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2页)湘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备课教案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备课教案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最新的备课教案设计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五月的田野》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升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观察田野的风景。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流自身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忙碌”、“喷香”、“清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关于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身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黄河魂》教学设计(精选最新)

《黄河魂》教学设计(精选最新)

《黄河魂》教学设计教材位置《黄河魂》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是第118——122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联系在本组课文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黄河的雄伟气魄。

在学习时,要继续复习、巩固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

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体会壶口瀑布惊天动地的场面,从黄河身上汲取营养。

教学难点、关键1、通过学习,了解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母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3、反复体会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教、学用具教师:第四套五十元面额的人民币、图片、挂图、幻灯片、MP3、Powerpoin 课件、FLASH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图片及有关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历史资料和英雄事迹。

教学思路激趣导入新课朗读识瀑布壮美品读悟题目深意课文分析第二部分学情分析[现阶段年龄学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连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更好地领悟其深刻含义。

]第三部分学法分析本课语言文字优美,特别适合朗读。

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悟文意,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并从中真切领悟题目的深意。

第四部分教法1、课前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2、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壶口瀑布的壮美。

3、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并正确领悟题目深意。

[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落在“读”上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第五部分学法1、以读为主,在读中释词,在读中释句。

2、在读中感受壮观,在读中领悟题目深意。

第六部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2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

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

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任务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Array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湘教科学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科学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科学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2019年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三年级上册鼎尖教案

三年级上册鼎尖教案

三年级上册鼎尖教案【篇一:三年级配套课外阅读(第二学期)目录】三年级配套课外阅读(第二学期)第一单元风景明媚题目出处作者第1课:长城与运河1《孟姜女》《我的母语课3a》第109页 2《大海的歌》《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5页3《永恒-----金字塔》4《瀑布》5《长城谣》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1《武夷山幽奇灵》2《芬兰的小岛》 3《南海明珠-----海南岛》4《富饶的西沙群岛》 5《我爱你,西沙群岛》第3课:庐山的云雾1《泰山极顶》 2《雨中登山》 3《庐山落霞》4《望庐山五老峰》5《奇秀甲天下的名山——庐山》第二单元难忘深情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1《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2《我的信念》 3《科学家沈括》 4《向命运挑战》 5《微笑承受一切》6《微笑的勇气》7《有梦才有远方》8《战胜命运的孩子》第5课:《雪儿》1《鸟儿》 2《相思鸟》3《小麻雀》4《可爱的小鸟》网上网上网上102页 14页网上网上《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98页《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00页网上网上网上《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28页《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34页《智慧万花筒》第148页《心灵在歌唱》第13页网上网上网上网上《我的母语课3a》第144页《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9页网上网上老舍《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美文阅读》第5《一只小鸟》网上冰心 6《别伤害小鸟》摘自吉林人民出版社《阅读黑马》 7《鸟儿回旋曲》网上乔叟 8《折断的鱼竿》网上第6课:《花瓣飘香》1《背影》《童趣读写》第22页 2《妈妈的画像》网上3《只要心中有爱》网上严珊珊 4《拾花瓣的小姑娘》网上 5《幽幽玫瑰香》网上6《金色花》《新月集》泰戈尔第三单元杰出人物第7课:《菩萨兵》1《为人民服务》网上毛泽东 2《朱军长的扁担》网上3《我的心爱着世界》网上顾城 4《军民团结一家亲》网上第8课:《李广射虎》1《飞将军李广》(智勇双全、死里逃生、射虎传奇)网上 2《武松打虎》《童趣读写》第6页3《百步穿杨》网上4《千里走单骑》网上第9课:《少年王勃》1《击缸救人》《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09页 2《吉翂千里伸父冤》《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12页 3《法兰西小英雄》《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15页4《小交通员》《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08页5才华横溢的王勃网上 6后生可畏网上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网上王勃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网上 2《闹饥荒的原因》网上 3《再次敬赠》网上第四单元童心童趣第11课:《赶海》1《童年趣事》网上2《童年游戏》《我的母语课3a》第39页 3《陀螺》《我的母语课3a 》第43页 4《踢毽子》《我的母语课3a》第46页 5《兔儿爷》《我的母语课3a 》第50页 6《海边的乐趣》网上 7《拾贝壳的小女孩》网上 8《脚印和大海》网上 9《飞吧,海鸥》网上第12课:《荷花》1《蝴蝶花》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22页 2《写荷》小学语文补充阅读第123页 3《金色的草地》美文阅读第52页 4《夏日观荷》番禺日报 5《牵牛花》网上 6《花之谜》网上7《碧绿的荷塘》网上寒枫 8《我爱荷叶》选自湖南大学出版社《阅读与训练》第13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1《鸟鸣涧》《我的母语课3b》第181页王维 2《早发白帝城》网上李白 3《望岳》网上杜甫 4《望天门山》《绝句》 1《绝句》(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

