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歌的特点四
朝鲜族民歌调式

朝鲜族民歌调式《朝鲜族民歌调式:独特的艺术魅力》朝鲜族,那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呀,他们的民歌调式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韵味悠长,让人陶醉其中。
朝鲜族民歌调式丰富多样,就如同春天里那五彩斑斓的花朵,各自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平调,那是一种平稳而舒展的调式,听起来就像是在宁静的乡村小道上漫步,悠然自得。
界面调呢,则带着一种深沉的情感,仿佛在讲述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而它的旋法也很有意思,跳进和同音反复常常出现,就像是调皮的孩子在玩耍,时不时地给你带来惊喜。
你知道吗,朝鲜族民歌的节奏也特别有特点。
那长短交错的节奏,就像是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
有时欢快得像小鹿在奔跑,有时又舒缓得如同云朵在飘荡。
听着这样的节奏,你的身体也会不自觉地跟着轻轻摆动起来。
还有那歌词,更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
有的歌唱爱情,那甜蜜的感觉就像嘴里含着一颗糖果;有的歌唱劳动,让人仿佛能看到朝鲜族人民辛勤劳作的身影;有的歌唱自然,让你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朝鲜族的聚会。
现场的音乐响起,那优美的旋律瞬间就抓住了我的心。
人们随着音乐起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和他们一起欢跳。
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只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和欢乐的氛围中。
朝鲜族民歌调式就是这样,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慰藉,能让你的情感得到释放。
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朝鲜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文化的瑰宝。
它就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又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欣赏它,去感受它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朝鲜族民歌调式的世界,去领略那独特的艺术之美吧!。
朝鲜民歌观后感

朝鲜民歌观后感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
现实意义:纵观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发展历程,朝鲜族民歌创作在发源与传播数千年的历史下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朝鲜族传统文化风俗传承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这种贯穿整个前进历程中的民歌传统为后来中朝歌唱艺术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朝鲜族民歌才能在现实环境的变化下既能保留艺术传统的精华又能跟上时代召唤的步伐。
在民歌歌唱艺术文化循衍的过程中,作为推动朝鲜族民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艺术源泉,民歌传统在致力于朝鲜族与中华多民族歌唱艺术传承事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继承传统的艺术精髓也因而成为推动中国朝鲜族音乐艺术发展的首要启示。
研究动态:通过欣赏朝鲜族民歌歌曲,查阅观看资料和视频,对目前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发现朝鲜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多样化,不同时期民谣演唱风格也各有不同。
较常见的资料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以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与传承核心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权辉的《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传承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02月01日)描述了朝鲜族民歌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朝鲜族民歌从古至今的发展与传承。
第二类,以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特色为主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如杜亚雄的《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特色》(中国音乐,1985,(2):73-76.)文章中中从朝鲜的地区划分分类,分别介绍了各个地区的音乐风格,并详细介绍了朝鲜族从古至今的发现变化。
第三类,以朝鲜族民歌风格作品演唱研究为主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如时华泽的《朝鲜族民歌风格作品演唱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7.)论文中区分了朝鲜族民歌和民歌的区别,从中国朝鲜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分析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了《金达莱》《长鼓敲起来》《阿拉里呦》的演唱风格和艺术处理。
浅析朝鲜族音乐的特点

