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1)
《统计学》课件-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例2:调查目的是为了掌握全国炼钢设备情况。 调查对象:全国所有炼钢设备, 调查单位:每台炼钢设备, 填报单位:具有炼钢设备的每个冶金企业。
调查时间有两种涵义,即调查资料所属时 间和调查工作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
时点现象 ─ 规定标准时刻, 时期现象 ─ 规定现象的起止时间。
调查期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 资料的工作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6.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2021/3/18
二、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 (二)报告法(通讯法) (三)采访法 (四)登记法 (五)实验设计调查法 (六)其它方法:如网络、卫星遥感法、
GIS等
2021/3/18
(一)直接观察法(概念要点)
1. 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 意识,调查人员边观察边 记录以收集所需信息
2. 调查人员不是强行介 入
3. 能够在被调查者不察 觉的情况下获得资料
2021/3/18
(二)报告法(概念要点)
1. 也称通讯法调查,是一种标准化调查。 2.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
2021/3/18
个别深度访问(概念要点)
1. 一次只有一名受访者参加、针 对特殊问题的调查
2. 适合于较隐秘的问题,如个人 隐私问题;或较敏感的问题, 如政治方面的问题
3. 侧重于定性研究
2021/3/18
电话调查(概念要点)
1. 调查者利用电话与被调查者进 行语言交流以获得信息
2. 时效快、成本低 3. 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精品PPT课件

▪ 优点:应用范围广、结果正确、直接
▪ 缺点:成本高、研究时间长。
统计学
2-15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报表
▪ 依据国家统计局或国家各行政管理的规定,自上而下 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 表式、指标、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 计资料的调查方式。
►专门调查
▪ 普查
▪ 抽样调查
▪ 重点调查
►重点单位是指在全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不 大,但调查标志值却占较大比重。
▪ 典型调查
►有意识地选择有典型意义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统计学
2-16
统计报表
►是我国定期搜集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点
▪ 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 ▪ 项目稳定,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动态比较
►种类
▪ 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 ▪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 定期报表和年报 ▪ 基层表表和综合报表 ▪ 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统计调查方法
▪ 现场观察法、报告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 采集法等。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 统计报表 ▪ 专门调查
统计学
2-12
抽样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 有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现象总体。 ▪ 调查单位:所要研究的个体。
►确定调查项目:调查中所要调查单位的特征。 ►设计调查表与问卷设计 ►选择调查方法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
2-13
统计调查方法
► 现场观察法
▪ 带有明确的目的到现场,直接观察获得数据信息。 ▪ 优点:准确;缺点:成本大
► 报告法(通讯法)
专题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举一反三)(北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八大题型】【北师大版】【题型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题型2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题型3 由统计图推断结论】 (3)【题型4 求统计图的相关数据】 (5)【题型5 根据数据描述求频数】 (6)【题型6 频数分布直方图】 (7)【题型7 与统计图(表)有关的综合题】 (10)【题型8 统计图的选择】 (11)【知识点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题型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例1】(2023下·河北邯郸·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2022“全国两会”直播的收视率B.调查石家庄市2022年5月1日当天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C.调查我校七年级学生入学时的核酸检测结果D.调查“315晚会”期间被曝光的某车企的口碑情况【变式11】(2023下·广西钦州·七年级校考期末)以下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B.汽车站对乘客的“车票”进行检查C.学校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D.了解七(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变式12】(2023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2001年4月1日,王伟驾驶编号81192战机,面对美国侦察机的侵犯,用生命勇敢捍卫祖国南海领空,22年过去了,我们不会忘记,81192,收到请返航!”为了了解荣成市中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分别做了下列三种不同的抽样调查:①随机调查了荣成市1000名初三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①调查了荣成市实验中学全体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①利用荣成市学籍库随机调查了10%的中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你认为抽样最合理的是(填序号).【变式13】(2023下·辽宁盘锦·七年级校考期末)(多选)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了解我市居民平均每日废弃口罩的数量,选择全面调查B.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某一批次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D.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选择抽样调查【知识点2 总体、个体及样本】总体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
