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初二期末考试试卷数学隆回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0.101001…D. -1/32. 已知a=2,b=-3,则a²-b²的值是()A. 1B. 5C. 9D.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2,-3)4. 如果a,b是方程x²-5x+6=0的两个根,那么a²+2ab+b²的值是()A. 1B. 6C. 11D. 255. 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BC=8cm,AB=CD=5cm,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是()A. 30cm²B. 40cm²C. 50cm²D. 60cm²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若x²-5x+6=0,则x的值为__________。
7.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度数分别为60°、70°,则∠BAC的度数是__________。
8.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底边BC=8cm,那么三角形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cm。
9. 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
10. 若a,b,c成等差数列,且a+b+c=12,则b的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11. (10分)解下列方程:(1)3x-2=7(2)5(x-1)=2(x+3)12. (10分)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底边BC=10cm,腰长AD=8cm,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13. (10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4x+3=0,求该方程的解,并判断其根的情况。
14. (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3,4),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故答案为:AD=BC(答案不唯一).
13.【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
解得 x≥2.
故答案为:x≥2.
第 7页(共 12页)
14.【解答】解:根据第五组的频率是 0.2,其频数是 40×0.2=8;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 40﹣(10+5+7+6+8)=4. 故第六组的频率是 ,即 0.1.
15.【解答】解:函数 y=(k+1)x+k2﹣1 中,当 k 满足 k≠﹣1 时,它是一次函数. 故答案为:k≠﹣1
16.【解答】解:∵菱形的周长是 20 ∴边长=5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6 ∴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8 ∴菱形的面积= ×6×8=24.
故答案为 24.
17.【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 140°,
∴它的外角是:180°﹣140°=40°,
360°÷40°=9.
故答案为:9.
18.【解答】解:故剪 n 次时,共有 4+3(n﹣1)=3n+1.
25.(10 分)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C,BD 相交于点 O,E 为 AB 的中点,DE⊥AB. (1)求∠ABC 的度数; (2)若 AB=4 ,求 DE 的长.
26.(10 分)如图,在 Rt△ABC 中,∠B=90°,AC=60cm,∠A=60°,点 D 从点 C 出发沿 CA 方向以 4cm/秒的 速度向点 A 匀速运动,同时点 E 从点 A 出发沿 AB 方向以 2cm/秒的速度向点 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 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 D、E 运动的时间是 t 秒(0<t≤15).过点 D 作 DF⊥BC 于点 F,连接 DE,EF. (1)求证:AE=DF; (2)四边形 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 t 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 t 为何值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邵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A. 1,,2B. 1.5,2,2.5C. 6,8,10D. 5,6,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A.1,,2,因为不是正整数,故一定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B.1.5,2,2.5,因为不是正整数,故一定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C.因为62+82=102,故是勾股数.故此选项正确;D.因为52+62≠72,故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判定方法,比较简单,首先看各组数据是否都是正整数,再检验是否符合较小两边的平方和=最大边的平方.2.如图,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30°B. AD=BDC. ∠ACB=90°D. △ABC是直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 AB,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详解】∵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AD=BD,故B选项正确;又∵CD AB,∴AD=CD=BD,∴∠A=∠ACD,∠B=∠BCD,∴∠ACB=180°90°,故C选项正确;∵∠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鞥要三角形的性质.3.在Rt△ABC中,∠C=90°,D为BC上一点,要使点D到AB的距离等于DC,则必须满足()A. 点D是BC的中点B. 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 AD是△ABC的一条中线D. 点D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答即可.【详解】如图所示,DE为点D到AB的距离.∵DC=DE,∠C=90°,DE⊥AB,∴AD平分∠CAD,则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4.一个多边形为八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度数为()A. 1080°B. 1260°C. 1440°D. 540°【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八边形的内角和为:(8﹣2)×180°=1080°,八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八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度数为:14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 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只要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都可以用“HL”定理【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判定出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只有HL,还有SAS,AAS,ASA.【详解】A.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B.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原说法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原说法错误;D.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可以用“HL”定理证明全等,原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中点四边形,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知识点.6.已知点A(﹣2,y1),点B(﹣4,y2)在直线y=﹣2x+3上,则()A. y1>y2B. y1=y2C. y1<y2D. 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亦可).【详解】∵点A(﹣2,y1)、点B(﹣4,y2)在直线y=﹣2x+3上,∴y1=7,y2=11.∵7<11,∴y1<y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的值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点M的坐标为(3,﹣4),则与点M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M1、M2的坐标分别是()A. (3,4),(3,﹣4)B. (﹣3,﹣4),(3,4)C. (3,﹣4),(﹣3,﹣4)D. (3,4),(﹣3,﹣4)【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y轴对称点的性质分别得出答案.【详解】∵点M的坐标为(3,﹣4),∴与点M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M1、M2的坐标分别是:(3,4),(﹣3,﹣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y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小组内的频数与总数之比是0.4,那么在这100个数据中,落在这一小组内的数据的频数是()A. 100B. 40C. 20D. 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数.【详解】∵一个有100个数据的样本,落在某一小组内的频率是0.4,∴在这100个数据中,落在这一小组内的频数是:100×0.4=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关系:频数=频率×数据总数.9.已知直线y=2x﹣4,则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 2B. 3C. 4D. 5【解析】【分析】先根据坐标轴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详解】令y=0,则2x﹣4=0,解得:x=2,所以直线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令x=0,则y=﹣4,所以直线y=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所以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2×|﹣4|=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为直线,此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10.