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基本弹奏方法

合集下载

琵琶左右手演奏技法

琵琶左右手演奏技法

琵琶左右手演奏技法引言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在演奏琵琶时,左手和右手的技巧非常重要,它们相互配合,使得琵琶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音色和魅力。

本文将介绍琵琶左右手演奏技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左手演奏技法1. 指法在演奏琵琶时,左手主要负责按弦产生音调。

常用的指法有:•按:用指尖轻轻按住指定位置的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

•推:用指尖向前推动弦,并迅速松开。

•拨:用指尖向下拨动弦,并迅速松开。

•摇:用指尖来回摇动弦。

这些指法可以根据曲目的需要进行灵活运用,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感。

2. 装备使用除了掌握基本的指法外,左手还需要正确使用装备,如:•手套:戴上适合自己大小的手套可以减少手指与琴弦的摩擦力,保护手指皮肤。

•指甲:适当修剪指甲,并保持整洁,有助于增加弹奏的准确性和音色的美感。

正确使用装备可以提高演奏的技巧和舒适度。

3. 基本动作在演奏琵琶时,左手需要进行一系列基本动作,如:•换弦:通过移动左手的位置来按下不同的弦,以产生不同音调。

•按弦:用适当的力度按住琴弦,并保持一定压力,使其能够发出清晰、准确的音调。

•移指:通过左手指尖在弦上滑动来改变音高。

这些基本动作需要反复练习,并与右手协调配合,以达到演奏技巧的提高。

右手演奏技法1. 手型在演奏琵琶时,右手主要负责拨弦产生音色。

常用的右手手型有:•大拇指独立法:大拇指独立于其他四指之外,用于单独拨动某个特定的弦。

•大拇指扫法:大拇指从下往上扫动多个弦,产生连续的音响效果。

•大拇指加其他指法:大拇指与其他手指合作,用于产生特定的和弦或音阶。

不同的手型可以在演奏中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效果。

2. 拨弦技巧在演奏琵琶时,右手拨弦技巧非常重要。

常见的拨弦技巧有:•单弦拨: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单独拨动某个特定的弦。

•多弦连续拨: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连续拨动多个相邻的弦,产生连续、流畅的音响效果。

•手掌震动法:用手掌部分震动琴弦,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琵琶右手演奏技法

琵琶右手演奏技法

琵琶右手演奏技法
琵琶右手演奏技法主要分为三种:扫弦、拨弦和轮指。

1. 扫弦
扫弦是琵琶演奏中最常见的基本技法之一。

扫弦时,琵琶手要把琵琶放在自己腿上,用左手扶稳琵琶,并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次性滑过所有弦的方法弹奏琵琶旋律。

在演奏中,琵琶手要注意手指与琴弦的摩擦力度,手指不能太轻或太重,要掌握力道和速度的平衡,这样才能演奏出清晰、流畅的旋律。

2. 拨弦
拨弦是琵琶演奏中的另一种基本技法,它与扫弦技法相似,但是在弹奏时只用一个手指,通常是中指或食指。

一般来说,弹奏旋律时用食指,弹奏和弦时用中指。

在使用拨弦技法时,琵琶手需要注意用力的轻重和速度。

3. 轮指
轮指是琵琶演奏中最复杂的技法之一,它是通过手指旋转琵琶的技巧来产生音符。

在轮指技法中,左手按住音符,右手则负责控制琵琶弦的转动。

在掌握轮指技法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练习,但一旦掌握了此技法,就能演奏出琵琶独特的音效。

总之,琵琶右手演奏技法是琵琶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琵琶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琵琶演奏技法。

琵琶弹挑、双弹演奏技能训练(17页)

