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的一些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基于铜介质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有两个标准,即1000Base-T 和1000Base-Tx。
1000Base-T 是基于四对双绞线,全双工运行(每对线双向传输)的网络。
该技术使用的是比较复杂、效率更高的编码技术,且其带宽(不等于传输速率)为100MHz。
这也是该技术的一个出发点,即希望该网络技术可以运行在五类线上。
由于是四对线同时进行双向传输,线对之间的串扰就比较严重,而更高效的编码技术要求更好的信噪比,因此,这种技术就要求网卡以及网络设备的接口,例如交换机或HUB,必须有串扰消除技术才能保证网络可以正常的接收信号。
这样就使得网络的端口接入费用增高(特殊的接收电路设计),而这种1000Based-T 的网络在超五类或者性能较好的五类系统(经过TSB95 标准的认证测试)上就可以运行。
1000Base-Tx 也是基于四对双绞线,但却是以两对线发送,两对线接收( 类似于100Base-Tx)。
由于每对线缆本身不进行双向的传输,线缆之间的串扰就大大降低,同时其编码方式也相对简单。
这种技术对网络的接口要求比较低,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电路设计,降低了网络接口的成本。
但由于使用线缆的效率降低了(两对线收,两对线发),要达到1000Mbps的传输速率,其带宽就必须超过100MHz,也就是说在五类和超五类的系统中不能支持该类型的网络。
一定需要六类系统的支持,
综上所述,1000Based-T 可以运行在超五类或高性能的五类系统上,但是网络接口的成本比较高。
1000Based-Tx 只能运行于六类系统上。
解答你的问题:
1.是说6类线本身就能达到1000Mb/s的传输速率吗?对
2.不用借助价格高昂的特殊设备的支持?对
3.这些设备一般是指什么设备呢?交换机和网卡等网络设备
4.还有就是超5类线支持1000Mb/s的传输速率是8条线都需要用上吗?对
5.为什么用8条?规范规定
6.6类支持1000Mb/s的传输速率用几条线?还是常用的1、2、3、6这四条?8条
7.这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有什么关系呢?带宽大,速率高,传输的数据越多.和高速公路越宽车道越多,车速越快,经过的车辆会越多一个道理.
8.2种线带宽差这么多传输速率却都能到1000Mb/s?参考上个问题的解答,在车速缺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想要单位时间内经过车辆一样多,怎么办? 只能增加路宽,也就是增加车道.所以超五千兆传输是用1000Base-T,四对双绞线,全双工运行,又发又收.而六类就可以只两对线发送,两对线接收.
9.1000Base-T是指传输速率到1000Mb/s吗?是的
补充:
1.1000Base-Tx的含义是什么呢?含义在上面不是已经有了吗??
2.6类线和超五类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能够非常好地支持1000Base-T。
这指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6类线可以向下兼容1000Base-T布线系统
3.是说因为6类可以支持更高的带宽,所以在1000Base-T系统中,可以轻松支持超5类用100MHz所支持的1000Base-T系统?对,是的,传输率超出很多.
4.6类只所以能扩展到250M是因为他的线径更粗和带十字骨架等物理条件决定的吗?但是有的资料中说线径越粗可支持的带宽越小对吗?这样的话这两点就冲突了啊?不单纯是这一个原因,信号串扰更重要.如同并行ATA为什么会传输速率到了理论的ATA133后再无法上
升一样,信号串扰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5.按您所说的1000Base-Tx( 类似于100Base-Tx)但100Base-Tx是用2对线完成的双向通信,1000Base-Tx即使是6类线也需要所有4对线全部工作这是为什么呢?如问题(6)。
类似于100Base-Tx是指它们都是半双工的方式,儿不是1000Base-T的全双工!!! 因为只有要达到千兆,并采用了半双工的模式,所以需要8根全部使用,否则达不到千兆.
6.有用2对线完成千兆传输的吗?可以,7类线肯定没有问题.但不确认6A,6A类的传输速率可以扩展至500MHz的话,两对也就可以了.
7.10GBase-T有怎么做呢?靠什么线缆支持呢?有10GBase-Tx吗?按道理应该是6A往上的,具体不清楚,自己也没接触过.