已知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1B. m<﹣1C. m≥﹣1D. m≤﹣1【答案】D【解析】【分析】由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2m+1<0,且﹣m﹣1≥0,解两个不等式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详解】∵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2m+1<0,且﹣m﹣1≥0,由2m+1<0,得:m;由﹣m﹣1≥0,得:m≤﹣1.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的性质.它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当b=0,图象过坐标原点;当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4,则它的边长为_____.【答案】.【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边长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O=DO AC4=2,AO⊥DO,∴△AOD是直角三角形,∴AD.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正方形性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12.点P(﹣3,4)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_____.【答案】4;3.【解析】【分析】首先画出坐标系,确定P点位置,根据坐标系可得答案.【详解】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确定P点位置.13.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若△ABC的周长是16,则△DEF的周长是_____.【答案】8.【解析】据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可以判断DF、FE、DE为三角形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DF、FE、DE与AB、BC、CA的长度关系即可解答.【详解】如图,∵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ED、FE、DF为△ABC中位线,∴DF BC,FE AB,DE AC,∴DF+FE+DE BC AB AC(AB+BC+CA)16=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中点判断出中位线,再利用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基本思路.14.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它经过二、三、四象限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如y=﹣x﹣1.【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画出此函数的简图,再设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然后可知:k<0,b<0,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如图所示.设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b<0,∴此题答案不唯一:如y=﹣x﹣1.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y=﹣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频数直方图中,一小长方形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是6,组距为3,则该小组的频数是_____.【解析】【分析】根据“频数:组距=6且组距为3”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知,该小组的频数为6×3=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频数:组距=6.16.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C=8,BC=6,则CD=_____.【答案】4.8.【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详解】∵∠C=90°,AC=8,BC=6,∴AB10.∵CD⊥AB,∴DC×AB=AC×BC,∴DC 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在▱ABCD中,∠B=60°,AB=4,BC=8,则▱ABCD的面积=_____.【答案】.【解析】【分析】如图,作AH⊥BC于H.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H,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作AH⊥BC于H.在Rt△ABH中,∵AB=4,∠B=60°,∠AHB=90°,∴AH=AB•sin60°=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H=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若y与x2﹣1成正比例,且当x=2时,y=6,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答案】y=2x2﹣2.【解析】【分析】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设y=k(x2﹣1),然后把x=2,y=6代入求出k即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设y=k(x2﹣1),把x=2,y=6代入得:k×(22﹣1)=6,解得:k=2,所以y=2(x2﹣1),即y=2x2﹣2.故答案为:y=2x2﹣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19.已知一次函数y=mx+n与x轴的交点为(﹣3,0),则方程mx+n=0的解是_____.【答案】x=﹣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mx+n与x轴的交点为(﹣3,0),∴当mx+n=0时,x=﹣3.故答案为:x=﹣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0.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C,DF⊥BC,当△ABC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DECF 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答案】AC=BC【解析】由已知可得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为直角,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可知添加条件为AC=BC时,能说明CE=CF,即此四边形是正方形.三、解答题(本题有6道题,共60分)21.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B,ED⊥CB,垂足为D点,且∠CED=60°,∠EAB=30°,AE=2,求CB的长.【答案】.【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DC的长,进而得出BC的长.【详解】过E点作EF⊥AB,垂足为F.∵∠EAB=30°,AE=2,∴EF=BD=1.又∵∠CED=60°,∴∠ECD=30°.∵AB=CB,∴∠CAB=∠ACB=45°,∴∠EAC=∠ECA=15°,∴AE=CE=2.在Rt△CDE中,∵∠ECD=30°,∴ED=1,CD,∴CB=CD+BD=1.【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2. 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答案】AB=5 周长20 面积24【解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菱形的边长,从而得到菱形的周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计算出菱形的面积。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8-2019 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2<b﹣2 B.< C.﹣2a<﹣2b D.﹣a>﹣b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y)2=x2﹣y2 B.x3•x4=x12C.=x3 D.(x3y2)2=x6y4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70°B.20°C.70°或20°D.40°或140°5.如图,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边AD 上一点,E、F 分别为PB、PC 的中点,△PEF、△PDC、△PAB 的面积分别为S、S1、S2,若S=2,则S1+S2=()A.4 B.6 C.8 D.不能确定6.某密码手册中,有这样一条信息:a﹣b,x﹣y,x+y,a+b,x2﹣y2,a2﹣b2 分别对应下列六个字:中,爱,我,二,游,美,现将(x2﹣y2)a2﹣(x2﹣y2)b2 因式分解,结果呈现的密码信息可能是()A.我爱美B.二中游C.爱我二中D.美我二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7.分解因式:x2﹣4x=.8.用不等式表示“a 与6 的差不是正数”:.9.在Rt△ABC 中,∠C=90°,∠A=30°,AB=6,则AC=.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0,4),B(﹣2,0),C(8,0),点E 是BC 的中点,点P 为线段AD 上的动点,若△BEP 是以B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三.(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13.(1)化简:(a+2)2﹣2(2a﹣1);(2)解不等式组:.14.解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5.先化简:()÷然后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CE,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1)在图1 中,作出∠DAE 的角平分线;(2)在图2 中,作出∠AEC 的角平分线.17.如图,已知∠BAC=60°,D 是BC 边上一点,AD=CD,∠ADB=80°,求∠B 的度数.四.