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中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能测试新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能测试新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目录一、前言 (1)1.1纳米粒子概述 (1)1.2 纳米粒子的应用 (1)1.3银纳米粒子概述 (2)1.4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3)1.5 研究现状 (3)1.6 研究内容 (4)二、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步骤 (6)2.3.1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6)2.3.2 银纳米粒子的表征 (6)2.3.3 银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测试 (6)3.1 X射线衍射仪表征 (7)3.3 纳米激光粒度仪测试 (11)3.4 银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测试结果 (12)四、实验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银纳米粒子的研究开发也是日新月里的发展起来了。
本文尝试了一种制备方法:用电化学还原法,以柠檬酸作为配位剂用电化学工作溶液制得银纳米粒子。
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站在一定电流、时间内电解AgNO3的产品形貌状态,为松针状的晶体粒子,其粒径在50-100 nm之间,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银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及样品纯度,纳米粒度分布仪测试得出粒子的大小分布在125-199 nm范围内,并用制得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测其C-V 曲线,对其电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银纳米粒子;电解;制备;表征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lso developed very quickly. This paper attempts a preparation method:electricit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using citric acid as complexing agent chemical workstation in a certain current, time electrolytic AgNO3solution obtained dendritic silver 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ed the product appearance, and it shows pine needle shaped crystal particles, the particle diameter between 50-100 nm, by X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purity of the samples, nano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ester tha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range of 125-199nm, and the prepared silver nanoparticles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easured C-V curve,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Key words: silver nanoparticles;Electrolysi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一、前言1.1纳米粒子概述进入21世纪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及其应用

1、改变反应介质: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反应介质,调节反应体系的酸 碱度、极性等参数,以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稳定活性中心:某些功能化离子液体中含有的特定离子可以作为催化剂 的活性中心,通过配位作用稳定反应中间态,提高反应速率。
3、促进质子传递: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促进质子的传递,有利于反应体系 中的酸碱反应顺利进行。
4、改变反应路径:某些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改变反应路径,使得反应更加 容易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感谢观看
有机基团则是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离子液体的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熔点、沸点、黏度等。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基团,可以实现 对离子液体性质的调控,以满足不同催化反应的需求。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催化作用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催化作用方面的表现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作 为催化剂时,离子液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
要使离子液体具备特定的功能,通常需要进行功能化处理。功能化过程主要 是通过在离子液体中引入特定功能的基团或元素,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性质。功能 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合成法和改性法。直接合成法是在合成离子液体时, 直接引入所需的官能团或元素。而改性法则是在已有的离子液体中,通过化学反 应引入新的官能团或元素。
背景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溶剂或 反应介质参与化学反应,有效地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 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凸显,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也得到 了广泛的发展。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组成和结构
功能化离子液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离子和有机基团。其中,离子是功能化 离子液体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铵离子、季铵离子、咪唑离子等。这些离子具有 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与有机基团进行灵活的组合,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离 子液体。
