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关于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地球表面的水循环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
其中之一的结果是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日益突出。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是指海水或盐分超过地下水和土壤的处理能力,导致水质及土壤质量下降,这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因此,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二、选题意义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既涉及到科学领域,也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深入研究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探索其原因、影响及有效控制方法,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探究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定义和认识;2.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和机制;3.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方法。
本研究的目标是:1.深入了解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2.探究有效的治理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减少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收集海外和国内相关文献,对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其次,通过对具体地理区域的实地调查,深入探究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的实际情况、原因和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系统地梳理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为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深入了解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探究防治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3.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为全球范围内的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一、背景介绍海水入侵是指海水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进入内陆地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水入侵现象越来越普遍,防治措施也日益重要。
二、影响因素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水入侵现象。
2.自然因素:如河流干涸、土壤质量差等。
3.人类活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滥伐森林等。
三、防治措施1.整体规划制定全面的防治规划,包括预测和评估海水入侵的程度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增强湿地生态系统对海水入侵的抵御能力。
同时,在沿海地区建立植物固沙带、草带等绿色屏障,防止海水侵蚀。
3.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和滥伐森林等活动。
同时,加强土地保护和改良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耐盐碱能力。
4.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适应性强、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品种。
同时,研究新型防治技术,如利用纳米材料等抑制海水入侵。
5.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海水入侵防治工作。
同时,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
四、案例分析1.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水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建立了植物固沙带。
其次,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并推广了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最后,在科技创新方面研发了多种新型防治技术,如利用纳米材料抑制海水入侵。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减缓了海水入侵现象。
2.美国佛罗里达州佛罗里达州是美国海水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建立了植物固沙带。
其次,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并推广了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最后,在科技创新方面研发了多种新型防治技术,如利用纳米材料抑制海水入侵。
葫芦岛地区海水入侵区的成因及规律分析

[ 关键词] 海水入侵 #成 因;发展规律 分析 [ 图 分类 号 ] P 1 . 中 74 1
[ 献标识码] B 文
目前 ,葫芦 岛市沿 海的 大部地 区 出现 了海 水
个平 衡 的界 面见图 1 ( 图 ) 左 。超 采 地下 水 之 后 ,
正常 年份 的 2 3 / 、而 1 9 9 9— 2 0 0 3年 出现 了特 大
连续 干旱年 ,河 道径流量 明显 减少甚 至 出现河道
由表 l 可知 葫芦 岛沿海地 区水资 源开发 利用 断流 干枯 。 再加上 近年来 ,河 道过 度开采 挖取河砂 ,河
程度 已经 很高 ,特别 是在地下 水利用 方面 ,总可
曹庄 l 4号 ,l 5号井处 于强抽 水 中心附近 ,l 号 4
葫芦 岛研 究 区 内部分 地 区 ,进 行 海 产 养殖 、 海 产 品加工现 象很 多 ,例 如兴城 的曹庄一 带海水
井地 下水位 负于海 平面 0 9 m,按 照咸淡 水平衡 .6 原理 ,此 时 h , 淡 水界 面必 然 向陆 地 推移 , =O 咸
坏 了海 水和地下 淡水 的动态 平衡 ,引发 了不 同程 度的海水 人侵 。 由吉 本 一 赫 兹 伯 格 公 式 Z一
l s
1 n n n
风暴 潮引起 的海水入 侵 主要是 由于发 生大 的 海潮 卷起 海水 向海滨 内陆 区冲击 ,造成海 水在地 表 面上覆 盖 ,漫 滩 ,然 后 下 渗 ,造 成 盐 碱 度 过 高 ,使土 地盐碱 化 。 根据 调查 ,葫芦 岛研 究地 区中的万家 镇 ,受 近几 年来 麦莎 风暴潮 的影 响 ,造成 部分 土地盐碱
毕业设计:海水入侵

摘要在总结国内外海水入侵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其相对完整的定义描述,即: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使滨海地带含水层的水动力条件发生了改变,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发生了变化,导致海水与淡水有直接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沿含水层向内陆方向侵入,咸淡水界面不断向陆地推进,使地下淡水资源不断遭受破坏的过程与现象。
详细分析了崂山区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及分布、海水入侵形态、海水入侵的进程及趋势、海水入侵的成因及所造成的危害等。
分析表明崂山区海水入侵形态基本有以下三种方式:面状侵入、线状侵入、溶洞状侵入。
海水入侵的趋势为:海水入侵面积有小→大→小→大的变化规律。
海水入侵的成因是具有了水动力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而人为的改变地下水动力条件是发生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
