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印度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经济中心的优势
亚洲的地理经济发展水平

亚洲的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一直以来在地理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亚洲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关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三个子区域。
一、东亚地区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以中国为核心。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整个亚洲的地理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都发展迅猛。
同时,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全球领导者之一。
此外,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也十分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富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仍面临挑战。
与中国不同,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都属于发达经济体。
日本作为亚洲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在制造业、汽车、电子和金融服务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地位。
韩国则以其强大的航空航天、半导体和化妆品产业而闻名。
台湾则在信息技术和半导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教育体系以及政府的支持都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南亚地区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国家。
尽管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该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潜力巨大。
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其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展迅猛。
然而,南亚地区仍然存在经济不平等、贫困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挑战。
三、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
东南亚以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中心。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经济体的中心,是一个全球金融、航运和商业中心。
马来西亚在电子、石油和天然橡胶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泰国和菲律宾则在旅游业和农业出口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东南亚地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此外,这个地区受到了自然灾害、政治不稳定和地区冲突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亚洲的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存在差异。
新德里中小企业印度经济的中心城市

新德里中小企业印度经济的中心城市新德里中小企业:印度经济的中心城市新德里,作为印度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被认为是印度经济的中心。
在这个城市中,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印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德里中小企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新德里中小企业的地位新德里作为印度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和创新等领域。
中小企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们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创新动力。
而在新德里这个城市中,中小企业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首先,新德里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中小企业在印度的就业人数占比超过70%,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尤其是在新德里这个城市,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更加丰富,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中小企业在新德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这些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新德里提供了经济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新德里中小企业的作用1. 创新和科技发展中小企业在新德里的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企业通常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他们积极投资于研发和创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新德里的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印度的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
2. 就业机会的提供中小企业是新德里就业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企业通常更加倾向于雇佣本地人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壮大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3. 贡献地方税收中小企业在新德里的发展也对地方税收收入有着积极的贡献。
这些企业通过缴纳税款,支持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国家。
近年来,印度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本文将分析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印度拥有人口相对年轻、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产业结构上,印度拥有大量的服务业、信息技术、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在制造业领域也有许多比较先进的技术。
这些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强力。
信息技术是印度的一项优势产业,印度的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印度的IT服务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件维护等领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印度,IT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印度的汽车工业也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汽车制造中心。
印度的汽车企业不断创新,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作用下,印度的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
此外,印度的服务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印度的服务业包括酒店、医疗、教育、金融、管理咨询、法律等领域。
印度的服务业发展迅速,非常注重服务质量,目前已经成为了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不断增长。
二、广大市场的开放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一部分人口居住在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印度市场的开放不断增强,这为广大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印度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渐趋开放,这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更加容易进入印度市场。
此外,印度的政府还积极推动国际间税收征收标准的实施,这将有利于吸引外国企业入驻印度,从而增强印度经济的发展实力。
印度政府还加强了税收和监管的能力,加强了市场的竞争,发展了一批国际化的企业。
市场的开放激发了印度企业的创新活力,带动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中心五次转移

一、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都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除了有政治因素外,也有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作为基础,而且政治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
唐朝时中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华,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就多达五六百人,西方望尘莫及。
从元代以来,中国多数封建朝庭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不重视。
例如,元代流传的说法是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知识分子排在第九,只比要饭的高一等。
历史上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从未给予科技足够的重视,从事科技活动的工匠和技师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
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客观上影响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儒家的一些道德观念,如中庸之道,影响人们的探索和创新。
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慢慢地降下来,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过徐霞客、李时珍、宋应星等一些科学家,但总体来说科技和经济逐步衰落下来,并且很快被欧洲超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是“一超多强”。
首先,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主导权,甚至经常无视国际政治规则,越过联合国执行其政治意志,其政治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力量依然十分强大。
尤其是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因此依然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前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欧盟作为欧洲各强国的联合体,在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亦占据的一强的地位。
欧盟三大强国英法德本身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其原殖民地国家和传统势力范围(如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依然保持着政治影响力上的优势。
而随着欧盟的日渐扩张和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个成员国普遍具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国家联合体必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相形见绌。
但相对而言,借助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可以列为一强之列。
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愈发想要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现状,其政治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
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力也在飞速增长。
而且印度人从来都没有满足于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形象。
在巩固南亚次大陆霸权的同时,印度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强国。
而印度拥有核武器的现实也给印度的影响力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一些二流强国,诸如巴西,澳大利亚等,也在国力增长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当中,但是限于其国力的现状,这些国家顶多是地区性的强国,和上述位列“一超多强”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背景下中印两国未来二十年发展前景探析