挤压式、半挤压式、挤管式模具的区别
2011/10/21 0:00:00来源:北京电缆网
一、挤管式:
内模特点: 前端有明显的管长,一般在5mm以上
外模特点: 外模模口廊长很短,一般在1mm以下
押出调试: 内外模嘴距离0~2mm
内模选用方式:绞合外径+(0.3~0.6)
外模选用方法: 内模直径+壁厚(一般选用0.6)+外被厚度X2
如: UTP 24#/4P 绞合4.22 内模选用4.7 外被厚度:0.6
外模选用: 4.7+0.6+0.6X2=6.5
适用线材: UTP,2547,2854等常用套管式线材
外观特点: 有明显股纹,脱皮比较松.编织线套管押出外观不能有股纹,脱皮要求脱100mm以上.
二、半挤压式:
内模特点: 前端有明显的管长,一般在3~5mm
外模特点: 外模模口廊长很短,一般在1.5mm以下
押出调试: 内外模嘴距离3~6mm
内模选用方式:绞合外径+(0.2~0.5)
外模选用方法: 线材外径+(0.1~0.5)
如: 2464#24/5C+AEB 绞合3.45 OD:5.0
内模选用3.8 外模选用: 5.2
适用线材: 未注明套管押出编织线,要求外观圆滑无股纹的缠绕线.(如2547无股纹等),其他单芯缠绕线.
外观特点: 线身光滑,或表面有轻微编织纹;外被内壁有明显编织或缠绕纹;脱皮50mm编织或缠绕铜丝不能拉断。
三、挤压式:
内模特点: 管长小于3mm或无管长
普通外模特点: 普通加压外模廊长大于3mm
二级加压模具: 外模廊长大于5mm为第二加压段,第一加压段为锥形部分
押出模具调试: 内外模嘴距离10~30mm
内模选用方式:绞合外径+(0.3~0.6)
普通外模选用方法: 线材外径+(0~0.2)
二级加压外模选用: 线材外径+(0.3~0.8)
例1.52RVV 3X0.5mm2 绞合外径:4.65 OD: 5.8 绞距:100mm
内模选用: 5.0mm 外模选用普通加压外模:5.9mm
例2.SJT 16AWG/3C 绞合外径:5.9 OD: 7.8 绞距: 60mm
内模: 6.3 外模: 二级加压外模8.3
适用线材: 电源线或类似其他线材;二级加压外模适用芯线绞距较小的UL电源线外观特点: 线身光滑,脱皮长度100mm以上,防止芯线粘连
综合布线产品相关的算法
配线架得根据建筑的规模及信息点决定!
具体给些综合布线常用的公式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综合布线常用公式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
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
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教你如何识别弱电线缆
发布日期:2012-11-15 浏览次数:82
不要因为自己对强弱电线缆的疏忽不了解而被忽悠了~~
好些人对弱点线缆和强电线缆分不清楚,而且好些时候还会闹笑话,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去识别认识清楚弱电线缆的好坏。
1)目测外观鉴别:
1.PVC护套:表面能看出压紧里面编网有规律的“不平度”,说明加工工艺好,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是好电缆。
外观光滑,看不出压紧编网的“不平度”,用手捏护套有松动感,是差电缆;
2.检查屏蔽层编网:编数是否够铜材编网,检查可焊性,镀锡铜线刮看里面是不是铜线,铝镁合金线的硬度明显大于铜线;编网稀疏,分布不均匀,和绝缘层包裹不紧等是差电缆;
3.检查芯线:直径——SYV电缆为0.78-0.8mm,SYWV电缆为1.0mm;近来出现了一种SYV75-5芯线直径是1.0mm的电缆,这种电缆的特性阻抗,肯定不是75欧姆,不使用到75欧姆传输系统中;
4.检查芯线和绝缘层的沾合力:斜向切开绝缘层,按剥离方向拉开芯线,看芯线和绝缘层有没有沾合工艺材料;好电缆有较大的沾合力,差电缆没有沾合;
5.纵向抗拉实验:取一米电缆,分层剥开芯线,绝缘层,屏蔽层,外户套,各留10公分长。
方法是:两只手分别握电缆的相邻两层,向相反方向拉动;好电缆一般力量拉不动,差电缆不费大力就可以轻松拉出来——电梯电缆这一条十分重要,不少所谓“电梯专用电缆”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2)用火测试
