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2019年伦敦同业拆借利率调查报告
2019年全球金融服务消费者报告

2019年全球金融服务消费者报告
埃森哲发布了“2019年全球金融服务消费者报告”。
近6/10的消费者愿意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享重要的个人信息以换取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如位置数据和生活方式信息。
埃森哲对28个市场47000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数据以换取更快速的贷款审批、健身房会员资格折扣和基于当前位置的个性化优惠。
当然,有些消费者对隐私十分谨慎,3/4的受访者(75%)表示他们对个人数据非常谨慎。
安全漏洞是导致他们放弃某家银行或保险公司的第二大原因。
消费者对个性化保险费表现出强烈的支持,64%的人对接受基于安全驾驶调整后的汽车保险费感兴趣,52%的人对与健康生活方式相联系的人寿保险感兴趣。
4/5的消费者(79%)会向保险公司提供个人数据,包括收入、地点和生活习惯。
在银行业,81%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收入、地点和生活习惯的数据,以便迅速获得贷款批准。
76%的消费者愿意根据地点获得个性化的优惠,例如零售折扣。
一半的消费者(51%)希望银行在下一个发薪日之前向提供他们资金信息,57%的消费者希望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获得储蓄建议。
世界各地对数据共享的兴趣各不相同
与金融公司分享大量个人数据的兴趣在中国最高,67%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更多的数据换取个性化服务。
一半的美国消费者(50%)愿意分享数据换取个性化服务,在英国和德国只有40%的消费者愿意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享数据以换取个性化服务。
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溢出效应

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溢出效应目录1.内容概括................................................21.1 研究背景...............................................3 1.2 研究意义...............................................4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5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62.1 股价崩盘风险相关理论...................................7 2.2 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研究...........................8 2.3 溢出效应相关理论......................................102.4 文献综述与分析........................................113.同业管理层讨论现状分析.................................123.1 同业管理层讨论的重要性................................13 3.2 同业管理层讨论的现状分析..............................143.3 讨论语调的识别与度量..................................154.分析语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直接影响.......................174.1 理论基础..............................................18 4.2 实证分析..............................................19 4.3 结果与讨论............................................215.溢出效应的路径分析.....................................225.1 路径一................................................235.2 路径二................................................245.3 路径三................................................256.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26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286.2 数据来源与处理........................................296.3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307.防范与应对策略建议.....................................317.1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327.2 对投资者的建议........................................347.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358.研究结论与展望.........................................368.1 研究结论总结..........................................378.2 研究创新点............................................398.3 研究不足与展望........................................401. 内容概括在金融市场中,同业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的语调对于投资者判断公司股票价格的潜在崩盘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银行业产业化埃森哲公司的全球调查10页word文档

银行业产业化埃森哲公司的全球调查尽管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早就将产业化、流水线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在银行这一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中,手工类“小作坊”式操作仍然随处可见。
如今,随着产业化概念的推进,银行将有望向最先进的工业企业的生产作业方式靠近,而中国国内“流程化银行”的提出也与此一脉相承。
埃森哲公司日前就银行产业化问题在全球范围进行了最新调查,本刊特刊登此份调查报告以飨读者。
•关于在银行业实现产业化的总体思路•银行意识到自身需要外部差异化和内部简约化•银行希望通过针对不同客户群来定制或者捆绑产品以实现差异化•没有杀手锏,银行正从多个方面实现简约化•银行正通过对领导力和企业文化技能等方面的投资来提升其执行力•银行希望从产业化中得到相当可观的回报•该向何方去?•本项研究介绍摘要:银行正在走产业化之路埃森哲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与很多银行业客户合作,来帮助他们简化内部运营,以降低成本和复杂度,同时增加在市场上创造差异化的能力。
我们把这种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创造差异化的理念叫做“产业化银行”。
基于我们在银行领域的经验以及在这个市场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坚信在世界范围内向“产业化银行”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但直到今天,仍没有明确的数据来支持这种观点。
为填补这项空白,埃森哲公司进行了一次全球性银行业的调查。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访问了北美、欧洲和亚太等地区金融机构的107位高级行政主管,并就其各自产业化的进程提出了问题。
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观点:银行业正在加速进行产业化转变。
本项研究证明:■各银行已经意识到自身需要外部差异化和内部简约化——大约90%的银行已经对这两者进行了投资;■各银行都希望通过对有选择的客户群定制或者捆绑产品,以实现差异化——为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客户、探寻新的客户服务方法并向其出售捆绑产品,超过84%的银行进行了投资;■各银行正试图在跨组织层面从多个方面达到简约化——目前91%的银行正在简化其流程,81%的银行正在简化其IT系统,74%的银行正在使其提供的产品更趋合理,而74%的银行正使其运营集中化;■各银行都在密切关注提升其执行力——80%以上的银行正努力发展其内部的领导力,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发展变化的企业文化;■各银行都在更严格地管理执行力——76%的产业化项目是由首席执行官或者是一小部分高级主管来掌管,有57%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施的;■各银行都期望通过向产业化转型,来显著改善收益——超过50%的银行希望通过差异化至少产生10%的收益,1/3的银行则希望通过简约化使整体企业成本降低10%以上。
埃森哲:2019年合规风险报告