(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8.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已知m=4,求方程的解;(2)若该分式方程无解,试求m 的值.19.如图,在Rt△ABC 中,∠ACB=90°,点D、E 分别在AB、AC 上,且CE=BC,连接CD,将线段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F,连接EF.(1)求证:△BDC≌△EFC;(2)若EF∥CD,求证:∠BDC=90°.20.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F 分别在线段BC、AB 上,DC=BF,以BF为边在△ABC 外作等边三角形BEF.(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2)△ABC 的边长是6,当点D 是BC 三等分点时,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CDEF 的面积.五.(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9 分,共18 分)21.我市某校为了创建书香校园,去年购进一批图书.经了解,科普书的单价比文学书的单价多4 元,用12000 元购进的科普书与用8000 元购进的文学书本数相等.(1)文学书和科普书的单价各多少钱?(2)今年文学书和科普书的单价和去年相比保持不变,该校打算用10000 元再购进一批文学书和科普书,问购进文学书550 本后至多还能购进多少本科普书?22.定义:如图1,点M,N 把线段AB 分割成AM,MN 和BN,若以AM,MN,BN 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请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点M,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且BN>MN>AM.若AM=2,MN=3,求BN 的长;(2)如图2,若点F、M、N、G 分别是AB、AD、AE、AC 边上的中点,点D,E 是线段BC 的勾股分割点,且EC>DE>BD,求证:点M,N 是线段FG 的勾股分割点.六.(本大题12 题)23.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出两个结论,结论1:直角三角形中,60°内角的两夹边长是2倍的关系.结论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60°内角的两夹边长是2 倍的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上述结论1 .(填写“正确”或“不正确”)(2)上述结论2 正确吗?如果你认为正确,请你给出证明.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你给出反例.(3)等边三角形ABC 边长为4,点P、Q 分别从A、B 出发,分别沿边AB、BC 运动,速度是每秒1 个单位长度,当P 点到达B 点时停止运动.请问当运动时间是多少秒时△ BPQ 是直角三角形?请你给出解题过程.2018-2019 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B.2.C.3.D.4.C.5.C.6.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7.x(x﹣4).8.a﹣6≤0 .9. 3 10.(﹣3,﹣4).11. 72°.12.(1,4)或(6,4)或(0,4).三.(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13.解:(1)原式=a2+4a+4﹣4a+2=a2+6;(2),由①得:x≥1,由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14.解:去分母得:x+5﹣2<3x+2,移项合并得:﹣2x<﹣1,解得:x>,15.解:原式=(﹣)÷=•=,∵x≠±1 且x≠0,∴取x=4,则原式=1.16.解:(1)连接AC,AC 即为∠DAE 的平分线;如图 1 所示:(2)①连接AC、BD 交于点O,②连接EO,EO 为∠AEC 的角平分线;如图2 所示.17.解:∵∠ADB=80°又∵AD=CD∴∠DAC=∠C=40°,∴∠B=180°﹣∠BAC﹣∠C=180°﹣60°﹣40°=80°.四.(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8.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2)+mx=x﹣1,整理得:(m+1)x=﹣5.(1)当m=4 时,(4+1)x=5,解得:x=﹣1经检验:x=﹣1 是原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无解,∴m+1=0 或(x+2)(x﹣1)=0,当m+1=0 时,m=﹣1;当(x+2)(x﹣1)=0 时,x=﹣2 或x=1.当x=﹣2 时m=;当x=1 是m=﹣6,∴m=﹣1 或﹣6 或时该分式方程无解.19.证明:(1)由旋转的性质得,CD=CF,∠DCF=90°,∴∠DCE+∠ECF=90°,∵∠ACB=90°,∴∠BCD+∠DCE=90°,∴∠BCD=∠ECF,在△BDC 和△EFC 中,,∴△BDC≌△EFC(SAS);(2)∵EF∥CD,∴∠F+∠DCF=180°,∵∠DCF=90°,∴∠F=90°,∵△BDC≌△EFC,∴∠BDC=∠F=90°.20.证明:(1)∵△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60°,∵∠EFB=60°,∴∠ABC=∠EFB,∴EF∥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C=EF,∴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2)解:过E 作EH⊥BC 交CB 的延长线于H,∵△ABC 和△BEF 是等边三角形,∴∠ABC=∠EBF=60°,∴∠EBH=180°﹣60°﹣60°=60°,∴EH=BE=BF=CD,∵点D 是BC 三等分点,∴当CD=BC=2 时,平行四边形CDEF 的面积=2×=2 ,当CD=BC=4 时,平行四边形CDEF 的面积=4×2 =8 ,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CDEF 的面积为2或8.五.(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9 分,共18 分)21.解:(1)设文学书的单价为每本x 元,则科普书的单价为每本(x+4)元,依题意得:,解得:x=8,经检验x=8 是方程的解,并且符合题意.∴x+4=12.∴购进的文学书和科普书的单价分别是8 元和12 元.②设购进文学书550 本后还能购进y 本科普书.依题意得550×8+12y≤10000,解得,∵y 为整数,∴y 的最大值为466∴至多还能购进466 本科普书.22.(1)解∵点M,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且BN>MN>AM,AM=2,MN=3,∴BN2=MN2+AM2=9+4=13,∴BN=;(2)证明∵点F、M、N、G 分别是AB、AD、AE、AC 边上的中点,∴FM、MN、NG 分别是△ABD、△ADE、△AEC 的中位线,∴BD=2FM,DE=2MN,EC=2NG,∵点D,E 是线段BC 的勾股分割点,且EC>DE>BD,∴EC2=DE2+DB2,∴4NG2=4MN2+4FM2,∴NG2=MN2+FM2,∴点M,N 是线段FG 的勾股分割点.六.(本大题12 分)23.解:(1)上述结论1 正确,如图1,∵∠C=90°,∠B=60°,∴∠A=30°,∴BC=AB,∴60°内角的两夹边长是2 倍的关系;故答案为:正确;(2)正确,如图2,取AB 的中点D,连接CD,∴BD=AD=AB,∵BC=AB,∴BC=BD,∵∠B=60°,∴△BDC 是等边三角形,∴∠BCD=∠BDC=60°,∵AD=CD,∴∠A=∠ACD=BDC=30°,∴∠ACB=9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60°内角的两夹边长是2 倍的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正确.(3)分两种情况考虑:(i)当PQ⊥BC 时,如图3 所示:由题意可得:AP=BQ=t,BP=4﹣t,∵△ABC 为等边三角形,∴∠B=60°,在Rt△BPQ 中,cos60°==,即=,解得:t=秒;(ii)当QP⊥AB 时,如图4 所示:由题意可得:AP=BQ=t,BP=4﹣t,∵△ABC 为等边三角形,∴∠B=60°,在Rt△BPQ 中,cos60°==,即=,解得:t=秒,综上所述,t 的值是秒或秒.第11 页(共10 页)。
隆回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a,b,c成等差数列,且a+b+c=21,则b的值为()A. 7B. 8C. 9D. 102.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为底边BC上的高,若∠BAC=50°,则∠BAD 的度数是()A. 25°B. 50°C. 65°D. 70°3. 若函数f(x)=2x+1,则f(-3)的值为()A. -5B. -1C. 1D. 54.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5C. 0D. 25. 若a,b,c是等比数列,且a+b+c=21,abc=27,则b的值为()A. 3B. 6C. 9D. 126.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1,-4),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A. (1,2)B. (1,1)C. (3,2)D. (3,1)7.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c=10,b=4,则c的值为()A. 2B. 6C. 8D. 108. 若函数f(x)=x^2-4x+4,则f(2)的值为()A. 0B. 2C. 4D. 69.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若AB=AC=BC=6,则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 9√3B. 12√3C. 18√3D. 24√310. 若x,y,z成等比数列,且x+y+z=15,xyz=27,则y的值为()A. 3B. 5C. 9D. 15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2,公差为3,则第10项an=______。
12.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为底边BC上的高,若∠BAC=70°,则∠BAD 的度数是______。
13. 若函数f(x)=3x-2,则f(-1)的值为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______。
15. 若a,b,c是等比数列,且a+b+c=14,abc=64,则b的值为______。
