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园林景观设计-点景技法

中国传统园林的点景艺术历来被入们所推崇,它具有点缀、装饰的意思,现已被推陈出新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中。

园林点景的技术与艺术方法可概括为;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地完善表现诗情画意。归结起来,常见的点景技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画巾有诗,寓意造景。园林的景观如画,景意如诗,刻意追求意境美。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华贵、兰草的典雅等,都表达一定的意境。如果发觉有的景观缺乏诗画意境时,可以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比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一个小亭,便有“万绿丛巾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

其次,静中有动,秀中有野。静中有动的点景技艺就是增添动感效果,比如在溪边点缀竹筒水车,崖边点缀泉瀑,水中饲养水禽和游鱼,寺院点缀钟磬声等。若在园内多植浆果类灌木,便可招引飞鸟入园,起到“鸟鸣园更幽”的作用和效果。秀中有野就是不单讲究叠山理水,种植入工栽培花木,而是增加“天然图画”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

再次,要讲究自然天成。要着意为之,无意出之,使点景艺术达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

另外,园林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

一、衬托、烘托要相称。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鸡之类才相称”。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六、是强调加深要适度。如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七、是逗引引导要藏露结合。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或在景境外点以路亭、牌坊等,借以引导游人寻幽访胜。

八、是暗示隐喻要高雅。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暗示解惑的目的。

总之,园林点景是一门艺木,必须要求精心设计,“点”的恰到好处。同时如叠山塑石、凿池驳岸、栽花植树、悬泉叠瀑、搭架编篱、砌洞铺径等都讲究自然理趣。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标题: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前言 2004年“中国园林藤头杯”青年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圆满谢幕了,代表着当今在校学生最高设计水准的比赛又告一段落。看着同龄人的作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在为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少年老成”的创造力和那些精妙杰伦的表现力震慑的同时,心中也开始有了隐隐的悲哀:我能行吗?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不行?在全国农林院校中排第六名的山东农业大学,居然在有43所院校,23个设计单位参赛的“藤头杯”的194件作品中没有一件来自我们学校!真的想问,山东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怎么了? 从来时的惊喜,到现在的悲哀,使我不得不为我喜欢的专业做点什么。我来自湖北,我的武汉在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与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沦陷”了;我来自林学院,我的园林专业在学校其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沦陷”了!像武汉市长李宪生,为武汉的崛起而四处奔走呼吁一样,我要为园林专业的崛起吆喝助威。或许,我并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是,只要你听到这样一种不甘沉沦的声音,只要你知道我对园林的挚爱并默默为之奋斗就足够了。 1 园林专业现状及园林人才培养现状 1.1 园林专业现状 我们园林专业的这一代,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变革时代,祖国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土地与社会变化,迫切需要以土地设计为己任的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论从政府领导到地产开发商,从大众百姓到社会媒体,认识正在不断深化,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前景无不令人瞩目。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对现代景观需求如此迫切广泛之际,作为园林设计的实践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众所周知,园林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她囊括了技术,艺术,人文,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可如今,园林专业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却是步履艰辛,培养的人才更是寥如星辰……因此,对于园林专业教育的落后现状,我们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之后,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支持改变的社会氛围,是吧! 前景是辉煌的,未来是无限的美好。可毕竟再好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以前是建筑,建材行业,现在是咱园林设计的了! 1.2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陆地区可是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于是大家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各占山头,各树门派,现在的景观园林正处于一个典型的诸侯混战时刻,谁稍强大谁就能多分一杯羹,谁就做大哥,接受别人的尊敬。当前园林专业大致面貌分为3类:一是城市规划与设