琵琶弹挑、双弹演奏技能训练(17页)
乐曲风格:乐曲是采用江南风格的五声调式旋律, 节奏清新明快,旋律活泼而流畅,极富江南乡土气 息。
3.讲解、处理乐曲 《老六板》加花为传统板式结构中的流水板, 演奏速度稍快。板式是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 奏形式。板式指板眼形式,及节拍形式。中国 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 以表示强拍,鼓用以点击弱拍,合称板眼。一 小节即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为一板 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 无眼(一拍子,也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 板)等。
持琴图片(正、背面):
(1一)理论知识讲授:琵琶的演奏姿势与弹挑的演奏方法
2.弹挑的演奏方法: 弹挑是琵琶最基础、最常用的右手演奏技法之一。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弹和挑结合起来使用。 练习弹挑时首先要注意其基本的手型框架——食指 微弯,大指轻轻搭在食指前端,使两指指尖靠拢,其 它手指自然弯曲,手呈空心半握拳状,虎口呈圆形, 手背与琴身面板基本平行,腕部保持自然状态。
(二1 )单项技能训练:琵琶弹挑与双弹技能讲解与训练
并出版发表了多部(篇)专著、教材及论文, 其中《浦东派琵琶演奏风格的艺术特征—— 以<养正轩琵琶谱>为例》、《论琵琶的模拟音 效--兼谈左右手技法的运用》分别在2012年湖 北省教育厅、文化厅举办的“艺术教育 科研 论文课题评选”比赛中获一等奖、二等 奖。 2014年由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一届
— *—
(一1 )理论知识讲授:琵琶的演奏姿势与弹挑的演奏方法
1.演奏姿势 琵琶传统的演奏姿势发展到现在发生了很大
变化,从古代的横式拨弹变为竖式指弹。在演奏时, 首先要选择一张高度适中的座椅,座椅与演奏者的 膝盖等高,身体端正的坐在座椅的前半部分,腰部 挺立,两腿平放或一前一后放置。
然后将琵琶直立于两条腿之间,面板朝向右前 方,琴体与身体的角度约呈四十五度的斜向,而不 是正面朝前的平行方向。之所以强调持琴的方向, 是由于以前面板朝正前方的竖立方式,已经不能适 应现代琵琶演奏技法的需求。现代琵琶一些新颖、 高难度的技法需要眼手一致,而以前正面竖立的方 式会有所妨碍,眼睛很难去观察、检验左右手的运 动。因此这种正面竖立的持琴方式现在已经很少使 用,只是在评弹等说唱音乐中,对演奏技法难度要 求不多的琵琶伴奏里保留着。

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

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

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琵琶是一种流行于中国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巧。

传统的琵琶指法技巧包括琵琶演奏的基本姿势、右手指法和左手指法等。

下面将详细探讨琵琶的指法技巧。

首先是琵琶演奏的基本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决定琵琶演奏技巧的基石。

坐姿演奏的琵琶手应保持身体挺直,不要低头或弓背,背部和手臂要保持放松。

双脚平放,脚掌贴地。

双腿稍微分开,与膝盖和脚尖成直角。

这种姿势能够帮助琵琶手更好地控制琵琶,并为弹奏提供更多的力量。

接下来是右手指法。

右手在琵琶演奏中负责弹拨琵琶的弦。

一般来说,琵琶使用中指和食指弹奏,有时也会用拇指和无名指。

使用中指和食指来弹奏时,中指负责弹拨低音弦,食指负责弹拨高音弦。

右手的动作应该有力而有节奏感,不要笨拙或生硬。

弹奏时应该注意手部的宽松和灵活度,让琵琶的声音自然流畅。

然后是左手指法。

在琵琶演奏中,左手用于按压琵琶的琴弦,改变琴弦的音高。

琵琶上有多个音阶,分别用不同的指法来按压。

通常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有时也会使用拇指。

在按压时,应通过手指的弯曲和按压力度的控制,使琴弦能够完全接触到指板,并保持正确的音高,同时还需要快速地进行按弦和抬起手指的切换,以实现清晰和准确的音响效果。

此外,琵琶演奏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指法技巧,如滑音、颤音和连音等。

滑音是指在两个音符之间划过琴弦,从而产生一个平滑的音程变化。

颤音是指用左手快速地在一个音符上按压和抬起手指,以产生持续的颤动效果。

连音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地按弦,使多个音符连续不断地演奏出来,产生流畅的连奏效果。

总之,琵琶的指法技巧是琵琶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琵琶演奏的音质、音色和表现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琵琶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琵琶的指法技巧,并在演奏中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你理解琵琶的指法技巧有所帮助。

中国琵琶演奏技巧

中国琵琶演奏技巧

中国琵琶演奏技巧中国琵琶作为一种传统的古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琵琶的优雅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法使其成为许多音乐家和爱好者追求的乐器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琵琶的演奏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个古老乐器。

一、琵琶的基本演奏姿势在学习琵琶演奏技巧之前,了解基本的演奏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坐直,保持身体平衡,使得琵琶可以受到正确的支撑。

同时,将琵琶放在大腿上,让琴弦与大腿呈垂直状。

左手握持琵琶的颈部,右手握持琵琶的面板,让双手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

二、弹奏技巧1.指法技巧琵琶的演奏主要依赖于指法技巧。

常用的指法包括按弦、拨弦和滑弦等。

按弦是利用左手指按住琵琶的琴弦,在演奏过程中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拨弦是用右手指轻扫琴弦,产生明亮的声音。

