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政治学原理)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一)

政治学原理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一)

政治学原理政治文化名词解释(一)政治学原理与政治文化名词解释政治学原理•原子理论(Atomism):认为政治是由个体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Marxist Political Science):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解释政治现象。

•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强调个人在政治行为中基于个人利益做出选择的理论。

•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ism):认为政治行为是由制度和组织的规则所决定的。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民主(Democracy):一种政治制度,其中政权由公民行使,在选举中实行多数决定原则。

例:选举制度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机制之一。

在民主国家中,公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参与政治决策。

•政党(Political Party):组织在政治过程中旨在竞选和执政的团体。

例:民主国家通常有多个政党,选民可以根据政党的立场来选择支持的候选人。

•意识形态(Ideology):一套信念和价值观,用于指导政治行为和决策。

例: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政治和经济制度上有着不同的观点。

•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追求社会公平和平等的理念。

例:许多政治运动和组织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如反贫困运动和性别平等运动。

•民族主义(Nationalism):对个体所属民族的忠诚和认同感。

例:民族主义在政治中常常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和决策。

•领导人(Leader):在政治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例:总统、首相和党首等都是政治中的领导人,他们对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决策负有责任。

•政治意识(Political Consciousness):对政治问题和政治参与的认识和关注。

例:政治教育和社会媒体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促使他们参与政治活动。

总结本文列举了几个与政治学原理和政治文化相关的名词,并提供了简要的解释和例子。

这些名词和理论都对我们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学科。

它涉及到政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等。

在政治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原理和概念,这些原理和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推动政治研究的发展。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政治学原理的详细解释:1. 主权: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独立的权力和控制权。

主权原理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拥有独立的政治实体,可以自主决定其内外事务。

2. 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强调人民的参与和权力分散。

民主原理认为政府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为人民服务。

3. 法治:法治是一种政治理念,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对政府行为的限制。

法治原理认为政府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不得滥用权力。

4. 平等:平等是指每个人在法律和社会权利上应该享有相同的地位和机会。

平等原理认为政府应该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人。

5. 自由:自由是指个人在法律和社会规范下享有的行动和选择的权利。

自由原理认为政府应该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得过度干预个人的行为。

6. 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指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社会价值观。

社会正义原理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7.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指一套关于政治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仰和思想体系。

政治意识形态原理认为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是受到政治信仰和思想影响的。

8.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的模式。

政治文化原理认为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是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的。

9.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个人或群体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的行为。

政治参与原理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和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民主的实践。

10. 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是指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根本性改变。

政治变革原理认为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和引导政治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以上是对一些常见政治学原理的详细解释,这些原理帮助我们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研究和分析政治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学原理: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强制、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面。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习惯等,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4、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组织形式,它规定了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5、民主制度:是指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大众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1、请简述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和国际政治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

2、请简述政治权力的特点。

答: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引导性、控制性和支配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他人服从,也可以通过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3、请简述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社会群体的政治文化背景。

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4、请简述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增加社会成本、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等。

5、请简述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格局、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都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会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1、请论述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答: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学原理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探讨政治的本质、缘由、功能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政治学原理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和定义。

从广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对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涉及到政治、行为、文化、制度、组织等多个方面。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关于国家政权、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以及政治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

政治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国家权力、社会权力、组织权力等。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表现,包括选举制度、政治体制、宪政制度、对外关系制度等。

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文化基础,包括价值观、信仰、思想等。

政治学原理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治学原理关注政治权力、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强调结构和机制分析,与历史学、人文学科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二是政治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或社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政治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政治学原理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政治权力来源于何处,政治权力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长期研究重点。

(2)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政治学原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政治权力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如何塑造和被塑造于社会结构之中,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文化论述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文化论述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成长为政治人的过 程。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学习形 成过程与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统 一。 4、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在长期的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前辈们的世界观、 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行为倾向、无时不在影响着后辈。 尤其是父母亲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倾向,会更直接地影响着 子女的选择。 此外,家庭生活的模式、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庭 的社会交往关系等,都会在儿童的心理上打下烙印,成为 他的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地位的基础。尽管在其后的人生 历程中,他们都将不断接受再社会化教育,但早年在家庭 环境中接受的政治文化往往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积淀下来, 从而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
二、政治思想的特性
1.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政 治要求。 2.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进行理性 思维的产物。
3.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政治思想的结构 (一)政治思想的内容结构 1.对人的研究。包括人的本性、本能、利
益需求、人的社会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2.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 包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的起源、政治权力及 组织结构的安排及政治过程的研究。 3.对政治发展的探讨。包括政治变迁的动 因、政治理想、政治发展方式和途径的探讨。
政治文化
第五章
政治文化 1.美国学者提出政治文化概念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1956年在《政治 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 首先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按照阿尔 蒙德的理解,政治文化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 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它对人们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 阿尔蒙德以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把各国政治划分为四种类型: 英美政治体系、 欧洲大陆政治体系、非西方政治体系(或前 工业化政治体系)、极权政治体系。

政治学原理全部名词解释及解答

政治学原理全部名词解释及解答

1. 政治:所谓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 氏族:所谓氏族是具‎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

3. 国家:所谓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阶级的机器‎。

4. 政体:所谓政体是指‎政权构成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5. 民族:所谓民族就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体制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6. 政党:所谓政党是阶‎级组织,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7. 革命:所谓革命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通过阶级‎斗争,以暴力或和平‎方式推翻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的变化的一‎种政治行动。

