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它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根尖周炎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疾病的原因和症状。
疾病原因根尖周炎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牙齿蛀牙:当牙齿发生蛀牙时,细菌可以侵入牙齿组织,引起感染。
2.牙齿损伤或裂纹:牙齿受到损伤或裂纹时,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3.桥梁或充填物失效:当桥梁或充填物出现问题时,细菌可以进入牙齿组织,引发感染。
症状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1.牙痛:持续的牙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可能会加剧或减轻,尤其在咀嚼食物或咬紧牙齿时。
2.牙齿敏感:牙齿在进食或饮水时会感到敏感。
3.牙龈肿胀:牙龈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触摸时可能会感到疼痛。
4.牙髓炎:严重的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牙髓炎,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齿变色和脓液排出。
治疗方法治疗根尖周炎的方法主要包括非外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
非外科治疗非外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根管治疗:这是根尖周炎的标准治疗方法。
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和根管内细菌,填充并密封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此过程通常需要几次就诊来完成。
2.抗生素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以帮助控制感染。
抗生素在根管治疗前、期间或后使用均可。
3.漂洗和冲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溶液来清洁根管和根尖附近的区域,以去除细菌和坏死组织。
非外科治疗的效果通常非常好,可以完全治愈根尖周炎。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非外科治疗可能无效,或者患者可能不适合接受非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有时是根尖周炎治疗的必要选择,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1.根管治疗无效:如果非外科治疗无法解决感染,或者感染再次复发,外科治疗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牙齿损伤或解剖异常:在某些情况下,牙齿的损伤或解剖异常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来解决根尖周炎。
3.囊肿或肿瘤:如果根尖周炎导致囊肿或肿瘤形成,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急性根尖周炎.pptx

2) 突破皮肤:皮瘘 上尖牙、下切牙 下磨牙(颊窦、皮瘘)
16
3)进入上颌窦(上5、6、7)
17
4)突破鼻底黏膜
18
脓肿引流通道
1. 骨髓---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脓
最常见
2. 通过根尖孔---根管---向冠方缺损处排脓
三个条件:
根尖孔粗大
预后最佳
根管通畅
冠部缺损
3. 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切排后
曾有咬硬物后 一过性疼痛史
15隐裂致急性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阶段
23
临床案例
左下颌反复肿痛4个月,妊娠8月
查体见:36、37除开髓孔外牙 体完整,根管均探痛
病因学改变?
38智齿冠周炎!
24
总结
急性根尖周炎:肿痛为主,定位准确 多由牙髓炎继发,寻找病因学改变是诊断
要点之一 4个阶段: 3个排脓方式
25
4种排脓途径
25
预习与思考
急性根尖周炎与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 鉴别
急性根尖周脓肿与牙周脓肿的鉴别 慢性根尖周炎的分型、病理变化与临床表
现 各种根尖周炎的相互关系
26
谢谢!
27
11
根尖脓肿排脓方式
1. 骨髓---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 2. 通过根尖孔---根管---向冠方缺损处 3. 通过牙周膜--- 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12
1、骨髓—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脓
1)突破黏膜:窦道、瘘管
➢ 口腔前庭: ➢ 舌腭侧:上侧切牙、磨牙腭根、舌根
13
14
21唇窦、 根尖周炎 治疗前后
根尖周组织: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 分类
急性根尖周炎 ➢ 病因:牙髓炎继发,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根尖周炎该如何治疗,根尖周炎久拖不治会有什么后果

根尖周炎该如何治疗,根尖周炎久拖不治会有什么后果根尖周炎是一种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通常是牙髓病的继发病。
根尖周组织就是牙根尖周围的部分,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要借助根尖孔通向牙槽骨内,当牙髓出现炎症时,炎症物质无法从牙体缺损的地方溢出来,就会从根尖孔溢出来,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表现为牙齿咬合痛、患牙有伸长感、反复牙龈肿胀以及牙龈窦道(也就是牙龈溢脓)。
这种疾病是没有传染性的。