浅析朝鲜族音乐的特点朝鲜族民族音乐是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结晶。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朝鲜族民族音乐不但推动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朝鲜族民族音乐逐渐式微,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朝鲜族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对于保护朝鲜族民族音乐、推动朝鲜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朝鲜族民族音乐的曲式特点1.乐段式音乐的特点乐段式音乐是朝鲜族民族音乐最基本的音乐单位,主要由几个小节组成,各小节回环往复,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
在乐段式音乐中,既有两句式乐段、三句式乐段,又有四句式乐段。
无论是哪种句式的乐段,都是在一个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两句式乐段是一个乐句中的上下两句发展而成的单乐段,三句式乐段则是重复两句式乐段上句或下句中的某个部分组成的,四句式乐段和三句式乐段相似,也是在前面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对前面乐句的重复或部分重复。
例如,《船之歌》中的第三句就是重复上一乐句中的一部分并和下乐句一起组成的一个三句式乐段。
《农夫歌》中,第三句则是在音域与节奏上将上两句音乐材料展开并与上两句进行对比而成的三句式乐段。
《阿里郎》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四句式乐段,其中的第三句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重复,而第四句则几乎是第二句的重复。
2.二部曲式音乐的特点二部曲式音乐也是朝鲜族民族音乐惯常使用的曲式结构。
通常情况下,朝鲜族民族音乐的二部曲式为具有再现特点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这种曲式结构先是在本敛和后敛间对比的基础上形成A段与B段,然后再由A段与B段组合为A段+B段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并且A段中的乐句出现在B段之中,且在节奏上和B 段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
例如,《插秧歌》就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朝鲜族民歌,整首歌曲共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组成A段,后两个乐句组成B段,A段与B段共同构成A段+B段结构,A段对人们盼望秧苗快快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的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B段则描述了秧苗五月到八月逐月生长、结出累累硕果的过程。
教资考试: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之朝鲜族的抒情谣

教资考试: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之朝鲜族的抒情谣民族概况我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一部分中国朝鲜族的祖先是在明末清初已定居于东北境内,但更多的是在19世纪中叶迁入的。
朝鲜族的音乐曲调抒情委婉,节奏多为三拍子,具有鲜明的特色,声乐艺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朝鲜族民歌有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和长歌五种体裁。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抒情谣和农谣,如著名的《阿里郎》、《桔梗谣》、《嗡嗨呀》等。
1.抒情谣朝鲜族民歌中抒情谣的数量多,题材广泛,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有表现爱情生活的《阿里郎>、《呃浪打令》;表现劳动和丰收喜悦的,《丰收歌》、《道拉基》、表现妇女受苦的《苦媳妇》、带有知识性内容的《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抒情谣大多数旋律流畅、节奏结构均衡规整。
朝鲜族民歌经常出现同音高反复的现象,经常与切分音、闪板一类的活跃节奏相配合,形成跳动热闹的气氛,其旋律流动常常采取小幅度内的环绕式进行,是朝鲜族民歌具有文雅、稳定、端庄细腻的效果。
2.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特点1.音阶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平调以sol为主音,界面调以la 为主音。
3.节奏节拍——其中音常常形成前短后长或前长后短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的关系。
4.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和四读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其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5.润腔——朝鲜族民歌种颤音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方法上有浅颤、深颤、拉颤、弹颤、柔颤、压颤纸分、速度上有慢颤、快颤的不同,顺序上有先直后颤、先颤后直等区别,朝鲜族民间艺人认为颤音的产生是由于情感的表达的需要。
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

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民谣是朝鲜民族的声音,就像一提到《阿里郎》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朝鲜民族一样,民谣已经是使全世界能够听到的代表朝鲜民族的声音。
虽然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了现在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及中国朝鲜族地区民谣音乐的不同发展,但是,民谣所带来的强烈民族共识性却是其它音乐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正是因为如此,要想了解朝鲜民族,朝鲜民族的传统音乐,那么对朝鲜族民谣音乐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产生的地区划分,如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叫,“南道民谣”中部的叫“京畿道民谣”西北部的叫“西道民谣”或“北部民谣”。
另一种是根据最初产生的环境分为劳动、抒情、叙事、习俗民谣等。
朝鲜族民歌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其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曲式、节拍节奏、调式、旋法形态四个方面。
一、曲式特点朝鲜族民间音乐旋律有多种曲式结构,乐段体是基本和最常见的,是由若干个小节形成,具有独特、典型、流畅的特点。
最简单的是以一个乐句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上、下两句的单乐段,有上、下两句成呼应关系的,如“打铃”中的《乌龟歌》和《哼打铃》。
三个乐句组成的非正规乐段,多是由两句式的单乐段发展而构成的,如“伊儿索里”中的《船之歌》第三句是重复上乐句一部分及下乐句而构成的三句式乐段。
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体也比较常见,它们多是由单乐段发展而成的复乐段。
如“伊儿索里”中的《丰年歌》是由上、下两句的单乐段完全重复而成,《农夫歌》、《阿里郎》中第三句为第一句的变化重复,第四句几乎完全重复第二句。
二部曲式的民歌,多数情况是在本段与后段之间形成对比而构成A、B段,如《农夫歌》正词部分为四个乐句的完整乐段A,在节奏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单乐段B,构成A+B 模式的单二部曲式。
还有一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的民歌,在B段中出现A段的乐句,如《道拉基》《旧桔梗谣》都属此类。
二、节拍节奏朝鲜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节奏体系,朝鲜语称之“长短”,包括节拍规则、节奏规律,也包括速度、强弱、语调的抑扬以及表示旋律的性格,它是构成朝鲜族民间音乐特有风格的重要因素。
朝鲜族民歌-民歌文化教育