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到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从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概念、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概述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颗粒。
通常是通过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以及生物识别特性。
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能够被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所识别,从而实现针对性地治疗或诊断疾病。
常用的材料有金属纳米粒子、磁性纳米颗粒、脂质体、纳米药物等。
二、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种类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溶剂沉积溶剂沉积法利用有机溶剂作为载体将纳米粒子物理吸附在功能化材料表面,使其形成具有生物识别特性的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无机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材料。
(二)疏水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法是一种利用疏水分子与功能化材料表面进行相互作用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识别特性的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脂质体等材料。
(三)化学共价结合化学共价结合法是一种将功能化材料直接连接到纳米粒子表面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结构稳定、具有高度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纳米金粒子、纳米氧化铁等材料。
三、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应用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纳米药物、纳米探针等方面。
纳米药物可以实现针对性地治疗肿瘤等疾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纳米探针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此外,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生物成像、生物分离、基因治疗等方面。
(二)环境科学领域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在环境科学领域主要应用于污染物的检测和污染物的去除。
银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研究

银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纳米材料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其中,银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催化学领域,银纳米材料展示出了卓越的催化活性,成为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银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物理化学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以控制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板法、微乳液法等制备技术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的银纳米材料。
这些制备方法为银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品来源。
二、银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银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展示出了多种优异的催化活性。
首先,银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研究表明,纳米尺度下银表面的原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其表现出比体相银更高的表面能,从而提高了催化反应的速率。
另外,银纳米材料还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可再生性。
由于纳米尺度下的银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短的传质路径,可使催化剂与反应物接触更充分,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与此同时,银纳米材料具有较强的抗中毒性能,可有效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三、银纳米材料的催化应用在催化应用方面,银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银纳米材料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
通过选择不同形貌和尺寸的银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对有机底物的高选择性催化转化,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工具。
此外,银纳米材料还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降解。
研究发现,银纳米材料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很高的吸附和催化降解能力,可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物的催化脱附等环境领域。
在能源领域,银纳米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能源转换器件中。
由于银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电导性能,可作为电催化剂或光催化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四、银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银纳米材料的研究还有一些潜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随着纳米技术的逐渐成熟,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型材料,已经逐渐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电子、光电、催化、能源等许多领域。
而银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其制备和表征技术也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银纳米粒子的制备目前,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物理法:如光还原法、研磨法等。
光还原法是利用激光或紫外线等能量较强的光对氯化银水溶液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实现银的还原过程,生成纳米银颗粒;研磨法是将银片或银粉与研磨介质一起裂解、磨碎,使其颗粒度降至纳米尺度。
化学法:如还原法、碳化法、水热法等。
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如硼氢化钠、乙醇、电解法等对银离子进行还原,生成银纳米颗粒;碳化法则是利用高温还原与碳化作用,生成纳米银颗粒;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条件,将银离子在水介质中还原生成纳米银颗粒。
