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重症药疹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重症药疹的护理关键词艾滋病药疹护理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艾滋病患者中药疹23例,其中重症药疹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65岁;平均住院22天。
所有病例血清抗-HIV 阳性,并经云南省或大理州艾滋病监测中心免疫印迹法确认。
所有病例在发病前均有用药史。
2例使用抗生素类,1例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2例使用磺胺类,1例用药不清;其中多形红斑型药疹3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方法:所有药疹确诊患者入院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40~800mg/日或地塞米松10mg/日)静脉输液,以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同时补液、全身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感染明显时使用抗生素。
结果6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药疹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讨论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以人为本应表现在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为患者安心治疗,并给他们创造良好、舒适、整洁、安全、祥和的环境,营造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利益为中心的人文气氛。
主动与患者沟通,同情和体谅患者,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信任,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给患者精神安慰和支持。
标准预防: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紫外线消毒1次/晚,每次60分钟;每天通风3~4次,每次20~30分钟;每天更换消毒单1次,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和衣物;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和擦拭物体表面。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次数。
陪护员及探视人员必须戴口罩。
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患者使用过的一次性治疗、护理器械必须放入指定的医疗垃圾容器内,统一消毒处理,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必须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2小时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灭菌处理。
皮肤/黏膜护理:对患者的皮肤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①皮肤护理:做各种皮肤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擦伤皮肤,保护好皮肤;对于皮损面积大,糜烂渗出严重者采用干燥暴露疗法,予以烤灯照射2次/日,每次30分钟,照射后涂紫草油,防止破损皮肤皲裂出血、疼痛。
剥脱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剥脱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剥脱性皮炎,也称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糜烂、鳞屑和红斑。
患者常常经历身体疼痛、瘙痒和精神压力等问题,需要综合护理和支持。
这篇文章将讨论剥脱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
1.临床观察1.1皮肤状况观察:观察患者的皮肤症状,如红斑、鳞屑、病变范围和部位等。
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注意病情的变化。
1.2疼痛观察:询问患者关于身体疼痛的位置、性质和程度等信息。
监测患者的疼痛指数,并观察疼痛是否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1.3精神状态观察:了解患者的情感状态,包括焦虑、抑郁和自尊心等。
跟踪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1.4活动能力观察: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包括行走、上下楼梯等。
帮助患者制定适合的活动计划,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5伴随疾病观察:剥脱性皮炎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如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等。
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护理措施2.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皮肤,避免刺激和摩擦。
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2.2控制瘙痒:提供温和的抗瘙痒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和外用激素。
教授患者使用冷敷物或湿敷物缓解瘙痒,并提供心理支持来应对瘙痒的不适。
2.3应对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指数,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物理治疗,如冷热敷和按摩等。
2.5饮食调理: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的摄入。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咖啡等。
2.6促进活动: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和伸展运动。
提供物理治疗和康复护理,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2.7扩大社交圈:帮助患者参与社区活动和支持小组,扩大社交圈子,减轻焦虑和抑郁。
2.8教育和指导:教育患者关于剥脱性皮炎的病因、症状和护理方法。
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使患者能够有效管理和应对疾病。
综上所述,剥脱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并发重度剥脱性皮炎1例报告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并发重度剥脱性皮炎1例报告摘要】总结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至重度剥脱性皮炎的护理经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治疗及护理的难度,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全方位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经过36天的精心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水疱吸收,治疗36天后好转出院。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剥脱性皮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23-02我科于2018年1月收治了一名全身皮肤剥脱性皮炎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
1.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因“颜面浮肿、全身皮疹5天,加重伴高热寒战2天”入院。
患者于3月前确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并于入院前半月前开始HARRT治疗。
服药10天后患者出现颜面浮肿,躯干、四肢出现大量红色皮疹,部分为疱疹,伴双眼及口腔疼痛,未予以处理;入院前2天患者皮损持续加重并伴有发热、寒战,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故转至我院,2018年11月25日门诊以“药疹?艾滋病”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9.6℃,脉搏124/min,呼吸24/min,血压110/70mmHg,神情精神差,颜面浮肿,成暗红,双眼充血,口唇疱疹已破溃,双眼及口腔见大量脓性分泌物,躯干四肢可见大量充血性皮疹及水泡,其中下颌及腰背部可见破溃创面,大量渗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1.57×109/L,中心粒细胞8.9×109/L,C反应蛋白131.3mg/L,体液免疫补体C 40.19g/L,免疫球蛋白G 15.020IU/ml,免疫球蛋白E370,10IU/ml。
5例继发性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论文

5例继发性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24-01【摘要】回顾性总结5例药物过敏继发剥脱性皮炎的护理经验。