海水入侵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制约崂山区经济发展。
对典型区域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建立了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模型。
其中,由两个输入单元对应于甘井子区地下水开采量和降水量,七个中间隐含单元和两个输出单元对应地下水中C1一浓度和海水入侵面积组成的三层网络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可开采量,只要保证该区实际开采量小于地下水可开采量,即可有效地控制海水入侵。
根据崂山区特有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提出了防止海水入侵,实现地下水系统的良性运行的策略,并给出了因地制宜的海水入侵防治措施等。
关键词:崂山、海水入侵、入侵危害、防治措施Abstract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oncepts of seawater intrusion in and abroad,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relatively complete description, namely: in the natural or man-made factors, changed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make the coastal zone of the aquifer, changed the balance betwee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resulting in high salinity seawater direct hydraulic connection and the fresh water aquifer groundwater along inland invasion, the interface of salt and fresh water continue to promote land, processes and phenomena that underground freshwater resources continue to suffer damage.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aoshan area of seawater intrus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seawater intrusion of seawater intrusion process and trend of seawater intrusion,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har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rphology of seawater intrusion in Laoshan area, there are three basic ways: area-form intrusion, intrusion, intrusion of cave shape line. Seawater intrusion trend: seawater intrusion area changes the small to big to small to large: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seawater intrusion is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artificial chang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seawater intrusion. Seawater intrusion has caused great influence to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restri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aoshan district.The typical regional groundwater mining quantity calc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mong them, the two input un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Ganjingzi area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precipitation, the middle seven of the hidden units and two output units corresponding to a concentration of C1 in groundwater and seawater intrusion area of three layer network model, calculate the exploitable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as long as the guarantee that the actual exploitation amount is less than the quantity of water exploita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eawater intrusion.According to the Laoshan area unique geological,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put forward to prevent seawater intrusion of groundwater system, realize the benign operation strategy, and gives a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seawater intrusion prevention measures.Keyword: Laoshan mountain,seawaterinvasion,Invasion,prophylactico-therapeutic measu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海水入侵的概念 (1)1.2海水入侵的原理 (2)1.3海水入侵国内外研究状况 (5)1.4崂山区海水入侵的现状 (7)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10)2.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10)2.2社会经济状况 (11)2.3自然条件分析 (12)2.4区域地貌 (15)2.5水文地质条件 (16)第三章海水入侵的普查与监测 (20)3.1水化学方法 (20)3.2高密度电法 (31)3.3小结 (36)第四章海水入侵的成因 (37)4.1自然因素 (37)4.2人为因素 (39)第五章海水入侵的危害 (43)5.1对工业的影响 (43)5.2对农业的影响 (43)5.3对生活的影响 (46)5.4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47)第六章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 (49)6.1调整产业结构 (49)6.2拦蓄地下水 (49)6.3节约用水 (50)6.4建设和加固防堤工程 (50)6.5合理利用海岸滩涂 (50)6.6开展海水入侵监测和海水入侵科技攻关 (51)第七章结论 (52)参考文献 (53)致谢词 (56)附录外文文献及翻译 (57)第一章绪论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海平面上升对山东省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影响

愈 来愈 严峻 , 极端水旱 灾害影响 的不确定性和风 险有进一 步增 大的态势。因此 ,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脆弱性和应对 气候 变 化影响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 , 成 为全球 水资 源可持 续利 用和管理 的 热点。在世界 水理 事会 ( WWC ) 、 国际水 资源协 会 ( I WR A) 等 国际知名 学术组织 的支持 下, 2 0 1 2年 9月 2 4 —2 8日, 夏军教授 作为 I WR A主席联 合黄委水 文局 举办 了“ 第五 届黄 河 国际论坛” 的“ 气候 变化 与水资源” 分会 , 会议 交流 了气候 变化 背景 下水资源脆弱性 与适应性 管理 的研 究与 实践 . 包括 关键 暴露度、 关键脆弱性和风 险的识别 、 应对 气候 变化的水资 源适应性. 管理与对策等 。本刊选取其 中部 分论 文予 以