湘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湘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湘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湘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课程概述本教案是针对湘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的教学内容编制的。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研究到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掌握数到1000以内的顺序、读法和书写方法。

- 熟练掌握三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的大小比较,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

- 理解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与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关的问题。

- 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 运用等值关系解决有关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 研究认识钟面上整点、半点、分钟的概念和读法。

- 研究用秒钟、分钟计时,掌握1分钟、2分钟、5分钟的时间间隔。

- 研究理解计量长度和重量的概念,掌握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

- 研究认识周的概念和读法,理解周与星期的关系。

- 研究认识数阵,通过数阵解决一些数的性质问题。

- 理解100以内的数的数位、数值的概念。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数读法- 顺序、拼读到1000。

- 用AB教具制作各种数字。

第二单元:数的比较- 数量比较。

- 比较数的大小。

第三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用算盘计算加减法。

- 解决与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关的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拆分法与保持进位法。

- 运用等值关系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时间- 认识钟点和分钟。

- 用秒钟、分钟计时。

第六单元:计量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

- 认识重量单位。

第七单元:星期- 认识星期和周。

- 周与星期的关系。

第八单元:数阵和数的变化- 研究认识数阵。

- 通过数阵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100以内的数- 感知数的大小。

- 理解数位与数值的概念。

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让学生活动起来,通过发现和探索来研究数学知识。

-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促进合作研究与交流。

-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 实践研究:结合生活实际和日常经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法: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五年级下册英语作文写夏作文一到二单元The Best Summer EverSummer vacation is finally here! I've been counting down the days until school let out. As much as I love learning new things, there's nothing quite like having those long, carefree days of summer ahead of you. This summer is going to be the best one yet, I can feel it!Unit 1 of our English textbook was all about summer activities and vacations. One of the first topics we covered was summer camps. My parents signed me up for a really cooltwo-week day camp at the local nature center. We'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he outdoors, go on hikes, canoe on the lake, and do all sorts of fun activities. I can't wait!Some of my friends are going to sleepaway camps too. Danny is going to space camp, which sounds awesome. And Samantha is attending that horseback riding camp she goes to every year. She's totally obsessed with horses. As for me, I'll be happy doing day camp and staying at home with my parents and little brother at night.We also learned about popular vacation destinations. My dream would be to go to Hawaii and see those beautiful beaches,try surfing, and explore the volcanic landscapes. Or maybe take a cruise to the Caribbean islands. But we're not going anywhere too exotic this year. Mom and Dad booked a beach house down in Florida for a week. It'll be great to swim in the ocean, build sandcastles, and maybe see if we can find some cool seashells.Unit 1 also had a section on extreme summer sports like rock climbing, whitewater rafting, and bungee jumping. No way am I trying any of those! I'll stick to safer activities like swimming, hiking, riding bikes, and playing soccer and basketball at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Although I guess you could say I'm an extreme mini-golfer. Prepare to be defeated, parents!In Unit 2, we focused on summer reading, outdoor activities, and taking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I've already started making my summer reading list. I definitely want to read the next book in that fantasy series I'm hooked on. And I keep hearing about this new graphic novel series that's supposed to be amazing. I'll have to ask my teacher for other good recommendations.Speaking of my teacher, she gave us a cool bookmark with tips on beating the "summer slide" and keeping our brains active. Things like writing daily journal entries, doing little math drills, and finding educational games and activities online. I don't minddoing that kind of stuff because learning is fun, as long as it's not too much like schoolwork.My favorite part of Unit 2 was learning about gardening and looking after nature. Did you know that bees are responsible for pollinating over 75% of the plants that produce 90% of the world's food? They're so important! Our class took a field trip to a community garden and helped out by pulling weeds, planting some seedlings, and making homes for bees and butterflies. It felt awesome giving back to the environment like that.Now that summer is here, my friends and I are going to ride our bikes over to the garden every week to water the plants, pull weeds, and see how everything is growing. I'm also going to set up some little greenhouses at home and try growing my own fruits, veggies, and flowers. Oh, and I promised my parents I'd keep our backyard looking neat by raking up leaves, pulling weeds, and stuff like that. Getting out in nature is one of my favorite summer activities.There are so many fun possibilities this summer and I want to experience them all! Whether it's going camping with my family, having a lemonade stand, running through the sprinklers, watching fireworks on the 4th of July, or catching fireflies at night, I'll be squeezing every bit of joy out of these sunny days.No more sitting at a desk listening to teachers drone on all day—freedom at last!Well, I guess I've rambled on enough. All this writing has me longing to put down the pencil and head outside to enjoy the warm breeze and sunshine. Maybe I'll go for a bike ride, toss around a frisbee, and hunt for cool rocks and bugs like I used to do when I was a little kid. Ah, the blissful life of summer. Abso。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么?又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空气占据空间 )三、活动:“听话”的乒乓球1.出示实验装置,预测:如果用去底的瓶子罩住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垂直扣入水槽底部,乒乓球会在哪儿?预测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做出不同的预测,并说明这样预测的理由。