埃森哲:2019年合规风险报告
埃森哲(Accenture)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在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合规部门面临预算削减的情况下,合规专业人士应加快使用包括人工智能(AI)和监管科技在内的新技术,以增强下一代合规的能力,并重新配置他们的运营模式,以跟上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埃森哲基于对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南美金融服务机构151名合规高管的调查发现,近3/4的金融机构合规部门(71%)正面临成本削减。
其中近2/3的合规部门的目标(64%)是在未来三年内削减10%-20%的预算。
此外,半数的受访者(50%)表示,企业非管理性员工流失率高于预期,这突出表明迫切需要采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增强合规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并帮助他们在隐私和第三方监管等领域更好地指导业务。
报告还指出,合规转型的最大动力是提高对业务增长需求的响应能力,35%的受访者这么认为。
金融机构正寻求与开放式银行或开放式保险相关的机会,应对并购带来的增长,并迅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包括区块链解决方案、端到端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和自动化投资咨询。
合规运营模式仍在不断改变。
60%的受访者表示,以前由合规职能履行的职责已转移到运营管理,包括了解客户(KYC)、测试和监视等领域。
这一转变使合规职能部门能够调整业务,管理新的风险,同时又不会影响运营管理。
2019年金融业调研结果大数据报告(完整版)图文

许多金融业亟需的人才,即高情商和数字化技能高超的人,可能 对金融业并不感兴趣。仅靠薪酬来吸引他们是不够的,有些人甚 至对金融业的这种形象反感。
因此,金融机构为了扩大专业人才储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 重塑品牌形象、打造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引入灵活的工作方式等 (参见图3)。
图3: 数字化人才招揽战略
75%
的金融业受访CEO担忧行业缺乏数字化人才。
图1: CEO们越来越担忧人才短缺 问:您在多大程度上担忧关键人才的获得与否会影响企业发展前景?
59%
70%
70%
72%
nvironmental impacts of our supply chain
How we partner and who we partner with
以时日。
键策略之一。
velop new eth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manage our tax affairs
担忧人才短缺会对企业发展前景产生影响的金融业CEO比例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第21期全球CEO年度调研中的金融业的受访者
2017
图2: CEO们意识到培养员工数字化技能和软技能的迫切性
采用情景法对未来进行规划 58%
正在反思人力资源职能 52%
2018
对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如何
提升客户体验非常清楚 44%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第21期全球CEO年度调研中的金融业的受访者
3
普华永道第21期CEO调研
85%
的金融业受访CEO认为营造多元化和包容 性的企业文化是当务之急。
3 扩大人才储配需要引入新的工作方式、营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并重塑企业品牌。
银行:银行息差、资产质量和估值的国际比较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银行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06月16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廖志明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liaozhiming@资料来源:贝格数据相关报告1 《银行-行业点评:后疫情时代,5月金融数据怎么看?》 2020-06-102 《银行-行业研究简报:预测:5月金融数据会怎样?》 2020-06-033 《银行-行业点评:小微新政策:整体影响中性,对小行或偏利好》 2020-06-02行业走势图银行息差、资产质量和估值的国际比较ROE 差别造就估值分化中国上市银行ROE 较高。
19年中国上市银行ROE 均值为11.7%,在主要国家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
原因主要是:中国上市银行息差相对发展中国家偏低,但比主要发达国家高一些,由于成本收入比很低,盈利能力较强。
而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等,其银行业息差较低,成本收入比较高,导致ROE 偏低。
美国银行业19年3.31%的息差水平,在主要国家银行业中相对较高,但成本收入比较高,制约ROE 水平,19年ROE 为10.4%。
中国上市银行估值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19年末中国上市银行PB 估值为0.84倍PB ,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略高于部分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波动较小,银行不良率处于G20国家较低水平19年末发达经济体不良贷款率均值约为 1.12%,显著低于新兴经济体的3.17%,和金砖国家的5.65%。
银行业的不良率和经济稳定性密切相关,经济大幅度波动常常伴随银行业不良率的上升。
发达国家经济体系较为成熟,经济波动性较小,所以发达经济体银行业的不良率较低。
中国的GDP 增速相对稳定,经济波动较小,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其不良贷款率的水平更接近发达国家。
中国银行业息差让利空间不大,发达经济体银行业息差偏低中国银行业息差让利空间不大。
埃森哲-2019年伦敦同业拆借利率调查报告(英文)-2019.10-18页

