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数学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全国2卷逐题解析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2 卷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稿本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 求的。
1+2i1. 1-2i =( )4 3 4 3 343 4A .- 5-5iB . - 5 + 5iC .- 5-5iD . - 5 + 5i分析:选 D2.已知会集 A={(x,y)|x2+y 2≤ 3,x ∈Z,y ∈ Z } ,则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 9B . 8C . 5D . 4分析:选 A 问题为确立圆面内整点个数3.函数 f(x)=e x -e -x的图像大体为 ( ) x 2分析:选 B f(x) 为奇函数,消除A,x>0,f(x)>0,消除 D, 取 x=2,f(2)=e 2-e -2>1, 应选 B44.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a|=1 , a · b=-1 ,则 a · (2a-b)= ( )A . 4B . 3C . 2D . 0分析:选 B a · (2a-b)=2a 2-a ·b=2+1=32-y 25.双曲线 x22 =1(a > 0, b > 0) 的离心率为 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b23A . y= ± 2xB . y=± 3xC . y=± 2 xD . y=± 2 x分析:选 A e=222a3 c =3a b=C 56.在 ABC 中, cos 2= 5 , BC=1, AC=5,则 AB= ( )A .4 2B . 30C . 29D .2 5分析:选 A cosC=2cos2C3 222-1= -AB=AC+BC-2AB · BC ·cosC=32 AB=4 2251 / 61 1 - 1 1 1( )7. 算 S=1- +3+⋯⋯+- , 了右 的程序框 , 在空白框中 填入2 499100开始N 0,Ti 1是100 否i1S NTN NiT T1出 Si 1束A . i=i+1 B. i=i+2C . i=i+3D. i=i+4分析: B8.我国数学家 景 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获得了世界 先的成就. 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 的偶数可以表示 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 30 的素数中,随机 取两个不一样的数,其和等于30 的概率是 ()1111A .B .C .D .121415 18 分析: C不超30 的素数有 2, 3, 5, 7, 11, 13, 17,19, 23, 29 共 10 个,从中 2 个其和 30 的3 2= 17+23, 11+19, 13+17,共 3 种情况,所求概率 P= 15C109.在 方体 ABCD-AB C D 中, AB=BC=1, AA =3, 异面直 AD 与 DB 所成角的余弦 ()1 1 1 11111552A .B .C .D .5652分析: C建立空 坐 系,利用向量 角公式可得。
高三数学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特别编写了此课时,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考点一立体几何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典例1]“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1,图2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可能是()A.a,b B.a,cC.c,b D.b,d[解析]A[当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牟合方盖”相对的两个曲面正对前方,主视图为一个圆,俯视图为一个正方形,且两条对角线为实线,故选A.]“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利用立体几何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代表之一.本题取材于“牟合方盖”,通过加工改造,添加解释和提供直观图的方式降低了理解题意的难度.解题从识“图”到想“图”再到构“图”,考生要经历分析、判断的逻辑过程.另外,我国古代数学中的其他著名几何体,如“阳马”“鳖臑”和“堑堵”等的三视图问题都有可能在高考中考查.[跟踪训练1]《九章算术》商功章有题:一圆柱形谷仓,高1丈3尺313寸,容纳米2 000斛(1丈=10尺,1尺=10寸,斛为容积单位,1斛≈1.62立方尺,π≈3),则圆柱底面圆周长约为( )A .1丈3尺B .5丈4尺C .9丈2尺D .48丈6尺解析:B [设圆柱底面圆半径为r 尺,高为h 尺,依题意,圆柱体积为V =πr 2h =2 000×1.62≈3×r 2×13.33,所以r 2≈81,即r ≈9,所以圆柱底面圆周长为2πr ≈54,54尺=5丈4尺,则圆柱底面圆周长约为5丈4尺,故选B.]考点二 数列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典例2]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A .192里B .96里C .48里D .24里[解析] B [设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为q =12,依题意有a 1⎝⎛⎭⎫1-1261-12= 378,解得a 1=192,则a 2=192×12= 96,即第二天走了96里,故选B.]与等差数列一样,我国古代数学涉及等比数列问题也有很多,因此,涉及等比数列的数学文化题也频繁出现在各级各类考试试卷中.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跟踪训练2]《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中一个问题大意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即太阳照射物体影子的长度增加和减少大小相同).若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五寸(注: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的那个节气(小暑)晷长为( )A .五寸B .二尺五寸C.三尺五寸D.一丈二尺五寸解析:B[设晷长为等差数列{a n},公差为d,a1=15,a13=135,则15+12d=135,解得d=10.∴a2=15+10=25,∴《易经》中所记录的惊蛰的晷影长是2尺5寸.故选B.]考点三算法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典例3]如图所示算法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算法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8,12,则输出的a=()A.4B.2C.0 D.14[解析]A[由算法框图输入的a=8,b=12,按算法框图所示依次执行,可得b=12-8=4,a=8;a=8-4=4,b=4,a=b,所以输出a=4.故选A.]《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优秀数学思想,开创了构造算法以解决各类问题的东方数学发展的光辉道路,这与当今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数学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本题算法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九章算术》中计算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术”算法.