滑弦是利用左手手指在琵琶的琴弦上滑动,从而产生连续、流畅的音符变化。

2.音域扩展技巧为了演奏更丰富的音乐作品,扩展琵琶的音域是必要的。

其中一种常用的技巧是通过琵琶的移调,将原本的五度音程扩展至六度、七度音程,从而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琵琶的琴弦松紧调整音高,实现音域的扩展。

3.演奏技巧的掌握除了指法和音域扩展技巧外,还有一些演奏技巧可以提高琵琶演奏的技巧水平。

例如,要加强练习双手的独立性,使左手和右手在演奏时可以分别发挥作用,实现更灵活的音乐表达。

此外,了解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如颤音、顿音和滚音等,可以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三、琵琶演奏的艺术表达琵琶演奏不仅要注重技巧的掌握,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

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音色、音量和演奏技巧的变化来传达音乐的情感。

此外,要注重演奏的细节,如连音、音符切换和音符延长等,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中国琵琶演奏技巧是琵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掌握基本的演奏姿势和指法技巧,学会音域扩展技巧和演奏技巧,以及注重艺术表达,初学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琵琶演奏的技巧和风格。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技巧对于琵琶学习者们有所帮助,能够为他们的琵琶演奏之路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

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

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琵琶是民乐里最难的,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学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弹奏琵琶的小技巧先说右手,首先假指甲要佩戴正确,露出加指甲的三分之一处即可,胶布一般是可缠绕手指两圈就行,裹的少了假指甲容易脱落,多了的话演奏不便,还有就是手型必须要正确,这是非常关键的,在初学时就必须重视的问题,触弦时小臂要放松,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左手的按音非常重要,按弦时食中名小四指的关节必须立起来,不能塌下去,即所谓的“折指”,有的曲目中要注意保留指,还有就是左右手的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练习加油!琵琶入门难吗琵琶是民乐里最难的,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学的。

但是琵琶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三级就弹不了了,有很多人考不到十级的,我小时候幼儿园里四个女孩一起弹琴,长大了只有我到十级了,你可以找个老师的,自学基本不可能,如果你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的话。

级数低的话,还比较容易,但是十级的曲子还是比较难的,不是每只曲子都能弹的,你有些基础之后,自谱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基本功还是要扎实的,建议你还是找个老师。

但是现在费用还挺贵的,好像要找到好的老师也不容易。

但是琵琶语这首曲子在琵琶的曲子中不算怎么难,已经算简单的了,就是弹挑、轮指和推拉而已,三级的孩子就能弹的很好了。

琵琶派系:崇明派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

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

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

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

我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琵琶弹奏的基本指法

琵琶弹奏的基本指法

琵琶弹奏的基本指法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琵琶弹奏的基本指法,欢迎大家阅读。

左手指法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

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

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

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

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捺捺,又称“捺打”、“印”等。

演奏捺的方法,是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进行。

(2)带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

演奏带的方法: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

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进行。

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

带起散音时,须将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

带起按音时,则须把下行进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擞,又称“搔”、“搬”、“抓”、“粘”等。

演奏擞的方法: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选择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可。

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右手指法弹挑类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

其他右手指法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来。

弹挑类: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

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a.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

侗族琵琶教学指法

侗族琵琶教学指法

侗族琵琶教学指法
侗族琵琶是侗族民间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乐器,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文化内涵。

琵琶的演奏要求琴技娴熟,指法准确,配合得当。

本文就侗族琵琶教学中的指法技巧进行简要介绍。

1. 五线谱与指法
侗族琵琶五线谱为中央音高,用拉弦、托弦、掏弦、指按、跳指等技法弹奏。

其中指法是最重要的演奏技巧之一。

2. 左手指法
左手指法主要包括按弦、按滑、按勾、按抹等。

按弦为最基本的左手指法,按滑为连续两个音符之间的滑动指法,按勾为向上勾弦的指法,按抹为按下琴弦后向上抬起琴指的指法。

3. 右手指法
右手指法主要包括弹拨、扫弦、借弹和滑弦等。

其中弹拨为最基本的右手指法,扫弦为扫过琴弦的指法,借弹为借助其他琴弦弹奏当前琴弦的指法,滑弦为右手食指向上滑动琴弦,产生滑动音效的指法。

4. 指法应用
在演奏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指法,根据乐曲的要求,进行左右手的协调配合,以达到琵琶音乐的优美效果。

总之,侗族琵琶的指法技巧是琵琶演奏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指法,并在演奏时不断加强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的弹奏指法左手指法: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捺、
带、擞: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

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

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

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

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捺捺,又称“捺打”、“印”等。

演奏捺的方法,是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进行。

(2)带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

演奏带的方法: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

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进行。

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

带起散音时,须将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

带起按音时,则须把下行进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擞,又称“搔”、“搬”、“抓”、“粘”等。