湘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绝密★启用前 湘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做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2.做题要仔细,不要漏做一、单选题(计30分) 1.(本题3分)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不经过的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本题3分)已知:在中,,若,,则的面积是 A . B . C . D . 3.(本题3分)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 A .60° B .72° C .90° D .108° 4.(本题3分)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则点的坐标是( ) A . B . C . D . 5.(本题3分)△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8,15,17,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120 B .60 C .68 D .无法确定 6.(本题3分)如图,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E ,且AE ﹦BE,则∠BCD 的度数为( ) A .30° B .60°或120° C .60° D .120° 7.(本题3分)已知一组数据:10,8,6,10,8,13,11,12,10,10,7,9,8,12,9,11,12,9,10,11,则分组后频率为0.2的一组是( ) A .6~7 B .8~9 C .10~11 D .12~13 8.(本题3分)下列各点在函数y=1-2x 的图象上的是 A .(2,-1) B.(0,2) C.(1,0) D.(1,-1) 9.(本题3分)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AD=BC ,AB ∥CD B .AO=CO ,AD=BC C .AD ∥BC ,∠ADC=∠ABC D .AD=BC ,∠ABD=∠CDB 10.(本题3分)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五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5个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7:6:3,则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占百分之( )A .45B .46C .47D .48二、填空题(计32分)11.(本题4分)若点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12.(本题4分)所谓的勾股数就是使等式成立的任何三个正整数.我国清代数学家罗士林钻研出一种求勾股数的方法,对于任意正整数m ,n(m >n),取a =,b =2mn ,c =,则a ,b ,c 就是一组勾股数.请你结合这种方法,写出85(三个数中最大),84和________组成一组勾股数.13.(本题4分)A 、B 两人相距3千米,他们同时朝同一目的地匀速直行,并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A 的速度比B 快,请根据图象进行判断:(1)图中的直线 表示A ; (2)B 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14.(本题4分)如图,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DCA 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B=3,则AE=_____ 15.(本题4分)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则较长的对角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当x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在▱ABCD中,∠A=70°,则∠C=度.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A(﹣1,5),则k=.4.如图,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长,在三角形外作三个正方形,若正方形P的面积等于89,Q的面积等于25,则正方形R的边长是.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只填一个即可).6.有两名学员小林和小明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打靶的环数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小林和小明两人中新手是.7.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AEF的周长=cm.8.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x+a的解集为.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 D.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B. C.D.=﹣3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A.20 B.10 C.5 D.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的符号()A.k<0,b>0 B.k>0,b>0 C.k<0,b<0 D.k>0,b<013.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14.为了调查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3458月用水量(吨)户数2341则关于这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4.6吨B.中位数是4.5吨C.众数是4吨D.调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15.一根蜡烛长3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蜡烛剩余的长度为h(cm),燃烧时间为t(小时),则下列图象能反映h与t的函数关系的是()A. B. C. D.16.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AB,垂足为E,DE:AB=4:5,则下列结论:①DE=8cm;②BE=4cm;③BD=4cm;=80cm,正确的有()④AC=8cm;⑤S菱形ABCD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三、解答题(共72分)17.(12分)计算:(1)2(2)÷﹣2×+(3)﹣(+2)(﹣2)18.(6分)如图所示,沿海城市B的正南方向A处有一台风中心,沿AC的方向以30km/h的速度移动,已知AC所在的方向与正北成30°的夹角,B市距台风中心最短的距离BD为120km,求台风中心从A处到达D处需要多少小时?(,结果精确到0.1)19.(6分)已知水银体温计的读数y(℃)与水银柱的长度x(c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现有一支水银体温计,其部分刻度线不清晰(如图),表中记录的是该体温计部分清晰刻度线及其对应水银柱的长度.(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用该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的长度为6.0cm,求此时体温计的读数.20.(6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求证:AE=CF.21.(6分)某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决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购一批体育用品供学生课后锻炼使用,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调查他们的兴趣爱好,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下列两幅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设学校这次调查共抽取了n名学生,n=;(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设该校共有学生1200名,请你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喜欢跳绳?22.(9分)在昆明市“创文”工作的带动下,某班学生开展了“文明在行动”的志愿者活动,准备购买一些书包送到希望学校,已知A品牌的书包每个40元,B 品牌的书包每个42元,经协商:购买A品牌书包按原价的九折销售;购买B品牌的书包10个以内(包括10个)按原价销售,10个以上超出的部分按原价的八折销售.(1)设购买x个A品牌书包需要y1元,求出y1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购买x个B品牌书包需要y2元,求出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购买书包的数量超过10个,问购买哪种品牌的书包更合算?说明理由.23.(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CO,BO=DO,且∠ABC+∠ADC=180°.(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2)DF⊥AC,若∠ADF:∠FDC=3:2,则∠BDF的度数是多少?24.(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 (0,6),与x轴交于点B.(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2)直线AD与(1)中所求的直线相交于点D(﹣1,n),点A的坐标为(﹣3,0).①求n的值及直线AD的解析式;②求△ABD的面积;③点M是直线y=﹣2x+a上的一点(不与点B重合),且点M的横坐标为m,求△ABM的面积S与m之间的关系式.25.(10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今有较大的直角三角板,一边始终经过点B,直角顶点P在射线AC上移动,另一边交DC于Q.(1)如图1,当点Q在DC边上时,探究PB与PQ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小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过P点作PE⊥DC于E点,PF⊥BC于F点,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E=PF,再证明△PEQ≌△PFB,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2)如图2,当点Q落在DC的延长线上时,猜想并写出PB与PQ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x 2. 70º3. -54. 85. AF=CE 或DF=BE 或AE ∥CF 或∠AEB=∠FCB 或∠DFC=∠DAE 或∠AEC=∠CFA 或∠EAF=∠FCE 或∠AEB=∠CFD6. 小林7. 98. x >3三、解答题:17.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1)483316122+- 解: 原式=3123234+- …………………………3分 =314= …………………………4分(2)810512-327+⨯÷ 解: 原式=22223+- …………………………3分 =3 …………………………4分 (3)()()()2525232-+-+解: 原式= 12623-++ …………………………3分 =624+ …………………………4分18. 解:在Rt △ADB 中,∠ADB=90º∵∠BAD=30º,BD=120km∴ AB=240km …………………………2分 又∵ 222AB BD AD =+∴312012024022=-=AD km …………………………4分∵73.13≈∴从A 处到达D 处需要34303120=9.6≈小时 …………………………5分答:求台风中心从A 处到达D 处大约6.9小时 …………………………6分19.