[跟踪训练3](2019·益阳、湘潭调研)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3,3.则输出v的值为()A. 15B. 16C. 47D. 48解析:D [执行算法框图:输入n =3,x =3,v =1,i =2,i ≥0,是 i ≥0,是, v =1×3+2=5,i =1; i ≥0,是, v =5×3+1=16,i =0; i ≥0,是, v =16×3+0=48,i =-1; i ≥0,否,输出v =48.]考点四 概率统计中的传统文化题[典例4] (2018·全国Ⅰ卷)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直角边AB ,AC .△ABC 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Ⅰ,Ⅱ,Ⅲ的概率分别记为p 1,p 2,p 3,则( )A .p 1=p 2B .p 1=p 3C .p 2=p 3D .p 1=p 2+p 3[解析] A [法一:设直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区域Ⅰ的面积即△ABC 的面积为S 1=12bc ,区域Ⅱ的面积S 2=12π×⎝⎛⎭⎫c 22+12π×⎝⎛⎭⎫b 22-⎣⎢⎡⎦⎥⎤π×⎝⎛⎭⎫a 222-12bc =18π(c 2+b 2-a 2)+12bc =12bc ,所以S 1=S 2,由几何概型的知识知p 1=p 2,故选A.法二:不妨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2,则BC =22,所以区域Ⅰ的面积即△ABC 的面积,为S 1=12×2×2=2,区域Ⅱ的面积S 2=π×12-⎣⎢⎡⎦⎥⎤π×(2)22-2=2,区域Ⅲ的面积S 3=π×(2)22-2=π-2.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 1=p 2=2π+2,p 3=π-2π+2,所以p 1≠p 3,p 2≠p 3,p 1≠p 2+p 3,故选A.]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素材考查数学问题,丰富了数学文化题的取材途径.试题插图的创新是本题的一个亮点,其一,增强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应用更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其二,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稳定考生在考试中的情绪和心态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三,探索了数学试题插图的新形式,给出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的范例.[跟踪训练4](理科)(2018·全国Ⅱ卷)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112B.114C.115D.118解析:C [不超过30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从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有C 210种不同的取法,这10个数中两个不同的数的和等于30的有3对,所以所求概率p =3C 210=115,故选C.](文科)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以此为主题的金银纪念币.如图所示的是一枚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直径22毫米, 面额100元.为了测算图中军旗部分的面积,现向硬币内随机投掷100粒芝麻,已知恰有30粒芝麻落在军旗内,据此可估计军旗的面积大约是( )A. 726π5mm 2 B. 363π10mm 2C.363π5mm 2 D.363π20mm 2 解析:B [利用古典概型近似几何概型可得,芝麻落在军旗内的概率为p =30100=310,设军旗的面积为S ,由题意可得:S π×112=310,∴S =310×π×112=36310π()mm 2,故选B.] 考点五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典例5]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是以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如图,会标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大的锐角为θ,那么tan ⎝⎛⎭⎫θ+π4= 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得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5,1,于是有5sin θ-5cos θ=1(0<θ<π2),即有sin θ-cos θ=15.从而(sin θ+cos θ)2=2-(sin θ-cos θ)2=4925,则sin θ+cos θ=75,因此sin θ=45,cos θ=35,tan θ=43,故tan ⎝⎛⎭⎫θ+π4=tan θ+11-tan θ=-7. [答案] -71700多年前,赵爽绘制了极富创意的弦图,采用“出入相补”原理使得勾股定理的证明不证自明.该题取材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题干大气,设问自然,流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巧妙地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又丰富了弦图的内涵,如正方形四边相等寓言各国及来宾地位平等,小正方形和三角形紧紧簇拥在一起,表明各国数学家要密切合作交流,等等.[跟踪训练5](2019·沈阳监测)刘徽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所提出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的精度.割圆术的第一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概率是( )A. 334π B. 332π C.12πD. 14π解析:B [设圆的半径为R ,则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可以分解为6个全等的三角形,且每个三角形的边长为R ,据此可得,圆的面积为S 1=πR 2,其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为S 2=6×⎝⎛⎭⎫12×R 2×sin 60°=332R 2,利用几何概型计算公式可得:此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概率是p =S 2S 1=332π.故选B.]特色专题 数学文化[基础训练组]1.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2018-2022五年全国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分类汇编(试卷版)