一、什么是根尖周炎(一)致病原因在临床中,根尖周炎主要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牙髓腔内部的细菌感染通过根尖孔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所导致的。
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有三种,一种是细菌感染,主要来自龋病和牙髓病以及牙周病的感染;第二种是物理刺激,牙齿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使得根尖周组织发生损伤,进而形成根尖周炎;三是化学刺激,长时间未换药或是消毒药刺激过大所致的根尖周炎。
(二)临床症状急性根尖周炎时患者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的疼痛,咬颌痛,患牙浮出感明显,牙龈红肿,体温升高,全身乏力等。
患者能准确指出患牙位置。
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果患者不及时就诊病变将由急性转为慢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咀嚼不适感,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是因为牙龈反复出现脓包且时大时小而就诊。
因为拖延时间比较久,牙周组织被破坏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一旦自己的口腔内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就要尽快就医。
不要因为感觉比较轻微或是疼痛不明显就忽视此病,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大多会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来保存患牙,只有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彻底清除,根尖周炎才可以被治愈。
不同的患者,根尖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及个人修复能力不一样,在恢复的时间和愈后效果均会有差异。
二、根尖周炎的治疗目前治疗感染性根尖周炎最彻底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根尖孔未完全形成者除外)。
方法是首先要打开髓腔,拔出根髓,保证根管的通畅,让炎症物可以从根管进行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直接发展而来,也可能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后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致,还有的是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由医源性因素引起的“根管治疗间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又分为急性浆液性和急性化脓性炎症两个阶段。
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是急性根尖周炎的早期阶段。
此时,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根尖周牙周膜充血,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反应。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牙有明显的咬合痛、叩痛和自发性以及持续性钝痛,疼痛的部位较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的位置。
炎症的最初阶段患者的疼痛感并不强烈,仅自述患牙咬合时轻微疼痛或不适感,有伸长感,咬合时患牙容易与对颌牙先接触而出现疼痛。
这时若将患牙用力咬紧后,疼痛不是加重反而得到缓解。
据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咬合压力能暂时将根尖周牙周膜充血的血管中的血液挤压出去的缘故。
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患牙的伸长感或浮出感更加明显,自发性疼痛剧烈,咬合时牙齿疼痛加重,不敢与对颌牙接触,影响进食。
临床检查时,患牙有明显甚至剧烈的叩痛,根尖区有明显压痛,牙齿的松动度变化不明显。
如果是牙髓病变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牙髓可能存在一定活力,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坏死,因而牙髓电测试或温度测试可能无反应或反应降低。
这种情况下 X线片检查,根尖周骨质没有明显改变,或仅表现根尖周牙周膜间隙增宽。
如果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病例,则患牙X线片显示根尖区牙槽骨有透光区,对电诊与温度诊无反应。
2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少则l~2天,多则数日后即发展成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在这一阶段,根尖部牙周膜炎性渗出液明显增多,大量白细胞坏死溶解,液化后形成脓液。
由于根尖周围区域脓液积聚增多,破坏了牙周膜纤维及部分牙槽骨质,脓肿便逐渐形成,因此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
2.1 穿过牙槽骨从黏膜或皮肤排脓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排脓途径。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牙疼的折磨,而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牙疼,比如吃辣椒上火、牙龈炎、牙周炎等等。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个会引起牙疼的疾病,那就是——根尖周炎,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又被叫做根尖周病,主要是指在牙根尖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的疾病,大多数根尖周炎都属于牙髓病的并发症。
