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园林工程种植方案

园林工程种植方案

园林工程种植方案一、引言园林工程种植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种植各类植物来打造出景观美观、绿化茂盛的园林环境。

种植方案的制定是整个园林工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园林景观效果和施工质量,因此应该合理安排、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并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发展特性,使园林环境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园林工程种植方案内容1. 植物种类的选择(1)根据园林场地的特点、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设计意图来确定植物品种的选择。

(2)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根据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和效果,如美化、遮荫、防风、净化空气等的不同需求来合理选择。

(3)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发展地位,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植物品种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需求,因此应该力求合理搭配、多样化种植。

2. 种植设计的布局(1)对于不同类型的园林场地,根据其具体的功能和景观设计要求,合理布局种植区域。

(2)在布局方面要考虑到植物的成熟高、树冠占地面积、根系生长等因素,合理规划植物的空间位置。

3. 植物的配置及数量(1)根据园林场地的不同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配置不同品种的植物,做到色彩、形态、大小的搭配协调。

(2)根据景观设计规划,确定不同地域、功能、景观的植物配置数量,做到局部和整体的协调一致。

4. 种植方法和技术(1)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要采用相应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包括选种、育苗、挖孔、换土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2)对于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植物,选用不同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包括移植、绑扎、扶正、补树、修剪等。

5. 施工管理(1)在种植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施工管理计划,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管控管理以及施工后的维护保养。

(2)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要根据其相应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相应的施工管理,确保植物种植的顺利进行。

6. 质量检验(1)在种植方案中要设定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植物的种植质量。

(2)在植物种植完毕后,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成活率、树体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确保园林环境的长期维护。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园区的美观程度、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下面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说明:一、植物选材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应性、观赏效果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生态习性:考虑植物的水分需求、耐寒、耐旱、适应性等,以便选择生长适宜的植物。

2.观赏效果:从树形、花型、枝叶颜色等方面考虑,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魅力的景观。

3.文化内涵:根据园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植物,以彰显园区的文化价值。

二、种植布局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高低、密度、间距等因素,设计出优美和谐、生态适宜的植物布局。

具体来讲:1.高低搭配:在植物的高度上进行巧妙的搭配,以创造出高低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2.密度适宜: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创造出井然有序、生态良好的园林环境。

3.间距合理:在植物种植的间距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保证植物生长的空间,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维护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后期维护问题,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具体来讲:1.浇灌管理:根据植物的生态需求和季节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浇水管理计划,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2.施肥管理: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以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繁茂。

3.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虫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区规划和设计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需要多方面考虑,细致入微地设计和施工,以营造出优美、生态和文化内涵相融合的园林环境。

对称式种植使用方案

对称式种植使用方案

对称式种植使用方案
对称式种植适用于规则式植物配置,通常适用于建筑规划布局规整、地势平坦、道路系统规则的环境空间。

具体来说,对称式种植可以根据明确的景观轴线、空间平面或建筑展开,按照一定的固定方式和距离布置景观植物,也可以通过修剪植物形状来加强几何构图,提升空间的规整性。

对称式种植的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景观轴线或空间平面:这是对称式种植的基础,确保植物配置与景观轴线或空间平面相一致。

2. 选择植物种类:根据环境条件、景观风格和设计意图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3. 确定植物位置:在景观轴线或空间平面上确定植物的位置,确保对称分布。

4. 确定植物大小和数量:根据环境条件和设计意图确定植物的大小和数量,确保景观效果和谐统一。

5. 进行植物配置:根据确定的植物种类、位置、大小和数量进行对称式配置,注意植物的生长特性、观赏效果和季相变化等因素。

6. 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植物的修剪、施肥、灌溉等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植物生长良好,保持景观效果。

总之,对称式种植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的、平衡的植物配置方式,能够营造出整齐、庄重的景观效果,适用于各种规则式园林绿地和建筑空间等环境。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形式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形式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形式1.单株种植: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种植形式,适用于大多数植物。