园林专业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立体构成 设计初步、风景园林导论、园林树木、花卉、景观生态学 中外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造景、风景区规划、园林建筑环境设计 某211工程大学的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能掌握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方法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宾馆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综合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设计、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影视及音乐厅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建筑设计基础、园林艺术、建筑装饰概预算、装饰施工与监理等。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业、会展及广告业等范围就业。 园林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风景与园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相应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能适应园林、城建、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风景与园林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美术、园林设计基础、风景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室外场景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毕业生适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城市规划与建设、风景园林科学研究与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 我知道某“211”工程大学本科园林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 植物学 美术 园林测量学 园林工程制图 气象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园林设计基础 人体工程 园林树木学 CAD辅助设计 园林建筑结构与工程力学 生态学 风景园林艺术 花卉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建筑 插花花艺设计 3D模型场景建立 风景园林设计 园林管理 专业英语 室内装修与室内园林 园林工程概预算 科技写作 风景旅游区与森林公园规划 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园林工程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环境保护 园林史 鲜切花生产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 工程地质 园林土壤学 植物生理学 室外场景模型设计 钢笔画 园林文学 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旅游学概论 盆景学 环境保护 以上课程有必修选修,恕不细分,当然还要学公共课程例如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法律基础、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马哲、马经、就业指导。还有其他人文类、艺术类非专业的选修课。我就学了大概70门。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方案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 一、《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5.1.2条园路宽度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园路宽度(m)表5.1.2

第5.1.3条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第5.1.6条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第5.3.3条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m2计算。

浅谈园林景观置石叠石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置石叠石设计 经常有年轻景观设计师前来询问笔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如何表示园林中叠石、置石?如何设计石景?尤其设计自然溪流中的置石,自然式山石驳岸、假山、山石安放等各项,不知如何画出来?这确是目前许多年轻景观设计者的薄弱点,甚至盲点,搞景观的人不会设计石景是很遗憾的。一、现在目前,设计自然式目林景石时,方案设计阶段山石表现可用电脑技术,采月其它已建作品给业主看,十分有效,顺利通过方案,然而一进入施工图阶段,设计人员被难住了,设计人员画不出各种各样构思中的石景!人工不会画,电脑是根据人脑画的,当然也不会画,无从表示之,有的干脆不画,造成山石单项施工图空白。工程在工地上缺少了山石施工图指导只能由施工人员随便、随意堆叠,若遇上技术较差的工程队伍叠出的作品会令人啼笑皆非,无法掌控。的确,千变万化山石的施工图很难表示。设计人员需用工程语言按比例绘图出设计作品的形状、石型、质感、高度、厚度、山石与植物山石与地形等关系都十分困难,需要一定山石知识功底和造诣才能如愿。据笔者所知,目前上海滩景观市场中能画山石施工图能指导施工的人寥寥无几,无法应对庞大的景观市场。二、提高绘制山石需要两方面的素质:一是心中装有“石”,二是手上会绘石。借鉴:观察自然,对自然山水感受力要强,敏锐度高。通过观察,自然山的神韵、形体、走向、山石肌理等把它提炼出来成为设计者胸中的“丘壑”。一个胸中有“丘壑”的人才能画出山石来!若不能如愿,则去欣赏和临摹中国的山水画

(这是中国的文化概念)。设计者把理解的山石的结构,千姿百态形状的石质变成具象的叠石作品,这也是造园师对自然山石的感觉,呈现在自己设计的景观之中。表现:另一方面平时努力提高手绘能力,熟练的线条所表现出山石只有靠坚持不懈地画,没有捷径!同时提高辨别能力,分析他人成功作品和指出不足之处。提高自身赏石修养,先辨别作品的好与差,评论一番。最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设计者连作品的好与坏都说不出所以然来,设计无从下手!学习:从教课书上学习叠山置石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相石、学习石的种类和叠石的章法等。掌握其理论层面上的应知应会;力争从实践施工项目中学习。工程开工后,有高级石匠师傅在现场堆石者,设计人员可直接向他们进行交流和学习。三、过去过去,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们没有电脑依赖,所有的图纸全靠手工画制,尤其传统园林“无石不园”。叠石用量大,凡是工地上要图纸必须保证准时送到工地!必须画出山石的平、立、剖面图,并计算出山石吨位重量!那时,不会画问题也存在:学着目;练习画;模仿画;千方百计把胸中的山石丘壑“吐”出来,付诸施工......久而久之,孰能生巧。就这样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培养练就了一批画山石能手。例:周在春、朱祥明、郑松勤、高炜华等年轻的设计师。他们画出的施工表现图给工人们施工,图纸一目了然,清晰明了,有效指导施工,又能给施工技师有发挥余地,施工后的作品与原设计图纸八九不离十。最成功的—块大石景是1963年周在春设计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大门口的“红岩”石,至今是龙华地区的地标景观。当时为了施

