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交通环境噪声监测实施方案及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让我们看一下某铁路的噪声监测结果。

根据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某铁路沿线的噪声水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铁路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行驶时的摩擦、空气湍流、轮轨作用等,尤其在夜间噪声对居民的休息和睡眠造成了干扰,同时也影响了周围环境的安静与美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铁路噪声的影响。

可以从源头着手,对火车的噪声进行控制。

通过改进列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减少机车和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比如采用减震降噪设备、改进轮轨系统等方法。

可以对铁路沿线的环境进行改善,比如在铁路两侧种植隔离带、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对于居民区域,可以在建筑设计、维护和管理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影响。

加强对铁路噪声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也是防治铁路噪声的重要举措。

除了以上的具体措施,政府、企业和居民也应当共同参与铁路噪声的防治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铁路噪声治理的力度,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加大执法力度,促使相关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环境保护和噪声治理工作。

居民应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监督和检举,对铁路噪声问题进行投诉和举报,让相关部门关注并解决问题。

在防治铁路噪声问题上,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并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培育绿色企业形象;同时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只有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铁路噪声问题,创造宜居的环境。

铁路噪声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监督,企业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居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为减少铁路噪声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洁净、更宜居的环境。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引言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然而,高速铁路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噪声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环境噪声的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环境噪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较快,产生的噪声也较大。

其次,高速铁路通常经过城市和居民区,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声污染。

此外,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如挖掘隧道、铺设轨道等工作也会产生噪声。

因此,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势在必行。

二、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方法1. 噪声源的识别与测量在进行环境噪声评估时,首先需要对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噪声源进行识别与测量。

这些噪声源包括列车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车体噪声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噪声等。

通过精确测量噪声源的声级和频谱特征,可以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2. 噪声传播模型的建立噪声传播模型是评估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噪声传播模型包括点源模型、线源模型和面源模型等。

通过建立合适的噪声传播模型,可以预测高速铁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范围和强度。

3. 噪声暴露评估噪声暴露评估是评估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周边居民区域的噪声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和测量,可以了解高速铁路建设对居民的噪声影响程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噪声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如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加等。

三、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评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数据获取的困难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评估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持,但数据获取常常面临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无人机等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噪声源的复杂性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噪声源种类繁多,且具有复杂的传播特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噪声传播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铁路噪声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一种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我们以某铁路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某铁路的噪声监测结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铁路周边居民区域的日均噪声水平高达70分贝以上,夜间噪声水平也在65分贝以上,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健康标准。

铁路噪声来源主要包括火车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噪声、机车和车辆的机械噪声以及制动器和传动系统的噪声等。

这些噪声在进入周边居民区域后,会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以上监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防治建议:1. 加强运输设备的维护和改造。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设备升级,降低列车行驶时产生的摩擦和振动噪声,减少机车和车辆的机械噪声,提高整车系统的噪声控制性能。

2. 加大对铁路沿线的隔离和隔音工程投入。

采取有效的隔音隔振措施,减少噪声传播到周边居民区域,降低对居民的噪声干扰和影响。

3. 优化列车运行时段和速度。

避免夜间或清晨时段高频次列车通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夜间休息的影响。

合理控制列车运行的速度和运行频次,减少因铁路运输带来的噪声。

4. 加强铁路沿线的绿化和环境修复。

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坪,形成绿化带减少噪声传播,改善铁路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5.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推动铁路噪声的治理工作。

铁路噪声治理需要政府、铁路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全面提升铁路噪声的防治水平。

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铁路噪声污染将得到有效管控,为城市居民营造更加清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铁路噪声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环境的良好,铁路噪声监测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某铁路噪声监测结果根据某铁路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该铁路噪声主要集中在城市和郊区的沿线区域,特别是沿线居民区。

在白天时段,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行驶时的机械噪声以及轨道与车轮的碰撞摩擦声;夜间时段,噪声主要来自列车的牵引、制动和轮轴震动等。

噪声水平普遍高于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限值,部分区域甚至超过了30分贝以上,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二、噪声防治建议1. 加强技术改造:铁路部门应加强对列车及轨道设施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减噪技术,减少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采用橡胶减震装置和隔音材料,改善轨道和车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减少运行时的机械摩擦噪声。

定期对轨道进行维护,保持轨道平整,减少列车行驶时的颠簸和摩擦声。

2. 优化运行管理:铁路部门应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间隔,避免列车大规模同时运行,减少噪声的聚集效应。

对于特定时段和区域,应采取限速措施,降低列车运行速度,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3. 完善隔离设施:对于靠近居民区的铁路沿线,铁路部门应加强隔离设施的建设,如设置隔音墙、植树绿化等,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加强对隔离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其隔音效果持久稳定。

4. 督促环境评估:在修建新的铁路线路或进行铁路扩建改造时,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对于可能产生噪声扰民的地段,应提前采取必要的隔音和减噪措施,确保新线路建成后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噪声污染。

5. 宣传教育和协商沟通:铁路部门应积极开展噪声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防治的参与度。

建立起居民与铁路部门之间的协商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居民的诉求和意见,共同寻求噪声防治的最佳实践。

