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六篇

园林绿化论文六篇园林绿化论文范文1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具有特别严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浪费与铺张上。
浪费就是浪费化绿化,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过于好大喜功、贪大求洋。
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不理睬当地的真实状况,只是重视三高(高投入、高品质、高档次)及三大(大面积、大排场、大手笔)。
在实际操作过程里不理睬当地的实情,大量投入资金,凿山填湖,一味的建设大广场、引进珍稀品种、建设大草坪、大量移植树木等。
而由于当地的经济实情以及人口数额等关系,园林绿化建设没有将相应的功能发挥出来,并且转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这样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会形成资金的铺张,还会为以后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铺张指的是资源以及能源方面的铺张。
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园林绿化设计、建设以及养护是分开执行的,各自存在各自的侧重点。
所以,园林绿化建设过程时常会发生在设计过程里没有充分考量到建设以及养护的问题,基本设施、苗木培植、品种质量等设计不到位,给后续的建设以及养护带来了困难。
而园林绿化的养护人员又无法完全理解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的目的,无法依照设计以及建设的需求进行养护,不仅无法令已经建设的基础设施被充分运用,还会令景观无法体现出设计的效果。
所以,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园林绿化建设以及管理力量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可是由于设计、建设以及养护等方面没有有效结合,使得资源和能源造成了较大的铺张,甚至使得有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消失了高价设计、高价建设、高价绿化的现象。
并且,园林绿化的粗放式管理形式和公用绿化设施在人为方面的破坏,都成为了园林绿化建设资源以及能源铺张的主要因素。
为了处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的浪费铺张现象,就肯定要进行节省型园林绿化建设。
2节省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2.1将科学进展观进一步落实落实科学进展观,执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方针,建立好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迈向可持续进展的道路。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关于植物的科学论文怎么写

关于植物的科学论文怎么写植物的科学论文篇一:《浅谈植物营造空间》摘要:植物是园林造景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所形成的不同空间给人不同的感觉。
本文从植物营造空间的角度分析植物形成的不同空间效果,并对植物营造的空间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硬质景观软质景观黑空间灰空间白空间景观的营造从材料的角度可分为硬质景观的营造和软质景观的营造。
构成硬质景观的元素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路、广场、水体、山石、园林设施。
软质景观则主要指植物造景。
如果说硬质景观是一块场地的骨架,软质景观则是构筑这块场地的血肉。
两者缺一不可。
有人觉得硬质景观重要于软质景观。
的确,相对于植物造景来说,硬质景观容易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出效果。
但生活在高楼大厦的人们往往倾向于大自然带给人的愉悦和放松,倾向于绿色的视野,倾向于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
何谓植物造景,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在对一块场地的设计中,硬质元素和软质元素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但是,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或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但人工气息十分浓厚;或者片面强调生态效应,将大量的成年大树移栽到城市和园林中。
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效果。
缺少了植物,园林就不可能从宏观上作整体性的空间配置。
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形姿、大小、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再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更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
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种植规划设计摘要:园林设计是一门涉及了政治、经济、工程技术、艺术、植物、环保、生态等多方面的学科,它不仅可以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很多大学校园中,也可以看见园林植物种植的一片新环境,为了发展绿色生态,创造清新良好的氛围,大学校园对于此项目的设计及规划都十分重视。
然而,如何合理的规划设计园林绿地,加强校园园林种植建设,发挥出其经济上、生态上以及功能上的效益,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园林设计大学校园种植建设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 involves political, economy, engineering, art, pla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 it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ut also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in city. at present in many university campus, you can also see the planting of a new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green zoology, create fresh good atmosphere, university campus for the project design and planning are very important. however, how to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arden green spa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planting, to play out of its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benefits,is the topic that needs attention.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大学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一)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大学校园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为了彰显蓬勃的气氛,首先应该抓住以绿色为设计理念,大学校园的园林规划不同于其他环境的规划设计,其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净化校园,烘托气氛,美化环境。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园林论文:浅述圆柏育苗技术