景观设计专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方向和总体目标 1、职业方向:景观设计 2、总体目标:景观设计师 二、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分析: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变的很严峻,就业率明显下降,但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不算很大,目前形势有所好转 2、职业环境分析:景观设计是近几年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一个职业.。我国起步较晚,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较少,业内的资深人士更是稀少。在城市绿地逐渐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广阔。 三、SWOT分析 1、竞争优势(strength) a、自我评估:不怕牺牲眼前的利益,坚持长远的目标,以自己的前途发展为基础;不怕挫折,在受挫时依然能积极工作,在重重障碍下依然不屈不挠;有能力做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观点;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愿受传统习惯和环境的束膊不满足观状,要勇往直前;兴趣、爱好广泛;勇于认错,并能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要严于自己宽以待人;不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即使遇到一连串失败,依然坚信自己的能力;诚信,诚实,正直,不推卸责任,不连累他人;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才能永不满足;对权威不害怕,不迷信;善于用他人的观点来全面观察事物;为内在动力而不知疲倦的工作,有远大的抱负;从创造中得到最大的快乐;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人友好相处;身体健康,具有旺盛的精力和活力。但有时与人沟通没有掌握最好的方式方法,从而造成情绪的对立。 b.老师领导评估: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良好,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同学关系较好,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c.父母家人评估:工作起来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喜欢自己创作,动手能力强,手巧,观察能力强,很乐观 d.同学朋友评估:待人热情,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为人有正气,学习认真负责,有礼貌,很活泼,很乐观,想象力丰富 f.部门评估:有责任心,工作认真,有上进心,主动性强 2、竞争劣势(weakness) 自我评估:.专业相关知识相当缺乏,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不足,领导和组织能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8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在城市建设管理、园林绿化以及各级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城乡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备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林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的特性,熟练运用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景观营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业务的能力。 5、熟悉职业景观建筑师业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技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4-7年。总学分 180 。 四、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居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公园与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与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政策与法规 2.学位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公园与生态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

八、毕业条件 学生在4~7年内按照本培养方案修满180学分。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 玉棠富贵。 (a ) 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 ) 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 ) 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 泼。(a ) 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 ) 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 ) 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 ) 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 b) 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 (a ) 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 ( a) 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 )。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 (abc )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 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 (abc )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园林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园林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赵灿 2013205210521 调查对象:紫竹院公园 调查时间:2015.5.9 调查内容: 1.设计背景及过程: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 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 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2.周边环境: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 3.设计形式: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的基本格局,是一 座翠涌芳岛,篁映碧波,以竹取胜,以竹为景的自然山水园林。分为绿毯诗韵、青莲岛、明月岛、筠石苑等景一片蓄水湖,公元三世纪时,这里是高梁河的发源地,系燕 京水源之一。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占18.9公顷。园中有大小湖泊三个,两座小岛,五座

拱桥把湖、岛、岸连在一起,桥、廊、亭、榭,点缀其间,紫竹院公园以竹景取胜。 过去传说观音菩萨居住在南海紫竹林,这里一建有供奉观音的寺庙而得名。共栽有10余种竹子,16万余株,成为一座以水景为主,以竹景取胜,深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大型公园。 4.面积大小:紫竹院公园占地47.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8.9万平方米,水面约 占三分之一。 5组织方式:1.公园为游客提供应急药品、针线包,出借雨伞、轮椅车等服务。 2.厕所与公园同步开放,并按规定实行免费提供洗手液、卫生纸,方便 晨练游客。 3.公园开放时间,禁止车辆在园内行驶,生产车辆避开晨练高峰,保证 游客安全。 4.公园环境卫生做到开门清,为游客提供良好游园、健身环境。 5.公园门区管理人员做到开门到岗,挂牌服务,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 题 6.公园每天为市民游客免费供应开水。 7.公园设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设施。 8.公园设置便民信息告示牌,为市民游客提供天气预报、公共服务热线 电话等信息。 9.公园因地制宜设置报廊。 6道路分级:主干道:4-5米,次干道:2-3米,人行道:1.5米 7 景观小品:11处 绿毯诗韵 公园东部是“绿毯诗韵”景区。林木茂密,碧草萋萋,“缘话竹君”、“萌亭报春”位于其内。从整体布局上看,这里是全园的“序曲”。 跨海东征 这是一组以中国象棋文化为底蕴的园林雕塑。象棋在我国源远流长,相互对垒, 趣味无穷,其技虽小,其理至深,纵横十、九路,满盘皆春秋。据传,象棋演义至今,有著名难解八大棋局,“跨海征东”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自然的松岗梅竹环绕中,以

