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剥脱性皮炎注意事项

剥脱性皮炎注意事项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会导致皮肤脱屑、瘙痒、红斑等症状。
对于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来说,采取一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剥脱性皮炎的注意事项。
首先,保持皮肤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应该每天洗澡,使用温和的皂液清洁皮肤,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质。
用温水洗澡可以减缓瘙痒感,并且在洗澡之后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来锁住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
其次,避免过度刺激皮肤是非常重要的。
剥脱性皮炎的皮肤通常非常敏感,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此外,还应避免暴晒太阳和其他刺激性物质,如尘埃、花粉等。
第三,避免过度搔抓皮肤。
剥脱性皮炎会引起皮肤瘙痒,但搔抓只会加重症状。
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搔抓皮肤,可以尝试使用冷敷或涂抹抗瘙痒的药膏来缓解瘙痒感。
第四,保持适当的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剥脱性皮炎的皮肤通常很干燥,而干燥的环境会导致症状加剧。
因此,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干燥的环境,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或者放置一盆水在房间中,保持空气湿润。
第五,饮食调理也是帮助改善剥脱性皮炎的重要因素。
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同时,建议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水果和蔬菜,这些营养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健康。
最后,定期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患有剥脱性皮炎的症状无法缓解或者恶化,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给出更具体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
总之,患有剥脱性皮炎的人应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刺激皮肤,避免过度搔抓皮肤,保持适当的湿度,饮食调理和定期就医。
通过这些注意事项的实施,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剥脱性皮炎的康复。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我科收治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1岁,因胸部外伤后用药致全身皮肤起痒性红色皮疹6周余,大量脱皮3周,伴发热3天入院;入院检查:四肢、躯干、头面部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颜色较暗,皮温高,弹性差,伴有多处大片脱屑,以四肢远端为著。
口腔及会阴部无破溃、糜烂。
面部、双下肢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血WBC 5.58×109/L,N 70.7%;血生化肝肾功:TP 41.0 g/L,ALB 22.0 g/L,GLB 19.0 g/L,A/G 1.16,ALT 58.0 U/L,AST 54.0 U/L,Glu 11.4 mmol/L,其余正常。
入院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同时加强抗感染,给予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等支持治疗以及利尿、止痒、稳定血管通透性、补充维生素等对症处理,皮损予保护、收敛及抗感染治疗后,全身皮疹消退,无新发皮疹,患者基本愈合出院。
2 护理措施2.1 寻找和彻底去除过敏原:患者入院后,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和用药史,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并立即停用,在未查到致敏药物前,应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及致敏性高的药物,嘱患者多饮水,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向其解释注意事项及药疹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严重性,以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配合治疗。
2.2 加强心理护理: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对致病原因及疾病转归不了解而紧张;同时担心皮疹会遗留疤痕而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对激素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重视心理护理。
2.2.1 主动关心患者,态度诚恳和蔼: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
2.2.2 告知发病原因、预后以及一些用药知识:只要及时去除过敏原,积极配合治疗会很快痊愈的,受损皮肤不会遗留疤痕。
2.2.3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和有效药物,早期,足量使用可控制病情;要正确减量,让患者清楚过快或突然停用激素,可使疾病反复或加重。
1例药物过敏引起剥脱性皮疹的护理心得