生物法:利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进行合成,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方法。
如在植物中分离出含有还原银离子的叶绿体,再将还原后的银离子形成银纳米颗粒。
二、银纳米粒子的表征银纳米粒子的表征是对其形态、尺寸、分散性、稳定性、表面性质等进行分析。
主要的表征方法有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仪(DLS)、紫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
TE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表征方法之一,其能够提供纳米颗粒的直接形貌信息,并测量其粒子的大小、形状、分布等。
SEM也可以提供颗粒表面形态信息。
DLS则是可以用于测定颗粒的大小、分散性以及稳定性等物理性质。
紫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则可以检测颗粒表面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和化学成分信息。
此外,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量散射谱(EDS)也可以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总之,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是探讨其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前奏,而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银纳米粒子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由离子对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低挥发性和高化学稳定性。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离子液体在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主要分析离子液体的合成和应用。
离子液体的合成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离子交换法、质子酸碱法、配体法和界面活性剂法四种。
离子交换法是将含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的离子树脂或其他离子交换材料,与适当的溶剂反应而制得离子液体。
质子酸碱法是将一种质子化的离子液体与一种碱性化合物反应,然后通过水解反应将产生的氢氧化物中和掉,最终制得离子液体。
配体法是先将金属阳离子配合成配合物,然后通过配位离解反应制得离子液体。
界面活性剂法是将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之后添加相应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反应条件下合成离子液体。
除了这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它的合成方法。
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离子液体的合成,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1. 选择适合的离子对,使得离子液体具备期望的性质。
2. 针对所需领域,选择合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以保证离子液体的实际生产。
离子液体的应用离子液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化学、材料化学、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下面分别对这几个领域进行简要阐述。
物理化学离子液体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电化学分离、催化作用、晶体生长、膜分离、表面化学等方面。
例如,离子液体可作为电解液在电化学系统中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效率、选择性和再生性,可以在有机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离子液体可以稳定很多含有化学键的化合物,进而促进它们的晶体生长;在膜分离技术中,离子液体可以被用来制造具有可控孔隙度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材料化学离子液体在材料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关注。
它们具有优异的热物理性质、極好的溶解性和无毒的特点,因此在制备纳米材料、合成功能性涂层、生产高性能材料等方面有着潜在应用。
银纳米粒子制备及SERS检测福美双

银纳米粒子制备及SERS检测福美双王斌;张莉【摘要】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衍射佼(FE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银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利用结晶紫作为探针分子表征了银纳米颗粒的SERS性能.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农药福美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粒径均匀,分布在35~45 nm之间.银纳米颗粒作为SERS活性基底,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农药福美双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1【总页数】4页(P90-93)【关键词】柠檬酸钠法;银纳米颗粒;SERS;福美双【作者】王斌;张莉【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宿州学院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宿州,234000;宿州学院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1221974年,Fleischmann等发现在粗糙的银电极上对吡啶的拉曼增强信号[1],此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痕量分析检测技术之一,在环境分析、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2-3]。
研究发现,除常见的贵金属材料Au、Ag和Cu外,半导体材料TiO2和ZnO2等也有SERS增强效果,但多以Au和Ag效果最佳。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独特的指纹效应等特点,已成为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4]。
随着纳米材料的兴起和发展,研究开发了具有高活性的SERS金属纳米颗粒溶胶、膜、复合材料等。
SERS增强机理的研究与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SERS增强的机理有电磁增强和化学增强,主要以电磁增强为主[5-6]。
通过激发贵金属表面的表面等离子体(SP)产生局部电磁场来实现电磁增强,调控贵金属材料的形状(如颗粒、棒、线、花状、立方体、三角、六面体、核壳材料[7-8]等)和大小以改变金属表面的电磁场分布,实现金属表面不同程度的电磁增强。
室温离子液体中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3_

件下进行,然后多次水洗至中性,再用有机溶剂提取室温离子液体,最后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纯净的室温离子液体[97]。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目标阴离子Y-交换X-阴离子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使反应进行完全,确保没有X-阴离子残留在目标室温离子液体中,因为室温离子液体的纯度对于其应用和物理化学特性的表征至关重要。
