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传热学(全套课件666P) ppt课件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一、传热过程 1 、概念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 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
2 、传热过程的组成 传热过程一般包括串联着的三个环节组成, 即:
① 热流体 → 壁面高温侧; ② 壁面高温侧 → 壁面低温侧; ③ 壁面低温侧 → 冷流体。 若是稳态过程则通过串联环节的热流量相同。
二、对流
1 、基本概念
1)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 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的同时必伴随 有导热现象。
2)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 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有
第一章
绪
论
§1-0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 1 、传热学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 2)物物体。
2 、热量传递过程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 可分为两类:
t f1 tw1
Ah 1
tw1 tw2 A /
t w 2 t f 2 Ah 2
(d) (e) (f)
三式相加,整理可得:
A(t f 1 t f 2 )
1 1
h1 h2
也可以表示成:
(1-10)
A(tkf1tf2)A k t (1-11)
式中, k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
W/ m2K
⑤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 观表象。
⑥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 是热辐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Qt1t2t3 t1t4
R1R2R3
R
通过各层的导热量相同, 各层导热所遵循的规律相同
2021
29
传热学基本知识
热传导
4、导热计算 3)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特点:单层圆筒壁的导热面积不是常量,随圆
筒半径而变、同时温度也只是随半径而变。
Q t1 t2 R
t
A均
A均=2πr均L
r均
r2 r1 ln r2
导热分为两类
稳定导热: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 不稳定导热: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
知识回顾
2021
23
传热学基本知识
热传导
2、傅里叶导热定律
热传导的速率与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成正比,与壁面两侧的温差成正比,与壁厚成反比。
QAt1t2
q
Q A
t
Q
t
t R
A
Q 导热量,传热速率 , W;
导热动力 导热阻力
自然对流
泡状沸腾或泡核沸腾(传热系数大)
膜状沸腾
2021
36
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
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热
蒸汽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源,在锅炉内利用煤燃烧 时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汽化,使之产生蒸汽。蒸汽在饱 和温度下冷凝成同温度的冷凝水时,放出冷凝潜热,供 冷流体加热。
2021
37
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
(1) 蒸汽冷凝的方式
t t1t2 l n t1 t2 2021
当⊿t1/⊿t2<2时
⊿t=(⊿t1+⊿t2)/2
15
(2)双侧变温时的平均温度差
并流
逆流
错流
折流
①并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

(3)湿度
• 保温隔热性的多孔材料很容易吸收水分,吸水后,由于孔隙中充 满了水,水导热系数大于空气导热系数,加之在温度梯度的推动 下引起水分迁移而传递热量。
• 结论:物质湿度越大,它的导热系数较大;反之,导热系数较小 。 所以,在寒冷地区保温隔热时要特别注意防潮。
• 传热的基本方式:
①传热存在的条件:有温度差存在。(热量的转移总是由高 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送。
2.1.2 等温面与等温线 • 等温面是同一时刻在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
接构成的面。 • 不同的等温面与同一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一簇曲线为
等温线。 • 同时刻两个不同等温线不会彼此相交。同时刻两个
不同等温线不会彼此相交。
• 2.1.3 温度梯度
• 热传递的基本条件:在温差的作用下,才有热量传递,而 在等温面(线)上不可能有热量传递,所以热量传递只能
பைடு நூலகம்
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热对流、热辐射。
a.导热: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能 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或在同一物体内部,热能从温度较 高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的部分的传热现象。
• 导热的特点:在传热过程中没有物质的迁移。
• 导热存在条件:单纯导热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
• 导热的计算:
q
• 两者关系:1℃=1K 且 T=t+273.16≈t+273 K
2.1.1 温度场
• 导热与物体内的温度场密切相关。温度场是某一时 刻空间中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温度场 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即
t f x, y, z,
• 上式表示物体内部温度在x、y、z三个方向和在时 间上均发生变化的三维非稳态温度场。如果温度场 不随时间变化,则上式变为
传热学课件课件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传热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建筑节能设计
传热学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隔热通风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遮阳技术产中的传热问题