根尖周在牙根附近的地方,牙齿里面的牙髓就是通过根尖孔向牙槽骨内生长,如果牙髓附近出现炎症,此时炎症没有办法在牙齿缺损的地方排出,就会从根尖孔的地方向外溢,进而导致根尖周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
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根尖周炎,细菌感染是引起根尖周炎最常见的因素,包括牙髓病、牙周病等等,这些疾病会让牙髓附近出现感染的情况,炎症扩散在根尖周后,引起根尖周炎,经常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包括韦荣球菌、真杆菌、放线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普氏菌等等。
物理刺激也可能会导致根尖周炎,比如用力击打牙齿部位,可能会导致牙齿受到外伤,或者一些慢性咬合创伤,这些都会损伤到根尖周附近的组织,进而引起根尖周炎。
除此之外,在治疗其他牙齿相关疾病时,如果操作不当将器械深入根尖孔、或者讲一些细菌带入牙齿中,也是会引起根尖周炎的。
以上就是根尖周炎的概述,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
根尖周炎有哪些症状?根尖周炎根据起病的程度可以分为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各有不同的症状。
1.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炎的病程较长,程度较轻。
其中慢性根尖周炎的症状可以分为根尖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致密性骨炎。
其中,根尖肉芽肿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会出现叩诊不适、咬合无力、咀嚼不适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伸长的感觉,证明牙髓可能已经出现坏死的情况,在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急性发作;根尖周脓肿一般没有特殊的感觉,在根尖周炎部位的黏膜处可能会出现窦道,在窦道里面经常会增生肉芽组织,挤压这些肉芽组织的时候会排出一些脓水;根尖周囊肿也没有特殊的感觉,牙齿可能会改变颜色,根尖的附近可能会出现囊肿,随着囊肿的越来越大,在牙根黏膜的地方会鼓起一个半圆形,摸起来像乒乓球一样;致密性骨炎一般不会有任何异常,与正常生活没有差别,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才能够发现。
甲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

甲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简介急性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甲硝唑作为一种抗感染药物,对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甲硝唑的药理学特点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在细胞质中被代谢为活性代谢产物。
它能够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的合成和细胞分裂,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甲硝唑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
甲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优点急性根尖周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它常常会导致疼痛、脓肿、发热等严重的症状。
甲硝唑在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方面具有如下优点:1. 抗生素作用强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
其抑菌作用强,能够迅速控制感染。
2. 治疗效果显著甲硝唑可以迅速减轻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包括疼痛、发热等。
同时,它还可以缩小感染范围,防止病情恶化。
3. 安全性高甲硝唑在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方面的安全性高。
它的不良反应较少,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甲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甲硝唑在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1. 单药治疗甲硝唑单药治疗可用于根管治疗术后或牙髓炎等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
一般建议口服甲硝唑250-5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7-14天。
2. 联合治疗甲硝唑可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如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
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病愈率。
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不同病情进行调整。
3. 局部应用甲硝唑也可局部应用,治疗根管治疗术后或根管充填失败等情况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
局部应用甲硝唑可通过药物释放系统等途径实现。
甲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不足之处甲硝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 药物耐药甲硝唑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治疗效果。
2. 不良反应甲硝唑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时。