Ab s t r a c t :T h e i mp a c t o f s e a wa t e r i n t r u s i o n i n c o a s t a l r e g i o n b y s e a l e v e l is r e wa s s t u d i e d b y u s i n g n e a r l y 4 0 y e a r s t e mp e r a t u r e d a t a o f 1 2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t h e Mi n i s t y r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8, C h i n a ;
珠江三角洲潮州地区海水入侵与土地退化

珠江三角洲潮州地区海水入侵与土地退化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但近年来,潮州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海水入侵和土地退化问题。
海水入侵和土地退化不仅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探讨珠江三角洲潮州地区海水入侵与土地退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海水入侵的原因珠江三角洲潮州地区位于海岸线附近,且地势较低,容易受到潮汐和海水侵蚀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海平面上升导致了更为频繁和严重的海水入侵现象。
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和暴雨,也加剧了地区的海水入侵状况。
二、海水入侵对土地的影响海水入侵对土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水的高盐浓度对土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其次,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的盐度升高,影响了田地的灌溉条件,使得农民在种植时面临着水资源的匮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
三、土地退化的原因除了海水入侵,土地退化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过度的农业开发和过度的人工灌溉导致了土地的盐碱化和土壤侵蚀。
其次,缺乏有效的土地保护措施,导致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垦。
再者,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方法,如大面积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对土地质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四、海水入侵和土地退化的影响海水入侵和土地退化对潮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作物的减产和质量下降导致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此外,陆地的退化还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到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五、应对措施为了应对海水入侵和土地退化问题,潮州地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海水入侵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如修建海堤和水利工程,保护农田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其次,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引进抗盐碱和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田的抗逆性能。
辽西海(咸)水入侵特征及影响

辽西海(咸)水入侵特征及影响【摘要】海(咸)水入侵是指由于陆地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咸)水直接侵染地下淡水层的一种环境地质恶化现象,它是人类在沿海地区的社会活动导致的一种人为自然灾害。
海(咸)水入侵是由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降水的严重不足。
辽宁省西部的锦州、盘锦及葫芦岛三市分布着漫长的海岸线,多年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许多沿海地区发生海(咸)水入侵,使淡水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沿海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锦州市辖区内海(咸)水入侵面积约378km2,盘锦市辖区内上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均为微咸水、咸水、盐水或卤水等,下部明化镇组的咸水体的分布范围在逐年增加。
葫芦岛市区和兴城市海(咸)水入侵总面积129km2,绥中县境内海(咸)水入侵面积74km2,入侵内陆最大距离7~9km。
海(咸)水入侵对沿海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和城乡供水水源以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国计民生!【关键字】:辽宁省西部海(咸)水入侵产生的危害防治措施引言海(咸)水入侵是指由于陆地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咸)水直接侵染地下淡水层的一种环境地质恶化现象,它是人类在沿海地区的社会活动导致的一种人为自然灾害。
海(咸)水入侵是由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降水的严重不足。
辽宁省西部的锦州、盘锦及葫芦岛三市海岸线总长约627km。
多年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许多沿海地区发生海水入侵,使淡水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沿海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随着沿地区人口日益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愈来愈高,从而引起的海水入侵、地下水超采等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地下水水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海岸地貌特征辽宁省西部海岸地貌可划分为基岩岸、淤泥岸和砂砾岸三大基本类型。
面对海平面上升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紧迫任务

面对海平面上升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紧迫任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这一现象不仅给沿海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也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保护沿海生态系统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一、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1. 滨海地区的淹没:随着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城市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这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使得滨海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2. 淡水资源的盐化:海水入侵是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之一。