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背景下中印两国未来二十年发展前景探析作者:冯冀岩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2期【摘要】随着东亚诸多国家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对其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存在诸多质疑。
本文采用多个标准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当前的经济发展优势,并结合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改革现状,认为中国和印度持续发展的优势将继续存在。
【关键词】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发展优势继续存在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都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的,而且同样面临经济、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
但是,新世纪以来二者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
2011年3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丹尼·科尔在详细计算了过去数十年全球经济活动的平均分布,并外推全球近700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后,认为:“预计到2050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在印度和中国之间”。
这一预测明确指出中国和印度在未来数十年间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本文希望能够结合中国和印度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优势等因素,来具体分析二者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大部分新兴国家不仅恢复了经济增长,甚至实现了高速发展,七国集团峰会更是引入新兴国家,扩展到二十个。
因此,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尤其是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经济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
俄罗斯与巴西通过丰富的石油和商品资源带动国家经济发展,那么中国和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又是凭什么带动世界经济中心东移的呢?1.印度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是一个发展工厂的天然场所。
它不仅拥有煤、铁矿石、石灰石、硅、锰、镁等丰富的天然资源,而且还大量生产小麦、稻米、甘蔗、牛奶、棉花、茶叶等农作物产品。
据美国的Alixpartners咨询公司调查显示:印度是全球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有利于工业发展。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1.中国:北京(首都)、上海(经济中心)、广州(南部重要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金融中心)2.日本:东京(首都,国际大都市)、大阪(经济重镇)、名古屋(工业城市)3.印度:新德里(首都)、孟买(经济中心,棉纺织工业基地)、班加罗尔(软件产业中心)4.韩国:首尔(首都,国际大都市)、釜山(经济重镇,港口城市)5.俄罗斯:莫斯科(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重要港口)6.英国:伦敦(首都,国际金融中心)、曼彻斯特(工业城市,足球城)7.法国:巴黎(首都,国际大都市)、马赛(地中海重要港口)8.德国:柏林(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堡(港口城市,经济重镇)9.意大利:罗马(首都,国际大都市)、米兰(时尚中心,经济重镇)10.西班牙:马德里(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塞罗那(旅游城市,经济中心)11.埃及:开罗(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地中海重要港口)12.南非:比勒陀利亚(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约翰内斯堡(金矿开采中心,经济重镇)13.尼日利亚:阿布贾(首都,政治、经济中心)、拉各斯(港口城市,经济重镇)14.美国:华盛顿(首都,政治中心)、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大都市)、洛杉矶(电影产业中心,经济重镇)、芝加哥(交通中心,经济重镇)15.加拿大:渥太华(首都,政治中心)、多伦多(经济中心,大都市)、温哥华(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16.巴西:巴西利亚(首都,政治中心)、圣保罗(经济中心,大都市)、里约热内卢(旅游城市,经济重镇)17.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8.澳大利亚:堪培拉(首都,政治中心)、悉尼(经济中心,大都市)、墨尔本(文化、教育中心)19.新西兰:惠灵顿(首都,政治中心)、奥克兰(经济中心,大都市)20.主要城市:无城市,仅有科研站点,如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
八、欧洲联盟1.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比利时),经济中心:巴黎(法国)、伦敦(英国)、柏林(德国)等。
世界经济中心形成的条件

世界经济中心形成的条件随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在扩大和深化,部分落后国家借助与先进国家的经济联系实现了超越性的发展,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在加剧,各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从17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
所谓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几次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一、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是荷兰。
马克思曾将荷兰称为“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的改变,更加有利于这个地区的发展。
总之,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海外势力已大大超过了先于一个世纪进行海外扩张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
而英国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后,靠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并实行一系列的对内政策,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最终英国成为世界各国机器设备的供应者、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建设资金的供应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在英国的产业革命推动下,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涌进了产业革命的洪流,并在70年代以后,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出现了技术革命和革新的浪潮,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和德国经济得到了跳跃性的发展,使落后的日本和俄国等一下列国家的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出,世界经济中心已开始从英国向美国和德国转移。
在这里,我们先给出一些基本的条件。
第一、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并占世界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较大份额第二、技术水平总体上说位居世界第一并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第三、拥有一大批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库,足以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第四、制造能力世界第一,世界主要产品生产和供应应出自本国并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第五、运输能力、通讯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并在世界各国运输能力和通讯能力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第六、世界金融中心,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主要结算单位)第七、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力量世界第一同时,与世界经济中心国资源互补、经济规模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甚至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印度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经济中心的优势,相比之下,印度有哪些因素值得中国借鉴.
1.优势:印度的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
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比较好。
例如,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大约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
至15年, 但印度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1、大力发展服务业,变过度工业化为适度工业化
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大量的制造资本,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被发达国家禁止的、或者是设置了较高门槛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中国。
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遭到破坏。
现在不仅仅是过高的制造业比例,还包括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地,都显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呈现过度工业化的特征。
暂且不管印度以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是不是欠工业化的结果,只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近年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吸收的就业人数,不能不肯定印度服务业确实发展得非常成功,特别是它的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外包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
分析和总结印度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软化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为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近年印度也越来越重视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虽然两国政府都对FDI提供税收优惠,但印度的税收优惠分类更细、限制更严(包括特定的领域与特定的时限),往往强调的是投资的流向,而不是来源,因而对相同领域内的内资、外资少有区别对待。
一直以来印度的外资企业都与印度本土的企业负担着相同的公司所得税率,有时甚至还要高一些。
但在中国,FDI
承受的实际税率大约只有国内企业税率的一半,而且由于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一个政治目标来对待,对外资的产业流向不加选择,使得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发生直接竞争,并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挤垮民族资本。
这显然与引进外资的本意相违。
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可以借鉴印度引导外资流向先进技术及优先发展行业的具体政策。
3、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
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内容,而对印度来说,它的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都值得中国借鉴。
占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四分之三的印度国有银行,呆帐率只有5%,而1992年以后陆续建立的私人银行,它们的呆帐率还要更低一些。
随着政府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国内的银行业,竞争促使印度银行的运营成本不断下降、资产回报率逐步上升。
印度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在包括股票发行、交易制度、市场风险管理、信息披
露机制、清算制度等几乎所有领域,很长时间以来都一直保持与国际标准接轨。
这也是印度能够吸引大量机构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印度的第一部专利法是在1970年出台的,从那时起印度就初步建立起了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以后的三十年随着知识产权概念的不断扩大,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不断完善。
印度软件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研发中心转至印度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