朝鲜族民歌- 民歌文化教育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如《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
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的体育活动也有特点。
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
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
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
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
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朝鲜族民族歌曲

朝鲜族民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如《桔梗谣》、《阿里郎》等,人人会唱。
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此外,朝鲜族民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长杂歌,由专业歌手演唱,有一定故事情节,题材一般取自说唱,如《小春香歌》、《执杖歌》、《游山歌》、《楚汉歌》、《孔明歌》等。
2. 短歌:比普通民谣长,但比“板嗦哩”短,以写自然和人生的关系、赞美自然等为题材。
常作为板嗦哩的序唱,以渲染气氛,曲调具有板嗦哩的特点,长于抒情叙事。
其曲目有《竹杖芒鞋》、《万古江山》、《湖南歌》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朝鲜族民族歌曲的文献、资料,或者咨询朝鲜族民族艺术家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朝鲜民间音乐

调式:五声音阶
朝鲜民族把鹤作为幸福、长寿的 象征,舞蹈以轻盈、飘逸、柔韧见 长
阿 里 郎
旋律、节拍、节奏的特点?
演唱的特点?
阿 里 郎
旋律、节拍的特点?
阿 里 郎
旋律: 婉转悠扬 节拍: 三拍子
节奏:
朝鲜民歌
阿 里 郎
旋律:婉转悠扬
节拍:三拍子
节奏:长短结合 演唱:使用滑音、颤音
朝鲜民歌
伽 倻 琴
居朝鲜民族乐器首席 位置的弹拔乐器,是仿照 中国古筝制成,善于表达 民族柔和情感。
朝鲜的民间乐器主要有:
洞箫、短萧等吹奏乐器;
奚琴、四弦琴等拉弦乐器;
玄琴、伽倻琴等弹拨乐器; 长鼓、手鼓等打击乐器。
总
结
朝鲜民间音乐特点
1 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相结合。 2 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婉转悠扬。 3 节奏多属于三拍子体系,重音形成 “长短” 的节奏型。 4 常以颤音、滑音、假音等装饰曲调。 5 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 。
朝
鲜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 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 东南面隔海与日本相望,单一民族。
朝鲜民间音乐分为:民谣、歌乐、 舞乐、器乐、说唱音乐、唱剧6类。
民谣: 朝鲜民族称民歌为“民谣”。
旋律、节拍、节奏的特点? 演唱的特点?
旋律、节拍、节奏的特点? 演唱的特点?
桔 梗 谣
天黑路茫茫 心中的彷徨 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 没有云的方向 看生命回家路路程漫漫 看天空飞的鸟还有梦 希望的翅膀 一天中展开 看明天的岁月越走越远 看清风像白露吹散大雾 飞向天上 远方的回忆的你的微笑 看冬天悲的雪越来越远 分开的感伤 相会的盼望 天黑路茫茫 心中的彷徨 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 有天逃出想象 没有云的方向 心中一个梦 像雨后彩虹 心中的翅膀 一天中展开 化在天空 飞向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民歌的特点四
内容摘要: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它具有鲜明的个性。
大部分朝鲜传统音乐色彩较暗音调上是以中国传统音乐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
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依赖于弄弦法、转声法、退声法及独特的长短节奏型这些特点具有朝鲜民族传统风格的特征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
文章旨在为开拓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研究民族音乐的固有特点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音乐做出贡献。
关键词: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决定着作品的内特质与民族个性。
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辨别音乐风格的问题对教学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从音乐角度分析音乐风格主要取决于旋律的创作与演奏了解一个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要对传统音乐有透彻的了解。