海水入侵导致淡水资源的盐化,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存条件,威胁生物多样性。
3. 湿地的消失:沿海地区的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们是众多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
然而,海平面上升导致湿地的消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二、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对策和建议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海平面上升和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大家的环保行动。
2.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海平面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了解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 改善海岸防护体系:加强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如修建防波堤、人工滩涂等,减少海水入侵的影响,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促进可持续发展: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沿海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
5.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制定严格的湿地保护政策,划定湿地保护区,严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其中的植被和动物。
三、结语面对海平面上升的紧迫任务,保护沿海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沿海生态系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持续努力,我们才能够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地下水指导教师:*********学号:***********班级:14土木-2BF2016年5月29号完成摘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史至关重要的。
地下淡水和咸水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混合界面,淡水储存一旦减少,平衡状态被打破,该界面便会向陆移动,最终产生海水入侵。
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水入侵的现状阐述了沿海平原地区和基岩地区海水入侵的机理,以及海水入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并说明了海水入侵的危害包括对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人口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耕地资源退化。
接着描述了海水入侵的方式包括均匀入侵和非均匀入侵,最终根据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淡水、农田节水灌溉和远距离调水补给和修建地下水库等措施在防治海水入侵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分布;防治措施1.绪论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或河水地带海水倒灌使咸潮影响带扩大,并发生海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称为海水入侵。
沿海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很大。
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可造成咸淡水界面发生变化,海水向淡水含水层侵入,地下水矿物度增高,水质恶化。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如荷兰、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以色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中国、埃及等。
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黄海沿岸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全国总海水入侵量达1000km。
所以研究海水入侵的问题变的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合理开采和有效分配水资源,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限制海水入侵。
2.海水入侵机理海水入侵地下水是咸淡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流体动力学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含水层中的咸、淡水保持着某种平衡,滨海地带地下水水位自陆地向海洋方向倾斜,陆地地下水向海洋排泄,二者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或临界面基本稳定,可以阻止海水入侵。
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咸淡水临界面就要移动,以建立新的平衡。
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或者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淡水压力降低,临界面就要向陆地方向移动,含水层中淡水的储存空间被海水取代,于是就发生了海水入侵。
对海岸带含水层中海水—淡水关系的基本理论在国内外已进行了研究。
20世纪初,欧洲的某些滨海地区,在开发地下水的过程中率先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
3.海水入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在易发生海水入侵的地区,根据电阻率和氯离子含量随着深度的变化,将海水入侵程度分为三种类型:(1)未入侵类型:地下水氯离子含量小于100mg/L,曲线自上而下近于垂直,此类型一般均处于远离海岸、地下水未开发或开发利用较少的地带。
(2)轻度入侵类型:地下水氯离子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氯离子含量小于500mg/L。
出现阶梯状变化,一般有两个界面,此类型一般距海岸稍远、地下水开发利用量接近可开采量的地带。
(3)重度入侵类型:重度海水入侵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部轻微入侵,下部严重入侵,也呈现有两种界面的阶梯状,只不过界面更为明显,氯离子明显更高;另一种情况是从纵向上全部咸化,没有界面,其氯离子含量自上而下都很高,超过1000mg/L,此类型一般分布在距离海岸较近、地下水超采或严重超采的地带。
4.海水入侵的危害海水入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海水入侵,使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不断增加,一般都在800mg/L,有的地段达2000mg/L,长年用这样的咸水灌溉,使土壤板结,植物枯萎,连年减产或绝收,莱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品质也大幅下降。
另外,由于海水入侵,沿海地带大片灌木死亡,乔木枯干、甚至死亡,玉米大豆缺苗不齐。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海水入侵区的工业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水质恶化,水质要求较高的企业不得不开辟新的水源地或实行远距离异地供水,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可能使新辟水源地遭受污染,扩大海水入侵范围"没有充足资金开辟新水源地的企业只能使用被海水污染的水源,结果使生产设备严重锈蚀,使用寿命缩短,更新周期加快,同时还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有的企业则被迫搬迁或停产。
