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主观性及其主观化

合集下载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李善熙对表达主观性的语音手段词汇手段语序手段一一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不同词类不同句子成分和不同语体在表现主观性程度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其将这些差异概括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代词叹词主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叙述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对话科学论文小说
学园 l X U E Y U A N
2 0 1 4年 第 2 3期
2. 结 构 主 义 阶 段
从时间上看 , 是在结构主义诞生 以后 , 结构主义的观点 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 , 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确定在语言 , 而 非言语。 在只研究语言的形式的大背景下 , 语言的 “ 主观性”
表明,语言无法回避说话人 ,无法 回避主观性。L a n g a c k e r
认知语法
【 中图分类号 】 H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4) 2 3 -0 1 8 8 -0 3
直没有得到重视。但这时期的 “ 主观性”研究并非没有 ,
定 义
主观 性 (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 是 指语 言 的这样 一 种特性 ,即在
就是 要客 观地 报告某 人 某物从 A 地 以某 一种 方式 移动 到 B 地。 而c o me 和g o 都 是英语 中最基 本 的词汇 之一 , 这 一事 实
从时间上看 , 是结构主义 以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学 者们对语言主观性 的论述 ,比较零散不成系统。如 《 诗经》 的 “ 诗言志” , 《 马氏文通 》的 “ 传信传疑” ,古希腊 “ 惯例 派”的一些观点 , 此外,还有德国学者洪堡特和丹麦学者叶 斯柏森 。叶斯柏森的观点 比较具有代表性 :“ 语言是一种表 达方式 ,语言的形式表达说话人 的思想和感情 。 ”

主观性语言和采访语言

主观性语言和采访语言

主观性语言和采访语言主观性语言“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

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按照这个定义,“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

采访语言采访语言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艺术。

采访语言要体现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要有真情实感,要严谨,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

采访语言的艺术:1、记者的语言要体现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记者采访时要掌握好谈话的语气,处处体现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哪怕是不喜欢的采访对象,处于礼貌和工作的职责,也要尊重、体贴采访对象,不能用傲慢、咄咄逼人、讽刺、挖苦、过激的语言。

比如:冬日娜采访史东鹏时提的“很有名”三个问题就显得很不礼貌:1)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2)开赛之前,问史东鹏: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已经是刘翔了。

3)赛后问史东鹏: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这样的提问分明带着不尊敬和挑衅的口吻。

难怪网友这样评价:“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田径记者,冬日娜无厘头式提问,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

看着史冬鹏接受采访时的尴尬,我们真想说一句:冬日娜姐姐,拜托,来点专业精神好不好?”看到这样的提问,这位田径记者被网友称之为“冬菇教”,力推冬日娜参选网络“金乌鸦奖”就不足为奇了。

采访时,不光不能用过激的语言,语言表述还要清楚、准确、亲近、明朗、通俗,语速要中等,以给自己和采访对象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记者在提问之前,要耐心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状况,耐心听他们的叙述,根据他们的叙述由此引出自己的问题。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整理: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关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认为新闻是客观、真实地对新近发生事件的记录。

事实上,由于新闻事实自身的不可复制性、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和语言的主观性等因素的存在,新闻报道常常体现出记者的主观性倾向。

其中语言的主观性特征对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主要从词语选用、语序、句式和句类的选用方面入手,结合新闻实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较深入全面地探讨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

笔者期盼以此引起新闻从业人员对语言的关注,尽量在规范的限制内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关键词:新闻报道词语选用语序句式主观性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它要求新闻真实反映现实,记者的感情色彩丝毫不要带入新闻作品中。

因此新闻排斥主观性,表现在话语上,即尽量选用不包含说写者感情、态度或评价的词语、句式等来记事、说明或写人。

但是,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大众对新闻的期待,也是媒介的最高追求。

因为新闻事件一旦发生,将成为永远不可能再复制的历史,此后的任何报道、述说、阐释,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述说者个人的主观倾向。

不同的新闻记者,会依据自身的素养、认识等,从所服务的媒体的要求出发,对同一事件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即使报道角度相同,在具体的措辞上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这一切正体现了新闻具有主观性的特征。

这一特征是由新闻事实自身的不可复制性、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和语言的主观性三个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对于前两种原因,比较容易明白,我们这里不准备论述。

本文将主要从语言的主观性这个角度切入来探讨新闻报道的主观性特征。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写者在说写出一句或一段话的同时,暗示或表明自己对此番话语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①人们在说写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自我的印记,也即说写者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可以通过他所选用的词语、句式或句类以及他对词序的安排等表现出来。

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

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

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要目的,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本文将探讨新闻语言的特点和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一、简明扼要新闻语言以简练、扼要为基本原则。

由于新闻报道的对象广泛,读者的接收能力、时间有限,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具备高度概括的特点。

通过排除冗余的信息和修辞手法,新闻语言能够将复杂的事件和观点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二、客观中立新闻语言要求客观中立,不带个人情感色彩和主观判断。

