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甘露醇加压法
一次性输液器人工加压快速输液法

一次性输液器人工加压快速输液法在临床治疗操作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质,经常需要快速静脉输液。
快速静脉输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一是升高液体的位置,二是使用输液泵,三是用空针交替推注等。
其中用空针交替推注输液方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在临床中经常用到。
如治疗脑出血,脑水肿时,快速静滴20%甘露醇作为脱水剂,其用药速度就十分重要,250mL甘露醇应在15~20min滴完[1]。
往往在120急救车往医院的运送途中就要求甘露醇输液结束。
一般输液器配备7号半针头,不能满足20%甘露醇的输注要求。
我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种方便简单易行的加压输液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加压输液升高液体瓶的方法,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输液泵因为成本问题,每个科室数量极为有限,有的科室还没有,在120急救车上更不可能使用,因为精密仪器不能颠簸。
50mL注射器从输液器的空气管内插入,因而用50mL空针交替的方法常被使用。
但是一般需要两个护士配合操作,同时又容易通过进气口污染,还会带来潜在性微粒和病菌的污染[2]。
太浪费人力,又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
根据一次性输液器的特性,采取直接用一次性输液器加压快速输液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操作方法:按常规输液方法,观察静脉滴注顺利后,先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在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上方反折输液器管道,阻断液体下流,然后用右手挤压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但是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内始终要留有液体,避免空气挤压进入输液管下段。
挤压后两手迅速同时放开。
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利用自身的弹性和上方液体的快速充盈迅速恢复至原状后,按上述操作方法反复挤压,就可使液体快速滴入。
一个护士就可以简单操作,节约人力。
在120急救车上抢救病人时就显的极为重要。
挤压孟菲氏滴管可使液体迅速进入静脉,这时孟菲氏滴管的液体迅速减小,压力呈相对负压状态(低于大气压),加上孟菲氏滴管本身的弹性回力,抽吸孟菲氏滴管上部的液体迅速进入孟菲氏滴管,从而加快了输液的速度。
甘露醇

中文名称:甘露醇;甘露糖醇 英文名称:Mannitol 分子式:C6H14O6 甘露醇结构式 分子量:182.17 CAS No.:69-65-8 EINECS号: 201-770-2;200-711-8 [1]
主要来源
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 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 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 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 而得。
制二溴甘露糖醇的原料 二溴甘露糖醇,抗肿瘤药。由甘露醇与 氢溴酸反应制得。 其它用途 甘露醇(约7%)经常用来防止制酸剂氢氧 化铝悬浮液的增稠,亦有建议将它用作软 胶囊的增塑料。颗粒甘露醇流动性好,加 入到其它不易流动的物质内,可改进其流 动性,但加入量不能超过其他物质浓度 25%(重量)。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材料 • 海带,浓盐酸,无水乙醇,浓硫酸,氢氧 化钠,氢氧化钙,D-甘露醇,高碘酸钠, 乙酸铵,冰乙酸,乙酰丙酮
试验仪器
• PHS-3C型精密PH计,恒温水浴锅,722S 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海带中甘露醇的提取分离
选料—切片—浸泡—调PH—浸提—中 和—过滤—脱色—浓缩—除杂—脱色—沉 淀—抽提—重结晶—分离—干燥
(F)、甘露醇精制:将上述的甘露醇半成 品加入2倍蒸馏水加热溶解,加入5%的活 性炭升温脱色30~60分钟,过滤除去活性 炭,滤液稀释至比重1.07~1.08g/mL, 进行离子交换脱盐,再经减压浓缩,冷却 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得精制甘露醇。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发表时间:2017-03-23T15:22:46.4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何瑞珠[导读] 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出新的加压输液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五科;福建漳州363000)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及某些药物的特性,常要求将药物快速滴入人体,如20%甘露醇等。
为确保药液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输入人体,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出新的加压输液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物品准备
血管钳一把,50ml注射器一个,静脉输液器一个(仅取用头皮针至橡胶管一段)。
2使用方法
将加压装备各处紧密连接,头皮针插入输液瓶内,注意无菌操作,根据输液的滴速要求向内注入气体,取血管钳夹紧进气导管。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输液完毕。
3讨论
3.1 此法与常规加压输液法(采用50ml注射器反复穿刺瓶塞注气)相比,克服了常规加压输液法易造成液体污染的弊端。