《书目》最全的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书目。

一.园林(景观)设计类专业网站介绍 1、ABBS建筑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 hhdaimy19790302 19791002 2、疯狂人园林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 3、中国景观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hhd1979 19791002 4、景观中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 hhd1979 19791002 5、土人景观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 6、中国园林导航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69921.html, (其中有园林设计方面的大部分网站) 二.杂志类: 01《中国园林》 02《世界建筑》 03《世界建筑导报》 04《新建筑》 05《时代建筑》 06《建筑师》 07《规划师》 08《城市规划》 09《LANDSCAPE ARCHITECTURE》(美) 10《景观设计》(日 三,书目 3.1历史类 一、国内 1、《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2、《江南园林志》作者:童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造园史》作者:陈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国外 1、《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旬园到天然公园》作者:针之谷中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造园史纲》作者:童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最简短的造园史 3、《西方园林》作者: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环境设计史纲》作者:吴家烨重庆大学出版社 5、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 《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 评:“景观”换成了“环境设计”,买不到《图解人类景观》的人可以看看 6、《外国造园艺术》作者: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7、《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著 8、《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10.《环境设计史纲》作者:吴家骅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现代: 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王向荣,林菁中国建工出版社 2、《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作者:斯坦尼兹——提纲式, 3、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看了也是白看 4、《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作者:周武忠东南大学出版社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纸类型及内容要求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纸类型及内容要求 一、现状分析图 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形成若干空间,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可用圆圈或抽象图型将其粗略地表示出来。如对四周道路、环境分析后,可划定出入口的范围;再如,某一方向居住区集中、人流多、四通八达,则可划为比较开放、活动内容比较多的区。 二、功能分区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和现状图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游人活动规划,不同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同的空间,使不同的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与形式尽可能统一。另外,分区图可以反映不同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该图属于示意说明性质,可以用抽象图形或圆圈等图案予以表示。 三、总平面图(园林总体规划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总立面图、剖视图、整体或重要景区局部鸟瞰透视图。 总平面图是表现规划范围内的各种造园要素(如地形、山石、水体、建筑及植物等)布局位置的水平投影图,它是反映园林工程总体设计意图的主要图纸,也是绘制其它图纸及造园施工的依据。其绘制内容与要求如下: 1.园林要素表示法 (1)地形:地形的高低变化及其分布情况通常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总平面图中等高线可以不注高程。 (2)园林建筑:在小比例图纸中(1:1000以上),只须用粗实线画出水平投影外轮廓线。建筑小品可不画。 (3)水体:水体一般用两条线表示,外面的一条表示水体边界线(即驳岸线),用特粗实线绘制;里面的一条表示水面,用细实线绘制。 (4)山石:山石均采用其水平投影轮廓线概括表示,以粗实线绘出边缘轮廓,以细实线概括绘出皴纹。 (5)园路:园路用细实线画出路缘,对铺装路面也可按设计图案简略示出。 (6)植物:园林植物由于种类繁多,姿态各异,平面图中无法详尽地表达,一般采用“图例”作概括地表示,所绘图例应区分出针叶树、阔叶树;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绿篱、花卉、草坪、水生植物等。 2.编制图例说明 图例,应在图纸中适当位置画出并注明其含义。为了使图面清晰,便于阅读,对图中的建筑应予以编号,然后再注明相应的名称。 3.标注定位尺寸或坐标网 采用坐标网格法标定工程的平面位置时,应用细实线绘出定位轴线,在其一端部绘制出直径为8mm的圆圈。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号,竖向用大写拉丁字母(除I、O、Z不采用,以避免误解为1、0、3数字),从下至上顺序编写。每一网格边长可为5m、lOm、20m(也可为30-100),按需要而定。并按测量基准点的坐标,标注出纵横第一网格坐标。 4.绘制比例、风玫瑰图或指北针,注写标题栏 5.绘制立面、剖面、鸟瞰图。 6.书写设计说明书 总体设计方案除图纸外,还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全面地介绍设计者的构思、设计要点,是用文字来进一步表达设计思想及艺术效果的,或者作为图纸内容的补充,对于图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及未尽事宜也可用文字说明。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用地位置、现状、面积。 (2)工程性质、规划设计原则。 (3)功能分区(各区内容)。 (4)用地面积比例(土地使用平衡表)。 (5)设计主要内容(山体地形、空间围合,河湖水系,出入口、道路系统、建筑布局、种植规划、园林小品等)。 (6)管线、电讯规划说明。 四、地形设计图 地形设计图是根据设计平面图及原地形图绘制的地形详图,它借助标注高程的方法,表示地形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它是造园时地形处理的依据。其绘制要求为: 1.绘制等高线 根据地形设计,选定等高距,用细实线绘出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虚线绘出原地形等高线。等高线上应标注高程,高程数字处等高线应断开,高程数字的字头应朝向山头,数字要排列整齐。高程单位为m,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对于水体,用特粗实线表示水体边界线(即驳岸线)。当湖底为缓坡时,用细实线绘出湖底等高线,同时均需标注高程,并在标注高程数字处将等高线断开。当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 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 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 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 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 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 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 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 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 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 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 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 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 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 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 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 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 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 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 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 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 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 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 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 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

