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合集下载

园林中点景的方式

园林中点景的方式

园林中点景的方式
在园林中,点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法。

它主要通过巧妙地点缀景观元素,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提升整个园林的艺术效果和美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点景方式:
1. 运用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也是点景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地配置植物,可以形成优美的植物群落,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美感。

比如,在园路两旁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植物,可以引导游客的视线,同时也能美化环境。

2. 设置雕塑:雕塑是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点景方式。

通过在园林中设置与环境相协调的雕塑,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3. 利用建筑:建筑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也是点景的重要手段。

通过巧妙地设计建筑,可以使其成为园林中的亮点,提升整个园林的美感。

比如,在园林中建造一些具有特色的亭台、楼阁等,可以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建筑的魅力。

4. 布置灯光:灯光是夜晚园林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合理地布置灯光,可以营造出浪漫、神秘的氛围,为园林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

5. 设置景观石:景观石是园林中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巧妙地设置景观石,可以使其成为园林中的亮点。

比如,在园中摆放一些形态奇特的景观石,可以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总的来说,点景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通过巧妙地运用点景手法,可以让园林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式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细节和丰富的意蕴而备受瞩目。

在中式园林的造景中,有许多重要的手法能帮助我们打造一个生动、富有灵性的园林景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园林造景手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1. 四点一线法:这是中式园林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造景手法之一。

它通过以个别景物为节点,使其他景物相对独立地呈现,从而形成层次感和景深感。

通过选取四个重要节点和一条基本线条,可以将整个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且使园林景观更加有序。

2. 诗意布置:中式园林强调“意境”,注重通过布局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在造景时,可以根据园林的主题或者要表达的意境,选择相应的景观元素进行布置。

比如,如果想要表达闲适自在的意境,可以增加一些休闲座椅和曲径通幽的小径;如果想要表达山水之间的忧愁和离别,可以选择一些流水、假山和落叶的元素进行布置。

3. 琢磨点、线、面的关系:中式园林讲究点、线、面的和谐关系。

点是园林中的个别景物,线是景物之间的联系,面是景物所组成的整体。

在造景时,需要思考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整它们的位置、角度和形状来达到和谐的效果。

比如,在布置花坛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线条的花卉进行搭配,以增强园林的整体美感。

4. 借景手法:中式园林非常注重自然山水的利用,常采用“借景”手法将远处的山水融入园林中,增加景深感和广阔感。

在布局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建筑和植物的位置,或者设计适当的观景亭和廊架,使远处的山、水等自然景观成为园林中的一部分,与人建筑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5. 顺应自然:中式园林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

在造景时,可以借助自然材料和景物,如石头、水流、植物等,营造自然的氛围和景观。

同时,注重保留原有的自然特征,如不破坏原有的山石、植物和水源等,尽量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

综上所述,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是灵活多样的,但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造景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1. 借景法:利用远处的山水景观或其他自然元素作为园林的背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将远景融入到园林中,形成一种虚实结合、天人合一的美感。

2. 围合法:通过围墙、屏风、廊架等围合结构,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同时起到隔离、保护和营造私密感的作用。

围合法可以使园林空间更具层次感和封闭性。

3. 对景法:通过布置景观元素,使其在园林中形成对称、镜像或呼应的效果。

对景法可以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使园林空间更具有秩序感和统一性。

4. 拟景法:通过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如人工山石、人工水景等,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达到仿真的效果。

拟景法可以创造出一种自然、生动的园林景观,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5. 点景法:在园林中布置一些独立的景点,如亭台、假山、花坛等,
通过点缀的方式增加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点景法可以使园林更具有趣味和变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6. 曲径通幽法:通过曲折的路径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使人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探索和惊喜。

曲径通幽法可以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给人以探险的体验。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实际上中国园林艺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和技巧,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在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美丽、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的造景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的造景手法

