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它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根尖周炎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疾病的原因和症状。
疾病原因根尖周炎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牙齿蛀牙:当牙齿发生蛀牙时,细菌可以侵入牙齿组织,引起感染。
2.牙齿损伤或裂纹:牙齿受到损伤或裂纹时,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3.桥梁或充填物失效:当桥梁或充填物出现问题时,细菌可以进入牙齿组织,引发感染。
症状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1.牙痛:持续的牙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可能会加剧或减轻,尤其在咀嚼食物或咬紧牙齿时。
2.牙齿敏感:牙齿在进食或饮水时会感到敏感。
3.牙龈肿胀:牙龈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触摸时可能会感到疼痛。
4.牙髓炎:严重的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牙髓炎,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齿变色和脓液排出。
治疗方法治疗根尖周炎的方法主要包括非外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
非外科治疗非外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根管治疗:这是根尖周炎的标准治疗方法。
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和根管内细菌,填充并密封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此过程通常需要几次就诊来完成。
2.抗生素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以帮助控制感染。
抗生素在根管治疗前、期间或后使用均可。
3.漂洗和冲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溶液来清洁根管和根尖附近的区域,以去除细菌和坏死组织。
非外科治疗的效果通常非常好,可以完全治愈根尖周炎。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非外科治疗可能无效,或者患者可能不适合接受非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有时是根尖周炎治疗的必要选择,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1.根管治疗无效:如果非外科治疗无法解决感染,或者感染再次复发,外科治疗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牙齿损伤或解剖异常:在某些情况下,牙齿的损伤或解剖异常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来解决根尖周炎。
3.囊肿或肿瘤:如果根尖周炎导致囊肿或肿瘤形成,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粘膜下脓肿
症状 检验
• 自发性痛和咬合痛减轻 • 全身症状缓解
• 根尖区粘膜肿胀局限 • 扪诊波动感明显 • 脓肿浅表易破溃
诊断
• 各型旳临床体现和体征: • 由疼痛、红肿旳程度辨别患牙旳炎症阶段 • 急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急发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
2)根尖周囊肿
3)慢性根尖周脓肿
4)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转归
根管内致病原因
急性浆液性根 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 根尖周炎
蜂窝织炎
根尖周致密性骨 炎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脓肿
尖周炎
(acute perapical periodontitis)
特点:对根尖周组织旳破坏最小
需具有旳条件:根尖孔粗大
根管通畅
冠部缺损呈开放状态
但临床上患者极难同步具有这三个条件, 所以应尽 早开放髓腔,减轻炎症对根尖周组织旳损伤。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3、经过牙周膜从龋洞或牙周袋排脓: 特点:预后差(同步患有牙周病) 脓液可顺牙周间隙扩散,形成牙周窦道,牙周
营养孔——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 当骨膜下脓液集聚达相当压力时,骨膜破裂,
脓液排出于粘膜或骨膜下,形成粘膜下脓肿或 皮下脓肿。 此种方式是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旳经典旳自然 发展过程,常伴发合面部蜂窝织炎。
经过骨髓腔排脓旳四种途径
1、穿通骨壁突破粘膜 2、穿通骨壁突破皮肤 3、突破上颌窦壁 4、突破鼻底粘膜
膜纤维遭到严重破坏,加重牙周病变, 使牙更 为松动甚至脱落。 但青少年修复能力较强, 经系统治疗后, 牙 周组织可恢复正常
临床体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直接发展而来,也可能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后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致,还有的是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由医源性因素引起的“根管治疗间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又分为急性浆液性和急性化脓性炎症两个阶段。
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是急性根尖周炎的早期阶段。
此时,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根尖周牙周膜充血,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反应。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牙有明显的咬合痛、叩痛和自发性以及持续性钝痛,疼痛的部位较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的位置。