生物统计复习资料(精品)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1.1.3 抽样从总体获得样本的过程称抽样,抽样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推断其总体。
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类抽样等。
1.1.4 随机抽样要求总体中的任何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要求抽样时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1.1.5 放回式抽样和非放回式抽样放回式抽样:从总体中抽出一个个体,记下它的特征后,放回总体中,再做第二次抽样。
非放回式抽样:从总体中抽出个体后,不再放回。
1.2.1 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连续型数据(度量数据):与某种标准做比较所得到的数据.例如:长度,时间,重量。
对连续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称为变量的方法。
离散型数据(记数数据):由记录不同类别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例如:尾数,成活或死亡个数对离散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称为属性的方法。
1.3 样本的几个特征数1.3.1 平均数:数据集中点的度量 1.3.2 标准差:数据的变异程度平均离差 样本方差 标准差1.3.3 偏斜度和峭度偏斜度:度量数据围绕众数呈不对称的程度。
用三阶中心矩m3 :nx x MD ∑-=||1)(22--=∑n x x s 1)(2--=∑n x x s nx x m ∑-=33)(m 3 =0 ,说明曲线对称于平均数,此时平均数等于中位数也等于众数。
m 3 >0,说明曲线向左偏斜,称左偏或正偏,此时众数小于中位数,而中位数小于平均数。
m 3<0,说明曲线向右偏斜面,称右编或负偏,此时平均数小于中位数,而中位数小于众数。
偏斜度 判断方法同m 3 峭度1.3.4 变异系数CV:用来表明样本标准差对平均数的变异幅度。
可以用来判断数据整齐程度,变异系数比较小的数据组比较整齐。
第二章 概率和概率分布2.1 概率的基本概念自然现象: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统计学所研究的是非确定性现象. 2.1.1 概率的统计定义设k 次随机试验,成功事件A 出现l 次,则称l /k 是K 次随机试验中成功的频率。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班级: 成绩:一、实验步骤总结成绩:(一)实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验步骤:1、数据的搜集a.间接数据的搜集:可通过公开出版物及网络搜集数据,可直接进入网站查询,也可搜索引擎;b.直接数据的搜集: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统计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最主要的来源,它主要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调查方式,在此主要调查取得直接数据为主。
以下为其操作顺序: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回、数据初步整理。
2、数据的编码:编码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组和确定数字代码的过程。
它可以把复杂的文字用简单的代码代替,有利于简化数据输入和处理.一般直接数据如果是由封闭式问题获取,那么涉及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对答案进行了预编码。
如果数据是由开放式的问题来获取的,那么,需要对答案进行罗列、合并、设码三个过程来完成编码工作。
3、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录入是将搜集到的数据直接输入到数据库文件中。
数据录入既要讲究效率,又要保证质量。
Excel的数据录入操作比较简单,一般只要在工作表中,单击激活一个单元格就可以录入数据了。
单元格的切换可以使用鼠标,也可以在激活一个单元格以后用Enter键(或者Tab)键,向下(或者向右)切换单元格。
在单元格内部的换行可以使用“Alt+Enter"。
据录入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数据形式完整和性质正确.这就需要通过“格式—单元格格式”(Ctrl+1)菜单来实现。
对于录入重复数据,大家一般都习惯使用复制功能(Ctrl+C),但是Excel在简单复制数据时不能保证格式的完整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单击鼠标右键,使用“选择性粘贴",进行设置来实现复制的格式要求。
对于未输入(或未确定格式)的数据,想要实现和已经输入数据相同的格式要求,则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4、数据的文件的导入:Excel数据文件的导入是将别的软件形成的数据或数据库文件,转换到Excel工作表中。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D.一家市场研究机构想要调查行人是否注意到新加坡的大片 在我国,公开出版或报道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以及各种学报。 岛屿安装了新的交通信号灯系统(LED)。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查,在取到需要的统计数据时,都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搜集方法。 A.比例尺度 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途径,也是直接获得第一手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
学生的智商
(b) 该地区的学生数量
比例尺度
学校名称
无序分类尺度
每名学生花费的金额
比例尺度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
比例尺度
学生的智商
间隔尺度
1.3 绝对数与相对数
• 绝对数: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表现为事物的绝 对水平的描述。如:一定总体范围内的粮食总产 量、农业总产值、国营企业数等。
【例2-1】判断下列变量的类型
• 邮局信件的重量 可以作加法、减法计算,但不可以作乘法计算。
• 连续定量变量
• 小轿车的牌子 • 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 该地区的学生数量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查,在取到需要的统计数据时,都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搜集方法。
• 镭射唱片总的播放时间 • 连续定量变量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 比例尺度:由于也有测量单位,因此我们可以用数值之间 的差值来描述两个对象之间的差距。数值之间的比例有意 义,而且“零”这个数值有内在的含义。
– 不仅可以作加减运算,还可以作乘除运算。 – 例如,身高、重量和花费的时间就属于这一类。
应用统计学案例——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某医院护士长对床旁凝血测定仪的应用研究原作者:孙东川,王方方,金芸单位:暨南大学目的:1、学会根据研究的问题,正确、科学设置对该问题进行评价的统计指标;2、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3、学会根据统计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对策报告,提高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南方某医院心内科的王护士长从事本职工作多年,兢兢业业。