七、借景→1.近借与远借
近借是指借取邻近空间的景物。 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原为补园,与拙 政园中部分别为两座园林,补园主人在 假山上建造宜两亭,邻借拙政园中部之 景,一亭尽收两家春色。
七、借景→1.近借与远借
远借是指借取远处的景物。例 如,苏州拙政园远借北寺塔, 北京颐和园远借玉泉山之塔及 西山之景。
五、夹景与对景
夹景是指利用建筑、山石、围墙、树木等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从而突出空间 端部景物的造景手法。夹景可以增加园景的深远感,也可引导游人视线。
六、抑景与扬景
中国传统造园历来有欲扬 先抑的做法,将最好的景 色藏在后面。欲扬先抑的 主要方式是在园林中运用 障景、隔景等手法,引导 游人到达开阔的园林空间, 让游人产生一种“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感觉,使园林显得 更有艺术魅力。
七、借景→2.应时而借
应时而借是指利用时间的周期变化,借取一日 或四季之中的佳景。例如,春借红桃绿柳,夏 借荷塘莲香,秋借枫叶菊峥,冬借傲霜飞雪等。
八、点景
我国古代的造园家善于抓住 景物的特点,并结合周围环 境,作出意境深远、诗意浓 厚的题咏,其形式有匾额、 对联、石碑、石刻等。题名、 题咏能够对景观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增加诗情画意之 感,给人以艺术联想,丰富 景观的欣赏内。
园林景观设计
一、主景与配景
园林中必须有主景与配景之分。主景是全园的重点与核心,往往体现园林的 功能与主题,是全园视线集中的焦点。配景是指园林中除主景之外的景物, 主要对主景起衬托作用,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
一、主景与配景→1.主景升高
主景升高会相对地使视点降低,在仰视主景时,可以简洁明朗的蓝天远山为背景, 使主景的造型、轮廓更加鲜明、突出,如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园林中点景的名词解释

园林中点景的名词解释

园林中点景的名词解释园林设计中,点景是指在园林布局中,以一种点状物或景观元素的形式,使之在整个园林环境中成为焦点和亮点的一个概念。

点景在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破除单调,增添意境和情趣,从而提升园林的整体美感。

一、点景的分类点景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分为自然点景和人工点景两种类型。

自然点景是指依托于自然景观和自然条件而形成的景观元素,比如山、水、瀑布等。

这些自然点景具有自然美和动人之处,使整个园林环境更加和谐、自然。

人工点景则是人为创造的景观元素,通过人的设计和工艺将不同材质和形式的物体进行组合和安置,形成具有特色的景观效果。

比如亭台楼阁、假山等。

二、点景的功能1. 引导视线:点景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引导人们的视线,使人们的目光聚集在特定的景观元素上,从而达到引发人们舒适感和视觉享受的目的。

比如在园林设计中设置独特的亭台楼阁,在特定位置放置假山等。

2. 增加层次感:点景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使整个园林环境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通过点景的设置和布置,可以使园林更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给人以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感。

3. 创造氛围:点景作为园林设计的亮点,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使人们在园林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满足和享受。

比如在园林中设置具有浪漫情调的小桥流水,或者营造出宁静祥和的禅意花园。

4. 强调主题:点景可以突出园林设计的主题和特色。

通过点景的设置和布置,可以使园林呈现出特定的主题效果,比如古典主题、现代主题等,从而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

三、点景的设计考量在园林设计中,点景的布置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点景应与整个园林环境相协调,既要与周围的景观元素相得益彰,又不能突兀或与之相矛盾。

它应该与整体园林风格相一致,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2. 空间的利用和分配:点景的设置需要考虑空间的利用和分配,避免过分拥挤或在某一区域过于稀疏,使整个园林空间呈现出均衡和谐的效果。

园林设计的要求与特点之我见

园林设计的要求与特点之我见

·技术与应用·园林设计的要求与特点之我见■王美芳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摘 要: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做到经济、实用、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要求;特点1.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做到经济、实用、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实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首先要考虑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园林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适用的观点带有永恒性和长久性。

其次要考虑经济问题。

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

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也要考虑美观,既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

在某些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美观本身就适用,就是观赏价值。

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气氛。

2.园林景观设计设计标准将居住环境规划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统筹考虑,使二者融为一体,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永远是园林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