3.师:我这里有个带条纹的矿泉水瓶,如果任意指定条纹格数作为停留位置,你能想办法控制乒乓球的停留位置,让乒乓球听话吗?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同时上台来操作演示。

四、拓展迁移1.出示图片:生活中还有许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充气的轮胎、篮球难以压瘪、倒扣在水中的杯子,放在杯底的纸团不会湿......2. 寻找生活中更多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或事物,写一写、画一画。

3.我们能让乒乓球再回到水底吗?怎么做?为什么能实现?课后我们再去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灌水入瓶“听话”的乒乓球空气占据空间方法:插入吸管.....教学后记:水和石块占据空间,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理解水会溢出。

灌水入瓶实验易漏气,刚开始一滴滴慢慢滴水,重复实验水滴就加快了。

学生能回答出。

要让滴水加快可拧开拧松瓶塞。

使乒乓球浮上来,学生最先想到的是拧开瓶盖,斜放瓶身的办法学生思考了很久。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土壤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9、下列属于仙人掌生长习性的是( )。

A 、喜高温耐湿B 、耐干旱、贫瘠C 、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10、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有腐殖质B 、土壤没有肥力C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三、对错审判厅(20分)1、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2、土壤中有水,但没有空气。

( )3、土壤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4、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早晨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 理解图意.1、仔细看图, 说说图画内容.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 早晨真好)二、初读课文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 先读准生字的读音, 再轻声朗读课文, 把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节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教学第一小节.自由读, 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2、学习第二小节.(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 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指导朗读: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 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3、自由朗读3、4、5节.(1)自由读, 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2)质疑问难: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4、学生练习朗读, 读出赞扬的语气.四、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以后, 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环境, 珍惜大好时光?五、作业:1、造句:快乐:奔跑:1早晨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 学生认读(捧着鲜艳飘飘奔跑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读课后生字, 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 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2、重点指导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嘴:右边不要写错了.蹦:“足”字旁, 右边是个“朋”闪:第一笔是“点”始:左边是“女”, 右边不要写成“合”三、朗读指导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 通过朗读, 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 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3、第3、4、5节速度要较快, 体现出高兴的心情.四、做找朋友的游戏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一课, 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二、自读课文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看谁能弄清楚下面 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 “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相机指导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 朗读 四、再读课文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 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2、指名读、齐读.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 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 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七、巩固生字.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读讲课文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 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 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 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 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 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2、学习第7自然段(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3)读了这一段, 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四、课堂练习小练笔: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 联系学校生活, 自编一首小诗.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2、板书: 3 愿望二、 检查预习效果, 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读这篇课文, 现在大家读得怎么样? (1)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2)一个同学读第一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 2、教学生字.(1)这一课有12个生字, 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们. (2)读读写以下词语.独自 笑眯眯 湿润 邀 紧紧 友善 3、再读课文三、 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 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想一想, 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想想还有什么疑问? 四、 探究方楠写下自己的愿望时的内心活动. 1、看看方楠的愿望是什么?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想想方楠的内心感受.