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引言:环境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噪声的分布情况和对人们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环境噪声监测实验。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采集环境噪声数据,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并分析其对人们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改善环境噪声的建议,以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城市、郊区和农村三个不同环境进行噪声监测。

在每个环境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测量。

采用了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包括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我们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多次测量,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高,平均值为80分贝。

这主要是由于交通流量、建筑工地和商业活动等因素所致。

郊区环境的噪声水平稍低,平均值为70分贝。

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低,平均值为60分贝。

这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量较少,人口密度较低,工业活动较少等原因。

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环境。

这与城市的繁忙和拥挤有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们的听力、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污染,例如改善交通规划、加强建筑施工的噪声控制等。

另一方面,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较低,这对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噪声污染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和工业化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差异较大。

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较低,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环境噪声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污染源调查报告班级:日期:1.调查目的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

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由于噪声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很难集中处理。

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能受到重视,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污染。

为了便于系统的掌握噪声的相关理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含义、来源、危害、度量及相关计算、监测方法、标准及评价。

噪声的度量、噪声评价量的正确选择、监测方法和标准是评价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应很好掌握。

环境噪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学校是噪声的敏感区,噪声的增加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的。

首先是对学生的影响,频繁出现的噪声会打断学生的听课和思考。

其次教师则需放大嗓门,长此连续下去,教师不堪重负。

再则,若教师为保证较长教学需要而保护嗓子,很多学生则听不清,影响了教学效果。

据调查,有的学生将“听不清”、“睡眠不好”作为不上课的理由。

所以有必要学校周边的噪声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测和评估,以保证教学楼、宿舍楼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和休息环境。

2.调查时间测量时间为昼间(7:30—22:00)。

昼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

3.调查范围由于学校周围主要是交通噪声的影响,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中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布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环境进行调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点。

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整个航空港校区共分为三个点。

3.1布点图3.2分工4.调查方法本次实习采用仪器为HS5618型积分声级计。

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测量从7:30开始,10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中间20分钟休息及调整仪器准备下一组的测量,全天共测量6组数据。

校园噪音调查报告

校园噪音调查报告

校园噪音调查报告校园噪音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校园噪音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噪音调查报告1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有了它,我们才能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但是,如果音量过大,就会成为了噪音,它轻则妨碍休息,影响学习,使人烦躁,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听力损害。

消除噪音污染已经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那么,在我们实验二小美丽的校园里是否存在噪音现象呢?如果存在,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展开了实地调查。

一、调查地点一楼门厅、教室、校园门口为固定地点,其他随机抽取。

二、调查方法使用分级估测法。

一级:感觉舒适;二级:焦虑烦躁;三级:耳朵发痒;四级:耳朵疼痛。

三、现场调查采集的数据调查一:1、早自习扫地声、读书声(一级:感觉比较舒适。

)2、上午课间跑步声、叫喊声(二级:有点焦虑烦躁。

)3、下午课间吵闹声、吆喝声(三级:耳朵开始发痒)调查二:本班教室采集日期:#1、早自习同学们的说话读书声(一级:感觉舒适。

)2、上午课间吆喝声 (二级:焦虑烦躁。

)3、下午课间吵闹声 (三级:耳朵有点发痒。

)地点三:校园门口采集日期:#1、早上过往车辆声 (四级:耳朵疼痛。

)2、中午间过往车辆声 (三级:耳朵有点发痒。

)3、放学后过往车辆声 (三级:耳朵发痒。

)四、调查结果1、我发现在一楼门厅的楼梯旁边,有二、三、四年级同学在下课时间跑下楼梯,蜂拥而下,声音越来越响,影响了一年级同学的休息。

在体育活动时,有些同学在一年级教室的外侧蹦跳玩耍,发出的噪音影响了一年级师生的正常上课。

2、另外,我还发现我们学校的音乐楼与综合楼的教室离得太近了。

在上课时间,刺耳的吹竖笛的声音影响了整个五年级同学的课堂学习。

3、同时,我听到我们下课的音乐铃声不是很舒缓,而且响得非常突然,有的时候声音开得特别大。

校园噪声污染调查报告

校园噪声污染调查报告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采用隔声、吸声等降 噪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隔声性能,减少室
内噪声干扰。
推广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倡导绿色出行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采用步行、自行车等绿色 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 通噪声。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覆 盖率和便捷性,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 行,降低个体交通工具的使用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对校园内建筑进行隔音改造,提高建筑隔音效果,减少室内噪声干 扰。
建立校园噪声监测系统,定期对校园内外的噪声进行监测 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持续有效。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校园噪声污染调查报告2020.pdf
参考文献二
校园噪声污染治理方案.docx
参考文献三
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pdf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了解校园内噪声污染 的现状及影响。
为制定有效的噪声污 染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
分析噪声污染的主要 来源及成因。
研究范围和方法
研究范围
选取某市几所不同类型的中小学进行调查, 包括城市和农村学校。
数据采集
使用噪声测量仪器对校园内外的噪声进行测 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
影响师生的学习和工作
过高的噪声会干扰师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损害健康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听力损失等健康问题 的风险。
降低生活质量
噪声会影响师生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从而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03பைடு நூலகம்

校园环境噪音污染调研报告

校园环境噪音污染调研报告

校园环境噪音污染调研报告校园环境噪音污染调研报告校园环境噪音污染调研报告篇1我们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中,校园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

校园内的噪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学习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损伤听力;干扰睡眠,影响睡眠质量;干扰人的交谈和思考;使人烦恼、易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对校园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调研非常必要,刻不容缓;研究防治和解决校园环境噪声更加迫在眉睫。