小区的可识别性园林艺术是园林空间精神上的享受,节点细部设计优秀的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过去的居住小区规划往往是规划师先做小区总体布局,安排道路系统,布置住宅单体,随后建筑师接着进行住宅单体建设,往往在总体已定的前提下,才进行绿化设计。

景观设计设计师、开发商、业主三结合,业主共同需求即是我们设计的基本要求,相互的沟通能够使业主了解到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创造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存,同时业主们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获得的最直接的、第一手的、准确的景观设计定位,加之与开发商达成的共识,关注、掌握、完善人们所需的设施的配置与要求,创建符合业主要求的,清新、自然宜人的人居环境,把我们的住宅园艺景观质量推向新的阶段。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

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

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构思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

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

我们这里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

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

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

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四法”1、草图法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能将自己的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意修改。

2、模仿法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别人的想法、构思,激发自己的灵感。

模仿法在仿生学领域的应用:模仿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来的微型照相机、摄像机自动调焦的摄像头等;人造卫星的拍摄系统;模仿飞鸟的翅膀结构原理制造出的飞机机翼等。

模仿法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大致分为:a.外形模仿b.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c. 结构模仿d.功能模仿3、联想法要用联想法进行方案构思,人们就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及较丰富的想像力。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虽然离不开点、线、面,每种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

平面包含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

点、线、面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把、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室内装饰冲量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

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点、路线、区域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一、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大小,没有形态,没有方向,只有位置。

在园林景观中,点通常是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点具有相对性,景点在整个园林景观范围内,就是一个点的概念。

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我们从美学角度出发抽象出来的元素,严格地说园林设计中会没法的点没有大小,但可以在空间中会标定位置。

例如在园林景观中会,一个湖面相对于园林景观它就是一个点,而湖面上所的小岛相对于湖面来说,它又是一个点,而湖面则又是上升为一个面。

点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见识的感受也不同。

在园林设计中,为了突出概念设计的主题或者丰富景观景观的内容,人为创造的一些景点也可以具象抽象为点。

例如景观设计中的入口节点、雕塑、喷泉或者中心广场等等,由于动态变化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

这些节点由于空间位置特殊,通常是视觉的焦点和构图的重点,容易已引起人的注意,起到点睛的作用,是整个园林风格和主题的体现。

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点与点之间连的愈来愈紧密,延伸距离越远,形象也越是与此相反线。

点的线化应用比实线极质感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例如,园林景观中的绿篱植株排列、行道树植株排列,在满足其园林系统分区的同时,还缺少景观的点景作用。

此外,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还包括很多,点的位置、面积大小占地变化会对整体布局的重心、构图有很大的影响。

二、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中国传统园林的点景艺术历来被入们所推崇,它具有点缀、装饰的意思,现已被推陈出新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中。

园林点景的技术与艺术方法可概括为;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地完善表现诗情画意。

归结起来,常见的点景技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画巾有诗,寓意造景。

园林的景观如画,景意如诗,刻意追求意境美。

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华贵、兰草的典雅等,都表达一定的意境。

如果发觉有的景观缺乏诗画意境时,可以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

比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一个小亭,便有“万绿丛巾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

其次,静中有动,秀中有野。

静中有动的点景技艺就是增添动感效果,比如在溪边点缀竹筒水车,崖边点缀泉瀑,水中饲养水禽和游鱼,寺院点缀钟磬声等。

若在园内多植浆果类灌木,便可招引飞鸟入园,起到“鸟鸣园更幽”的作用和效果。

秀中有野就是不单讲究叠山理水,种植入工栽培花木,而是增加“天然图画”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

再次,要讲究自然天成。

要着意为之,无意出之,使点景艺术达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

另外,园林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
一、衬托、烘托要相称。

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鸡之类才相称”。

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

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

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

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

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六、是强调加深要适度。

如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七、是逗引引导要藏露结合。

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或在景境外点以路亭、牌坊等,借以引导游人寻幽访胜。

八、是暗示隐喻要高雅。

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暗示解惑的目的。

总之,园林点景是一门艺木,必须要求精心设计,“点”的恰到好处。

同时如叠山塑石、凿池驳岸、栽花植树、悬泉叠瀑、搭架编篱、砌洞铺径等都讲究自然理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