8. 改革:所谓改革,就是指一定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通‎过和平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达到政治‎和社会制度完‎善的一种过程‎。

9. 政治学:所谓政治学是‎指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科学,是一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的学‎说。

10.君主制:所谓君主制是‎最高国家权力‎事实或在象征‎意义上集中于‎君主一人,君主是没有任‎期限制的,一般是世袭的‎。

11.共和制:所谓共和制是‎无论象征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还是实际行‎使国家权力机‎关都是通过某‎种形式的选举‎产生的,并且有严格的‎任期限制。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这一概念做如下解释:①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②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③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政治博弈政治学2、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的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概念应作如下解释:①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a.权力的主体只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

权力主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

b.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

权力客体与权力主体的关系是相对的。

c.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强制力。

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③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①强制性权力②功利性权力③操纵性权力④人格型权力权力、权威与合法性政治权力的基础:①武力②财富③技能④动机⑤知识⑥制度基础政治权力的分配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历史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有一下几方面:①政治文化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②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④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政治文化的内容:①政治认知性成分②政治情感性成分③政治评价性成分政治文化的类型:①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②狭隘型文化、顺从性文化和参与型文化社会资本是新型的政治文化4、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简单地说,社会资本是在社会或其特定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普及信任的程度。

社会资本理论(美·普特南)是针对集体行动的困境提出来的。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政治文化
第七章政治文化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政治文化和政
治社会化的涵义,理解政治文化的特性, 掌握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作用。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建设。
第七章 政治文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王惠岩教授认为“政 治文化既应该包括在政 治生活中起着潜在作用 的社会政治心理因素, 同时还应该包括在政治 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 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 政治思想”
王沪宁认为“政治文化是政 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 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 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 的说,包括政治意识、民族 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 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 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三)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1.较早的关于政治文化的典型研究:
➢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 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
➢ 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



(三)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专门领域始于20世 纪50年代。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 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使用了政治文化的概 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 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基本形态 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 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 括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政治文化
(二)政治文化的概念
1.政治文化的提出(历史背景)
现代政治科学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产生于20 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首倡者是政治学家阿 尔蒙德。其后便成为政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 域。
第九章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 民族在特定时期流 行的一套政治态度、 信仰和感情”。
——阿尔蒙德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政治体系文化,即“对于国家的认同意识”; 二是过程文化,即“对于政治过程的一系列倾向”; 三是政策文化,即“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
第九章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一词涉 及政治上一切有关 的取向,不论是认 知的、评估的或表 情的”。
将文化定义为特定 的生活方式的整体 ,它包括观念形态 和行为方式,提供 道德的和理智的规 范。
文化作为信息、知 识和工具的载体, 它是社会生活环境 的映照。
文化作为制序、器 物与精神产品,它 给予我们以历史感 、自豪感,据此我 们理解人的生命存 在、意义和人在宇 宙中的地位。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政治文化是观念文化的一部分,是观念文 化中与政治有关的内容;
政治文化是文化观念形态中有关政治的部 分,是社会政治实践在社会成员意识和心理 层面的体现和反映,是政治生活的精神内容。
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
整个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 ,上层建筑不仅包括政治法律等制度和组织 形态,还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 学、艺术等文化观念形态。
马起华认为:“政治文 化是个人对于政治系 统及自我在系统中所 担任角色的心理取向 ”。
丛日云也是把政治文化 归结为政治态度、信 仰、情感、价值等基 本取向。
朱日曜先生即认为:“政治文化应含有与政治 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包括有政治心 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几个方面。”(参 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
第一,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 第二,对现实政治思想的研究 第三,对公民政治态度的研究 第四,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研究 第六,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人文”和“化成天下”结合在一起,则是我们今天 “文化”一次的最初由来。
第一节 文化与政治文化
在西语中,文化的原 义是“耕耘”。在这 个意义上,文化乃是 教化。
第一节 文化与政治文化
第二,政治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历史与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
第三,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为政治活动主
体的人与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也是政治 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政治文化
第四,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 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 信念以及参与能力等内容。 如此界定政治文化的内涵,既符合马克思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又 弥补了西方政治学者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的论 述不足。
文化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课本p201):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 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 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第九章政治文化
4.政治文化的四层含义 第一,政治文化的主体,它同政治活动的主体
是相一致的。既包括团体,也包括个体,既可 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政治社团和其他团体。 阶级是政治活动中最为主要的角色,也是政治 文化的最为主要的承载者。
——派伊
2.国内学者的界定 第一种见解,是把政治文化主要归结为政治心理方面。认为政 治文化即政治系统中的政治态度、信仰、价值等基本取向。如 丛日云。
第二种见解,是将政治文化广泛化。即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 治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理论、思想,以及政治制度。如朱日 耀先生。 第三种见解,将政治文化理解为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
课堂小思考
文化是什么?
英国人泰勒(E.B.Tylor),最早 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他 在人类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始 文化》(1817年)一书中,首 先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 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 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 习惯。”
文化的定义
泰勒:“文化或者 文明就是由作为社 会成员的人所获得 的、包括知识、信 念、艺术、道德法 则、法律、风俗以 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的复杂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