钢铁生产中的传热问题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传热问题
导热
导热方式:固体导热、液体导热、气体导热
导热应用:保温、传热、散热等
导热定义: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
导热原理:温度梯度、热流密度、热传导系数
对流
对流换热影响因素:对流换热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流速、流向、传热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有关。
定义: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媒质的运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应用领域:传热学基本方程与计算方法在能源、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
传热学基本方程的建立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与目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传热学原理的理解,掌握传热学实验技能
实验设计思路:针对传热学原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原理:当流体受到外部热源加热时,其温度会升高,密度会减小,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同时,周围较冷的流体密度较大,会下沉。这种冷热流体的交替运动形成了对流。
对流换热应用:对流换热在能源、化工、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锅炉、核反应堆、空调系统等。
辐射
内容1:定义
内容2:原理
内容3:影响因素
内容4:应用
复合传热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传热学--导热理论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二章 导热理论基础
第三节 热导率
3、隔热层必须采取防潮措施
(1) 湿材料 干材料或水
因多孔材料很容易吸收水分,吸水后,由于热导率较大的水
代替了热导率较小的介质,加之在温度梯度的推动下引起水分
迁移,使多孔材料的表观热导率增加很多。
0.35
0.599
第二章 导热理论基础
※导热是在温度差作用下依靠物质微粒(分子、原子和 自由电子等)的运动(移动、振动和转动)进行的能 量传递。因此,导热与物体内的温度分布密切相关。 ※本章将从温度场、温度梯度等基本概念出发 阐述导热过程的基本规律 讨论描述物体导热的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
第二章 导热理论基础
第一节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一、温度场(P13)
第二章 导热理论基础
第三节 热导率
4、几点说明
(1)保温材料的λ值界定值随时间和行业的不同有所变化。 保温材料热导率的界定值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保温材料的生
产及节能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我国沿用前苏联标准为0.23W/(m·K); 20世纪80年代,GB4272-84规定为0.14W/(m·K), 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中则降低到 (0.122)W对/(于m各·K向) 异性材料,其热导率还与方向有关。
1、等温面:同一瞬间,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 2、等温线:等温面与其他任一平面的交线。
3、立体的等温面常用等温线的平面图来表示。
为了在平面内清晰地表示一组等温面,常用这些等温面与一 平面垂直相交所得的一簇等温线来表示。 图2-1是用等温线表示的内燃机活塞和水冷燃气轮机叶片的温度场
第二章 导热理论基础
三、温度梯度(P13-14)
(完整PPT)传热学

(完整PPT)传热学contents •传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导热现象与规律•对流换热原理及应用•辐射换热基础与特性•传热过程数值计算方法•传热学实验技术与设备•传热学在工程领域应用案例目录01传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03热辐射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
0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由温度梯度驱动。
02热对流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热量传递方式传热过程及机理稳态传热系统内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保持恒定。
非稳态传热系统内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也随时间变化。
传热机理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单独作用或相互耦合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物体内的热量传递和温度调节机制,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解决高速飞行时的高温问题,保证航空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机械工程用于优化机械设备的散热设计,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能源工程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建筑工程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保温、隔热和通风等因素,提高建筑能效。
传热学应用领域02导热现象与规律导热基本概念及定律导热定义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表示热量传递的强度和方向。
热传导定律描述导热过程中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间关系的定律,即傅里叶定律。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材料性质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绝缘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温度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因材料而异,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会增加。