每种植物都在独立的土壤中种植,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强调每个植物独特美感的景观设计,可以让每个植物在空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2.群体种植: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强调植物的群体效果的景观设计。

将同一种或不同种的植物以一定的规律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群体种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色彩丰富的花坛、密集的灌木丛等。

3.集群种植: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强调景观层次感和空间层次感的设计。

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种植相同或相似的植物,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感的园林区域。

不同层次的植物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高大树木、中等灌木和低矮的地被植物。

4.缀点点缀: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强调园林中点缀效果的设计。

将一些个别的植物点缀在整个园林中,创造出独特的焦点和亮点。

点缀植物可以是一些特别美丽或独特的树木、灌木或花卉,可以用来突出一些景观元素或为整体增添活力。

5.绿墙和垂直种植: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增加植物的设计。

通过在垂直表面上种植植物,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增加绿化面积。

绿墙可以用来修饰建筑物外墙,垂直种植可以用来美化室内或室外空间。

6.水生植物种植: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在水中种植植物的设计,如池塘、湖泊、水景等。

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水域的景观效果,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水生植物可以是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或湿生植物,根据水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7.盆栽种植:这种种植形式适用于需要在容器中种植植物的设计,如花盆、花篮等。

盆栽植物可以放置在室内或室外,根据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培。

盆栽植物适合于小空间的绿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每种园林植物种植的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空间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种植形式。

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将不同的种植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植篱造景设计:
几何型:
呈几何形状,其断面为矩形、梯形等,是最常见的 形式,需定期修剪。
建筑型:
设计成城墙、拱门等式样,用于中、高篱和树墙中。 选择常绿树种,定期修剪。
自然型:
多用于花篱、彩叶篱、果篱和刺篱中。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第三节 草本花卉植物造景设计
整理课件
一、花池
定义:
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 面的地块称花池。
整理课件
2、组合花坛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3、综合花池
整理课件
二、花坛
定义: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 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置成各种图案的花池, 称为花坛。
中心部分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 度之间,边缘用砖、水泥等做几何矮边。
整理课件
1、独立花坛
定义:
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 的花坛,可作局部构图主体,外形轮廓一般为几何形。
整理课件
1、密林的设计应用
指郁闭度高的树林景观,(70%-100%)。
单纯密林: 简洁、壮观,但层次单一,缺乏季相景观。
如水杉林、枫香林、桂花林、竹林等。 混交密林:
多层结构,不同树种以片状、块状混交组合。
整理课件
2、疏林的设计
郁闭度在40%-60%。多为单纯乔木 林。
根据景观功能和人为活动使用情况不同 分为: 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广场。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B、模纹花坛:
又称毛毡花坛、图案式花坛等,是采用不同色 彩的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以精美图案纹样 为表现主题的花坛。
常用的植物种类:
植株矮小,萌蘖性强,枝叶细密,耐修剪。 小叶红、小叶绿、五色苋等。

第三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第三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 距3-8米,灌木1-5米; 2、树种选择与应用: 树种选择: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 种; 应用: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 坛等种植布置。
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 夹景效果。
行道树设计
3、疏林广场:是疏林与活动场地相结合的设计形式, 多设置于人员活动和休息使用频繁的园林环境。树 种选择时考虑具有较高的分枝点,以利人员活动, 并能适应铺地造成的不良通气条件。
林带设计
在园林绿地中,林带多应用于周边环境、路边、河 滨等地。一般选用1~2种树木,多为高大乔木,树 冠枝叶繁茂,具有较好的遮阳、降噪、防风、阻隔 遮挡等功能。林带一般郁闭度较 高,多采用规则式 种植,亦有不规则形式。株距视树种特性而定,一 般1-6m。小乔木窄冠树株距较小,树冠开展的高大 乔木则株距较大。总之,以树木成年后树冠能交接 为准。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 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转 弯处绘出一个三角形, 称
为“视距三角形”。在此 三角区内不能有构筑物, 行道树设计也要避开此三 角区。一般采用30~35m 的安全视距为宜。
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
(一)孤景树设计 孤景树又称孤植树、孤立木,是用一
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 景观。孤植树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 主景构图而设置的,在功能上以观赏 为主,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正方形树池:1.5MX1.5M;
长方形树池:1.2MX2M;
圆形树池直径不小于1.5M。
4、设计距离:考虑树木之间、 树木与架空线、建筑、构筑 物、地下管线以及其他设施 之间的距离。行道树的株距 大小依据所选择的树木类型 和设计初种树林规格而定。 以5M作为定植株距。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园林景观中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与方式