炎症的最初阶段患者的疼痛感并不强烈,仅自述患牙咬合时轻微疼痛或不适感,有伸长感,咬合时患牙容易与对颌牙先接触而出现疼痛。
这时若将患牙用力咬紧后,疼痛不是加重反而得到缓解。
据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咬合压力能暂时将根尖周牙周膜充血的血管中的血液挤压出去的缘故。
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患牙的伸长感或浮出感更加明显,自发性疼痛剧烈,咬合时牙齿疼痛加重,不敢与对颌牙接触,影响进食。
临床检查时,患牙有明显甚至剧烈的叩痛,根尖区有明显压痛,牙齿的松动度变化不明显。
如果是牙髓病变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牙髓可能存在一定活力,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坏死,因而牙髓电测试或温度测试可能无反应或反应降低。
这种情况下 X线片检查,根尖周骨质没有明显改变,或仅表现根尖周牙周膜间隙增宽。
如果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病例,则患牙X线片显示根尖区牙槽骨有透光区,对电诊与温度诊无反应。
2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少则l~2天,多则数日后即发展成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在这一阶段,根尖部牙周膜炎性渗出液明显增多,大量白细胞坏死溶解,液化后形成脓液。
由于根尖周围区域脓液积聚增多,破坏了牙周膜纤维及部分牙槽骨质,脓肿便逐渐形成,因此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
2.1 穿过牙槽骨从黏膜或皮肤排脓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排脓途径。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牙疼的折磨,而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牙疼,比如吃辣椒上火、牙龈炎、牙周炎等等。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个会引起牙疼的疾病,那就是——根尖周炎,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又被叫做根尖周病,主要是指在牙根尖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的疾病,大多数根尖周炎都属于牙髓病的并发症。
根尖周在牙根附近的地方,牙齿里面的牙髓就是通过根尖孔向牙槽骨内生长,如果牙髓附近出现炎症,此时炎症没有办法在牙齿缺损的地方排出,就会从根尖孔的地方向外溢,进而导致根尖周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
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根尖周炎,细菌感染是引起根尖周炎最常见的因素,包括牙髓病、牙周病等等,这些疾病会让牙髓附近出现感染的情况,炎症扩散在根尖周后,引起根尖周炎,经常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包括韦荣球菌、真杆菌、放线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普氏菌等等。
物理刺激也可能会导致根尖周炎,比如用力击打牙齿部位,可能会导致牙齿受到外伤,或者一些慢性咬合创伤,这些都会损伤到根尖周附近的组织,进而引起根尖周炎。
除此之外,在治疗其他牙齿相关疾病时,如果操作不当将器械深入根尖孔、或者讲一些细菌带入牙齿中,也是会引起根尖周炎的。
以上就是根尖周炎的概述,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
根尖周炎有哪些症状?根尖周炎根据起病的程度可以分为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各有不同的症状。
1.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炎的病程较长,程度较轻。
其中慢性根尖周炎的症状可以分为根尖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致密性骨炎。
其中,根尖肉芽肿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会出现叩诊不适、咬合无力、咀嚼不适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伸长的感觉,证明牙髓可能已经出现坏死的情况,在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急性发作;根尖周脓肿一般没有特殊的感觉,在根尖周炎部位的黏膜处可能会出现窦道,在窦道里面经常会增生肉芽组织,挤压这些肉芽组织的时候会排出一些脓水;根尖周囊肿也没有特殊的感觉,牙齿可能会改变颜色,根尖的附近可能会出现囊肿,随着囊肿的越来越大,在牙根黏膜的地方会鼓起一个半圆形,摸起来像乒乓球一样;致密性骨炎一般不会有任何异常,与正常生活没有差别,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才能够发现。
根尖周炎

(2)外治
初起:未成脓者,局部可擦冰硼散,或用六神丸放于疼处 红肿波及腮颊、下颌者:可外敷如意金黄散; 已成脓者:可行脓肿切开术。待肿痛消退后应彻底治疗患 牙,必要时拔除,以免再发。
2、针灸疗法
选合谷、颊車,下关穴等。针刺,泻法,留针10~20分钟。
(二)西医治疗
原则:控制炎症、消除病灶、保存患牙 急性根尖周炎:首先应消除急性炎症和止痛
根尖周炎
广东省中医院口腔科 陈建灵
目的要求
了解根尖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掌握本病的症状 掌握本病治疗原则及方法
重点和难点
根尖周炎的症状 治疗原则及方法
概念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 炎症性疾病(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 骨),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
根尖周炎属于中医学的“牙痈 ”、“牙 棋风”、 “牙槽风”、“牙痈风”等范畴。
(3)对患牙缺损较大,不能修复;或 病变 严重,破坏牙槽骨的,应予拔除。
六、预防及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正确的刷牙 方法,早晚刷牙,饮食后漱口。