一、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
朝鲜民族音乐在调式的形式原理和调式体系及旋律特点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从调式骨干音来看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调式支柱音和中国、的传统调式的支柱音有所不同。
由于主音之外的调式骨干音的位置不同它所产生的调式内各音级的倾向性与其他民族的音乐也有显著差异。
朝鲜族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其旋律也是平调旋法和界面调旋律的进行特点但到了朝鲜王朝末期平调虽然还是保留了五声音节但界面调从五声音阶变为三声或四声音阶歌曲中看到的平调曲是羽调(平调)《灵山再会》《别羽调打令》等界面调是《定大业》《三弦灵山会相》等。
虽然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主要由三音或四音音阶构成但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如三音或四音音阶这些单纯音阶构成音乐依赖于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来获得其本身独有的风格特征这是朝鲜族传统音乐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这些演奏法和其他民族音乐演奏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在节奏方面的特点——“长短”
朝鲜族传统音乐形成了特殊、丰富多彩的节拍节奏组织形态而且拥有了完整的体系这种体系主要由“长短”构成。
“长短”包括节拍的规律、节奏的组织形态、速度、情绪等每个“长短”都有自己相对情绪性格上的特征。
构成朝鲜民族音乐的“长短”的基本特征是一个3拍子为节拍单位的节奏型。
所以所有8分复合拍子来构成的“长短”实际上是几个3拍合并的“长短”。
这几个
3拍子往往是不同的强弱规律和不同的节奏性的组合。
因此3拍子是朝鲜民族传
统音乐的主要节奏型。
朝鲜族传统音乐节奏型的产生原因和生活语言音节的节奏组合有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总之朝鲜族传统音乐中长短的三分拍法、退声法、摇声法、转声法是朝鲜民族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
这些传统技术发在西洋音乐理论中被认为是不正统的但在朝鲜族传统音乐中如果去掉这些因素的话便失去它独特的韵味及风格。
总之朝鲜族传统音乐及其他民族音乐的不同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朝鲜族传统音乐不论是声乐曲或器乐曲大部分都在“合长短”即强拍开始。
2.大部分的终止采用四度下行或音节是下行终止的终止法。
3.在平调和界面调中摇声和转声是上行时常用退声是下行时多用而且一般是在有规律的位置上使用。
4.在装饰音的用法上朝鲜族传统音乐是以上行装饰音为主民族传统音乐以下行装饰音为主。
在摇声的用法上传统音乐也是常用下行而朝鲜族传统音乐是常用上行。
5.朝鲜族传统音乐“长短”法和西洋音乐的节奏有本质上的区别。
6.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唱法和其他民族音乐的唱法不同。
西洋唱法以亮为点朝鲜族传统音乐唱法是在明暗交叉中带柔断性的颤音。
以上的特点是朝鲜族传统音乐固有的特点它和西洋音乐、中国及传统音乐都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三、朝鲜族传统音乐特点的衍生与发展
高丽时期朝鲜的宫廷乐接受中国音乐中国文化对朝鲜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涉及的面也很广。
单就音乐方面来看这种影响涉及到音调的进行、乐器的制作、乐谱的记谱法乃至乐队的编制。
由此可看到朝鲜族传统音乐的本身特点和固有性以及和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
朝鲜族的音乐教育当然是离不开西洋调式体系为基础的旋律学、和声学、复调学、曲式学、配器法等体系但就音乐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功能以及培养民族音乐后继人而言我们的音乐教育内容和体系很有必要进行特别的修改和补充。
有了对朝鲜族传统音乐本质上的理解就有基础和可能建立民族音乐所倡导的一系列理论体系。
从多年来的民族音乐教学中笔者总结出利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为基础结合中国民族音乐调式体系创作的旋律在纵向上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3拍为基本形态的节奏型与2等分原则的节奏型的结合是有完全的理性与时间意义上的存在价值这些得到了教学实践的证明。
可见结合传统音乐特点来研究民族音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要开拓民族音乐为主的教学体系的道是曲而艰难的但目标是明确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研究民族音乐的
固有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和爱心巩固和发展学生对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将来从事民族音乐的能力。
总之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放眼未来才能担负起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