园林景观中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与方式

园林景观中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与方式【摘要】本文根据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具体介绍了乔灌木种植和花卉种植的常见方式,为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种植设计;原则;方式前言城市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一个好的环境引导着健康的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无疑是对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园林建设的主体____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关键。

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植物以及园林设计的相关事项,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园林建设方案。

1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1.1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园林设计的宗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人为本。

园林设计的标准就是要不破坏生态平衡,并给予人视觉上的享受和自然的归属感。

1.2 总体艺术布局协调园林布局分为两大类:规则式和自由式。

规则式园林的植物布局多采用对植和行植,而自然式园林的植物布局大多是不对称的,所以更能体现出植物原本的姿态。

植物的种植方式要根据环境而定,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周围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当环境趋于自然或是地势不平坦的地区则采用自然式种植。

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布局在空间上要体现韵律感,以保证总体布局的协调。

1.3 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当植物配置的品种多样时,要注意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布局,这就要考虑到植物在四季的形态。

比如:常绿树四季常青,易营造庄重的氛围,但略显单一;落叶树颜色丰富,易营造活泼的氛围,但在冬季毫无生机感。

1.4 考虑植物的时序性园林设计要保证“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并满足“每个区域具有一个当季植物,重点区域要四季有景”的要求。

为了避免园林景观在某个季节无景或是单一景,在以某种植物为主体的同时也要以其他不同季节的植物做点缀。

1.5 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本身都存在观赏性,但不同的植物其观赏性的表现部位不同,比如枫叶的观赏性在于树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现代花坛常见两种类型相结合的花坛形式。例 如在规则或几体形植床之中,中间为盛花布置 形式,边缘用模纹式,或在主体花坛中,中间 为模纹式,基部为水平的盛花式等。
(2)、依空间位置分类 l 平面花坛:花坛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
坛的平面效果,包括沉床花坛或高出地面的花 坛。 l 斜面花坛:花坛设置在斜坡或阶地上,也可以 布置在建筑的台阶两旁或台阶上,花坛表面为 斜面,是主要的观赏面。
龙柏等。花坛的边缘也常用矮小的灌木绿篱或 常绿草本作镶边栽植。如雀舌黄杨、紫叶小蘖、 葱兰、沿阶草等。
l 具体来说,几种花坛设计如下:
盛花花坛的设计 1、植物选择 l 一二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
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 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 高。 l 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 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 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 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花期一致, 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 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 彩美。 l 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 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具 体的花卉植物见表4-1-1。
D花坛的外部轮廓也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 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一致。
E花坛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 因此,多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 株丛紧密而花色艳丽(或观叶)的种类。花坛 中心宜选用较高大而整齐的花卉材料,如美人 蕉、扫帚草、毛地黄、高金鱼草等;也有用树