作为一个公共媒体,新闻媒体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呈现事实真相,让读者自主判断。

新闻语言通过使用客观、中性的表达方式,避免引导读者的情感和观点。

三、准确权威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核心要求之一。

新闻报道涉及重大事件和事实,因此必须准确传递信息。

新闻语言通过使用合适的词汇、精确的数据和权威的引用,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此外,新闻媒体也需要严格遵守事实核查的原则,确保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四、时效性新闻语言追求时效性,及时报道事件发生的情况。

当今的新闻媒体受到快速传播的互联网影响,要求新闻报道更快速、更及时。

新闻语言通过使用紧迫感强的词汇、简短的句子和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传递信息的时效性。

五、多样性和灵活性新闻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新闻报道能够适应各种场景和媒介。

新闻语言可以根据报道对象的性质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和方式。

例如,新闻报道的形式可以是新闻报道、特写报道、专题报道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新闻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总之,新闻语言具有简明扼要、客观中立、准确权威、时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在新闻报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新闻媒体通过运用新闻语言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与读者沟通,传达信息,推动社会进步。

主观性与主观化简析

主观性与主观化简析

所在, 它 由人 的语言身 份来决定 。 ” …换 句话说 , 语言的主观 性是将言语 行为视为主体 的一种能力 , 是话语者 的 自 我意识 的一种表象 。话 语者—— “ 人” , 后 面加上 表示思 维活 动 的 动词 , 表达重点不再 是客观命 题 内容 , 而是 话语者对 命题 的
要通过三方面 : 情 态 助动 词 、 断 言性 言语 行 为动 词 、 情态 副 词 。她认为 , 认识 情态 ( e P i s t e mi e s ) 有 由弱 主观认 识情 态 向 较强的主观认识情态演化 的趋势 。这种 变化趋 势的 原因不
只是语义的消退而更多的是语 用的凝固。
语言 的主 观性 (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 和 主观 化 ( s bj u e c t i v i s a t i o n )
引入人们的视线。他 的论文《 语言 的“ 主观性” 和“ 主观化 ” 》
引起人们对 于主观性和 主观化 问题 的关 注 , 到 目前为止 , 该
“ 主观方面” 的语 言学 家之 一 ; 第一 个 主张 将句 子二 分为 主
观因素和客观 因素 的现代 语 言学 家是 C h a r l e s B a l l y 。还 有
B r  ̄ a l ( 1 9 6 4 ) , B l f h l e r ( 1 9 9 0 ) 等人对于语 句意义 和意义变 化方
都 是主观化 的一种体现 。 第三 , 领域的变化 。这是指从生理范畴的发声 行为到社 会范畴的活动行为 。这 一点 可 以在 情态动词 的演变过 程 中
体现出来 。 ( 二) 历时框架
意义值( s e m a n t i c v a l u e ) 。意义值 体 现人们 理 解和构 建某 一 范畴的能力 , 影响意义值的因素之一就是主体视角 。

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

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

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新闻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扮演着传递信息和新闻事件的角色。

而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则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1.客观性新闻报道的首要责任是传递事实,因此其语言风格应该呈现客观、中立的特点。

新闻报道通常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使用直接的语言表达,避免主观感情色彩的渲染。

事实陈述和真实报道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因此语言应尽量保持中立,对于复杂、争议性的事件,需要采取多边观点的方式进行报道。

2.准确性新闻报道必须保持准确性,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使用简洁明了、具体明确的语言表达,以确保读者准确理解所传递的信息。

此外,新闻报道应该在报道事件的同时,关注到细节的准确性,避免以偏概全或夸大事实。

只有确保准确性,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3.权威性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一种权威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需要依靠权威的来源和专业的知识来支持。

因此,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确保报道的可信度。

二、新闻报道的文化元素1.文化背景新闻报道的文化元素往往与它所处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报道,由于文化因素的不同,其报道方式和表达风格可能存在差异。

在报道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报道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地观众的阅读需求,并且避免产生文化误解。

2.价值观念新闻报道是一个价值观念的传达过程,其内容和语言应体现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

在报道中,通常会运用一些公认的伦理规范,如尊重人权、社区关怀、平等和公正等价值观念。

这样有助于新闻报道更好地赋予社会问题以情感色彩,并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3.说故事的技巧新闻报道既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也是讲述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新闻报道中需要掌握讲故事的技巧,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将事件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博弈

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博弈
收 稿 日期 : 0 8 —1 2 0 —1 1 O 作者简介: 李凌 ̄ (90 ) 瑚 南宁乡人. (17 . 女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汉语修辞方向的研究.Fn U lgal h ̄d .  ̄ :i yni teac n @d n 啄 文 引 自 刊大 为 敦 授 20 0 7年 下 半 学 期 为 夏 旦 大 学 中文 系 博 士 生 所开 设 的叙 事 学 课 程 讲 义 。