压力对于某些材料,如气体,压力的变化会对导热系数产生显著影响。
稳态与非稳态导热过程稳态导热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在稳态导热过程中,热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保持恒定。
非稳态导热物体内部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教学目标:
➢了解稳定传热的根本概念; ➢理解稳定tbt1)F
q(tbt1)
Q -单位时间的对流换热量。
q -对流换热热流强度。
F -墙壁的换热面积。 t b -墙面的温度。
t 1 -流体的温度。
-对流换热系数,
其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
变换公式的形式,可得:
q tb t1 tb t1
1
R
R -对流换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系数成反比。
▪ 黑体:能吸收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白体:能反射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透明体:能透过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在自然界中,绝对黑体、白体和透明体的是不存在的。
三、热辐射的根本定律 在所有的物体中,黑体辐射能力最强,
其他物体辐射能力小于黑体,称灰体。
c( T )4 100
3、传热的根本方式 导热 热对流 热辐射 4、稳定传热的根本概念 稳定传热
传热中温度差保持一恒定值,即不随时间有 所变化。 不稳定传热 传热中温度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2 稳定导热
一、定义
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 物体把热能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或 在同一物体内部,热能从温度较高的 局部传给温度较低局部的传热现象。
本概念; ➢了解稳定传热的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一门学 科。
▪ 本章介绍传热的根本方式,分析导热、热 对流和辐射的根本特性及应用。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引言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是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重要分支。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传热问题无处不在,如能源转换、化工生产、建筑环境等领域。
因此,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一、传热学基本概念1.热量传递方式热量传递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1)导热:热量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碰撞传递,其传递速率与物体的导热系数、温度差和物体厚度有关。
(2)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其传递速率与流体的流速、密度、比热容和温度差有关。
(3)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其传递速率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发射率和距离有关。
2.传热方程传热方程是描述热量传递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主要包括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1)傅里叶定律:描述导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kA(dT/dx),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k表示导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2)牛顿冷却公式:描述对流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hA(TwTf),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h表示对流换热系数,Tw 表示固体表面温度,Tf表示流体温度。
(3)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描述辐射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εσA(T^4T^4),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T表示物体表面温度。
二、传热学原理和方法1.传热问题的分类传热问题可分为稳态传热和非稳态传热两大类。
(1)稳态传热:系统内各部分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恒定。
(2)非稳态传热:系统内各部分温度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随时间变化。
2.传热分析方法(1)解析法:通过对传热方程的求解,得到温度分布和热量传递速率。
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2)数值法:采用数值离散化方法求解传热方程,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热量
▪ 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能的多少。
▪ 热量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J,kJ • 工程单位制中:cal,kcal • 换算关系 :1kcal=4.19kJ ▪ 热量与能量的区别: • 我们可以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能量,但我们不能说它
含有多少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通过热 传递交换热能才谈得上热量。我们可以说一个物体放出 多少热量,吸收多少热量。
▪ 以一建筑物外墙为例,来分析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实际传 热过程。
假定墙两侧空气温度分 别为tn和tw,且tn>tw, 室内热量通过墙体向外 传热的过程,要经历三 个阶段。
• 1、吸热阶段(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
qn n (tn tb1)
①
• 2、导热阶段
•
q
tb1
tb2 d
②
• 3、放热阶段(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 二、计算公式
