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合集下载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全面版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全面版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1993年11月,中
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 西雅图 出席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中国 上海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该会议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2.推进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概况:1996年,中国、俄罗斯等五国元首在上 海会晤,形成了“ 上海五国机制”;在中国推动 下,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 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 为区域性的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
答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地参 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活动。在历届 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 国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 解决而积极努力;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作出自己 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多边国 际机构中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并采取了 一系列促进裁军的积极行动,作出了真诚而有效的努 力;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还积极地为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奋斗,提出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的主张。
(D)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
解析 “中国不打美国打牌,也不打苏联牌”说
明中国不与美苏结盟,“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
国牌”说明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由此可知新
时期外交的特征是不结盟。
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活动
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
“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基础导学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

介绍: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亚洲太平洋 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 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 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6%。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1年中国加入
成立背景、目标、意义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 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目标:A
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三股势力”。B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C 开 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意义:丰富了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合作模式,对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推动裁军
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 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 正义) 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二)调整 (1)实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的具体表现) (2)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积极参加联合Biblioteka 事务1、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积 极 参 加 联 合 国 事 务
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
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介绍:
SCO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编写:彭增贵 审核: 李新来、王海峰、宋宪铭 :编号 NO15【教学目标】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参加和举办APEC 会议;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外交成就。

2、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讨】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内容表现:(阅读教材P95页第2、3、4段落提炼概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奉行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③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发点)2、原因:(了解,不作考试要求)①国内(主要)因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因素: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基本依据: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3、【深入探究】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①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如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②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原因: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相一致;②、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③、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材料:①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推动裁军②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3

学以致用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 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 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5、自尊和尊重他人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 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国人 民的团结。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中国维和部队所到之处都以严明的纪律,高 尚的风格和高超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资料: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 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 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年再裁减20万,至今 中国共裁军173万。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主题。
一、外交关系的调整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新的内 外形势? 2、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有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 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之间的关系?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6
7 8 9 10 11
1972年
1972 1978 1979 2001 2001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中美《联合公报》 外交的新局面。 中日《联合声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改善了中日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4(人民版必修1)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4(人民版必修1)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内容标准】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

【考试说明】(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考点解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1)原因: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在缓解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前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表现: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会晤文件中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4)影响:①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一)原因(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3)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二)活动(1)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①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自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举行的最高级别的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行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2)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①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
(5)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二、外交成就
(一)活跃的多边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 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 场;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 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4、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对 外 关 系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 “一边倒” 针和实践 《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日内瓦会议 走向国际舞台 万隆会议 重大突破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外交关系 的突破
重大突破之二 ——中美关系解冻 重大突破之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背景)
(1)国际形势的发展 (2)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调整内容
(1)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巩固练习B3
中国在注重参与联合国外交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下列各项属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A、(1)(2)(3) B、(1)(3) C、(2)(3) D、(2)
巩固练习B4
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属于 区域经济集团 军事合作组织 区域政治集团 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
巩固练习B5
下列符合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③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④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和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思考: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什么是多边外交?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成就︺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制止侵略行为”、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促成国际合作”等
材料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丑条约》签定
课堂讨论
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 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 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要 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 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睦邻、安邻、富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是什么时候第一次举办这
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你还知 道 近 几 年 APEC 会 议 都 在 哪 些 国家召开了吗?
你 知 道 2001 年 ( APEC ) 第 九 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时的国 际背景吗?
在美国动用军事力量 打击阿富汗恐怖组织的 关键时段,布什仍如期 来华参加第九次峰会。
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和裁军工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材料四:针对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在多边外交领域以种 种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做法,邓小平倡导各国有权 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战 略和生活方式,别国无权干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映了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 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
课堂练习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 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一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二是处理国家关系 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出发点: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 时期的具体表现
反映了中国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 区热点问题能得到公正合理解决。
材料二: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 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3000多人次,为维护 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材料三: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到1990年 共裁减人员103.9万。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9月1 日,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 年再裁减20万。
这 次 盛 会 在 “ 9·11” 事 件 发 生后不久召开的,世界正笼罩 在恐怖主义的阴影下,同时世 界经济整体下滑正面临严峻挑 战的紧要关头,世界为之瞩目 。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 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 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具体表现: 不结盟政策 (一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二是处理国家 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 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 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 ,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合法席位
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
序号 时间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6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外交的新局面。
7 1972 中日《联合声明》 改善了中日关系
8 1978 中美《联合公报》 承认一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9 1979 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意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探究:联系材料说说中国在联合国中发 挥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一: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中国同 意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安理 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 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努力。
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4
4 1955 年
5 1971 年
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万隆会议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恢复在联合国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
A、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争取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中苏建交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 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国人 民的团结。
2 1953 年
10 200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11
200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怎样的 发展历程?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你从中得
到了怎样的启示?
(1)发展历程: ①20世纪50年代,鉴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
第三讲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程标准: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问题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由于

的需要,中国……
2.邓小平提出
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国际形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国内建设:改革开放
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 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自主学习
上海合作组织:
1.性质: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2.特点: 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
3.合作模式:领域广泛、共同倡导、
4.意义:
条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 一边倒”方针,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 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打 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 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 睦邻友好关系,并对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中国正在 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
★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 解决努力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作为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自主学习: 目前中国在推进新兴区 域合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将成主角: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二、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简称SCO )
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