1例药物过敏致大疱松解型皮疹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药物过敏性皮疹;大疱松解型;护理药物性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皮炎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
其特点为皮损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斑疹,很快发展到全身,融合成片,在红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懈,粘膜有大片坏死,如Ⅱ°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成片糜烂及剥脱。
我科曾收治一患者因药物过敏致大疱松解型皮疹,经过1月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病例简介男性患者,69岁,患者因“重症肺部感染”收入我科。
患者静脉滴注“头孢他啶”2g 一日两次,2天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头面部多发丘疹,部分小水泡形成。
考虑为头孢他啶过敏,停用抗生素。
静脉用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0ml,口服曲普利啶等一般的抗过敏治疗,5天后患者症状加重,演变成全身皮疹,全身皮肤呈紫红,部分融合成片,多处皮肤破溃,表皮松解脱落,并有淡黄色渗出液。
经反复讨论,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为:美罗培南0.5一日两次;甲泼尼龙80mg一日两次;兰索拉唑30mg一日一次。
因患者治疗不配合,基础疾病繁多,全身皮肤受损严重,消耗大,护理难度大。
通过反复的讨论,不断的沟通,制定出优质护理方案,给予精心的护理,一月后,患者药物剥脱性皮疹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2.1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6小时侧体温一次,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置冰帽、冰袋,并保护好皮肤,预防冻伤,加重皮损。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观察患者有无上腹痛,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3)密切观察皮肤颜色,有无新增皮损,有无渗液等情况。
(4)认真仔细、及时记录好各种护理文书,做到随时变化随时记录。
2.2 保护性隔离(1)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限制探视,尽量减少医护人员流动,指定专人护理,(2)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两次,给予紫外线灯消毒病房三次,(3)每日更换消毒床单、被单和护理垫,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
1例卡马西平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1 例卡马西 平过敏致剥脱性 皮炎的护理体会
汪 静
湖 北省襄阳市襄 州区人民医院疼痛科 4 4 1 0 2 1
【 摘
要】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过敏 致剥脱性皮炎较合理的护理措施 。 方法: 遵 医嘱给 予激 素、 抗 炎药物治疗及 营养 支持治疗 ,
加 强观 察及护理 。结果 :通过提 高病人 机体免疫力 ,积极 防治感染 ,根 据皮肤损 害的特 点 ,采取恰 当的护理措施 ,取得 了
2 . 2 . 4预 防感染
严格 遵循 无菌操 作 置管部 位 ,每天 消毒 更换 敷料 1 次 Nhomakorabea,封管
例 卡马 西平过 敏 导致全 身剥脱 皮 炎的 患者 ,收入 我科 时患者 的基 液 2 4 h更换 1 次 ,输 液装 置每 天更 换 1 次 ,导 管 留置时 间应 尽量 本 情况 比较 差 ,但 经过 十几天 的精 心 治疗和护 理 取得 了满意 的治 缩短 , 拔管后 用无菌纱 布按压 穿刺点 , 消毒后用 无菌纱布 包裹 3 天。 疗 效果 。 1病例介 绍
显减少 ,无渗 出,无瘢 痕残 留。 2护理体 会
2 . 1一般护理
2 . 5 口腔 黏膜护 理
每 日用 棉签 蘸 生理盐 水清 洁 口唇,糜 烂处 用碘 伏消 毒 ,另 予
以5 %碳酸氢钠 液漱 口,每 日三 次 ,以预防 口腔霉菌感 染 。
2 . 6眼 部护理
2 . 1 . 1 密切 观察 生命体征 ,Q 4 h /次 ,并详 细记录 ,做好 严格 交接班 。 擦浴 )。 2 . 1 . 3密切 注意意 识、瞳孔 的变化 。 2 . 1 . 4 密切 观察 是否有 喉头 水肿 ,观察 患者 的呼吸 、吞咽 及 发声变 化等 ,做 好护理 记录 。
抗结核药致剥脱性皮炎13例护理体会

发现及治疗直接影 响其疗效及预后 。护士要做好 临床观察和
疹特别是潮湿的皱裂部位 予扑 5 %硼 酸粉 , 4次/ 。身体 3~ d 受压部位皮肤易溃破 , 渗液渗血 , 1— 有 每 2小 时给 患者 翻身
1 , 3 次 用 %双氧水 冲洗 , 用 0 9 再 . %生 理盐 水 冲洗 后湿 润烧 伤膏外涂 , 每天 2~3次, 后辅 以红 外线 治疗 仪烤 灯照 射 。 然
2 口腔护理 2次/ d口腔护理 , 保持 口腔清洁 、 湿润 , 使 患者感觉舒适 , 防 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口腔黏膜干裂时 , 预 涂
植物油或甘油 , 可减轻不适 , 鼓励 患者常做 张 口动作 。 3 皮肤护理 () 1 首先应注意 患者 的个 人卫生 , 时修 及 剪指 甲, 禁止搔 抓皮肤 。( ) 2 剥脱 性皮 炎 的皮损 护理是 重 要 的治疗手段 , 能有效 的保 证治 愈和预 防感 染 的发 生。病人采 用暴露疗 法 , 由于全身皮 肤脱 落, 对冷 空气敏感 , 温及湿 度 室 应适宜。保持 创 面清 洁 , 每天 用 温生理 盐 水清 洗皮 肤 1—2
l8 60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1 00 1 5卷第 1 期 1
抗 结核药 致 剥 脱性 皮 炎 1 3例 护 理体 会
