,艺术家能够将各种元素整合到画面中,创造出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视觉效果。
构图还是画作中表现力的体现。
一个优秀的构图能够使画作更加具有表现力和传达力。
通过构图的安排和设计,艺术家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构图能够帮助艺术家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真实地表达在画面中,使得画作更加深刻、丰富而有力。
构图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画作的审美效果。
一个巧妙的构图不仅能够使画作更加具有艺术价值,更能够使画作更加美观。
艺术家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平衡、优美,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令人赏心悦目,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艺术家必须深入理解构图的原理和技巧,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才能够做到在构图上下功夫,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画作。
只有在构图上下足功夫,才能够使画作更加有力地表现主题和情感,更加吸引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和作用作者:陈静宜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4期摘要:构图作为绘画重要的语言形式,是绘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构图不仅可以很好地传达画家的审美思想与创作意图,也是构图在整个绘画结构中“势”的重要表现。
作为绘画创作,立意是前提,而如何去充分地展现立意就需要在构图在上下一定的功夫。
作为构图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绘图技法与表现形式,其更多是画家内心情境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使得情感客观化、唯美化,正是基于上述认知,本文首先对构图的概念进行阐释,其次对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就构图在作用发表己见。
关键词:构图;绘画中;意义;作用一、构图构图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美术,是绘画艺术的专用名词,伴随着绘画艺术而产生,与绘画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古往今来,无论是从构图形式还是构图规律上来看,经过各个时期艺术家们的传承、开拓与创造,构图已不仅仅是绘画中的陪衬部分了,它已逐渐成长为一门艺术,甚至可成为判断一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艺术中,构图被视为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在绘画中,构图一般指画面结构,是画家为实现其表达意图在限定的平面空间上对绘画语言进行组织与创造的过程。
二、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构图是舞蹈绘画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这如同我们写作文一样,需要事先列一个提纲,进行一些结构上的规划,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字的创作,不至于作文跑题或者言不及意。
绘画创作也是如此,在进行实际的创作之前,必须要确定绘画的主题,在色彩与绘画结构上要体现一定的章法,不仅绘画的色调要一致,绘画的结构也要和谐,而这必须要以构图为保障,否则创作的作品就会乱了章法,不能完美体现作者的意图。
中国画讲究一个章法,在哪里留白、在哪里落款与题字都十分有讲究,作为一个画家在实际的绘画中都需要胸有成竹,一点都不马虎。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人物疏密的安排,非常紧凑,没有一点繁冗与琐碎,画面感极强。
西方绘画艺术也是如此,在构图上也非常讲究,无论是写生还是油画创作,言画必先说构图。
中国主要由黑白与其他色彩构成,可以说只要是黑白色的关系和谐、明确了,整个画面就通透了。
中国画只要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就基本达到了一种绘画形式与风格的统一。
西方绘画往往把背景弄的很深,经常把衣物置于绘图阴影之中。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舞蹈者》作品中,就在那蓝色底子上加入鲜艳的人体红色彩,使得画面更具有一种对比性与装饰性,这种画面结构的安排,不仅使得图画具有一定的张力,也使得画面具有一种节奏感。
事实上只要是流派的绘画大师,其都是绘画构图的高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图在绘画中作用(一)创作意图的体现绘画作品的诞生都需要这种殚精竭虑的思索与策划,这些绘画作品寄托着艺术家对生命的一种态度,也是创作者内心情绪的一种抒发与感叹,这些绘画作品中不仅有审美,也有警示。
通过这些绘画作品,艺术家们力求最大化与观众达到一种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
或者每一个艺术家都试图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达到、一个目的,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创作意图”。
客观地讲,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在绘画一幅作品时,其在事先已经经过了细致的准备与思索,已经积极地开始进行绘画的构思,这是文艺作品孕育的过程,也是绘画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都知道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如何通过艺术化的手段绘制和展现现实生活情形,对一个艺术家的要求很高。
作为一名画家,其能原封不动讲客观事物不见艺术化处理来展现在公众面前,为此如何合理地构建绘画,对既定绘素材进行就摆在画家的面前。
作为一名艺术家,不仅要将自己的审美思想融入绘画创作之中,还要让大众有所共鸣,就必须在绘画立意上有创新、有突破,在绘画结构上有中心,并据此进行艺术绘画的创作。
这其中包括确定主题思想,也就是明确创作意图;对创作题材的提炼;情节的选择与处理;推敲画面中各个形象间的内在联系;协调整体与局部、整个画面的结构关系以及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属于构思的范畴。
构思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构图则是伴随构思、将这种思维呈现于物质平面的行为与过程。