铁路噪音监测实施方案

铁路噪音监测实施方案

铁路噪音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铁路噪音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环境噪音之一,其来源主要包括列车行驶时的轮轨噪声、列车制动时的摩擦噪声、铁路设施设备的运行噪声等。

铁路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铁路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铁路噪音监测实施方案,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监测目的。

1. 了解铁路噪音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2. 评估铁路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3. 为铁路噪音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

1. 铁路噪音监测点的确定,根据铁路线路分布和周边环境特征,确定监测点位,包括铁路沿线、居民区、学校、医院等重点监测区域;2. 监测参数,主要监测铁路噪音的声级(分贝)、频谱特征、噪音持续时间等参数;3. 监测时间,根据铁路运营情况和周边环境特点,确定监测时间段,包括白天、夜间等不同时段;4. 监测设备,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监测要求的噪音监测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方法。

1. 现场监测,在确定的监测点位进行现场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和环境背景信息;2. 数据处理,对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铁路噪音分布图、时空变化图等;3. 结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评估铁路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程度,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五、监测报告。

1.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编制铁路噪音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结果、评估分析、改进建议等内容;2. 报告提交,将监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为铁路噪音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监测质量控制。

1. 监测设备校准,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监测人员培训,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监测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3. 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和报告进行质量评估,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七、总结。

铁路噪音监测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的重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实施方案对于有效管理和治理铁路噪音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铁路噪声监测是指对铁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噪声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本文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进行铁路噪声监测,需要确定监测点位,通常选取铁路线路沿线的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等敏感区域作为监测点。

在某铁路的监测中,选取了离铁路距离不同的14个监测点,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商业区等。

实际监测结果显示,某铁路噪声水平普遍超过了国家环境噪声标准。

在居民区的监测点位,噪声水平超标最为严重,峰值噪声超过了60分贝,对于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在商业区和学校周边的监测点位,噪声水平稍低一些,但仍未达到国家标准。

针对以上监测结果,提出以下防治建议:1. 定期维护和养护铁路线路及相关设施,检修老旧设备,减少运行时的噪声产生。

2. 在关键节点设置隔音墙或隔音屏障,减少沿线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3. 调整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组织,控制噪声产生的频率和强度。

可以采用轻轨、电动化列车等低噪声技术,减少列车通过时的噪声。

4. 对于居民区周边的监测点位,可以采取建筑物隔音、窗户密封等措施,实现室内的隔音效果,保护居民的正常生活。

5.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铁路噪声问题的认知和理解,鼓励他们采取主动措施,如佩戴耳塞、使用噪音减震装置等,减少噪声对他们的影响。

铁路噪声监测结果显示某铁路噪声水平超标,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噪声水平,建议采取维护设施、设置隔音屏障、调整列车运营等措施。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噪声意识,共同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作为传统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噪声污染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铁路噪声进行监测和研究至关重要。

以某铁路为例,铁路沿线测点均为居民区,每个测点记录了噪声源的主要特征,包括铁路列车的车速、车型和运行时间,以及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条件。

测点分布规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某铁路线路的噪声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靠近铁路线路的居民区,噪声指标常常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降低噪声污染,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提高列车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如改善轨道的平整度、使用磨耗小的轨道材料、减小列车噪声、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

2. 加强铁路设施的隔音和降噪措施。

如在铁路周围建设隔音屏障、利用绿化带吸收噪声、采用噪声隔音材料等。

3. 加强管理,提高居民的噪声环境意识。

如加强噪声监测和管理,对铁路噪声源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噪声污染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噪声环境的认识和关注。

4. 加强法律监管,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处罚力度,使噪声污染者付出相应的经济和社会代价,逐步形成压倒性的防治效果。

5.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治效果,如采用数字噪声降低技术、智能噪声监测与预警系统等。

综上所述,铁路噪声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影响极大,只有通过综合防治方案才能有效遏制噪声污染的不断增加,保障居民的健康权与利益。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探讨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防治建议铁路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铁路噪声也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铁路部门和相关监测机构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噪声监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接下来,本文将以某铁路为例,探讨其铁路噪声监测结果及相关防治建议。

一、铁路噪声监测结果某铁路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郊区,日常运输列车频繁,铁路噪声也相对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铁路管理部门进行了噪声监测,并得出了以下监测结果:1. 噪声分布范围广:铁路噪声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由于车辆行驶速度高,噪声扩散范围较广,影响了附近居民和办公区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噪声强度较大:监测结果显示,铁路噪声的平均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且在夜间噪声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休息和睡眠。

3. 噪声频谱复杂:铁路噪声包含了多种频谱成分,其中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均存在,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防治建议1. 优化轨道与车辆:通过对轨道及车辆进行优化设计或改造,减少轨道摩擦噪声和车辆行驶噪声。

改进轨道的材质、减少接触面积,并采取减震措施减少车辆噪声。

2. 建设隔离屏障:在铁路沿线建设隔离屏障,有效地隔离噪声的传播,减少其对周边居民和办公区域的影响。

屏障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良好的隔音和吸声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铁路噪声。