蔡 立 红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 累及全身或几乎全身皮肤 的红斑鳞 屑
息, 多饮水。勤测体 温 , 意发热特 点及伴 随症状 , 注 注意 输液 速度 , 给以足够体液量 , 维持水 电解 质平衡 。( ) 2 用物理 降温
致剥脱性皮炎患者 。男 8例 , 5例 。平 均年 龄 3 女 7岁 , 中 其 由异烟肼所致 6例 , 利福平所致 3例 , 吡嗪酰胺 所致 4例。用 药 至出现药源性剥脱性 皮炎 时间最 短 2小 时, 长 3 最 2天 ,5 1 天 内发生者有 1 例 。所有患者全 身皮 疹伴发 热 , 患者有 1 6例 水泡 , 继之全身水肿 、 屑。1 脱 3例患 者经激 素 等及 时有效 抗 过敏治疗和精心护理平均住院 2 7天好转 出院。
3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3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经验。
方法对3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例患儿予以全身抗炎以及局部皮肤护理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最长12 d,最短8 d。
结论积极的抗炎治疗与合理的护理方法是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剥脱性皮炎;葡萄球菌;护理体会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该病是由特殊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性红斑,上皮起皱伴大片表皮脱落,黏膜常受累,可伴有发热[1]。
本病起病急,可合并败血症,重症可危及生命。
现将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3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诊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例患儿病史分别为:①男,生后2 d,因“发热伴全身广泛红斑1 d”入院,入院2 ~3 d出现全身广泛松弛性水疱伴有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如烫伤样。
②男,生后8 d,因“发热伴全身散在疱疹2 d”入院,入院第2天疱疹渐增大并增多,上皮起皱部分破溃伴有表皮脱落。
③女,生后1 d,因“双下肢皮肤破溃1 d”入院,入院查体见患儿双下肢小腿以及足面广泛皮肤起皱伴有上皮脱落如烫伤样改变。
1. 2 实验室检查 3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0×109/L,中性分类均>75%, C反应蛋白>8 mg/L。
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例。
其余2例阴性。
1. 3 诊断标准根据出生后1~5周发病,皮肤表现为全身广泛性红斑其上皮起皱伴有大片表皮脱落及血常规检查等即可确诊。
1. 4 治疗方法患儿均选用三代头孢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抗炎,血培养阳性根据药敏更换抗生素。
同时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2 d。
维持水电解质稳定,保证营养供给。
1. 5 临床护理方法患儿入住新生儿隔离病房,裸露置于暖箱中,进行保护性隔离,箱内垫褥均高压消毒,褥面上铺议程无菌纱布,注意将纱布铺放平整,不要有褶皱,更换2次/d,污染后及时更换,箱温维持在30~32℃,湿度55%~65%,使用紫外线照射病房2次/d,并使用消毒液擦拭保暖箱的内外表面,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洗手、戴灭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一例丙戊酸钠致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一例丙戊酸钠致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最严重的皮炎之一,其临床表现有水泡、渗液、糜烂,病程中常伴有大面积表皮剥脱、感染、高热,还常见肺炎、败血症等。
我科于2015年5月收治1例因脑瘤术后服用丙戊酸钠过程中导致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一个半月后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因前中颅底巨大嗅沟脑膜瘤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脑膜瘤(WHO I级),患者于住院20天病情平稳后出院。
出院回家带丙戊酸钠片口服1#Bid,于用药第五天患者两侧面颊、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肿胀、并有大量红色片状斑丘疹,伴有瘙痒及疼痛。
故此再次入院治疗,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差,T:40℃ P:116次/分 R:22次/分 BP:100/60mmHg, 血糖波动在11.0mmol/L左右,此后继而很快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的水泡,泡液澄清,易破溃;两眼睑膜充血,局部可见浆液非脓性分泌物,口唇干裂糜烂,无法言语、进食困难。