园林论文:浅述圆柏育苗技术摘要圆柏是园林景观中广泛使用的乔木,具有观赏性和经济价值。
本文以圆柏育苗技术为研究对象,从育苗基质、育苗容器、育苗温度、育苗水分、光照和透气等方面探讨了圆柏育苗技术的关键点,以期为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园艺爱好者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圆柏(Thuja occidentalis L. Jaeger)是一个常绿乔木,属于柏科植物。
圆柏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框景、屏障、单株装饰等。
但是,圆柏种子小,先天条件差,种植困难,育苗管理尤其重要。
本文重点介绍圆柏育苗技术,方便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园艺爱好者能够顺利开展园林植物种植和管理工作。
2. 圆柏育苗技术2.1 育苗基质育苗基质是圆柏育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般来说,育苗基质可以选择珍珠岩、腐熟好肥、蛭石、腐木屑、细砂等材料,根据比例配制。
其中珍珠岩和腐熟好肥比例可以为2:1,珍珠岩和蛭石比例可为1:1,腐木屑和珍珠岩比例可为1:1。
2.2 育苗容器圆柏育苗容器通常选择规格为5-10厘米的小盆或囊。
2.3 育苗温度圆柏喜欢温暖,温度在15-30摄氏度之间。
在冬天保持相对温暖可以刺激圆柏的生长。
2.4 育苗水分圆柏育苗不宜过湿或过干,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保持育苗基质表层湿润即可。
2.5 光照圆柏喜欢光照,但不喜欢强烈的阳光。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保持室内光线适中,以利于圆柏的正常生长。
2.6 透气圆柏喜欢通风,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以利于圆柏的根系生长。
3. 结论本文从育苗基质、育苗容器、育苗温度、育苗水分、光照和透气等方面浅述了圆柏育苗技术的关键点。
育苗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于圆柏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在从事种植和管理工作时,请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经验,同时和其他爱好者交流交流,共同进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园林植物的极致美感。
诌议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与发展

诌议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与发展【摘要】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环境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承担着美学、生态、经济等更多样、更重要的功能。
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空间环境的艺术性要求,更要体现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本文从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种植形式出发,具体分析了灌乔木、花卉和绿篱的种植设计,以此来进一步论述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园林景观环境由园林建筑、山石、植物及水体等要素组成,植物作为其中唯一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其自身的生长变化及寓意能赋予空间景观环境美学、生态、经济等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遵循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原理,积极促进植物种植设计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的构想。
一、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原则(一)生态原则。
园林景观的植物种植要发挥其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环境,如释放氧气、防尘减噪、调节气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主要依靠植物的种植,这也是做到生态效益的关键。
(二)科学原则。
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对光、土、水、气候等环境因素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植物是耐阴的、喜阳的、干生的等,因此对于不同的生态条件选择适当的植物,做到适地适树。
(三)布局协调原则。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种植多采用对植和列植,而在自然式的园林景观种植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这就要根据局部环境和总体布置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
大门、道路、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小型建筑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四)统一性原则。
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植物的多样性,但又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有和谐统一。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作者简介 :涂爱萍 (96 ) 16 - ,女,副教授;从事园艺、园林植物
的教 学 和 研 究 。
师必须 从艺 术 、美学的 角度 出发 ,充分考 虑到植 物 自身的 观 赏特 点。例如 :有观 花 、观 叶 、观果 、赏姿 、听声 、 闻 香等 ,结合 园林 工程的 整体 美学意境 ,合理 配 置各类景 观
资源 ,却很难 收到理 想的景观 效果 ,() 武汉 市个 别地 区 3在 的 园林植物 种植设计 中 ,存在严 重的 “ 拿来 主义” ,植 物景 观的设 计缺 乏创新性 ,进 而造 成 区域 园林 景观 千篇一 律的
构 ,从 而使游 园者产生不 同的观赏感受 。
现象 ,难 以适应 现代社会 及人 们的 审美观念 。() 人 员 4设计 的专业 知识储 备不 足 ,缺 乏对 于新知 识 、新理念 、新 方法
在规 则式 园林 中 ,植物 种植设 计多 采用对 植 、行植 等
布局方 式 。而 在 自然式 园林 中 ,一般 采用不 对称 的 自然 布 局 方式 ,以全 面体现 各类植 物的 自然姿 态 。在不 同的环境
形 、气候 、环境 等要素 的联 系 ,而 仅是 为 了迎 合个 别领导
或业 主的 喜好 ,很难做 到植 物种植 设计 的 因地 制宜 、经济
定 要合理 控制其 主次 结构 ,要突 出植物 景观 的主题 与特
色 。例如 :在武 汉市 的 园林 植物种 植设计 中,落叶树 、常
绿树之 间的 配置 必须 合理 ,否则难 以起到 在不 同季节 景色
弥补 的效果 。同时 ,在 武汉 市的植 物种植 设计 中 ,还要 充 分结 合 园林 内的 自然地 形条 件 ,利 用乔木 、灌木 等组成 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论文
【摘要】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其会影响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旦发生城市运动,园林景观设计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植物种植设计,植物种植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植物种植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园林设计应该掌握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规律,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促进植物种植设计的环境保护工作,维护好园林设计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功能。