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方楠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3)同学讨论:读完后, 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一个方楠. 五、 作业 加偏旁组词 原( )( ) 本( )( ) 是( )(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细读课文、体会感情.1、简要总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动了?3、细读课文, 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明白. 4、把问题进行明确归类.(1)学生自己读书的过程中, 教师提示学生.(2)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对问题的思考, 研讨结果.5、联系起来谈谈感受:读了这篇课文,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6、角色扮演, 深入理解.老师和同学们到底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 想象一下老师说的话, 然后同桌合作, 表演出来. 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习后,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析.(评析的重点:老师和同学们的神态, 动作表现, 最后妈妈的话和短信) 2、朗读的方式:单个读, 然后练习分角色读. 三、 拓展谈话1、什么是友善?结合《愿望》谈谈自己的看法.2、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充满友善的事例. 四、 作业( )地望着 涌出( )( )地夸奖 写下( )反思:4妈妈的帐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簏课文, 题目是《妈妈的帐单》板书:4 妈妈的帐单理解“帐单”二、初读课文, 检查生字.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碰到难读的的词语或句子把它画出来, 把课文读通顺.三、整体感知课文.1、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2、找出课文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3、老师进行点评.四、教学两份帐单1、课件:出示两份帐单.2、指名读两份帐单.3、落实“款项”在课文的具体体现.五、听老师读想一想:彼得当时是怎么想的?请你选取一个片段字下来.六、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说, 就是“一阵发烧”.2、请学生说明理由.3、小彼得将小脸藏进妈妈的怀里, 会对妈妈说什么呢?七、作业学完课文后, 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反思:口语交际 该选谁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1、班上要推选大队干部, 同学们议论纷纷, 到底该选谁呢?有三位同学正在一旁讨论呢!让我们去听听吧.2、听了三位同学的发言, 谈谈你的看法吧.3、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像这三位同学一样, 在交谈中做到说话清楚, 听话仔细. (板书:说话——说清楚——听话——听仔细) 二、 分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你打算选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 全班讨论1、要求: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 如有不同意见, 可以针对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2、学生发表意见.3、小结:归纳学生的意见, 明确大队干部任职条件. 四、拓展训练假如现在同学们选取你当大队干部, 你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做? 五、讨论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倾听别人的谈话, 如何与人沟通, 而且懂得了在和别人交谈时, 如何做到有礼貌, 说清楚, 听话仔细.习作开开心心地玩第一课时一、做游戏, 感受玩的快乐老师带领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二、说游戏,与人分享快乐1、说说游戏过程中, 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引导学生抓住游戏全过程中, 同学们的动作、神态来说, 既说做游戏的同学, 又说围观的同学)2、说整个过程提醒学生:可以用“首先……然后……再……最后……”等词语进行组织, 使自己的表达有序.重点说最有趣的地方.三、写游戏1、写一写游戏中你感到最有趣、最快乐的地方.2、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断, 学生评议.评议要点:听了他写的片断, 你感到有意3、思吗?习作开开心心地玩第二课时一、 说说自己最喜欢玩什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玩了“贴鼻子”游戏,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我想, 你们肯定还有更开心的游戏, 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1、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 今天就写什么, 阅读书的要求,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2、老师小组:(1) 可以用上“首先……然后……再……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2) 把玩的过程 写清楚.(3) 范例引路.三、学生自主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习作 开开心心地玩第三课时一、教师总评本次习作情况.二、品读欣赏课件出示本次习作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请同学们欣赏, 评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三、作文医院出示本次作文中存在问题的句子、片断, 请学生修改.四、 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五、 誊写作文语文活动1教学过程一、万花筒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的特点.2、学生说说发现的生字特点.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5、自己也写一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二、我能选1、先自由地读句子, 再比一比.2、找出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3、再读句子, 看谁读得好.4、给你最喜欢的句子加上一颗星.三、我能说1、读前面的句子, 老师要简要说说什么是比喻句子.2、说说每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有什么好处.3、试着写两句话.4、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四、百宝箱1、古代的孩子做些什么呢?现在我们不要读一首清代诗人袁枚写的《所见》.2、教师范读.3、小结:短短二十个把字, 就把一位放牛捉蝉的孩子的外貌, 姿势、环境、神情勾画得生动传神, 跃然纸上, 请大家各自试试读一读, 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拼读一下, 模仿老师的样子, 读准韵律.4、朗读比赛.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五、大舞台1、出示相片, 老师有声有色地讲一个与相片有关的故事.2、指名上台讲与相片有关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课前,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鼓励学生查阅有关国徽的资料.二、 引发兴趣,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读题.2、出示国徽插图, 认识国徽.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 指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4、学生讨论后, 教师小结. 三、 自主识字, 初读感悟.1、同桌互读, 互相帮助, 把读不准, 不认识的字弄懂.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 认读生字卡片. (2) 开火车读.