并伴有咳嗽、咳痰,双肺呼吸音粗,行胸部CT结果示:右肺上叶炎症,双侧胸腔积液,经相关科室会诊,诊断为脑膜瘤术后口服丙戊酸钠导致特重型过敏性剥脱性皮炎,经过补液、抗过敏、抗感染等一系列的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患者于七月二号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针对这些,护士因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讲解疱疹的病理原理,帮助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2.2 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记录24h出入量,观察皮肤的颜色、弹性、脱屑的程度;此患者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甲强龙)且血糖值波动不稳,故应定期监测血、尿等系列指标;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出血症状;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定期复查。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体会论文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患儿加强皮肤护理和日常护理,做好院感的控制和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结果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明显,家属能安心配合治疗。
结论有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患儿痊愈的关键。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新生儿;护理体会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名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4s),是新生儿时期一种少见的严重感染性皮肤病。
其特征为起病急,全身广泛性红斑或弥漫性发红,皮肤触痛,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皮肤轻轻一推即出现大片剥脱,形如大面积烫伤。
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和55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我科已收治8例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都已经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儿临床表现没有太大的区别,早期均表现为明显的口周充血,并伴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然后出现皮疹或皮肤红斑,洗澡或换尿布等日常护理即可出现脱皮,外观似烫伤样。
皮肤细菌学培养金葡菌均呈阳性。
患儿容易出现烦燥、哭闹。
1.2 治疗方法遵医嘱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素,加强对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营养静脉的补充,必要时给予镇静治疗,局部皮肤给予莫匹罗星或红霉素眼膏外涂。
1.3 结果 8例患儿住院没有发生并发症,治疗10-14天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2.1 皮肤护理将患儿置隔离室,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全身祼露。
早期皮肤呈烫伤样改变时,每天用1%的pp粉给患儿洗澡,擦干全身后开始涂药,对皮肤发红但已经干燥的地方涂红霉素眼膏润湿,烫伤样的皮肤涂百多邦抗感染。
因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容易吸收皮肤表面的药物,所以皮肤表面涂药时不宜过多,保持皮肤滋润就行。
这种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新生儿真皮损伤,该病患儿皮肤严禁涂抹炉甘石,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出血,不利于患儿皮肤的愈合。
2.2 日常护理患儿多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加之口周充血,喂奶要少量多次,喂奶后及时擦干口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密切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 由于患儿应用糖皮质激 素 . 治疗 , 密切观察其体温 、 脉搏 、 呼吸的变化 ; 观察皮肤 的颜色 、 弹性 、 屑的程度 ; 脱 有无 脉管炎 的发生 , 经常询 问有 无呕血 、
黑便等消化 系统症状 , 防止发 生应激性溃疡 、 注意 出血、 克 休
2 3 加 强皮肤护理 .
压、 摩擦患处皮肤 , 翻身 卡 , 2小时帮助患儿变换体位 建立 1 1 , 次 皮肤糜烂处用 0 9 .%盐水加庆大霉素湿 敷 , 盖无 菌纱 敷 布, 保护皮肤糜烂面 , 减少渗 出。红斑处用 3 %硼 酸水轻拭 ,
作用 ; 医生的指导 下逐渐 减少糖皮 质激 素的用量 , 并在 定期
提高抵抗力 、 促进恢复非 常重要 。
患儿 , , 岁 , 女 3 因感 冒发热服用磺胺 、 维生 素 B 等药 物 , I 2 0天后全 身及 唇周出现水疱 , 糜烂 、 破溃 , 以前胸为重 , 水泡 大小 不等 , 自行 破溃 , 形成 皮肤 糜烂 缺损 , 渗 出淡 黄色 液 并 体 。既往身体健康 , 无过敏史。体格 检查 : 7 2C, 4次 T 3 . 0 P8 / i, 9次/ n mnR1 mi。胸部有 5 m×6 m皮肤糜烂破 溃处 。浅 c c 表淋 巴结无 肿大 , 双肺呼吸音清 , 窦性心 律 , 腹平 软。入 院诊
床推广 。
[ ] 朱文锋 . 医诊 断 学 [ . 2版 . 京 : 3 中 M] 第 北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
2 0 1 6. o 7: 8
[ ] 曾庆华 . 4 中医眼科学 [ . M]北京 : 中国 中医药 出版社 ,0 2 19 2 0 :9
—
2 6. 0
参 考 文 献
2 0 6 4. 0 5: 2
之功, 茯苓 、 煨姜 、 薄荷具 有利水 消肿之功 , 丹皮 、 山栀 、 甘草 具有收敛 、 活血散瘀之功 , 诸药共用具有 补养肝 肾、 益精明 目 的作用 , 随证加减 , 并 对于 中、 晚期 视神经炎具有 显著疗效 。 本文结果提示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视 神经炎 疗效可靠 , 值得 临
等, 还需注意有无细菌或真 菌的继 发感染 , 防止肺部感染 , 出
现异常情况立 即通知 医生 。
2 5 心理护理 .
努 力做好 家属 的心理疏 导工作 , 使之 了解
2 2 加 强消毒隔 离 .