认为准确、及时地观察到病人的皮疹,及时的给予护理干预,积极的处理水泡,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的关键。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护理剥脱性皮炎为严重型药物性皮炎,起病急,常伴有寒战、高热,患者全身皮肤脱屑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炎性显著,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1]。
2009年09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因药物导致重度剥脱性皮炎患者5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
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岁,平均体重为55kg。
均为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
其中2例患者有糖尿病,5例患者均为慢性肾脏功能不全,均为用药后1—5天出现面部及四肢红色皮疹,有痒感,予以抗过敏治疗,效果不明显,随后出现局部瘙痒,水泡,全身皮肤剥脱,头面部、四肢、会阴水肿、渗液明显,伴发热,体温在39℃-40.5℃.1.2 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qd,静脉滴注,强的松20mgqd,保持创面干燥,静脉点滴激素、抗炎药物,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病情重,皮损严重,且全身创面反复脱痂,患者容易失去治疗信心,产生紧张、焦虑、悲观、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每日与患者沟通,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感受,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安定病人情绪,操作时动作宜轻柔、准确,生活护理更应细心周到,尊重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并介绍本科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成功病例,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过程,使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
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消除患者顾虑,配合治疗和护理。
艾滋病护理研究概况

艾滋病护理研究概况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 IDS),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病毒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因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种疾病而危及生命[1]。
我国AIDS患者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对此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前最具有毁灭性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第四位的杀手[2]。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AIDS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机会性感染、长期治疗、昂贵的医疗费等问题,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加之担心疾病预后及受到社会上多数人的误解、排斥和歧视,许多AIDS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厌世甚至报复等心理,严重影响AIDS患者生活质量。
现将AIDS患者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1.1 常见并发症 AIDS不是一种单一定位性疾病,机体因免疫衰竭而诱发多种合并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征性。
常见并发症有: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jeroveci pneumonia,PCP)、AIDS相关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 、结核性脑膜炎、腹泻、口腔感染、消瘦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等。
PCP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3]。
NTM感染率高,诊断与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病情重,病死率高[4]。
对AIDS并发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挽救AIDS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护理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注意补充水份;咳嗽咳痰者给予止咳化痰药口服、雾化吸入或氧驱动雾化吸入;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应及时机械通气,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纠正呼吸衰竭及其并发症。
目前认为无创正压通气(NPPV)已经成为PCP患者纠正低氧血症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一例HIV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一例HIV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近年由于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许多艾滋病患者对抗病毒药物发生过敏反应。
且这种现象呈向上发展的趋势。
我科2017年有10例艾滋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皮疹。
其中有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药疹的患者。
本病为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发病急,发展迅速,受损面积大,易伴有多系统损害。
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胸部,呈深红色、暗红色,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
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死亡率高。
[1]艾滋病患者免疫力极差,一旦因药物过敏引发重症剥脱性皮炎,会出现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
如病情重或救治不当,据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可达10%~20%。
[2]现就我科这例HIV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自由职业,已婚,因“HARRT治疗一月余,皮疹伴发热半月”于2017年8月6日入院。
患者3月前确诊HIV抗体阳性,1月前启动抗病毒治疗,服药后全身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
最初见于双上肢,后逐渐增多,蔓延至全身,并右手虎口区皮疹演变为水疱疹,为瘀斑样,并出现大片水疱,部分破溃,伴发热,热峰38.5℃。
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就诊。
体格检查T:39℃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09/59mmHg,Spo2:99%。
入院时神志清,精神萎,双侧睑缘红肿,较多分泌物,口腔可见大量白斑,全身弥漫点片状暗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大部分皮疹表皮松解,见较多大疱疹,部分破溃,可见鲜红色创面,口唇、阴茎,阴囊表面糜烂。
实验室检查: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401个/ul、肝功能异常。
医嘱下病重。
予丙球20g冲击治疗,甲泼尼龙80mg、地氯雷他定、葡萄糖酸钙、西替利嗪抗过敏,辅以兰索拉唑抑酸等治疗。
入院时主要诊断:1、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2、HIV感染。
2护理2.1心理疏导患者入院时焦虑、恐惧,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护士要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自己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来,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将病 人 安置 在 单 人 间 , 限制 探 视 人
员 . 症 者 实施 保 护 性 隔 离 。室温 保 持 在 2 重 5—2  ̄ 7C
之间, 保持 病室 空气 新 鲜 。每 天定 时 开 窗通 风 换 气 ,
“ 肯格 王 ” 气 消 毒 机 空 气 消 毒 , 空 2次/ ,0 n 次 ; d 3 mi /
13 营养支 持 .