2018-2022五年全国各省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1立体几何解答题一、解答题1.(2022高考北京卷·第17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CC B 为正方形,平面11BCC B ⊥平面11ABB A ,2AB BC ==,M ,N 分别为11A B ,A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11BCC 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 与平面BMN 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AB MN ⊥;条件②:BM MN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2.(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第18题)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1,2,ABCD CD AB AD DC CB AB DP =====∥.(1)证明:BD PA ⊥;(2)求P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2022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第19题)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DC EF ,5AB =,3DC =,1EF =,60BAD CDE ∠=∠=︒,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 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4.(2022新高考全国II 卷·第20题)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 平面PAC ;(2)若30ABO CBO ∠=∠=︒,3PO =,5PA =,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5.(2022新高考全国I 卷·第19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 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6.(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第18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7.(2021年高考浙江卷·第19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BC PC的中点,形,120,1,4,∠=︒===M,N分别为,ABC AB BC PA⊥⊥.PD DC PM MD,(1)证明:AB PM⊥;(2)求直线AN与平面PDM所成角的正弦值.-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若8.(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第19题)在四棱锥Q ABCD===.AD QD QA QC2,3(1)证明:平面QAD⊥平面AB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B QD A9.(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20题)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45︒,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10.(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第18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1PD DC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1)求BC ;(2)求二面角A PM B --的正弦值.11.(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第19题)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A B B 为正方形,2AB BC ==,E ,F 分别为AC 和1CC 的中点,D 为棱11A B 上的点.11BF A B ⊥(1)证明:BF DE ⊥;(2)当1B D 为何值时,面11BB C C 与面DFE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12.(2021高考北京·第17题)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1A D 中点,11B C 与平面CDE 交于点F.(1)求证:F 为11B C 的中点;(2)点M 是棱11A B 上一点,且二面角M FC E --的余弦值为53,求111A M A B 的值.13.(2020年高考课标Ⅰ卷理科·第18题)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AE为底面直径,AE ADPO=.(1)证明:PA⊥平面PBC;--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B PC E14.(2020年高考课标Ⅱ卷理科·第20题)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1)证明:AA1∥MN,且平面A1AMN⊥EB1C1F;(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15.(2020年高考课标Ⅲ卷理科·第19题)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分别在棱11,DD BB 上,且12DE ED =,12BF FB =.(1)证明:点1C 在平面AEF 内;(2)若2AB =,1AD =,13AA =,求二面角1A EF A --的正弦值.16.(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第20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 .设平面PAD 与平面PBC 的交线为l .(1)证明:l ⊥平面PDC ;(2)已知PD =AD =1,Q 为l 上的点,求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17.(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数学(海南)·第20题)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l上的点,QB,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18.(2020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第19题)如图,三棱台DEF—ABC中,面ADFC⊥面ABC,∠ACB=∠ACD=45°,DC=2BC.(I)证明:EF⊥DB;(II)求DF与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19.(2020天津高考·第17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2ABC AC BC AC BC ⊥==,13CC =,点,D E 分别在棱1AA 和棱1CC 上,且12,AD CE M ==为棱11A B 的中点.(Ⅰ)求证:11C M B D ⊥;(Ⅱ)求二面角1B B E D --的正弦值;(Ⅲ)求直线AB 与平面1DB E 所成角的正弦值.20.(2020江苏高考·第24题)在三棱锥A BCD -中,已知CB CD ==,2BD =,O 为BD的中点,AO ⊥平面BCD ,2AO =,E 为AC 的中点.(1)求直线AB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2)若点F 在BC 上,满足14BF BC =,设二面角F DE C --的大小为θ,求sin θ的值.21.(2020江苏高考·第15题)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B C ⊥平面ABC ,,E F分别是1,AC B 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11AB C ;(2)求证:平面1AB C ⊥平面1ABB .22.