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b kx y +=(k ≠0)依题意得:⎩⎨⎧=+=+408354b k b k …………………………2分…………………………3分∴ 3045+=x y …………………………4分 (2)当 x=6.0cm 时,y=7.5+30=37.5 …………………………5分 答: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37.5ºC . …………………………6分20.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 ∥CD . …………………………1分 ∴∠ABE=∠CDF . …………………………2分 在△ABE 和△CDF 中⎪⎩⎪⎨⎧==∠=DF BE CDF ABE CD AB ∴△ABE ≌△CDF (SAS ). …………………………5分∴AE=CF …………………………6分 (其它做法参照给分)21. 解:(1)n =100;…………………………1分(2)∵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00×20%=20人,…………………………2分∴条形统计图如图;…………………………3分(3)由已知得,1200×20%=240(人). …………………………5分答;该校约有240人喜欢跳绳. …………………………6分22. 解:(1)由题意得:x y 361= ………1分(2)⎩⎨⎧+≤≤=)>10(846.33)100(422x x x x y …………………………4分(分开书写:当0≤x ≤10时,x y 422=,当x >10时;()846.33108.04210422+=-⋅⨯+⨯=x x y ,得满分) (列对一个解析式得一分,取值范围共一分)(3)若x >10则:846.332+=x y①当21y y =时,846.3336+=x x ,解得35=x ;………5分 ②当1y >2y 时,846.3336+x x >,解得35>x ;………6分当21y y <时,846.3336+x x <,解得35<x ,………7分 ∵x >10∴3510<<x ………8分答:若购买35个书包,选A 、B 品牌都一样;若购买35个以上书包,选B 品牌划算;若购买书包个数超过10个但小于35个,选A 品牌划算. ………9分23. 证明:(1)证明:∵A0=C0,B0=D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分∴∠ABC=∠ADC ∵∠ABC+∠ADC=180°∴∠ABC=∠ADC=90° …………………………3分∴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 …………………………4分 (2)解:∵∠ADC=90°,∠ADF :∠FDC=3:2∴∠FDC=36° …………………………5分 ∵DF ⊥AC ,∴∠DCO=90°-36°=54°, …………………………6分 ∵四边形ABCD 是矩形,∴OC=OD ,∴∠DCO =∠ODC=54° …………………………7分 ∴∠BDF=∠ODC-∠FDC=18° …………………………8分24. 解:(1)∵直线y=-2x+a 与y 轴交于点C (0,6),∴a=6,…………………………1分 ∴y=-2x+6,…………………………2分(2) ①∵点D (-1,n )在y=-2x+6上,∴n=8,…………………………3分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kx+b(K ≠0)⎩⎨⎧=+-=+83-b k b k 解得:k=4,b=12 …………………………4分∴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4x+12;…………………………5分 ②令y=0,则-2x+6=0,解得:x=3,∴B (3,0),…………………………6分∴AB=6,∵点M 在直线y=-2x+6上,设M (m ,-2m+6),∴S= 21×6×62-+m =362-+m …………………………7分 ∴①当m <3时,S=3(-2m+6),即S=-6m+18;…………………………8分 ②当m >3时,S=21×6×[-(-2m+6)],即S=6m-18;…………………………9分25..(1)答:PB=PQ ………………………2分(2)证明:过P 作PE ⊥BC 的延长线于E 点,PF ⊥CQ 于F 点, ………………………3分∵AC 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PA 平分∠DCB ,∴∠DCA=∠ACB ………………………4分∵ ∠ACB=∠PCE , ∠DCA=∠FCP∴∠PCE=∠FCP∴ PC 平分∠FCE ,又∵PE ⊥BC ,PF ⊥CQ∴ PF=PE , ………………………5分∴∠ECF=∠CEP=∠CFP = 90°=∠QFP∴ 四边形CEPF 是矩形………………………6分 ∴∠EPF=90°∴∠BPE=∠QPF ,………………………7分 在△PEB 和△PFQ 中⎪⎩⎪⎨⎧∠=∠=∠=∠BPEQPF PF PE QFPBEP∴△PEB ≌△PFQ (ASA )………………………9分 ∴PB=PQ .………………………10分 (其它做法参照给分)。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A.1,,2 B.1.5,2,2.5 C.6,8,10 D.5,6,72.如图,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30°B.AD=BDC.∠ACB=90°D.△ABC是直角三角形3.在Rt△ABC中,∠C=90°,D为BC上一点,要使点D到AB的距离等于DC,则必须满足()A.点D是BC的中点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AD是△ABC的一条中线D.点D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4.一个多边形为八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度数为()A.1080°B.1260°C.1440°D.54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只要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都可以用“HL”定理6.已知点A(﹣2,y1),点B(﹣4,y2)在直线y=﹣2x+3上,则()A.y1>y2B.y1=y2C.y1<y2D.无法比较7.已知点M的坐标为(3,﹣4),则与点M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M1、M2的坐标分别是()A.(3,4),(3,﹣4)B.(﹣3,﹣4),(3,4)C.(3,﹣4),(﹣3,﹣4)D.(3,4),(﹣3,﹣4)8.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小组内的频数与总数之比是0.4,那么在这100个数据中,落在这一小组内的数据的频数是()A.100 B.40 C.20 D.49.已知直线y=2x﹣4,则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2 B.3 C.4 D.510.已知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m≥﹣1 D.m≤﹣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4,则它的边长为.12.点P(﹣3,4)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13.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若△ABC的周长是16,则△DEF的周长是.14.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它经过二、三、四象限.15.频数直方图中,一小长方形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是6,组距为3,则该小组的频数是.16.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C=8,BC=6,则CD=.17.如图,已知在▱ABCD中,∠B=60°,AB=4,BC=8,则▱ABCD的面积=.18.若y与x2﹣1成正比例,且当x=2时,y=6,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19.已知一次函数y=mx+n与x轴的交点为(﹣3,0),则方程mx+n=0的解是.20.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C,DF⊥BC,当△ABC满足条件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三、解答题(本题有6道题,共60分)21.(10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B,ED⊥CB,垂足为D点,且∠CED =60°,∠EAB=30°,AE=2,求CB的长.22.(6分)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 =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23.(10分)如图,点N(0,6),点M在x轴负半轴上,ON=3OM,A为线段MN 上一点,AB⊥x轴,垂足为点B,AC⊥y轴,垂足为点C.(1)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为;(2)求直线MN的函数解析式;(3)若点A的横坐标为﹣1,将直线MN平移过点C,求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24.(10分)邵阳县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语文(A)、数学(B)、英语(C)、物理(D)四科的喜爱程度(每人只选一科),特对八年级某班进行了调查,并绘制成如下频数和频率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1)求出这次调查的总人数;(2)求出表中a、b、c、d的值;(3)若该校八年级有学生1000人,请你算出喜爱英语的人数,并发表你的看法.25.(12分)已知:A(0,1),B(2,0),C(4,3)(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BC.(2)求△ABC的面积;(3)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26.(12分)甲、乙两家草莓采摘园的草莓品质相同,销售价格也相同.“五一期间”,两家均推出了优惠方案,甲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需购买60元的门票,采摘的草莓六折优惠;乙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不需购买门票,采摘园的草莓超过一定数量后,超过部分打折优惠.优惠期间,设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为x(千克),在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1(元),在乙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2(元),图中折线OAB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甲、乙两采摘园优惠前的草莓销售价格是每千克元;(2)求y1、y2与x的函数表达式;(3)在图中画出y1与x的函数图象,并写出选择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时,草莓采摘量x的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A.1,,2 B.1.5,2,2.5 C.6,8,10 D.5,6,7【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据此判断即可.