A practical way to thrive in transition uncertainty
Accenture 2019 LIBOR Survey
Accenture’s 2019 LIBOR Survey interviewed 177 firms across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including investment banks, commercial and retail banks, corporates, asset manager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2 LIBORATION A PRACTICAL WAY TO THRIVE IN TRANSITION UNCERTAINTY
The emerging narrative from the survey was a mixed picture of preparedness for the upcoming 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LIBOR) transition. With the 2021 deadline for when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 will cease requiring LIBOR banks to report fast approaching, survey respondents seem under prepared with less than 20% describing their transition program as mature. Key survey findings inc Complex Transition
【精品报告】2019年银行存款利率年度报告

2019年银行存款利率年度报告年中存款利率出现拐点大额存单销售热度攀升发布单位:融360 大数据研究院作者:刘银平报告介绍银行存款利率报告属于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市场数据监测及分析类报告,主要统计监测并分析国内重点35个城市68家银行共635家支行网点存款利率数据。
本报告数据维度包含: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分地区存款利率、大额存单利率、结构性存款规模及收益率等。
目前数据维度及监测频率均可实现订制需求,数据监测最高频率为月/次。
本报告主要针对各个银行的不同地区、不同网点实际存款利率的差异,依据下沉到支行的存款利率监测数据对当前存款利率形势及未来存款利率趋势作出分析判断及解读,并结合政策动向及特殊银行、特殊地区实际情况对存款利率变化原因、影响及未来变化趋势作出分析。
内容摘要2019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延续前一年的上涨趋势,年中时期达到阶段性利率峰值,但是下半年以来,央行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流动性持续宽松,存款利率开始逐渐下滑,受年末揽储压力上升、流动性收紧影响,11、12月存款利率小幅反弹。
2019年大额存单也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趋势,在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大额存单长期利率优势明显,投资者购买热度上升。
不过年末传出监管层叫停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存款产品,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大额存单占比明显下降。
2019年下半年假结构性存款受到强监管,对保本理财的替代性大打折扣,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
当年结构性存款规模及收益率均呈小幅下降趋势。
目录一、定期存款利率先涨后跌,年末小幅反弹 (4)二、大额存单热度攀升下半年利率持续走低 (7)三、结构性存款迎强监管规模维持在10万亿元以上 (10)四、2020年存款利率将继续走低 (12)一、定期存款利率先涨后跌,年末小幅反弹2019年定期存款利率走势分为三个阶段:上半年,存款利率延续2018年的上涨趋势,各期限存款利率在5~6月达到近年来的峰值,此后利率拐点出现;下半年开始,流动性持续宽松,央行接连实施全面降准、下调MLF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等宽松性质的货币政策,LPR利率也不断走低,市场利率加速下滑,银行利差收窄,存款利率开始逐渐回落,从7月到10月连跌4个月;11月、12月,受年末资金流动性收紧、银行揽储压力加大影响,存款利率连续2个月回升,不过上涨幅度较小,距离年中时期的峰值有一定差距,与年初时利率水平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森哲:2019年伦敦同业拆借利率调查报告埃森哲(Accenture)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虽然大多数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计划在2021年底逐步取消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7%)相信到完成过渡时他们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LIBOR是全球主要银行相互借贷的平均利率,与大约400万亿美元的金融工具挂钩,包括信贷违约掉期、证券、学生贷款和抵押贷款。
埃森哲对全球127家金融服务机构和50家公司的调查发现,84%的机构已经制定了LIBOR过渡计划。
但是,4/10的受访者(41%)承认缺乏跨业务的统一方法;只有1/5的受访者(20%)认为已经为过渡做好了准备;只有少数机构(18%)将他们的LIBOR过渡计划描述为“成熟的”。
缺乏对支出优先顺序的详细规划以及整个企业的统一规划方法是阻碍过渡的主要原因。
例如,近1/4的受访者(23%)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资金分配给产品设计,只有17%的受访者计划将资金分配给运营和风险模型,这些领域在过渡期间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报告还指出,金融服务组织内部的具体职能似乎没有为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法律团队已准备好处理大量的合同补救和交易重组活动,只有14%的受访者相信自己的风险管理团队对过渡活动及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有详细的了解。
此外,企业还缺少跨地域的一致性。
近一半的受访者(47%)承认自己对理解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规定没有信心。
尽管监管机构敦促企业迅速摆脱LIBOR,但受访者认为2021年的最后期限可能是灵活的。
例如,1/4的受访者(23%)预测LIBOR将在2021年后逐渐停止,一半的受访者(51%)预计监管机构会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为他们的组织提供救济。
具有“成熟”过渡计划的机构看到了收入机会。
大多数受访企业都在采取谨慎的过渡方法,但具有“成熟”计划的公司可能更具有战略优势。
超过9/10的公司(94%)将LIBOR转型视为战略机遇;91%的公司认为转型产生的增量收入可以在未来三年抵消补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