分析原因如下:其一,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液体污染及瓶塞的渣屑进入药液所造成的污染;其二,因利用了一次性输液器的过滤器,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减少了空气对药液的污染。
3.2 此法适用于临床任何包装形式液体的加压输液,从而克服了血压计袖带加压输液法仅适用于软包装的局限。
此法可操作性强,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适于临床应用。
由于加压输液法是一种介入性治疗"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并发症(心衰,肺栓塞等)的发生。
如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行心理 护理 , 积极沟通 。护理 人员要 以高度 的责任感和同情 心, 多巡视 病房 , 多与患者进行 不同形式的沟通 , 如手势 、 写 字 、 图呵等。多鼓 励患者 , 指 多关心 安慰患 者 , 除其顾 虑 , 消
中图分类号 : R 7 . 42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62—0 6 (0 0 0 0 4 —0 3 9 2 1 )2— 15 1
2 %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脱水 剂 , 0 静脉输注时容 易对
血 管组 织产 生 损 伤 , 果 加 强 护 理 则 可 避 免 或 减 少 损 伤 , 如 现 将 护 理 总结 如下 :
先滴 注 无刺激 性 或刺 激性较 小 的药
防止 频 繁 穿 刺 引 起 静 脉 炎 及 渗 漏 损
液, 以便观察注射是否成 功。
( 稿 日期 :09—0 2 ) 收 20 8— 0
( 上接 第 1 1 ) 5 页
症的预防 、 保护心脑细胞及 对症治疗 、 意脱水 药物和补 液 注 量及速度的调整 , 少 医源性心力衰 竭的机会 , 减 能够降低 致 残率 、 致死率 ,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 理 、 积极 的医患 沟
1 原 因
2 2 渗漏性损伤 .
表现为局 部皮肤肿胀 、 温度较低 , 若肿胀
时间过长会出现组织 缺氧 坏死 , 表现为 黑紫色或起 水泡 , 若 水泡破裂 会形成溃 疡 , 常有 焦痂形成 。当出现 渗漏时 , 应立 即停止输注 , 改换其他血管输 注, 热敷局部肿胀血管 , 使血管
1 1 本身具有刺激作用 . 12 快速滴注 .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66T O D A Y N U RS E,N O V EM BER,2010,N o.I1更衣室多数不符合防止院内感染标准,通风条件差,面积小,有些简陋的诊所甚至根本无更衣室。
诊疗室、治疗室、更衣室全部混合在一起。
加之南方气候潮湿,所以如此的保存环境势必加重口罩的污染。
3.I.2口罩的错误使用口罩外层往往聚集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故而两面不可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的污染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人人体成为传染源。
将口罩戴到鼻孔下,可使鼻腔在呼吸时吸入到口罩外面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而不戴时将其挂于脖子上或吊于一边耳朵上、扯到颌下,口罩的内面将接触到工作服等物品。
造成污染且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
用口罩代替毛巾擦拭眼镜、脸部。
会造成口罩及医护人员脸、眼部的双向污染。
另外,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不仅因为污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该做法严重违法了医院一次性物品处理规定。
3.2医务人员对121罩卫生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当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口罩上的细菌、病毒可随着操作者的呼吸、说话起伏、头部运动飞扬于空气中,降落于物体表面,当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触这些致病源,就将引发医院内感染。
3.3对策3.3.1基层卫生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口罩卫生的宣教,提高认识。
促进他们正确使用1:3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降医院内感染率。
3.3.2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口罩前应洗手,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I Z l罩,13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不用时应先洗手再取下13罩,不可将13罩挂于胸前、扯到颌下或吊于耳朵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h后应更换,使用一次性E l罩时间不得超过4ht m。
3.3.3棉、纱布13罩应每天清洗,清洗前可用开水浸泡5m i n或清洗后放于微波炉内消毒f4j,而后放于太阳下或通风处晾干,再干燥保存;如条件许可,还可将口罩集中消毒灭菌处理。
参考文献1张数德,牛秀成,王德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与操作f M l.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9.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2001.17(6):43—44。
甘露醇注射液注入空气加压注射的弊端

甘露醇注射液注入空气加压注射的弊端
1、污染药液:用注射器抽取未经过滤的空气,有的护士是通过输液器的进气管注入,但要把空气过滤器去掉,才能注入。
有的是直接从输液瓶口插入瓶塞推注进去的。
为达到快速定量注入的目的,护士需要多次注空气入瓶,这种经过药液直接注入输液瓶加压输注的方法,简直就是开放式输液,存在着药液污染的风险。
2、污染床单元:由于反复多次的加压注入,瓶内压力加大,才能实现药液快速注入的目的,夹闭不严,或是瓶口针眼密封不紧,就会造成瓶内注射液的喷溅和滴漏。
用这种方法,不但容易造成瓶内药液污染,且容易外漏搞得操作者手上、身上都是甘露醇,更有甚者,患者的床铺上也有可能被喷溅到药液,造成药液污染外环境的现象。