3. 加强绿化降噪:通过在铁路沿线增加绿化带,种植高大树木和密植灌木,利用植物的吸声和隔音效果,减轻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合理布局建筑:在铁路附近的社区建设和布局时,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直接受到铁路噪声的影响。

将噪声敏感的区域和静谧的区域进行合理分隔,减轻对居民的影响。

5. 加强监测与管理:铁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铁路噪声的监测和管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提高公众的噪声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防治措施的实施。

在加大环保力度的今天,铁路噪声治理是一项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交通环境噪声监测实施方案及结果分析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高铁交通的建设对地区的经济将生产显著的积极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不少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为了正确反映高铁交通环境噪声污染水平,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整个高铁环境噪声监测工的作中,需要建立细致严密、完备周到的监测方案,保证其结果的代表性、科学性与准确性。

1 监测依据
依据《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1990)、《铁路沿线环境噪声测量技术规定》(tb/t3050-2002)的要求,并结合高铁实际运行的特点进行监测。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测量时段选择在上午,监测时间不小于1h,测量时段内车流密度不小于相应昼间的平均车流密度,通过的列车数量不小于6列;对于车流密度较低的线路(测量时段内通过的列车小于6列),可以分段测量列车通过时的暴露声级,计算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eq -昼间或夜间的等效声级;n-昼间或夜间通过的列车数量;t-昼间或夜间的时间,单位为秒(s);lae,i -昼间或夜间通过的第i列列车的暴露声级。

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是利用列车通过时段的等效声级插入损失值进行分析与评价。

2 监测实施方案
2.1 测量仪器
采用hb6288b、hs5670b型声级计,测量仪器均经检定合格,测量前后用检定过的nd9声源校正器进行校正。

2.2 测量人员
现场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3 监测点的选择
为准确测量高铁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影响,监测点选取要求具有代表性,且不能受到外界噪声干扰。

此次监测选取的两监测点均为路堤路段,其中监测点a铁路沿线设置了绿化带,高铁沿线集中的敏感区段,设置有2.5~3.5m高的直立路堤吸声式声屏障,符合铁路降噪设置实际情况,且便于监测仪器设备的运输。

2.4 监测点的设置原则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点设置在铁路边界即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点分布在铁路一侧,有声屏障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60m处各设一监测点,无声屏障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设一监测点。

监测点距铁路边沿无障碍物,所有仪器的传感器高度距地面1.5m。

2.5 噪声监测量值选择
监测点b为日常监测,监测1h等效声级。

监测点a监测量值设为30s等效声级,因运行在该线路上的大部分列车是crh2型,车速为250~300km/h,这种车是8辆编组,中间车长25m,两端的头车车长25.7m,列车总长度为201.4m。

列车通过测点过程中可测时间约为30s,其中列车由远及近接近测量点的时间为12s左右,列车由近及远远离测点的过程为18s左右。

2.6 监测现场说明
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所有仪器的传感器加装风球。

测试过程中无鸣笛,无突发非铁路噪声源干扰。

测试时本底噪声为50db(a)左右,同时记录每小时列车通过列数、测点与轨道之间的地面覆盖状况、树木、灌木、草地等。

3 监测结果
3.1 铁路沿线边界噪声监测
为了解掌握该线路所产生噪声大小及特点,2011年7月1日、2012年7月5日在监测点b开展铁路沿线边界噪声监测,距铁路外侧道中心线30m处设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1。

分析表1可知,在2011年7月1日和2012年7月5日的两次检测结果中,1小时的等效等级别分别是61db(a)、60db(a),与现象的铁路边界噪音判定相关标准要求相符,即规定中明确指出,噪声的标准平均峰值(l10)应该是64db(a)、63db(a),而起平均中值(l50)和本底值(l90)则应分别是54db(a)、53db(a)和50db(a)、51db(a)。

3.2 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
在2012年9月28日于距离高速铁路噪音监测点a30m和60m的地方进行的有声屏障和无声屏障降低噪音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知,列车在通过有声屏障和无声屏障时其leq有较大的区别,也就是在有声屏障环境下通过的30s内其leq是在71.9~76.1db(a)这个范围之内,而在无声则是在80.8~90.6db(a)这个范围内。

两种不同情况的leq最大值分别为81.5db(a)和95.5db(a)。

另外,在无声屏障的60m地方列车通过时的leq又是在72.1~86.4db(a)这个范围内。

并且无声屏障在距外侧轨道中心线大约30m的地方它的噪声最大降低值为4~8db(a),而有声屏障降低值而为7~13db(a)。

4 讨论
(1)由于我国目前针对高速铁路验收以及噪声评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规范政策出台,所以目前对这一方面内容的评价大多是依照铁路边界噪音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定。

这个规定内的判定标准一般是不把昼夜间的鸣笛现象考虑在内,不考虑最大声级lmax,而只是将等效声级leq看做最主要判定标准。

但是,研究结果显示,高速铁路上产生的噪音中对居民产生最大影响的主要是来自最大声级lmax,最大声级lmax主要是对人们正常睡眠以及学习和工作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也就是说这个专门针对铁路边界噪音的规定标准不符合高速铁路噪声评价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