药物 过 敏 出现 皮 疹 , 初 为充 血 性 、 漫 性 斑 丘 疹 , 最 弥 见 于 四肢及腹 部 , 随后 迅 速 蔓延 至 全 身 , 现 为 剥脱 表 性皮 炎 , 有 眼球 结 膜充 血 、 伴 口唇 溃 疡 和发 热 , 温 体 波 动 在 3 ℃ ~4 .  ̄ 间 。其 中 6例 会 阴 皮 损 严 7 0 2C之
高热 、 疹 渗液 多 及 进食 减 少 可 造 皮
成体液 不 足 、 于机 体 需 要 量 的危 险 。为 保 证 机 体 低
修复 的需要 , 注 意 预 防感 染 的 同时 要 注 意 患 者 营 在
养需 要 , 给易消 化 、 无渣 低 温 饮食 。静 脉 营 养 支持 在
重, 渗出明显 。 部分糜烂。6例 口腔内见大量点 、 片状 白色假膜 及 多个小 溃疡 , 脓血 性 分 泌物 。 有 5例 患 者
地 面用 1O 0 g L有 效 氯 液 拖 地 ,2次/ 。及 时更 0m/ d
换渗湿的床单和纱布垫。患者所用床单 、 衣被 、 布 纱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 在抗病毒治疗及抗 机会 性感 染 的 过 程 中 , 者 一 但 因感 染 及 药 物过 敏 患 所致出现重症剥脱性皮炎 , 全身 中毒症状均较重 , 并 会 伴有 不 同程度 的 口腔 、 吸道 、 呼 消化 道 和外 阴黏 膜 的损伤 , 极有可能 因继发感染 、 休克、 败血症 、 肾衰或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发表时间:2009-06-09T11:35:3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月第3期供稿作者:鲁文荣[导读]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之迅速融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
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和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1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疹,咽痛3天,发热1天,于2008 年6月29日10pm入院。
患者24年前曾发生车祸,外伤致头部神经受损,从此以后每隔15至30天均出现无故骂人、自残等神经症状。
于2008年5月12日曾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入我院前曾服用 “卡马西平”1周,3天前出现发热、皮疹,入院时T39.3℃,P120 次/分,R22次/分。
入院后精神差,发热面容,全身皮肤可见斑丘疹及水疱疹,双眼结膜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畏光,咽部有溃疡及脓性分泌物,口唇、鼻翼可见溃疡及剥脱性皮疹,背部水疱疹已破溃,B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Rt示:WBC:5.61×109/L,RBC:4.05×1012/L。
HGB:108g/L,N:78.41%,L:15.32%。
胸片示:正常。
电解质示:正常,口腔分泌物未找到真菌。
诊断: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给予阿奇霉素、地塞米松、雷尼替丁、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患者住院24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2.1一般护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室内空气每天早晚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31T14:11:18.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岳爽吴桂芳蒲蓉于晓艳[导读]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天然保护屏障遭到严重破坏,抵抗力极差,及易发生创面及全身感染。
岳爽吴桂芳蒲蓉于晓艳(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传染科 637000) 【摘要】总结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主要包括:预防感染、皮肤、黏膜护理、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职业防护等。
认为做好消毒隔离和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艾滋病剥脱性皮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321-02 艾滋病又叫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人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侵犯并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最终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1]。
剥脱性皮炎是又称红皮病,皮损呈全身弥漫性广泛潮红、肿胀,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出现丘疹或水泡,后期全身出现鳞片样脱屑,手足呈手套或袜套样脱落,累及口腔和眼结膜。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内脏损害,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
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
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6例艾滋病合并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其中2例为重症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地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全身红斑、水泡、瘙痒入住皮肤科,因HIV抗体确诊实验阳性,转入。
患者精神萎靡,消瘦;全身泛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红斑、水泡,部分融合成片,以头面部为甚;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多呈脓性;口腔黏膜覆盖片状白色假膜,有多处溃疡;外阴皮肤破溃,分泌物呈脓性。
T:39.80C,P:98次/分,R:22次/分,BP:116/68mmHg。
实验室检查示:白蛋白32.0g/L,血常规WBC3.9×109/L,N89%,CD4T淋巴细胞37个/uL。
主要诊断:①重症剥脱性皮炎;②AIDS ;③霉菌性口腔炎。