3、有造成空气栓塞的风险:加压注射,瓶内的压力很大,需要护士全程监护,不能离人,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因为护士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不仅有造成空气栓塞的风险,更易引发护患纠纷。
输液加压袋在甘露醇加压输注中的运用

图 1 输 液 加 压 袋 结 构 图
操作注意事项:液面保持 在 莫 非 氏 滴 管 2/3 以 上,防 止 加 压时空气进入 滴 管 下 端 的 输 液 管。 确 保 输 液 通 畅,避 免 输 液 渗漏。打气加压时,注意观察 输 液 速 度。 专 人 守 护,防 止 形 成 空气栓塞。 参考文献: [1] 肖激文.实用护理药物学[M].2 版.北 京:人 民 军 医 出 版
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
输液加压袋在甘露醇加压输注中的运用
周 荣 ,何 小 玲 ,王 彩 霞
关 键 词 :甘 露 醇 ; 滴 速 ; 加 压 输 液 ; 输 液 加 压 袋 ; 压 力 表 ; 充 气 皮 球
中 图 分 类 号 :R47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1-4152(2012)04-0075-01 DOI:10.3870/hlxzz.2012.04.075
传统法使用注射器加压时因需要在输液软袋口反复穿刺 注入空气,而造成液体在高压下 从 针 眼 处 外 溅,渗 湿 患 者 的 床 单位和护士工作 服,血 压 计 袖 带 加 压 输 注 法 操 作 用 物 准 备 较 多[3],加压过度时 袖 带 容 易 裂 开 ,起 不 到 长 时 间 加 压 的 作 用 。
输 液 加 压 袋 为 双 层 透 明 硅 胶 袋 ,外 层 呈 圆 柱 状 ,与 内 层 之 间 密 封 严 实 ,形 成 一 个 充 气 腔 ,上 端 封 口 边 缘 配 有 挂 环 ,下 端 封 口 处 连 接 1 根 软 管 向 下 分 叉 成 2 根 ,与 充 气 腔 相 通 ,分 别 接 压 力 表 与 充 气 皮 球 ,在 充 气 皮 球 一 端 由 阀 门 相 连 ,用 于 排 气 与 调 节 压 力 。 内 层 为 上 下 开 口 ,左 右 边 缘 固 定 在 外 层 , 作 用 是 放 置 输 液 袋 。 输 液 袋 从 内 层 上 端 的 开 口 处 放 入 ,在 充 气 压 力 的 作 用 下 ,使 输 液 袋 紧 贴 在 内 层 与 外 层 之 间 ,为 防 止 输 液 袋 滑 脱 ,特 将 输 液 袋 固 定 在 小 挂 钩 上 。 输 液 加 压 袋 结 构 图 ,见 图 1。 2 操 作 方 法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66T O D A Y N U RS E,N O V EM BER,2010,N o.I1更衣室多数不符合防止院内感染标准,通风条件差,面积小,有些简陋的诊所甚至根本无更衣室。
诊疗室、治疗室、更衣室全部混合在一起。
加之南方气候潮湿,所以如此的保存环境势必加重口罩的污染。
3.I.2口罩的错误使用口罩外层往往聚集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故而两面不可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的污染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人人体成为传染源。
将口罩戴到鼻孔下,可使鼻腔在呼吸时吸入到口罩外面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而不戴时将其挂于脖子上或吊于一边耳朵上、扯到颌下,口罩的内面将接触到工作服等物品。
造成污染且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
用口罩代替毛巾擦拭眼镜、脸部。
会造成口罩及医护人员脸、眼部的双向污染。
另外,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不仅因为污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该做法严重违法了医院一次性物品处理规定。
3.2医务人员对121罩卫生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当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口罩上的细菌、病毒可随着操作者的呼吸、说话起伏、头部运动飞扬于空气中,降落于物体表面,当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触这些致病源,就将引发医院内感染。
3.3对策3.3.1基层卫生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口罩卫生的宣教,提高认识。
促进他们正确使用1:3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降医院内感染率。
3.3.2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口罩前应洗手,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I Z l罩,13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不用时应先洗手再取下13罩,不可将13罩挂于胸前、扯到颌下或吊于耳朵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h后应更换,使用一次性E l罩时间不得超过4ht m。
3.3.3棉、纱布13罩应每天清洗,清洗前可用开水浸泡5m i n或清洗后放于微波炉内消毒f4j,而后放于太阳下或通风处晾干,再干燥保存;如条件许可,还可将口罩集中消毒灭菌处理。
参考文献1张数德,牛秀成,王德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与操作f M l.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9.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2001.17(6):43—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 次 3 n 并 定 期 进 行 紫 外 线 灯 管 强 度 监 测 , 射 强 度 ≥ 7 0mi, 照 O
f c。 W/ m 。不 合 格 者 , 即更 换 。 立 3 4 蒸 馏 水 质 量 监 测 为 了 保 证 蒸 馏 水 的质 量 , 周 监 测 1 . 每
[ ] 曹 菊 梅 , 瑞 琴 , 海 燕 , 加 强 医 院 感 染 管理 [] 中华 医 院感 染 2 许 李 等. J.