浅谈景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目录 1.背景 (3) 2.景石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3) 2.1 特置 (5) 2.2 对置 (5) 2.3 散置 (6) 2.4 山石花台 (7) 2.5 与建筑相结合 (7) 2.6 假山 (8) 3.景石石材的特性以及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 (9) 3.1 三峡景石 (9) 3.2 巨型景石 (10) 3.3 太湖石 (11) 3.4 灵璧石 (12) 3.5 门牌石 (13) 3.6 石器石 (13) 3.7 雪花石 (15) 3.8 麻石 (15) 4.对古代景石和现代景石的评价 (16) 5.现代园林置石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17) 6. 解决方法 (19) 参考文献 (20)

浅谈景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凡园必有石,无石不成园。景石作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园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园林中,水得山而媚,水以石为面,造园必有山,无山不成园。假山是园林的主景与骨架,以造景游览为目的,充分结合多方面的功能,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又不落人工斧凿之痕迹,达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艺术境界,使人有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的感觉。本文对景石在石材特性,空间布局,设计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对现代景石造园的看法从中发现造园置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园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园林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置石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园林景观。从而创造出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和推进新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置石。 关键词:景石园林应用 Abstract:Where the garden must have stone, no stone not a park. King Stone as one of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Landscape, in the garden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garden, the water was mountain and water, stone face, the garden must have mountain, no mountain not a park. Rockery garden is the main scene and frame, to landscaping for the purpose of visit, combin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features to earth and stone as the material to be modeled on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to be refined and artistic exaggeration, an artific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ndscape scenery, in the limited space with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beauty without artificial chisels off the mark, to achieve "Although man made, if since" garden art realm, makes a return to basics, back to nature feel. In this paper, stone landscape features in stone, space layout,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ole were discussed,

风景园林专业竞赛汇总情况

风景园林专业竞赛汇总 一、国际竞赛 1. 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 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由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主办,每年举办一次,在IFLA世界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期间公布获奖作品,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竞赛。 竞赛委员会每年在前一年年末发出竞赛通知,确定竞赛题目。所有的参赛者,如果其作品满足规定的参赛作品要求,将获得一份参赛证书。对于给予竞赛大力支持的大学、学院或其他机构以及获奖者参赛时所在的单位将给予褒奖。 举办初始年份:1963 举办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 参赛者要求:必须是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承认的景观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以个人形式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每个参赛者或每个参赛的设计小组只能有一份参赛作品。如果参赛小组成员所学的专业交叉,景观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是该设计小组的组长。每个参赛小组的人数不应超过5人。如果与评委有同事、亲戚或其他关系者都不能参加竞赛。 奖项设置: 一等奖 1名IFLA奖(IFLA Prize)奖金:3500美元及证书 二等奖 1名兹威·米勒奖(Zvi Miller Prize)奖金:2500美元及证书 三等奖 1名优秀奖(Merit Award)奖金:1000美元及证书 2.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 举办初始年份:1963 举办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 参赛者要求: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限尚未开设正式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校或国家)大学生均可参赛。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的形式参赛提交作品,但每位学生或设计小组只可提交一份作品。欢迎组成多学科的设计小组参赛。设计小组的组员数量不应超过5位。评委的专业性合作者、公司职员和三代以近亲属不能参赛。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1500美元和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1000美元和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500美元和获奖证书 评委奖10名,获奖证书 3.中日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 举办初始年份:1997 举办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日本造园学会、国造景学会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考试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网教 专业: 园林 2015 年 12 月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0672】 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现代定义 答: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 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 能价值的技艺。功能:观赏、生态、适用;依据:自然科学、工程技 术;效果:综合组景;规模:大与小相结合。 2、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用的主要形式 答:树木的配置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 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自然式:1)、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2)、丛 植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株。3)、群植群植是将20 株以上乔、灌木按一定的生态要求和构图 方式栽植在一起。