(3)对人口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影响:海水入侵使人口健康水平降低。
由于淡水缺乏,海水入侵区的大量人口时常或常年饮用咸水,导致地方病流行。
许多人患甲状腺肿大、氟斑牙、氟骨病、布氏菌病、肝吸虫病等。
据有关资料,山东莱州湾地区8县市氟病患者人数达61万,加上其他地方病,患者总数达68万人。
日本和美国的学者通过研究还发现,中风、几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与饮用盐份超标的地下水关系较为密切。
(4)土壤生态系统失衡,耕地资源退化:滨海地区土壤生态系统因受气候及地下水含量变化的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及营养元素很不稳定。
海水入侵后使地下咸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进入耕作层,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农业长期利用高矿化度水进行灌溉,盐分不断在土壤表层聚积,导致其物理性状变差,微生物活动减弱,有机质下降,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5.海水入侵的方式及主要原因5.1海水入侵的方式根据全国的调查结果,海水入侵大体可分为均匀入侵和非均匀入侵两种形式:(1)均匀入侵。
主要发生在第四系松散岩层中,当含水层内地下水开采超过可开采量、并持续相当长时段的情况下,海水便向内陆相对均匀的含水层蔓延,海水呈面状均匀地向含水层侵入,海水入侵较为缓慢,并随降水或其他的地下水补给变化而变化。
我国山东省莱州湾、河北省沧州市沿海以及青岛市的局部地区的海水入侵即为该种方式。
某些情况下,当裂隙岩溶成网状均匀或基岩裂隙较均匀发育时,海水也表现出均匀入侵的特点,但其分布面积不大。
(2)非均匀入侵。
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带的半裸露裂隙岩溶分布区。
由于地下水的超采,海水入侵呈非均质裂隙岩溶的线状及管道状入侵。
海水入侵是不均匀的,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上都是有差异性的,表现出入侵面参差不齐的形态。
大连市海水入侵区,在非均质的线状入侵中,水平方向距海近氯离子含量高,距海远氯离子含量低的特点;垂直方向上为上淡下咸的趋势。
5.2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海水入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水动力条件,其二是水文地质条件。
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海水入侵,但是,人为的改变地下水动力条件才是发生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
(1)开采井的不合理布局和超量开采是海水入侵的最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开采必然会导致地下水动力场的均衡状态。
(2)降雨量的影响。
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地下水补给量的多少。
而往往在降雨量较少的年份,地下水开采量又偏大,使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发生显著变化。
也就是说,降雨量小的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开采量增加,淡水水位降低,极易发生海水入侵。
6.海水入侵的防止措施6.1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开源节流解决淡水问题是减轻海水入侵的主要途径。
从沿海地区水资源供求情况来看,缺乏淡水已成定局。
从长远看,引调客水是控制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重要战略措施。
但从近期来看,通过工程措施和调度手段使水资源供需状态趋于好转更加切合实际。
要合理布置开采井,放弃咸、淡水界面附近的抽水井,分散开采、定期停采或轮采地下水、缩短水位恢复时间,以防止形成降落漏斗。
6.2 开展人工回灌,引淡压咸开展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淡水,提高滨海地区地下淡水的水位和流速,以淡水压咸水,迫使海水后退,有效防止海水入侵。
回灌水源主要有当地雨季的地表水、外地引水、处理后的废污水等。
6.3阻隔水流阻隔水流具体有设置隔水墙、修筑地下拦水坝、农田暗管排水、深井排水、竖井排水等措施。
通过设置隔水墙可使淡水和咸水分开,具体方法是灌注某种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如高塑性粘土桨,使悬浮物充填土壤孔隙,形成不透水屏障。
农田暗管排水在排碱、除涝、防渍、降低地下水位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在工程截渗方面也行之有效。
深沟排水在天津洼涝盐碱地治理和改碱过程中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一定成效。
竖井排水是工程排水和农田排水中行之有效的排水措施。
通过截渗和农田排水,可改善地下水水质,补充承压含水层水量,改善软地层压缩条件。
6.4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兴修水利工程,调整种植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畜牧等措施,在海水入侵区建立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生态经济体系,提高抗灾能力,缓解海水入侵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6.5 建立沿海地区地下水监测系统建立沿海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进行水位、水化学监测,必要时辅以海水水文动态监测。
根据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和入侵规律,预测海水入侵速率、规模和危害范围,从而为有效防治海水入侵提供科学依据。
7.总结沿海地区陆地淡水与海水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临界面。
一旦大量开采地下水或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平衡状态的破坏,该临界面就要向陆地移动,含水层中淡水的储存空间被海水取代,结果就会发生海水入侵。
影响海水入侵的因素除了有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之外,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则是产生海水入侵的重要因素。
海水入侵可导致沿海地区水质恶化,灌溉用水源地减少;土壤生态系统失衡,耕地资源退化;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影响社会稳定;最后必将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防治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开源节流;开展人工回灌,引淡压咸;设置隔水墙、修筑地下拦水坝等阻隔水流;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1]蔡祖煌,马风山.海水入侵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入侵发展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3):1-9. [2]尹泽生,林文盘,杨小军.海水入侵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研究,1991,10(3):78-85.[3]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D】.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4]庄振业,刘冬雁,等.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5]马风山,蔡祖煌,等.海水入侵机理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8(4);16-22.[6]李国敏,陈崇希.海水入侵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学前缘,1996,3(1,2):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