解:A、1,,2,因为不是正整数,故一定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B、1.5,2,2.5,因为不是正整数,故一定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C、因为62+82=102,故是勾股数.故此选项正确;D、因为52+62≠72,故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的判定方法,比较简单,首先看各组数据是否都是正整数,再检验是否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如图,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30°B.AD=BDC.∠ACB=90°D.△ABC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解:∵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AD=BD,故B选项正确;又∵CD=AB,∴AD=CD=BD,∴∠A=∠ACD,∠B=∠BCD,∴∠ACB=180°×=90°,故C选项正确;∴△ABC是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Rt△ABC中,∠C=90°,D为BC上一点,要使点D到AB的距离等于DC,则必须满足()A.点D是BC的中点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AD是△ABC的一条中线D.点D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解:如图所示DE为点D到AB的距离,∵DC=DE,∠C=90°,DE⊥AB,∴AD平分∠CAD,则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4.一个多边形为八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度数为()A.1080°B.1260°C.1440°D.540°【分析】直接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八边形的内角和为:(8﹣2)×180°=1080°,八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八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度数为:144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只要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都可以用“HL”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判定出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也相等;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只有HL,还有SAS,AAS,ASA.解:A、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B、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说法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说法错误;D、只要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都可以用“HL”定理,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中点四边形,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知识点.6.已知点A(﹣2,y1),点B(﹣4,y2)在直线y=﹣2x+3上,则()A.y1>y2B.y1=y2C.y1<y2D.无法比较【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亦可).解:∵点A(﹣2,y1)、点B(﹣4,y2)在直线y=﹣2x+3上,∴y1=7,y2=11.∵7<11,∴y1<y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的值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点M的坐标为(3,﹣4),则与点M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M1、M2的坐标分别是()A.(3,4),(3,﹣4)B.(﹣3,﹣4),(3,4)C.(3,﹣4),(﹣3,﹣4)D.(3,4),(﹣3,﹣4)【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y轴对称点的性质分别得出答案.解:∵点M的坐标为(3,﹣4),∴与点M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M1、M2的坐标分别是:(3,4),(﹣3,﹣4).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y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8.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小组内的频数与总数之比是0.4,那么在这100个数据中,落在这一小组内的数据的频数是()A.100 B.40 C.20 D.4【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数.解:∵一个有100个数据的样本,落在某一小组内的频率是0.4,∴在这100个数据中,落在这一小组内的频数是:100×0.4=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关系:频数=频率×数据总数.9.已知直线y=2x﹣4,则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2 B.3 C.4 D.5【分析】先根据坐标轴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令y=0,则2x﹣4=0,解得x=2,所以直线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令x=0,则y=2x﹣4=0,所以直线y=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所以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2×|﹣4|=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为直线,此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10.已知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m≥﹣1 D.m≤﹣1【分析】由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2m+1<0,并且﹣m﹣1≥0,解两个不等式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解:∵一次函数y=(2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2m+1<0,并且﹣m﹣1≥0,由2m+1<0,得m<﹣;由﹣m﹣1≥0,得m≤﹣1.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的性质.它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当b=0,图象过坐标原点;当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4,则它的边长为2.【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边长即可.解: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O =DO =AC =×4=2,AO ⊥DO ,∴△AOD 是直角三角形,∴AD ===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正方形性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12.点P (﹣3,4)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分别是 4;3 .【分析】首先画出坐标系,确定P 点位置,根据坐标系可得答案.解:点P (﹣3,4)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4;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确定P 点位置.13.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若△ABC 的周长是16,则△DEF 的周长是 8 .【分析】据D 、E 、F 分别是AB 、AC 、BC 的中点,可以判断DF 、FE 、DE 为三角形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DF 、FE 、DE 与AB 、BC 、CA 的长度关系即可解答.解:如图,∵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ED、FE、DF为△ABC中位线,∴DF=BC,FE=AB,DE=AC;∴DF+FE+DE=BC+AB+AC=(AB+BC+CA)=×16=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中点判断出中位线,再利用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基本思路.14.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它经过二、三、四象限答案不唯一:如y=﹣x﹣1 .【分析】根据已知可画出此函数的简图,再设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然后可知:k<0,b<0,即可求得答案.解:∵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如图所示:设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b<0.∴此题答案不唯一:如y=﹣x﹣1.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y=﹣x﹣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频数直方图中,一小长方形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是6,组距为3,则该小组的频数是18 .【分析】根据“频数:组距=6且组距为3”可得答案.解:根据题意知,该小组的频数为6×3=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频数:组距=6.16.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C=8,BC=6,则CD= 4.8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解:∵∠C=90°,AC=8,BC=6,∴AB==10,∵CD⊥AB,∴DC×AB=AC×BC,∴DC===4.8.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是解题关键.17.