(2020北京高考·第16题)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BB 的中点.(Ⅰ)求证:1//BC 平面1AD E ;(Ⅱ)求直线1AA 与平面1AD E 所成角的正弦值.23.(2019年高考浙江·第19题)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平面11A ACC ⊥平面ABC ,90ABC ∠=︒,30BAC ∠=︒,11A A A C AC ==,E ,F 分别是AC ,11A B 的中点.(Ⅰ)证明:EF BC ⊥;(Ⅱ)求直线EF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24.(2019年高考天津理·第17题)如图,AE ⊥平面ABCD ,//,//CF AE AD BC ,,1,2AD AB AB AD AE BC ⊥====.(Ⅰ)求证:BF ∥平面ADE ;(Ⅱ)求直线C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Ⅲ)若二面角E BD F --的余弦值为13,求线段CF 的长.25.(2019年高考上海·第17题)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M 为1BB 上一点,已知2BM =,4AD =,3CD =,15AA =.(1)求直线1AC 与平面ABCD 的夹角;(2)求点A 到平面1AMC 的距离.26.(2019年高考全国Ⅲ理·第19题)图1是由矩形ADEB ,Rt △ABC 和菱形BFGC 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 =1,BE =BF =2,∠FBC =60°,将其沿AB ,BC 折起使得BE 与BF 重合,连结DG ,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 ,C ,G ,D 四点共面,且平面ABC ⊥平面BCGE ;(2)求图2中的二面角B−CG−A 的大小.27.(2019年高考全国Ⅱ理·第17题)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棱1AA 上,1BE EC ⊥.()1证明:BE ⊥平面11EB C ;()2若1AE A E =,求二面角1B EC C --的正弦值.28.(2019年高考全国Ⅰ理·第18题)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14,2,60,,,AA AB BAD E M N ==∠=︒分别是BC ,1BB ,1A D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1C DE ;(2)求二面角1A MA N --的正弦值.29.(2019年高考江苏·第16题)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11A B ∥平面1DEC ;(2)1BE C E ⊥.30.(2019年高考北京理·第16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CD ,AD ∥BC ,PA =AD =CD =2,BC =3.E 为PD 的中点,点F 在PC 上,且13PF PC =.(Ⅰ)求证:CD ⊥平面PAD ;(Ⅱ)求二面角F–AE–P 的余弦值;(Ⅲ)设点G 在PB 上,且23PG PB =.判断直线AG 是否在平面AEF 内,说明理由.31.(2018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25题)(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A 1=2,点P ,Q 分别为A 1B 1,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32.(2018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5题)(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11,AA AB AB B C =⊥.求证:(1)11AB A B C 平面∥;(2)111ABB A A BC ⊥平面平面.33.(201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第19题)(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多面体111ABCA B C ,111,,A A B B C C 均垂直于平面ABC ,120ABC ∠=︒,14A A =,11C C =,12AB BC B B ===.(1)证明:1AB ⊥平面111A B C ;(2)求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角的正弦值.34.(2018年高考数学上海·第17题)(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 ,底面圆心为O ,半径为2,(1)设圆锥的母线长为4,求圆锥的体积;(2)设4PO =,OA OB 、是底面半径,且90AOB ∠=︒,M 为线段AB 的中点,如图,求异面直线PM 与OB 所成的角的大小.35.(2018年高考数学天津(理)·第17题)(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AD BC 且2AD BC =,AD CD ⊥,//EG AD 且EG AD =,//CD FG ,且2CD FG =,DG ⊥平面ABCD ,2DA DC DG ===.(1)若M 为CF 的中点,N 为EG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CDE ;(2)求二面角E BC F --的正弦值;(3)若点P 在线段DG 上,且直线BP 与平面ADGE 所成的角为60︒,求线段DP 的长.36.(2018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理)·第19题)(12分)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的平面垂直,M 是弧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当三棱锥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MAB 与面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37.(2018年高考数学课标Ⅱ卷(理)·第20题)(12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4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二面角M PA C --为30︒,求PC 与平面PAM 所成角的正弦值.PAB M CO 38.(2018年高考数学课标卷Ⅰ(理)·第18题)(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CF ∆折起,使点C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F BF ⊥.(1)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39.(2018年高考数学北京(理)·第16题)(本小题14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D E F G 分别为1111,,,AA AC A C BB 的中点,AB BC ==,12AC AA ==.(Ⅰ)求证:AC ⊥平面BEF ;(Ⅱ)求二面角1B CD C --的余弦值;(Ⅲ)证明:直线FG 与平面BCD 相交.。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江苏卷含答案

立的 n 的最小值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 骤.