规则式:1)、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2)、列植、环植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的种植方式或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种植形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大。列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环植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 3、竞争的概念及其种类 竞争:两个以上的个体,由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空间、营养、水分、光照等生活必需条件,从而限制其它个体发展的现象和行为。竞争的种类:(1)种内竞争:同种内不同个体间的竞争;不改变种类组成,不导致种的消亡。(2)种间竞争:不同种个体间的竞争。改变种类组成,可能导致种的消亡。相同点:改变群落个体数量与群落结构和外貌; 4、孤植树的选择条件? 答: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貴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要形成孤植景观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段,一般在距离树高的4-10 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在,或不能有高大的物体阻隔视线。 二、论述题 回答按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的分类及每类配置应用? 答:一、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可以欣赏其在水中的倒影。通过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效果,创造园林意境。在以往的园林水景中,应用较多的有荷花、睡莲、黄菖蒲、菖蒲、香蒲、芦苇等,并不乏有以水生植物为主题的专类水景园,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就因其独特的荷花景观而闻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人水亲和的自然美景。在规则式水体设计中可以无需植物点缀,但越来越多的具自然风格的景观水体只有在

浅析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处理方式

浅析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处理方式 作者:杭州秀川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张圣杰沈晶 摘要:总结从事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工作和园林施工现场指导的实践经验,依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浅析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微地形处理的常用方式,从公共绿地、人工水系、居住区园林景观等不同绿地类型的微地形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些常见微地形的处理技巧及原则。 关键字:园林绿地;地形处理;处理方式。 Analysis of green space in the micro-topographic approach 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garden construction site guide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mmon way of micro-topography, from the public green, artificial water systems, housing Landscaping and 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green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terrain, proposed in landscape design, micro-topography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commo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rrain processing; treatment。 一、前言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适当塑造绿地微地形起伏,是现代园林没计常用的设计手法。我国的造园名著《林泉高致》中有“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的说法,故适当塑造微地形起伏可达到“山”的感觉,以水“活”山,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景致倍佳。山水相依,祟尚自然,模拟自然,体观了人们注重环保,呼唤生态的心理。 二、园林绿地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对不同绿地分析,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1.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充分体现自然风貌。大自然是最美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貌进行地形处理,使人备感亲切。 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在高度、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地表特征,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在较小的区域内,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位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地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16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智能化小区。 二、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我们认为,一个楼盘小区的园林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 A、园林生态功能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 满足小区总体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从中心花园到宅间绿地,层次分明,步步有景。 保证长年见绿,力求四季有花。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推窗见绿、户户有景。

B、休闲活动功能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满足无障碍要求,具体包括: 残疾人无障碍,如有台阶的地方同时设置坡道,使轮椅可通达。 老人无障碍,如台阶高度适宜,方便老人行走。 儿童无障碍,提供大量的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以利于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并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如游乐设施增加保护装置,防止儿童摔伤、撞伤、夹伤、刺伤;水景深度适宜,可供儿童嬉戏,又可防止儿童溺水。 运动无障碍,提供大量的运动场地,所有设施都考虑方便运动,如路肩做成园弧形,方便溜冰、滑板、单车等运动。 C、景观文化功能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例如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在小区园林中设置景点,使其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和艺术性,同时富于文化内涵。在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寓观赏性、游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