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l李俊文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课(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一、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关系如何?能力目标:提高对我们的最高理想的认识。
明确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情感目标:体验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最高理想、共同理想。
二、重难点: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教案方法:尝试法,讲述法,谈话法。
四、教具:多媒体、图表,资料。
课件。
五、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第九课(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2、导语:谈话式:你的理想是什么?3、导入新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4、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一)、走近共同理想●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二)、同绘小康蓝图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图片)结合113页的图片对比回答: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小康水平基本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M●(5)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6)恩格尔系数50%●……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 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 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M;5. 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M;6.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 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M;8. 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 恩格尔系数50%。
九级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00002)

九年级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培训讲稿(原创)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宋景堂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册的教案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无论是报效祖国还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都要有真才实学。
学习与人的才能、见识、理想、明天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永恒的话题。
只要学习就会有压力。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全书按照个人──国家──个人这样的逻辑结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由主题探究“放飞我们的理想”和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组成。
三、探究活动建议1.设计目的理想、考试、选择、终身学习都是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初三的学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较明确的设想,但不知道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受到考试的压力,却不知道如何缓解;认识到理性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却又不知该从现在起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初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却不明确该怎样面对社会新的挑战。
主题探究活动“放飞我们的理想”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的过程;学会慎重对待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经常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一、本课设计意图1.本课学目标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单元分析.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单元分析一、本单元地位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发展阶段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全书按照“个人—国家—个人”这样的逻辑结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明确全面小康的内容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理解理想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正确看待学习压力;理解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理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地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发扬;学会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正确对待考试,消除过度的考试焦虑;学会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由主题探究“放飞我们的理想”和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组成。
其中,第九课有两个框,第十课有四个框。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教案 新人教版

课 标
解 读
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3、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4、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5、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媒 体教 具
课时
六课时
34477 86AD蚭-o9/35816 8BE8诨: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复习教学策略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复习教学策略――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热点,提高复习效率安岳县龙台镇龙西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程》目标的贯彻落实,思想品德学科中考也在推陈出新,不仅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题也更加结合实际,灵活多变,这充分体现了当今时代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同时也给当今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新的课题。
九年级的思想品德复习教学,应该有规划,既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尤其要抓住时事热点与教材重点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明确本单元的地位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责任,九年级的核心概念就是责任、使命迎接希望的明天。
全书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明确应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二、三单元,通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建设,从而使学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责任与使命”,既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第九课主要从实现我们共同理想这个历史使命角度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是在前三个单元的基础上对同学们的社会角色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第十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阶段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指导学生理性作出自己的选择,拥抱美好的未来。
本单元对学生提出的历史责任要求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既是全书的落脚点,也是复习教学的重点。
二、根据课标要求,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要点(一)明确课标的具体要求: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知道我国各民族人们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
3、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迎接社会的挑战。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九年级)