现在的假铜线种类太多而且仿真度也很高,普通人很难辨别,最不好的就是他还到处欺骗商家说是全铜哦,那些普通的商家就只有上当受骗的命了,我现在就把我仅有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朋友有用;现在市面上的假铜线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般假铜线:铜包铝、铜包铝鎂合金、铜包钢、铜包铁、
高仿假铜线:多股铜丝线中按一定比例加铜包铝镁合金,其他材料经过电镀铜加工后材料,一般价格比上一种要贵很多毕竟有真铜在里面。
不达标的铜线:材料上不是采用无氧铜做的拉丝铜线、传输性能不好,或者就是芯数不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假SYV、RVV等铜丝线也一样可以用火来辨别真伪,首先拨开一截线露出一段铜丝出来并且把它们分得稀疏一点(那样效果更好)一般用防风打火机一烧,它就会现形了,真正的铜线非常耐高温,一分钟以上绝对没问题最多就是会颜色变一点,如果是铜包铝的、铜包铝镁合金的就会很快弯下去,如果是铜包钢、铜报铁的那种烧过后用刀子一刮他也就现形了,3)传输性能测试:
视频线,顾名思义,是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线。
既然是传输视频信号,起码就要了解传输线在0-6M频带范围的传输特性,或者说,传输性能。
这里主要谈一点“示波器测量方法”,共参考,因为示波器是工程商必备“武器”,资质审查的必检设备之一;以下叙述是建立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示波器的基础上的。
1.彩色摄像机视频信号可以作为“标准视频信号源”:测试工程用的摄像机视频输出,在75欧姆负载上的幅度应是1Vp-p,即行同步头的底端到视频信号最高的白电平“峰——峰值”;注意行同步头幅度为“-0.3V”,色同步头(4.43M正弦波脉冲)幅度为0.3Vp-p;选好示波器灵敏度,打到幅度校准状态。
选测一部指标较好的摄像机作为“视频源”;
2.测试电缆尽量取长一点,以减少测量误差,如1000米,电缆中间接头一定用“F型接头”和同轴双通(有线电视器材),不要用焊接方法,因为焊接方式破坏了电缆的同轴性和特性阻抗的连续性。
3.测量电缆的直流电阻数据:如SYV75-5电缆1000米,直流电阻芯线为35-40欧姆,外屏蔽层电阻1000米为24-36欧姆(屏蔽层编数不同,电阻区别很大);SYWV75-5电缆1000米,直流电阻芯线为18-22欧姆,外屏蔽层电阻1000米为24-36欧姆;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很有用,不仅可以判断电缆用材质量,而且用来对工程布线、穿管质量进行检查,如顾人穿管时,把线拉断,阻值变大,视频信号变弱,不该出现的干扰也出现了,这类“事故”发生概率十分高,却又经常被忽视;
4.测量电缆高低频衰减特性:在末端测量行头部头和色同步头幅度,以0.3V为0db基准,计算衰减量,行同部头代表低频衰减,色同步头代表4.43M高频衰减,——如:测得1000米行同步头为0.15V,按照20log计算衰减倍数的db数为“-6db/1000m”,测得4.43M色同步头1000米衰减后的幅度是30mv,即1/10倍,衰减为-20db/1000m;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准确的掌握不同电缆的传输质量,并且对“频率失真(高低频衰减差)”有了直观的概念,你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出相同型号和结构的SYV和SYWV电缆的区别和性能好坏,比较出不同厂家产品的区别和性能好坏,也可以比较出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的变化来;
5.上述方法还可以检测视频传输系统和设备的性能:如工程中每一路同轴视频电缆的传输特性,光端机的传输特性(可以测出好坏,不要以为都那么理想),射频传输、微波传输特性,双绞线的传输特性,视频分配器的分配特性,矩阵主机的切换特性,要特别注意当多路输出同时切换同一路输入信号时,如果发现切换路数越多衰减越大,就不对了,应该不变,测了以后你就会掌握不少不合格产品了;
6.观察场信号,看看场同步位置失真大不大(平不平)——应该很平;
7.同时还可以用示波器察看低频干扰情况:如场信号有慢变起伏波动,是50/100周干扰,有很多“茅草”跳动,大多是变频谐波干扰,把远端摄像机断开,电缆远端内外导体短路,在末端可以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干扰波形和强度;这个方法也可以检查和考验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