2、及早治疗龋病和牙髓病,防止根 尖周病的发生。
谢谢
药物可溢出根尖孔,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四)免疫因素
根尖周炎与免疫因素有关:研究及临床现象 根尖周的抗原物质可诱发抗体的特异性免疫
反应,导致根尖周的损伤
三、临床表现
⑴ 初起患牙有轻度疼痛,逐渐加重,患牙有浮出 和
伸长感,叩牙或咀嚼时痛甚。 ⑵ 疼痛特性:自发性、持续性、搏动性痛,范围
局限,不放射至邻牙或对颌牙,定位明确。 ⑶ 局部检查:患牙叩痛,根尖充血、肿胀、压痛,
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 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 (5) 根尖部出现瘘管或局部无痛性隆起。 (6) 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依据。
急性根尖周炎

病因:
1) 感染 感染牙髓,多种细菌 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
2)创伤 外伤,医源性创伤,创伤性根尖周炎
3)化学刺激 药物性根尖周炎或化学性根尖周炎
4)免疫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坏死变性牙髓,治疗药物
等具有抗原性
根尖周病的分类:
副作用: 头晕和胃肠不适等。 【注意事项】
同甲硝唑。
(3)基药补充目录药---- 奥硝唑
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微生物杀灭作用更强,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且轻。 【用法和用量】 片剂口服:成人,一次250mg×2片 ,bid;3天一疗程
儿童,每次10mg/kg体重,qd。 注射液静脉滴注:
成人,首次0.5-1g, 维持量: 0.5g bid 儿童,10mg/kg 体重 bid 副作用较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头晕和胃肠不适。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有胃肠道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 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酌减用量。
(2)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口服。 成人:每日 1-4g,分3~4次服用。 儿童:每日50-100mg/kg,分3~4次服用。
患侧下颌角周围
有
严重者有
【处理】
儿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多在 青春期后自愈。
急性发作期选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 头孢氨苄等抗感染。
症状严重者配合外敷六合丹,促进炎症吸 收。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病因:腺体和导管内结石 导管口狭窄、主导管过细……
【诊断】根据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查
中年人好发 多见单侧腮腺 腮腺反复肿胀,进食时发作或加重 腮腺轻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粘稠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 病程久者可扪及腮腺主导管粗硬呈条索状 X光片/腮腺造影:结石/狭窄表现(腊肠状)
根尖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尖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根尖周组织疾病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
牙髓中的感染物质可以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炎症。
少数也可因外伤或咬牙合创伤所致。
一、急性根尖周炎(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1.临床表现 (1)初期仅有轻微钝痛,根尖部不适,浮起感,咬紧患牙能缓解疼痛。
(2)随病情发展,浮起感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疼痛,咬合痛,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
(3)患牙可见龋洞,充填体或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患。
(4)牙齿变色,牙体缺损近髓处探诊无反应,牙周探诊可查及深牙周袋或根分歧病变。
(5)根尖部牙龈疼痛,叩痛(+)~(++)。
(6)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2.诊断 (1)自发性、持续性疼痛,患牙浮起感,咬合痛,能明确定位患牙。
(2)探诊和叩诊有反应。
(3)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牙髓炎病史,外伤史和牙髓治疗史。
3.鉴别诊断 (1)创伤性根尖周膜炎有明显的外伤史,咬硬物或牙合包伤病因,牙髓活力正常或对冷热刺激一过性疼痛。
(2)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痛,放射性痛,疼痛不能明确定位。
4.治疗原则 (1)开髓开放引流,消除急性炎症以缓解疼痛。
(2)全身应用抗生素或其他消炎止痛药物。
(3)急性炎症缓解后,行根管治疗术。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临床表现 (1)自发性剧烈的持续性跳痛。
(2)牙齿浮起感明显,不敢对咬。
(3)随病情发展出现牙龈及面部肿胀,全身乏力,体温升高。
(4)患牙可查及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牙冠变色,深牙周袋等。
(5)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6)根尖部黏膜充血肿胀,牙齿松动,叩痛明显。
(7)严重者相应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压痛,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增高。