国徽 一枚 污泥 闪烁 微笑 (3) 利用学具, 进行识字游戏.3、默读课文后, 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5、展示朗读, 共同评价.6、教师范读, 学生提建议, 做出评价. 四、 作业. 填空一( )硬币 一( )小弟弟 一( )星星 一( )土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说国徽的样子.2、上节课我们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 愿用自己的行为为国徽增光.二、细读课文, 促进交流1、自由读课文, 思考: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们写在问题卡上.2、讨论交流, 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3、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三、训练口语能力.1、联系自己, 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2、教学小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四、拓展练习1、完成下列活动.(1)读读你最喜欢哪一句诗.(2)同桌之间互相背诵这首诗.2、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 妈妈听.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合作讨论:生字的书写规律.2、教师范写难写的字.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生字.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知道这首歌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聂耳与国歌》, 了解国歌.板书:6 聂聂与国歌 二、 简介背景1、简介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介聂耳的生平. 三、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认识新字.(2)理解相应生词, 不理解的词语在边上做记号. (3)通读课文, 做到流利准确. 2、检查自学效果.(1)同桌互相测试对方对生字的认识情况.(2)出示词语:聂耳 世纪 危亡 义勇军 情景 民族 3、“开火车”领读, 齐读.4、检查了解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5、把生字带入课文, 再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四、理解课文脉络.1、看图:你看懂了什么?2、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分别讲了哪几个“镜头”.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2、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1、导读第1、2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精读第3、4自然段.(1)哪些词语最能代表聂耳的想法, 行动和心声.(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随着音乐伴奏, 欣赏国歌.3、品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1)国歌的创作和谱曲成功以后, 在祖国抗战时期起了什么作用?(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3)背诵这一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读课文第6自然段.2、你对这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想?3、我们要从小刻苦学习, 长大报效祖国, 让祖国更加富强.四、作业1、阅读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 奋起反抗的历史故事.2、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7外婆家的小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小屋, 育情导学.1、同学们, 这儿有几幅画, 想让同学欣赏一下, 并说说是什么景色.2、讨论:你喜欢小屋吗?说说喜欢的理由.3、这是外婆家的小屋, 美丽而温馨.4、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外婆家的小屋》二、听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1、播放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2、听了朗读, 你们觉得外婆家的小屋神奇吗?3、你们最喜欢哪几个自然段?三、品读课文, 感受神奇.1.品读第2自然段.(1)自由读, 能不能带着喜欢的感情多读几遍?(2)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2自然段.(3)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会感悟.(4)指名交流, 并谈出自己的见解.(5)来到春天的小院落里,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品读第3自然段.(1)引导学生朗读, 夏天来了, 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2)指名朗读后, 回答课后问题.(3)联系生活, 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一处景物, 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有趣吗?四、学写生字和词语, 教师当堂点评.7外婆家的小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 感知内容.1、外婆家的小屋在春天变成了花园;夏天, 翠竹园是我们的天堂.下面请同学读读第4、5自然段, 看看秋天和冬天的小屋还有什么?2、学生自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3、采用指名读, 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 丰富想象.三、交流感悟, 丰富想象1、默读第4、5自然段, 边读边想, 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2、学生分季节读句子, 师生评议.3、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评出小背诵家.四、总结拓展.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2、联系家乡的一处景物, 仿照书上说的写一段话.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课文1、同学们见过野花吗?你见过的野花是什么样儿的?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短文两篇》中的《野花》.3、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 把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检查生字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认读.三、读书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野花盛开的季节是在什么时候?(2)齐读课文.2、学习第二自然段.(1)文中所写的野花出现在哪里?这些花开得怎么样?(2)谁了解菊花?3、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读这一自然段, 想一想:野花有哪些颜色?(2)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3)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段.4、开满野花的草地多美呀, 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 齐读第二、三自然段.5、看到这么美丽的花, “我”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1)齐读第四自然段.(2)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说野花真心真意地开放花朵, 给大地增添美丽, 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四、总结课文1、朗读课文.2、小结引申.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填空:()样的野花2、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花儿——水仙花3、简介水仙花.