演奏擞的方法: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选择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可。

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右手指法:弹挑类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

其他右手指法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来。

弹挑类: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

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而琵琶二字的命名,亦出自弹挑。

刘熙《释名》和应劭《风俗通》中,都有“推手前曰枇(即弹),引手却曰杷(即挑,“琵琶”古作“枇杷”)的记载。

a.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

弹挑类其他指法的演奏方法:
c.夹弹:是用弹和挑在弦上作连续均匀而不很快的动,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四声,有的或作二声。

d.滚:演奏方法与夹弹相同。

但在速度上则较夹弹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八声,有的作十六声。

e.剔:是用中指甲向左将弦剔出。

f.抚:是用中指肉将弦向右抚进。

g.双弹:是用食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左同时弹出。

h.双挑:是用拇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右同时挑进。

i.飞:是用名指甲将弦向左飞出。

j.双飞:是用食指甲弹左面的弦,拇指甲挑右面的弦,要连而不断。

轮指是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方法。

轮指的演奏方法:
轮类:二胡等拉弦乐器演奏长音时,可拉“长弓”来得到连续不断的长音。

笛子等吹奏乐器,演奏长音时,可一口气吹出连续不断的长音。

琵琶等弹弦乐器演奏长音时,就须用“轮”或“滚”、“摇”等指法,利用同一音位的各个快速单音联成了一个长音。

用长弓与一口气吹的长音,是毫无间断的长音。

用轮或滚摇的长音,在长音的中间,存在无数的短促间歇。

轮指的定度:以右手指为第一、中指第二、无名指第三、小指第四,一个接一个依次顺向(左前方)弹出;接着大指为第五由反向挑进得五声称一轮。

这种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指法称为轮指。

轮指时五个手指击弦的时间间距要均匀,声音要统一。

轮有两种奏法:一种叫“下出轮”,是先用右手的小、名、中、食指次第向左弹出,然后拇指向右挑进。

由于它是先用小指开始作轮,因此叫做“下出轮”。

清代浙派多用此法。

其优点是各指的发音量易于相仿;缺点是音量一般较弱些。

另一种叫做“上出轮”,是先用右手拇指或食指在上面开始作轮的,清代直隶派多用此法。

其优点是发音量一般较强些;缺点是各指的发音量易致强弱不一。

由于目前大都采用了“上出轮”的方法,因此就以介绍上出轮为主。

划、拂、扫、撇类都是在同一时间有四个音(或三个音)一齐发音的指法。

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时,大都采用这类指法,常用在乐曲的重音和高潮处。

划、拂、扫、撇类划、拂、扫、撇类,包括划三弦、拂三弦、滚二弦、滚三弦、滚四弦、临、挂。

都是在同一时间有四个音(或三个音)一齐发音的指法。

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时,大都采用这类指法。

此类的发音量较强,易于作出激烈而有力表现,能突出重音,强化节奏,因此,在乐曲的重音和高潮处常配用这类指法。

a.划:用右手食指甲由缠弦至子弦向左急速弹四弦如一声。

b.拂:用右手拇指甲由子弦至缠弦向右急速弹四弦如一声。

c.扫: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齐,由缠弦至子弦向左急速扫出如一声。

d.撇: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齐,由子弦至缠弦向右急速撇进如一声。

e.划三弦: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急速弹相邻的三条弦。

f.拂三弦:用右手拇指自左向右急速挑相邻的三条弦。

g.滚二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二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h.滚三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三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i.滚四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四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j.临:用右手拇指自子弦而中弦、老弦、缠弦向右次第挑进。

k.挂:用右手食指自缠弦而老弦、中弦、子弦向左次第弹出。

摭分和勾打类:
a.勾:用右手拇指肉触弦,取势向左勾出。

b.抹:用右手食指肉触弦,取势向右抹进。

c.摭:用右手拇指勾同时食指抹。

d.分:用右手拇指甲向右挑,食指甲向左弹,两指同时触弦发音。

e.扣:用右手拇指向左勾,同时食指向左弹。

f.勾打:“勾打”又称“勾搭”,在实际演奏中,曾有各种不同组合形式。

每组二声的是勾搭类最原始的演奏形式,其他各种都是由二声衍变引伸而成,其中又以每组四声的见用最多。

二声的勾打:第一声用拇指勾右面的一条弦,第二声用食指抹左面的一条弦,大都作连续反复进行。

传统称作“勾搭”,俗称“小勾打”。

四声的勾打,奏法有多种形式,名称也不一致,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凤点头”:第一声摭子缠弦,第二声食指弹子弦,第三声食指抹子弦,第四声食指弹子弦,大都连续反复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