木的,如:苏铁、蒲葵、海枣(Phoenix)、凤 尾兰(Yucca)、雪松、云杉及修剪的球形黄杨、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
l 种植方式 l 种植类型
第一节种植方式
l 一、 规则式——整齐、庄严、雄伟、开朗 l 讲究对比:形的对比、姿态的对比 l 二、自然式——宁静、深邃、活泼 l 布局上讲究步移景异、应用框景、夹景、
障景、对景、借景手法 l 三、混合式
第二节种植类型
花卉配置与应用
l 在园林绿地中,除了乔木、灌木的栽植和建筑、 道路及必须的构筑物以外,还需种植一定量的花 卉,使其整个景观丰富多彩。因此,花卉、草坪 及地被植物等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 中,花卉常被布置成花坛、花境、花丛、花台等, 一些蔓性花卉还可装饰柱、廊、篱及棚架。
(一)、花坛
l 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 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 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 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 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2花坛的功能
l 花坛具有美化环境、组织交通和渲染气氛等功 能。
3花坛的设计
l 花坛在环境中可作为主景,也可作为配景。
A形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也有广泛 的选择性。
B花坛的设置首先应在风格、体量、形状诸方面与 周围环境相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色。
C花坛的体量、大小也应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 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 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出入口设置花坛以 既美观又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 可遮住出入口的视线。
l 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一些问题:
2、色彩设计 l 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
此一般要求鲜明、艳丽。如果有台座,花坛色 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其配色方法有: ①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深色调 的对比较强烈,给人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配 合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么强烈,柔和而又鲜 明。如堇紫色+浅黄色(堇紫色三色堇+黄色三 色堇、霍香蓟+黄早菊、荷兰菊+三色堇),绿 色+红色(扫帚草+星红鸡冠)等。 ②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色彩 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这种配色鲜艳,热 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如红+黄或红+ 白+黄(黄早菊+白早菊+一串红或一品红、金盏 菊或黄三色堇+白雏菊或白色三色堇+红色美女 樱)。 ③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面积 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景。
1花坛的类型
l 现代花坛式样极为丰富,某些设计形式已远远 超过了花坛的最初含义。目前花坛可按下述分 类。
(1)、依花材分类
l 盛花花坛:也叫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草本 植物组成,表现盛花时群体的色彩美或绚丽的 图案景观。可由同一种花卉的不同品种或不同 花色的多种花卉组成。
l 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 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图案或装 饰纹样,主要有毛毡式花坛,浮雕花坛和彩结 花坛等。
l 主体花坛:花坛向空间伸展,具有竖向景观, 是一种超出花坛原有含义的布置形式,它以四 面观为主。包括造型花坛、标牌花坛等形式。
l 造型花坛是用模纹花坛的手法,运用五色草或 小菊等草本植物制成各种造型物,如动物、花 篮、花瓶等,前面或四周用平面装饰。
l 标牌花坛是用植物材料组成竖向牌式花坛,多 为一面观赏。
l 毛毡花坛是由各种观叶植物组成的精美的装饰 图案,植物修剪成同一高度,表面平整,宛如 华丽的地毯;
l 浮雕花坛是依花坛纹样变化,植物高度不同, 部分纹样凸起或凹陷,凸出的纹样多由常绿小 灌木组成,凹陷面多栽植低矮的草本植物,也 可以通过修剪使同种植物因高度不同而呈现凸 凹,整体上具有浮雕的效果;
l 彩结花坛是花坛内纹样模仿绸带编成的绳结式 样,图案的线条粗细一致,并以草坪、砾石或 卵石为底色。
(3)、依花坛的组合分类
l 独立花坛:即单体花坛,常设置在广场,公园 入口等较小的环境中。
l 花坛群:由相同或不同形式的多个单体花坛组 合而成,但在构图及景观上具有统一性。花坛 群应具有统一的底色,以突出其整体感。花坛 群还可以结合喷泉和雕塑布置,后者可作为花 坛群的构图中心,也可作为装饰。
l 花坛组 是指同一环境中设置多个花坛,与花 坛群不同之处在于各个单体花坛之间的联系不 是非常紧密。如沿路布置的多个带状花坛,建 筑物前作基础装饰的数个小花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