2 优 点 采 用 一 次性 头 皮针 进 行 加 压 , 皮 针 细 , 避 免 了 注射 器 反 头 且
操 作 原 则 。笔 者采 用一 次性 头皮 针 进 行 加 压 , 单 易行 , 避 免 简 且 了上 述情 况 的发 生 。现 介 绍 如 下 。
1 方 法 根 据 医嘱 确 定 输 注 剂 量 , 瓶 上 作 标 记 , 一 次 性 头 皮针 ( 在 取 7
测 , 物监测合格后 , 可发放 。 生 方
32 空气、 作 台、 作人员手监测 . 操 工
每 月常 规 进 行 1次 , 求 要
无 菌物 品存 放 区 , 气 培 养 细 菌 菌 落 总 数 ≤ 2 0cu m。 操 作 空 0 f/ ;
台 、 作 人 员 手细 菌菌 落总 数 ≤ 5 cu c 。 工 f/ m 3 3 紫 外 线 消 毒 效 果 监 测 坚 持 紫 外 线 灯 管 照 射 , 日 2次 , . 每
料 包 ≤ 5 k ) g 。
4 2 严 格 存 放 规 程 加 强 灭 菌后 无 菌 物 品 的质 量 管 理 , . 合格 的 灭 菌 物 品 应 标 明灭 菌 日期 、 效 期 、 格 标 志 , 批 灭 菌 处 理 完 有 合 每 成 后 , 按 流水 号登 记在 册 , 录 灭 菌 物 品 的 种 类 、 量 、 应 记 数 灭菌 温 度 、 菌压 力 、 用 时 间 、 菌 日期 与 操 作 者 等 , 归档 备 查 。灭 灭 作 灭 并
行 操作 , 确 掌 握 灭 菌 器 操 作 规 程 及 监 测 手 段 。每 日灭 菌 前 对 正 灭 菌器 进 行 常 规 检 查 和卫 生 清 洁 , 道 内 的 冷 凝 水 排 完 ( 1 管 ≥ 0 mi ) 方 可 进 行 灭 菌 处 理 。灭 菌 过 程 中 要 坚 守 岗 位 , 意 观 察 n后 注 温 度 、 力 、 间 等 灭 菌参 数 及 设 备 运 行 状 况 。灭 菌 后 的物 品手 压 时 感干燥 , 分≤3 , 菌合格率应达到 10 。 水 灭 0
( ): 9 4 4 0.
4 1 严 格 灭 菌 方法 .