因此,构图是创作意图与构思的呈现,画家的创作过程是构图与构思相互融合,演奏出令人折服的效果。
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绘画就推崇色彩构图的戏剧性,在画面的绘制上非常注重画面的局部效果。
从提香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构图对比一种戏剧性的强烈冲突。
在他的作品《圣母升天》之中,作品就有一股向上升腾的动力和冲击力,是站在地面上的一种向上的奋进力,仿佛是一种追寻圣母升天的动力。
上帝的形象是向下的,正好和这股向上的冲力很好地回合,并使之留在绘画作品之中,这幅高度戏剧性的作品,具有大胆的色彩和空间强烈的明暗对比感,而提香正是充分地利用了油画颜料才可以在油画上做到半透明的性质进行构图和绘画。
(二)绘画形式美的展现构图是绘画的骨架,是一幅画的骨骼和结构。
在清晰地表达出作者创作意图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
如果没有事先的构图设计,想绘制出令人满意的绘画作品几不可能。
哈孜·艾买提在绘画上十分注重对于图画的造型营造,尤其是在绘画自空间的营造上有着非凡的造诣。
油画作品《木卡姆》在空间的营造上就十分有特点。
《木卡姆》中,对于一个青年在动作的绘画上就略显夸张,该青年将胳膊奋力伸展开来,正好挡住了其身后那个垂首弹琴黑衣乐手的部分肢体,而其后仰的头部和肩膀又很巧妙的将后面那个戴帽子的乐手进行了遮挡。
哈孜·艾买提这种重迭的绘画手段,让人很好的体会到画中人物那种前后关系的动感,使得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强烈而又具体。
细致研究《木卡姆》这幅作品,我们会发现,身处第二排的穿白衣和黑衣的乐手“不约而同”地将后排的扬琴的底座给遮住,而弹奏该扬琴的女乐手的胸部极为妥当地隐藏在那个扬琴的后部,再仔细观看扬琴女乐手两边的人物,都极为自然地被遮挡。
如果从空间造型这个角度来分析,显然女乐手身处的位置在其左右伙伴之前,而其左右伙伴也将一位头戴花帽的正兴致勃勃吹奏乐器的白衣青年所遮掩,他们之间的那种视觉上的深度关系也可以一目了然。
以上仅是《木卡姆》这幅作品运用重迭关系来营造空间造型的一个个例。
熟悉中国画的人都会知道,运用重迭来建立空间是中国画中表达深度感觉的一种绘画技巧,就我们时常看到的中国山水画,其中那些山峰与山峰之间、山峰与白云之间的那种飘渺纵深的关系就是通过这种重迭的绘画方式来建立起来的。
当我们在一幅作品中看到这种重迭手法的运用时,我们就会立刻感受到一种重迭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直觉。
哈孜·艾买提在《木卡姆》中便是充分运用了这种重迭,将画中众多人物巧妙地进行安排,使得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在相互关系上都空间感极强,相互间的场景深度颇广,确保观众画中的每个乐手在个性的表达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也使得观众在欣赏此画时,有着真实、贴切的感觉。
(三)关乎内容与布局中国画非常注重“意象”的表达,这种“意象”的呈现绝不是一种简单地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模仿与还原,也不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臆断。
而是一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是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阅历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是一种“天人合一” 与“物我融一”的绘画境界,也是艺术家们追求崇高理想的体现。
而要更好地对这种“意象”进行充分表达,在创作上就需要有备而来。
熟悉绘画的人都知道,在进行正式绘画之前一般都要进行素描小稿件的绘制,这也是研究绘画构图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实事求是地讲,画面的整体性和节奏性是一幅绘画作品的重心与重点,而如何通过绘图的科学布局也是一幅绘画作品最终情感表达的一个目的和宗旨。
绘画构图的关键在于格局与内容,不同的场面与内容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构图的形式结构对画面内容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构图的格局是指画面呈现的事物场面的大小、远近效果,其与表现内容有很大关系。
马元江《寒江独钓图》在构图上就很有一种风味,浩渺的江水中,一叶轻舟,一老翁凭船垂钓,周遭空白如雪,很好地通过画面的大片空白,突出了江面的空旷,也极致地体现出老翁悠然自得的垂钓状态,这种达情方法和手段言义的手段所呈现的鲜明的艺术特色不仅让我们感知到一种艺术之美。
意境之美,还会产生一种心胸博大之美。
通过这幅绘画作品我们也充分地感受到构图关乎绘画的内容与布局,为此优秀的绘画作品定然少不了缜密的构图设置,马元江《寒江独钓图》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四、结语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构图对于绘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绘画的立意其必须要通过基本的构图来实现。
如果没有构图的制定,根本无从完美地展现绘画的意图和内涵,这也说明构图在绘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为此,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重视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如此才可以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绘画作品,更好地促进与推动中国绘画的发展。
参考文献:[1]陈军.色调与和谐[J].艺术教育,2008,(08).[2]张学衡.浅谈色彩教学——绘画作品中的色调与情感[J].艺术教育,2007,(01).[3]封永辉.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运用——色调与色彩理论分析[J].美术大观,2007,(05).[4]徐育忠,张怡.动画色彩的语境渲染[J].装饰,2007,(06).[5]李秉婧.谈绘画中的色调[J].黄河之声,2007,(12).[6]吕晓南.油画的色调与意境浅析[J].电影评介,2006,(16).[7]张继渝.论色调的形成与运用[J].装饰,2003,(07).[8]王秘森.浅谈绘画中的色调[J].昌潍师专学报,2000,(03).[9]尚悠波.当代油画语言再创造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10]雅东.论材料与油画语言[D].沈阳师范大学,2015.[11]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作者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