3. 施用限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甲硝唑;患有癫痫的患者需注意甲硝唑的副作用,在医疗机构指导下使用该药。
结论甲硝唑作为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急性根尖周炎诊断与治疗PPT

消炎药:如地塞米松、泼尼 松等,用于减轻炎症
口腔清洁剂:如氯己定、西 吡氯铵等,用于保持口腔清
洁,防止感染扩散
04
急性根尖周炎的预防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及时发 现口腔问题,预防急性根尖周炎 的发生
检查频率: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 行一次口腔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牙周、牙齿、口 腔黏膜等部位的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选择正规医疗机 构,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如实告 知病史和症状
口腔卫生指导
保持口腔清洁: 每天刷牙两次, 使用牙线清洁牙 缝
定期洗牙:每半 年或一年洗牙一 次,去除牙结石 和牙菌斑
避免食物残渣: 饭后及时漱口, 避免食物残渣留 在口腔内
避免咬硬物:避 免咬硬物,如坚 果、骨头等,以 免损伤牙齿和牙 周组织
牙周炎:牙周炎 与急性根尖周炎 的症状相似,但 牙周炎通常伴有 牙龈红肿和牙周 袋形成。
牙周脓肿:牙周 脓肿与急性根尖 周炎的症状相似, 但牙周脓肿通常 伴有牙龈肿胀和 脓肿形成。
牙髓坏死:牙髓 坏死与急性根尖 周炎的症状相似, 但牙髓坏死通常 伴有牙痛和牙髓 暴露。
03
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
急Hale Waihona Puke 期治疗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急性根尖周炎的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添加目录项标题 急性根尖周炎的诊断 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 急性根尖周炎的预防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急性根尖周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急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的疼痛 肿胀:患牙周围牙龈肿胀,严重时可出现面部肿胀 牙齿松动:患牙可能出现松动,咬合无力 牙周袋:患牙周围可能出现牙周袋,内有脓液流出 体温升高:急性根尖周炎可引起体温升高,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
急性根尖周炎

病因:
1) 感染 感染牙髓,多种细菌 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
2)创伤 外伤,医源性创伤,创伤性根尖周炎
3)化学刺激 药物性根尖周炎或化学性根尖周炎
4)免疫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坏死变性牙髓,治疗药物
等具有抗原性
根尖周病的分类:
副作用: 头晕和胃肠不适等。 【注意事项】
同甲硝唑。
(3)基药补充目录药---- 奥硝唑
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微生物杀灭作用更强,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且轻。 【用法和用量】 片剂口服:成人,一次250mg×2片 ,bid;3天一疗程
儿童,每次10mg/kg体重,qd。 注射液静脉滴注:
成人,首次0.5-1g, 维持量: 0.5g bid 儿童,10mg/kg 体重 bid 副作用较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头晕和胃肠不适。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有胃肠道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 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酌减用量。
(2)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口服。 成人:每日 1-4g,分3~4次服用。 儿童:每日50-100mg/kg,分3~4次服用。
患侧下颌角周围
有
严重者有
【处理】
儿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多在 青春期后自愈。
急性发作期选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 头孢氨苄等抗感染。
症状严重者配合外敷六合丹,促进炎症吸 收。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病因:腺体和导管内结石 导管口狭窄、主导管过细……
【诊断】根据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查
中年人好发 多见单侧腮腺 腮腺反复肿胀,进食时发作或加重 腮腺轻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粘稠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 病程久者可扪及腮腺主导管粗硬呈条索状 X光片/腮腺造影:结石/狭窄表现(腊肠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多数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向根尖周扩散而来,少数由外伤或咬颌创伤引起,更常见的是慢性根尖周炎的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诊断
1.症状
(1)初期无自发痛或仅轻微钝痛,患牙根尖部不适,有浮起感,咬紧患牙时反觉舒适。
此症状维持短暂。
(2)随病情发展,浮起感明显,患牙咬颌时疼痛,影响进食。
(3)病情继续发展,浮起感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较局限的疼痛。