预 防感 染 , 单人 间。保持 室 内环境 住
该疾病有关的基本知识 和治 疗效果 , 免患儿 因精 神紧 张、 避
清洁 , 温度及湿度 适宜 , 病房定 时开窗通风 。每 日用紫外线 消毒空气一 次 , 每次 照射 3 m n 0 i。保 持床 单清 洁干燥 , 无皱 褶、 无碎屑 、 无污渍 , 日更 换无菌床 单、 罩 、 皮 , 时更 每 被 枕 及 换 被污染 的被 服 , 经高压 蒸汽灭 菌处理 。固定 医疗用 品 , 并 减少进 出病房次数 , 既能保 证患儿充 足 的休息 , 又有利 于防
21 0 0年 5月 第2 2卷 下半月 第 1 0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M Ju n o dc o rM fC ̄n s e pe8Helh eeP o l at
Ma . 0 0 y2 1 V0 . 2 S 1究与实践 】
剥 脱 性 皮 炎 的 护 理 体 会
复查 。
参考文献
[ ] 曹春玲 , 晓嫒 , 1 王 姚 静. 1例剥脱 性皮 炎型药 疹 的皮肤 护理
渗液处 盐水湿敷 , 无菌 纱布拭 干, 保持创 面干燥 。每 日温水
擦洗皮肤 , 忌用肥皂 、 热水 。正确处理水疱 , 小的水疱注 意保
[ .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0 ,18 :3 ] 2 52 ( )4 . 0
止交叉感染 。
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鼓励 患儿保持 乐观情绪 , 正确对待病
情, 积极 配合治疗与护理 。 3 出院指导
3 1 营养物质 的摄入 以“ . 三高一低” 为主 , 多食 新鲜蔬菜 、 水
,
禁 食辛辣 、 海鲜及刺激性食物 。
3 2 大 剂量使用糖 皮质激 素 , . 应定 期监测血 、 尿等 指标 ; 注 采取暴露疗法 , 分暴露皮肤 , 充 避免受 意观察有 无呕血 、 黑便 等消化 系统 出血 症状 ; 注意 激素 的副
19 24
( 收稿 日期 :0 0 1 0 2 1 —0 —2 )
文章编 号 : 1 7 6 2—06 (0 0 1 3 9 2 1 )0—19 24—0 1
甲, 防止抓破损伤皮肤 , 勤洗手 , 保持双手清 洁卫 生。静脉 输 液不 用止血 带 , 穿刺后宜用无菌绷 带包扎 固定 , 不用胶布 , 避 免皮肤破 损 , 尽量使用静 脉 留置针 , 减少反 复穿刺 致皮肤损 伤。翘起 的皮肤鳞 屑不能用手撕 , 用无菌剪刀剪去… 应 1。 24 饮食护理 . 每 日大量蛋 白质丧 失对机体蛋 白代谢有 明 显影 响 , 因此 , 给予高蛋 白 、 应 高热量 、 多种维生素 、 低盐 、 易 消化 的半流质饮 食 , 如奶类 、 蛋汤 、 菜汁 、 果汁 、 米汤等 , 忌辛 辣、 刺激 、 热烫 的食 物 , 可少食 多餐 , 循序渐进 , 慢进食 。鼓 缓 励患 儿多饮水 , 多进 食清热解 毒 、 湿的饮料 , 利 如绿 豆汤等 , 以促进毒物排泄 , 防止因较 多渗 出而 引起 的失水现象 。病情 好转后 , 可进食半 流质饮食 , 增加碎菜 、 肉末、 蛋粥等 , 补充多 种维生素 。禁食鱼 、 虾及 刺激性 饮食 , 防止 复发。合理 的膳 食 营养 , 加上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 对尽 快改善患者 营养状 况、
护, 勿抓破 ; 大疱未破者 , 用无 菌注射器 严格无菌操作抽 出疱 液, 同时给予烤灯照射 , 以减少渗液 , 促进吸收 。及 时修剪指
( 上接第 16 ) 24页
( 收稿 日期 :0 0 l 1 2 1 一O 一1 )
[] 葛 坚 . 1 眼科学 [ , M]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0 5 38 20 : . 2 [] 孔 维佳 . 2 耳鼻 咽喉 头颈外 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M]北 人
陈 晓玲
( 四川省革命伤残 军人第二医院 , 大 邑 6 0 ) 四川 13 0 1
di1 .9 9ji n 1 7 —0 6 .0 0 1 .8 o:0 36 /. s .6 2 3 92 1 .0 0 1 s
中图分类号 : 1 7 .5 1 3 7 4
1 病 例 简 介
文献标识码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