• 单层墙壁
t1>t2,温度恒定不变,热能 以导热方式由墙体内表面经墙 体传向墙的外表面。
➢ 单位时间的导热量
Q d (t1 t2 )F
Q-通过单层平壁的导热量。 F -墙壁的传热面积。 d -墙壁的厚度。 t1 -墙壁内表面的温度。 t2 -墙壁外表面的温度。
-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
➢ 热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q d (t 1t2 )
q
t1 t2 d
t1 t2 R
▪ 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λ ,是材料导热性能的一个指标, 由材料本身决定。
▪ 材料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反之,导热性能差 。
▪ Rλ称为热阻,是热流通过墙壁时遇到的阻力,或者说墙 壁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 Rλ与λ成反比关系。
§2-3 对流换热
• 一、对流换热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1、定义
▪ 依靠流体的运动,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之 为热对流。
• 2、特征
▪ 传热过程中流体质点发生了相对位移,而热传导中质点 并不发生相对位移。
• 3、热对流与对流换热的区别
▪ 热对流是基本传热方式的一种。 ▪ 对流换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而是一种复杂的传热过程,
• 3、传热的基本方式
▪ 导热 ▪ 热对流 ▪ 热辐射
• 4、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
▪ 稳定传热 • 传热中温度差保持一恒定值,即不随时间有所变化。 ▪ 不稳定传热 • 传热中温度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本章无特别说明的传热现象都是指稳定传热。
§2-2 稳定导热
• 一、定义
▪ 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能传给 温度较低的物体,或在同一物体内部,热能从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部分的传热现象。
q (tb t1)
Q-单位时间的对流换热量。 q -对流换热热流强度。 F -墙壁的换热面积。 tb -墙面的温度。
t1 -流体的温度。
-对流换热系数,
其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
• 变换公式的形式,可得:
q tb t1 tb t1
1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对流换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系数成反比。
§2-4 辐射换热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G G G G
两边同除以G :
1
、、 -分别为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 ▪ 黑体:能吸收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 白体:能反射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 透明体:能透过全部热射线的物体,即 1。
▪ 在自然界中,绝对黑体、白体和透明体的是不存在的。
qw w (tb2 tw )
③
▪ 由于是稳定传热过程,外墙三个阶段的传热量应当相等, 即:
q qn q qw
④
▪ 联立①、②、③及④式,可得:
q
tn tw 1 d
1
Rd
tn tw R Rw
tn
tw R
K (tn
tw)
n w
式中:
K
1
1 d
• 一、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 1、定义 • 2、特点:
▪ 不依靠物质的直接接触而进行能量传递。 ▪ 伴随能量形式两次转化:内能→电磁波能→内能。 ▪ 只要T>OK,物体都会不断向周围发射热射线。 • 即使没有温差,也存在热辐射,只不过物体辐射和吸
收的能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 二、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 1、温度
▪ 定义: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测量温度的仪表:温度计,玻璃管温度计、热电偶温度
计、热电阻温度计等。 ▪ 衡量温度的数值标尺:温标。 ①绝对温标:国际单位制规定的热力学温标,符号T,单位
K(开尔文),中文代号“开”。 ②摄氏温标:工程实际常用一种温标,符号t,单位摄氏度
,代号“℃”。 换算关系 : T=t+273.16 一般工程计算中:T=t+273
• 三、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在所有的物体中,黑体辐射能力最强,其他物体辐射能 力小于黑体,称灰体。
c( T )4 100
T -绝对温度。 c -灰体的辐射系数,表示物体的向外辐射的能力。
c c0
c0 -黑体的辐射系数。 -物体的黑度,表示物体与黑体的接近程度。
• 四、辐射换热的计算
▪ T>OK的物体都能辐射热量,两物体通过辐射进行热交换, 高温物体辐射给低温物体的热量大于低温物体辐射给高 温物体的热量,最终两者差值决定换热量。
Q12
C12 [(1T010 )4
( T2 100
)4
]12
F1
Q21
C21[(1T020 )4
( T1 100
)4
]21F2
Q12 Q21
-平均角系数。
§2-5 传热
• 一、稳定传热的过程
▪ 建筑物围护结构和换热设备的传热过程,实际上是导热、 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方式都存在的复杂的换热过程。
第2章 传热学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 ➢理解稳定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
本概念; ➢了解稳定传热的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一门学 科。
▪ 本章介绍传热的基本方式,分析导热、热 对流和辐射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2-1 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
• 一、温度与热量
既有热对流作用,同时又有导热作用。
• 4、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 (1)流动的起因
▪ 自然对流 ▪ 受迫对流
• (2)流体的流动状态
▪ 层流 ▪ 紊流
• (3)流体的物理性质
▪ 导热系数、热容、密度、动力粘度等。
• (4)换热表面的几何尺寸、形状与大小
• 二、对流换热计算
Q (tb t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