在工作中,她认真钻研,从实践中探讨更有效的操作方法,目的是为了达到心内科的管理科学化。
2002年10月,善于思考的王护士长对床旁凝血测定仪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问题产生兴趣。
抗凝治疗是心脑血管和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的主要手段,抗凝不足导致抗凝治疗无效,抗凝过度又会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
医院常规监测抗凝程度的方法是:①采集肘正中静脉血送去中心实验室检测。
②用床旁凝血测定仪进行静脉血抗凝监测。
③用床旁凝血测定仪进行指端末梢血抗凝监测。
床旁凝血测定仪是一种监测抗凝程度的仪器,使用方便、快捷,能够短期内得到结果,据此可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但在使用中尚存在采血方法不一的问题:既可以采用静脉血,也可使用指端末梢血。
“床旁凝血测定仪测定的数据是否与到中心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数据相符?”“如果用床旁凝血测定仪,是用笔式采血器采取指端末梢血好?还是使用常规法采集肘正中静脉血?”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王护士长的脑海中。
为解决问题,王护士运用应用统计知识和SPSS软件进行了以下分析:二、指标的选取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评价的指标,分别比较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种值的结果,以评价三种方法的优劣。
三、数据的采集1、方案设计通过研究34例志愿者,比较3种采血方法(静脉采血和笔式采血器采取指端末梢血)床旁检测活化的APTT、PT/INR值,以及静脉血送中心实验室测定APTT、PT/INR值,观察简便采血床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按照采血和检测方法的不同,王护士长将实验分为3组。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技巧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技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搜集和整理技巧成为了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个人、企业和学术界来说,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搜集和整理技巧,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并利用数据。
一、确定数据需求在开始搜集和整理数据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数据需求。
明确的数据需求能够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搜集和整理数据,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来确定数据需求:我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我需要多少数据?数据的更新频率是多久?明确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去搜集和整理数据。
二、选择合适的搜集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搜集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搜集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可以搜集到大量的主观数据和量化数据。
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选项的多样性,以便得到客观准确的数据。
2. 实地观察:直接去现场进行数据的观察和记录,可以获得真实和直观的数据。
实地观察通常适用于需要了解特定环境或行为的数据需求。
3.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可以获取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统计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背景研究和综合分析的数据需求。
4. 数据库检索:利用各类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成果。
在进行数据库检索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数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检索关键词。
三、整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当我们搜集到一定量的数据后,就需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整合,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以下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
1. 数据清洗: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清理,剔除错误、无效或重复的数据。
数据清洗是保证后续分析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2. 数据归类:将数据按照特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和归类。
通过归类可以使数据更具有结构性,便于我们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20
按计量单位分类
实物指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即以事物的物理 属性或自然属性作为计量单位的指标。
– 自然单位,如人口用人,汽车用辆等; – 度量衡单位,如棉布用米,木材用立方米,土地面积用平方千米
等;
– 专用单位,如电用度、热量用焦耳等; – 复合单位,如发电机用台/千瓦、货物周转量用吨/千米等; – 标准实物单位,如棉纱以20支纱为标准棉纱等。
时点指标:又称为时点数,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 在某一时点(时刻)所达到的数量状态, 如年末人 口数(或人口普查中,11月1日零时人口数)、月 末商品库存额、季末银行存款余额、年末固定资 产净值等。
可编辑ppt
19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各时点指标不能累 计相加。
2、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密切相关,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运用
可编辑ppt
22
相对指标
•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 总量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可编辑ppt
23
相对指标(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的 比值,也称为相对数。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 数量对比关系。
作用
–1、说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2、把社会经济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 来不能直接对比的统计指标可以进行对比。
可编辑ppt
14
总量指标