局部 事件 、 重构 一 系列事 件 中各 分事 件 的位置 ; 同时受 语 言 主观性 的限制 , 述 者 的声 音不 知 不觉 在 新 闻 叙
话 语 中 回响 . 叙事框 架 中隐现 , 在 在叙 事 时 间 中流露 , 以强 烈 的主 体 意识 将 受 众 包 围 , 受 众不 知 不 觉 中 并 让
了新 闻叙事 只能是在客观真实与 主观倾 向性之 间博弈并寻求最佳平衡点。 关键 词 : 闻叙事 ; 闻的客观真实 ; 言的主观性 ; 新 新 语 言者主语 ;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化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H1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9 3 (0 90 —0 8 一O 0 9 0 4 2 0 ) 3 12 5
第3 期
李凌燕 : 闻叙事 :客观真实性与 主观倾 向性间的博弈 新
然而随着叙事研究的深入 ,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 纯客观的“ 叙事” 在现实生活 中是不存在 的。国外关于
语言 “ 主观性 ” s bet i ) (u jci t 的研究表 明 , 话人 在说 出一段话 的 同时表 明 了 自己对 这段 话 的立场 、 vy 说 态度 和感 情 , 而在话 语 中留下 了 自我 的印记 l 。刘 大为也 表示 ,所 叙之 事不 可 能是 客 观世 界 的事 件 自动投 射 到话 从 _ 1 ] “ 语 中来 , 当中一定 经 过 了话 语者 的意 向活 动 , 人们 所叙 的是 经过 了他 的意 向活 动 所处 理 的事 件 。 ① ” 博格 则指 出 ,叙事 是人们 将各 种 经验组织 成 为有现 实意 义的事 件 的基 本方 式 ……叙 事 既 是一 种 推理 模 式 , “ 也是 一 种

新闻的语言特点

新闻的语言特点

新闻的语言特点
1. 简洁明了:新闻语言不会过多使用文学或诗歌式的华丽词汇,而是尽可能简单明了地传达信息,并且会把复杂的事件或问题简化为易于理解和表述的形式。

2. 直截了当:新闻语言使用直白、简单的句式来表达事件或新闻的主要内容,避免使用委婉或复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新闻的核心信息。

3. 客观中立:新闻的语言应当尽量客观中立,不会夹带个人观点或情感色彩,在报道事件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价值判断或偏见,仅仅提供大量事实和数据,让读者自行评估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4. 实事求是:新闻语言应该以准确、全面、真实的方法来表述事实,严谨遵守事实的真相,避免误导和不实传言。

5. 时效性强:新闻的语言应该紧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因此,新闻语言通常会在语文上追求简洁、明了、生动,并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话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语言的主观性及其主观化
新闻语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变体,它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使用的语言。

[1] 新闻语言是一比较广泛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媒体,它可以分为报刊新闻语言、广播新闻语言、电视新闻语言、网络新闻语言四种。

每一种媒体所使用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征,但是准确、通俗、具体、鲜明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客观性原则是新闻的主要原则。

所谓客观性, 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事实,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 其主要内容包括中立的报道立场、真实的报道内容、客观的报道形式等。

[ 2]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在组织和传播新闻时要以客观事实为第一位,必须遵循零度情感,客观报道的原则,在新闻传播中不能掺杂个人的观点、情感,这就须要作为传递新闻的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客观的。

但是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主观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新闻语言主观性存在的原因
(一)语言主观性的定义
“主观性”( subjectivity) 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 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

也就是说,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3]
(二) 新闻语言主观性存在的原因
1、新闻报道的特征
“新闻应当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4]新闻是一种选择的艺术,有选择地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采用客观的叙事方式,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这是符合新闻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世界纷繁复杂,不可能也没有做到有闻必录,有闻必报,我们只能从最近发生纷繁事实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

就是同一件新闻事实由于不同的报道者所代表的集团、阶层的利益、价值观等不同,其报到的内容、选择的视角也是有差别的。

不管是从新闻报道的主体还是从新闻报道的客体来讲,选择是新闻报道的一重要特征。

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对选择的新闻事实采取什么样的视角等,这些都是新闻语言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2、新闻的功能职责
新闻不仅要传递信息,同时还有一大重要的职能就是舆论引导,这一功能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也日益加强。

对一些复杂的新闻事实,还有那些灾难性新闻等,由于普通的民众知识水平的局限、背景材料的确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真面目。

这时就需要新闻传播者适当对新闻事实加以评价,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民众准确掌握新闻事实的真实情况及其意义,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和媒体党的喉舌的作用。

这种主观性其实是就是为新闻报道客观性服务的。

3、
二、新闻语言主观性的表现形式
“主观化”( subjectivisation)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4]
1、词汇层面
2、语法层面
3、语用层面
三、如何处理新闻语言的主观性倾向和客观性要求
[ 1] 段业辉.新闻语言学[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 2]段业辉、杨娟.论新闻语言的主观化[J].江海学刊,2006.6.
[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20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