15.(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 中, AA1 AB , AB1 B1C1 . 求证:(Ⅰ) AB ∥平面 A1B1C ; (Ⅱ)平面 ABB1 A1 平面 A1BC .
4.【答案】8
【解析】代入程序前
I S
1 符合
1
I
6
,
第一次代入后
I S
3 2
,符合
I
6
,继续代入;
第二次代入后
I S
5 4
,符合
I
6
,继续代入,
第三次代入后
I S
7 8
,不符合
I
6
,输出结果
S
8
,
故最后输出 S 的值为 8 .
数学试卷第 11页(共 24页)数学试卷第 12页(共 24页)
.
卷
2.若复数 z 满足 i z 1 2i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则 z 的实部为
.
3.已知 5 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 5 位裁判打出的分数
的平均数为
.
上
4.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 S 的值为
.
答
题
5.函数 f (x) log2 x 1 的定义域为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AB 为 直 径 的 圆 C
xOy 中, 与直线
A l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理科综合(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 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 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 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数学高考真题

对应学生用书P105剖析解读高考全国Ⅰ、Ⅱ、Ⅲ卷都是教育部按照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统一命题,适用于不同省份的考生.在难度上会有一些差异,在试卷结构,命题方向上基本都是相同的.“稳定是高考的主旋律”.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试题分布和考核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动,三角、数列、立体几何、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都是历年考查的重点.每套试卷都注重了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都是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基本公式运算求解、基本定理推理论证、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回归基础.试卷难度结构合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梯度.今年数学试题与去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降低.“创新是高考的生命线”.与历年试卷对比,Ⅰ、Ⅱ卷解答题顺序有变,这也体现了对于套路性解题的变革,单纯地通过模仿老师的解题步骤而不用心理解归纳,是难以拿到高分的.在对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上的考查有所提升,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大数据处理热潮和青少年创新性的趋势.全国Ⅰ、Ⅱ、Ⅲ卷对必修4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的考查,相对来说难度不大,综合性较低,但比去年难度有所提高,位置有所移后,其中,全国Ⅰ卷文科把三角函数放到第11题,略微有一点难度,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但是对于平面向量的考查,全国Ⅰ、Ⅱ、Ⅲ卷通常放在填空题第1题或选择题中间的位置,难度相对于去年有所降低,2017年把基本平面向量放到第12题的位置,综合性较强.其他自主命题省市高考题对于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的考查,难度都不大,而平面向量的考查难度各省市有较大区别,比如:天津卷、江苏卷、北京卷、浙江卷等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转化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下面列出了2018年全国Ⅰ、Ⅱ、Ⅲ卷及各地区必修4所考查全部试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必修4的知识,测试自己的能力,寻找自己的差距,把握高考的方向,认清命题的趋势!(说明:有些试题带有综合性,是与以后要学的内容的小综合试题,同学们可根据目前所学习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试做!)穿越自测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Ⅲ,文4)若sinα=13,则cos2α=()A.89B.79C.-79D.-89答案B解析cos2α=1-2sin2α=1-29=79.故选B.2.(2018·全国卷Ⅱ,文4理4)已知向量a,b满足|a|=1,a·b=-1,则a·(2a。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A.i B.C.D.2.(5分)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8C.5D.43.(5分)函数f(x)=的图象大致为()A.B.C.D.4.(5分)已知向量,满足||=1,=﹣1,则•(2)=()A.4B.3C.2D.05.(5分)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 C.y=±x D.y=±x6.(5分)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B.C.D.27.(5分)为计算S=1﹣+﹣+…+﹣,设计了如图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A.i=i+1B.i=i+2C.i=i+3D.i=i+48.(5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A.B.C.D.9.(5分)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10.(5分)若f(x)=cosx﹣sinx在[﹣a,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A.B.C.D.π11.(5分)已知f(x)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f(1﹣x)=f(1+x),若f(1)=2,则f(1)+f(2)+f(3)+…+f(50)=()A.﹣50B.0C.2D.5012.(5分)已知F1,F2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点P在过A 且斜率为的直线上,△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则C的离心率为()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Ⅱ)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Ⅱ)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1.已知复数 $\frac{1+2i}{1-2i}=\frac{-43}{55}$,求其值。