研究目的一、培养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二、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三、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道德。

研究步骤一、上网和到图书馆查阅关于噪声的基本概念、来源、等级、危害、控制手段等;二、到环境监测部门借噪声仪测定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操场以及校园周围的噪声,选择一天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段进行测量,共测三天,记录下所测数据,制成表格,表格分为时间、地点、声级三项,最后算三天平均值。

三、对数据及资料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四、采访校内的同学,询问他们的切身感受和建议;五、根据调查和采访,提出合理建议。

研究过程一、资料的查找搜集1、噪声的来源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这个意义上说,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危害(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强噪声可以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耳部不适。

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

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2)噪声可能诱发疾病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竭,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等。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原理(3篇)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噪声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噪声进行准确测量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噪声测量实验的原理,包括噪声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仪器使用以及数据处理等。

二、噪声的基本概念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任何不规则、无规律的声音。

它可能由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混合而成,通常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声压级:声压级是衡量声音强度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

声压级越大,声音的强度越强。

3.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每秒钟声波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三、噪声测量方法1. 声级计:声级计是测量声音强度的主要仪器,它能够将声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或打印设备输出声压级。

2. 积分声级计:积分声级计能够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声压级,常用于测量连续的噪声源。

3. 统计声级计:统计声级计能够测量一段时间内声音的分布情况,常用于测量非连续的噪声源。

四、噪声测量原理1. 声压传感器:声压传感器是声级计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声波的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将声压传感器的电信号放大到可以处理的水平。

3.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如低频或高频噪声。

4. A计权网络:A计权网络用于模拟人耳对声音的响应,使得声级计的读数更接近人耳的实际感受。

5.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用于对电信号进行计算和处理,包括计算声压级、积分声级、统计声级等。

五、实验仪器1. 声级计:用于测量声压级。

2. 积分声级计:用于测量连续噪声的平均声压级。

3. 统计声级计:用于测量非连续噪声的分布情况。

4. 麦克风:用于接收声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和存储噪声数据。

六、数据处理1.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测量数据等。

校园噪声环境检测总结汇报

校园噪声环境检测总结汇报

校园噪声环境检测总结汇报标题:校园噪声环境检测总结汇报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噪声环境逐渐成为困扰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校园噪声环境,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噪声环境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二、研究目的1. 评估校园噪声环境对学生和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2. 发现并分析校园噪声主要来源,以制定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3. 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校园噪声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使用了专业噪声检测仪器,在不同时段和位置进行了噪声检测。

我们选择了校园内典型的区域,如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并记录了不同场所的噪声水平。

四、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测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校园内的噪声水平普遍较高,超过了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2. 教室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学生课堂讨论和活动,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的言谈声过大;3. 操场上运动器材的使用以及学生活动时的喧闹声是操场区域噪声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4. 图书馆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学生的交谈声和使用电子设备产生的声音,缺乏良好的文明用餐习惯也是食堂噪声水平较高的一个原因。

五、讨论与建议1. 增强学生噪声意识:通过开展噪声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培养文明用语和行为习惯。

2. 加强管理和监管:对于噪声源集中的区域,比如教室和操场,应加强管理和监管措施,制定规范化的行为准则和使用规定。

3. 配置合适的隔音设备:在教室、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场所,应配置合适的隔音设备,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4. 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设施老化是噪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5. 提倡良好行为习惯:对于文明教育、礼貌用语等相关方面的宣传,可以在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最终降低校园噪声水平。

六、结论通过本次校园噪声环境检测,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噪声环境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六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实验报告—闫香霖

第六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实验报告—闫香霖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小型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班级:环境工程1203班小组:第六组组长:闫香霖组员:刘容辛、陈铭、周获麟、周俊宇指导老师:魏杰、王雯、邹德勋、卫建军实验日期: 2015-5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小型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班级:环境工程1203班小组:第六组组长签字:组员签字:指导老师:魏杰、王雯、邹德勋、卫建军实验日期: 2015-5目录1、噪声监测概况 (2)1.1监测区域简介 (2)1.2监测目的 (3)1.3点位布设和监测时间 (3)1.4监测设备和方法 (4)1.5统计及计算方法 (6)1.6执行标准 (7)2、监测结果统计及分析讨论 (7)3、结论及治理建议 (56)4、实验心得 (59)1、噪声监测概况1.1监测区域简介环境监测实验第六组将小型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区域选择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地处北三环东路北侧,北三环东路是北京市的交通要道,每天各时段车流量非常大,汽车鸣笛声和发动机轰鸣声是校园噪声污染的重要构成因素。

学校东面毗邻樱花园东街,樱花园东街两侧分布着大量商铺,包括超市、饰品店、网吧、餐馆等,人流量很高。

同时,樱花园东街是城市主干路,车流量也较大。

学校西面毗邻樱花园西街,同样是城市主干路,车流量较大。

樱花园西街街道两侧也分布着少量商铺,包括餐馆、菜市场、医院等,来往行人也较多。

学校南面毗邻北三环主路,车流量和人流尤其大。

学校北面毗邻樱花园南街,属于城市支路,车流量相对较小。

樱花园南街道路两侧分布着少量商铺,包括餐馆、超市、旅馆、学校、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大。

由上可看出,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地处北京市繁华地带,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进行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寻找合适的噪声治理方式对保证校园学生的健康生活十分有必要。

1.2监测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和方法,学会监测布点的布设和优化;(2)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学会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的检索和应用;(4)根据监测数据和噪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监测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