如图,已知在▱ABCD中,∠B=60°,AB=4,BC=8,则▱ABCD的面积=16.【分析】如图,作AH⊥BC于H.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H,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作AH⊥BC于H.在Rt△ABH中,∵AB=4,∠B=60°,∠AHB=90°,∴AH=AB•sin60°=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H=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若y与x2﹣1成正比例,且当x=2时,y=6,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 =2x2﹣2 .【分析】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设y=k(x2﹣1),然后把x=2,y=6代入求出k即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设y=k(x2﹣1),把x=2,y=6代入得k×(22﹣1)=6,解得k=2,所以y=2(x2﹣1),即y=2x2﹣2.故答案为y=2x2﹣2.【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一般地,当已知抛物线上三点时,常选择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常设其解析式为顶点式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可选择设其解析式为交点式来求解.19.已知一次函数y=mx+n与x轴的交点为(﹣3,0),则方程mx+n=0的解是x=﹣3 .【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行解答即可.解:∵一次函数y=mx+n与x轴的交点为(﹣3,0),∴当mx+n=0时,x=﹣3.故答案为:x=﹣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0.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C,DF⊥BC,当△ABC满足条件AC=BC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析】由已知可得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为直角,因此再有四边相等即是正方形添加条件.此题可从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推出.解:设AC=BC,即△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90°,DE垂直平分AC,DF⊥BC,∴∠C=∠CED=∠EDF=∠DFC=90°,DF=AC=CE,DE=BC=CF,∴DF=CE=DE=CF,∴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AC=B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可从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推出△ABC满足的条件.三、解答题(本题有6道题,共60分)21.(10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B,ED⊥CB,垂足为D点,且∠CED =60°,∠EAB=30°,AE=2,求CB的长.【分析】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DC的长,进而得出BC的长.解:过E点作EF⊥AB,垂足为F,∵∠EAB=30°,AE=2,∴EF=BD=1,又∵∠CED=60°,∴∠ECD=30°,而AB=CB,∴∠EAC=∠ECA=15°,∴AE=CE=2,在Rt△CDE中,∠ECD=30°,∴ED=1,CD==,∴CB=CD+BD=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22.(6分)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 =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分析】由菱形对角线的性质,相互垂直平分即可得出菱形的边长,菱形四边相等即可得出周长,由菱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面积.解:由菱形对角线性质知,AO=AC=3,BO=BD=4,且AO⊥BO,∴AB=5,∴周长L=4AB=20;∵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菱形面积是S=AC×BD=24.综上可得菱形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计算,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23.(10分)如图,点N(0,6),点M在x轴负半轴上,ON=3OM,A为线段MN 上一点,AB⊥x轴,垂足为点B,AC⊥y轴,垂足为点C.(1)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为(﹣2,0);(2)求直线MN的函数解析式;(3)若点A的横坐标为﹣1,将直线MN平移过点C,求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分析】(1)由点N(0,6),得出ON=6,再由ON=3OM,求得OM=2,从而得出点M的坐标;(2)设出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M、N两点求得答案即可;(3)根据题意求得A的纵坐标,代入(2)求得的解析式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解:(1)∵N(0,6),ON=3OM,∴OM=2,∴M(﹣2,0);故答案为(﹣2,0);(2)设直线MN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点(﹣2,0)和(0,6)分别代入上式解得k=3 b=6∴直线MN的函数解析式为:y=3x+6(1)把x=﹣1代入y=3x+6,得y=3×(﹣1)+6=3即点A(﹣1,3),所以点C(0,3)∴由平移后两直线的K相同可得,平移后的直线为y=3x+3【点评】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本题的关键.24.(10分)邵阳县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语文(A)、数学(B)、英语(C)、物理(D)四科的喜爱程度(每人只选一科),特对八年级某班进行了调查,并绘制成如下频数和频率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1)求出这次调查的总人数;(2)求出表中a、b、c、d的值;(3)若该校八年级有学生1000人,请你算出喜爱英语的人数,并发表你的看法.【分析】(1)用C科目人数除以其所占比例;(2)根据频数=频率×总人数求解可得;(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C科目人数所占比例,根据图表得出正确的信息即可.解:(1)这次调查的总人数为6÷(36÷360)=60(人);(2)a=60×0.5=30(人);b=12÷60=0.2;c=6÷60=0.1;d=0.2×60=12(人);(3)喜爱英语的人数为1000×0.1=100(人),由扇形统计图知喜爱语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是四个学科中人数最多的科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总体数目=部分数目÷相应百分比.25.(12分)已知:A(0,1),B(2,0),C(4,3)(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BC.(2)求△ABC的面积;(3)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分析】(1)确定出点A、B、C的位置,连接AC、CB、AB即可;(2)过点C向x、y轴作垂线,垂足为D、E,△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3)当点p在x轴上时,由△ABP的面积=4,求得:BP=8,故此点P的坐标为(10,0)或(﹣6,0);当点P在y轴上时,△ABP的面积=4,解得:AP =4.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解:(1)如图所示:(2)过点C向x、y轴作垂线,垂足为D、E.∴四边形DOEC的面积=3×4=12,△BC D的面积==3,△ACE的面积==4,△AOB的面积==1.∴△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12﹣3﹣4﹣1=4.当点p在x轴上时,△ABP的面积==4,即:,解得:BP =8,所点P的坐标为(10,0)或(﹣6,0);当点P在y轴上时,△ABP的面积==4,即,解得:AP =4.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或(10,0)或(﹣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点的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明确△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6.(12分)甲、乙两家草莓采摘园的草莓品质相同,销售价格也相同.“五一期间”,两家均推出了优惠方案,甲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需购买60元的门票,采摘的草莓六折优惠;乙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不需购买门票,采摘园的草莓超过一定数量后,超过部分打折优惠.优惠期间,设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为x(千克),在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1(元),在乙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2(元),图中折线OAB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甲、乙两采摘园优惠前的草莓销售价格是每千克30 元;(2)求y1、y2与x的函数表达式;(3)在图中画出y1与x的函数图象,并写出选择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时,草莓采摘量x的范围.【分析】(1)根据单价=,即可解决问题.(2)y1函数表达式=60+单价×数量,y2与x的函数表达式结合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3)画出函数图象后y1在y2下面即可解决问题.解:(1)甲、乙两采摘园优惠前的草莓销售价格是每千克=30元.故答案为:30.(2)由题意y1=30×0.6x+60=18x+60,由图可得,当0≤x≤10时,y2=30x;当x>10时,设y2=kx+b,将(10,300)和(20,450)代入y2=kx+b,解得y2=15x+150,所以y2=,(3)函数y1的图象如图所示,由解得,所以点F坐标(5,150),由解得,所以点E坐标(30,600).由图象可知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时5<x<30.