咬颌痛严重,不敢咬颌,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2.检查所见
(1)视诊:患牙有龋或非龋性牙体疾患,或有充填体,或牙冠变色,根尖部牙龈可无明显异常。
(2)探诊:牙体缺损部位近髓或已穿髓,牙髓对探诊无反应。
牙周探诊也可能有深达根尖或根分歧的牙周袋。
(3)叩诊:引起患牙剧烈疼痛。
(4)扪诊:根尖部位牙龈有扪痛。
(5)牙髓活力测验:对冷、热诊和电诊均无反应。
(6)X线检查:牙体疾患或充填体近髓或及髓,根尖部根周膜正常或可能稍有增宽。
3.诊断标准
(1)主要依据:自发性、持续性疼痛;患牙有浮起感;咬颌痛重;能指明患牙位置。
叩诊患牙剧烈疼痛;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或很迟钝。
(2)其次可参考病史:有牙髓炎史、外伤史或牙髓治疗史。
患牙可有深龋坏,非龋性牙体病已近髓或穿髓,或有充填体,或牙冠变色等。
(3)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1.开髓拔髓,开放髓腔,根管内置樟脑酚棉捻引流。
2.服用抗生素及止痛药。
3.急性症状缓解后,及时做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牙槽脓肿)包括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诊断
(一)症状
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搏动性痛),牙齿浮起感明显,不敢咬颌。
病情发展出现面部肿胀,伴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大便干燥等。
(二)检查所见
1.患牙可见深龋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牙体缺损处近髓或已穿髓,探诊牙髓无反应。
可有充填体,或牙冠变色,或有近根尖的深牙周袋等。
2.患牙对各种牙髓活力测验均无反应。
3.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别,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根尖脓肿:脓液聚集在根尖部得不到引流,疼痛剧烈。
患牙浮起感加重,咬颌时感剧痛。
叩诊明显疼痛(+++),松动栻度,根尖部牙龈潮红,轻度扪痛。
相应颌下或颏下淋巴结可触及,轻微触痛。
(2)骨膜下脓肿:脓液向骨膜下引流,除牙痛外,有面部肿胀。
疼痛达高峰,患者呈痛苦面容。
患牙根尖区黏膜红肿,移行沟变平,扪痛,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部反应性水肿,颏下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体温升高到38.5左右,白细胞计数增多。
(3)黏膜下脓肿:脓液达黏膜下,疼痛明显减轻,全身症状随之缓解。
患牙叩痛(+~++),移行沟黏膜呈半球形膨隆,扪诊有明显波动感,所属淋巴结仍可触及,有压痛。
体温及白细胞计数趋于恢复。
(4)X线检查:牙体疾患或充填体近髓或及髓,或有不完善牙髓治疗影像。
在急性牙槽脓肿时,根尖区可有轻度根周膜增宽,或根尖区骨硬板模糊不清,也可能无明显改变。
若为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根尖区可见有骨质破坏的X线透射区。
(三)诊断标准1.根据疼痛性质及程度、患牙松动、轻叩即引起明
显疼痛;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可作出诊断。
2.根据患牙根尖部黏膜红肿程度及扪诊的感觉,结合伴有的全身情况,可判断牙槽脓肿所处的阶段。
3.病史和发病时间可做参考。
4.X线检查,对确定急性牙槽脓肿是由牙髓炎发展而来还是慢性根尖周炎的急性发作有帮助。
治疗要点1.开髓拔髓,根管内置樟脑酚棉捻引流。
2.脓肿形成后,同时做切开引流。
3.服用抗生素及止痛药,给予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4.急性症状缓解后,应酌情做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由于根管内的感染或病原刺激物长期缓慢刺激而导致的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常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炎症。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病原刺激增强时,可急性发作,慢性增生性为主的炎症转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或病原刺激物减弱时,急性炎症向慢性炎症转化,受损的根尖组织又可以不同程度的增生修复。
因此慢性根尖周炎时根尖周组织的破坏与修复可反复进行。
诊断
1.症状
(1)可无明显自发性疼痛,但有咀嚼无力或咀嚼不适。
(2)有些患牙根尖部牙龈反复肿胀、疼痛,或牙龈有小疱,挤压时流脓。
2.检查所见
(1)患牙有深龋环,非龋性牙体疾病已累及牙髓,牙髓探诊无感觉,或有充填体,牙冠变暗,无光泽。
(2)根尖部牙龈可能有瘘管口,少数患牙根尖相应部位皮肤有瘘管口。
(3)叩诊轻微疼痛或有不适感。
(4)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5)X线片示患牙根尖部牙槽骨有圆形或椭圆形X线透射区。
如边界模糊不清,呈云雾状,此为慢性根尖脓肿;如边界清楚,则为根尖肉芽肿;如透射区周围有白线包绕,则为根尖囊肿。
(6)开髓后,有淡黄色清亮液体自根管内流出,显微镜下涂片,见有胆固醇结晶,则为囊液,可确诊为根尖囊肿。
(7)大囊肿在面部可有膨隆,但黏膜皮肤颜色正常,无扪诊痛,质硬,或有乒乓球感。
3.诊断标准
(1)主要依靠X线检查,患牙根尖部牙槽骨有X线透射区,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所见可作出诊断。
(2)患牙根尖部牙龈或皮肤有瘘管,牙髓活力试验无反应。
(3)患牙根管内流出液体中有胆固醇结晶,可确诊为根尖囊肿。
治疗要点1.凡根管可以扩通的患牙均可做根管治疗,前牙、后牙粗大根管或根尖孔未形成的根管及根尖孔已破坏的后牙根管必须做根管治疗。
2.成年人根尖孔未破坏的后牙,尤其是对细而弯曲的根管可行塑化治疗;对器械折断或根管不通畅患牙,可先行根管电解消毒,再做塑化治疗。
3.对根尖囊肿患牙,可先行根管治疗,观察2年后,如病变不缩小,可行根尖手术。
4.牙体破坏在龈下较深,大于3mm,又不宜做冠延长术者,或无咀嚼功能的患牙,或怀疑可能为病灶、影响远隔器官健康的患牙,或不利义齿修复的患牙,均应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