灭 菌 方 法 要 严 格 按 照《 毒 技 术 规 范 》 消 进
[ ] 张 芳 . 毒 供 应 室 的 运 行 管 理 E3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0 2 5 消 J. 2 1 ,0
( ): 9 . 2 1 4 、
学 杂 志 ,0 8 1 ( ) 1 9 2 0 , 8 9 : 2 4—1 9 . 25
次 。要 求蒸 馏 水 p ~ 7 无 热 源 反 应 , 化 物 、 酸 盐 、 盐 、 H5 , 氯 硫 钙
易氧化物、 金属监测结果阴性 。 重
4 严 格 操 作 规 程
E 3 李 鸿 雁 , 彦 言 , 维 英 , . 应 室 和 临 床无 菌 物 品存 放 质 量 管 理 3 郭 李 等 供 E3 中华 医 院 感染 学 杂志 ,0 6 1 ( ) 7 6 J. 2 0 ,6 7 :9 . [ 1 王 克 . 应 室 灭 菌 效 果 监 测 E ] 中 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 O O 2 4 供 J. 2l.0
号 ) 反 折 头 皮 针 接 头 处 , 针 头 插 入 瓶 塞 , 注 射 器 ( 0 mL 以 , 将 取 2 上 ) 吸 空 气后 将 乳 头与 头 皮 针 连 接 , 瓶 内 注入 空 气 , 反 折 抽 向 再 头皮 针 , 射 器乳 头 与 头 皮 针 分 开 , 吸 空 气后 再 与 头 皮 针 连 注 抽
复 穿 刺 瓶 塞 , 瓶 塞不 会 造 成 破 损 , 会 导 致 药 液 外 溢 , 染 环 对 不 污
境 。 ( 稿 日期 :0O一0 2 ) 收 21 6— 5 ( 文 编 辑 郭海 瑞 ) 本
作 者简 介 吕丽 萍 工 作 单 位 : 3 6 0 山西 省 左 权 县 人 民 医 院 。 0 20 , ( 稿 日期 : 0 0一 本
临床 揄 零
简 易甘 露 醇加 压 法
4 1 0 湖北 省天 门市 第一人 民医 院 3 70
菌 工 作 ; 菌 物 品存 放 区 进行 无 菌 物 品储 存 、 管 、 放 工 作 。 无 保 发 总 之 , 高 医 院 消毒 供 应 室 的管 理 水 平 , 从人 员 素 质 的 培 提 要 养 、 理 操 作 的规 范 、 菌 效 果 的监 测 等 方 面 进 行 , 而 使 医 院 护 灭 从 消 毒 供 应 室 的 管 理 水 平 走 向 规 范 化 、 序 化 、 度化 、 学 化 , 程 制 科 达
限 , 格 执 行 由“ ” “ ” 工作 程序 。去 污 区 内进 行 回收 、 严 污 到 洁 的 分 类 、 洗 、 毒工作 ; 清 消 检查 、 装 及 灭 菌 区进 行 检 查 装 配 、 装 、 包 包 灭
3 完 善 监 测 过 程
加 强 消 毒 供 应 室 灭 菌 质 量 监 测 是 控 制 医 院 感 染 的关 键 , 为 了保 证 消 毒 灭 菌 的 质 量 控 制 , 对 消 毒 灭 菌 物 品 处 理 过 程 中 的 应 灭菌设备 、 境 、 作台 、 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 环 操 工 3 1 灭 菌 设 备 ( 力 蒸 汽 灭 菌 器 ) 测 预 真 空 ( 括 脉 动 真 . 压 监 包 空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器 , 日开始 灭 菌运 行 前 , 行 B—D试 验 , 每 进 试 验合格后 , 可使用 ; 方 每锅 进 行 物 理 监 测 ; 包 进行 化 学 监 测 ; 每 每
接 , 此 反 复 加 压 至瓶 内压 力 大 到 注射 器 无 法推 动 , 折 头 皮针 如 反 后 分 离 注射 器 , 头 皮 针 拔 出瓶 塞 。输 液 器 的 空 气过 滤 管 需 用 将
血 管钳 钳 夹方 能 插 入 瓶 塞 , 防 止 液 体 自空 气过 滤 管 喷 出。加 以 压 输 液 时 , 士 留在 病 人 床 旁 守护 , 防 止 空 气栓 塞 的发 生 。 护 以
到 预 防 和 控 制 医 院 感 染 的 目的 。
参考文献 :
[] 李 梅 花 . 压 蒸 汽 灭 菌 后 出 现 湿包 的 原 因及 排 除 方 法 E3 中 华 医 1 高 J.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9 1 ( 3 : 2 3 2 0 , 92 ) 3 4 .
周 进 行 1次 生 物 监 测 。对 灭 菌 植 入 型 器 械 每 批 次 进 行 生 物 监
临床 上 常 需 加 压 输 注 甘 露 醇 , 降 低 颅 内压 。 传 统 方 法是 以 用注 射 器 反 复 穿 刺瓶 塞加 压 , 由于 瓶 塞 弹 性 有 限 , 内压 力过 大 瓶
后 , 液通 过瓶 塞 破 损 处 溢 出, 造 成 环 境 污 染 , 违反 了无 菌 药 既 又
王 淑兰
菌 后 物 品 应 放 人 无 菌 间 的 柜 内 , 按 有 效 日期 的 先 后 顺 序 分 类 并 固 定 放 置 。对 发 出 去 的 物 品 , 论 是 否 使 用 , 视 为 污 染 物 品 , 不 均 应 重 新 灭 菌 , 应 再 进 入 无 菌 间存 放 。 不 43 严格供应室环境 . 供 应 室 要 严 格 按 照 去 污 区 、 查 、 装 检 包 及灭 菌 区 、 菌 物 品 存 放 区 划 分 。各 区 域 要 有 明 显 的标 志 和 界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