高纯度二元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通常是在离子交换器中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通过阴离子交换来制备。
另外,直接将Lewis酸(MX y)与卤盐结合,可制备[阳离子]M n X ny+1型离子液体,如氯铝酸型室温离子液体[98]的制备就是利用这个方法。
1.3.3 室温离子液体的应用根据室温离子液体自身的特性,目前其应用研究领域主要为:分离过程、化学反应、电化学三个方面[99-101]。
1.3.3.1 室温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Roger等[102]研究了苯的衍生物如甲苯、苯胺、苯甲酸、氯苯等在室温离子液体[bmim]PF6相与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并与其在辛醇/水间的分配进行比较,两者有对应关系。
由于[bmim]PF6不溶于水,不挥发,故蒸馏过程中不损失,可以反复循环使用。
研究表明,用金属离子萃取剂1-(2-吡啶偶氮)-2-萘酚可以将过渡金属离子从水相萃取到室温离子液体相[bmim]PF6中,而用冠醚可将第1、2族金属离子如Cs+、Sr2+从水相萃取到室温离子液体相。
若用室温离子液体萃取了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可用超临界流体将其从室温离子液体相中除去,室温离子液体不会污染萃取相和被萃物[103]。
文献[104]报道了在[bmim]PF6中,以萘为不挥发溶质,用CO2为超临界流体的萃取过程。
Fadeev等[105]采用室温离子液体[bmim]PF6、[omim]PF6对从发酵液中萃取正丁醇进行了研究,水与室温离子液体的相互溶解度对萃取的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
23 o C下纯水与[bmim]PF6或[omim]PF6达到平衡时,水相中室温离子液体含量为2.297 %或0.350 %,室温离子液体相中水含量分别为2.116 %或1.520 %,当被萃取的水中有正丁醇时相互溶解度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工作 主要集 中在制备具有新特性 的纳米材料及离子液体杂 化 纳 米 材 料 这 两 方 面 [ ] 1 9。在 最 近 的 一 篇 报 道 中 ,E de 5 1 n rs
等[] 1 归纳了离 子液 体制 备金 属纳米 颗粒 的优越 性 。如 由于
离 子 液 体 的 特 殊 性 能 , 用 离 子 液 体 形 成 的 金 属 盐 溶 液 以及 采
起 了人们 的极大关注 。 管有报道显示一些 离子液体必须在 尽
真 空 或 惰 性 气 氛 下 才 能 保 持 良好 的 热 稳 定 性 , 总 的 米 说 离 但
化合物 , 容易通过洗涤与生成的金属纳 米粒子分 离。如选择
含有 Hz 0 阴离子 的离子液体 为反应介 质 ,比如 [ mi P B m]
质子 酸 功能 化 离子 液体 中银 纳米 颗 粒 的制 备及 其光 学性 能研 究
徐存英 , 亚伟 ,华 一新 ,张鹏翔 刘
昆 明理 工 大 学 材料 与冶 金 工 程 学 院 ,云南 昆 明 6 0 9 503
摘
要
以质子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 1丁基-- 一 3甲基 咪唑磷酸 二氢盐 ( B m] P 4 为 反应介质 和表面活性 [ mi Hz O )
文献 标 识 码 :A D I 1 . 94 ji n 10—5 3 2 1 )40 5—5 O : 0 3 6 /.s .0 00 9 (0 0 0 —9 80 s HS 和 Hz o 的 质 子 酸 被 引 入 ,成 为 离 子 液 体 的 阴 离 0 p g
中 图分 类号 : 6 6 5 0 5 . 0 4. ; 673
本工作拟合 成质 子 酸功 能化离 子 液体 [ mi H P 4 B m] z 0 ,
将j 的 J 于制备 各向异性 的银纳米颗粒 ,并研究银纳米颗粒 等离子共 振( P 特性及 s RS s R) E 效应 。
第3卷, 4 0 第 期 2010 年 4 月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S e to c p n p c r lAn l ss p c r s o y a d S e t a a y i
Vo. 0, o 4, p 5 — 6 13 N . p 9 8 9 2 Ap i,2 1 r l 00
剂, 采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 制备 了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块状银 纳米 颗粒 。 过 X射线衍射 ( R 、扫描 电 通 X D)
镜 ( E 、紫外一 S M) 可见 ( V- s吸收 光谱等一 系列 手段对其 结构 、形貌及 光 吸收特性 进行 了表征 。结果表 U Vi )
明, 所制备的银纳米块具有立方结构 , 其平均横向尺寸约为 3 i, 0Dl 在硅片上 自组装形成密堆积结构 的多层 l 膜 。以 12二(一 ,- 4吡啶基 ) 乙烯( P ) B E 作为探针分子 , 研究所 制备银纳 米颗粒 的表面增强 拉曼散射 ( E S 活 SR) 性 。结 果 表 明 所 制 的银 纳 米 颗 粒 是较 好 的 S R E S基 底 , 有 良好 的 增 强 效果 , 检 能力 及稳 定 性 。对 B E分 具 痕 P 子的最低检测浓度可低至 1 to ・ ~ , 0 o lL 而且保存了 9 o天后 , 其检测灵敏度没有显著的降低 。 关键词 质 子酸功能化离子液体 ; 纳米颗粒 ; 向异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银 各
H。 ( , P ) 将有利 于减少合成过程 中杂质 粒子 的引入 , 4 得到较
纯净的金属纳米粒子 。
子液体还是一种绿色溶剂l , 9 可用于包括催化反应在 内的 许多化学反应 ,以及 作为 溶剂_一 萃 取剂l 1、 】 、电解质 l7 1 等 。 用于化工 、冶金 领域 。同时离 子液 体又被 称为 “ 可调节 的液 体” 其物理化学性 质可通 过改变 阴 、阳离 子的化 学性 质来 ,
引 言
金 属 纳米 颗 粒 因 具 有 独 特 的 电学 、光 学 、磁 学 、催 化 等
子[ 。
近年来 , 人们将离子液体应用 于纳米材料 的合成 , 其研 物理化学性能 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 银纳 米颗粒具有较 为
优 异 的 物 理 化 学 及 光 电 特 性 ,可 广 泛 应 用 在 光 学 器 件 制 备[ 、催 化 [ 、 面 增 强 拉 曼 散 射 ( E S E 、生 物 标 记 [ 表 SR)
迄今 已发展 了多种技术来制备不同尺寸 、 貌的各 向异性金 形
属纳米颗粒[ ,取得 了较大 的进 步 ,但化学 和材料科 学家 7 ] 们仍在寻求简单 、环保的新方 法来制备此类金属纳米粒子 。 室温离子液体 因具有不 同于传统溶剂 的特殊性 能 ,比如
几 乎 可 以忽 略 的蒸 汽 压 、高 的 热稳 定 性 、优 良 的 化 学 及 电 化 学 稳 定 性 、较 强 的极 性 和 高温 下 表 现 出 的 良好 导 电性 等 ,引
及生物成像I 等领域 。形状各向异性 的金属 纳米颗粒显示 出 6 有趣 的尺 寸、形状依赖特性 ,在光 学、催化 等诸多领 域显示 出诱人 的应用前景 ,一直 是纳米 金属领域 研究 的工作 重点 。
随后生成的金属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均优 于采用传统有机溶剂 的。 属纳米颗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金 但利 用离子液体这 种介质 电化 学 沉积 和 化 学 合成 金 属 纳 米 颗粒 只 有 少 量报
道¨ 79, 1 -] 且采用 的离子液体大多数局限在氟硼酸 、 11 氟磷酸 体系 。 使用质子酸功能化离子液体来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尚未
见报道 。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 纳米粒子 的常用还原 剂有肼 、
抗坏血 酸、连二 亚硫酸钠 、氢醌 、次磷 酸盐等。次磷酸盐 的
还 原 性 较 强 , 一 定 条 件 下 , 氧 化 产 物 ( P e) 是 离 子 在 其 H。 O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