【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一次函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学会利用图象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分)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3,﹣2)3.(3分)将直线y=3x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A.y=3x+4B.y=3(x﹣4)C.y=3(x+4)D.y=3x﹣44.(3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8,BC=6,∠ACB=90°,点E为AC的中点,点D在AB上,且DE⊥AC于E,则CD=()A.3B.4C.5D.65.(3分)如图,在▱ABCD中,AC平分∠DAB,AB=3,则▱ABCD的周长为()A.6B.9C.12D.156.(3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4B.6C.8D.107.(3分)已知点P的坐标为P(﹣5,3),则点P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8.(3分)如图,△ABC中,∠A=90°,∠C=30°,BD平分∠ABC交AC于D.若BD=2,则△ABC的面积为()A.B.3C.4D.29.(3分)直线y=2x﹣4与x轴、y轴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1B.2C.4D.810.(3分)若一次函数y=(m﹣1)x﹣3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A.m>0B.m<0C.m>1D.m<1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1.(3分)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2cm,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cm.12.(3分)已知点(a,4)在直线y=3x+2上,则a=.13.(3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和2cm,则该菱形的面积为cm2.14.(3分)如图,在▱ABCD中,BD为对角线,E、F分别是AD、BD的中点,连接EF.若EF=3,则CD的长为.15.(3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A(﹣1,3),B(2,﹣5),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16.(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17.(3分)已知直线y=ax+b(a≠0)过点A(﹣3,0)和点B(0,2),那么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18.(3分)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度为.三、解答题(共7个小题,19-21小题每小题6分,22-25小题7分,共46分)19.(6分)已知一次函数y=﹣x+2.(1)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若该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B两点的坐标.20.(6分)如图,在▱ABCD中,AE⊥BC,AF⊥CD,垂足分别为点E、F,且BE=DF.求证:▱ABCD是菱形.21.(6分)如图,李亮家在学校的北偏西60°方向上,距学校800米,小明家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上,距学校600米.(1)写出学校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求李亮家与小明家的距离AB.22.(7分)某班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将成绩绘制成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的一部分如下:(1)在频数分布表中,a的值为,b的值为.(2)将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23.(7分)如图,线段AE与BC相交于点D,BD=CD,AD=ED,CA⊥AE,∠1=30°,且AB=4cm,求线段BE的长.24.(7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边上一点,连接AM,过点D作DE⊥AM,垂足为E.若DE=DC=5,AE=2EM.(1)求证:△AED≌△MBA;(2)求BM的长(结果用根式表示)25.(7分)如图,直线l过点P(1,2),且l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两点,O为坐标原点.(1)当OA=OB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点P(1,2)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时,求直线l的方程.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解答】解:A、C、D中图形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中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2.【解答】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选:C.3.【解答】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3x﹣4.故选:D.4.【解答】解:∵点E为AC的中点,DE⊥AC于E,∴AD=CD,∴∠A=∠ACD,∵∠ACB=90°,∴∠A+∠B=∠ACD+∠BCD=90°,∴∠DCB=∠B,∴CD=BD,∵AC=8,BC=6,∴AB=10,∴CD=AB=5,故选:C.5.【解答】解:在▱ABCD中,AD∥BC,∴∠DAC=∠ACB,∵AC平分∠DAB,∴∠DAC=∠BAC,∴∠ACB=∠BAC,∴AB=BC,∴▱ABCD是菱形,▱ABCD的周长为3×4=12.故选:C.6.【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2×360,解得:n=6.即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6.故选:B.7.【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5,3),∴点P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P在第二象限,故选:B.8.【解答】解:∵∠A=90°,∠C=30°,∴∠ABC=60°,又∵BD是角平分线,∴∠ABD=∠DBC=30°,∵在Rt△BAD中,BD=2AD=2,∴AD=1,AB==,又∵∠C=∠CBD=30°,∴CD=BD=2,∴AC=3,∴△ABC的面积为=.故选:A.9.【解答】解:设直线y=2x﹣4交x轴于A,交y轴于B,如图,当x=0时,y=﹣4,当y=0时,x=2,即OA=2,OB=4,所以=4,故选:C.10.【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1<0,解得:m<1,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1.【解答】解:因为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利用勾股定理可知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2cm,则它的边长是2cm.故答案为:2.12.【解答】解:∵点(a,4)在直线y=3x+2上,∴代入得:4=3a+2,解得:a=,故答案为:.13.【解答】解:∵菱形的面积=对角线积的一半∴菱形的面积=×2×2=2cm2,故答案为:214.【解答】解:∵EF是△ABD的中位线,∴AB=2EF=6,又∵AB=CD,∴CD=6.故答案为:6.15.【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1,3),B(2,﹣5)两点坐标代入得到:,解得,∴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故答案为:y=﹣x+.16.【解答】解:在▱ABCD中,OA=OC=AC,OB=OD=BD,∵AC=14,BD=8,∴OA=7,OB=4,∵AB=10,∴△OAB的周长=7+4+10=21.故答案为21.17.【解答】解:∵直线y=ax+b(a≠0)经过点A(﹣3,0),∴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3.故答案为:x=﹣3.18.【解答】解:由题意设CN=x cm,则EN=(8﹣x)cm,又∵CE=DC=4cm,∴在Rt△ECN中,EN2=EC2+CN2,即(8﹣x)2=42+x2,解得:x=3,即CN=3cm.故答案为:3cm.三、解答题(共7个小题,19-21小题每小题6分,22-25小题7分,共46分)19.【解答】解:(1)当x=0时,y=2;当y=0时,x=2.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2)∵当x=0时,y=2;当y=0时,x=2.∴A(2,0),B(0,2).20.【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且BE=DF,∠AEB=∠ADF=90°∴△ABE≌△ADF(AAS)∴AB=AD,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21.【解答】解:(1)学校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小明家600米;(2)连结AB,∵AO=800米,BO=600米,∠AOB=60°+30°=90°,∴AB==1000米.故李亮家与小明家的距离AB是1000米.22.【解答】解:(1)在频数分布表中,a的值为5÷0.1×0.2=10,b的值为1﹣0.1﹣0.2﹣0.4﹣0.2=0.1;故答案为:10,0.1;(2)补全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3)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的学生人数为15人,全班总人数为50人,∴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30%.23.【解答】解:在△ADC和△EDB中,,∴△ADC≌△EDB(SAS),∴∠BED=∠CAD=90°,在Rt△AEB中,∵∠1=30°,∴BE=AB=2cm.24.【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B=∠C=90°∴∠DAE=∠AMB∵CD=DE,CD=AB∴AB=DE,且∠ABC=∠AED=90°,∠DAE=∠AMB∴△ADE≌△ABM(AAS);(2)在Rt△ABM中,AM2=AB2+BM2.∴9EM2=25+4EM2.∴EM=,∴AE=BM=2.25.【解答】解:(1)设OA=OB=t,则A(t,0),B(0,t),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把B的坐标代入得:b=t,即y=kx+t,把A点的坐标代入得:0=kt+t,kt=﹣t,解得:k=﹣1,即y=﹣x+t,把P(1,2)代入得:2=﹣1+t,解得:t=3,即直线l的方程为y=﹣x+3;(2)过P作PC⊥x轴于C,则PC∥y轴,∵P(1,2),P为AB中点,PC∥y轴,∴C为OA中点,C(1,0),∴OA=2OC=2,∴A(2,0),设直线l的方程为y=ax+c,把A(2,0),P(1,2)代入得:,解得:a=﹣2,c=4,∴直线l的方程为y=﹣2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