二、自读讨论1、各自轻声读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作者是怎么样来描写水仙花的.3、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问题.三、初读感受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读准生字.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 力争把课文读得准确.3、朗读展示:我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读出来给大家听听.四、再读解疑.1、为什么作者爱水仙花?2、观看水仙花那的图片, 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五、布置作业.1、画出你心目中的水仙花.2、说出水仙花的美丽.反思:口语交际 学会答话教学过程一、谈话引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同学们经常与人交谈, 但是如何以话还是有学问的.板书课题. 二、讨论明确.1、观看多媒体课件, 同学之间表演一下画面上的对话.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图中答话的同学, 谁做得对, 做得好.(引导学生认识到答话要有礼貌, 要把握分寸)三、分组交流1、把学生分成几组, 先讨论每幅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不对的地方在哪里?再用对话的方式说说怎么样说才对呢?2、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3、师生共同评议.四、角色朗读表演.分角色把一、二幅图中的对话重新说一遍.教学反思习作(写片段)2 花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花.1、学生说花.(1)分组交流收集整理的信息. (2)分组练说.(3)小组选代表交流.(4)出示一朵花指导学生观察:花是什么颜色?远看像什么?打个比方来说.然后连起来说一段话.2、闻花听了你们的介绍, 我觉得每一种花都非常香, 都想闻一闻.(教师闻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闻花, 也说出自己的感受.3、夸花(1)学生练习写句子.(2)交流.二、拓展活动你们给我介绍了那么多花, 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收集的鲜花资料献给你们.(看课件, 听评说)四、小结同学们记住, 要想写好花, 首先要仔细观察, 在仔细的基础上抓住花的特点来写, 才能写得好.作(写片段)2 花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花, 并说说理由.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花, 你最喜欢什么花?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1、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今天就来写什么花.阅读书上的习作要求,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小结.(1)写出自己最喜欢的花.(2)把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3)要按一定顺序写.三、范例引路《茉莉花》四、学生自主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作(写片段)2 花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二、作品展览把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 学生自由欣赏评价.三、交流欣赏心得.1、哪篇文章写得好, 好在哪里?2、哪些句子写得好, 美在哪里?3、哪些文章还存在不足之处.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五、誊写作文语文活动2教学过程一、万花筒1、学生自读, 观察并说说生字的特点.2、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3、同桌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二、我能写1、先读句子, 齐读, 指名读.2、讲一讲这两个句子中的意思.3、试着写句子, 注意把“微笑”放在不同地地方.三、我能读1、读这段话, 比一比, 看谁读得好.2、简要地说说这段话写的是什么.3、配乐朗读.四、百宝箱1、自由读列出的诗句.2、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3、学生自由地背背诗句, 可以互相检查.4、指名背诵, 小组背诵, 集体背诵.5、你还记得哪些表现人物的优美诗句, 给大家背背.五、大舞台1、引导学生图书、网络收集反映风土人情的地名资料.2、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3、说说这些地名的来历, 看谁说得好.4、准备开“可爱的家乡”资料展览会.反思第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 加强词语训练.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1、让学生明确每课的主要内容.2、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国徽》、《聂耳与国歌》第五自然段、《外婆家的小屋》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二、复习生字1、复习易错的生字、词语.污、族、烧、舒、烤、切2、复习易混淆的字.徽、微省、首烧、烤座、坐蜜、密啊、阿3、复习多音字.悄结缝4、读下列词语, 并说说它们的意思.闪烁生死存亡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增添绚丽5、复习数量词.6、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段话.三、复习句子1、复习比喻句、拟人句, 并说句子.2、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四、课堂练习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生()()亡()急关()浴()奋()()赴()继不()不()月光()()沁()肺腑()然()去2、你能把句子写得更有趣吗?(1)()的小兔在()跑来跑去.(2)()的雪花()地落下来.(3)()的荷叶上滚动着()的露珠.九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庐‘瀑、紫、辞、陵、猿|8个生字, 学会”还、重“两个多音字.2、通过学生讨论学习, 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 体会诗歌意境.3、.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 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 在想象中感悟, 理解古诗内容, 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重点难点读懂诗歌含义, 体会诗歌意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法与学法师:讲、议结合.生:自读、合作探究、品读.教学准备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在很久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 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 他的热情奔放、感情真挚, 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是谁呢?你们会背他的哪些诗呢?想不想背给同学们听?(配上古筝音乐)教学过程一、旧引新, 激发兴趣.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 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大家知道的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 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701—761),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 风格飘逸、豪放, 想像丰富、气魄雄伟]二、紧扣题眼, 品词析句.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 读了很多书, 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 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2.学习生字, 分别是庐、瀑、炉.3.全班齐读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