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最具生命力的象征,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我国的自然区域和文化特征与城市的距离较远,而植物景观设计就是要把握我国的地方特色,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
现代的植物种植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效果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满足城市运动的景观设计需求,就要展现植物种植设计的优势,首先,植物种植设计应具有保存性,就是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环境的完善;其次,植物种植设计应具有观赏性,考虑到时代的特征以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要求,在绿化城市建设中构建优美的植物景观,以供人们观赏;再者,植物种植设计应具有多样性,植物种植要讲究是植物群落结构,为人们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形式;最后,植物种植设计应具有经济性,植物种植不仅要考虑到美观,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以适合城市环境和特征的植物优先,在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同时,也要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等需求,且在多灾害季节起到了防灾作用。
1、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
目前,现代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乔木植物、灌木植物以及草坪的种植模式设计不合理,一些植物的种植密度较大,不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种植空间下,密度大,造成很大的浪费;加之,植物会经常进行维护和养护,人们对区域性的植物条带进行修剪,将其设计成各种图案效果,像是球体、色带等形体,这种设计的结果使得植物的原本生气盎然的气息褪色,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致使园林景观的效果平淡,植物群体效果不够丰富。
因此,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在景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植物种植设计依据科学发展观,遵循植物生长、植物生态的发展规律,实现植物种植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
植物种植设计是在园林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现代植物种植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发展变化,其应该在继承传统设计精髓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造园经验,并遵循设计的科学与艺术原则,确保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利益最大化,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植物种植要选择适合地点和适合植物。
首先植物种植设计必须以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主,依据生态科学完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
植物种植设计要明确绿量指标,优化绿化结构。
植物本身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护作用,能够
减低噪声,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种植的植物主要是叶片,叶片面积的大小影响着植物产生的生态效益。
因此,绿量指标是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
早期的绿量衡量指标是以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城市进程加快,人们发现在绿化用地中,由于植物种类、结构等都存在差异,其带来的生态效益程度也不同;即使是占有相同绿地面积的植物群落,纯草坪绿地与其他植被的生态效益也存在很大差异;另外,相同绿化植物,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以及树龄限制,也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益。
可见,早期的绿化指标不能量化其实际生态效益。
而绿量评价指标从立体上反映出植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实际生态效益。
植物种植设计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生态园林建设。
植物种植设计要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从立体的角度出发,发展立体化的植物设计结构,其主要的配置模式是以乔木为主体,并将乔、灌、草的绿化结构结合起来,实现植物种植设计的生态美和艺术美。
例如观赏型的人工植物,像是用于观赏的花灌木,以观赏性较强的植物为优先选择。
二是植物种植设计要针对景观的多样性,实现优化整合。
植物种植是构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整个园林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对这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同时,植物种植设计要实现多样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在不同的地域,其呈现不同生态结构,城市园林景观由于地域、地理条件的差异,会生长出不同的植物,包括植物的不同形态、
色彩等,地域差异的植物具有、丰富和分割环境空间的作用,体现出了地域与地方文化的差异。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优先选择乡土类的植物,以地方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植物种植要保持延续性。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植物种植设计必须依据科学技术发展,拓展植物种植思路。
现代植物设计应该依据科学技术,使周围的环境保持一个流动的空气,稳定的温湿度,符合植物种植设计的植物生长,植物在成长过程吸收了光照、温度等条件。
同时,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涵盖了特有的人文底蕴,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了经济
结语
总之,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其会影响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旦发生城市运动,园林景观设计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植物种植设计,植物种植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植物种植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园林设计应该掌握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规律,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促进植物种植设计的环境保护工作,维护好园林设计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文,庞颖.基于环境行为的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2]王凤珍.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生态经济,2011(07).
[3]张静.浅谈我国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