患者,女,62岁,因HIV感染5月,抗病毒治疗11天,发热伴进行性皮损3天入院。
全身皮肤可见充血性、弥漫性脱屑样皮疹,和大小不等的水泡,多发性创面破溃,渗出较多,以颈胸部及双上肢为甚。
唇周及口腔内见多个溃疡,有血性分泌物。
颜面及四肢水肿。
T:40.00C,P:98次/分,R:24次/分,BP:136/88mmHg。
实验室检查示:白蛋白29.0g/L,血常规WBC4.0×109/L,N90%,CD4T淋巴细胞122个/uL。
主要诊断:①重症剥脱性皮炎(药物型);②AIDS。
治疗经过:停止一切可引起过敏的药物;抗炎、抗过敏、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和精心地护理,患者皮损减轻,糜烂及溃疡面愈合,渗出减少,水泡吸收,皮肤呈袜套样脱落,新生皮肤清洁表面干燥。
第1例患者治疗6周后好转,转当地疾控中心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第2例患者治疗4周后好转,调整抗病毒方案。
2个月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
2 护理
2.1环境要求艾滋病患者抵抗力差,加之皮损面积大,人体天然屏障遭到严重破坏,抵抗力极度低下。
及易造成创面及全身感染,做好消毒隔离中作至关重要[3]。
安置病人于单人病房,限制探视。
每天开窗通风2次,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行室内空气消毒。
监护仪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床栏、桌椅等物体表面和室内墙面、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为500mg/L消毒液擦拭或湿拖。
床单元清洁、干燥、柔软,无邹褶、渣屑。
每日更换被服,污染时随时更换。
换下的衣被用黄色塑料袋单独包装,单独清洗后行高温蒸汽灭菌。
诊疗用物专人专用,每日消毒。
工作人员进病房时穿隔离衣,带无菌手套、口帽,换鞋套。
病室温度控制在22~ 240℃,湿度在50~60%。
2.2 皮肤护理
剥脱性皮炎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是治愈和预防感染的发生的有效保证[4]。
盖被用支架托起,避免与皮肤摩擦。
被单下垫消毒软垫,定时翻身,皮肤破损及糜烂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用3%硼酸和聚维酮碘溶液交替湿敷每日2次。
大水泡在无菌技术下,于水泡的低位处,抽出泡内液体。
小水泡注意保护,让其自行吸收。
手指、脚趾之间用无菌油纱隔开,防止粘连。
翘起的脱皮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软化后用无菌剪修剪。
2.3 局部黏膜护理
2.3.1眼、耳、鼻部的护理患者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分泌物多且呈脓性,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日间用妥布霉素眼药水滴眼,嘱其经常转动眼球;睡前涂抹红霉素软膏,防止眼睑粘连。
外耳道及鼻黏膜有分泌物时用消毒棉签轻拭。
鼻黏膜糜烂、结痂处用生理盐水清洗;植物油软化后,用无菌镊子取出。
2.3.2口腔护理患者口腔黏膜糜烂、破溃、出血、疼痛分泌物多,使其张口困难,先用生理盐水湿化后清除唇周结痂;再用吸管吸取0.5%的利多卡因漱口缓解疼痛,最后用5%碳酸氢钠含漱,制霉菌素粉剂100万U加碘甘油10ml涂擦溃疡处,唇周涂石蜡油。
餐前用0.5%的利多卡因,餐后生理盐水漱口,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或加重出血。
2.3.3会阴部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碘酊消毒尿道口,便后用侵0.01%新洁尔灭的湿巾纸擦拭,防止污染皮损处。
2.4保证有效静脉通路静脉输液是患者治疗的主要途径。
大面积皮肤破溃、渗出,静脉穿刺、固定较为困难,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及股静脉置管的方法,胶布固定时避开皮损处。
2.5 发热的护理鼓励多饮水,戴冰帽,温水(禁酒精)擦拭皮肤完整处,若该降温效果不佳,则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2.6 营养支持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患者因高热,大面积皮肤脱落,渗出较多,分解代谢增加,口腔黏膜溃烂进食困难,引起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温凉流质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既保证营养的供给,增强抵抗力,促进皮损早期愈合,又可防止长期禁食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口腔糜烂好转后逐步过渡到软食、普食。
避免粗纤维、辛辣、刺激、易引起过敏的虾蟹等海产品。
进食量少者静脉输入白蛋白、氨基酸等。
2.7 心理护理患艾滋病的事实本也给患者以沉重的打击,重症剥脱性皮炎皮损严重,语言及吞咽困难,病情凶险,使患者沮丧、恐惧,尚失生的希望,甚至想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多与之交流沟通,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8 职业防护给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前,评估环境,保证环境安静、安全,无他人干扰。
操作空间宽敞,光线明亮,戴好口罩、手套、鞋套,穿戴隔离衣、裤,必要时戴防护眼罩。
操作者沉着冷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被污染的锐器及时放入锐器桶内,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而无法重复使用物品及时焚烧。
送检标本时,标本放在防渗漏的容器内。
3 小结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天然保护屏障遭到严重破坏,抵抗力极差,及易发生创面及全身感染。
护士应具有娴熟地操作技能、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的皮损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营养支持,实时调整患者心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00-504.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3] 李梅.1例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封三
[4] 王艳.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全身剥脱性皮炎1例护理[J].西部医学,2013,25(2):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