•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 总量指标的种类 • 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可编辑ppt
15
总量指标(概念)
•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的综合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也称 为绝对指标。
• 作用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
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 的总和,反映总体的规模和水平。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 的,它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目的变 了,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就会 随之而变。
可编辑ppt
18
按其时间状态分类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 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如产品的产值、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等。
可编辑ppt
5
定序尺度
(概念要点)
1. 对事物分类的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 2. 比定类尺度精确 3. 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 4. 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 5. 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可编辑ppt
6
定距尺度
(概念要点)
对事物的准确测度 比定序尺度精确 数据表现为“数值” 没有绝对零点 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
数据的计量尺度
可编辑ppt
3
四种计量尺度
数据的计量尺度
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 定距尺度 定比尺度
可编辑ppt
4
定类尺度
(概念要点)
1. 计量层次最低 2. 对事物进行平行的分类 3. 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 4. 使用时必须符合类别穷尽和互斥的要求 5. 数据表现为“类别” 6. 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相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可编辑ppt
26
相对指标的计算 ——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是计划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
对比的比值。它表明某一时期内某种计划的完成
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计划完成程度 或计划完成百分数。
基本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
派生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
实际完成数 ×100%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第二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第四节 统计调查方案 第五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 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 数据的类型和分析方法 三.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可编辑ppt
2
–有些相对指标如强度相对数,则通常采用分子指标 与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共同构成的复合单位,即复 名数表示。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商业网密度用 “人/个”或“个/千人”表示等。
可编辑ppt
25
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
计
结
比
比
动
强
划 完
构
例
较
态
度
成
相
相
相
相
相
计划完成数
1 + 实际增长率 ×100%
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和加强宏观经济 管理与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指标。
可编辑ppt
16
总量指标的种类
总量指标
内容
总
标பைடு நூலகம்
体
志
总
总
量
量
时间状态
计量单位
时
时
期
点
指
指
标
标
可编辑ppt
实
价
劳
物
值
动
指 标
指 标
量 指 标
17
按其反映的内容分类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之和,它是由每个 总体单位加总而得到的,反映总体规模的大小
可编辑ppt
7
定比尺度
(概念要点)
对事物的准确测度 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 数据表现为“数值” 有绝对零点 具有 或 的数学特性
可编辑ppt
8
四种计量尺度的比较
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 定距尺度 定比尺度
分类 √
√
√
√
排序
√
√
√
间距
√
√
比值
√
可编辑ppt
9
数据类型和分析方法
可编辑ppt
10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定类数据 定序数据 定距数据 定比数据
品质数据
非参数方法
可编辑ppt
数量数据
参数方法
11
定类变量
变量及其类型
变量
定序变量
数值变量
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
可编辑ppt
12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可编辑ppt
13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比例 比率
可编辑ppt
24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1、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通常的表现 为成数、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相 对指标在很多场合都用无名数表示。
2、有名数:是指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 它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
–总量指标和部分相对指标用单名数表示,如商品流 转速度指标用“次”或“天”表示;
价值指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是指以劳动量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即以劳 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指标。
可编辑ppt
21
计算与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正确确定指标的含义与计算范围。
2、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只有同类才能相加 3、使用统一计量单位 4、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