(8)X线片检查,急性牙槽脓肿根尖区根周膜轻度增宽或骨硬板模糊不清,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时可见根尖区骨质破坏影像。
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分为三个阶段:①根尖脓肿:脓液聚集在根尖部,得不到引流,故有持续性剧烈跳痛,患牙伸长感明显,咬合时剧痛,叩诊明显疼痛++~+++,牙齿松动Ⅱ°~Ⅲ°,根尖部牙龈充血,无明显肿胀,轻度触痛;②骨膜下脓肿:脓液向骨膜下引流,持续性剧烈跳痛,患牙伸长感加重,明显叩痛,松动Ⅱ°~Ⅲ°,牙龈明显红肿,移行沟变平,触诊有深度波动感,相应面部肿胀,下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多伴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体温升高;③黏膜下脓肿:脓液到达黏膜下,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根尖黏膜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触诊有明显波动感。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及

定义:根管内感染及病原刺激物长期存在,
导致根尖周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 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的破坏
临床病理
慢性炎性组织
分 类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临床表现
症状
• 咀嚼不适 • 牙龈窦道或脓肿(根尖周来源) • 患牙牙髓病史、反复肿胀史、 或牙髓治疗史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 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内容
1
根尖周病分类及相互关系
2
急性根尖周炎
3
慢性根尖周炎
概述
定义
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多继发于牙髓病,临床表现取决于根 管内病源刺激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
微生物感染:最常见 1、来源:感染牙髓波及尖周组织(主要) 牙周病变或邻牙尖周病扩展
骨膜下脓肿
症状
• 出现全身乏力,体温升高 • 持续性、搏动性跳痛 • 自觉患牙高起、松动 • 触痛难忍
检查
• 痛苦面容,精神疲惫 • 体温升高 • 叩诊:+++ • 扪诊:根尖部压痛、波动感
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 • 松动:III • 严重者可出现蜂窝织炎
粘膜下脓肿
症状 检查
• 自发性痛和咬合痛减轻 • 全身症状缓解
2、临化床脓病期理:
• 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 • 细胞溶解、液化形成脓液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发展的3个阶段
根尖脓肿阶段 骨膜下脓肿阶段 粘摸下脓肿阶段
根尖周排脓途 径
通过根管 通过牙周膜 从骨髓腔 从龈沟
a 经根尖孔及根管流入髓室内:最容易, 损伤小(三个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口腔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口腔疾病,如果还是不加以警惕,疾病会进一步的恶化,如拖延龋齿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牙髓炎的发生,而不去治疗牙髓炎的话就会恶化成根尖周炎,对人们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之分,今天来了解一下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
注意避免牙齿受伤,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饭后漱口,使用可炎宁含漱液,能够深入口腔深处,减少细菌滋生,维护口腔健康,清新口气。
急性根尖周炎可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主要症状是咬合痛。
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伤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牙反而感觉舒适;继而发生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扪压根尖相应部位也会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测试多无反应,年轻恒牙或乳牙在牙髓坏死前可有反应;可查到患牙有龋坏、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冠变色或深的牙周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
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
至粘膜下脓肿阶段疼痛减轻,叩痛减轻,根尖区粘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扪诊有明显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
急性根尖周炎的X线片示: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若为慢性根尖周炎发作而来的,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无论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还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对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损害都很大,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口腔卫生,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等口腔小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做口腔检查,就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