,推动社会进步。
11.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
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 (2)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________ 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什么?为什么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代代相传?
创业精神 。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 (2)①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
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 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
民族所特有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2015·南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要求全国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认识不 正确的是( C )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艰苦奋斗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D.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
3.(2014·广州)以下数据来自于一份关于“广州青年理想与现实状况” 的调查。据此可以看出,广州青年( B )(导学号 69892024) ①人生理想的选择趋于多元化 ②人生理想的选择趋于单一化 ③能正 确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④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怎样实现人生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有哪些?)
规划 。 (1)需要对人生作出_______ (2)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4新人教版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
能力目标: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教学重点: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教学难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对比二者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即“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十六届六中全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变化,说明了一方面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我们的党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学习。
知识的更新、创新、终身学习的知识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四、拥抱美好未来(一)迎接社会新挑战活动2:您的知识更新了吗?(1)你能列举出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吗?(答:电子邮件、电子商务、互联网、纳米、克隆、数码家电、循环经济、绿色农业……)(2)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的原因是什么?(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知识,并要求新知识的出现,客观要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等信息知识传播方式更为便捷,促使知识不断更新。
)(3)从中体现的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答:知识更新加快,信息化特征明显。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主要解决个人理想的实现问题)
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 迎接社会新挑战 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具体内容分析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主要讲我们的最高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主要讲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内容结构:
我们的共同理想
走近共同理想 同绘小康蓝图 代代相传的精神
满 怀 希 望 迎 接 明 天
实现我们的共 同理想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主要解决的社会理想的实现)
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给未来插上翅膀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通向理想之路 学习压力新思维 从容面对考试 生活的岔路口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选择希望人生ຫໍສະໝຸດ 主题探究:放飞我们的理想四、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课标要求: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对应的课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 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 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对应的课标要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 准备。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 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 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 岗敬业、奉献社会。 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是“放飞我们的理想”对应的课标要求: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要不 断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的过程;学会慎重对待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经 常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珍惜在学 校学习的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学生 理性地思考、定位自己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悟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力 量;
2.把握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 间的内在关系;
3.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力;4.培养自主探究与团队合 作的能力;
5.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 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1.了解我国目前达到的小 康程度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 2.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 同理想,实现理想需要艰 苦奋斗的支撑; 3.知道进行合理选择的方 法和策略,慎重出选择的能
力
爱护自然
热爱祖国,具有世 界眼光
了解我与他人、
我与社会、自然的 道德规范
保护环境的能 力
爱护环境、珍 惜资源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课程目标
热爱集体、具有
责任感、团结合作、 奉献精神
我与集体、 国家和社会
的关系
成长中的 我
初中学 生的生 活
我与他人 的关系
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精神支撑: 艰苦奋斗
建设小康社 会:基本小 康—全面小 康
建设和 谐社会
途径
我们的共 同理想
前提、基础 结果、保障
个人理想的确 立和实现
最高理想
理智面对学 习压力
选择未来道路
实现我们的 共同理想
主题探究:放飞 我们的理想
选择希望人生
拥抱美好未来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例 安
单元
排
导言
活动
课
框
目
导入
正文
(三)编排意图
1、主题探究活动“放飞我们的理想”的设计意图,旨在 帮
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要不断努力,学 会选择-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树 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第九课重在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增 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艰苦奋斗的巨大力量,激发 学生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 3、第十课编排与主题探究活动相似,旨在培养学生正确
(二)、教学策略
1、启发法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讲授式教学等;
2、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3、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讲授方式相结合; 4、突出情感体验,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培
养。
(四)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内在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中
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的社 会还不和谐。 4、如何正确对待考前紧张与考试焦虑。
(一)、学情分析
理想、考试、选择、终身学习都是学生必须 面对的人生课题。初三的学生已经开始对 自己的未来作出较明确的设想,但不知道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受到考试的压力, 却不知道如何缓解;认识到理性选择对人 生的重要意义,却又不知该从现在起做好 哪些准备;初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急剧变 化,却不明确该怎样面对社会新的挑战,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为学生的徘徊 不前而感到懊恼。
这部分学习内容,旨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 生爱国、爱党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 神。
本单元还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发展阶段上的一些重要 问题,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对学 生成长的关注。
本单元是一、二、三单元的延伸,又是”责任与使命 “这一主题的落脚点。
主题
探究 体
知识 目标
1.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 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情感,立志报效祖国、奉 献社会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开拓创 新的精神;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 民族振兴的使命。
能力目 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的本 具单 体元 目教
标材
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的地位 和作用
编排意图与体 例安排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教材分析
扁担沟中心学校 杨惠琴
单元教 学目标
课程标 准要求 及相关 规定
单元教 材分析 单元教 法、学 法设想
总目标
分类目标 分目标
搜集处理信息、
了解我国的
独立思考、提出疑
基本国情、基本
问并学会反思。
认识个人发展 与社会的关系
路线、基本国策 和世界概况
教材知识体系
教学重、难点
三、教材分析
(一)第四单元在九年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单元仍然围绕本册教材的主题“责任与使命”, 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在了解基本国情、基 本国策等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使命感,认识 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立志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