2.已知集合 $A=\{(x,y)|x+y^2\leq 3,x\in Z,y\in Z\}$,求$A$ 中元素的个数。
3.函数 $f(x)=\frac{e^x-e^{-x}}{x^2}$ 的图像大致为什么样子?4.已知向量 $a,b$ 满足 $|a|=1$,$a\cdot b=-1$,求 $a\cdot (2a-b)$ 的值。
5.双曲线 $\frac{x^2}{a^2}-\frac{y^2}{b^2}=1(a>0,b>0)$ 的离心率为 $3$,求其渐近线方程。
6.在$\triangle ABC$ 中,$\cos A=\frac{4}{5}$,$BC=1$,$AC=5$,求 $AB$ 的值。
7.设计一个程序框图来计算 $S=1-\frac{1}{2}+\frac{1}{3}-\frac{1}{4}+\cdots-\frac{1}{100}$。
8.XXX猜想是“每个大于 $2$ 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在不超过 $30$ 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 $30$ 的概率是多少?9.在长方体 $ABCD-A_1B_1C_1D_1$ 中,$AB=BC=1$,$AA_1=3$,求异面直线$AD_1$ 和$DB_1$ 所成角的余弦值。
10.若 $f(x)=\cos x-\sin x$ 在 $[-a,a]$ 上是减函数,求$a$ 的最大值。
11.已知 $f(x)$ 是定义域为 $(-\infty,+\infty)$ 的奇函数,满足 $f(1-x)=f(1+x)$,且 $f(1)=2$,求$f(1)+f(2)+f(3)+\cdots+f(50)$ 的值。
12.已知 $F_1,F_2$ 是椭圆$\frac{x^2}{a^2}+\frac{y^2}{b^2}=1(a>b>0)$ 的左、右焦点,$A$ 是椭圆的左顶点,点 $P$ 在过 $A$ 且斜率为 $3$ 的直线上,$\triangle PF_1F_2$ 是等腰三角形,且 $\angleF_1PF_2=120^\circ$,求椭圆的离心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5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 B. C. D.
2. 已知集合A={(x,y)|x 2+y 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
B.8
C.5
D.4
3. 函数f(x)=e 2-e-x/x 2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4. 已知向量a,b满足∣a∣=1,a·b=-1,则a·(2a-b)=
A.4
B.3
C.2
D.0
5. 双曲线x 2/a 2-y 2/b 2=1(a﹥0,b﹥0)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进线方程为
A.y=±x
B.y=±x
C.y=±
D.y=±
6. 在中,cos=,BC=1,AC=5,则AB=
A.4
B.
C. D.2
7. 为计算s=1-+-+…+-,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A.i=i+1
B.i=i+2
C.i=i+3
D.i=i+4
8.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
的成果。
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 B. C. D.
9.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10. 若f(x)=cosx-sinx在[-a,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
A. B. C. D.π
11. 已知f(x)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f(1-x)=f(1+x)。
若f(1)=2,则f(1)+ f(2)+ f(3)+…+f(50)=
A.-50
B.0
C.2
D.50
12. 已知F1,F2是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点P在过A且斜率为的直线上,△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曲线y=2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14.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
15.已知sinα+cosβ=1,cosα+sinβ=0,则sin(α+β)=________。
1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母线SA,S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45°,若△SAB的面积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12分)
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1=-7,S1=-15。
(1)求{a n}的通项公式;
(2)求S n,并求S n的最小值。
18.(12分)
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y(单位:亿元)的折线图
为了预测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y与时间变量t的两个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的值依次为1,2,...,17)建立模型①:=-30.4+13.5t;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的值依次为1,2, (7)
建立模型②:=99+17.5t。
(1)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求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
额的预测值;
(2)你认为用哪个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并说明理由。
19.(12分)
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 与C交于A,B两点,| AB|=8。
(1)求l的方程;
(2)求过点A,B且与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0.(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PA=PB=PC=AC=4,O为AC的中点。
(1)证明:PO⊥平面ABC;
(2)若点M在棱BC上,且二面角M-PA-C为30°,求PC与平面PAM所成角的正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